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皮膚癢大腿外側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膚癢大腿外側

發布時間: 2023-06-11 18:15:44

Ⅰ 晚上睡覺的時侯大腿小腿外側細癢是怎麼回事

那是皮膚過敏了,或者是皮膚有點乾燥,所以引起小瘙癢,爛握這也是很正常的,你可以擦一點護膚品,並發一下皮膚飢渣慶就梁磨可以了

Ⅱ 誰知道我這是什麼皮膚病啊,在大腿外側,很癢很癢

有可能是蕁麻疹,你盡快的去醫院,讓醫生看一下,不過這也只是普通的皮膚病,用葯塗抹吃葯很快就會好的,最主要是要抹些止癢的葯,不能用手抓,會留下傷疤的。

Ⅲ 大腿外側和手臂外側都皮膚痕癢,越抓越想抓,直接抓破皮膚,皮膚也會變得又紅又硬的,不知是什麼原因

病情分析抄:你好,分析你的情況可襲能是濕疹,是由多種復雜的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多形性皮損和易有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症性反應。自覺症狀瘙癢劇烈。病情易反復,可遷延多年不愈。皮疹呈多形性,丘皰疹或水皰及糜爛滲液。有抓痕。
意見建議:治療上用抗組胺類葯物,如賽庚啶,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或地氯雷他定等,盡可能避免熱水洗燙、劇烈搔抓等;祝你健康!

Ⅳ 大腿外側一塊皮膚特癢,越抓越癢,面積越大,怎麼辦

表面覆蓋有乾燥的銀色鱗屑,輕輕刮除鱗屑,可見小片血點,這就是牛皮癬的初期症狀版,一般發生在頭皮、權軀干、四肢伸側,是在皮膚上出現紅色的丘疹,漸擴大融合成斑片或斑塊,表面有較厚的銀白色磷屑,形狀不規則,有的有地圖或島嶼樣外觀,有的皮損較小,較多,呈滿天星外觀,鱗屑層一層脫落,輕輕刮掉皮屑可看到薄薄的一層紅膜,刮除紅膜即可看到小小的出血點,有人稱為血露,醫學上又叫篩狀出血,這就是尋常型牛皮癬臨床特徵。可以去醫院進行相應的檢查,開葯塗在患處。

Ⅳ 敲打大腿外側會癢是怎麼回事

有可能是患了股癬. 股癬 ---你可以這樣治療:買一支復方酮康唑軟膏和一支聯苯苄唑乳膏,先擦復方酮康唑軟膏,可以止癢,然後再擦聯苯苄唑乳膏,早晚交替使用效果最好! 要堅持治療一段時間才行! 股癬是發生於腹股溝、大腿內側上部及外陰部的癬病。最常見的部位是陰囊對側的大腿皮膚,損害初起為一小片斑丘疹,色紅,表面可出現小鱗屑。隨後皮疹擴大,向四周逐漸蔓延,形成環狀或半環狀斑片。一般夏季加重,冬季皮損明顯減輕。 股癬是由真菌引起的,故和其他癬病一樣,必須有適於真菌生長和繁殖的環境,同時也要有真菌的來源,即傳染源。 一般說股癬多發生在男性,因為男性股內側與陰囊靠近,尤其肥胖者兩處完全貼在一起,其上的分泌物、污垢等都不易清除,而且局部溫度較高、潮濕,很適合真菌的生長繁殖,故男性易患股癬。此外,股癬的發生也與機體的抵抗力降低有關。如果久病卧床,身體虛弱,特別是那些患糖尿病、惡性腫瘤及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的人,比健康人更容易患股癬。當然,並不是說身體虛弱就一定會發生股癬,必須要有真菌的感染。股癬的真菌主要來自腳癬,可以是自身的,也可是別人的。 股癬是由真菌引起的,而激素不但不能殺滅真菌,還能促進其生長和繁殖,所以用激素治股癬肯定是不對的。這個道理似乎很簡單,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這個問題上往往會進入誤區。 (1)股癬剛開始時,為邊緣清晰、稍微隆起的紅斑,漸漸擴大,上面有落鱗屑,自覺癢,漸漸由紅色轉為紫紅色、褐色或膚色。 (2)如不及時治療,損害向周圍蔓延擴大,病損的中心漸漸自動癒合,向周圍發展,紅斑的邊緣炎症比較明顯,上面可有活動性皮疹、水皰、痂皮,甚至糜爛,中央自愈,形成環形或半環形。「在屁股上修起了長城」,這是對股癬的笑談之一。在陰囊皺襞外,表現為鱗屑性斑片。 (3)愈後留下暫時性色素沉著,瘙癢症狀嚴重。 慢性病程,日久病損可呈苔蘚化改變。 預防股癬](1)潔身自好,不與他人發生不正當性關系。不使用他人內衣、內褲及洗浴用品。 (2)經常換洗內褲,並保持外陰部清潔,經常洗曬衣被。 (3)減少出汗,促進股根部蒸發作用。盡量保持會陰部乾燥,穿寬松合適的貼身內褲,勿過緊。 (4)如患有灰指甲、鵝掌風、圓癬,應積極治療,以防經手傳染於陰股部. 若自己塗葯還沒有任何效果,皮膚病的直觀性很強,診斷要根據病史、症狀及必要的實驗室檢查,並對獲得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後才能確診,建議您去皮膚專科醫院檢查確診,應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治療,以免延誤病情的最佳治療時機。

Ⅵ 大腿外側皮膚經常癢,最近發現長出毛

考慮真菌感染引起的股癬,
股癬一般以外治為主,建議用外塗葯物.如達克寧乳膏或者復方雷鎖辛溶液,一般要等大症狀消失後.繼續用2周

Ⅶ 大腿外側裡面癢錘後緩解 怎麼回事

如何捶打,才能舒筋健身呢?現教你幾招:頭頸捶打法自己站立或坐於椅子上,雙目平視前方,全身鬆弛。然後舉起雙臂,用手掌同時捶打頭頸部,左手捶打左側,右手捶打右側。先從後頸部開始,逐漸向上捶打,一直捶打到前額部,再從前額部向後捶打,直到後頸部,如此反復5至8次。久之可防治頭部疾病,如頭痛、頭暈、頭部不適等。同時,由於捶打促進了頭頸部血液循環,因而可以收到健腦和增強記憶的功效。胸背捶打法取站立姿勢,全身自然放鬆(冬天應脫掉棉衣)。雙手半握拳,先用左手捶打右胸,再用有手捶打左胸,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左右胸各打150-200次。捶打完胸部捶打背部,雙手仍半握拳,然後用左手伸到頭後捶打右背部,再用右手去捶打左背部,每側各捶打1oo次左右。如果有人協助捶打背部,效果會更好。經常捶打胸背部,對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症狀有減輕作用,而且能夠促進局部肌肉發育。但要切記,不可用力過大。四肢捶打法用左手捶打右上肢,用右手捶打左上肢,每側捶打100次左右。長期堅持可防治肢體麻木,促進肌肉發育,解除上肢酸痛。捶打下肢時宜採取坐姿,先捶打左腿,然後再捶打右腿,一般各捶打150次左右。捶打時雙手從上到下,從里向外,再從下到上,從外向里,由大腿到小腿輕輕捶打。總之,捶打時要全身放鬆,排除雜念,用力要均勻,要持之以恆。打究竟對身體有什麼效應呢?據唐代《千金備急要方——老子按摩法》中指出:「捶打可以行氣活血,舒筋通絡。」中醫認為,氣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轉化的,它們靠經絡運行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