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醫生說我得了皮炎,怎麼辦
1.限制脂肪性食物和甜食,如肥肉、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多食蔬菜和水果。
2·每晚用溫水塗少量硫磺香皂或硼酸皂洗臉。清除面部油膩,清潔皮膚。
3.遵照醫囑用葯物治療,需耐心堅持方能有效。
脂溢性皮炎[概述]脂溢性皮炎系發生於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典型損害為暗黃紅丘疹或斑片,邊緣清楚,表面被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病因不甚清楚,目前一些研究者認為本病是在皮脂溢出基礎上,皮膚表面正常菌群失調,卵圓形糠秕孢子菌生長增多所致。
[症狀體症]1.典型皮損為邊緣清楚的暗黃紅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被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由於病變發生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略有差別;2.皮疹好發於頭皮、眉部、眼瞼、鼻及兩旁、耳後、頸、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間區、腋窩、腹股溝、臍窩等皮脂腺分布較豐富部位;3.自覺症狀為不同程度的瘙癢;4.嬰兒脂溢性皮炎常發生在生後第1個月,皮損多在頭皮、額部、眉間及雙頰部,為溢出性紅色斑片,上有黃痂。
[診斷依據]1.好發於成年人及新生兒,典型皮損為邊緣清楚的暗黃紅色斑片或斑丘疹;上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分布對稱;2.皮損好發於皮脂腺分布較豐富部位,如頭、面及皺襞處等;3.病程慢性,伴不同程度的瘙癢。
[治療原則]
一、全身治療:1.維生素B2、B6和復合維生素B等;2.瘙癢劇烈時,可給鎮靜止癢劑等;3.炎症顯著或炎症范圍較大時可短期給予皮質類固醇激素及抗生素。二、局部治療:治療原則為去脂、消炎、殺菌、止癢。
[療效評價]1.治癒:自覺症狀消失,皮疹消退;2.好轉:自覺症狀減輕,皮疹大部分消退;3.未愈:自覺症狀及皮疹均無改善。
[專家提示]本病一般診斷不難,但應提高警惕與紅斑型天胞瘡鑒別,以免貽誤治療時機,引起嚴重後果。治療中還應注意生活規律,睡眠充足,限制多脂及多糖飲食,忌飲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用熱水肥皂洗頭,避免諸如篦頭發等各種機械性刺激。
㈡ 除了調養腸道,3種益生菌經研究確認竟然還可治療皮膚病
一般人春鬧談到益生菌,大概直覺想到的功能就是改善便秘、腹脹、腹瀉、減少有害菌繁殖、增強免疫力、抗衰老、降低膽固醇等等。說起來就是調節腸道生理機能,協助繁殖增加好的菌群。
益生菌竟然可以治療干癬等皮膚病
不過,在提及益生菌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同時,就要說到益生菌可以支持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甚至可以幫助控制慢性病的症狀。在這里特別要提到的是,多項研究已顯示,益生菌竟然還可以幫助治療干癬(牛皮癬或銀屑病)等皮膚病。
干癬的病因與症狀
干癬(牛皮癬)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會導致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健康細胞,其發病原因在西醫學上尚不明確,但如果從自然醫學的角度來看,主要與情緒壓力問題、腸道功能失衡、肺功能失常,還有抽菸酗酒和感染有關,其主要症狀為皮膚搔癢、乾燥、脫皮,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腸道菌群失衡可能會產生免疫功能紊亂,出現干癬等皮膚病
人體腸道周圍的淋巴結占人體免疫組織的70%,現代人由於腸道內的菌群失調,益菌不足,從而導致腐敗菌相對過多,消化吸收功能差,茄州腐敗菌產生的有害物質會停留腸道,進而造成胃腸脹氣,便秘等症狀,但如果毒素 *** 到腸道周圍的免疫組織,則可能會引起免疫系統功能的紊亂,進而產生如干癬等皮膚病的症狀。
研究顯示,人出現干癬症狀時腸道菌群會失調
2015年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人發生干癬等皮膚病,其腸道菌群的多樣性要比健康人少;而在一個在2018年公布的研究結果發現,在人出現干癬症等皮膚病時,皮膚里微生物菌群的穩定性會降低。腸道內菌群的失衡可能導致腸躁症或炎與肥胖等症狀,這一點大家並不陌生,但究竟是何種菌群失調會造成干癬等皮膚病的發生,目前則仍在明確證明。
三種益生菌經研究顯示可以改善皮膚病症
而在2018年所進行的一項針對益生菌與皮膚狀況影響的研究,結果顯示某些益生菌可以減少甚至預防慢性皮膚炎症,這些益生菌包括「唾液乳桿菌」與「鼠李糖乳桿菌」。
因此,研究團隊也針對「戊糖乳酸桿菌」對干癬的影響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該菌株可預防皮膚炎並減少發炎的生物標志物。
目前FDA尚未批准任何益生菌用於預防與治療疾病
不過,目前「美國食品和葯物管理局」(FDA)還尚未批准用於預防或治療任何扒納罩健康問題的任何益生菌,因此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益生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論如何,每個人體內腸道的微生物菌群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不同人都需要特定的益生菌菌群組合,而在服用益生菌補充劑之前,還是應該咨詢醫生後再行服用。
㈢ 過敏性皮炎日常需要怎麼護理
比較常見的就是面部皮膚過敏,這種情況應該檢查一下過敏原是什麼。身邊所接觸的東西都有可能液如造成你的過敏。然而發生過敏的實質為腸道微生態不平衡(也就是菌群悉衡失衡)引起免疫紊亂,從而導致過敏。可以從調整過敏體質入手,補充人體所需益生菌(福敏康),在消化道定植菌株,重新建立微睜埋做生態的衡,使免疫功能趨於正常,長期補充益生菌提高免疫力,調整過敏體質,預防過敏。
希望可以幫到你
㈣ 皮膚菌群失調的症狀是什麼
皮膚菌群失調很廣泛,很多的濕疹,激素皮炎,痤瘡,真菌感染,外源性皮膚過敏等,都是皮膚菌群失調。當然所有的外源性皮膚問題都可以通過調節皮膚菌群來得到恢復。
㈤ 皮炎和濕疹是由什麼菌群引起的
皮抄炎濕疹是指襲皮膚的一些過敏性的炎症損害,包括紅斑,丘疹,丘皰疹,水泡,結痂,糜爛滲出等伴有明顯的瘙癢,濕疹一般是對稱分布,容易反復發作具有明顯的瘙癢,其發病原因主要包括:
第一、飲食方面,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包括海鮮,牛奶,堅果等;第二個方面就是辛辣刺激的食物,酒,辣椒,蔥、姜、蒜等;第三個方面就是一些容易引起過敏的水果,包括毛果等。
另外,接觸的東西,如果長期接觸一些容易致敏的物質或者說是衣物用具等,比如說經常接觸一些花粉,粉塵,一些纖維或者說是金屬,塑料等,容易造成皮膚局部的炎症改變,形成慢性的皮炎濕疹的情況。
另外,有一些基礎病也容易伴發皮炎濕疹的發生。最後有些葯物也可以誘發周身出現瘙癢引起一些濕疹樣改變。
㈥ 菌群失調怎麼辦
菌群失調是指由於某種原因(如濫用抗生素),正常菌群中各種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可發生較大的變化。 菌群失調(dysbacteriosis)是指機體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種間的比例發生較大幅度變化而超出正常范圍的狀態,由此產生的病症,稱為菌群失調症或菌群交替症(microbial selection and substitution)。菌群失調時,多引起二重感染或重疊感染(superinfection),即在原發感染的治療中,發生了另一種新致病菌的感染。菌群失調的發生多見於使用抗生素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臨床上長期大量應用廣譜抗生素後,大多數敏感菌和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殺滅,但耐葯菌則獲得生存優勢而大量繁殖致病,如耐葯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腹瀉、敗血症,對抗生素不敏感的白假絲酵母菌引起鵝口瘡、陰道炎、腸道和肛門感染。 根據失調的程度分為三度: (一)一度失調:只能從細菌定量檢查上發現其變化,臨床上無明顯表現。在誘因停止後,不經治療可自行恢復。 (二)二度失調:去除誘因後不可逆。在臨床上表現為慢性腸炎、慢性腎盂腎炎、慢性口腔炎或咽峽炎等。 (三)三度失調:原來的正常菌群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其中的少數菌種成為優勢菌,出現急性臨床表現,甚至病情凶險。如難辨梭狀芽胞桿菌引起的抗菌葯物相關性腹瀉(抗菌葯物相關性腸炎、偽膜性腸炎)以及真菌性腸炎等。又稱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 三度菌群失調如果是發生在住院期間,且與住院後使用抗菌葯物有關,則屬於院內感染;如果是病人在院外應用了大量抗菌葯物,入院後出現了三度菌群失調,則不屬於院內感染。 2治療 1、首先應明確目前患者的感染狀態,有無細菌感染,感染部位、致病菌、葯敏情況等資料。 2、菌群失調的證據是否充分,有無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大便的細菌學檢查是什麼? 3、如細菌感染合並有黴菌感染,且有充分依據證明是侵襲性黴菌感染可加用抗黴菌葯物。如此時仍同時存在細菌感染,本人不同意盲目停用抗生素。 4、如確實存在抗生素相關性腹瀉,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應口服萬古黴素、甲硝唑,同時經倡導補充益生菌,並千方百計建立腸內營養。 調整菌群平衡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補充有益菌,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含乳酸菌的酸奶、乳酪等。如果口腔潰瘍、腹瀉、便秘等病症嚴重,單靠食用酸奶和乳酪不能改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可以補充雙歧桿菌、乳桿菌和乳酸菌的葯物。目前治療菌群失調的葯物主要是金雙歧,其功效作用是有效治療各種腹瀉、慢性腹瀉、便秘;有效防治因使用抗生素等多種原因引起的腸道菌群紊亂;有效防治抗生素濫用引起的二重感染;有效減輕因使用抗生素引起的多種不良反應;對腸應激綜合征、炎症性腸病、幽門螺桿菌感染、結腸癌、肝硬化等均有肯定療效;作用機理是快速補充腸道有益菌,並在腸黏膜上形成一層「膜菌群」增強體內屏障功能;抑制腸道有害菌的生長,阻止致病菌的侵入及繁殖, 調整腸道菌群;發酵糖類, 產生醋酸及乳酸, 促進腸蠕動;合成多種維生素和生物酶激活機體吞噬細胞的吞噬活性, 提高免疫能力; 減少內毒素的來源。 3腸道水療 腸道水療俗稱「洗腸」,是一種能徹底清洗腸道,排除體內毒素,改善便秘,糾正腹瀉,調節腸道菌群失調,預防腸癌,並有美容,美膚,減肥,調節內分泌失調等作用的新型保健方法,被譽為21世紀最熱門的物理性內調保健自然療法。
㈦ 為什麼皮炎老是反反復復,得了皮炎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忌搔抓,搔抓可使皮膚不斷遭受機械性刺激而變厚,甚至引起感染。搔抓專還起強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癢,屬愈癢愈抓,形成惡性循環,病程因而延長。忌熱水燙洗:皮炎、濕疹在急性期,由於皮內毛細血管擴張,會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紅腫、丘疹、水皰。用熱水燙洗或浸泡,紅腫加重,滲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濕疹病人宜用溫水淋浴,切忌在熱水內浸泡和用力搓擦。不能用肥皂清洗,特別是鹼性大的肥皂,對皮膚是一種化學性刺激,可使皮炎、濕疹加重。若需用肥皂去污時,最好選擇刺激性小的硼酸皂。禁止使用刺激性食物,辣椒、酒、濃茶、咖啡等刺激食物,可使瘙癢加重容易使濕疹加重或復發,都應禁忌,而且盲目用葯,皮炎、濕疹病程較長,易反復,患者要配合醫生耐心治療。有的人治療心切,未經醫生診治在皮損處塗高濃度的止癢葯;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切忌擅自用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