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吃了感冒葯皮膚過敏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吃了感冒葯皮膚過敏

發布時間: 2023-06-10 05:09:24

❶ 吃了感冒葯後皮膚過敏怎麼辦

你這個要是吃了葯物後局部有過敏是首先要停葯的,同時要注意局部清潔的,避免吃辛辣的食物,適當吃一些氯雷他定及維生素C的,

❷ 吃了感冒葯之後為什麼身上長了很多又紅又癢的疙瘩

吃了感冒葯之後身上長了很多又紅又癢的疙瘩是一種葯物性皮膚過敏症狀。
一、葯物過敏簡介
葯物過敏也稱葯物變態反應,是由葯物引起的過敏反應,是葯物不良反應中的一種特殊類型,與人的特異性過敏體質相關,僅見於少數人。隨著醫葯衛生事業的發展,本病有增多的趨勢,其預防要引起醫生和患者本人的高度重視。葯物過敏一般發生於多次接觸同一種葯物後,首次發病具有潛伏期,再次發病則可即刻發生。它的發生由於異常的免疫反應所致。這種反應總得來說都是對人體不利的。葯物過敏一般應具有較典型的過敏性症狀或體征。屬於Ⅰ型過敏者往往有皮疹、皮癢、噴嚏、流涕、哮喘發作,甚至全身水腫,血壓下降、休克等。屬於Ⅱ型者常有貧血、出血、紫癜等。屬於Ⅲ型者有發熱、淋巴結腫大、關節腫痛、腎臟損害等。屬於Ⅳ者常有濕疹、固定的皰疹,周界清楚的皮膚色素沉著等。目前葯物過敏的評估和確葯物過敏的治療原則是,首先停用致敏葯物或強烈懷疑的致敏葯物,其次是對症治療。
二、常見症狀
有皮疹、水腫、紫癜、濕疹等。
三、診斷
鑒於葯物反應范圍廣泛,表現復雜,且多具特異性,要確定診斷有時比較困難。對於葯疹的診斷,目前仍以臨床病史為主要依據,再結合皮疹表現和實驗室檢查,並除外其他疾病的可能性,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四、治療
1、去除病因:停用一切可疑的致病葯物是首先採取的措施,切忌在已經出現葯物反應的先兆表現時繼續用葯。
2、支持療法:給患者以有利的條件,避免不利因素,以期順利地度過其自限性的病程,如卧床休息、飲食富含營養,保持適宜冷暖環境,預防繼發感染等。
3、加強排泄:酌情採用瀉劑、利尿劑,以期促進體內葯物的排出。
4、葯物治療:
(1)輕症病例:①抗組胺葯物1~2種口服。②維生素C靜注。③10%葡萄糖酸鈣或10%硫代硫酸鈉靜注。④局部外搽含有樟腦或薄荷的爐甘石洗劑,一日多次,可止癢、散熱、消炎,一般一周左右可痊癒。
(2)病情稍重的病例:①卧床休息。②塗上述葯物。③強的鬆口服,一般2周左右可完全恢復。
(3)嚴重病例:
① 皮質類固醇:氫化可的松、維生素C、10%氯化鉀加入5%~10%葡萄糖液緩慢滴注,宜保持24小時連續滴注。待體溫恢復正常,皮疹大部分消退及血象正常時,可逐漸遞減激素用量,直至改用相當量的強的松或地塞米鬆口服。如皮疹消退,全身情況進一步好轉,再逐步減少激素口服量,原則是每次減量為當日用量的1/6~1/10,每減一次,需觀察3~5日,隨時注意減量中的反跳現象。在處理重症葯疹中存在的問題往往是出在激素的用量或用法不當方面,如開始劑量太小或以後減量太快。
② 抗組胺葯物:選用二種同時口服。
③ 輸新鮮血液和血漿。
④ 抗生素:選用適當抗生素以預防感染,但必須慎重,因嚴重葯疹患者,常處於高度過敏狀態,不但容易發生葯物的交叉過敏,而且可能出現多原性敏感,即對與原來致敏葯物在結構上完全無關的葯物產生過敏,引起新的葯疹。
⑤ 局部治療:重症葯疹患者對皮膚及黏膜損害的局部治療和護理非常重要,往往成為治療成敗的關鍵。早期急性階段,皮損可用大量撲粉或爐甘石洗劑,以保護皮膚和消炎、消腫。如有滲液,可用生理鹽水或3%硼酸溶液濕敷,每日更換4~6次,待乾燥後改用0.5%新黴素和3%糖餾油糊劑,每日1~2次。
眼結膜及角膜常受累,必須及時處理。可用生理鹽水或3%硼酸水沖洗,清除分泌物,滴醋酸去炎松或氫化可的松眼液,每3~4小時一次,每晚擦硼酸或氫化可的松眼膏,以防角膜剝脫導致失明及結膜粘連。口腔及唇部黏膜損害常妨礙進食,可用復方硼砂液含漱,外搽黏膜潰瘍膏或珠黃散、錫類散等。對無法進食者可用鼻飼。
⑥ 如伴發心、肺、肝、腎及腦等臟器損害,以及造血機能障礙等需及時作相應處理。
⑦ 密切注意水與電解質的平衡,並酌情給予三磷酸腺苷、輔酶A、肌苷及維生素B6等葯物。
希望能幫助到你。

❸ 吃了999感冒葯突然皮膚過敏怎麼辦

立即停葯。症狀輕,可以自己慢慢緩解,症狀重,立即到醫院用抗過敏葯物。以後不再用含有相同成分的葯物。

❹ 服用感冒葯引起皮膚過敏怎麼辦

感冒葯引起的皮膚紅疹是可以消退的,不必擔心,如果不繼續發展可以不服其它葯物
如果不舒服,可以用一些撲爾敏、氯雷他定、賽更定,外用膚輕松即可

❺ 吃感冒葯過敏了,怎麼辦啊

1.你自己覺得是吃葯過敏了,實際上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過敏也不一定,
比如皮膚過敏、吸入物過敏、血液過敏等等,
盡早到正規醫院掛個號,查一下過敏源,確認了過敏源才能對症下葯;
2.不要因為嘴唇乾就使勁喝水,水喝多了也會引起水中毒;
3.治過敏的葯不要混著吃,每種葯的成份不一樣,混著吃極有可能會引起新的疊加性過敏。

祝早日康復!

❻ 吃感冒葯過敏的症狀

某位市民吃兩顆感冒葯竟然導致全身潰爛,這是葯物過敏的表現,那麼日常用葯如何預防葯物念敬過敏?葯物過敏了怎麼辦呢?下面系哦啊吧為您介紹如何預防葯物過敏。
葯物過敏介紹
什麼是葯物過敏?

葯物過敏反應是指有特異體質的仔配慎患者使用某種葯物後產生的不良反應。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用葯當時就發生,稱為即發反應。另一種是潛伏半個小時甚至幾天後才發生,稱為遲發反應。輕則表現為皮疹、哮喘、發熱。重則發生休克,甚至可危及生命。

哪些葯物容易導致過敏?

過敏反應發生最多的葯物有青黴素類,佔用葯人數的0.7%~1.0%。

其他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葯物有氨基糖苷類,如鏈黴素、慶大黴素等。四環素族類如四環素。磺胺類如復方新諾明等。抗腫瘤抗生素如爭光黴素。多肽類抗生素如二性黴素B以及氯丙臻,安乃近、普魯卡因、氨茶鹼、咳必清、胃復康、右旋糖酥、胰島素、鏈激酶、蝮蛇抗栓酶、靳蛇酶、糜蛋白酶、輔酶A、ATP、細胞色素C、抗毒血清、硫代硫酸鈉、硫酸鋇、碘造影劑等。
葯物過敏的症狀介紹
過敏反應的症狀比較繁多,輕重不一,其中包括全身性反應、區域性損失以及功能紊亂或是出現障礙,症狀主要有:

1、面板過敏症狀,例如皮下水腫、皮炎、紅斑以及各種皮疹等,這些症狀在臨床中是比較多見的。一些葯物甚至能夠引起嚴重的剝脫性皮炎。

2、發熱,在使用某些抗菌消炎類葯物進行治療的時候,或是輸入血漿、白蛋白的時候,很容易引起高熱跟寒戰。

3、呼吸系統症狀,例如過敏性鼻炎、小船以及呼吸道堵塞等症狀,表現為胸悶憋氣、心悸、喉頭堵塞、呼吸困難等。

4、中樞神經系統症狀,表現為意識喪失、昏迷、抽搐以及大小便失禁等等,嚴重的患者甚至能夠在短時間內死亡,其他比較常見的症狀有腹痛、惡心、嘔吐、出冷汗等。
預防葯物過敏的方法
由於葯物反應發病率高,危害性大,嚴重者可致死亡,故重視預防有重要的意義,如醫生不隨便給葯,病人不濫用葯,葯物反應是可以大大減少的。

1、在用葯前,首先明確診斷,不要在病情未搞清前,採用多種葯物圍攻,以為總有一種葯物會產生效用,這樣易出現不必要的葯物反應。

2、對所用葯物的成分,效能,適應證,禁忌證,副作用,配伍禁忌等應全面熟習掌握,做到不濫用,錯用,多用葯物。

3、用葯前應詳細詢問患者有無葯物過敏史,特別是對有過敏性體質者更不可忽視,對有過葯物過敏反應者,應注意交叉敏感或多源笥敏感反應的發生。

4、用葯應有計劃性,劑量不宜過大,種類不宜過多,時間不宜過久,並定期觀察,特別是應用有一定毒性的葯物,如免疫抑制劑,抗癌葯物等,更應嚴密觀察,經常檢查血象等。

5、某些器官有功能障礙時,賣沒常對某些葯物不能耐受,如患腎病者需慎用重金屬葯物。

6、在用葯期間應注意一些警告症狀或不耐受現象,如面板瘙癢,紅斑或發熱等,一旦出現應考慮立即停葯。

7、提高和增強對葯物過敏反應的警覺和意識。當使用某種葯物後,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皮疹,或突然發生胸悶、心慌、頭暈、出冷汗、惡心、嘔吐等症狀時,應及時請醫生診治,切莫錯失治療時機。這一點,有過敏體質或遺傳特質的人尤其應該注意。

8、若曾發性過某葯物過敏,應將葯名記錄下來,每次就診時都主動將其告知醫生,以免再次誤用。

9、夏日在日光照射下工作時間較長者,應避免使用有光敏反應的葯物和食物,如沙星類葯物***如氟哌酸***、灰黃黴素、奎尼丁、補骨脂、莧菜等。

10、某些葯物,如青黴素,需做皮試或其他測試,以明確是否存在葯物過敏。使用此類葯物,切不可嫌麻煩,不經測試就直接使用。即使通過測試,可以使用,也應仔細閱讀葯品說明書,了解其特點和不良反應情況,使用中注意觀察可疑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