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手抖是怎麼回事
醫學上叫甲亢.
多吃點含碘的食品,比如海帶什麼的.
甲亢即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是由於自身免疫反應等因素致使甲狀腺腺泡細胞分泌過多的甲狀腺激素而引起的疾病。其典型症狀為:易興奮,怕熱多汗,倦怠乏力,眼脹不適,心悸心煩,多食善飢,四肢顫抖,失眠多夢,大便次數增多,婦女出現月經不調等。
症狀和體征
對所有類型的甲亢病人大多數症狀和體征相同,僅有某些例外,如浸潤性突眼(常見)和皮膚病變(少見)是格雷夫斯病的自身免疫表現,不見於其他原因的甲亢。
甲亢的臨床表現可以突然或隱蔽.常見的症狀和體征是甲狀腺腫大;心動過速;脈壓增寬;熱,細,潮濕的皮膚;震顫;眼征;心房顫動;神經質和活動增加;多汗;怕熱;心悸;疲勞;食慾增加;失眠;無力和腸蠕動亢進(偶爾腹瀉).甲亢的許多症狀類似於腎上腺能過度表現.老年人,特別是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病人可有不典型表現伴淡漠或隱性甲亢。
甲亢病人眼征包括凝視,瞬眼滯後,上眼瞼後縮,輕度鞏膜充血,這些眼征主要是腎上腺能興奮,常常隨著甲亢治療成功而緩解.浸潤性突眼系較嚴重表現,為格雷夫斯病所特有,其特點是:眼眶疼痛,流淚,異物感,怕光,眶後組織增生,突眼和眼外肌淋巴細胞浸潤,產生眼肌無力致使復視.
浸潤性皮膚病變,也叫脛前粘液性水腫 (易於混淆的術語,因為粘液性水腫提示甲減),其特徵是蛋白質浸潤,非凹陷性水腫,好發於脛前區.無格雷夫斯眼病的病人罕見.病變早期局部瘙癢,呈紅色,而後變得堅實.像眼病一樣,浸潤性皮膚病變可以出現在甲亢前或後數年.
葡萄胎,絨毛膜上皮癌和妊娠嘔吐引起的甲亢為暫時性,當葡萄胎排出,絨毛膜上皮癌適當治療或妊娠嘔吐好轉後,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
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病人既無自身免疫表現,亦無格雷夫斯病循環抗體.最後,與格雷夫斯病相反,毒性結節和多結節性甲狀腺腫通常不能緩解.
甲狀腺危象特徵是突然出現甲亢典型症狀,伴有某些症狀加劇和不典型體征,包括發熱,顯著無力,肌肉消瘦,極端不安伴情緒波動異常,意識錯亂,精神病,甚至昏迷;肝腫大伴黃膽.病人可以出現心血管虛脫和休克.甲亢危象罕見於兒童,由於未治療或未充分治療,因感染,外傷,外科手術,血栓,糖尿病酸中毒,妊娠毒血症或生產而促發.甲亢危象是威脅生命的急診,需要立即和特殊處理(表8-3).
甲亢病人血清T3 增加往往較T4 明顯,大概是因為甲狀腺T3 分泌增加,還增加了外周T4 到T3 的轉換.某些病人只有T3 增加,稱作T3 毒症.
T 3 毒症可見於任何原因的甲亢,包括格雷夫斯病,多結節性甲狀腺腫和自主性功能性孤立性甲狀腺結節.如對T3 毒症不予治療,病人常常會發展成典型的甲亢的實驗室異常,即T4 和 123I吸取增高.此提示T3 毒症是一般甲亢的早期表現,同樣應該治療.
西醫診斷:
甲亢的診斷一般容易明確,可根據詳細病史和體檢及可疑的高指數和常規甲狀腺功能試驗.血清TSH是最好首選試驗,因為甲亢病人TSH總是被抑制,除非病因是TSH分泌垂體腫瘤或垂體抗甲狀腺激素.其次是測FT4 ,如正常,應測血清T3 (見前文).
實驗室檢查明確後,甲亢的主要病因常常可以臨床確診.然而,病因不總是很明顯,有進一步檢查指征.鑒別甲亢病因的一個方法是甲狀腺放射性123I吸取.幾乎所有由於過高產生激素的甲亢病人,甲狀腺放射性碘吸取均增高.
T 3 毒症診斷困難,因為評估甲狀腺功能通常不測T3 ,除非TSH抑制和正常FT4 水平.確立診斷的標準是:(1)症狀輕微;(2)正常FT4 ;和(3)有TSH抑制.
對格雷夫斯病可測定抗甲狀腺TSH受體抗體,通過置換甲狀腺細胞膜125I 標記TSH或興奮培養甲狀腺細胞cAMP產生(甲狀腺興奮抗體試驗).TSH受體抗體測定很少必要,除非妊娠最後3個月預測可能發生新生兒格雷夫斯病,TSH受體抗體容易通過胎盤,興奮胎兒甲狀腺.雖然在抗甲狀腺葯物治療格雷夫斯病緩解時,這一抗體降低,但該方法罕見用作預測疾病緩解.大多數格雷夫斯病病人有循環抗甲狀腺過氧化酶抗體和少數有抗球蛋白抗體.因為這些抗體在大多數實驗室均有測定,因此有助於確定甲亢是否是由自身免疫所致.
不適當TSH分泌少見,當甲亢伴有FT4 和T3 濃度增高和正常或增高血清TSH水平,診斷可以確立.
掃描時,單個"熱"結節濃集了所有123I而甲狀腺其餘部分被抑制,和多個區域吸取123I增加和減少見於多結節甲狀腺腫病人.
治療
甲亢治療決定於病因.
碘 葯理劑量碘數小時後即抑制T4 和T3 釋放和碘有機化,暫短效應持續數小時至1周(脫逸現象).碘用於甲狀腺危象的緊急治療,甲亢病人進行急診非甲狀腺外科手術和甲亢病人行次全切除術前准備(因亦可減少甲狀腺血管).一般劑量為飽和碘化鉀溶液2~3滴每日3次或4次口服(300~600mg/d)或0.5g碘化鈉加入0.9%生理鹽水1L,每12小時1次緩慢靜脈滴注.
碘治療並發症包括唾液腺炎症,鞏膜炎,皮疹.此外,非毒性結節甲狀腺腫病人用含碘葯和造影劑可以誘導暫時性甲亢(Jod-Basedow病).相反,甲狀腺手術快速准備病人,當標准方法失敗後可採用以下方法.膽影脒鈉和碘番酸含有大量碘,是T4 到T3 轉變的強大抑制劑.與地塞米松結合使用可以在一星期內緩解甲亢症狀,使血漿T3 恢復正常.
丙硫氧嘧啶和甲硫咪唑(他巴唑) 是減少碘有機化,損害偶聯反應的抗甲狀腺葯物.雖然報告不一,但任何一種葯中斷1~2年後,16%~40%的格雷夫斯病似乎仍可緩解.甲狀腺體積恢復正常或顯著縮小,TSH恢復正常.治療前輕度甲亢是格雷夫斯病長期緩解良好預後的體征.同時用抗甲狀腺葯和LT4 是 否能改善格雷夫斯病緩解率仍有爭論.因為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大罕見能緩解,所以抗甲狀腺葯物治療僅作為外科治療或131I治療的准備.
丙硫氧嘧啶(但非他巴唑)大劑量同樣抑制外周T4 到T3 的轉換,丙硫氧嘧啶開始劑量一般100~150mg每8小時1次或他巴唑15~30mg/d口服.當病人甲狀腺功能正常,可減至最小有效劑量,一般為丙硫氧嘧啶100~150mg/d分2~3次口服或他巴唑10~15mg/d.一般3個月可獲得完全控制.欲較快控制需用丙硫氧嘧啶450~600mg/d.這一劑量或更大劑量(800~1200mg/d)一般僅對嚴重甲亢病人,包括甲狀腺危象病人.維持劑量根據臨床情況可以持續1年或更多年.甲亢平廣泛應用於歐洲,其進入體內迅速轉變成他巴唑.常用劑量類似他巴唑,維持劑量10~15mg/d.
這些葯物的副反應包括過敏,惡心,味覺喪失,1%病人有可逆性粒細胞缺乏症.如病人對一種葯有過敏,可換另一種葯,但時有交叉免疫反應.如有粒細胞缺乏症,不主張更換葯物,可求助於根治性療法,如外科或放射性碘.
很難講何種葯更妥.他巴唑有較長作用時間,可以每天1次,方便病人服用.而且,當他巴唑<40mg/d,粒細胞缺乏症少見.丙硫氧嘧啶的粒細胞缺乏可發生於任何劑量,如在妊娠期或哺乳期必須用抗甲狀腺葯物則宜用丙硫氧嘧啶,因為其與他巴唑比較很少通過胎盤和乳汁.然而,他巴唑已成功用於孕婦和哺乳婦女,無胎兒和嬰兒並發症發生.丙硫氧嘧啶同樣可用於甲狀腺危象,因當劑量達800~1200mg/d,部分阻滯外周T4 到Ts 的轉換.
β-阻滯劑 甲亢病人的症狀和體征屬β-腎上腺能興奮,故β-阻滯劑有反應.心得安有最大效用.心得安治療能改善某些症狀,而對另一些症狀無改善,詳見表8-4.心得安就像曾經所想那樣,對凝視和眼瞼後縮無效,提示兩者可能是α效應(至少是α和β復合效應).
心得安有指徵用於甲狀腺危象(表8-3).口服通常在2~3小時內,靜脈注射數分鍾內心率迅速降低.心得安亦有指徵用於其他類型的甲亢,包括甲狀腺炎,快速降低心率,尤其是無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老年病人,因用抗甲狀腺葯要數周才能獲得緩解.對β-阻滯劑有禁忌證者,為了控制快速心律紊亂可用鈣通道阻滯劑.有關心得安治療的細節見199節.
放射性碘化鈉( 131I) 是美國甲亢病人最常用的治療形式.沒有證據證明增加腫瘤,白血病,甲狀腺癌的發生率或婦女以後懷孕胎兒畸形的發生率.放射性碘推薦為格雷夫斯病和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所有病人(包括兒童)首選的治療.決定131I劑量常常很困難,因為腺體反應難以預見.如足夠劑量產生正常甲狀腺功能,約25%病人1年後發展成甲減,甲減的發生率以後逐年遞增.因此這些病人的大多數變成甲減.如用較小劑量,則有高的復發率.
外科治療 外科治療的指征是年輕的格雷夫斯病病人抗甲狀腺葯物治療後復發或拒絕131I治療,因過敏或其他問題不能耐受其他葯物治療,巨大甲狀腺腫和有些年輕病人中毒性腺瘤和多結節性甲狀腺腫.巨大結節性甲狀腺腫老年人可行外科治療.
外科治療可為恢復甲狀腺功能提供美好前景,術後復發率2%~9%.甲減發生直接與外科切除范圍有關.聲帶麻痹和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少見,但治療困難.術前2周為減少腺體血管應服用飽和碘化鉀溶液3滴,每日3次口服(約300~500mg/d).
丙硫氧嘧啶和他巴唑同樣必須服用,因為服碘前病人甲狀腺功能必須正常.如上所述,加用地塞米松和含碘造影劑可用於快速甲狀腺功能恢復.以前曾做過甲狀腺切除術和放射性碘治療的病人,外科手術較為困難.
浸潤性皮膚病和突眼 浸潤性皮膚病見於格雷夫斯病.皮質類固醇局部應用可減輕瘙癢,經數月或數年後皮膚病常常自行緩解.突眼應由內分泌學家和眼科學家聯合治療,可能需要非類固醇抗炎葯,皮質類固醇,眼眶放療和外科.
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無或輕微甲亢症狀伴有正常FT4 和T3 濃度及血清TSH降低.
亞臨床甲亢遠遠少於亞臨床甲減(見下文),但在老年人中伴有心房顫動發生率增加.這一疾病有否抗甲狀腺葯物治療指征仍不清楚,有必要進一步研究.應密切隨訪甲狀腺功能情況,假如FT4 或T3 值即使微小升高或心房纖維性顫動出現,則應給予治療.
中醫學認為本病多由精神刺激、情志不調所致。病理因素有肝氣郁滯、肝火旺盛、痰積以及心肝陰虛等。中醫治療方法大致為:理氣解郁,化痰軟堅,清泄肝火,養心柔肝。
參考葯方:
柴胡10 鬱金10 香附10 海藻15 浙貝10 法夏9
夏枯草18 丹皮9 白芍10 女貞子10 玄參12 枸杞子15
鉤藤15 珍珠母30(先煎) 生牡蠣30(先煎)
Ⅱ 怎樣能讓喝酒皮膚過敏的人喝酒能不過敏
記住最後一次喝醉的經驗
一如字面上所示,我們指的是「喝醉」酒而非「喝酒」。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長久以來「喝一杯酒」意味著三五好友把盞言笑的歡樂時光。基於我們每個人不同的年齡以及第一次喝酒時周圍的環境,我們都有過各種回憶和期待(有時是焦慮) 使我們可能回想起一杯沁涼的啤酒、一杯雞尾酒、杜松子酒加奎寧水、威士忌加啤酒、一口紅酒或諸如此類的事物等等。
周而復始,在多數人早期喝酒的過程中,對於酒精的期待總是能夠符合實際需要喝下的酒量。
如果剛好每次都能恰如其分,我們自然認為「喝杯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經驗,不僅滿足自己的需求,也不會逾越宗教習俗的規范。同時滿足渴望、迎合社交場合的禮儀,並有助於我們放鬆心情、振奮精神,達到我們各種不同的追求目標。例如以一位55歲的芬蘭人而言,當有人找他喝一杯時,不禁立即使他聯想到年輕時,在寒冷的天氣下喝下一兩杯白蘭地或伏特加烈酒後,所帶來的陣陣暖意。
若是一名年輕的女性,她腦海里可能立即浮現,華麗水晶杯裝著香檳、衣香鬢影、耳鬢廝磨、情意綿綿羅曼蒂克的氣氛,或是搖滾音樂會中蓄鬍、長發牛仔裝裝扮的年輕人,從滿袋瓶裝酒中取出一瓶豪飲,閃光燈不停閃爍,四處煙霧迷漫,每個人都尖聲狂叫,令人興奮不已的景象。有一位A.A.會員說:「喝一杯」幾乎等於是吃比薩、喝啤酒的代名詞。
還有一位78歲的寡婦說,她時常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在療養院時,很喜歡在就寢時來杯雪利酒的習慣。雖說我們腦海中這種對於喝酒的印象極為自然,然而就我們現在的情況而言,卻是一種誤導,這也是我們有些人開始喝酒的方式。
如果我們喝酒的過程僅僅是這樣,那麼我們後來就不太可能會惡化成為嗜酒的問題。然而如果我們毫無畏懼的檢視從前喝酒的過程,就可以看出在我們最後幾年或幾個月的嗜酒期間,不論我們再如何努力的嘗試,未曾再出現如此完美、神奇的時光。
取而代之的是我們一再的發現自己的實際的酒量遠大於此,最後總是導致某種程度的麻煩。也許我們對自己飲酒過度單單只有私下感到些許內疚。
但有時卻會演變為劇烈的爭吵,影響本身工作,甚至導致嚴重的疾病、意外,或法律和財務問題。所以,當一個「喝一杯」的建議出現時,現在我們嘗試著回想從開始喝酒到最後一次可憐的醉酒和宿醉的整個過程。
一般朋友對我們提議喝一杯酒的邀約,一般而言純粹指的是社交應酬、一兩杯淺嘗即止的方式。
但是如果我們認真仔細的回想上次喝醉所給我們帶來的痛苦的全部細節,我們就不會再被長久以來盤據在我們心頭對「喝一杯酒」的印象所蒙蔽。
如今我們可以坦白地承認,就我們生理上的真實反應而言,我們相當確定一杯黃湯下肚,意味著我們遲早又會再喝醉酒,而帶來一連串的麻煩。
喝酒對我們來說已不再意味著音樂、歡樂,而是病痛和悔恨的記憶。有位A.A.會員曾經如此表示:「我知道現在如果去酒吧喝一杯酒,將絕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只是用一點時間、花一些金錢而已。
這一杯酒將會耗盡我的銀行賬戶、我的家庭、我的房屋、汽車、工作、我的理智,甚至於我的人生。這實在是太大的代價太高的風險。」
他記住了他最後一次喝醉的情況,而不是第一次喝酒的經驗。
如何斷定自己是否真的是個嗜酒成癮者?
只有您自己才能對這個問題做出判斷。許多現已加入互誡協會的人從前曾聽別人說過,他不是個嗜酒成癮者。要想不喝酒只需有更多的毅力,換一下環境,多休息一下,或多一些業余愛好。但這些人最後還是加入了互誡協會,因為他們在內心深處感到,自己已被酒精所征服,並准備不惜任何代價使自己擺脫不可遏制的喝酒慾望。
在互誡協會中流傳著一句話: 對酒只是稍微有一 點成癮是不可能的,一個人要麼是嗜酒成癮者,要麼就不是。這一點只有飲酒者自己才知道是否已經到了飲酒失控的地步。
自測是否患有酒精依賴症
如果你真心實意想戒酒但發現自己無法徹底戒除;或者,如果你在喝酒時難以控制數量總是喝醉;或者,你並不喜歡酒精的口感,喝酒很猛追求酒精帶來的沉醉飄忽的感覺。那你可能就患有酒精依賴症。
酒精依賴症也不一定是每天都喝酒。
一 輕度依賴:
1)一天累計飲酒量白酒<250ml 或啤酒少於4瓶.
2)正式飲酒史在4年以內,加重史在1年之內.
3)每日飲酒的次數日益增多,酒量增大.
4)酒後情緒激動.易怒,行為失控,打架,尋釁滋事,摔東西等.
5)對酒精的耐受力增強.
6)因為飲酒與家人爭吵.
7)因為飲酒耽誤正常的工作.
8)每次飲酒後不關身體難受,而且後悔、自責、懊喪。
9)有時候平時也可以不飲,但一旦飲酒就連續幾天大劑量飲酒,直到身體抵受不住為止,間隔半月,一月或更長時間再喝。
二 中度依賴:
1)一天累計飲酒量250ml<白酒<500ml.或大啤4—8瓶。
2)正式飲酒史在4年至8年之間加重史在1年至2年之間.
3)飲酒無法自控,獨自飲酒次數增加。
4)每日必飲成為生活當中最重要的事情.
5)有偷酒藏酒行為.
6)一旦不飲,即感到身體不適,心慌,心悸,出汗,坐卧不寧等症狀,飲酒後症狀緩解.
7)身體偏瘦,有腸胃不適等反應.
8)工作和家庭生活因為飲酒受到很大影響。
9)有戒酒的願望,但無法戒斷。
10)有時候平時也可以不飲,但一旦飲酒就連續幾天大劑量飲酒,直到身體抵受不住為止,間隔半月,一月或更長時間再喝。
三 重度依賴:
1)一天累計飲酒量白酒>500ml.或大啤8瓶以上。
2)正式飲酒史在8年之上,加重在2年以上.
3)每日早晨起來空腹飲酒.
4)每日必飲,每飲必醉,酒後不飲食,身體虛弱.
5)有手抖出虛汗,失眠,走路呈斜線或s型.
6)已強制戒酒無效或因為喝酒引起的身體原因住院治療多次.
7)因飲酒已出現胃出血、高血壓、小腦萎縮、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骨股頭壞死等並發症.
8)已出現人格改變多疑,脾氣改變,對家庭無責任感,對家人(妻子和孩子)漠不關心.
9)對任何事情失去興趣不願與他人交往,喝酒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10)記憶力減退,耳鳴,高血壓.
11)有幻視,幻聽,幻覺等精神障礙.
12)有時候也可以平時不飲,但一旦飲酒就連續幾天大劑量飲酒,直到身體抵受不住為止,間隔半月,一月或更長時間再喝。
13)因為長期大量飲酒,已經出現抑鬱症,焦慮症,狂躁症等精神障礙。
14)戒酒綜合症明顯:一旦不飲酒,就出現:嘔吐,抽搐,震顫(手,面部,舌),譫妄,癲癇等症狀,飲酒後有緩解。
3、一個嗜酒者能否再「正常」地喝酒?
在戒酒一段時期以後,嗜酒者會覺得喝幾罐啤酒或幾杯淡葡萄酒該沒有問題了。然而這會使他誤入歧途,並發展為每餐必飲。要不了多久,這個嗜酒者又會狂飲如初,舊病復發。 如果你是一個嗜酒者, 你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使自己的嗜酒問題日益惡化,並承受由此而帶來的各種各樣的災難;要麼徹底戒酒,保持頭腦清醒,以一種全新的、有意義的方式生活。
4、作為互誡協會的會員,是否連啤酒也不能沾?
喝一兩瓶啤酒就醉的人不多。嗜酒者和別的人一樣,對這點很清楚。但是,嗜酒者會因此錯以為他們可以控制自己每天只喝兩、三瓶啤酒就不再喝了。他們偶爾也確實能夠在幾天或幾個星期內照此辦理。於是他們會得出結論:即使喝酒也會「游刃有餘」。但是,每次喝的啤酒或葡萄酒會越來越多,或又轉而喝烈性酒。終於,他們又舊病復發了。
5、我在兩次狂飲之甸可長時間保持頭腦清醒,我是否需要求助於互誡協會?
許多酗酒過度的人可以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才狂飲一次。他們在清醒的時候可以把酒置於腦後,此時喝也可以,不喝也行,用不著在心理或感情上克服很多困難,而且更願意選擇不喝酒。 而後,出於某種莫名其妙的原因,甚至什麼原因也沒有,他們忽然大飲而特飲起來。工作、家庭以及其他的公民和社會責任全被拋在一旁。這次狂飲可能只是一個晚上, 也可能持續幾天至幾個星期。狂飲一旦過去, 飲酒人常常會感到疲憊和懊悔,下決心永不讓這種情形再次發生。但這種情形還會再來。
間歇性酗酒的人可能是嗜酒成癮者,也可能不是。但如果喝酒變得無法克制, 而且狂飲之間的間隔變得越來越短,。如果這個酗酒的人勇於承認自己是個嗜酒成癮者,那麼他便像成千上萬互誡協會會員那樣,朝著戒酒成功的歷程邁進了一步。
6、別人說我不是個嘻酒成癮音,但是我的酗酒問題似乎日益惡化,我該不該加入互城協會?
互誡協會的很多會員在當年尚未戒酒的時候,可能親朋和醫生並不認為他們是嗜酒成癮者。嗜酒者本人也常常不願認真地正視酗酒成癮這個現實,因而使問題更為復雜.值得反復強調的是,對於「我是不是個嗜酒者?」這個問題的判斷必須由酗酒者本人做出。只有本人(即不是親朋,也不是醫生)才能下此定論。但這個判斷一經做出,爭取戒酒以保持頭腦清醒的努力就有了50%的把握。如果等著讓其他人做決定,嗜酒者可能會毫無必要地承受更多的由酗酒所帶來的危險和痛苦。
7、能否只靠閱讀有關戒酒的書籍材料就可以獨自戒酒?
有些人在閱讀了互誡協會的經典書籍《嗜酒者互誠協會》之後戒了酒。但是,幾乎所有能夠這樣做的人都立即去尋找其他的嗜酒者,以便和他們分享自己的經驗,並幫助他們戒酒。
要使互誡協會的戒酒方案對個人發揮最大功效,最好的辦法是讓其他人了解、接受這一戒酒方案的內容並共同參與。嗜酒者們通過在互誡協會地方分會里與其他嗜酒者一道努力,可以加深了解自己的問題所在,並進一步領會應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會發現周圍人的以往經歷、現有問題和所抱希望均與自己的相似。他們可以由此克服孤寂感,而這種孤寂感可能正是使他們貪戀杯中物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