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神經性皮炎怎麼治療
神經性皮炎是很常見的一種皮膚病,主要表現是皮疹和瘙癢,皮疹往往出現在關版節的部權位,像雙手的肘關節、膝關節、後脖以及手指的指關節背面,是容易出現神經性皮炎的部位。另外,有的患者在後背往下靠骶骨、尾骨的位置也有可能會出現皮膚的表現,往往是增厚的皮疹,因為神經性皮炎有很多年的病史,增厚的皮疹表面會有鱗屑,但鱗屑不容易刮除,伴有明顯的瘙癢。
治療首先是軟化皮膚,可以考慮用維A酸乳膏軟化以後,再用激素類的葯膏塗擦於皮膚表面,並進行充分的按摩,讓葯物能夠很好的吸收。有的患者如果皮膚增厚特別明顯,可以晚上用葯,用保鮮膜封包,能夠有更長時間的局部作用,效果也會更好。
② 臉和脖子每天早上起來會發現被自己抓破。醫生說是神經性皮炎,很癢,我該怎麼辦,連續好幾個月了,每天都
問題分析:
你好;指甲墊又叫神經性皮炎,首先注意可能發生的病因,不吃辛辣內刺激性的食物容,忌用熱水和香皂擦洗,局部塗抹治療神經性皮炎的葯水或者含有皮質激素的葯膏,嚴重的可以採用深度X射線照射。
意見建議:
治療神經性皮炎,當然首先應該解除可能發生的病因。不吃刺激性食物,不能搔抓,忌用熱水及肥皂洗擦。局部塗擦神經性皮炎葯水,或含有皮質激素的軟膏,貼用膚疾靈或特美膚塗膜,皆有效果。嚴重的病人,局部可用深度X線照射,或用同位素90鍶貼敷,皆有效果。如局部有紅腫,則需用抗生素治療。
③ 得了神經性皮炎怎麼辦
精神過於緊張,情緒波動,摩擦,胃腸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都可以引起神經性皮炎,目前,膚寧康治療神經性皮炎挺好的
④ 神經性皮炎刮痧治療方法 神經性皮炎最有效偏方
1神經性皮炎刮痧治療方法
1.定穴取穴
風池、膈俞、足三里、委中、血海、陰陵泉、三陰交、曲池、內關、神門、大椎。
隨症加減:如果出現失眠的症狀則加心俞,煩躁易怒的加刮拭肝俞、太沖;如果兼血虛症狀則加脾俞。
取穴方法:
風池: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大椎:背部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足三里:犢鼻下3寸,脛骨前緣旁開1寸。
委中:腘橫紋上,腘窩中點。
血海: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陰陵泉: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三陰交:內踝上3寸,脛骨後緣。
曲池:肘橫紋上,尺澤與肱骨外上顆連線中點。
內關: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神門:在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2.刮痧方法
採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質用紅花油。刮法採用直接刮法。手法採用補法。
先刮後頸部風池、大椎,背部膈俞;再刮上肢部曲池、內關、神門;然後刮下肢部委中、血海、陰陵泉、三陰交、足三里。
具體操作方法:
(1)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患者背後,先採用直接刮法,刮後頸部風池、大椎,背部膈俞,上肢部曲池、內關、神門等穴位,在施術部位塗上刮痧介質(介質採用紅花油)後,然後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觸患者皮膚,按照由上至下的順序反復進行刮拭,至皮下呈現痧痕為止。
(2)患者仰卧位,術者立於患者旁,採用直接刮法,在下肢部委中、血海、陰陵泉、三陰交等穴位處進行刮拭,先在施術部位塗上刮痧介質(介質採用紅花油)後,然後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觸患者皮膚,反復進行刮拭,至皮下呈現痧痕為止。
(3)採用拍痧法。用虛掌拍打或用刮痧板輕輕拍打病變部位,一般為痛癢、脹麻的部位,直至出痧為止。
3.作用
滋陰潤燥祛癢。
注意:(1)治療期間要調飲食,慎起居,避風寒;(2)還要注意避免精神過度緊張。
4.適應症
主治神經性皮炎,臨床上表現為皮損局部陣發性皮膚瘙癢、皮膚增厚、皮紋加深和表面出現圓形、多角形扁平丘疹為特徵。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病因可能與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平衡失調有關,精神因素被認為是主要誘因,情緒緊張、工作過勞、恐怖焦慮都可促使皮損發生和復發。摩擦、搔抓、多汗或其他機械物理性刺激及昆蟲叮咬也易誘發。
2
神經性皮炎刮痧注意事項
一、刮痧前注意事項
1.刮痧療法須暴露皮膚,且刮痧時皮膚汗孔開泄,如遇風寒之邪,邪氣可從開泄的毛孔直接入里,影響刮痧療效,而且易引發新的疾病。故刮痧前要選擇一個好的治療場所,空氣流通清新,並注意保暖,注意避風,夏季不可在有過堂風的地方刮痧。盡量少暴露皮膚。
2.選擇舒適的刮痧體位,以利於刮拭和防止暈刮。
3.刮痧工具要嚴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刮拭前須仔細檢查刮痧工具,以免刮傷皮膚。
4.施術者的雙手也應消毒。
5.刮拭前一定要向患者解釋清楚刮痧的一般常識,消除其恐懼心理,取得患者配合,以免暈刮。
6.勿在病人過飢、過飽及過度緊張的情況下進行刮痧治療。
二、刮痧中注意事項
1.刮拭手法要用力均勻,以能耐受為度,達到出痧為止。
2.嬰幼兒及老年人,刮拭手法用力宜輕。
3.不可一味追求出痧而用重手法或延長刮痧時間。出痧多少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一般情況下,血瘀之證出痧多;實證、熱證出痧多;虛證、寒證出痧少;服葯過多者,特別服用激素類葯物不易出痧;肥胖者與肌肉豐滿的人不易出痧;陰經較陽經不易出痧;室溫低時不易出痧。
4.刮拭過程中,要經常詢問病人感受。如遇到暈刮,如精神疲憊、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惡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發涼或血壓下降、神志昏迷時應立即停止刮痧。撫慰患者勿緊張,幫助其平卧,注意保暖,飲溫開水或糖水。如仍不緩解,可用刮痧板角部點按水溝穴,力量宜輕,避免重力點按後出現水腫。對百會穴和湧泉穴施以瀉刮法。患者病情好轉後,繼續刮內關穴、足三里穴。
三、刮痧後注意事項
1.刮痧治療使汗孔開泄,邪氣外排,要消耗體內部分的津液,故刮痧後飲溫水一杯,休息片刻。
2.刮痧治療後,為避免風寒之邪侵襲,須待皮膚毛孔閉合恢復原狀後,方可洗浴,一般約3小時左右。
3.對於某些病情復雜危重的病人,除用刮痧治療,更應配合其他療法,諸如葯物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3
神經性皮炎最有效偏方
偏方一
材料:生韭菜、大蒜各30克。
制用法:共搗成糊狀,微熱。用力搽患處,每日2-3次,連用1周。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偏方二
材料:鮮絲瓜葉適量
制用法:洗凈搗爛。搽患處至皮膚發紅為度,隔天1次,7次為1療程。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偏方三
材料:生半夏、斑蝥、白狼毒各等份
制用法:共為細末,用適量的米醋調成糊狀。塗抹患處,每天可輕塗1次,塗抹後發皰即止,以防過度損傷。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偏方四
材料:青核桃皮250克,75%酒精500毫升。
制用法:將青核桃皮浸泡於酒精內15-30天。用葯液擦患處,每日3-4次。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偏方五
材料:杏仁15克。
制用法:先用熱水把患處洗凈,將杏仁搗碎,現醋250克混合,然後加熱。趁熱用棉花洗搽患處,每日1次,連用2-3天。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偏方六
材料:鴉膽子適量。
制用法:去硬殼,取肉研爛,調酒擦。或用鴉膽子熬油,調黃柏末擦患處。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反復發作。
偏方七
材料:蝮蛇1條,香油500毫升。
制用法:將活蝮蛇放到裝有香油的瓶內浸泡,封口埋在陰涼處60厘米深的地下,3個月後取出應用。外擦患處,每日2次。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經久難愈。
偏方八
材料:斑蝥7個,白酒30克。
制用法:將斑蝥用酒泡好。過二三日即可用此酒塗患處,數日後癬自落。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偏方九
材料:茄子適量。
制用法:削成截面,在患處摩擦,1周可見效。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偏方十
材料:艾葉、防風各60克,雄黃0.6克,花椒9克,苦參15克,百部1.5克。
制用法:煎液洗患處。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偏方十一
材料:艾蒿、韭菜各200克,花椒100克。
制用法:上葯加水煮沸。溫熱後洗患處,每日1-2次,3-5劑即可治癒。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4
神經性皮炎能治癒嗎
神經性皮炎是可以治好的。
導致神經性皮炎的因素較多,有精神因素、外界刺激以及慢性病等,出現神經性皮炎要要盡早的治療,不能拖延。及時治療導致神經性皮炎的病因,同時用葯降低神經精神的興奮性、外用止癢葯物,或者進行封閉治療等其他特殊的治療方式,堅持治療,神經性皮炎是可以治癒的。
另外,注意不要盲目用葯,治療不當會對自身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⑤ 中葯治療神經性皮炎怎麼治
神經性皮炎病程較長,易反復,患者要建立治療信心,使用純中葯的克炎王外抹擦劑來進行治療,能迅速改變表皮症狀,疏通毛孔,增強表皮細胞活力,調節內分泌,促進皮膚組織細胞再生。
⑥ 神經性皮炎與牛皮癬如何鑒別 治療方案有哪些
牛皮癬與神經性皮炎均為皮膚病
,可從皮損表現、皮損特點、專患者自覺症狀、皮損好發部位及發屬病季節等方面加以區分。
1.皮損表現不同:牛皮癬皮損初期為粟粒至綠豆樣大小的紅色丘疹或斑疹,後擴大融合成紅斑,表面附著多層白色鱗屑且易脫落;神經性皮炎皮損初期為粟粒至綠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圓形或多角形,呈淡紅色或正常膚色,有少量細碎鱗屑。
2.皮損特點不同:牛皮癬皮損表面有大量白色鱗屑,颳去鱗屑可見紅色發亮薄膜,颳去薄膜可見點狀出血;神經性皮炎皮損常成片出現,後期增厚明顯,皮脊隆起,皮紋粗大,表現為集群苔蘚樣丘疹或苔蘚樣斑塊。
3.患者的自覺症狀不同:牛皮癬患者有瘙癢感;神經性皮炎患者常有陣發性劇癢感。
4.皮損好發部位不同:牛皮癬多發於頭部、四肢、前胸及後背,其皮損可見於全身任何部位;神經性皮炎頸項兩側、肘窩、膝部及髖部,其皮損僅限於一處或幾處。
5.發病時間不同:牛皮癬皮損多出現於春冬季,夏季較輕;神經性皮炎皮損則為夏季嚴重,冬季較輕。
⑦ 神經性皮炎的症狀有哪些
神經性皮炎也叫慢性單純性苔蘚。該病是一種長期陣發性劇癢和皮膚苔蘚樣變為特徵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大多與精神神經因素有關系,比如心情急躁、思慮過度、過度緊張、憂郁、勞累、睡眠不佳以及胃腸道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飲酒、魚蝦,或者局部的刺激比如衣服衣領比較硬、毛織品或者化學物質、有汗水浸漬等諸多內外原因。該病的表現主要是在頸部、雙肘伸側、腰骶部、額骨內側或者外陰,出現這種一側或者雙側對稱的針尖到米粒大小多角形扁平的丘疹,顏色呈淡紅、淡褐或者正常的膚色,質地是比較堅實,表面是光滑的,可能會有少量脫屑。皮疹時間長,會融合擴大,形成苔蘚樣變,一般境界比較清楚,可以是圓形、類圓形或者是不規則形狀,一般伴有劇烈的瘙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