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皮膚生癬怎麼辦神經性皮炎有什麼特效
神經性皮炎,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皮膚病。以皮膚苔蘚樣變及劇烈瘙癢為特徵,常與神經、精神因素有一定關系,如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生活不規律,過度疲勞以及日曬。在多汗、飲酒、瘙癢摩擦等情況下,常常引起病情加重。
發病起始階段,該病僅僅表現為皮膚瘙癢,而無皮疹發生。經常瘙癢或摩擦後,便會出現丘疹,呈多角形,散在分布,歷時稍久,丘疹逐漸增多而密集融合形成皮膚增厚,即典型苔蘚樣病變之斑片。對於這種病,有6種方法可防治:
(1)生活規律有序,不吸煙,少飲酒,避免食用刺激性和辛辣食物。不要用搔抓、摩擦及熱水燙洗等方法來止癢。
(2)有神經衰弱症狀及瘙癢劇烈時,可用些鎮靜劑和抗組織胺類葯物,如選服腦益嗪、賽庚啶、酮替芬等。
(3)封閉療法有時療效較好,如用皮質類固醇或苯海拉明局部封閉,當歸液作穴位封閉。
(4)局部外用制劑,如皮炎平霜、膚樂乳膏、皮康霜等皮質類固醇軟膏或霜劑;另外可用皮炎寧酊、膚爾舒酊、樂膚液等皮質類固醇酊劑和水劑;還可用5%~10%黑豆餾油膏、松餾油膏等。
(5)物理療法,如應用液氮局部冷凍,或礦泉浴治療,能收到一定療效。
(6)根據病症還可服用中葯治療或針灸療法,均有較好療效。
B. 什麼是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皮膚功能障礙性疾病,具有明顯的皮膚損害。多發生在頸後部或其兩側、肘窩、國窩、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常成片出現,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頂丘疹,皮膚增厚,皮脊突起,皮溝加深,形似苔蘚。常呈淡紅或淡褐色。劇烈搔癢是其主要的症狀。如全身皮膚有較明顯損害者,又稱之為彌漫性神經性皮炎。
【發病特徵】
目前對神經性皮炎的原因尚不明了,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過度緊張、興奮、憂郁、疲勞、焦慮、急躁以及生活環境的改變,皆可能是神經性皮炎的誘因。局部刺激、搔抓、衣領的摩 擦、過敏體質、多吃刺激性食物等,也可能引起神經性皮炎。
【治療】
治療神經性皮炎,當然首先應該解除可能發生的病因。不吃刺激性食物,不能搔抓,忌用熱水及肥皂洗擦。局部塗擦神經性皮炎葯水,或含有皮質激素的軟膏,貼用膚疾靈或特美膚塗膜,皆有效果。嚴重的病人,局部可用深度X線照射,或用同位素90鍶貼敷,皆有效果。如局部有紅腫,則需用抗生素治療。
沒有明顯皮膚損害的皮膚瘙癢,為皮膚瘙癢症。不過嚴格地說,它應該屬於末梢神經功能障礙的疾病。病人會感到全身�鰨�食路⑿裕�緋媾饋⒁獻呋蠐猩兆聘小8星槌宥�⑽露缺浠�⒁攣錟∑戀齲��捎輾��鰨�蚴共∏榧又亍3跗鶚保�し羯喜⑽奕魏我斐!5�ψト站茫�し舴⒑歟���?皮剝脫,產生血痂,皮膚增厚,色素加深。抓破的皮膚還會發炎化膿。如老年人因皮膚萎縮退化、乾燥而易瘙癢,稱為老年性皮膚瘙癢症。冬季皮膚乾燥發癢,春暖消失,為冬季瘙癢病。肛門周圍瘙癢常為蟯蟲所致。女性陰部瘙癢,則可能 有陰道滴蟲或黴菌感染。全身性的瘙癢,要注意檢查有無糖尿病、甲狀腺機能減退等疾病。
患皮膚瘙癢症者最忌搔抓,也忌熱水燙、肥皂洗,應避免情緒激動,不吃刺激性食物。
這些是中葯方法~『『
方劑1
何首烏18克,當歸、荊芥各5克,
胡麻、苦參、生地各15克,白芍
12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用10劑。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2
生韭菜、大蒜各30克
制用法:共搗成糊狀,微熱。用力搽患處,每日2-3次,連用1周。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3
鮮絲瓜葉適量
制用法:洗凈搗爛。搽患處至皮膚發紅為度,隔天1次,7次為1療程。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4
荊芥、防風、生地、當歸、蟬蛻、
蒼術、茯神、石膏、苦參、知母、
牛蒡子各10克,木通、甘草各5
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心煩失眠、夜間癢甚者,加煅龍骨或牡蠣30克;奇癢難忍者,加僵蠶或烏梢蛇10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5
生半夏、斑蝥、白狼毒各等份
制用法:共為細末,用適量的米醋調成糊狀。塗抹患處,每天可輕塗1次,塗抹後發皰即止,以防過度損傷。水皰應使用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6
斑蝥克,硫黃、雄黃、樟腦各10
克,烏梅肉5克,地塞米松片1.5
毫克,撲爾敏片40毫克,二甲基
亞碸10毫升,凡士林適量
制用法:先將斑蝥、烏梅肉、雄黃、硫黃、地塞米松、撲爾敏分別研末過100 目篩,共置乳體中充分研磨混合備用,然後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7
苦參50-70克,生地30克,蟬蛻、
荊芥、桂枝、丹皮、當歸、川芎、
甘草各10克,細辛5克,羌活、
赤芍各15克,全蟲25克,蜈蚣6
條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8
苦參、首烏、當歸、白芍各15克,
生地20克,玉竹、小胡麻、秦艽
各9克,炙甘草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血虛風燥證
方劑9
蒼耳子15-24克,防風9-12克,
烏梢蛇、當歸、赤芍、白蒺藜各
9-15克,丹皮9克,雞血藤15
-30克,生地、地膚子、白鮮皮
各18-30克,蟬衣6-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10
泡參、沙參、白芍、紅活麻各30
克,白術、茯苓、生地、地骨皮
各15克,陳皮、甘草各10克,當
歸、丹皮、鉤藤(後下)各12克,
黃芪1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泛發性神經性皮炎
民間驗方,:
方1
組成:白鮮皮、苦參、蛇床子、地膚子各30克。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水煎,趁熱熏洗患處。
方2
組成:樟腦、冰片各等份。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研為細粉,以75%酒精溶解,用棉球蘸葯反復塗擦患部,干後再塗1次。完全乾燥後用傷濕止痛膏貼於患處,隔3-4日換葯1次。
方3
組成:荊芥、防風、艾葉、蛇床子各6克,苦參12克,川椒15克。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水煎,溫洗患處,每日1-2次。
方4
組成:斑蝥3克,3%碘酒100毫升。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將斑蝥放入碘酒中浸泡7天,用時先以1:5000高錳酸鉀溶液洗凈患處,再用上葯塗搽,每天3-4次。
方5
組成:蓖麻子仁15克,冰片1.5克,紫皮蒜21克,蔥白7寸,白糖少許。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共搗如泥,塗於患處。
方6
組成:鮮核桃皮適量。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擦患處,每日2-3次。
方7
組成:雞蛋3個,米醋1斤。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用雞蛋置瓶內,加米醋浸沒,浸7-10天後取出,去蛋殼,將雞蛋與米醋攪勻,裝入有蓋容器中,每天用此液塗擦患處2-3次,堅持一段時間,有良效。
方8
組成:五倍子、枯礬、爐甘石各6克。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水煎至60毫升,塗擦患處,每日4次。
方9
組成:鮮絲瓜葉適量。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揉爛後在患部反復摩擦,至皮膚發紅為宜。每天1次,治癒為止。
回答者:老妖真精 - 副總裁 十
【神經性皮炎應該注意那些問題】
1.避免感情沖動。忌用手搔抓或熱水燙洗,
2.不宜穿過硬的內衣,以免刺激皮膚。
3.不抽煙,忌食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食物和水果
氣功根除神經性皮炎
氣功雜志 2000年第5期第21卷 效驗實錄
作者:張俊嶺
單位:053000河北省衡水師范專科學校
神經性皮炎折磨我20多年。1970年夏我在一次洗腳中突然發現兩腳踝外側長了許多密集的小疙瘩,境界明顯,微微隆起,上覆白色皮屑,呈圓形,直徑約2厘米,兩患處對稱,後來則成無規則了,瘙癢得很,總覺得不搔不行,一搔則不見血不止。後來到某軍區總醫院診療,醫生說,這是神經性皮炎,中醫稱為松皮癬、牛皮癬,其病因多由脾肺濕熱,復感風濕熱邪,蘊於肌膚所致,無特效葯治療。後來到80年代中期我才用醋酸去炎松——尿素軟膏塗於患處治療,很見效,塗上就好,但是沒有過多長時間就又犯了,並沿著大腿的外側向上蔓延,以後集中於小腹,好了又犯,反復性很強,相當頑固,奇癢難忍。
自1991年夏天開始我練氣功,注重全身放鬆、放開,意念與天地自然之氣相聯接,人與天地形成一個整體,從中獲取溫煦、濡養之氣,排除出濁氣、病毒,從而益氣養血,行氣活血。這樣練了3月余就出現了自發功,異常強烈。但很有序列,意識能控制,所以順其自然。開始時身體前後、左右擺動,後來上下抖動,兩臂變化莫測。有時兩臂立掌,排山倒海地向前推出,並發出「嗨」、「嗨」的喊聲;有時兩臂如大鵬展翅,姿勢非常優美,身體也非常舒服、輕松。這樣過了兩個多月小腹部皮炎就好了。但是在1992年夏兩鎖骨處又長滿了密集的小疙瘩。這時認識到神經性皮炎系逆膽經、胃經向上蔓延。因為足少陽膽經和足陽明胃經由頭部向下沿喉進入鎖骨窩,手三陽經由手沿臂、肩進入鎖骨窩。如不徹底根除,必然會上逆到頭,再傳入兩臂。為此,增加練築基功的時間,由每次練習1個小時增加到2個小時。
1993年春,一次洗澡中突然發現胸腹部和四肢上的經絡穴位顯得清清楚楚,各個穴位都和手拇指肚那樣大;並發現手陽明大腸經上的肩�、臂鐻、曲池和手少陽三焦經上的肩餒、外關等穴排出有棕白色的鱗屑。這說明練功初見成效,病毒開始向外排出。直到1995年春,患了20多年的神經性皮炎全部根除,至今未犯。全身皮膚紅潤光澤,而且富有彈性。為此,我體會到練氣功能根除神經性皮炎。
C. 胳膊兩邊有癬.醫生說:是神經性皮炎.不知能否根治。
病情分析:神經性皮炎是亂悔一種橘運慢性的皮膚炎性反應,一般會有皮膚增厚,脫屑,瘙癢等症狀。 建議嘩伍正您可以口服鹽酸西替利嗪片,西咪替丁片 VB1 VB12 .外用 艾洛松乳膏或者是可的松乳膏.多喝水,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少吃辛辣食物及刺激性食物.希望你早日康復
意見建議:建議到醫院做檢查,外擦左氧氟沙星乳膏 ,口服錄雷它定片,也可以用中葯杠板歸熬水進行洗澡就可以的。
D. 神經性皮炎和體癬有什麼差別
神經性皮炎一般好發於頸部、肘後。體癬一般為同心圓的皮損表現。 這是基本上的區別。
E. 請問神經性皮炎就是牛皮蘚嗎
不是的。
因為神經性皮炎和牛皮癬的病情都有隨著神經緊張、情緒憂郁、過內度疲勞、睡眠不佳等而加容重的現象,並且皮損境界清楚、丘疹較堅實、上覆有鱗屑,但是:
1、神經性皮炎的鱗屑細薄,牛皮癬的鱗屑厚大
2、神經性皮炎的皮損表面帶有光澤,皮脊高、皮紋深,相互交錯呈菱形或多角形;牛皮癬的皮損沒有這特色,而是當將鱗屑剝離後以出現薄膜現象和點狀出血點為特色。
3、神經性皮炎的好發部位是頸項部,其次是肘、腰、骶、眼瞼、陰部、小腿、前臂等;牛皮癬的好發部位是頭皮、四肢、軀干。神經性皮炎很少有單純局限於頭皮者,牛皮癬很少有單純局限於眼瞼者。
4、神經性皮炎的皮損呈淡褐色或淡紅色,牛皮癬的皮損只有進入靜止期以後才可轉為淡紅色、淡褐色,皮損初起時多為鮮紅色。
5、神經性皮炎的皮損大多數是夏季嚴重冬季輕;牛皮癬的皮損大多數是冬季嚴重夏季輕
F. 請問神經性皮炎、濕疹、牛皮蘚、接觸型皮炎能傳染嗎
1、神經來性皮炎又稱慢性苔蘚,一般源認為是皮質抑制和興奮功能紊亂所致。情緒局部刺激和辛辣酒類可加重和誘發本病。常年不愈,愈後易復發。
2、濕疹是不具有傳染性的。濕疹是體內自身抗體過敏的一種反應,它不是由細菌、病毒所感染,根本沒有傳染性。
3、牛皮蘚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不是由致病菌直接感染所致,即不是由細菌、真菌或寄生蟲等直接引起的。所以牛皮癬是不會傳染的,只是具有一定的遺傳性。
4、皮炎是不會傳染。雖然皮炎它可以分很多種類型,比如過敏性皮炎、接觸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等。但這些皮炎基本上發病機制都類似,都是與過敏相關,並不是病菌病原體導致,所以不存在傳染性。
G. 神經性皮膚病怎治
神經性皮炎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以陣發性皮膚瘙癢和皮膚苔蘚化為特徵的慢性皮膚病。主要特點有:
1、與緊張、勞累、驚嚇等神經、精神因素相關;
2、以頸項部、眼瞼部、肘部和尾骶部為好發部位;
3、皮損表現為皮膚增厚、苔蘚樣變。為常見皮膚病,多見於成年人,兒童一般不發病。目前認為神經性皮炎的病因可能與精神因素、局部刺激、胃腸道功能障礙、內分泌系統功能異常、體內慢性病灶感染等因素有關。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以陣發性劇癢和皮膚苔癬樣變為特徵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
病因還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與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功能失調有關,可能與神經精神因素、胃腸道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飲食因素局部刺激等有關系。
一般根據受累范圍的大小不同分為局限性和播散性兩種類型,主要表現為皮膚出現增厚浸入、苔癬樣變、有少量的糠皮狀鱗癬,伴有劇烈瘙癢感。
神經性皮炎是非常常見的皮膚病。
一、發生部位在身體的伸側,比如頸後、胳膊肘、小腿等。
二、皮損的表現形態一般比較糙、厚、硬。
三、與精神情緒有關,比如工作壓力大,焦慮等,神經性皮炎患者一定要管住手,避免搔抓。
H. 神經性皮炎,發病於2009年,手上、臉上、脖子上長有皮蘚一樣的東西,常復發
病情抄分析:神經性皮炎,襲 可酌情選用撲爾繁、安其敏、息期敏,苯海拉明、異丙嗪、安定等,以安定止癢。 外用脂溢康或膚寧康。
意見建議:得了皮炎要3大忌口: 忌酒、忌海鮮、忌辛辣。 多食富含維生素類食品,如新鮮水果、蔬菜等。
I. 神經性皮炎是皮癬嗎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皮膚功能障礙性疾病,具有明顯的皮膚損害。多發生在頸後部或其兩專側、肘窩、國窩、前臂屬、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常成片出現,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頂丘疹,皮膚增厚,皮脊突起,皮溝加深,形似苔蘚。常呈淡紅或淡褐色。劇烈搔癢是其主要的症狀。如全身皮膚有較明顯損害者,又稱之為彌漫性神經性皮炎。治療建議使用赤膚霜外塗,中葯制劑,直接塗抹患處即可;
J. 什麼是神經性皮炎專家解答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多發生於頸、肘、骶等部位,以皮膚瘙癢、苔蘚化為特徵。根據皮損范圍大小,臨床上可分為局限型和泛發型兩種類型。本病常呈慢性,易於反復發作,多見於青壯年。其病因可能與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平衡失調有關。現代西醫學治療一般採用鎮靜或抗組織胺葯、x線照射及封閉療法等,但多不能根治。 神經性皮炎在中醫學中稱為干癬、牛皮癬、攝領瘡等,又因其頑固易發而稱之為頑癬。《諸病源候論》曰:攝領瘡,如癬之類,生於頸上,癢痛,衣領拂著即劇,雲是衣領揩所作,故名攝領瘡。《外科正宗·頑癬》也說:牛皮癬如牛項之皮,頑硬且堅,抓之如朽木。皆屬風濕凝聚生瘡,久則瘙癢如癬,不治則沿漫項背。歷代醫家臨床上多用涼血清熱疏風、養血潤燥、健脾滲濕等法為主,並配合外治。一些醫籍,如《儒門事親》、《本草綱目拾遺》等還有用針灸方法治療頑癬的記載。 現代中醫治療神經性皮炎的報道,始見於50年代中期,最初的文獻多是用針灸療法和外治法960年代,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採用內服配合外治的方法比較普遍;針灸治療則以皮膚針的應用報道較多。70年代,一些新的穴位刺激療法,如頭針、穴位注射、水灌療法等,中葯局部注射也用於治療本病,使臨床療效有所提高。自80年代以來,除了在臨床上獲得較大進展外,還開展了有關神經性皮炎防治的實驗研究。如對神經性皮炎患者的腦電圖檢查顯示,此類患者大多數表現為界限性異常和輕度異常腦電圖,異常率為62.2%,遠高於正常人對照組的異常率(27.4%)。有人通過對神經性皮炎的病因學療法進行探索,認為精神因素在發病原因中佔主導地位,因此對此病患者做說服教育以及避免再刺激,可能是治療本病的關鍵之一。對一組神經性皮炎病人進行針灸治療前後的血漿亮氨酸腦啡呔樣物質(LEKIS)含量測定,發現針灸治療後血漿中LEKIS比針灸前有明顯增高(P<0.01),而用葯物治療的患者血漿中LEKIS無明顯變化。據統計,目前用中醫中葯方法治療神經性皮炎的臨床療效一般在9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