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自發性皮炎傳染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自發性皮炎傳染嗎

發布時間: 2023-05-27 07:29:26

蕁麻疹會傳染嗎 老公得了蕁麻疹,不知道會不會傳給孩子,蕁麻疹會傳染嗎

隨著蕁麻疹多發,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病急亂投醫的情況,進而人雲亦雲。治療蕁麻疹的誤區就像一層霧氣籠罩在患者的上空,久久不曾散去。那麼蕁麻疹治療的誤區有哪些呢?

誤區一:得蕁麻疹是因為免疫力下降

免疫力和抵抗力是老百姓對很多疾病發病機制最淳樸的理解,很多疾病都被套上了免疫力低下的帽子,蕁麻疹也不例外。蕁麻疹的病因復雜,發病機制里主要是肥大細胞的異常激活。蕁麻疹更多的是免疫系統在某種程度的紊亂或者失衡,並不是免疫力的下降,也不是抵抗力降低。

誤區二:蕁麻疹=過敏

一直以來,蕁麻疹在醫學教科書中都是作為過敏反應(I型超敏反應)的典型病種介紹的,很多不是皮膚科的醫生,或者沒有深入研究過蕁麻疹的醫生,還是以前教科書的慣性思維,潛意識里認為蕁麻疹就是過敏引起的。過敏雖然是蕁麻疹發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病因,但卻不是唯一原因。研究發現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急性蕁麻疹患者能夠明確和過敏相關,剩下的急性蕁麻疹和絕大部分的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和過敏沒有關系,過敏原檢測篩查出來的結果和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症狀無法對應,而佔了慢性蕁麻疹中很大部分的物理性蕁麻疹,它們和過敏是沒有關系的。所以,蕁麻疹並不完全等於過敏,過敏僅僅是蕁麻疹眾多發病因素當中的一個。

誤區三:蕁麻疹會傳染

由於蕁麻疹的皮疹表現是大量的風團,疙瘩,普通人看著是會被驚嚇到的,不自覺地就會擔心這樣的皮疹會不會有傳染性。其實只要稍有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傳染病也叫感染病,嚴格意義上講,只有病原體感染的疾病才有可能發生傳染,其他比如免疫性疾病、腫瘤等是不會傳染的,不管它看起來有多麼恐怖。蕁麻疹雖然部分和感染因素有關,但是感染只是誘因。

誤區四:蕁麻疹會遺傳
蕁麻疹跟遺傳的關系並不強烈,特別是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自發性蕁麻疹,跟後天環境的變化和身體狀態的改變有關。少數反復出現的血管性水腫還有部分物理性蕁麻疹,如寒冷性蕁麻疹、膽鹼能性蕁麻疹、延遲壓力性蕁麻疹等跟遺傳的相關性要大一些,但也是多基因遺傳決定的。如果不幸患有蕁麻疹的話,也不需要過分擔心,因為這並不代表後代一定會出現。

認清到了這些關於蕁麻疹的誤區,再來了解一下蕁麻疹的治療有什麼切實有效的好方法。

蕁麻疹如果採用傳統的控制方法和治療,如激素、抗組胺類,消炎類葯物治療,一時見輕,但過一段病情又會加重,對孩子身體影響也很大,長期服用對肝腎造成更大損傷。外用一般會選用激素類軟膏,如地塞米松軟膏、膚輕松等,雖然能很快控制皮膚過敏症狀,但是一停用,過敏症狀就會復發,長期使用激素類軟膏會使皮膚失去正常防禦和自我保護能力,最終導致激素依賴性皮炎

目前治療蕁麻疹主要包括去除誘發因素、調整自身過敏體質,補充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改善過敏症狀,調整過敏體質,縮短蕁麻疹治療周期。

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能夠參與IgE介導的免疫變態反應,通過測定人類樹突狀細胞與抗過敏益生菌共同培養後,對白介素(IL-12)分泌調控的Th1免疫產生作用,從而篩選出具有抗過敏能力的抗過敏益生菌菌株。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以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免疫耐受功能,所含唾液乳桿菌擁有降低血清IgE過敏抗體的國際專利認證,連續補充三個月以上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這樣一來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系列生化反應。

蕁麻疹的注意事項:

1、要注意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中要少養貓、狗之類的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

2、保證充足的睡眠,增強機體免疫力。

3、臨床中,有些葯物可以引起蕁麻疹,如青黴素、四環素、氯黴素、磺胺類葯物、多粘黴素等抗生素,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劑等等。

⑵ 哪幾種性病身上長痘痘

尖銳濕疣
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在生殖器溫度較低而且乾燥部位的損害常常表現為小而扁平狀,而在溫熱、濕潤部位者常呈絲狀或乳突瘤狀。初起為細小淡紅色丘疹,後逐漸增大加多相互融合,表面凹凸不平,濕潤柔軟,呈乳頭瘤樣,雞冠樣,草樣,蕈樣或菜花樣突起,紅色或污灰色,根部常有蒂,且易發生糜爛滲液,易出血。皮損裂縫間常有膿性分泌物郁積其中,致有惡臭,自覺有癢感且每因搔抓而引起繼發感染。由於不斷受到局部潮濕與慢性刺激的作用,往往迅速增長。有的女性患者甚至從外陰至陰道、宮頸等處都長滿了一片毛棘或很多小菜花狀突起,好似玫瑰色的芒刺或雞冠花。濕疣的數目少則數個,多則十餘個,數十個以至百個之多。
尖銳濕疣男性為乳頭樣、菜花樣突起,紅色,濕潤柔軟。女性為瘤樣、菜花樣皮損,如病程長,可相互融合,呈一串葡萄。 通常分兩型:Ⅰ型,表現為孤立的或多發的菜花或雞冠狀突起,多在外陰、肛周等部位;Ⅱ型,為乳頭狀、指狀或丘疹狀病變,多分布於雙小陰唇內側、處女膜環、前庭、舟狀窩等粘膜。
早期並沒有什麼症狀,之後可以出現像菜花或者乳頭狀的贅生物就是疣體。
生殖器皰疹
生殖器皰疹臨床表現一般從接觸到發病約2-10天,也就是潛伏期。患病部位先有燒灼感,很快在紅斑基礎上發生3-10個成群的紅色丘疹,伴有瘙癢,丘疹很快變成小水皰,3-5天後變為膿皰,破潰後形成大片的糜爛和潰瘍,自覺疼痛,最後結痂癒合。整個病程可持續20天左右。在男性好發於龜頭、冠狀溝、尿道口、陰莖、陰囊、大腿和臂部等處。女性好發於陰唇、陰阜、陰蒂、肛周或陰道。約90%的病人,病毒可同時侵犯子宮頸,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多或下腹痛,並可並發宮頸炎和子宮炎。大多數男女病人雙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後期炎症波及尿道、膀胱時,可出現排尿困難、尿痛、尿頻、嚴重者可發生尿瀦留等現象。此外,還可能有其它症狀同時出現,如發熱、全身不適、頭痛、頸項強直、腦膜炎和骶部神經系統功能不全。
梅毒
發生在感染後3周(10—30日之間)。在感染處出現一個硬的、無痛性的圓形結節。 開始潮紅、濕潤 ,漸漸破潰、糜爛,形成潰瘍,即一期梅毒硬下疳。其主要損害為硬下疳,是梅毒螺旋體最初侵入之處,並在此繁殖所致。典型的硬下疳為一無痛性紅色硬結,觸之硬如軟骨樣,基底清潔,表面糜爛覆以少許滲液或薄痂,邊緣整齊。損害數目大都為單個,亦可為多個。好發生於外生殖器。男性多發生於陰莖的包皮、冠狀溝、龜頭或系帶上。同性戀男性常發生於肛門直腸部。女性好發生於大 小陰唇內側部位,也可發生於子宮頸等處。同時雙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但不痛。通過接吻感染者,硬下疳可發生於唇、下頜部和舌等部位,也可發生於眼瞼、手指和乳房等處,有時硬下疳未癒合前可同時伴發其他性病,如淋菌性皮炎。一期梅毒的硬下疳內有很多梅螺 旋體,常伴有局部淋巴結腫大。傳染性很強。硬下疳持續2—6周後便自行消退而不留瘢痕。但因女性下疳發生的部位較隱蔽,又無症狀,常被忽視而增加了傳播的機會。 一期梅毒如不治療或治療不當,螺旋體經血行及淋巴結播散到全身,數周後即 發展成二期梅毒。

⑶ 過敏性皮炎怎麼治

過敏性皮膚病的治療,要首先尋找和去除刺激物或病因,可通過口服和外用葯物緩解症狀,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制定不同的用葯方案。
急性期治療
可局部外用激素、口服抗組胺葯(如氯雷他定或鹽酸西替利嗪片等)治療,配合鈣劑和維生素C治療效果更佳,若病情急重,需急診就醫。
一般治療
盡可能尋找該病發生的原因,避免各種易致敏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如魚、蝦、濃茶、咖啡、酒類等。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暴力搔抓、過度洗拭等。
有明確吸入性過敏原的患者可進行特異性的脫敏治療。通過做皮試查找過敏原,根據結果配製不同濃度的脫敏液給病人反復注射,劑量由小到大,濃度由低到高。脫敏治療過程中,過敏的機體在微量抗原反復刺激後,增強了對抗原的耐受力,從而使機體不發生或發生很輕微症狀,以達到治療目的。
對於食物過敏的患者,建議避免食用而不採用脫敏治療。
葯物治療
由於個體差異大,用葯不存在絕對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處方葯外,應在醫生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葯物。
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以下葯物進行治療。
口服葯物治療
抗組胺類葯物
第一代,有鎮靜作用,如苯海拉明、馬來酸氯苯那敏等,可導致乏力、睏倦、頭暈、注意力不集中現象,高空作業、精細工作者和駕駛員禁用或慎用。
第二代,鎮靜作用較弱,目前臨床應用較廣,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等。
肥大細胞膜穩定劑
常用葯物有色甘酸鈉、酮替芬等。
抗白三烯葯
如扎魯司特和孟魯司特。
抗生素
繼發細菌感染者可使用抗生素。
糖皮質激素
炎症明顯者必要時可使用激素類葯物,如氫化可的松、潑尼松、地塞米松等。
免疫抑制劑
對頑固性病例,其他方法治療無效或長期使用激素、減量後又復發的患者,可以考慮合並使用免疫制劑,如環孢素A、他克莫司等。
外用葯物治療
清潔劑
水、生理鹽水、硼酸溶液、植物油、礦物油等,可用來清除皮損上的滲液結痂。
保護劑
如氧化鋅粉、澱粉、植物油等,可用來減少摩擦、保護皮膚。
止癢劑
過敏性皮膚病常有瘙癢症狀,需用止癢劑。常用的有樟腦、薄荷、石炭酸等。
收斂劑
可使蛋白凝固、減少滲出。常用的有醋酸鋁、次碳酸鉍等。
角質促成劑
促進角質形成,收縮血管減輕滲出和浸潤。常用的有黑豆餾油、煤焦油等。
角質剝脫劑
可軟化和溶解角質並使之脫落。常用的有5%~10%的水楊酸、40%的煤焦油、20%的尿素、維A酸等。
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是過敏性皮膚病外用葯中最常使用一種,也是最有效的葯物之一。
但長期使用可引起局部皮膚萎縮、色沉、毛細血管擴張、多毛等,因此使用時應注意從強到弱過渡,使用次數由多到少,嬰幼兒及面部避免使用強效激素,避免長期大面積使用激素類葯物。
鈣調磷酸酶抑制劑
為局部免疫調節劑,主要用於特應性皮炎的治療,比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
由於其療效好、安全性高,可長期使用,已經被提出作為一種長期外用糖皮質激素的替代治療方案。
手術治療
該疾病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中醫治療
包括口服中葯治療、針灸治療或者火針治療,要結合患者的不同證型來實施。
其他治療
物理療法
光療:在過敏性皮膚病中主要用於治療濕疹、特應性皮炎等,使用的光療方法主要有UVA光療即長波紫外線(320~400nm)照射治療和UVB光療即中波紫外線(290~320nm)照射治療。
冷凍療法
液氮冷凍可用於治療慢性濕疹、癢疹等肥厚性皮損。
前沿治療
目前靶向生物制劑在治療過敏性皮膚疾病如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和特應性皮炎中取得較好療效。其中奧馬珠單克隆抗體(Omalizumab,重組人源化抗IgE單克隆抗體)、Dupilumab單克隆抗體(抗IL-4/IL-13R單克隆抗體)已在中國大陸可以使用。

⑷ 什麼是頭皮炎

頭皮炎是指發生在頭皮部位的皮膚炎症性病變,包括急性期的反應,亞急性期以及內慢性期的改變。
急性容期往往因為患者接觸某些物質或者進食某些食物後導致的皮膚炎症的急性發作,主要表現為紅斑,腫脹,嚴重者糜爛、滲出,可以局限性分部,也可以整個頭皮泛發性分布,很多人使用染發劑之後出現急性的頭部皮炎,我們稱之為接觸性皮炎,隨著病情的轉歸,滲出逐漸減少形成亞急性期,後來會逐漸形成慢性期的皮炎,表現為乾燥性的丘疹,脫屑,斑片,仍然伴有瘙癢,在每一個時期外用葯物是不同的,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外用葯物劑型,同時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攝入。

⑸ 什麼是幼兒自發性過敏性皮炎

指導意見: 過敏性皮炎是由諸多因素導致的皮膚炎症反應.本病常見誘因甚多,不同致病因素所致的過敏反應命名不同,現介紹二類常見的過敏性皮炎.祛除誘因,防止再次接觸.輕者可內服抗組織胺類葯如撲爾敏4毫克,每日3次;賽庚啶2毫克,每日3次.還可口服維生素C片200毫克,每日3次,葡萄糖酸鈣片1.0克,每日...3次.重者在醫師指導下選用皮質類固醇 激素,如強的松10毫克,每日3次.也可進行局部治療:急性期用葯宜簡單,禁用刺激性易致敏葯品,輕者可用爐甘石洗劑或膚輕松軟膏,外塗患處,每日2—3次;重者有水疤,溶液者可用0.1%洗必泰溶液濕敷,每日2 次,待結痂後停用,外塗紅黴素軟膏.

⑹ 面部的脂溢性皮炎怎麼辦

脂溢性皮炎屬於一種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病。治療上,首先,注意保專持良好的生活規律,不熬屬夜,限制高糖及高脂飲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其次,外用葯物應以去脂、消炎、止癢為主,可用他克莫司軟膏或者弱效糖皮質激素乳膏外塗,如地奈德乳膏等,但症狀緩解後應停葯,不宜長期使用;第三,皮損較多,炎症較重者,建議在皮膚科醫生指導下口服抗組胺葯以及維生素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