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孩子舌舔皮炎的推拿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孩子舌舔皮炎的推拿

發布時間: 2023-05-27 04:13:07

① 寶寶常見推拿手法

自我提升閱讀打卡第243天(12月16日)

      今天晚源攜上繼續這本《小兒推拿專家教捏捏按按百病消》的閱讀。今天晚上閱讀的是第四部分:寶寶常見的推拿手法。第一,讓寶寶愛上吃飯的推拿:孩子不吃飯,主要是孩子脾胃功能差,運化能力不足,為此我們可以掐四縫穴,揉板門和堅持捏脊,當孩子舌苔變薄時,先讓他吃容易消化吸收的粥類,再慢慢過渡到平日的食物。第二,幫助寶寶長高的推拿,可以按揉湧泉穴,命門穴,神闕穴。第三,讓寶寶睡得香的推拿,可以推華佗夾脊或者捏脊。第四,讓寶寶雙眸明亮的推拿,輕撫上眼球,輕撫下眼球,輕撫全眼球。第五,改善寶寶汗多的推拿,補脾經,補肺經,補腎經,揉腎頂各300-500次,單手就可以,一般以左手為主。第六,讓寶寶不再講夢話的推拿,按揉神門穴,配上揉總筋穴和雹早伏掐揉小天心。第七,改善寶寶頻繁尿床的推拿,推三關300-500次,揉外勞宮2-3分鍾,補脾經300次,補腎經300次,揉百會2-3分鍾。第八,讓寶寶更聰明的推拿,捏脊,推華佗夾睜汪脊。第九,改善寶寶生長痛的推拿,補脾經300次,補腎經300次,按揉足三里1-2分鍾,按揉太溪1-2分鍾。

② 冬天寶寶嘴唇易乾裂怎麼辦

冬天寶寶嘴唇易乾裂怎麼辦

冬天寶寶嘴唇易乾裂怎麼辦,一到冬天,寶寶的各種皮膚問題就開始浮出水面,有的媽媽會發現,冬季寶寶嘴唇總是乾乾的這可急壞了大人,下面分享冬天寶寶嘴唇易乾裂怎麼辦

冬天寶寶嘴唇易乾裂怎麼辦1

1、軟化皮脂、小心去除

如果小孩子在冬天容易出現嘴角開裂的情況,一定要阻止自己的孩子用手隨意去撕嘴上的死皮,這樣很容易會引起嘴唇出血,媽媽只需要用干凈的紗布浸濕之後,然後在對孩子的嘴唇進行濕敷,等到干皮完全脫落之後,輕輕的去掉就可以了。

2、清潔嘴唇

小孩子因為非常喜歡用手指吸吮或者是喜歡舔嘴唇,其實這些習慣都有可能會加速嘴唇乾裂的速度,所以媽媽們一定要糾正小孩子的這些不良習慣尤其是在每次吃完飯之後或者是吃東西之前需要對寶寶的嘴唇進行清潔,將寶寶嘴唇以及嘴巴周圍的殘留物進行清除,這樣就可以避免食物刺激皮膚。

3、多喝溫水、均衡飲食

其實預防寶寶嘴唇乾裂最好的辦法應該就是平時多喝水機是補充寶寶體內所需的水分,每天均衡飲食,多給寶寶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說黃豆芽,還有火龍果,香蕉,西紅柿等等,增加寶寶體內維生素的含量,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避免嘴巴起皮的方法。

4、正確使用寶寶潤唇膏

媽媽們可以給寶寶准備一隻成分比較安全的面唇膏,比如說那些富含維生素e或者是含有甘菊成分的潤唇膏,就非常適合寶寶使用,但是潤唇膏是屬於化工類的產品,所以寶寶難免會代入口腔或者是身體裡面能不使用的時候就盡量少使用。

5、外出戴口罩

有很多媽媽們可能會發現,寒冷的天氣只要一出門,臉上的肌膚就會受到冷風的清洗,所以早上送寶寶上學的過程當中,或者是在接送寶寶的過程當中,可以給寶寶戴上一個口罩。

冬天寶寶嘴唇易乾裂怎麼辦2

1、飲食均衡。如果寶寶嘴唇乾燥是從嘴角開始的,則可能是因為缺少必要的維生素,家長要合理安排寶寶的飲食,做到營養均衡。讓寶寶多吃蔬菜和瓜果,補充維生素B。

2、多喝水。日常生活中為寶寶補充足夠的水分,讓寶寶養成按時喝水的好習慣。

3、外出時戴口罩。天氣寒冷、風大的時候,外出可以給寶寶戴個小口罩,以減輕寒風對嘴唇的刺激,減少嘴唇的`水分蒸發。

4、避免舔嘴唇。糾正寶寶吸吮手指和舔嘴唇的不良習慣。

5、擦潤唇膏。2歲以上的兒童應該選用專為孩子小嘴用的嬰幼兒專用潤唇膏,其中的天然營養成分更適合兒童的需要。2歲以下的寶寶,可用少許香油或維生素C膠丸中的油脂塗於嘴唇上,同樣可起到滋潤的作用。千萬不要用甘油來塗,因為甘油有脫水作用,會越抹越干。

舌舔皮炎是兒童常見的一種面部皮膚病,是由於孩子反復用舌頭舔口唇周圍的皮膚所引起的一種接觸性皮炎,多發生在乾燥多風的季節。

冬天空氣乾燥,孩子嘴唇容易乾裂,且一旦嘴唇乾裂就喜歡用舌頭去舔,越舔越干,從而形成惡性循環。經常舔嘴唇,皮膚表面的保護層會被舔掉,皮膚失去保護更容易失水。加之通過舌頭的刺激和唾液的作用,皮膚的天然保護層被破壞,使皮膚漸漸產生了炎症反應。

皮膚損害表現為:環繞口周圍一圈邊界有清晰的紅斑,同時出現丘疹、皸裂和脫屑現象。反復發炎,皮膚色素會隨之增加,於是常被舌頭舔的皮膚逐漸由紅色變為黑褐色,形成了小兒口周皮炎的典型症狀。

可以選有消炎止癢作用的軟膏如金黴素眼膏,每日多次塗布於皮損處,約1周左右可痊癒。另外還可內服一些清熱解毒的小中葯,如小兒清熱解毒口服液及導滯丸(丹)等。多喝水,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少吃油炸和刺激性食物,以免體內生熱導致嘴唇乾裂。

要避免孩子舔吮口唇的動作。吃完飯以後和入睡之前,可多次給孩子口周塗上一層潤膚油,嘴唇塗兒童專用的潤唇膏,以保持嘴唇濕潤,減少口周的不適感。還可以在口周皮膚上塗點苦味的中葯,如黃連、黃柏油劑,不僅有殺菌、消炎的作用,還有助於糾正孩子吐舌舔唇的不良習慣。

③ 兒童口周出現淡淡的黑圈,乾燥紅斑、皸裂和脫屑,可能是舌舔皮炎

秋冬季節,乾燥多風。前幾天,鄰家小孩的口周出現淡淡的黑圈,就像長了「鬍子」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呢?鄰家媽媽很著急。

其實這是一種兒童面部常見的皮膚病--- 舌舔皮炎


舌舔皮炎屬於廣義的皮膚行為症(自身不良習慣引起的皮膚病),是由於患兒用舌頭反復舔口唇周圍皮膚所引起的一種 接觸性皮炎

這是因為秋冬季,乾燥多風,孩子的唇周發干不舒服,就會下意識的用舌頭去舔,以此來潤濕嘴唇周圍皮膚,然而經常舌舔,唾液(含有消化酶,可以「消化」皮膚,破壞皮膚屏障)反復浸漬、刺激會導致皮膚屏障破壞引起局部炎症反應。


表現為唇周皮膚出現乾燥性紅斑、丘疹、皸裂和脫屑,皮損繞口周一圈,呈環狀,邊界清楚,近唇緣皮損炎症較輕。由於唇周皮膚不適、乾燥、瘙癢或疼痛,促使患兒反復舌舔以濕潤局部,這種行為雖可解一時之急,但唾液蒸發時會帶走更多的水分,導致唇周皮膚更加乾燥,形成惡性循環,時間長了就會在口周形成色素沉著,即所謂「黑圈」。


1、滋潤保濕,做好防護。唇周無小事,怎麼也得選擇一款安全、可食性、無添加的產品,修復皮膚屏障,恢復顏。外出時戴上口罩,盡量減少風吹日曬對唇周的刺激。

2、糾正舌舔的不良習慣,對一些自控能力差,皮損嚴重的兒童,可在唇周皮膚塗抹帶苦味的中葯制劑,如黃連素溶液,不僅有殺菌、消炎作用,也可以遏制舌舔動作。

3、葯物治療方面,可以選用消炎止癢保濕作用的軟膏,輕者可以塗抹尿素維E乳膏;較重的可外用1%吡美莫司、丁苯羥酸乳膏、尤卓爾。有滲出糜爛的患者可以先用0.9%的生理鹽水濕敷,每次15-20分鍾,每日3次左右,收斂乾燥後再用葯膏。

除了以上處理外,寶媽們還要提醒孩子多喝白開水,多吃蔬菜水果,也可以適當補充復合維生素,對舌舔皮炎的恢復都是有幫助的。

時令冬月寒,願我們的冬季都不缺暖陽,願你我笑靨如花。

④ 小兒舌苔白厚怎麼推拿 是由什麼引起的

如果舌頭中部舌苔白、厚,看不到舌質顏色,則表示脾畢備孫胃不和,一般是由積食造成的。如果積食時間長了,舌苔就可能變成黃而厚。積食引起的症狀,多半孩子會不愛吃飯,大便也不正常,吃多拉少。此時可以補脾經、捏脊、摩腹、掐四縫穴、揉板門、運內八卦、揉中脘穴、分推腹陰陽、按揉足三里。(手法太多,初學初實踐者可手鏈以先取捏脊、掐四縫穴。)四縫穴,學名四橫紋,在手掌麵食指到小指,第二指間關節橫紋處。用拇指甲依次在關節橫紋上明顯的滾腔青筋處掐下,從食指到小指依次掐過,反復掐十次。

⑤ 小兒推拿 | 防治寶寶外感疾病

1、抗生素濫用現狀

兒童普遍暴露於多種抗生素的狀態,可能加重細菌耐葯,從而威脅重要的臨床治療,也可能成為兒童生長發育與 健康 的潛在危害。

2、抗生素濫用的源頭

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有人曾經在江浙一帶做了一個調查,發現學齡期兒童中(大約8歲的兒童)將近60%的人尿檢裡面有抗生素,這是不應該出現的,其中很多抗生素是動物專用的抗生素。

可見抗生素濫用的源頭很大一部分來源於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飲用的水、吃的食物,動物、家禽、畜類它們體內富含的或者沉積下來的抗生素,被我們吸收到人體。

所以說,抗生素濫用不僅存在於臨床治療中,環境和食品也是兒童抗生素的重要暴露源。

這張圖的標題是「超級細菌究竟離我們究竟有多遠?」圖中有一位專家,他在鼓吹說抗生素能醫治天下所有的病。他吹的牛太大了,導致抗生素與病菌不斷的競爭,不斷的更新換代,總有一天,抗生素會黔驢技窮,導致細菌無葯可治,也就是所謂的超級細菌。超級細菌已經在全球各地蔓延開來,如果我們不加以控制,必將是一場災難。

針對抗生素濫用現狀,我們有什麼好的方法呢?今天我們推薦一種綠色療法——小兒推拿。

1、它具有方便易行,療效顯著的特點;

2、同時不受醫療設備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都可以做;

3、更主要是患兒可以免除吃葯打針的痛苦;

4、如果說我們父母給孩子操作的話,能進一步增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

5、小兒推拿作為綠色療法,深受患兒及家長的歡迎,成為中醫兒科治療保健一個頗具特色的常規療法。

當然,有的病可以適合推拿,有的病不適合用推拿,所以我們要分辨清楚。這在中醫上叫知常達變,知道正常的狀態,去揣測變化的情況。那什麼叫做正常呢?下面就以發燒為例,講一講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什麼樣的發燒是正常的。

首先大家一定要清楚發熱不是壞事,發熱是自身免疫力不斷完善的過程。身體里的細菌一旦超標,我們的免疫系統會奔赴前線,與病菌做劇烈戰斗,這時我們的免疫系統就被調動了,它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體溫不斷上升,通俗的說就是我們機體的溫度升高,就是為了殺滅病菌,就是為了燒死病菌。

一般來講,孩子發熱可以燒到39—40度,但是老年人發燒的時候,一般體溫到不了那麼高,為什麼呢?因為這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現,所以孩子發燒一般溫度比較高。

當孩子發燒時,家長就會擔心,這里我要告訴大家一點,如果孩子發燒時精神狀態很好,能吃能喝,大小便正常,這時候孩子發燒可能是件好事;如果孩子發燒起來,精神狀態不好,那就需要及時就醫了。所以說,燒一燒長個子,正是其中的道理。

1、變蒸的概念

中醫有一個術語叫變蒸,就是兒童在發育過程中,身體出現發燒、脈象紊亂、出汗等症狀,但是身體沒有大的疾病的現象,稱之為變蒸。變蒸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變者,變其情智,發其聰明;蒸者,蒸其血脈,長其百骸」,小兒生長發育過程中,他的生命力比較旺盛,他的形體、神智(一個是物質方面,一個是功能方面)都在不斷變異,蒸蒸日上,古人稱之為變蒸。

2、變蒸的具體情況

唐代醫家孫思邈在《千金方》裡面詳細介紹了變蒸的具體情況。孫思邈認為,三十二天為一變,兩變為一蒸。每一變中相應的經脈是不一樣的。

初變:孩子一個月時,氣血是在足少陰腎經,這時腎主精生髓,孩子藏精的能力得到發育。

二變一蒸:兩個月時,氣血循行到足太陽膀胱經,這時孩子的耳朵、尾骨會微微發冷,也屬於正常現象。

三變:氣血運行到手少陰心經,心藏神,心在志為喜,所以這時孩子喜歡笑。

四變二蒸:氣血運行到手太陽小腸經裡面,這時孩子會出汗,會容易受到驚嚇,這也屬於正常。

五變:氣血運行到足厥陰肝經,肝藏魂,這時孩子會喜歡哭,也屬於正常。

六變三蒸:氣血運行到足少陽膽經,這時孩子的眼睛會微微閉著,睡覺的時候眼睛不是完全閉著,半露半閉,有的時候眼睛發紅,也屬於正常,說明孩子脾虛。

七變:氣血運行到足太陰肺經,肺藏魄,這時孩子會喜歡大聲喊叫,也屬於正常。

八變四蒸:氣血運行到手陽明大腸經,這時孩子會發熱,會出現出汗,或者不出汗都屬於正常。

九變:氣血運行到足太陰脾經,脾藏意,這時孩子的意和志得到發展。

十變五蒸:氣血運行到足陽明胃經,這時孩子喜歡不吃飯,有時嘔吐,也屬於正常。

一大蒸:孩子十二個月,大概384天,這時氣血運行到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少陽三焦經,孩子的臟腑基本形成,「長齊經脈」也就是經脈功能趨於完善,手中的氣血充足,能拿握東西了,腳上的氣血充足,能行走了。

兩大蒸、三大蒸:經過兩大蒸、三大蒸後,孩子的變蒸基本上結束,這時大概是孩子一歲半的時候。變蒸結束,孩子基本上就可以獨立成人了。

1、小兒推拿,又稱為「推驚」、「摩驚」、「掐驚」

「推」、「摩」、「掐」都是我們小兒推拿中常用的手法。

「驚」是指驚風:孩子發熱,高熱,驚風抽搐。驚風是古代兒童四大症之一。

古代兒童四大症分別指「麻、痘、驚、疳」。麻,指麻風;痘,指天花,水痘;驚,指的是驚風;疳,指疳積,營養不良。

2、小兒推拿的概念

小兒推拿是以各種推拿手法為主要治療手段,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的一種方法的總稱,屬於祖國醫學外治法范疇。

1、生理特點

小兒生理特點是需要大家熟記的,「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臟腑嬌嫩好理解,形氣未充指的是形體和功能還不夠完善,氣指的是功能;同時小孩子「生機蓬勃,發育迅速」。

2、病理特點

小兒的生理特點決定了病理特點,孩子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所以一旦感受外邪、外界的氣候變化,容易引起正氣不足,這時候孩子「發病容易,傳變迅速」。同時小孩子的生理特點有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的特點,所以說孩子「臟氣清靈」,一旦得到及時的干預,及時的救治,很快容易康復,稱之為「易趨康復」,他的生理特點決定了他的病理特點。

1、中醫角度

中醫方面講:疏通經絡,調整陰陽,扶正祛邪。這三句話很簡單,一個是經絡,一個是陰陽,一個是正邪,這句話怎麼理解呢?我以小兒推拿為什麼能治病,來解釋這三句話。

我們體表有經絡,有穴位,經絡是連接我們體表的穴位與體內臟腑的,一旦我們臟腑功能失調,陰陽失調,這時候我們通過刺激體表的穴位,從而達到治療體內臟腑失調的作用,從而達到調整陰陽,扶正祛邪的目的。

經絡就好比人體身上的大河,穴位就像大河上的水庫一樣,水庫的作用就是調節水流量的多少,穴位的作用就是調節經絡中氣血的多少,我們用補的手法,或者瀉的手法,從而使氣血歸於平衡,從而達到調整陰陽,扶正驅邪,治理疾病,防病治病的目的。

2、西醫角度

西醫講,小兒推拿具有物理性刺激,從而促進體內消化酶、各種催化劑的產生與分泌,從而提高小兒機體的免疫力,從而促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1、適應症:

脾胃疾病,如小兒泄瀉、便秘、脫肛、嘔吐、腹痛,效果特別好。

肺系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感冒;

泌尿系疾病,如說遺尿;

其他:驚風也屬於肺系疾病,疳積是屬於脾胃系統疾病。

2、防病保健

更多的時候小兒推拿可以達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3、禁忌症:

如孩子皮膚破損、潰瘍、出血、骨折、燒傷、燙傷,這些都不適合做小兒推拿;同時孩子過飢過飽時,也不適宜做小兒推拿。

1、推拿介質

小兒推拿需要一定的介質,我們可以用痱子粉,爽身粉,或者嬰幼兒按摩油,以及清水等都可以。

介質的作用就是防止孩子的皮膚受到損傷,因為孩子皮膚比較嬌嫩,容易發紅,容易破損。

2、推拿環境

需要在明亮、溫暖適宜、沒有噪音的環境里。

3、體位

我們在操作時的體位一定同時滿足操作者操作方便,孩子感到舒服。

4、手法要求

輕快,柔和,均勻,持久。

如果雙手指甲過長,或者有手部的飾物,需要及時的修剪指甲,去掉手上的裝飾物,同時雙手一定要保持溫暖的狀態。

5、補瀉順序

一般先做頭面部、上肢手法;接下來做前胸後背的手法;最後再做下肢的手法。

一般先做手法輕的,後做手法重的。

之前我們講,向心方向為補,離心方向為清,具體我會再講到這些問題。

1、小兒外感特點

中醫認為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這是小孩子的生理特點。同時小孩子的肌腠(也就是肌膚)疏薄,抵禦外邪的能力不是很強,稱為「衛外不固」,抗病能力差,一旦外界氣候出現變化,或冷或熱都容易被外邪所侵襲,從而生病。得病的時候容易出現痰喘,我們稱之為「夾痰」;或者是化熱變喘,容易出現消化不良、食積,我們稱之為「夾滯」;容易出現高熱驚風、抽搐我們稱之為「夾驚」,這是小兒外感的特點。

這段話出自於《儒門事親》,大概的意思就是「嬰兒之病傷於飽」,這說出了很多孩子生病的原因,小孩子不會說一旦哭鬧大人就喂,喂飽了孩子就睡去了,這其實對孩子很不利,孩子哭鬧有多種原因,比如說渴了、餓了、或者想大小便了、或者是不舒服了、或者是睡眠睡得太多了,這都有可能。所以說在沒有清楚地把握孩子到底是什麼問題的時候就一味的喂養孩子這是不負責任的,雖然是省時省力的。一旦孩子繼續睡,他肚子中的食物不消化這時候容易加重脾胃的負擔,孩子本來脾胃就弱,脾胃就虛,這就是孩子的百病之源。

2、小兒外感分型

對於小兒外感大概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外感風寒、外感風熱以及體虛外感。

(1)外感風寒:外感風寒最重要的一點是孩子怕冷,小孩子一旦往你的懷里鑽就說明孩子怕冷了。如果說孩子流清涕,如果會吐痰的話,痰是清稀的,舌苔是白的,說明孩子是外感風寒,是風寒感冒的早期。

(2)外感風熱:如果孩子發熱不是很怕冷,這說明孩子感受風熱了,這時候如果流鼻涕,鼻涕是黃的,舌苔也是黃的,孩子高熱、怕熱,這說明孩子感受風熱了,一般感冒是風寒感冒,過一段時間,風寒入里化熱,就變成了風熱感冒。所以我們要變化著看待孩子的感冒,中醫稱之為辨證論治,根據不同的證型採用不同的方法。

(3)體虛外感:有的孩子平時體質比較差,經常反復感冒,我們稱之為體虛外感。

1、頭面部四大手法:開天門、推坎宮、運太陽、拿風池

(1)開天門

第一個穴位稱之為「開天門」,開天門的位置大家看圖。手法是拇指交替向上推,一般推20-50次。具有醒腦、鎮驚、安神的作用,醒腦可以治療精神萎靡,鎮驚可以治療孩子受到驚嚇,從而達到安神的目的。

因為這是在頭面部的一個手法,所以可以治療孩子發熱感冒時頭痛,也可以治療孩子嘔吐,這是頭面部四大手法中的第一個手法。

(2)推坎宮

第二個手法「推坎宮」,也就是我們的眉毛,水對應八卦中的坎卦,它是以水制火的一個穴位。因為孩子哭鬧的時候眉毛是紅的,說明有火的徵兆,這時候我們要用水去克制火。手法是從眉內梢向眉外梢推,一般推20-50次。具有疏散解表、除昏迷、提精神的作用,疏散解表,可以治療感冒發熱,同時可以除昏迷提精神,可以治療頭痛等症狀。和開天門比較像,可以治療頭痛發熱感冒,同時也可以治療目赤痛,眼屎過多,這都是局部治療,因為眉毛在局部,所以對局部有治療作用,同時可以治療驚風以及內傷諸症。

(3)運太陽

第三個手法,稱之為「運太陽」,太陽穴在眉後凹陷處。一般用拇指橈側自前向後推,亦稱之為推太陽;或者按揉,一般推揉20-50次。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可以治療頭暈頭痛,特指發熱時的頭暈頭痛。

(4)拿風池

再看下一個就是發汗的要穴——風池穴。風池穴在耳後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間顱底的凹陷,大家可以摸自己的脖子,脖子發際線附近,從中間向兩側找,有兩個深的凹陷,這兩個凹陷就是風池穴。一般用拿法,拿法刺激力度比較大,所以它在頭面部是最後做的。它的刺激力度比較大,所以具有發汗解表祛風散寒的作用,可以治療感冒頭痛發熱,這和前三個手法是比較相似的。同時它在脖子部位,可以起到緩解頸項強痛的作用。拿風池對發汗的效果特別顯著,往往立竿見影。

2、揉迎香

迎香穴在鼻翼旁0.5寸也就是半個手指的距離,在鼻唇溝內。一般用食、中二指去揉,我們稱之為揉迎香。迎香顧名思義鼻子不透氣了,聞不到香味了,突然間用了這個穴位鼻子透氣了,聞到香味了,所以稱之為迎香。按揉迎香具有通利鼻竅的作用,可以治療鼻塞流涕。

3、風熱發燒要穴——天河水

天河水之前講過是補水的要穴,向心為補,從手腕到手肘,在手掌側。一般用食、中指二指面自腕推向肘,稱之為清天河水。這個穴性溫涼平和能清熱解表、泄火除煩,用於治療熱性病症,雖然清熱但清熱而不傷陰,所以這個手法可以作為常用手法,可以治療發熱感冒,發熱時像潮水一樣,定時而發,或按時體溫增高現象,一會燒一會下降,這種現象稱之為潮熱,同時還會出現煩躁不安、口渴、吐弄舌、時驚風抽搐、痰喘類徵象,而且這些徵象必須是熱證,這個時候可以用清天河水。

如果說孩子出現的是純實無虛的實熱證沒有一點寒象這時可以用退六腑。

4、退六腑

退六腑在前臂尺側,自肘關節至腕橫紋呈一條直線。和清天河水的方向相反是從肘到腕,在小拇指側,也就是尺側這一條直線上,一般用推法,推一百次,推的時候用拇指面或者是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療一切熱症,比如說孩子高熱、高燒不退、口渴、驚風、嗓子疼、咽痛、鵝口瘡(口腔舌面上布滿白色的點,形如鵝的口,所以稱為鵝口瘡),以及孩子出現腮腺炎、大便乾燥等症狀。

退六腑是治療實熱發燒的一個要穴,如果孩子受了風寒,這時退六腑就不適合了,需要用到上三關的穴位。

5、推三關

三關是補火的,補火也是向心的,它是從手腕到手肘呈一條直線,是在我們大拇指這一側,也就是橈側。一般用拇指橈側面或者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推稱為推三關,一般推一百次。這個穴穴性溫熱,能補氣行氣,具有溫陽、散寒、發汗、解表的作用。孩子出現氣血虛弱,病後體虛、陽虛,手腳冰冷、寒性腹痛、腹瀉、腸鳴以、四肢無力,以及孩子出疹子(幼兒急疹)疹出不透,也就是在出疹子之前,以及受寒引起的感冒等一些虛寒症狀,這時候可以用到上三關。如果不是虛寒症狀,一定要慎用或者禁用上三關,因為上三關是補火的。

另外我們再看一個發汗要穴,除了按揉風池、拿風池之外,還可以掐我們的二扇門。

6、二扇門

二扇門是在中指指根兩旁的位置,一般用拇指掐,稱為掐二扇門,或者用拇指揉二扇門。具有發汗解表、舒筋活血的作用,所以它可以治療沒有汗出的傷風感冒、無汗痰喘,同時可以治療胸悶,因為整個手掌對應我們全身,二扇門的位置就對應我們胸部的位置。所以它可以治療胸部的這些疾病,比如胸悶。

7、肩井

肩井穴位於肩膀的正中,也就是大椎穴與肩峰連線的中點(大椎穴是在我們低頭脖子下面最高那塊骨頭下面),肩井穴屬於足少陽膽經循行的位置。一般用拇指和食中二指對稱用力提拿肩井,稱之為拿肩井,一般提拿五次,或者用指端按肩井,一般按兩分鍾。具有發汗解表、補益氣血的作用。它可以治療感冒風寒無汗,同時它可以作為急救的要穴,可以治療孩子暈厥,它處於肩背部可以治療上肢活動不利,這是屬於局部治療的作用。

8、四橫紋

四橫紋在我們手掌四指指根的位置,一般用拇指夾掐,掐一下四橫紋,或者用我們拇指側面去推,稱之為推四橫紋。具有開胸散郁、化痰涎的作用。因為它對應我們胸部,所以可以治療感冒時咳嗽、百日咳、肺炎等一切呼吸系統疾患。

9、膻中

膻中穴在我們胸部正中間,也就是兩個乳頭的正中間,屬於任脈上的穴位。一般用我們中指端去按揉膻中,或者是用兩個拇指自穴位中間向兩旁分推至兩個乳頭,稱之為分推膻中。膻中為氣之會穴,主一身之氣,膻中居於胸中,胸背屬肺,按揉膻中能寬胸理氣,止咳化痰,大家一定要記住這點。對於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胸悶、嘔吐、氣逆、痰喘、咳嗽均有一定的效果。

10、肺俞穴

肺俞穴是足太陽膀胱經上的穴位,我們找到大椎穴再往下數三塊骨頭,也就是第三胸椎棘突下這個點再旁開1.5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用我們兩拇指,或者用食中二指去按揉兩側肺俞,稱之為揉肺俞,用兩拇指分別從肩胛骨內側緣從上往下推一百次,稱之為分推肺俞或者稱之為分推肩胛骨。一般具有益肺理氣、止咳化痰的作用,可以治療煩熱、咳喘等一切呼吸系統的疾患。

11、補脾經

脾胃為後天之本,所以它對應大拇指,它比較特殊,它是在拇指的橈側緣,向心為補,一般用補法,或者是在我們的拇指螺紋面,用旋推的方法,一般推200—300次,具有健脾、壯氣血、調和[1] 脾胃、活血順氣作用。健脾、調脾胃,可以治療消化不良、不思飲食、腹脹腹痛、疳積、泄瀉;壯氣血,可以治療自汗、盜汗、氣虛無力以及脾胃虛寒等症狀,一般均適合用補法去推。

12、補肺經

肺經的位置在無名指末節螺紋面,除拇指外的四指分別對應春夏秋冬,對應肝心肺腎,對應五行中的木火金水,所以第三個指頭是肺經,一般向心為補,離心為[2] 退。一般推100-200次,清法能清熱解表、止咳化痰,補法一般用於補肺益氣,可以治療感冒發熱、咳嗽、胸悶、氣喘、虛汗、脫肛等症狀。為什麼補肺經能治療脫肛呢?因為肺與大腸相表裡,通過補肺可以治療脫肛。

另外,對於一些久咳的孩子,可以補補腎經。

13、補腎經

一般向心推為補腎經,一般推100-200次,補腎經具有滋腎壯陽、強健筋骨的作用。如果腎陽不足,出現小便赤澀、尿不凈、尿多、尿頻、尿急這些症狀,可以補腎經,從而達到滋腎壯陽、強健筋骨的作用,同時也可以起到補腎納氣平喘的作用,從而治療久咳的作用。

14、捏脊

捏脊的手法力氣比較大,一般放到最後去做。是從大椎到長強(長強在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一般從下往上捏,用捏法,捏3-5遍,同時每捏三下再將背脊皮提一下,稱為捏三提一法。具有調理陰陽、調理氣血、和臟腑、通經絡、培元氣的作用,是強健身體的保健要穴。它也可以治療發熱驚風,同時可以治療一些腹瀉、腹痛、便秘等症狀。

為什麼捏脊能治療腹瀉和便秘呢?因為我們講經絡是雙向調節,用不同的手法,不同的補瀉能達到相反的目的,所以氣機通過一條經絡也可以達到相反的作用。我們的督脈和任脈是相連的,一前一後,任脈在前,督脈在後,捏脊刺激在督脈,雖然激發的是背部的陽氣,但是也能調節到臟腑脾胃的陽氣,就可以治療一些脾胃病,比如說疳積、腹瀉、嘔吐、腹痛、便秘等。

捏脊,分為兩指捏和三指捏。

兩指捏是右上角的圖,拇指在前,食指在後;三指捏,拇指在後,食指中指在前。

15、足三里

足三里是強壯要穴,它在膝蓋外膝眼下三寸,約一個手掌的距離處畫一條橫線,然後找到小腿上脛骨,脛骨往外一個大拇指的距離畫一條豎線,這兩條線的交叉點就是足三里的位置。一般用拇指按揉,稱之為按揉三里,一般按揉50-300次。具有健脾和胃、調中理氣、導滯通絡的作用。多用於消化系統疾病,可以用來治療腹脹、腹痛、泄瀉、嘔吐,以及下肢痿軟乏力等症狀,因為足三里在下肢,所以可以治療下肢痿軟的症狀。

小兒推拿手法的時間也有要求,一般15-30分鍾。

孩子年齡越小,體質越弱,病情越輕,時間越短。

相反,年齡越大,體質越強壯,病情越重,需要的時間越長。

一般常見病症,每天治療一次,三到六次為一個療程;發燒的孩子一般可以每天治療3次。

推拿的適用年齡在6個月到6歲,這個階段治療效果特別好。有時12歲以下的孩子,也作為小兒推拿治療的范圍之一。

⑥ 孩子接觸性皮炎都有哪些類型有哪些治療方法

小兒接觸性皮炎是因為孩子皮膚或黏膜接觸外源物質,在局部皮膚或接觸皮膚以外的皮膚出現局部紅腫、紅斑、水泡、丘疹,它屬於過敏反應的一種,因為小孩子的皮膚異常嬌嫩,所以家長平常要多加註意,通常情況下,兒童接觸性皮炎有三種特殊類型,家長要根據症狀進行分辨並且對症下葯。

三、芒果性皮炎

芒果酸甜可口是很多家長給孩子補充營養的水果之一,但是芒果也能給一些孩子引起芒果皮炎,症狀是在嘴角邊出現紅斑、丘疹,後期出現鱗屑,芒果過敏嚴重的還會出現糜爛等症狀。所以家長要判斷孩子是不是對芒果過敏,而後停止給孩子吃芒果並且外用一些治療過敏的葯物

⑦ 舌苔白怎麼推拿 舌苔白的原因有哪些

1

舌苔白怎麼推拿

1、逆八卦

內八卦穴就在孩子的手掌面上,逆著推有理氣寬胸、順氣化痰、消宿食、降胃逆,調和五臟、升清降濁的作用。

2、清胃經、清小腸、清大腸

這三種手法主要是把胃、小腸、大腸里的濕熱給除一除,大家照著圖推就可以了。

3、揉板門

板門穴就在孩子手掌的大魚枝飢際上,順時針揉就可以了,它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滯,通達上下之氣的作用。

4、掐四縫

掐四縫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很多孩子不吃飯,掐掐這個四縫穴,孩子很快就有食慾了。

2

舌苔白的原因有哪些

1、攝入食物的變化是舌苔發白的一個原因之一,現代人的飲食多樣化,很多年輕人為了減肥等原因而用流食水果或酸奶等代替主食,這會使咀嚼動作和唾液分泌減少,舌苔就不會隨著吞咽動作進入肚中,大量附著在舌頭表面,形成白色舌苔。

2、口腔問題也是原因之一,口腔的不健康也會影響舌苔的變化。如果發生一些口腔疾病,也會出現舌苔發白的並發症。

3、舌苔厚白或白膩,可能會出現在體內有濕氣或痰飲的病人身上,比如說臨床上常見的某些胸水、腹水、慢性腎炎還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患者。

3

舌苔白怎麼按摩

1、神門

定位: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仰掌的取穴姿勢,神門穴位於手腕部位,手腕關節手掌側,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功效:主治心痛心煩,驚悸怔忡,健忘失眠,癲狂,癇症,目黃,失音,喉痹,脅痛,腕關節痛等,對於舌苔厚白的人也很適合。

2、三關

定位:指寸口切脈的三部。位於前臂橈側緣。常用推法,自腕推至肘,為推上三關;自肘推至腕,為退下三關。

功效:寒證、虛證用之,能培補元氣,發汗行氣。治發熱惡寒無汗,四肢冷弱,赤白痢下,因寒而引起的頭痛、腹純唯痛等症,適用於舌苔厚白者。

3、後溪

定位:屬手太陽小腸經。輸(木)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督脈。在手掌尺側,微握拳,當第5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

功效:主治頭痛項強,落枕,目赤腫痛,耳聾,耳鳴,鼻衄,癲癇,瘧疾,黃疸,盜汗,腰背腿痛,肘、臂、手指攣急等,適合舌苔厚白者用於推拿按摩。

4、鳩尾

定位:屬任脈。膏之原穴。任脈之絡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胸劍結合部下1寸。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勢,鳩尾穴位於人體的心窩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處。

功效:主治心痛,心悸,心煩,癲癇,驚狂,胸中滿痛,咳嗽氣喘,嘔吐,呃逆,反胃,胃痛等,對於舌苔厚做搭培白的人用來按摩也適合。

⑧ 舌舔皮炎怎麼醫治

舌舔皮炎發病原因是由於口唇發干,使勁、反復用舌頭舔口唇周圍的皮膚所致。經常反復的唾液浸漬,引起唇周皮膚炎症,出現紅色小斑疹,小丘疹,皸裂,乃致皮膚有細小的脫屑,最後形成黑褐色的色素沉著。

有舌舔皮炎的,幾乎個個都表現「內熱」.中醫認為是津液缺乏的因素引起,是由乾燥的環境因素,以及機體本身缺乏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B等等,並沒有及時補充水份所致。

治療的方法:

·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補充水份;
·克服舔吮口唇的動作,糾正舌舔的不良習慣;
·對一些自控能力差,皮損嚴重的,採用一些強制性手段,如在口唇周圍的皮膚上塗些帶有苦味的黃連素溶液。

葯物治療方面:可選有消炎止癢作用的軟膏,每日分次塗布於皮損處,約1周左右可獲痊癒。另外,還可內服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葯。

⑨ 孩子老是舔嘴唇是什麼原因呢

一到秋冬,天氣乾燥,小盆友們吃完飯、喝完水,就很喜歡舔嘴唇,一出門遇到風,口周出現了淡淡的紅圈,越舔嘴唇越癢,皮疹和瘙癢感就越來越明顯,既影響美觀,又會讓寶寶不舒服,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關於「舌舔皮炎」的這些事。

舌舔皮炎到底是什麼

舌舔皮炎是一種皮膚行為症,因為患者嘴唇乾燥,就會習慣性抿嘴、用舌頭舔嘴唇及周圍的皮膚,越舔越干,越干越舔,形成惡性循環,使得嘴唇周圍皮膚皮膚粗糙、變厚、嘴唇腫脹,形成醫學上的「舌舔皮炎」。

「舌舔皮炎」多發生在兒童身上,尤其是天氣乾燥寒冷的冬天,孩子們會覺得乾燥不舒服,反復舔舌頭,而在舔舌頭的過程中,唾液里的消化酶,會讓皮膚的角質層變薄,破壞天然的皮膚保護屏障。

在唾液的反復刺激下,嘴唇及周邊皮膚就會出現皮疹、紅斑、皸裂、脫屑等情況;而嘴唇乾燥、瘙癢、疼痛的感覺會持續加劇,促使孩子繼續反復舔嘴唇以緩解不適,惡性循環反而會導致嘴唇及周邊皮膚更加乾燥,時間長了還會在嘴唇周邊形成黑色素沉澱,形成「黑圈」,如果嚴重會發生局部炎症、感染等情況。



05

心理幫助

如果寶寶總是習慣性「舔嘴唇」,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及時控制、正確引導,告訴他們繼續舔嘴唇的危害。

比如會讓嘴唇流血、嘴角潰爛、變得不好看。

同時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切忌亂發脾氣和語言威脅,錯誤的做法不僅會疏離親子關系,還會讓寶寶出現抵觸情緒,越舔越帶勁。

⑩ 舌舔皮炎 怎麼根治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建議您這種情況盡量避免誘發因素,避免冬季專舔,多吃富含維生屬素的水果蔬菜,唇部外用保濕潤膚霜。如果出現明顯不適建議患者及時就診明確病情,之後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正規治療,避免搔抓及局部刺激。祝您和您的家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