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孩身上過敏出紅疙瘩 怎麼辦 急急急!!!!
1.盡量查找和避免接觸過敏原,首先觀察小兒是不是食物過敏,特別是牛奶、母乳或雞蛋清等動物蛋白;觀察母乳喂養時母親吃魚、蝦、蟹等動物食品後嬰兒濕疹會不會加重,如果是,則要盡量避免食用這些食品。 2.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不用鹼性肥皂洗皮膚,不用各類化妝品、香水,不用過燙水洗患處,洗澡不宜過頻。 3.室溫不宜過高,外出時不要讓太陽直曬有濕疹的部位,否則會加重濕疹癢感。勤給嬰兒換衣服,衣服寬鬆些,不能太厚太緊,細布全棉織品的衣服最好。 4.房間保持空氣暢通,保持清潔衛生,避免灰塵刺激皮膚。 5.嬰兒濕疹的治療應在皮膚科醫生的指導下,家長切不可濫用抗生素,不要隨便使用單方、偏方。可以口服撲爾敏和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來改善過敏體質,調節寶寶免疫功能。 6.濕疹發病期間不要做卡介苗或其他預防接種,避免接觸單純性皰疹患者以免發生皰疹性濕疹。 寶寶的皮膚十分嬌嫩,很輕微的刺激就能使他們的皮膚過敏患病。在此,提醒年輕的父母對嬰兒要精心護理,合理喂養。一旦得了濕疹要查找病因,可以給寶寶補充一些抗過敏的益生菌康敏元,對症處理,效果很好。
Ⅱ 寶寶臉上長小紅疙瘩要怎麼辦
寶寶臉上長小紅疙瘩是怎麼回事呢?要怎麼辦呢?下面是我分享的寶寶臉上長小紅疙瘩的情況,歡迎大家參考!
1濕疹所致臉上長紅疙瘩
寶寶臉上長小疙瘩,並瘙癢難耐,多半是濕疹所致。主要表現為紅色疹點或紅斑,逐漸增多,有的融合成大片,可伴有流水、糜爛、結痂、瘙癢,常反復不愈。小兒常因瘙癢而煩躁不安,夜間哭鬧。濕疹與孩子過敏體質、飲食不當(如喝了易過敏的配方奶、吃了雞蛋、母乳的媽媽吃了海鮮等等)、環境刺激有關。
應對措施
1、避免孩子亂抓,以免抓破皮膚,造成感染。
2、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運用除濕止癢的葯膏。
3、如疑牛奶過敏,應更換奶粉,選擇低敏配方奶粉,必要時可用羊奶或豆漿代替牛奶。
4、餵奶期間不要吃魚、蝦、蟹、海產品等易過敏的食物,以免通過母乳傳給嬰兒。
5、用金銀花或蒲公英煎水清洗患處,或外用爐甘石洗劑。
2皮膚過敏引起紅疹
寶寶臉上起小紅點,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是不是皮膚過敏,出現了蕁麻疹,疹子是從皮膚表面稍微鼓起的紅色斑塊,大多會癢,表看起來很像是蚊蟲叮咬以後出現的疹子,但是蕁麻疹會不停地改變形狀,幾乎每分鍾都有變化。引起蕁麻疹這種過敏性疾病的'原因很多,包括各種食物、葯物、感染、接觸的化學物質、物理因素等等。
應對措施
1、盡可能去除或避免一切可疑原因。
2、在醫生指導下運用抗過敏葯物。外用安撫止癢劑。
3、冷敷:針對癢的部位做局部冰敷是對抗皮膚癢最好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縮,也可以減低癢覺。
4、避免搔抓,以免加重病情。
3熱疹引起寶寶長小紅點
熱疹是孩子當身體周圍的溫度過高時,皮膚上出現淡紅色皮疹的一種症狀,這種皮疹在孩子的肌膚涼爽後不久就會消失。熱疹一般出現在孩子的顏面、頸部、肩部、肘窩、腹股溝、腋窩等部位。嬰幼兒所以會患熱疹,是因為他們的汗腺功能尚未發育成熟,當周圍環境的溫度過高,包裹過緊時,容易引起熱疹。
應對措施
1、解開孩子的衣服,看看孩子是不是確實太悶熱了。
2、用溫水給孩子好好洗一個澡。
3、給孩子穿全棉的內衣,不能包裹過嚴。
4、要注意嬰幼兒房間的通風,溫度不能太高。
5、如果在對孩子作了以上處理12小時以後,孩子的熱疹還不見消退,就應當帶孩子去醫院醫治。
4夏天可能是生痱子引起
在炎熱的環境中,身體出汗較多,且不容易蒸發,汗液長時間浸漬皮膚角質層,可導致汗腺導管口堵塞,造成汗腺導管內汗液儲留,汗液滲入周圍組織而引起刺激,而引起的汗孔周圍發生皰疹和丘疹,即為痱子。
應對措施
1、局部用溫水清洗,擦乾之後撒上嬰兒痱子粉。
2、也可將十滴水塗於患處,讓其自然風干。
3、避免熱燙和肥皂擦洗小兒的痱子,注意孩子皮膚的降溫。
Ⅲ 寶寶三歲,身上起了一些紅疙瘩,還癢,怎麼辦
你好。寶寶的確是皮膚過敏了,醫生給寶寶開的丁酸氧化可的松又叫尤卓爾,激素類葯物,一般擦兩次,過敏症狀就可以改善。不要讓寶寶抓撓,越抓越厲害。另外把寶寶的手指甲剪掉,防止抓傷皮膚感染。治療需要一個過程,不要著急,寶寶一兩天就會好的。
Ⅳ 寶寶起一些紅疙瘩應該怎麼辦
寶寶的抵抗力和體質都比成年人要弱很多,自然也就更容易出現過敏情況,很多寶寶在過敏以後會有紅疙瘩出現,這時候及時想辦法解決孩子的紅疙瘩問題能夠讓他們不那麼難受,那麼,寶寶過敏起紅疙瘩怎麼辦呢?
1、如果是因為過敏原因導致的紅疙瘩問題,那麼,寶媽這時候要注意看孩子,不要讓孩子使勁抓撓皮膚,如果孩子確實難受,寶媽也可以輕輕的給孩子抓一抓或者是揉一揉來緩解孩子不舒服情況。
2、如果孩子有了過敏起疙瘩情況不要經常給孩子洗澡,因為孩子在洗澡的時候也很容易讓皮膚受到細菌感染,在這時候給孩子洗澡的時候盡量選擇比較柔和的潤膚露,切不可使用肥皂,因為肥皂的刺激性很強,特別容易讓孩子皮膚出現紅疙瘩。
3、除了上述這些方法以外,一定要讓孩子待的房間溫度和濕度得以保證,如果太熱可以讓孩子出去玩玩,也可以在房間裡面放上一盆水,這樣不僅能夠調節溫度,也可以調節濕度,在孩子過敏起疙瘩期間一定要注意避免讓孩子長時間在空調房裡面待著,不然可能會影響孩子皮膚恢復。
Ⅳ 寶寶身上起紅疙瘩很癢怎麼辦
指導意見: 你好,2周歲小孩身上起紅疙瘩很癢,考慮還是皮膚過敏引起。在醫院拿了葯,建議繼續服用葯物就可以了。疾病本身都有一個過程,並不是一吃葯後就立即好轉。不要著急,繼續服用在醫院開的葯。多喝水,易消化飲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Ⅵ 孩子身上經常會起小紅疙瘩特別癢怎麼辦
孩子身上經常出現小紅疙瘩,特別癢,有可能是寶寶起了濕疹,這個時候可以給孩子使用寶寶濕疹膏,最好選用不含激素的,塗幾次這些小紅疙瘩就會消下去。小孩子其實是不那麼怕冷的,所以不要給孩子穿太多衣服,一般來說孩子和大人穿一樣就行,有的時候可以比大人少穿一件。這個時候寶寶的身體才是最舒服的,而且不容易起濕疹,因為寶寶的血液循環很快,所以他不那麼怕冷。
Ⅶ 寶寶身上起紅疙瘩像蚊子咬的那種,怎麼辦
分析:根據描述有可能是過敏。當然,這些表現也可能是蕁麻疹,是過敏導致的,一般表現為突出皮膚表面的風團樣的皮疹,多比較癢,起的很快,一般經過治療消退也是比較快的。 意見建議:可以用健敏舒來改善過敏體質,同時,注意多喝水,適當休息,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
Ⅷ 寶寶身上起紅疙瘩怎麼辦
寶寶身上出現紅疙瘩,無論是新手爸媽還是育兒老司機,大家都不會認為這是正常的事情。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寶寶身體出現了問題。一般來講,可能會有以下情況:長痱子、皮膚過敏、濕疹、皮炎、蕁麻疹等。如果疙瘩摸起來還很硬,家長們就要考慮寶寶可能得了蕁麻疹了。出現丘疹狀蕁麻疹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食物過敏,有的是因為食用了某種葯物,也有的是因為感染、身體疾病、接觸化學物質等引起的。致病的原因不同,要採用的治療方式也不同。家長如果發現寶寶的紅疙瘩比較硬,需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並確診,接著才是配合治療。
Ⅸ 寶寶過敏身上起疙瘩怎麼辦
是過敏!現在好多寶寶會有乳糖不耐症,還有對蛋白質過敏的! 首先你先到醫院去查一下過敏源! 寶寶的肌膚柔軟脆弱,常常會在臉上、身上出現小小的紅疹子,若不是很嚴重,可以再觀察。一般而言,寶寶身上出現紅疹且需要治療,大致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1、常風的皮膚疾病 後文將介紹四種寶寶常見的皮膚病症,即痱子、脂漏性皮膚炎、過敏性皮膚炎、尿布疹; 2、感染性的紅疹 寶寶若受到病毒、細菌感染,常常容易發燒並發紅疹,常見的疹子如玫瑰疹、紅痂疹; 3、食物、葯物過敏 寶寶若食物或葯物過敏,也會產生紅疹。 父母在身上發現紅疹,應該先就醫,確定病症,以對症下葯,因為用錯葯會導致症狀惡化,反而不利醫治。那明珠醫師進一步表示,0-1歲寶寶偶爾會出現紅疹,而這些紅疹可能分別代表不同的皮膚病症,父母千萬不要自作聰明,自己塗葯自行處理。寶寶常見的皮膚症症如下。 痱子嬰兒比較容易長痱子,主要的原因有汗腺發育仍不成熟、新陳代謝的速度快等,此時若衣著悶熱,汗液分泌多,汗腺就易阻塞,進而產生痱子,痱子也是汗疹的一種。痱子是針頭狀大小的紅疹子,會感到癢,常常出現在寶寶的額頭、脖子、背部等易出汗的部位。 治療在悶熱的環境中,避免讓寶寶穿衣太多,流汗也要記得勤換同衣。症狀輕微者,讓寶寶身體保持乾爽,如此寶寶身上的紅疹就會自然消退,或者可使用少量的痱子粉或痱子水;症狀嚴重者,則使用痱子水來緩解症狀。 過敏性皮膚炎 先天性過敏皮膚炎最常見的是異位性皮膚炎,這種皮膚炎症狀發於兩頰、脖子、手肘、手腕、膝蓋屈側,小寶寶會有癢的感覺,這種病症可能會持續到兒童期。父母若有過敏的病症,如呼吸道、皮膚過敏,哮喘,寶寶有過敏病症的比例也會偏高。當寶寶身上出現紅疹,常常有無故哭鬧、厭食、情緒不佳的情形,父母即可懷疑寶寶有過敏狀,應盡速就醫診治。 治療1、避免過敏原:這樣的寶寶最好能避免過敏原,飲食方面考慮改用低過敏奶粉(完全水解蛋白配方),並延後添加輔食(六個月後),而食材方面,海鮮、麥粉、牛奶也先盡量延後添加;生活方面每天的洗澡次數以一次為限,並盡量保持寶寶身體乾爽,在洗澡後幫寶寶塗上薄薄的一層潤膚乳;環境方面,避免環境中可能的過敏原,如塵蟎,或許可試試防塵蟎寢具、空氣清凈機、除濕機,以改善環境品質。 2、使用類固醇軟膏 症狀嚴重者,醫師會建議使用類固醇軟膏來改善症狀。 脂漏性皮膚炎 發生原因不明,但多出現在易過敏的寶寶身上。這個病症是由於皮脂腺分泌過多,而產生皮屑脫落,常發生在頭皮、臉頰及皮膚的皺褶處,患部呈現油油濕濕的,這也是濕疹的一種,這種濕疹較不會癢。這種皮膚病症常發生在嬰兒期的寶寶身上,約在出生兩到三個月後出現。 治療發現寶寶有脂漏性皮膚炎,醫師會多要求父母在症狀輕微時,以凡士林或嬰兒油塗抹患處,再用嬰兒洗發精輕輕搓洗;症狀嚴重時,則塗抹類固醇軟膏,可改善皮膚狀況。這樣的最好延至六個月後再添加輔食。但是寶寶有個體差異,若發現不適應(即有過敏症狀),則再延後添加。 尿布疹尿布疹大致上是由三種狀況所引發: 1、皮膚對尿布本身(如質材)的敏感反應; 2、大小便對皮膚產生刺激所引發的反應; 3、尿布疹引起皮膚表皮損傷,而造成細菌、黴菌感染。 尿布疹多發生在與尿布接觸的部位,如大腿內側、小屁股、肛門周圍,一般為紅疹,但症狀嚴重的話會破皮。 治療醫師會依照尿布疹的症狀開給含少許類固醇的葯膏、抗生素或抗黴菌葯膏,以對症下葯。尿布疹最重要的預防方法是保持寶寶屁股乾爽,尿布濕了即換,再者在寶寶便後可簡單用清水洗洗小屁股(一天不要超過三次,也不要用力清洗,以免傷害寶寶柔嫩的肌膚),隨後讓屁屁晾乾,再用尿布包起。外出時則不妨使用濕紙巾。 玫瑰疹這是一種皰疹病毒所造成的傳染性疾病,典型的症狀是寶寶持續發高燒3-5天後,身上並發全身性紅斑疹;嚴重時皮疹會蔓延至四肢頸部,皮疹大多是粉紅色玫瑰樣,不會有色素沉澱或脫皮現象,這即是玫瑰疹的特徵。發燒時有時會合並發生抽筋、前囪門突出,寶寶偶爾會表現出不安、哭鬧不休、厭食、眼瞼浮腫及頸部和枕後淋巴腺可能腫大,但通常無其他症狀。玫瑰疹易發生於六個月到三歲,但以一歲以內為最多,常發生於春、秋兩季。 治療玫瑰疹不需要特殊治療,只要幫寶寶補充水分及退燒即可,一般紅疹出現後發燒現象即會慢慢消退,除非是抽筋或前囪門膨出,才需要做追蹤檢查。而寶寶大量流汗時,請父母給寶寶勤換內衣及尿片,並補充水分。許多感染性疾病都會引發寶寶發燒和出疹子,因此必須由醫師小心論斷治療,才能盡早找出病症的正確原因。
Ⅹ 寶寶皮膚過敏起紅疙瘩
大部分寶寶大部分孩子的皮膚都比較健康,也有一些人是過敏體質,比喻我的家人也是過敏體質,不能吃芒果,還有一些東西不能吃過量,吃過量了,皮膚就會起疙瘩,產生過敏的情況。那麼, 寶寶皮膚過敏起紅疙瘩 怎麼辦?
寶寶皮膚過敏起紅疙瘩如果孩子本身好好的,忽然臉上起了紅疙瘩,甚至脖子上也快速起紅塊,而且可能眼睛都會癢的難受,孩子會抓眼睛,抓皮膚,眼睛都揉紅了,這個時候很可能是過敏了。
這個時候不要慌張,也不要給孩子吃任何東西,趕緊趕到最近的醫院,到皮膚過敏科去查看,如果輕微的話,醫生會打些抗過敏的針或者吃點抗過敏的葯,一般十幾分鍾後就會有所緩解。
然後孩子情況穩定後,你可以回憶一下,自己是否喂過孩子吃什麼東西,比喻我知道的一個寶寶就是一吃花生就過敏。特別是生的花生。還有是否吃了蝦啊之類的。
另外,我還見過一些寶寶,吃奶粉也會過敏哦,但是家裡人並不知道,對牛奶過敏的寶寶,不能喝牛奶。也不能吃含有牛奶的蛋糕,糖,零食。並且,經常容易過敏的孩子,家裡要准備一些口服的抗過敏的葯。
孩子如果經常遇到過敏的情況,最好到正規的醫院去做一個過敏原測試,實際上就是弄一些含有花粉啊,海產品啊,牛奶啊,等等成分的東西,像做皮試一樣在手上測試是否會過敏。
拿到了測出來的過敏源結果,就要咨詢清楚醫生需要注意的事項,也 要針對上面的情況,平時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如果寶寶是過敏體質的話,吃的食物尤其注意,也不能給寶寶穿太扎的毛衣,要穿純棉的衣服,寶寶的衣服要經常用開水燙一下,毛巾被子也要經常曬一下,消毒滅菌,等等。
寶寶常見的皮膚症症如下。1、痱子
嬰兒比較容易長痱子,主要的原因有汗腺發育仍不成熟、新陳代謝的速度快等,此時若衣著悶熱,汗液分泌多,汗腺就易阻塞,進而產生痱子,痱子也是汗疹的一種。痱子是針頭狀大小的紅疹子,會感到癢,常常出現在寶寶的額頭、脖子、背部等易出汗的部位。
治療
在悶熱的環境中,避免讓寶寶穿衣太多,流汗也要記得勤換同衣。症狀輕微者,讓寶寶身體保持乾爽,如此寶寶身上的紅疹就會自然消退,或者可使用少量的痱子粉或痱子水;症狀嚴重者,則使用痱子水來緩解症狀。
2、過敏性皮膚炎
先天性過敏皮膚炎最常見的是異位性皮膚炎,這種皮膚炎症狀發於兩頰、脖子、手肘、手腕、膝蓋屈側,小寶寶會有癢的感覺,這種病症可能會持續到兒童期。父母若有過敏的病症,如呼吸道、皮膚過敏,哮喘,寶寶有過敏病症的比例也會偏高。當寶寶身上出現紅疹,常常有無故哭鬧、厭食、情緒不佳的情形,父母即可懷疑寶寶有過敏狀,應盡速就醫診治。
治療
避免過敏原:這樣的寶寶最好能避免過敏原,飲食方面考慮改用低過敏奶粉(完全水解蛋白配方),並延後添加輔食(六個月後),而食材方面,海鮮、麥粉、牛奶也先盡量延後添加;生活方面每天的洗澡次數以一次為限,並盡量保持寶寶身體乾爽,在洗澡後幫寶寶塗上薄薄的一層潤膚乳;環境方面,避免環境中可能的過敏原,如塵蟎,或許可試試防塵蟎寢具、空氣清凈機、除濕機,以改善環境品質。
症狀嚴重者,醫師會建議使用類固醇軟膏來改善症狀。
3、脂漏性皮膚炎
發生原因不明,但多出現在易過敏的寶寶身上。這個病症是由於皮脂腺分泌過多,而產生皮屑脫落,常發生在頭皮、臉頰及皮膚的皺褶處,患部呈現油油濕濕的,這也是濕疹的一種,這種濕疹較不會癢。這種皮膚病症常發生在嬰兒期的寶寶身上,約在出生兩到三個月後出現。
治療
發現寶寶有脂漏性皮膚炎,醫師會多要求父母在症狀輕微時,以凡士林或嬰兒油塗抹患處,再用嬰兒洗發精輕輕搓洗;症狀嚴重時,則塗抹類固醇軟膏,可改善皮膚狀況。這樣的最好延至六個月後再添加輔食。但是寶寶有個體差異,若發現不適應(即有過敏症狀),則再延後添加。
精彩推薦:
母乳喂養多久最好 新生兒拉肚子怎麼辦 嬰兒打嗝怎麼辦 新生兒黃疸怎麼辦 濕疹最佳治療方法 溶血性黃疸能吃母乳嗎 寶寶拉肚子屁股紅怎麼辦 新生兒能睡搖籃嗎 怎樣選擇寶寶按摩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