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拍打身體時皮膚會癢
順著經絡走行的部位進行敲打,往往會出現發癢,是由於敲打後經絡部位氣內血循環加容速,氣血上升,但氣上升的速度比血上升的速度快,為中醫里的氣到血未到。
另一個原因是由於敲打經絡後皮膚毛孔開放,經絡中淤積的代謝產物及毒素順著毛孔排出,對毛孔形成一個刺激,有的人皮膚感覺比較強,就會出現癢的現象,一般繼續敲打一段時間後這種現象就會消失。
(1)用拍痧板拍完皮膚癢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因氣溫降低,人體為了保證散熱的減少,皮膚的毛細血管床部分關閉,皮膚的血流量減少,汗液、皮脂的分泌也隨之減少,皮膚的濕度下降,表現為皮膚乾燥,而乾燥更易導致皮膚的瘙癢。
解決皮膚瘙癢症狀不僅要依靠護膚品和葯物的支持還應該注意補水,而白開水是消毒和補水的最佳良葯,尤其早晨在起床後和臨睡前喝上一杯溫的開水有助於解除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的現象非常普遍,跟人們在外面生活飲食有關系,由於人們大多在外上班,飲食都不規律,新鮮的蔬菜吃的比較少,有很大的影響,平時可以多吃一些新鮮蔬菜。
② 為什麼用手拍打身上的皮膚會越打越癢
病情分析:皮膚在拍打刺激下會出現紅斑伴有瘙癢的症狀,並且會自行消退。指導意見:考慮蕁麻疹,建議避免皮膚刺激如拍打等能夠短時間口服抗過敏葯物來治療如開瑞坦每天一片祝您健康
③ 刮痧的作用如果刮痧後皮膚會癢是什麼原因
刮痧,是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它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明代郭志邃著有《痧脹玉衡》一書,完整地記錄了各類痧症百餘種。近代著名中醫外治家吳尚先對刮痧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陽痧腹痛,莫妙以瓷調羹蘸香油刮背,蓋五臟之系,咸在於背,刮之則邪氣隨降,病自松解」。
現代科學證明,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進血液循環,對於高血壓、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風寒痹症都有立竿見影之效。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復刮動,摩擦患者某處皮膚,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試經絡穴位,通過良性刺激,充分發揮營衛之氣的作用,使經絡穴位處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環,起到祛除邪氣,疏通經絡,舒筋理氣,驅風散寒,清熱除濕,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以增強機體自身潛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刮痧的來歷與道理:「刮痧」這個「痧」字也就是「痧症」。這種療法起源於舊石器時代,人們患病時,出於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撫摩、捶擊身體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時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緩解。通過長期的實踐與積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這也是「刮痧」療法的雛形。
刮痧療法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種適應病種非常廣泛的自然療法。早在明代醫學家張鳳逵的《傷暑全書》中,對於痧症這個病的病因、病機、症狀都有具體的描述。他認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話,就可以阻塞人體的脈絡,阻塞氣血,使氣血流通不暢;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時候,就阻塞絡脈,使絡脈的氣血不通。這些毒邪越深,郁積的越厲害,那麼它就越劇烈,象發急如燎原之勢,對於這種情況,就必須採取急救的措施,也就是必須用刮痧放血的辦法來治療。運用刮痧療法,將刮痧器皿在表皮經絡穴位上進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結成象米粒樣的紅點為止,通過發汗使汗孔張開,痧毒(也就是病毒)隨即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治癒的目的。
刮痧原理: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遵循"急則治其標"的原則,運用手法強刺激經絡,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從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工具、體位:刮痧板由水牛角製成,形狀為長方形,邊緣鈍圓。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後會出現青紫色出血點。
適應症:感冒、發燒、中暑、頭痛、腸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勞損、肌肉驚攣、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症。
刮痧禁忌證:1.孕婦的腹部、腰骶部,婦女的乳頭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3.心臟病出現心力衰竭者、腎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腫者禁刮。
4.下肢靜脈曲張,刮拭方向應從下向上刮,用輕手法。
刮痧手法詳述:古錢幣是刮痧療法使用的最常用的工具。目前已經發展到專業工具:刮痧板。
刮痧手法有十幾種,其中最常用的手法:手拿刮板,治療時刮板厚的一面對手掌,保健時刮板薄的一面對手掌。刮拭方向從頸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從上向下刮拭,胸部從內向外刮拭。刮板與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進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時間一般每個部位刮3-5分鍾,最長不超20分鍾。對於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強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為原則。刮痧次數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後再進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後一至二天,皮膚可能輕度疼痛、發癢,這些反應屬正常現象。
刮痧療法不僅能治病,而且還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皮膚沒有什麼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著經絡適當刮一刮對身體還是比較有益的。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應用於疏通經絡方面。常見有些患有肩周炎的50歲左右的人,採用刮痧的療法療效比較好,但是一般不是一次能完成,大概要二、三次左右。
刮痧療法對皮膚有一定的損傷,所以一次刮完後要等過一段時間,一般為五至七天左右,再進行第二次刮刮痧療法具有活血化瘀、調整陰陽、舒筋通絡,排除毒素等作用,操作方便,療效顯著,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
刮痧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及處理:刮痧療法和針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樣的,都是對人體的穴位進行刺激,只不過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刮痧也和針灸一樣,有可能像暈針一樣出現暈刮。
(1)暈刮出現的症狀為頭暈,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四肢發冷,惡心欲吐或神昏撲倒等。
(2)預防措施:空腹、過度疲勞患者忌刮;低血壓、低血糖、過度虛弱和神經緊張特別怕痛的患者輕刮。
(3)急救措施:迅速讓患者平卧;讓患者飲用1杯溫糖開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會穴(重刮)、人中穴(稜角輕刮)、內關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湧泉穴(重刮)。
在刮痧的過程中和刮痧後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1.刮痧治療時應注意室內保暖,尤其是在冬季應避寒冷與風口。夏季刮痧時,應迴避風扇直接吹刮試部位。
2.刮痧出痧後30分鍾以內忌洗涼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試出痧。再次刮痧時間需間隔3-6天,以皮膚上痧退為標准。
4.刮痧出痧後最好飲一杯溫開水(最好為淡糖鹽水),並休息15-20分鍾。
「出痧」會損害皮膚嗎?紅紅的皮膚何時能恢復正常?
「出痧」的皮膚紅紅的,看上去有點兒可怕。其實,不管怎麼紅,都不必擔心,因為這對皮膚是沒有損害的。紅斑顏色的深淺通常是病症輕重的反映。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顏色也深,如果病情較輕,「痧」出得少些,顏色也較淺。 一般情況下,皮膚上的「瘀血」會在3-5天內逐漸消退,遲一些也不會超過1周就會恢復正常,不僅不會損害皮膚,而且由於這種方法活血化瘀,加強了局部的血液循環,會使皮膚變得比原來還要健康、美麗。
刮痧的工具有很多,使用哪一種最好呢?
如同刮痧法一樣,刮痧的用具也十分簡單、方便,只要是邊緣比較圓滑的東西,如梳子、溏瓷杯蓋子等,都可以用來刮痧。當然,如果長期使用或作為治療,還是用正規一些的刮痧板比較好。刮痧板選用天然水牛角為材料,對人體肌表無毒性刺激和化學不良反應。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種中葯,具有發散行氣,活血和潤養作用。
另外,刮痧之前,為了防止劃破皮膚,還要在皮膚表面塗一層潤滑劑,香油、色拉油都可以用。當然,有條件的話,最好採用專門的「刮痧活血劑」。它是一種採用天然植物油加十餘種天然中葯,經傳統與現代高科技結合的方法提煉加工而成的刮痧油,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開泄毛孔、疏通經絡、排毒驅邪、消炎止痛等作用。
④ 請問哪位好心人告訴我拍痧為什麼越拍越癢
身上濕氣重,已經深入表皮了,濕迅橡氣嚴重的花,就是侵入五臟,聽說是長瘤子的。和冰鎮飲料,毛孔張簡冊開時洗澡,長時間在空調屋裡,恩就是這樣太多了,你可以總結一下自己是因為什麼原攔昌宏因染上濕氣了
⑤ 拍打出痧
拍打出痧是怎麼回事?(最詳細全面解釋)
1) 什麼是「痧」?
「痧」即體內帶毒的血和體液,通常在拍打過的皮膚上呈現,顏色有粉紅、深紅、青紫、紫黑、黑色等。痧出現後達到一個峰值,繼續拍打會逐漸消失。紅腫、包快、表皮白粉也是痧呈現的不同形態。痧是中文特有的字。中文字義是:有毒的沙子,小石。古人亦稱之為「血石」,即如同膽結石、腎結石一般的病體,能知道這個現象,造出這個字,並以此來診病、治病,充分顯示了中國人祖先的智慧。
用科學語言解釋,痧是拍打拉筋激活人體陽氣(能量)後,氣在掃描全身的過程中,與體內各種物質發生生化反應,將血液體液中的有害物質加工,過濾而形成的微細的有毒顆粒,這些顆粒會在氣的作用下從人體的各種孔竅排出體外。也就是說,痧是氣和體內物質發生反應後形成的一種新物質,原來存在於體液中的有害物質被氣過濾成垃圾,便於排出。排出的孔道有皮膚毛孔,既可通過固體微粒揮發,也可通過汗腺,還有眼淚、鼻涕、大小便等。
痧中的毒有四類:
風寒暑濕類外邪之毒;
各類疾病之毒;
長期服葯及各種合成加工食品在體內形成的葯毒,拍打時聞到的各種化學異味就是排毒現象;
負面心態與情感產生的毒素,此毒更大,遠勝外邪和葯毒,是造成病的主因。
皮膚被拍打後,帶毒之血會如垃圾般掛在血管壁上,並會在皮膚表面顯出顏色,這就是「出痧」。用同等力度拍打健康的皮膚組織就不會出痧,但拍有病或潛伏疾病的組織或穴位便會出痧。
2) 如何根據出痧顏色自我診斷?
用痧自我診斷的基本原則:有病就出痧,無病不出痧;病重痧就重,病輕痧就輕;痧色越深,說明體內之毒、寒、濕、熱等病氣越重。有些痧還會伴隨包塊、紅腫出現。知道有病,但不必拘泥於病名,能通過拍打拉筋退痧、止痛,就是自愈有效。出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是想出多少就出多少,而是有多少病才會出多少痧。健康者大力拍也不出痧,病者輕拍也會出痧。對出痧的顏色可以用以下原則判斷:
潮紅色:正常;
紅色:風熱,多見於亞健康;
紫紅色:瘀熱,容易酸痛;
青色:痰濕,容易疲勞;
紫黑色:瘀滯,發炎,體內毒素積滯,經絡淤堵嚴重;
黑色:多是重病,慢性病患者或長期服用葯物者。
出痧伴隨紅腫說明體內淤堵嚴重,但紅腫跟出痧一樣,也是自愈力排毒的好現象。
不管是什麼顏色的痧,都代表著機體內的毒寒濕熱等毒素被拍出來,也說明相關臟腑的毒素正在被拍出,治療已經開始。拍打跟拉筋一樣,既是診斷又是治療。
凡出痧則說明有病,無病不會出痧。經絡淤堵嚴重者出痧較快,拍一分鍾不到就會出痧,且痧色較深;反之則出痧較慢,痧色較淺。但出痧並非診斷並的唯一標准,疼痛更准確,痛但不出痧也說明有病,因此痛則不通。
有的痧會在身體上移動,說明氣血在調整,拍打激活氣血的持續療效好。
有些人先出紅痧,拍打時間久後出深色痧點、痧塊、痧條,嚴重者出深色硬包塊。有些人即使明顯有病也不易拍出痧,比如病重的人因氣太虛而無力推動血行,需多次拍、長時間拍打才能慢慢調出痧。
有些人初拍出痧,拍幾次後再拍不出痧,但過一段時間後又可排出痧,說明自愈系統有自己的時間表和機制,何時何處出痧往往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有時努力拍打想出痧沒痧,有時卻意想不到拍出痧。這也說明身體狀況在不斷變化,體內毒素也在跟氣的博弈中遊走和變化。
有人自己拍不出痧,但讓別人拍打則很快出痧,說明拍打的力度和時間不夠。
平時不出痧之處,患病期間拍打就會出痧,而且比平時拍打更痛;有些不易出痧之處重拍或讓他人拍打卻出重痧,此乃「氣沖病灶」,說明拍打已將舊病、舊傷調出,是好事,可祛除病根。
出痧後不久或次日痧顏色變淡、變黃、變成波紋狀淺色,痧色向周圍蔓延,都是正常現象,說明氣血在自愈力推動下主動調整局部身體組織。
3) 出痧是否是血管被拍破?
受西醫的影響,許多人,甚至某些「中醫」也對拍打出痧的現象感到懷疑和害怕,認為是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會傷害身體。這是天大的誤解!其實人的血管就像軟水管一樣,在水管暢通的情況下,對水管拍打和施壓,受壓處的水就會立刻流到其他不受壓的地方。所以,血管內如果沒有淤堵和毒血,拍打時干凈的血就會流到他處,不會出痧。痧是拍打拉筋強化的氣在血液和體液中過濾出的毒素和垃圾。若非如此,毒素和垃圾就會繼續混在血液和體液中導致淤堵,形成病體,或曰異體,就是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形態,如腫瘤、包塊、痰濕、贅肉等等。簡言之:拍打拉筋是清掃、過濾血液、體液,將其中的毒素和垃圾變成可以化解、排出體外的新的物質形態,這種形態就是痧。
血管壁的結構是網狀的,一般情況下網很密,當拍打形成的氣匯集到淤堵或毒素的地方,這些淤血、毒素就會和氣發生生化反應並被過濾成痧,痧的粘度很大,有的近乎固體,所以受壓時它不會很快溜走。在它被拍打時,血管也被拍打,血管的網眼被拍打增大,痧毒就會從撐大的網眼中繼續和氣發生生化反應,形成各種容易被排出的微小顆粒沒有的直接從毛孔中如粉塵揮發,有的被汗液、眼淚、鼻涕帶走,更多的隨大小便排出。人體不斷被拍打,痧毒就會不斷形成並被掛在血管壁的網上。就這樣,痧毒排出來了,但血管並沒有被拍破。有些患者不放心,專門跑到醫院用各種儀器檢測,結果證明血管並未被拍破。大家可做測試:拍打出痧後,繼續拍打出痧位置,只要拍打時間、力度足夠,約1-2小時內,痧會當場消失。有些人不僅做了實驗,而且將出痧、痧色變深、深到極限後再逐步變淺的整個變化過程拍成了系列照片。這個實驗您馬上可以自己做。
極少數情況下,拍打真的會將皮下的毛細血管拍破。只要看看拍打的手掌上是否有拍出的毒血、毒粘液即知。如手掌上有粘液說明毛細血管和皮膚確實被拍破,但這其實是大好事!療效更好!健康的皮膚一般不會被拍破,既能拍破,說明此處是應該破,既「不破不立」。拍破血管,是將毒液、寒濕調出來,此時的排毒效果更好。世界上主要民族的傳統醫學中都有「放血療法」,既主動將身體的某些血管弄破而放血療病。所以萬一拍出了血,就是一舉兩得,將拍打與放血療法同時做了。
對於牛皮癬、濕疹等皮膚病和毒蟲咬傷的傷口,可主動拍破皮,讓毒血、毒液流出,排毒更快;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拍破皮、出血,則降壓、祛頭痛、解心慌胸悶更快。破皮、出血後可不做任何處理,還可繼續拍一會兒排出更多毒血、毒液,過後身體會自動止血、癒合。毒血和粘液流出結痂後,很快就會長出健康的新皮。長時間、多次拍打就會痊癒。此外,經常用手拍打,手也被拍到了。手上如果出痧、裂口、出水泡等,是「一箭雙雕」的好事!同樣,不用做任何處理,可較快退痧、癒合。很多人因初次甚至多次拍破皮膚後出現的樹皮狀粗糙皮膚感到害怕,其實這也是「氣沖病灶」反應,只要繼續拍打拉筋,假以時日,皮膚會變得比以前更光滑細膩。有的甚至出現局部和全身脫皮,這都是好事,等於免費自然換膚。已經有不少拍打後皮膚變得細膩的成功案例。
4) 痧與氣血
痧的顏色深淺不同,形狀不同,有的痧會變得紅腫,瘀紫,看上去很恐怖,其實這是拍打後毒血、毒液被氣過濾的結果,說明排毒清淤正在進行中,是氣沖病灶現象,是好事。用手摸揉時無論痛否都屬正常。病越重,痧越容易變紅腫、瘀紫,說明自愈療效好。剛拍出痧時說明體內陰毒在被調出,被拍處和全身都逐步發熱,有時會忽冷忽熱,說明體內陰陽正在博弈。手和腳發冷說明體內寒氣正在排出。所以用痧來解釋「一陰一陽之謂道」非常形象。這也是老子在《道德經》里描述的「 」狀態,陰陽如風箱一來一往,陽升陰降,陰降則病除,達至陰陽平衡。或曰:隨著痧和紅腫消褪,病情會隨之好轉。拔火罐、刮痧時出痧毒的道理也是一樣。如果拍打出的痧、腫處摸起來很疼,說明此處經絡淤堵太嚴重。
5) 拍打出痧於打架斗毆瘀斑有何區別?
拍打出痧及相應的紅腫現象是自願、意料之中的事,拍打注入的是正能量,是用愛心關愛身體的結果,也是好轉反應,是自愈過程的一部分;而事故中的碰撞、打架斗毆出的瘀斑則是負能量的結果,是過大的強壓使血管破裂出血所致,事後會很痛病造成傷口,而且常常會留下心靈創傷和情緒垃圾。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6) 拍打出痧後如何處理?
最好的處理辦法是繼續拍打,直到痧色變淺或消失。這就叫拍透了!
拍打出痧說明找到了病灶並揪出了暗藏體內的毒素,是好事,也說明診斷、治療在同事進行。如果剛一出痧便停止拍打,就不利於疾病的治療。出了痧還繼續拍打,淺色痧會變成深色痧;再繼續拍打,則會加速痧毒褪色。對剛剛拍出的淺色的痧如果停拍,該處以後也會自然退痧,但需要時間更長,有的甚至數周、數月才會消失。所以拍打出痧後最好繼續拍打,促進痧快速消失。痧消失的快,表示身體素質好。通常年輕人、健康人的痧會消失較快;老年人、重病患者的痧會消失較慢。有人採取灸、針、刺絡、拔罐等方法加速退痧,但我們建議還是繼續拍打(拉筋)最簡單、方便和有效。
泡溫度較高的溫泉可加速退痧,也可減輕拍打的痛。
7) 痧會在體內遊走形成腦血栓和心梗嗎?
許多人對痧的去向迷惑不解。有些從未實踐過拍打的醫生用想像來胡亂解釋,嚇唬患者,說痧會遊走在血管中形成腦血栓或心梗,這是典型的無知和偏見。
拍打拉筋的排毒不是打掃垃圾這種純粹的物理清理,而是首先聚氣行氣,將氣血集中一處後,再將氣將血液、體液中的毒素、垃圾化解成很容易排出體外的痧,即毒素和垃圾的物理形態、化學性質都變了,變成了可以被排出體外的物質,而非重新溶入血液的物質。痧看上去很大、色深,但實際上已經變成了可以被體內各種「清道夫」細胞吞噬、消化、分解、排出的極小微粒。換句話說,痧本身就是從不健康的血液中過濾出來的垃圾毒素,因此絕不會逆向回到健康的血液中去。簡言之:痧只能走排毒的渠道被排出體外,而非重新進入人體。而凡從體內排出之物,都是垃圾和毒素!這就是造物主的奇妙設計,自愈力的神奇所在。
痧毒排出的最大渠道是皮膚。因為皮膚上布滿汗毛孔,每個毛孔都跟鼻孔一樣在不停呼吸,痧被拍打拉筋導致的陽氣化解為極小的微粒,小到眼睛看不見,而汗毛孔卻比這些微粒大得多,微粒便經毛孔揮發到空氣中,皮膚出汗、發癢、出疹、起包、散發異味也都是皮膚排出痧毒的現象。除汗毛孔外,人體所有孔竅都是排毒渠道,包括口、鼻、眼、耳、二陰等,因此打嗝、嘔吐、流汗、流涕、流淚、耳屎、放屁、大小便等現象,都是排毒的具體表現,也叫氣沖病灶。一言以蔽之,凡是從體內向外排物現象都是排毒和排垃圾。
痧的顏色會自動地逐漸變淺、消失,這個過程不是毒素被身體吸收了,而是毒素從以上描述的孔竅中排出了。反之,如果沒有拍打拉筋導致的生化反應,這些體內的毒就不會發生生化反應並被過濾成痧,而會繼續形成淤堵和病體。之所以氣能將毒素化為痧,就是為了防止其繼續演變為病體,並將其變為可以被身體孔竅自然排出的生化形態。所以拍打拉筋期間人的體味、汗味、大小便味道、顏色都會比平時更明顯。不過,痧的形成和排出都需要耗氣,所以人感覺疲乏和各種氣沖病灶現象都正常。
用西醫理論解析,痧是被身體內具有免疫功能的細胞分解後排出體外的。拍打時各部位所出現的痧是滲出於血脈之外,存在於組織之間、皮膚之下的「離經之血」。這些離經之血成為身體的異物,被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細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細胞識別出來後,將其中和、吞噬並化解,通過呼吸、汗液、尿液等途徑排出體外。體內淋巴細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細胞活力正常,則退痧快;反之則慢。經常拍打,使這些「體內清道夫」的排異能力增強,可有效、快速清除病理產物。
現代醫學認為,清除機體有害異物的過程,可以激發免疫系統的功能,大量自造幹細胞,排出壞死細胞,提高機體的應激能力和組織創傷的修復能力。所以拍打除能夠迅速改善循環、疏通經絡之外,痧消褪的過程實際就是無需注射的血清抗原療法,可提高自身清除異物的能力,提高免疫功能,這是拍打的另一種功效,也稱為拍打的「後效應」。
中醫理論認為,痧為陰毒、寒濕之氣的凝結體。拍打先調出痧,隨後人體發熱,被拍打的局部及全身都發熱,越痛發熱越快,陽升則陰降,陽氣就將陰氣化解,病痛即除。
無論用中醫的氣化學說、陰陽理論還是西醫的細胞理論、免疫學說,都不過是人類用有限的只是對造物主創造的深不可測的自愈力的方便解說,如果要真正理解自愈力之謎,就只能在實踐中真修實證,用心領悟。悟,只能靠心!
另外一種解釋供參考
1、「痧」是經絡氣血中的「瘀穢」,俗稱痧毒。
「痧」是經絡氣血中的「瘀穢」,俗稱痧毒。它阻礙氣血的運行、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的交換、引發組織器官的病變,故中醫有「百病皆可發痧」之說。臨床上我們把皮膚上拍打出的紅色、紫紅色斑點、斑塊稱之為痧。「痧」是形成諸多疾病和加速人體衰老的有害毒素,也可以說從微循環中分離出來的瘀血及病理產物稱為痧。
2、「痧」塊和瘀血塊有什麼區別?
從表面上看痧與普通的瘀血沒有什麼兩樣。可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卻發現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常見到有的人不小心摔了一跤,皮下出現一片瘀血,或皮膚上流出一些鮮紅的血液,隨即疼痛難忍,活動受限。在我們刮過痧的部位,皮下也會出現一些類似瘀血的斑點、斑塊,卻出現了相反的現象,原來疼痛難忍不能運動的部位,隨著痧的排出,卻疼痛減輕,甚至消失,運動自如了。再細觀察,就會發現:
①運動外傷所出的血液是鮮紅的,而所刮出的痧大多是暗紅或紫紅色,甚至是青黑色。
②在大量的刮痧實踐中我們發現輕重不同的疾病,所出痧的顏色、形態、部位各不相同。
隨著痧的排出,無論輕病重病都得到了緩解,有的甚至痊癒了,特別是疼痛性的疾病效果更為顯著。刮痧前後的變化及出痧的規律說明痧與一般的瘀血有本質的區別。
3、為什麼有病的部位及經脈線所循行處能拍打出「痧」?而正常之處都拍不出「痧」?
當組織器官代謝紊亂,不能正常的進行物質交換時,病理產物、代謝廢物就將導致微循環障礙,微循環的入口因受到刺激而痙攣,使動脈血不能將氧及營養物質運送到此處。而微循環的出口,同樣會自衛性的防止致病物質擴散而關閉了出口,使此處產生了瘀滯現象而造成此處毛細血管通透性紊亂、變性。
當手掌或者拍痧板反復震動此處時微循環的毛細血管會產生強烈的舒縮反應,將瘀滯在微循環中的致病物質伴隨著紅細胞擠壓出來,而形成皮下瘀血,也就是「痧」的出現。
痧既以抗原的方式出現刺激人體產生抗體,而活躍了免疫系統,對抗禦疾病起到重要作用。
這就是完全健康的人,拍打後不出「痧」;一些自我感覺良好,而有潛伏病變的人拍打後會出痧的原因。
4、「痧」是滲出於血脈之外含有體內毒素的離經之血。
健康的身體各臟腑器官功能和代謝正常,如若代謝產物滯留,形成微循環障礙,說明代謝失常。這些病理產物使細胞缺氧老化,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發生紊亂。病理產物是危害健康的內毒素,破壞了內環境的相對穩定,使內環境不清潔,在含有內毒素的部位刮痧時,由於此處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紊亂,刮板向下的壓力會使毛細血管破裂,含有內毒素的血液從破裂的毛細血管處滲出。由於皮膚的屏障作用,這種滲出毛細血管之外,存在皮膚下組織間的含內毒素的血液就是「痧」。
拍打部位所出現的紅色、紫紅色、暗青色或青黑色的斑點、斑塊,實際是滲出於血脈之外含有體內毒素的離經之血。
5、體內毒素與疾病的關系
機體的代謝產物通常通過呼吸、汗液、大小便等形式排出體外。當代謝產物不能通過正常渠道排出,在體內存留時間過長,就形成對機體有害的內毒素。這些內毒素包括細菌病毒以及它們的代謝產物和氧在體內代謝過程中生成危害細胞的自由基和其他活性物質。內毒素污染體內環境,使經絡氣血瘀滯,細胞缺氧老化。體內毒素既是病變的結果,也是疾病進一步發展的重要病因。
通過出痧的方式可以有效排除體內毒素,補氧祛瘀,活化細胞,加強新陳代謝。痧的顏色、形態與體內毒素含量多少有關。病變局部缺氧時間越長,微循環障礙的程度越重,痧的形態越密集;體內毒素部位越深,痧的部位越深;微循環障礙的面積越大,痧的面積也越大。內毒素少,則痧色淺,痧粒分散。沒有內毒素的部位,微循環及毛細血管通透性正常,怎樣拍打也不會出痧。凡出痧的部位都對拍打有一定的阻礙。說明有阻礙的部位易出痧,通透性差、經絡受阻。
6、拍打出痧的部位都是微循環障礙的部位
拍打出痧的部位都是微循環障礙的部位,痧色會因所含毒素多少而不同。出痧改善了微循環,毛細血管內瘀滯狀況緩解,氣血通暢,通則不痛。因出痧使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恢復正常,配合血管的收縮反應,出痧的血量很少,對神經組織壓迫輕微。所以拍打出痧後有治療和保健作用。只要拍打方法正確,拍後不會產生新的疼痛。當病情較重,體內毒素過多時,只在拍打局部有輕微觸痛,並不影響活動。而且局部觸痛3—5天即消失。所以拍打出痧的部位都是微循環障礙的部位。
7、為什麼有些人病重,痧少,有些病拍打出痧後基本沒痧了,可病沒全好?
微循環障礙局部病理變化有瘀血性障礙和缺血性障礙的區別。血液瘀滯流動緩慢,導致細胞缺氧,體內毒素增多,毛細血管通透性紊亂為瘀血性微循環障礙。動脈血流入減少,組織灌流量不足,或血細胞數量、性質的改變,使血中營養成分不足導致細胞缺血缺氧為缺血性微循環障礙。缺血性微循環障礙也導致細胞缺氧,但體內毒素並不多,毛細血管通透性正常。同是微循環障礙,局部病理變化不同,拍打後表現則不同。瘀血性微循環障礙毛細血管通透性紊亂,拍打後迅速出痧,有效的改善微循環。缺血性微循環障礙毛細血管通透性正常,拍打後不出痧。但拍打時局部的刺激加速了血液流動速度,增加了血流量,也有效的改善微循環。這就是有些人雖然病很重,可痧卻不多的原因。瘀血性微循環障礙者有些人體質虛弱,拍打後迅速出痧,排除體內毒素,雖然改變了瘀血性微循環障礙,症狀減輕,但因局部血液流量或營養成分不足仍有缺血性微循環障礙,拍打後血瘀雖去,組織細胞仍有不同程度的缺氧。這就是有些病拍打出痧後基本沒痧了,可病還沒痊癒的原因。此類病人多見於中醫所說虛實夾雜者,刮後邪氣已去,而正氣尚未補足,所以病仍未愈,尚須拍打扶正,增加組織灌流量,逐漸改善組織細胞缺氧即可治癒。無論瘀血性微循環障礙和缺血性微循環障礙,拍打對經脈穴位和臟腑反射區的刺激作用,通過經脈的傳導都可以起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的作用。
8、拍打出的痧到哪裡去了?痧的消退過程有什麼作用?
拍打出之痧顏色逐漸變淺,最後消失。這個過程不是毒素被身體吸收了,而是毒素被身體內具有免疫功能的細胞分解排出體外的過程。
人體血液、淋巴液和組織間液中有多種防禦因素,能對體內異物,即非正常組織、外來組織有識別能力和排除能力。免疫系統中的淋巴細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細胞就有這樣的功能,它們將識別出來的異物中和、吞噬、分解,通過復雜的生化過程,以不同的途徑排出體外,因有凈化體內環境的作用,被稱為體內的清道夫。
拍打時各部位所出現的痧是滲出於血脈之外,存在於組織之間、皮膚之下的離經之血。這些離經之血成為身體的異物,它們被機體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細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細胞識別出來後,將其化解,通過呼吸、汗液、尿液等途徑排出體外。體內淋巴細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細胞活力正常,則痧退快,反之則慢。經常拍打,使體內清道夫-排異能力增強,有效、快速清除病理產物。現代醫學認為,清除機體有害異物的過程可以激發免疫系統的功能,提高機體的應激能力和組織創傷的修復能力。所以拍打療法除當時迅速改善循環,疏通經絡的效果之外,痧消退的過程實際就是不用注射自家血液的血清抗原療法,可提高自身清除異物的能力,提高免疫功能,這是拍打的另一功效,也稱為拍打的後效應
⑥ 拍痧後出現紅腫,很癢
是拍痧形成的淤腫,不能塗皮炎平之類的東西,用鹽水清洗後,噴雲南白葯酊。
⑦ 為什麼用手拍打身上的皮膚會越打越癢,事先無任何症狀,
最大的可能是疥導致的,也可能是皮脂腺囊腫造成的,而且和皮膚衛生較差有聯系的。回腺體感染分泌答物不能有效的排泄造成腫物。建議可以吃點油菜,也可以少吃辛辣和刺激的、保持皮膚清潔、外用夫西地酸等消炎葯、避免長期使用激素等,假如說不緩解,最好到醫院皮膚科,了解病情後行激光去除治療。療程一般為30天左右。
⑧ 使用按摩器後皮膚為什麼會癢
1、按摩器材料過敏:如果是在裸露部位按摩,過敏可能較大,請根據體質過敏源更換不同材料的按摩器。
2、水分蒸發:長時間按摩會使按摩部位溫度升高,導致接觸部肌膚水分蒸發,從而出現發癢症狀。不宜長時間按摩同一部位,按摩後可適當補水。
3、衣物碎絮過敏:如果是穿著衣服按摩,按摩器不停震動下有可能將衣物面料震出許多肉眼難見的碎絮,導致發癢。按摩後應注意清理及清潔。
4、細菌感染:按摩器震動下可能對局部皮膚有些許傷損(肉眼難辨),從而導致病菌侵入感染。可口服消炎葯,使用按摩器不宜調節過高震動頻率。
⑨ 皮膚只要一抓或用力拍打一下哪個部位,一分鍾後就紅了,而且還癢 ,還出現過敏哪樣發脬
你好考慮是皮膚劃痕症,也叫人工蕁麻疹,是過敏食物或環境過敏原導致體內過敏毒素過多導致的過敏性體質而引起的,應該去你們當地的過敏中心去檢查過敏原,然後進行有的放矢的預防和脫敏才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