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色甘酸鈉皮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色甘酸鈉皮炎

發布時間: 2023-05-07 02:02:11

Ⅰ 過敏性皮炎怎麼治

過敏性皮膚病的治療,要首先尋找和去除刺激物或病因,可通過口服和外用葯物緩解症狀,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制定不同的用葯方案。
急性期治療
可局部外用激素、口服抗組胺葯(如氯雷他定或鹽酸西替利嗪片等)治療,配合鈣劑和維生素C治療效果更佳,若病情急重,需急診就醫。
一般治療
盡可能尋找該病發生的原因,避免各種易致敏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如魚、蝦、濃茶、咖啡、酒類等。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暴力搔抓、過度洗拭等。
有明確吸入性過敏原的患者可進行特異性的脫敏治療。通過做皮試查找過敏原,根據結果配製不同濃度的脫敏液給病人反復注射,劑量由小到大,濃度由低到高。脫敏治療過程中,過敏的機體在微量抗原反復刺激後,增強了對抗原的耐受力,從而使機體不發生或發生很輕微症狀,以達到治療目的。
對於食物過敏的患者,建議避免食用而不採用脫敏治療。
葯物治療
由於個體差異大,用葯不存在絕對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處方葯外,應在醫生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葯物。
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以下葯物進行治療。
口服葯物治療
抗組胺類葯物
第一代,有鎮靜作用,如苯海拉明、馬來酸氯苯那敏等,可導致乏力、睏倦、頭暈、注意力不集中現象,高空作業、精細工作者和駕駛員禁用或慎用。
第二代,鎮靜作用較弱,目前臨床應用較廣,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等。
肥大細胞膜穩定劑
常用葯物有色甘酸鈉、酮替芬等。
抗白三烯葯
如扎魯司特和孟魯司特。
抗生素
繼發細菌感染者可使用抗生素。
糖皮質激素
炎症明顯者必要時可使用激素類葯物,如氫化可的松、潑尼松、地塞米松等。
免疫抑制劑
對頑固性病例,其他方法治療無效或長期使用激素、減量後又復發的患者,可以考慮合並使用免疫制劑,如環孢素A、他克莫司等。
外用葯物治療
清潔劑
水、生理鹽水、硼酸溶液、植物油、礦物油等,可用來清除皮損上的滲液結痂。
保護劑
如氧化鋅粉、澱粉、植物油等,可用來減少摩擦、保護皮膚。
止癢劑
過敏性皮膚病常有瘙癢症狀,需用止癢劑。常用的有樟腦、薄荷、石炭酸等。
收斂劑
可使蛋白凝固、減少滲出。常用的有醋酸鋁、次碳酸鉍等。
角質促成劑
促進角質形成,收縮血管減輕滲出和浸潤。常用的有黑豆餾油、煤焦油等。
角質剝脫劑
可軟化和溶解角質並使之脫落。常用的有5%~10%的水楊酸、40%的煤焦油、20%的尿素、維A酸等。
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是過敏性皮膚病外用葯中最常使用一種,也是最有效的葯物之一。
但長期使用可引起局部皮膚萎縮、色沉、毛細血管擴張、多毛等,因此使用時應注意從強到弱過渡,使用次數由多到少,嬰幼兒及面部避免使用強效激素,避免長期大面積使用激素類葯物。
鈣調磷酸酶抑制劑
為局部免疫調節劑,主要用於特應性皮炎的治療,比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
由於其療效好、安全性高,可長期使用,已經被提出作為一種長期外用糖皮質激素的替代治療方案。
手術治療
該疾病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中醫治療
包括口服中葯治療、針灸治療或者火針治療,要結合患者的不同證型來實施。
其他治療
物理療法
光療:在過敏性皮膚病中主要用於治療濕疹、特應性皮炎等,使用的光療方法主要有UVA光療即長波紫外線(320~400nm)照射治療和UVB光療即中波紫外線(290~320nm)照射治療。
冷凍療法
液氮冷凍可用於治療慢性濕疹、癢疹等肥厚性皮損。
前沿治療
目前靶向生物制劑在治療過敏性皮膚疾病如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和特應性皮炎中取得較好療效。其中奧馬珠單克隆抗體(Omalizumab,重組人源化抗IgE單克隆抗體)、Dupilumab單克隆抗體(抗IL-4/IL-13R單克隆抗體)已在中國大陸可以使用。

Ⅱ 有效根治過敏性皮炎的中草葯有那些

有效根治過敏性皮炎的中葯

1、馬齒莧

皮膚用清水洗凈,拿一小部分馬齒莧搗爛抹在患處;其餘部分煮水喝;撈出來的馬齒莧放點醬油、醋和香油拌著吃。

2、艾葉油

菊科植物艾的葉。性味苦、辛、溫。入肝、脾、腎經。功能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現代報道,艾葉油有抗過敏作用,臨床用於治療過敏性皮炎。

3、千里光

根據皮炎部位的大小,取適量的千里光(鮮品加倍),加水煮沸15-30分鍾,取液待溫度適宜,先熏後洗,每天早、晚各1次,連用2—3天即可見效。民間也有用“八乾柴”的樹枝,煮液熏洗。八乾柴的特徵是外皮枯乾粗糙,有棱邊。

4、冰硼散

先用生理鹽水清洗患處,待干後撒於患部冰硼散適量,外用凡士林紗布覆蓋包紮。

5、川椒

取川椒40克研成粗末,加水2000毫升充分浸泡後,煮沸取濾液稍涼後蘸洗,浸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鍾。治療期間禁用肥皂、熱水洗浴,忌食魚腥、油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過敏性皮炎是過敏的一種最常見表現,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機體本身的免疫能力不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加運動鍛煉,同時合理飲食。

特別護理要點:

1、做好皮膚日常護理。

皮膚過敏症患者多知道化妝品不能亂用,許多化妝品是致敏源之一。

2、採用飲食調理脫敏法。

過敏症患者要注意飲食營養的均衡,少食用油膩、甜食及刺激性食物、煙、酒等。某些食物也是致敏源,要注意加以辨別。多吃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可以增強機體免疫能力。過敏症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抗過敏功能的食物,加強皮膚的防禦能力。

抗過敏的日常用葯

(1)抗組胺葯 苯海拉明、乘暈寧、撲爾敏、溴屈米通、屈米通、抗敏胺、安靜太、安太樂、敏克嗪、安其敏、去氯羥嗪、賽庚啶、去敏靈、非那根、異丙嗪、新安替根、腦益嗪、特非那丁、苯唑咪嗪、阿司咪唑、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2)抗5-羥色胺葯 氯丙嗪、阿托品、皮質類固醇激素、賽庚啶、利血平、多慮平、菸酸、苯噻啶等。

(3)抗激肽葯 抑肽酶等。

(4)抗纖維蛋白溶酶葯 1,6-氨基己酸、止血環酸、對羧基苄胺、抑肽酶等。

(5)抗補體葯 1,6-氨基己酸、腦益嗪、氨苯碸、皮質類固醇激素等。

(6)抗乙醯膽鹼葯 阿托品、莨菪鹼、普魯本辛、氯丙嗪、奮乃靜等。

(7)抗溶酶體葯 氨苯碸、反應停、氯苯吩嗪、色甘酸鈉、色羥丙鈉等。

Ⅲ 治療濕疹皮炎用色甘酸鈉乳膏或硼鋅糊哪個好

都可以,同樣的葯用在不同的人身上反應是不相同的,你可以替換著用,這兩種葯的作用是不相同的,色苷酸鈉主要用於抗過敏和止癢,硼鋅糊膏主要作用是收斂和保護皮膚。

Ⅳ 色甘酸鈉的副作用

罕見有不良反應,而所見的不良反應是輕微的和暫時性的。過敏反應是罕見的,常內為立即型致支氣容管痙攣,使原有的哮喘加重及肺活量進行性下降,導致氣短;延緩型表現為發熱及呼吸困難。未見有致癌的報告。 美國報告424例及85例兩組10年安全性的研究,僅3例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表現為肺浸潤及嗜酸細胞增多。另一報告375例,僅8例發生不良反應如皮炎伴瘙癢、肌炎及胃腸炎。有人綜合1982年以前的世界文獻,發生面部皮疹,蕁麻疹及/或周身性皮炎者13例;1例鼻充血;19例嚴重支氣管痙攣及/或肺水腫甚至發生休克;4例嗜酸細胞性或肉芽腫性肺浸潤;5例胃腸紊亂;2例排尿困難及尿痛;1例肝病及血管炎;1例心包炎;3例復發性肌炎。總的發生率,吸入治療為2%。口服此葯50~100mg每日4次,預防食物過敏時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很高,可達29%。 真正的停葯反應尚無報告,但停葯後症狀可再現。特別重要的是由於用此葯時,皮質類固醇用量可減少;在停葯後應恢復或加大激素劑量,否則將有嚴重的發作。此葯大概不能到達胎兒循環,因之對胎兒及後代無何影響。

Ⅳ 色甘酸鈉的作用

作用:色甘酸鈉對來速發型過敏反應有自著良好的預防與治療作用,能穩定肥大細胞的細胞膜,阻止肥大細胞脫顆粒,從而抑制組胺、5-羥色胺、慢反應物質等過敏反應介質的釋放,進而阻抑過敏反應介質對組織的不良作用。

其抑制過敏反應介質釋放的作用,可能是通過抑制細胞內環磷醯苷磷酸二酯酶,致使細胞內環磷醯苷(cAMP)的濃度增加,阻止鈣離子轉運入肥大細胞內,從而穩定肥大細胞膜,阻止過敏反應介質的釋放。

(5)色甘酸鈉皮炎擴展閱讀

適應症狀:

用於預防過敏哮喘的發作,改善主觀症狀,增加患者對運動的耐受能力,對於依賴皮質激素的患者,服用本品後可使之減量或完全停用。慢性難治性哮喘的兒童應用本品者大都部分或完全緩解。與異丙腎上腺素合用,較單用時有效率明顯增高。

但本品起效較慢,須連用數天後才能見效。如已發病,用葯多無效。臨床研究尚發現,色甘酸鈉不僅對變態反應因素起主要作用的過敏性哮喘有效,對變態反應作用不明顯的慢性哮喘也有效。用於過敏性鼻炎和季節性花粉症,能迅速控制症狀。

Ⅵ 皮膚過敏吃什麼葯好的快

過敏性皮炎要吃抗過敏的葯和提高免疫力的葯。抗過敏的葯主要有西替利嗪片,奧洛他定片,氯雷他定片等。提高免疫力的葯可口服復方甘草酸苷片,轉因子口服液,復方氨維片等等。有一部分人的過敏,是由於感染性疾病導致的。因此,可適當的口服一些抗生素類的葯物,比如頭孢、羅紅黴素、阿奇黴素等。如果是病毒感染,可適當的口服抗病毒的葯物,包括雙黃連口服液,蓮花清瘟膠囊等。

Ⅶ 皮膚過敏用什麼葯

專家介紹對於抗過敏葯物常用的主要包括四種: 第一種抗組織胺葯。抗組胺葯由於製作容易,價格便宜,給葯方便,且對多種變態反應病有效,所以臨床用途廣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抗過敏葯物,適用天過敏反應,常用的有撲爾敏、賽庚啶、苯海拉明、異丙臻、息斯敏、特非拉丁等。因為它們的有相似的化學結構,所以能與之競爭組織胺受體,尤其是對被昆蟲咬傷的皮膚瘙癢和水腫有良效,對於血清病的蕁麻疹也有效果。此外,它還用可用作麻醉前用葯,駕駛人員或從事高空與危險作業的人盡量不要使用。 第二種過敏反應介質阻滯劑。,也稱為肥大細胞穩定劑。這類葯物主要有色甘酸鈉(咽泰)、色羥丙鈉、酮替芬(甲哌噻庚酮)等。主要用於治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潰瘍性結腸炎以及過敏性皮炎等。 第三種鈣劑。能降低通透性,從而減少滲出,減輕或緩解過敏症狀。增加毛細血管的緻密度,常用於治療尊麻疹、血清病。血管神經性水腫、濕疹、接觸性皮炎等過敏性疾病的輔助治療。主要有葡萄糖酸鈣。氯化鈣等,通常採用靜脈注射,奏效迅速。鈣劑注射時有熱感,宜緩慢推注,注射過快或劑量過大時,可引起心律紊亂,嚴重的可致心室纖顫或心臟停搏。 第四種免疫抑制劑。主要對機體免疫功能具有非特異性的抑製作用,對各型過敏反應均有效,但主要用於治療頑固性外源性性過敏反應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器官移植等。這類葯物主要有腎上腺皮質激素,如強的松、地塞米松,以及環磷醯胺、硫脞嘌呤等。 北京皮膚病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