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醫請問過敏是怎麼回事
中醫認為由於人體的肺、脾、腎三臟功能虛弱、失調造成的。所以,中醫將人體過敏分為三種類型,通過辨明根源、調和平衡的方式化解過敏。 肺虛型:鼻子常常不適 主要症狀:患者通常會出現鼻子發癢、不通氣、流清涕、嗅覺減退、噴嚏連連等症狀,嚴重的還會引發鼻竇炎和過敏性結膜炎。 脾虛型:皮膚莫名劃痕 主要症狀:以腸道不適為主,患者往往食慾不振、腹瀉、惡心嘔吐、腹部脹氣。患者的皮膚容易出現劃痕或發生食物過敏。 腎虛型:皮膚出現紫癜 主要症狀:患者常常感覺精神不振,有時還會覺得頸後寒冷、腰部酸疼、四肢不暖,起夜也較平常次數增多。
Ⅱ 過敏,試試中醫調理
有詩雲:「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可有一類過敏人群,眼睛癢、打噴嚏、流鼻涕……他們感知春天的能力也超強。入春以來,醫院里來看過敏性疾病的人逐漸增多。
從中醫角度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不足、抵抗力差是過敏性疾病的根本原因。先天稟賦不足,加之後天生活環境和方式的影響,導致肺腎氣虛,使得風、寒、燥、火、濕等外邪容易入侵機體。分而論之,過敏性疾病反復發作與以下幾個因素尤為緊密:
濕。現代人飲食味重,呆滯胃腸,運化不及時,生痰生濕是自然之事。運動能出汗,出汗能排濕,而當下不少人久坐少動,使得排濕途徑減少。空調普及容易閉塞毛孔,汗腺不開,濕壅積在體內,形成內濕,致使水液循環不暢。
熱。中醫認為,「熱能動風」,風就是過敏反應的一種。體內的火氣使神經陷入不安定狀態,造成熱性過敏體質,比如遇熱則皮膚癢等表現。
寒。「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寒是很多慢性病反復的罪魁禍首,也是致敏的關鍵誘因。寒邪侵入呼吸道時,人體的陽氣會將寒邪驅逐出去,打噴嚏、流鼻水就是將寒氣排出人體的過程。只要寒氣排出去,過敏反應就會停止。
現代醫學認為,過敏是一種免疫變態反應性疾病,目前尚無徹底治癒的方法,臨床主要採取迴避過敏原、脫敏治療、服用抗組胺葯物、使用激素等療法。但是脫敏需使用賣姿棗標准化變應原檢測,並採用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標准化臨床脫敏,療程 3~5 年,費用較高,患者不容易配合。
臨床上,中醫治療以散風止癢、祛濕利水、祛痰化飲、解痙平喘、通竅、行氣活血等為主。小中拆青龍湯、麻杏石甘湯、射干麻黃湯、蒼耳子散、消風散等都是常用方劑。
除了常規葯物治療,日常防治過敏,患者可在遠離致敏原的同時,通過調整生活方式、食療來積極地改善體質,扶助正氣,從而消除過敏性疾病產生的土壤。
1.芪棗山葯粥。生黃芪15克、山葯20克、大棗30克、粳米100克,將生黃芪洗凈後在鍋中加入適量水煮20分鍾,取汁備用,另將淘洗干凈的粳米、紅棗、山葯一並放入鍋內,加入黃芪水,用急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至軟爛,放溫即可食用。
2.靈芝蘇葉茶。靈芝6克、蘇葉6克、茯苓10克,沖入沸水600毫升,燜泡20分鍾左右,即可代茶飲用。
3.參冬防敏雞湯。整雞1隻、西洋參10克、麥冊戚冬10克、枸杞15克、大棗30克、百合15克、鹽少許。將雞斬殺洗凈,備用,葯材裝入葯袋包,將葯材與雞放入鍋中,並放入1000毫升水。待雞肉熟爛,依個人口味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食用。本品具有益氣固本、滋陰潤肺、改善過敏體質、增加免疫力、減緩過敏症狀等作用。
4.按揉穴位防過敏。按摩印堂、鼻通、百會、迎香、風池、尺澤、曲池等穴位,也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此外,配合針刺、艾灸、穴位貼敷、耳穴壓豆、拔罐等療法往往能進一步提高療效,但需要執業中醫師或針灸師操作。耳穴貼壓期間,應每日自行按壓數次,每次每穴1~2分鍾,需防止膠布潮濕或污染,耳廓局部有炎症、凍瘡時不宜貼壓,對膠布過敏者可縮短貼壓時間,按壓時切勿搓破皮膚。
上述非葯物療法抗過敏的好處是能內外兼顧、標本同治,還可以減輕葯物的副作用。但是,很多過敏性疾病十分頑固,病情易反復發作,任何療法均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堅持治療。
此外,過敏體質的人除了平時飲食應清淡、均衡,少食蕎麥、蠶豆、牛肉、鵝肉、海魚、蝦、蟹、酒、辣椒、濃茶、咖啡等辛辣之品及含致敏物質的食物外,還應多食用一些具有補益脾肺、清熱涼血等功能的食物,如百合、山葯、大棗、桂圓、綠豆、冬瓜、木耳、南瓜、蓮子等。
生活起居方面,過敏體質者要保持室內清潔,被褥、床單要經常洗曬;室內裝修後不宜立即搬進居住;春季減少室外活動時間或佩戴口罩,以防止花粉過敏;過敏人群不宜養寵物;起居應有規律,適當參加游泳等 體育 鍛煉以增強體質,調暢情志以避免情緒緊張加重病情。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一旦發生嚴重的過敏反應,千萬不要自作主張用葯,一是可能葯不對症,二是影響醫生的正確診斷。一定要在醫院查明病因後,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症治療。
Ⅲ 中醫葯怎樣治「過敏」
過敏是不容易治療的,有些過敏可以治療,那是因為過敏源是一種表邪,把表邪去掉即可,相對來說這不是過敏。而有些是體質的敏感性導致,不管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這種不好治療,最好是遠離過敏原,如果要治療,只能通過服用抗過敏葯物治療,通過調節葯量大小,讓人體不斷的適應這種環境來解決,這個我建議西葯抗過敏加中醫扶正相結合,慢慢增強人體的適應能力,直到適應,所以,註定療效快不了。還有一種比如哮喘,老慢支類的,其實這個不能叫過敏,只是沒搞清病理罷了,病理搞清楚了葯到病除
Ⅳ 中醫皮膚過敏皮膚過敏要怎麼看
首先要查出過敏原
Ⅳ 皮膚過敏很常見,中西醫解讀不同,但中西醫結合方法簡單有效
一、中醫、西醫解讀皮膚過敏病因
1、西醫解讀病因:身體免疫力過強,注意:是免疫力過強而不是免疫力低下。過敏是人體免疫系統對外界刺激 過度反應 造成的。
2、中醫解讀病因:
二、如何應對過敏性疾病
1、最簡單的方法是:服用抗過敏類西葯。現在已經到了第三代了,常用葯物如下:
2、中醫調理過敏性疾病的方法
可以中西醫結合調理一起進行。也就是在服用抗過敏葯的同時,再結合中醫調理一起進行。而且中醫調理可以在家自行進行,簡單方便。
1、在肚臍處閃罐3-5分鍾,目的是快速促進血液循環(因為此處有豐富的腹腔靜脈血管網)
2、在肚臍處艾灸 10分鍾,如果經常腹瀉,說明氣虛嚴重,艾灸時間適當延長。
閃罐和艾灸同時在肚臍處進行,所以要交替進行此穴位的刺激。交替順序:艾灸-閃罐-艾灸。艾灸的時間要比閃罐的時間長,艾灸操作開始,艾灸結束。一天做兩次。
這種中醫調理方法, 尤其對於急性發作期效果很明顯 。原理就是依據中醫對過敏病因的解讀理論:身體有內熱和體表氣虛,閃罐就是加強血液循環,促進排泄;而艾灸就是補氣固表。
Ⅵ 中醫辨證論治皮膚過敏和皮膚過敏是怎麼引起的
隨著季節的變化,很多人都會皮膚過敏,皮膚過敏是件非常難受的事情,那皮膚過敏怎麼辦?首先我們應該找到皮膚過敏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症治療,中醫治療皮膚過敏是很有效的,下面就教大家如何辨證論治皮膚過敏。
教你如何辨證論治皮膚過敏
過敏性體質的人,在中醫的觀點上,主要是肺、脾、腎三臟腑功能失調而造成的。肺主呼吸,肺不耐寒熱,易受外感風寒病邪侵襲而造成皮膚的不適。脾主運化,營養失調亦損傷脾胃,進而因運化代謝的不良,造成水濕水邪聚合而成痰濕病氣,引起對食物的過敏。腎主氣納,調節水分代謝。若腎陽不足,氣納功能不良,水分蒸化亦失調,進而造成皮膚的乾燥、大便的干硬秘結。
基於辨證論治的基礎,中醫依據徵候屬性,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濕熱內蘊型
患者疹斑上常有水皰,水抓破後,皮膚會呈現鮮紅糜爛,造成組織液滲出,液干後會結黃色的厚痂,並同時可見大便干、小便黃,舌質紅。治療方式以利濕清熱、去除腸毀豎御胃濕熱、利腸通便為主,可開予消風散加減方。
脾虛濕甚
抓破後,皮膚會呈現淺紅或同膚色的糜爛,且滲出液不易干收,會有黃色薄痂。症狀還有面色暗黃、精神不振,胃口不佳,舌質淡紅。治療以健脾除濕、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增強腎氣為主。處方為參苓白術散
陰虛血燥
此類患者的皮膚在疹斑邊界會呈淺紅或暗紅斑,皮膚表面粗糙乾燥且覆有鱗屑。雖然口乾現象但不喜歡喝水,舌質紅或暗紅。治療以滋陰養血潤燥、滋養肺陰、強化脾胃水分營養的吸收功能,以期能除去皮膚的乾燥搔癢。治療葯方為飲子加減方。
在此要特別提醒,有過敏體質的朋友在體質調理前後,蝦、蟹、貝類及冰冷飲料、食品須盡量避免,以免症狀復發,影響治療的效果,並且須注意避免過敏原的'刺激,平時多加運動,放鬆身心以增強免疫力,過敏體質必定會有顯著的改善。
中醫解釋 皮膚過敏是怎麼引起 的
1、中纖凳醫理論認為,引起皮膚過敏的主要病因是風邪,故人們稱其為「鬼疙瘩風邪常常伴隨溫熱燥邪氣,或伴隨寒濕邪氣侵犯皮膚理。
2、如果風氣強盛,皮膚的斑疹一定是奇癢難。
3、如果斑疹發紅發癢,多是風熱邪氣引起的。
4、如果丘疹發癢但沒有紅斑顯現,多是由風寒或風燥邪氣引纖岩起的。
5、如果皰疹發癢,多是由風濕邪氣相和所引起的。皮膚過敏還與肺、脾、腎三臟腑功能失調關系。
6、肺主呼吸:肺不耐寒熱,易受外感風寒病邪侵襲而造成皮膚的不適。
7、脾主運化,營養失調亦損傷脾胃,進而因運化代謝的不良,造成水濕水邪聚會而成痰濕病氣,引起對某些物質的過敏。
8、腎主氣納,調節水分代謝。若腎陽不足,氣納功能不良,水分蒸發失調,進而造成皮膚的乾燥。
結語: 如果皮膚過敏了,大家不要焦急,切記不可用手抓,上文已經詳細的教大家如何辨證論治皮膚過敏,希望大家能多了解,並正確使用中醫辨證治療疾病。希望這些知識能幫助到大家,最後祝願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哦!
Ⅶ 中醫怎麼理解過敏性體質
現代中醫抗過敏實驗室最新研究發現:人體之所以會發生過敏現象,是因肺、脾、腎等臟腑功能紊亂及體液(血液、黏膜、黃膽汁、黑膽汁四大體液)失衡,導致寒、濕、毒積蓄體內,使機體免疫防衛能力下降造成過敏體質,使外界刺激性物質(即過敏原)隨意入侵接觸呼吸道黏膜、胃腸道黏膜、皮膚結締組織中的肥大細胞和嗜鹼粒細胞而發生反應形成瘙癢、水腫、充血、潰爛等一系列過敏反應,絕非普通炎症!
因此要想徹底治癒過敏疾病,就必須祛除臟腑及體液內寒、濕、毒,調整脾、腎、肺等臟腑功能,調節體液平衡,激活處於休眠的免疫系統,修復各種過敏造成的機體損傷,徹底改善過敏體質,提高人體對各種過敏原的抵抗防禦能力,在黏膜組織表層建立緻密的防護網,才能從根本上阻斷過敏原入侵,即便再遇到過敏原,也不會再犯病。
變態反應性鼻炎(又稱過敏性鼻炎),分為季節性和常見性,後者多於前者,臨床以突然反復發作性鼻塞、鼻癢、噴嚏、鼻流清涕等症狀為臨床特徵.屬中醫學"鼻鼽"的范疇.引起該病的過敏原太多了,塵蟎、花粉、黴菌孢子、房屋裝修污染,有的對牛奶、魚、蝦、食品添加劑等也引起過敏。
過敏性體質的人,在中醫的觀點上,主要是肺、脾、腎三臟腑功能失調而造成的。肺主呼吸,肺不耐寒熱,易受外感風寒病邪侵襲而造成皮膚的不適。脾主運化,營養失調亦損傷脾胃,進而因運化代謝的不良,造成水濕水邪聚合而成痰濕病氣,引起對食物的過敏。腎主氣納,調節水分代謝。若腎陽不足,氣納功能不良,水分蒸化亦失調,進而造成皮膚的乾燥、大便的干硬秘結。
哮喘和鼻炎常同時存在,大部分哮喘病人有鼻炎,而過敏性鼻炎又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哮喘,從而支持「一個呼吸道,一種疾病」的概念
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的發生,內因多與臟腑功能失調及個人稟賦體有關,外因多由氣候(風、寒、熱、燥)等邪氣侵襲鼻竅所致。臟腑功能失調與肺、脾、腎三腑虛損有關,其病主要在肺,其三在脾腎。常見證型有:
(1)氣虛寒型 臨床表現主要為陣發性鼻癢,噴嚏,流清涕,早晚易發,遇風(寒)即作,怕冷,易感冒,面色淡白,氣短,咳嗽痰稀,鼻黏膜蒼白水腫,舌質淡,苔白,脈細。治療用溫肺散寒法,常方劑如小青龍湯、桂枝湯、玉屏風湯、溫肺止流湯等,常用葯如黃昏、防風、桂枝、白玉、白芍、麻黃、細辛、辛夷、五味子、訶子肉、甘草等。
(2)氣虛弱型 臨床表現主要為陣發性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鼻酸脹較重,四肢乏力,頭昏頭重,飲食不香,大便偏稀,鼻黏膜腫脹明顯,蒼白或灰暗,舌質淡胖邊有齒印,苔白或膩,脈細或弱。治療用益氣健脾法,常用方劑如補中益湯、參苓折術湯等,常用葯如黃芪、黨參、白術、山葯、茯苓、甘草、辛夷、柴胡、扁豆等。
(3)腎陽虧虛型 臨床表現主要為陣發性鼻癢,噴嚏頻作,連連不已,鼻流清涕,量多如注,形寒怕冷,腰酸腿軟,小便清長,夜尿頻,舌淡胖,苔白,脈沉細。治療用溫陽補腎法,常用方劑如附桂八味丸、右歸飲等,常用葯如:仙冒矛、仙靈牌、桑椹子、枸杞子、細辛、附子、肉桂、甘草等。
(4)氣虛血瘀型:臨床表現主要為陣發性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明顯、鼻甲紫暗,舌暗紅有瘀點,苔白,脈澀。治療用活血化瘀法,常用方劑如補陽還五湯、通竅活血湯等,常用葯如黃昏、當歸、赤芍、桃仁、紅花、三棱、地龍、蟬衣等。
(5)外寒內熱型:臨床表現主要為陣發性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怕冷,遇風易作,口乾,喜冷飲,大便干結,舌紅苔黃。治療用平調寒熱法,常用方劑如清肺脫敏湯、清熱止嚏湯等。常用葯如桑白皮、黃芩、紫草、桅子、知母、枇杷葉、辛夷等。
過敏性鼻炎飲食營養方面的調理,對於減緩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也有不錯的效果。以下介紹一些過敏性鼻炎患者在飲食上需特別留意的事項:
◎ 過敏性鼻炎患者禁絕以下食物
*牛肉、含咖啡因飲料、巧克力、柑橘汁、玉米、乳製品、蛋、燕麥、牡蠣、花生、鮭魚、草莓、香瓜、蕃茄、小麥。
*冷飲:過冷食物會降低免疫力,並造成呼吸道過敏。
*剌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容易剌激呼吸道黏膜。
*特殊處理或加工精製的食物。
*人工色素:特別是黃色五號色素。
*避免香草醛、苯甲醛、桉油醇、單鈉麩氨酸鹽等食物添加物。
◎ 過敏性鼻炎患者多吃以下食物
*多吃含維生素C及維生素A的食物:菠菜、大白菜、小白菜、白蘿卜等。
*生薑、蒜、韭菜、香菜等暖性食物。
*糯米、山葯、大棗、蓮子、意仁、紅糖和桂圓等。
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Ⅷ 中醫治療面部皮膚過敏
中醫葯治療方法:比如臉過敏常採用清熱涼血、疏風解表的中葯,例如用丹皮、金銀花、蘆根、蔓荊子這類中葯來疏風解表。還可以採用中葯外用,外用的中葯一般較平和,對皮膚刺激性小,可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Ⅸ 中醫治療皮膚過敏有什麼方法
你好,在皮膚過敏之後,生活需要有規律,保持充足的睡眠;皮膚要保持清潔,經常用溫水洗臉;還要保持皮膚吸收充足的水分,避免炎熱引起的皮膚乾燥;另外還要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一些蔬果,有利於緩解皮膚過敏的症狀,希望這些能夠幫助到你,滿意請採納謝謝
Ⅹ 什麼中葯治皮膚過敏
問題一:治療臉過敏中葯有哪些? 您好!過敏是一種機體的變態反應,是人對正常物質(過敏源)的一種不正常的反應,當過敏源接觸到過敏體質的人群才會發生過敏,過敏源有花粉、粉塵、異體蛋白、化學物質、紫外線等幾百種。建議可以考慮到醫院皮膚科做個過敏原檢查,如果確診,可以考慮使用艾詩譜蕊舒緩柔膚霜進行護理,多補充維他命c,常用冷水洗面,增加皮膚的抵抗力。
問題二:有沒有治療皮膚過敏中草葯 過敏煎,(防風,銀柴胡,烏梅,五味子各10克)為基礎方加減治一切過敏。
問題三:哪些中葯可有效抗皮膚過敏 結果顯示,防風、刺蒺藜、防刺合煎劑均有抗過敏作用。哪些中葯可有效抗過敏2、熊膽、辛荑 有研究結果顯示,辛荑發揮油對SRSA(慢反應物質)、HA和乙膽鹼(Ach)所致豚鼠離體回腸收縮有拮抗作用,同時對SRSA所致豚鼠肺條收縮亦有拮抗作用,對HA所致的過敏性哮喘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也有研究表明,熊膽和辛荑可明顯抑制OA和HA所至的豚鼠離體回腸平滑肌收縮;在HA所致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實驗中,熊膽、辛荑、蒼耳子和黃芩均表現出明顯的拮抗作用。哪些中葯可有效抗過敏3、黃柏、黃連、苦參等科研人員在觀察潔膚擦劑(中葯黃柏、黃連、苦參等十多種提取的外用制劑)對健康豚鼠皮膚的毒性反映和清熱解毒、殺蟲止癢功效時發現,潔膚擦劑對豚鼠無皮膚急性吸收毒性,對完整皮膚、破損皮膚無致敏作用,並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在對柏倍洗劑(黃柏、五倍子、苦參、野菊花、地膚子、白蘚皮等)進行動物實驗研究時發現,柏倍洗劑可以提高小鼠閾)(熱板實驗),提高豚鼠對磷酸組胺致癢的耐受性並緩解局部潰瘍。急性毒性實驗、皮膚 *** 實驗和皮膚過敏實驗均顯示了白倍洗劑的安全性。
問題四:中醫治療皮膚過敏有什麼方法 首先要清楚過敏原是什麼,是化妝品過敏?花粉過敏還是海鮮過敏?這個問題可以通過自己總結經驗找到答案,也可以到醫院去查查過敏源。重慶國恩中醫醫院是一家以中醫為特色的綜合醫院,您有需要可以去國恩的中醫皮膚科看看。找到過敏源,避免接觸過敏源是很重要的。
1、耳尖放血療法,急性過敏者常可見毒熱內盛,可泄熱解毒。具體方法是在耳尖(雙側)處常規消毒後,用三棱針刺破耳尖,擠出2~3滴血即可。
2、臍療法,把葯物製成膏、丹、丸、散後,敷、納、熏、灸、蒸、熨於臍部(中醫謂之神闕穴),再用紗布或膠帶固定,兩小時後揭開。神闕穴在腹部中央,按中醫理論,臍療可透過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的聯系,作用於全身,因而應用較廣。
3、拔火罐,在神闕穴上拔火罐,可作用於免疫系統,抑制過敏反應,可治蕁麻疹和濕疹等。其他如穴位注射、刮痧等都可適當選用。
4、中葯過敏煎,名醫祝諶予方:防風、柴胡、烏梅、五味子,加減治療。辨證屬於風寒者,加桂枝、麻黃、升麻、荊芥;風熱者加菊花、蟬衣、銀花、薄荷;血熱者加丹皮、紫草、白茅根;熱毒內盛加連翹、銀花、甘草、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藍根;過敏性紫癜常加藕節炭、血餘炭、荊芥炭、茜草根、旱蓮草、仙鶴草。
不過以上方法應在醫生的建議下使用,對於皮膚過敏選擇艾灸也不錯,如果您是過敏體質的話還可以通過艾灸來改善過敏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