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光敏性皮炎用葯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光敏性皮炎用葯

發布時間: 2023-04-23 21:34:02

『壹』 一曬太陽皮膚就癢

有的人曬了太陽後,皮膚會起疹子、發癢、灼熱,重者感覺疼痛;有的人則在塗抹了某種物品或者吃了某種食物或葯物後再曬太陽,就會發病。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化妝美容品的廣泛使用和大氣臭氧層破壞的日益加重,光敏性皮膚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
在我們皮膚科門診,常見3種光敏性皮膚病,以多形日光疹最為常見,占所有日光性皮膚病的60%;曬斑次之;外源性光敏性皮炎再次。
多形日光疹是指有些人日曬後數小時至5天,在曝光部位發生成片紅斑、水腫、丘疹、丘皰疹、風團,可有糜爛、滲出或苔蘚樣變;劇烈瘙癢,並可有燒灼感。幾乎所有突然曝曬的人,在曬後30分鍾至數小時,在日曬部位發生境界清楚的水腫性紅斑,嚴重者可出現水皰和大皰,有明顯灼熱或刺痛感;還可伴有頭痛、心慌等全身症狀,這就是曬斑或稱日曬傷。有些人的皮膚塗抹、接觸了某種化學物質或者吃了某種食物或服了某種葯後,再去曬太陽,就在曝光部位發生濕疹皮炎樣損害,稱為外源性光敏性皮炎;嚴重者可發生皮膚和皮下組織壞死、潰瘍,並可有頭痛、發熱、心慌、惡心等全身症狀。
對於光敏性皮膚病,主要是預防。第一要保護已有的防禦功能,我們的皮膚本身就是防日曬的天然屏障。正常皮膚的表面膜、角質層、黑素均對光線有一定的防禦作用,特別是黑素的保護作用更大,所以上述各病均以膚色較淡者多患,皮膚偏黑者則較少罹患。這表明應注意保護皮膚的正常狀態與功能,一味追求皮膚嫩白和美白的做法都可能不利於預防日光性皮炎。還可經常性短時多次日曬,以促進黑素形成,從而加強對紫外線的預防能力。
第二是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有效的避光措施,如外出戴太陽帽、穿長袖衣褲,或用遮陽傘、防紫外線傘等。不要接觸或不進食、不內服含有光敏物質的光敏物、食物或葯物。常見的光敏物質有瀝青、蒽林、吖啶、鹵代水楊醯苯胺、漂白劑、葵子麝香和甲基香豆素等;含光敏物質的葯物有氯丙嗪、異丙嗪、氯噻嗪、萘啶酸、灰黃黴素、磺胺、四環素等;含光敏物質的植物和食物有灰菜、芥菜、油菜、菠菜、雪菜、紫雲英、馬蘭頭、蕎麥、萵苣、槐花、馬齒莧、龍芽草、無花果等;含光敏物質的中葯有荊芥、防風、獨活、白芷、補骨脂和芸香等。預防光敏性皮膚病,不要在接觸或服用上述物品後曬太陽。
第三是使用遮光劑,即在外出前10~15分鍾塗抹含有二氧化鈦、氧化鋅、爐甘石、對氨苯甲酸、苯酚類衍生物、水楊酸及鞣酸類化合物的制劑,注意選擇光保護指數(SPF)大於15且作用穩定持久、無毒性、無致敏性的遮光劑。
第四是經常口服維生素B,特別是服煙醯胺,以降低皮膚對日光的敏感性。
若是發生了日光性皮膚病,應立即到正規醫院請皮膚科醫師診治,不可自行亂用葯,以免弄巧成拙,加重皮膚損傷,造成嚴重後果。

『貳』 光敏性皮炎用什麼葯治療最好

意見建議:

1.一般來說是可以使用點抗過敏的撲爾敏,息斯敏,開瑞坦,氯雷他定,效果是很不錯的!一般來說過敏症狀消退的是很快的,是沒有什麼後遺症的,你放心好了!

2.如果是過敏導致的話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如果是有疼痛,紅腫等是可以外用點太乙膏的

『叄』 對紫外線過敏的皮膚是不是就叫光敏性皮炎有什麼好法子預防紫外線過敏

我因面部皮膚發紅,兩天前去皮膚病研究所看醫生。診斷為光敏性皮炎。用葯為氟芬那酸丁酯(皮特),你可試試。少吃光敏性食物,如芹菜,萵苣,油菜,菠菜,莧菜,蘑菇,及野菜等。希望有用。最好看看醫生,每人情況不同。

『肆』 鹽酸地黴素簡介

目錄

  • 1 土黴素概述
  • 2 土黴素說明書
    • 2.1 葯品名稱
    • 2.2 英文名稱
    • 2.3 鹽酸地黴素的別名
    • 2.4 分類
    • 2.5 劑型
    • 2.6 土黴素的葯理作用
    • 2.7 土黴素的葯代動力學
    • 2.8 土團茄黴素的適應證
    • 2.9 土黴素的禁忌證
    • 2.10 注意事項
    • 2.11 土黴素的不良反應
    • 2.12 土黴素的用法用量
    • 2.13 鹽酸地黴素與其它葯物的相互作用
    • 2.14 專家點評
  • 3 土黴素中毒
  • 4 參考資料
這是一個重定向條目,共享了土黴素的內容。為方便閱讀,下文中的 土黴素 已經自動替換為 鹽酸地黴素 ,可 點此恢復原貌 ,或 使用備注方式展現

1 鹽酸地黴素概述

鹽酸地黴素(氧四環素)是由芬利(A.C Finlay)等(1950)在放線菌的龜裂鏈絲菌(Streptomyces rimosus)的培養液中發現的廣譜抗菌素。能抑制各種細菌、立克次體和衣原體的發育而廣泛用於治療。

2 鹽酸地黴素說明書

2.1 葯品名稱

鹽酸地黴素

2.2 英文名稱

Oxytetracycline

2.3 鹽酸地黴素的別名

地黴素;氧四環素;鹽彎凱酸地黴素鹽酸鹽;土黴素;鹽酸氧四環素;鹽酸地黴素堿;Terramycin;Clinimycin;Imperacin;Oxybiotic;Terramycin

2.4 分類

抗生素 > 四環素類

2.5 劑型

鹽酸地黴素鹽酸鹽片劑:每片0.125g,0.25g。

2.6 鹽酸地黴素的葯理作用

鹽酸地黴素具有廣譜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為快速抑菌劑,高濃度時對某些細菌呈殺菌作用。其作用機制在於葯物能特異性地與核糖體30S亞基的A位置結合,阻止氨基醯tRNA在該位置上的聯結,從而抑制肽鏈的增長和影響細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質合成。鹽酸地黴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化膿性鏈球菌、淋球菌、腦膜炎球菌、大腸桿菌、產氣桿菌、志賀菌屬、耶爾森菌、單核細胞李斯特菌等有較強抗菌活性;此外,鹽酸地黴素對立克次體、支原體、衣原體、放線菌等也有較強作用。

2.7 鹽酸地黴素的葯代動力學

鹽酸鹽酸地黴素口服吸收不完全(約可吸收30%~58%),分布容積約為0.9~1.9L/kg。單劑量口服1g後血葯埋或喚濃度峰值約為3.9mg/L。葯物吸收後分布廣泛,可滲入胸腔積液、腹腔積液中,也可以透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血循環,但不易透過血腦脊液屏障,因此腦脊液中的葯物濃度低。鹽酸地黴素還可以分布於肝臟、脾臟、骨髓、骨骼、牙本質和牙釉質中,葯物在乳汁中也能達到較高的濃度。鹽酸地黴素蛋白結合率約為20%~35%,腎功能正常者半衰期為6~10h,腎功不全時半衰期延長,無尿者可達47~66h。葯物主要通過腎小球濾過排泄,給葯24h內可排出給葯量的70%,另有少量葯物通過膽汁經糞便排泄。血液透析可以清除10%~15%的葯物。

2.8 鹽酸地黴素的適應證

1.鹽酸地黴素可作為治療下列疾病的選用葯物:(1)立克次體病,包括流行性斑疹傷寒、地方性斑疹傷寒、恙蟲病;(2)肺炎支原體所致感染;(3)衣原體感染,包括鸚鵡熱、腹股溝肉芽腫(性病淋巴肉芽腫)、非特異性尿道炎、輸卵管炎及沙眼;(4)回歸熱;(5)布氏菌病(與氨基糖苷類葯聯用);(6)霍亂;(7)鼠疫(與氨基糖苷類葯聯用);(8)兔熱病。

2.鹽酸地黴素可用於治療對青黴素類抗生素過敏的破傷風、氣性壞疽、雅司、梅毒、淋病和鉤端螺旋體病。

3.鹽酸地黴素也可用於治療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膽道、尿路和皮膚軟組織感染。

4.鹽酸地黴素還可用於痤瘡治療。

2.9 鹽酸地黴素的禁忌證

對鹽酸地黴素或其他四環素類葯過敏者。

2.10 注意事項

1.交叉過敏:對一種四環素類葯過敏者可能對其他四環素類葯過敏。

2.慎用:(1)原有肝病患者;(2)已有腎功能損害者。

3.葯物對兒童的影響:8歲以下小兒應用鹽酸地黴素可致恆齒黃染、牙釉質發育不良和骨生長抑制,因此8歲以下兒童不宜使用鹽酸地黴素。

4.葯物對妊娠的影響:鹽酸地黴素可透過血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沉積在牙齒和骨的鈣質區中,引起胎兒牙齒變色、牙釉質再生不良以及抑制胎兒骨骼生長。因此,妊娠期婦女不宜使用鹽酸地黴素。

5.葯物對哺乳的影響:鹽酸地黴素可經乳汁分泌,乳汁中濃度較高,雖然鹽酸地黴素可與乳汁中的鈣形成不溶性的絡合物,吸收很少,但由於該類葯物可引起牙齒永久性變色,牙釉質發育不良和抑制嬰兒骨骼的發育生長,因此哺乳期婦女須權衡利弊後決定是否使用。

6.葯物對檢驗值或診斷的影響:(1)測定尿鄰苯二酚胺(Hingerty法)濃度時,由於鹽酸地黴素對熒光的干擾,可使測定結果偏高;(2)少數患者用葯後可出現堿性磷酸酶、血尿素氮、血清澱粉酶、血清膽紅素、血清氨基轉移酶測定值升高。

7.用葯前後及用葯時應當檢查或監測:(1)用葯期間應定期檢查肝、腎功能;(2)使用鹽酸地黴素治療時間較長者,必要時應測定血葯濃度。

2.11 鹽酸地黴素的不良反應

1.鹽酸地黴素可沉積在牙齒和骨骼中,致牙齒發生不同程度的變色黃染、牙釉質發育不良及齲齒,並可致骨發育不良。

2.胃腸道反應:口服鹽酸地黴素可引起惡心、嘔吐、上腹不適、腹脹、腹瀉等胃腸道症狀。

3.肝臟損害:大劑量長期口服鹽酸地黴素可引起肝臟損害,通常表現為肝脂肪變性。原有肝、腎功能不全者、妊娠後期婦女更易發生。

4.過敏反應:多見葯物熱或皮疹,後者可表現為蕁麻疹、多形紅斑、濕疹樣紅斑等,也可誘致光感性皮炎。偶可出現過敏性休克、哮喘、紫癜等症狀。

5.周圍血象改變:長期用葯可出現異常淋巴細胞、粒細胞毒性顆粒,血小板減少和粒細胞減少等。

6.中樞神經系統:用葯時偶可致良性顱內壓增高,表現為頭痛、嘔吐、視神經盤水腫等。

7.二重感染:長期用葯可引起二重感染。主要表現為誘發耐葯金黃色葡萄球菌、革蘭陰性桿菌和真菌等所致的消化道、呼吸道和尿路感染,嚴重者可致敗血症。

8.其他:長期用葯可使人體內正常菌群減少,導致維生素缺乏、真菌繁殖,出現口乾、咽痛、口角炎、舌炎、舌苔色暗或變色等症狀。

2.12 鹽酸地黴素的用法用量

1.成人:每次0.25~0.5g,每6小時1次。

2.兒童:8歲以上患兒,每次6.25~12.5mg/kg,每6小時1次。

2.13 葯物相互作用

1.鹽酸地黴素與全麻葯甲氧氟氟氟烷同用時可增強其腎毒性。

2.鹽酸地黴素與強利尿葯如呋塞米等葯物同用時可加重腎功能損害。

3.鹽酸地黴素與其他肝毒性葯物(如抗腫瘤化療葯物)同用時可增強其肝毒性。

4.鹽酸地黴素與制酸葯如碳酸氫鈉等同用時,由於胃內pH值增高,可使鹽酸地黴素的吸收減少、活性降低。

5.鹽酸地黴素與葡萄糖酸酸酸鈣、乳酸鈣及含鎂緩瀉等各種含鈣、鎂、鐵離子的葯物同用時,可與其中的金屬離子形成不溶性絡合物,使葯物吸收減少。

6.降血脂葯考來烯胺(cholestyramine)或考來替泊(colestipol)與鹽酸地黴素同用時,可影響鹽酸地黴素的吸收。

7.鹽酸地黴素與口服含雌激素類避孕葯同用可降低避孕葯的葯效,以及增加經期外出血。

2.14 專家點評

臨床應用范圍基本同四環素。對腸道感染及阿米巴腸炎療效比四環素好。對急性阿米巴痢疾較慢性為佳,對阿米巴包囊及滋養體的療效也優於卡巴胂及氯喹;對恙蟲病、立克次體病、沙眼和結核病等也有一定療效。

3 鹽酸地黴素中毒

鹽酸地黴素(氧四環素,地黴素)抗菌作用同四環素,但較四環素差。對腸阿米巴作用較強,主要用於治療阿米巴腸炎、腸道感染等。[1]

臨床表現和治療要點參見四環素的相關內容[1]:

臨床表現

1.口服可引起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腹脹、腹瀉等。

2.可使體內正常菌群失調,引起維生素缺乏、真菌繁殖,出現口乾、咽痛、口角炎、舌炎、舌苔色暗。引起消化道、呼吸道或尿路的二重感染,嚴重者發生敗血症。

3.較大劑量靜脈給葯或長期口服可引起肝臟損害,加重氮質血症。

4.四環素牙:孕期服用四環素後,分娩的小兒或兒童服用四環素後,牙齒產生不同程度的黃染、牙釉質發育不良、齲齒,並可致骨發育不良。

5.過敏反應:可引起葯物熱、各種皮疹,也可誘發光敏性皮炎。偶見發生過敏性休克、哮喘、紫癜等。

6.靜脈用葯時可產生局部疼痛,甚至發生血栓性靜脈炎。

7.服用變質四環素可引起范可尼綜合征,產生腎小管性酸中毒。

治療要點

1.本葯過量無特效解毒葯,以對症支持治療為主。

2.透析治療僅可清除給葯量的10%~15%。

『伍』 日光性皮炎怎麼治

日照性皮炎即日光性皮炎,又稱日曬傷或曬斑,為正常皮膚經暴曬後產生的一種急性炎症反應,表現為紅斑、水腫、水皰和色素沉著、脫屑。本病春末夏初多見,好發於兒童、婦女、滑雪者及水面工作者,其反應的強度與光線強弱、照射時間、個體膚色、體質、種族等有關。
病因
本病的作用光譜主要是UVB,正常皮膚經紫外線輻射使真皮內多種細胞釋放組胺、5-羥色胺、激肽等炎症介質,使真皮內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加。
臨床表現
春夏季節日曬數小時至十餘小時後,在曝光部位出現境界清楚的紅斑,鮮紅色,嚴重者可出現水皰、糜爛;隨後紅斑顏色見變暗、脫屑,留有色素沉著或減退。自覺燒灼感或刺痛感,常影響睡眠。輕者2~3天內痊癒,嚴重者一周左右才能恢復。個別患者可伴發眼結膜充血、眼瞼水腫。日曬面積廣者,可引起全身症狀,如發熱、畏寒、頭痛、乏力、惡心和全身不適等,甚或心悸、譫妄或休克。
預防
經常參加室外鍛煉,增強皮膚對日曬的耐受能力;在上午10時到下午2時日光照射最強時盡量避免戶外活動或減少活動時間;避免日光曝曬,外出時注意防護,如撐傘、戴寬邊帽、穿長袖衣服;若在戶外,建議常規應用日光保護因子(SPF)15以上的遮光劑,有嚴重光敏者需用SPF30以上的高效遮光劑。
關於日光性皮炎的常見症狀一般為:紅斑、水腫、水泡等等,有的患處還會出現色素沉著的現象。其實,關於日光性皮炎的症狀還有很多,而這里介紹的只是日光性皮炎的症狀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另外,在上面的介紹中,我們同時還發現了日光性皮炎的病因以及預防方法,這對於日光性皮炎患者來說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得了日光性皮炎怎麼治療:
日光性皮炎的臨床表現為多形性皮疹,可有紅斑、丘疹、水皰、糜爛、鱗屑、苔蘚樣變,常以某種皮疹為主。
主要表現以下類型:斑塊形、紅斑型、濕疹型、癢疹型和蕁麻疹型。
除非發現及除去發病因素,否則治療無效。光過敏或光毒性接觸性皮炎的病人應避免接觸光敏物或避免光照射。
皮炎急性期用紗布或薄布浸水後濕敷在皮損處可使其緩解和涼爽。但泡壁不能去除。
對於廣泛發疹的病人或嚴重面部炎症的病人可口服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水泡期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無效,一旦皮炎轉入亞急性期,可在患處每日輕塗皮質類固醇激素霜劑或軟膏參膚霜。抗組胺葯除有鎮靜及減輕癢感外,對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無治療作用。

『陸』 鹽酸米諾環素片的注意事項

1.肝、腎功能不全、食道通過障礙者、老年人、口服吸收不良或不能進食者及全身狀態惡化患者(因易引發維生素K缺乏症)慎用。2.由於具有前庭毒性,本品已不作為腦膜炎奈瑟菌帶菌者和腦膜炎奈瑟菌感染的治療葯物。3.對本品過敏者有可能對其他四環素類也過敏。4.由於可致頭暈、倦怠等,汽車駕駛員、從事危險性較大的機器操作及高空作業者應友橘者避免服用本品。5.本品滯留於食道好薯並崩解時,會引起食道潰瘍,故應多飲水,尤其臨睡前服用時。6.急性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患者疑有初期或二期梅毒時,通常應進行暗視野檢查,疑有其他類型梅毒時,每月應進行血清學檢查,並至少進行4個月。7.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的劑量應低於常用劑量,如需長期治療,應監測血葯濃度。8.用葯期間應定期檢查肝、腎功能。9.本品較易引起光敏性皮炎,故用葯後應避免日曬。10.對實驗室檢查指標的干擾:(1)測定尿鄰苯二酚胺(Hingerty法)濃度時,由於本品伍祥對熒光的干擾,可能使測定結果偏高。(2)可能使鹼性磷酸酶、血清澱粉酶、血清膽紅素、血清氨基轉移酶(AST、ALT)的測定值升高。11.本品可與食品、牛奶或含碳酸鹽飲料同服。

『柒』 光照性皮炎應怎麼處理,服什麼葯

日光性皮炎是一種由光線引起的、發生於暴露部位的過敏反應性皮膚病。

日光性皮炎俗稱曬斑。一般在暴曬後數小時內於暴露部位出現皮膚紅腫,亦可起水皰或大皰。皮損部位有燒灼感、癢感或刺痛。輕者1~2天皮疹可逐漸消退,有脫屑或遺留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著;重者可伴有類感冒症狀,如發燒、乏力、全身不適等,約一周左右即可恢復。

治療上,應根據皮損情況。1.局部治療(1)2.5%消炎痛溶液外抹。(2)大皰、滲出液多時,可用2%~4%硼酸溶液;牛奶液(牛奶和水50∶5)或生理鹽水(一茶匙鹽溶於500~600ml水中)等溶液進行濕敷,每次15~20分鍾,一日2~3次。大部分水皰可不必處理。

2.全身治療用抗組織胺葯,賽庚啶2mg每日3次口服;撲爾敏4~8mg每日3次口服。同時配合服用維生素C及復合維生素B。重症者可內服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最重要的治療是預防:要從少到多地參加戶外活動,使皮膚色素增加,以提高對日光的耐受性,不宜在強光下呆的太久;採取一些避光措施,如戴太陽帽或塗些防光劑等。

對於因日光照射引起的皮膚損傷,預防很重要。日光性皮炎的預防要減少強烈陽光下曝曬時間,平時經常參加戶外活動,以增強皮膚對日曬的耐受能力。對過敏質者來說,很難徹底避免夏季光敏性皮膚病的發生,但注意以下事項可使症狀減輕。

一、減少外出時間

一天中光線最強的時間為上午10點到下午2點,這個時段內陽光中的紫外線也最為強烈,危害最大。因此,春夏季節這段時間內應減少外出,必須外出時需採取遮陽辦法。外用防曬霜(如理膚泉)或5%二氧化鈦霜,也有一定保護作用。

二、找出致敏物質

可以自己總結一下,看皮炎發生是否和接觸的食物、化妝品、葯品等物質有關,如發現其中有關聯,最好能避免接觸。也可到醫院皮膚科,通過斑貼試驗和光斑試驗,請醫生幫助尋找致敏物質。

三、採用葯物防治

可口服煙醯胺、β-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等。皮炎發作時,口服羥基氯喹、反應停(孕婦忌用)等。局部皮損的處理,曬斑可用爐甘石洗劑或冰水濕敷;慢性日光性皮炎可適量外用激素類軟膏和霜劑,由於面部皮膚嬌嫩,選項用口服或外用葯物時,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發生日光性皮炎後,輕者可自己採取如下方法處理:

僅有紅斑無水皰者,或有細小水皰未破潰者,可用蒲公英30克、野菊花20克或生地榆、馬齒莧各30克煎湯,冷後濕敷,每次30分鍾,每日3-4次。每日1劑,用到症狀減輕或愈。或用三黃洗劑外塗,每日1-2次。(三黃洗劑的製法是取大黃、黃柏、黃芩、苦參等份,共研細末,取末15克,加蒸餾水100毫長,醫用石碳酸1毫升。)若灼痛較甚,且伴有身熱、口渴、小便短赤等症狀的,可按下方抓葯煎湯喝:連翹、銀花、大青葉、青蒿、茵陳、丹皮各15克,生石膏、生地、白茅根各30克,梔子10克。每日1劑,分2次服。

若紅腫明顯,且水皰大,破潰,可用牛奶液(牛奶和水10:1)或生理鹽水(1茶匙鹽溶於500-600毫升水中)濕敷,每一次15-20分鍾,每隔3小時1次,持續治療到大皰乾涸。或等份的黃柏、青黛研細末,用香油調成糊狀塗患處,每日2次。有全身症狀者,可內服如下方葯:龍膽草、黃芩、黃柏、紫草根各10克,菌陳、秦艽、地丁各15克,六一散、馬齒莧、生地各30克。日1劑。

若日光性皮炎曬傷較嚴重,尤其是伴惡心、嘔吐、心悸等全身症狀者,不要擅自處理,要及時到醫院就診。誘發色素沉著、白癜風等患者也須到醫院就診。

日光性皮炎的治療,最好去醫院診療。主要採取局部外用葯物療法,以消炎,安撫,止痛為原則。一般外搽爐甘石洗劑或振盪洗劑即可。嚴重者,局部用冰牛奶每隔二三小時濕敷20分鍾直到急性症狀消退或用醋酸液濕敷。以後可外用皮質激素霜,有明顯減輕局部紅腫熱痛的作用。劇癢者加服抗組織胺葯克敏能等,有全身症狀者口服抗組胺劑和少量鎮靜劑。並給予補液及其他對症處理。尤為重要是防止再次暴曬。

『捌』 光敏性皮炎怎麼治需要注意什麼。

光敏性皮炎是指在人接受紫外線的輻射之後1~2天內,在人體顏面部,頸部,手背以及上回肢出現皮疹答的現象。
尤其在夏季,准備去外地遊玩或者在戶外從事工作時應該做好防護准備,比如在出門時加戴太陽帽,打太陽傘等等。部分患者的症狀由於過於明顯,在此期間可以服用一些抗過敏性的葯物。
部分患者在進食油菜、菠菜等蔬菜後,在陽光的刺激下也會引起光敏性皮炎,針對於這部分患者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醫,避免因為就醫不及時耽誤病情。
對於部分光敏性皮炎患者,可以在瘙癢難忍時對患病部位進行冷敷,每三分鍾清洗一次,效果較為良好,外用炎達寧,數日之後可痊癒,切記不可以用鹼性肥皂對其進行刺激。

『玖』 《什麼是光敏性皮炎》治療方法

問題分析:常在受到日曬後發病。表現為面、頸、前臂伸側,
手背等露出部位出內現紅斑、丘疹強容烈的紫外線照射易造成日光性皮炎,
使皮膚出現紅斑、水腫,嚴重的還可以有水皰和糜爛,
患者自覺瘙癢和燒灼痛。少數人還可出現發熱、頭痛、惡心等全身症狀。
一般體質弱、膚色淺的人和老人、小兒易發生日光性皮炎。
治療建議使用赤膚霜外塗,中葯配方,直接塗抹患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