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下列哪種葯物不需要做皮膚過敏性試驗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下列哪種葯物不需要做皮膚過敏性試驗

發布時間: 2023-04-16 12:42:43

❶ 使用頭孢菌素類葯物皮試的規定

1.對於一般非過敏體質、無葯物過敏史的患者,使用頭孢菌素類葯物,無須做皮膚過敏試驗。葯品使用說明書中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對於已知對青黴素皮試呈陽性反應者,如因治療需要確實必須改用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者,則必須選用注射劑型,且事先進行頭孢菌素皮膚過敏試驗。 3.已知有青黴素過敏或即刻反應者及其他任何頭孢菌素過敏者,禁止使用頭孢菌素。 4.對於有其他葯物過敏史的患者,使用頭孢菌素類葯物應進行頭孢菌素皮膚過敏試驗。 5.對於使用說明書中未規定皮試液濃度者,一般可將擬選用的頭孢菌素以滅菌生理鹽水為稀釋液,配成500ug/mL的溶液作為皮試液,皮內注射0.1mL,結果判別依照青黴素皮試的規定。

❷ 頭孢之前需要做皮試嗎

由於頭孢菌素類葯物(下稱頭孢類葯物)在臨一床的療效確切,抗菌譜

廣,相對毒副作用較小,與其他抗菌葯物的適配度較好等優點,因此臨床廣

為使用。如以全身感染葯使用金額來排序,頭孢類葯物在我國的使用量多年

占據首位,約占整個金額近50%。
但是,頭孢類葯物的過敏反應問題,常領人煩惱。頭孢類葯物質量標准

雖不斷提高,但因國內外生產企業眾多,產品的內控標准不一;加之我國的

葯品價格不斷波動,使使用單位在采購、使用中,把握產品質量與臨床療效

方面發生困難,同時引起在預防頭孢類葯物過敏反應發生的認識、管理和措

施方面帶來困惑。
采購那個品牌的頭孢類葯物質量優,副反應少,價格適當,可否避「皮

試」。
200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臨床用葯須知中並未規定大多數頭孢類葯

物需作皮試,因此也無皮試的正規方法。
頭孢類葯物的說明書中,個別的提出皮試要求,但絕大多數說明書上只

有禁忌,指出「對青黴素、頭孢類葯物或舒巴坦過敏者禁用」。實際操作上

如何辦?
目前,醫療大環境復雜,法規不健全,醫務人員隨時有可能處在風口浪

尖,…
臨床實踐中患者確須使用頭孢類葯物,但如何判定患者是否在禁忌之列

,用還是不用?如何用?如何預防?
沒有法規,又有禁忌,如何規避風險?預防的根據、意義、方法、效果

又怎樣判定?
本文針對上述問題,作如下分析:
現實:己知對青黴素產生過敏反應的患者對頭孢類葯物也產生過敏反應

的發生率約為5%~10%。
對青黴素不過敏,在晌滾未作皮試的情況下,使用頭孢類葯物一旦發生過敏

性休克,因疏忽易引起嚴重後果。
如果對頭孢類葯物先行皮試,因無統一規定,各地的方法不一致,影響

結果判定。
正確了解皮內葯物敏感試驗法(皮試)的局限性:抗菌葯物引起的過敏

反應主要通過4種過敏反應機制起作用。而目前最常用的預測過敏反應發生的

方法是皮內試驗法。該皮膚試驗只能檢驗出與變態反應原密切相關的特異性

IgE抗體,這種預測基本上是針對Ⅰ型超敏反應,對於其他三型超敏反應並無

預測能力。
至今為止,除了青黴素外,我們並不確知其他大多數抗菌葯物引起過敏

反應的變應原,例如頭孢菌素、磺胺等。因此在皮膚試驗出現陰性結果時,

可能提示該檢驗技術靈敏度不夠,或者更可能是由於試驗中所使用的葯物在

體外不具有葯物免疫原性,因此無法預測葯物在體內可能發生的變態反應。

所以臨床廣泛應用的只有青黴素皮試,其他抗菌葯物皮試的可靠性,包括對

假陰性和假陽性率的估計,臨床上尚未能給出肯定的結論。
因此,首次使用頭孢類葯物(復方制劑除外),均不需皮試,包括使用

青黴素皮試和頭孢菌素原葯皮試。
上述分析無疑是正確的,但結合實際又是不完整的,因為我們仍然不能

迴避頭孢類葯物引起過敏反應的風險,因此不少醫療單位紛紛試圖從理論到

實踐來探索頭孢類葯物皮試的根據、方法及其可靠性。
頭孢類葯物做皮試的理論思考:
已知青黴素類葯物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基礎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高聚物

,這一認識己為實驗、生產、應用所證實。頭孢類葯物過敏反應的物質基礎

卻尚不完全清楚,但過敏反應是客觀存在的,其表現與青黴素相似,根據頭

孢類葯物的結構特點,認為引起頭孢類葯物過敏反應的化學物質是側鏈R1為

主的衍生物聚合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雜質),而與母核(7-氨基頭孢烷酸

,7-ACA),由於不同側鏈的青黴素都能形成結構相同的抗原簇青黴噻唑基。

因此,青黴素類抗生素之間能發生強烈的交義過敏反應。而頭孢菌素之間,

頭孢菌素與青黴素類之間一般不發生交叉過敏反應。所以,從理論上族純揭示了

應用頭孢菌素也必須做皮膚過敏試驗,而且不能用青黴素或某一頭孢菌素作

為替代試驗葯品的根本原因。
頭孢類葯物和青黴素類同屬β-內醯胺類,化學結構有其類似性;引起

過敏反應的物質都是高聚物,因此為預防I型變態反應的發生也可參考青黴素

皮試的方法。
頭孢類葯物皮試的基本原則:
在使用抗菌葯物(含頭孢類葯物)之前,醫師首先要要求患者告之自己

有無過敏史,包括過兆謹咐敏反應發生的時間、表現、嚴重程度等。醫師記錄過敏

反應情況,為後續的安全用葯提供參考。
對頭孢類葯物過敏者及有青黴素過敏性休克或即刻反應史者禁用任何一

種頭孢菌素類葯物。
對青黴素過敏者或過敏體質者應慎用頭孢類葯物,確實需要用必須做皮

試。
首次使用頭孢菌素注射劑者須做皮試。
己用過此種頭孢菌素者且不過敏,再次用葯時仍需做皮試。間隔時間可

參考青黴素:於使用後7日(兒童3日)內,再次使用免皮試(7日內口服轉注

射,須做皮試)。
採用所選用的頭孢類葯物稀釋液做皮試,不可用青黴素或其它頭孢類葯

物稀釋液代替。
頭孢類葯物皮膚過敏試驗技術方案:
⑴ 取所選用的頭孢菌素葯物1支,將其瓶簽標注的效價成質量單位,用

生理鹽水注射液適量將其完全溶解,並稀釋至500μg/m1(有的單位建議300

μg/m1)備用。
⑵ 取上述皮試液0.02m1~0.1m1注射於肘內側皮下,等待20min後觀查

結果。
⑶ 皮試結果的判定標准按青黴素皮試相關規定執行。皮試陽性者禁用該

葯物。
⑷ 皮試過程中或皮試陰性者用葯時出現過敏性休克,搶救方法同青黴素

過敏性休克。
總結
頭孢類葯物的皮試雖無正規要求,但鑒於目前我國葯品質量的差異性,

為了保證患者用葯的安全和醫務人員適當地迴避風險,進行頭孢類葯物皮試

的探研有客觀的必要,但要認真選釋,仔細觀察,積累病例,及時總結。
預防頭孢類葯物的過敏反應不僅僅只有皮試一項措施,諸如使用過程中

溶媒的選擇、現配現用、配伍中多種葯物中過敏物質的疊加效應,顆粒物產

生的多寡、溫度等等因素都要加以控制。

❸ 為什麼這是青黴素打的時候要皮試 而其他葯品不用啊

皮試是皮膚(或皮內)敏感試驗的簡稱。某些葯物在臨床使用過程中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如青黴素、鏈黴素、細胞色素C等,常見的過敏反應包括皮疹、蕁麻疹皮炎、發熱、血管神經性水腫、哮喘、過敏性休克等,其中以過敏性休克最為嚴重,甚至可導致死亡。為了防止過敏反應的發生,特別是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規定一些容易發生過敏反應的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皮膚敏感試驗,皮試陰性的葯物可以給病人使用,皮試陽性的則禁止使用。特別要注意的是,口服這類葯物也應當做皮試。
青黴銷孝素類葯物療效確切,副作用比較少,但副作用過敏反應有的人反應劇烈,嚴重的會導致休剋死亡,做青黴素皮試可以很好地預測不良反應的發生,所以青黴素皮試是必要的。

另外,皮試結束後,患者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青黴素抗生素。

在臨床常用葯品中,有些葯品如抗生素虧碰稿中β-內醯胺類的青黴素、頭孢菌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鏈黴素、慶大黴素;維生素、有機碘造影劑、局麻葯、免疫調節劑、生物葯品(酶、抗毒素、類毒素、血清、菌苗、疫苗)等葯品在給葯後極易引起過敏反應,甚至出現過敏性休克。為安全起見,需在注射給葯前進行皮膚敏感試驗,皮試後觀察15~20分鍾,以確定陽性或陰性反應。

對青黴素、頭孢菌素、破傷風抗毒素等易致過敏反應的葯品,注意提示患者在用葯前(或治療結束後再次應用時)進行皮膚敏感試驗,在明確葯品敏感試驗結果為陰性後,再調配葯吵扮品;對尚未進行皮試者、結果陽性或結果未明確者拒絕調配葯品,同時注意提示有家族過敏史或既往有葯品過敏史者在應用時提高警惕性,於注射後休息或觀察30分鍾,或採用脫敏方法給葯。

鑒於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可引起過敏性反應或過敏性休克,同時與青黴素類抗生素存在交叉過敏性,概率在3%~15%,但目前頭孢菌素應用前是否做皮膚試驗的臨床意義尚有極大爭議,《中國葯典臨床用葯須知》等相關著作尚無定論。國外文獻證實:若患者以前發生過青黴素過敏性休克者,應禁用頭孢菌素,若過敏反應輕微,必要時可在嚴密監護下,給予頭孢菌素類抗生素。但近年來有多例報道,頭孢菌素可致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為慎重起見和對患者的安全用葯負責,建議在應用前做皮膚試驗,並提示應用所注射的葯品品種進行皮試。另外,具體到葯物是否需要做葯物皮膚敏感試驗,請參照葯品說明書和官方的葯物治療指南。鑒於各葯品生產企業的產品標准不同而對皮膚試驗的要求不一,在用葯前宜仔細閱讀葯品說明書

❹ 頭孢哌酮舒巴坦鈉如何做皮試

葯此銷物皮試知識概述
譚玲 車寧
(衛生部北京醫院葯劑科 100730)

臨床常用葯物過敏試驗方法[1~3]
1 青黴素G鈉(鉀)
1.1 皮試溶液的配製 取青黴素皮試劑一支(含青黴素鈉2500單位),加入氯化鈉注射液5ml溶解稀釋(含青黴素500單位/ml)。本品稀釋後供24小時使用。
1.2 皮試方法及觀察結果 皮內試驗:消毒前臂屈側關節上2寸處皮膚,抽取皮試液約0.1ml作皮內注射(小兒注0.02~0.03ml),20分鍾後,如局部出現中心暈團、周圍紅斑,直徑大於lcm,或局部紅暈或伴有小水泡者為陽性;對於可疑陽性反應者,應在另一前臂用氯化鈉注射液做對照試驗。
1.3 注意事項 極少數患者,可在皮膚試驗時發生過敏性休克,常於注射後數秒至5分鍾內開始,先皮膚瘙癢、四肢麻木,繼則氣急、胸悶、發紺、心跳加快、脈細、血壓下降、大量出汗等,如不及時搶救,可導致病人死亡。故應做好搶救准備,如常備鹽酸腎上腺素、氫化可的松、中樞興奮葯和抗過念脊敏葯。
2 其它青黴素類(氨苄西林、羧苄西林、苯唑西林、哌拉西林)
2.1 皮試溶液的配製:
0.5g/瓶加氯化鈉注射液至1ml -→500mg/ml
取0.1ml加氯化鈉注射液至1ml -→50mg/ml
取0.1ml加氯化鈉注射液至1ml -→5mg/ml
取0.1ml加氯化鈉注射液至1ml -→0.5mg/ml
2.2 皮試方法及觀察結果:
取0.1ml(50 ug)皮內注射,陽性反應者禁用。
3 邦達(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
3.1 皮試溶液的配製:
取邦達(專供皮試用,每支含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2.5mg),注入5ml注射用水,配製成500ug/ml皮試液。
3.2 皮試方法及觀察結果:
取0.1ml(50 ug)皮內注射,陽性反應者禁用。
4 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皮試液的配製方法
頭孢菌素類在《中國葯典》並無明確規定必須做過敏試驗,但在有過敏史或是過敏體質者,根據情況做皮膚過敏試驗。皮試液濃度現無統一規定,一般規定採用0.5mg/ml作皮試液。以下為頭孢菌類皮試液的配製方法,供臨床參考。
4.1 皮試溶液的配製:
4.1.1 1g頭孢菌素+2ml氯化鈉注射液,得500mg/ml溶液(A液);
4.1.2 用lml注射液吸取A液0.1ml+0.9ml氯化鈉注射液得50mg/ml溶液(B液);
4.1.3 推掉0.9ml,餘0.1ml+氯化鈉注射液0.9ml得5mg/ml溶液(C液);
4.1.4 推掉0.9ml,餘0.1ml+氯化鈉注射液0.9ml得0.5mg/ml (D液)皮試液。
若頭孢菌素為0.5g/瓶,則在首次稀釋後取A液0.2ml+氯化鈉注射液0.8ml得50mg/ml溶液(B液),余同上3、4部得D液。
4.2 皮試方法及觀察結果:
取上述D液0.1ml注入前臂掌側下段內皮,15-20分鍾後觀察,局部皮膚紅腫直徑在lcm以上者為陽性(+)。
5 鏈黴素
5.1 皮試溶液的配製:
5.1.1 取鏈黴素1g(100萬單位)加氯化鈉注射液3.5ml,溶解後即成4ml(25萬單位/m1);
5.1.2 取上液0.1ml,加氯化鈉注射液0.9ml成2.5萬單位/ml;
5.1.3 取(2)液0.1ml,加氯化鈉注射液0.9ml成2500單位/ml;
5.1.4 取(3)液0.2ml加氯化鈉注射液0.8ml成500單位/ml。
5.2 皮試方法及觀察結果:
取皮試液0.1ml(50單位)做皮內試驗,觀察20分鍾。其判斷標准同青黴素。
5.3 注意事項:皮試陰性的病人,注射時也可發生過敏反應,故應做好搶救准備。皮試方法,目前全國尚不統一,已規定要做皮試的地區,應堅持下去。
6 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PPD)
6.1 皮試溶液的配製:
PPD原液(50u/ml)。
6.2 皮試方法及觀察結果: 吸取上述液0.1ml(5u),採用孟都法注射於前臂掌側皮內注射,於注射後48-72小時檢查注射部位反應。測量應以硬結的仔扒滲橫經及其垂直徑的mm數記錄。反應平均直徑≥5mm,即為陽性反應。凡有水泡、壞死、淋巴管炎者均屬強陽性反應,應詳細註明。
7 破傷風抗毒素血清
7.1 皮試溶液的配製:
取0.1ml血清加0.9ml氯化鈉注射液。
7.2 皮試方法及觀察結果:
取皮試液0.1ml在前臂作皮內試驗,觀察15分鍾後,若有1cm以上的紅腫則為陽性。同時應以氯化鈉注射液在另一前臂做對照試驗。
7.3 注意事項:
脫敏注射法:將10倍稀釋液,按0.2、0.4、0.8ml3次注入,每次間隔30分鍾,如無反應,再注射其餘量。
8 細胞色素C
8.1 皮試溶液的配製:原液。
8.2 皮試方法及觀察結果:
8.2.1 劃痕法:用本品1滴,滴於前臂內側皮膚上劃痕,使之少量出血,觀察20分鍾,如發紅lOmm以上或腫脹在7mm以上為陽性。
8.2.2 皮內法:將本品稀釋成0.03mg/ml,皮內注射0.03-O.05ml,20分鍾後,發紅直徑在15mm以上,或腫脹在lOmm以上為陽性。
8.2.3 點眼法:將濃度為5mg/ml本品1滴,滴於眼結膜上,20分鍾後,結膜充血、水腫,癢者為陽性。
8.3 注意事項:
據報道國外偶可引起過敏反應,國內臨床應用雖尚未發現過敏反應,但應提高警惕,尤其是停用後再次用葯時更須注意。
9 有機碘造影劑(碘吡啦啥、醋磺苯酸鈉、泛影鈉、泛影葡胺、膽影鈉、碘化油等)
9.1 皮試溶液的配製:
30%有機碘溶液。
9.2 皮試方法及觀察結果:
9.2.1 靜脈注射法:用30%有機碘溶液lml注入靜脈,密切觀察10分鍾,觀察有無心慌,頰膜水腫、惡心、嘔吐、蕁麻疹、血壓下降及其它不適等反應,如有上述現象,不可注射。
9.2.2 口含試驗法:以1-5ml造影劑含於口中,5分鍾後觀察有無上述反應。
9.2.3 皮內注射法:以0.05-0.1ml造影劑注入皮內,10-15分鍾後,觀察如有lcm大小的反應紅斑,即為強陽性。
9.2.4 結膜試驗法:以1-2滴造影劑滴人一側眼結膜囊內,1分鍾後,觀察結膜與鞏膜充血情況(與對側對比),如有顯著充血,血管擴張、曲張即為強陽性。
9.3 注意事項:過敏試驗陰性者,在碘造影過程中仍可出現過敏反應,需注意。
10 門冬醯胺酶
10.1 皮試溶液的配製:
向葯物1000單位的安瓿內加0.9%氯化鈉注射液lml溶解,再取該溶液0.1ml加於0.9%氯化鈉注射液0.9ml即成100單位/ml。
10.2 皮試方法及觀察結果:
取皮試液0.1ml(10單位)做皮內注射。結果判斷同青黴素皮試。陽性反應者不可應用本葯。
10.3 注意事項:
1.不同葯廠、不同批號的產品其純度和過敏反應均有差異。
2.有過敏史者應十分小心或不用。
11 胸腺肽注射液
取原葯配成25ug/ml的溶液,皮內注射0.1ml,陽性反應者禁用。
12 熒光素鈉注射液
在靜脈給葯前10-15分鍾先用1%的本品溶液5ml注入靜脈做過敏試驗,若無反應再全量推入。在推注本品和給葯後數小時應嚴密觀察病人反應。

二、葯品說明書中有關皮試的規定及警示語

表格 1 葯品說明書中有關皮試的規定
商品名稱 通用名 劑量 生產廠家 警示語
注射用青黴素鈉 160萬u 華北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本品前必須進行青黴素皮膚試驗,呈陽性反應者禁用。
注射用哌拉西林鈉 2克 齊魯制葯廠 必須先進行青黴素皮試,呈陽性反應者禁用。
特治星 注射用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 4.5克 美國立達哌拉西林公司 禁用於對任一β-內醯胺類葯物,或β-內醯胺酶抑制劑有過敏史的病人。用前需仔細詢問對頭孢菌素類、青黴素類以及其它抗原過敏史。一旦出現過敏反應立即終止用葯。
邦達 注射用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 1.125克 齊魯制葯廠 禁用於對頭孢菌素類、青黴素類葯物或β-內醯胺酶抑制劑有過敏史的病人。用前需仔細詢問對頭孢菌素類、青黴素類以及β-內醯胺酶抑制劑過敏史。一旦出現過敏反應立即終止用葯。
力揚 注射用美洛西林鈉 1g 山東瑞陽制葯有限公司 對青黴素類抗生素過敏者禁用。用葯前須做青黴素皮膚試驗,陽性者禁用
優立新 注射用氨苄西林鈉舒巴坦鈉 0.75克 輝瑞制葯有限公司 用前需做青黴素鈉皮內敏感試驗,呈陽性反應者禁用。
凱蘭欣 注射用氨苄西林鈉舒巴坦鈉 1.50g
(2:1) 華北制葯集團北元有限公司 對青黴素類抗生素過敏者禁用;用葯前須做青黴素皮膚試驗,陽性者禁用;交叉過敏反應:對一種青黴素類抗生素過敏者可能對其它青黴素類抗生素也過敏,也可能對青黴胺或頭孢菌素過敏;
安滅菌 注射用阿莫西林鈉克拉維酸鉀 1.2 g
(1:0.2) 華北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必須先進行青黴素皮試
特美汀 注射用替卡西林鈉克拉維酸鉀 3.2 g
(3:0.2) SmithKline 在使用特美汀治療前,需進行β-內醯胺類抗生素敏感試驗(如:青黴素、頭孢菌素)
泛捷復 注射用頭孢拉定 1g 施貴寶 對頭孢菌素過敏者禁用。頭孢菌素類和青黴素類有部分交叉過敏,對青黴素過敏者慎用
西力欣 注射用頭孢呋辛鈉 0.75g Glaxo 對頭孢菌素過敏者禁用。雖曾有交叉反應報道,頭孢菌素一般均可安全用於對青黴素過敏患者,但應加以特別注意。
凱帝欣 注射用頭孢呋辛鈉 1.5g 深圳九新葯業有限公司 對頭孢菌素類葯品過敏者禁用;對青黴素葯品過敏者慎用本品。
新福欣 頭孢呋辛鈉 0.5克 廣州天心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對本品及頭孢菌素類葯品過敏者禁用。對青黴素過敏者權衡利弊,有青黴素過敏性休克或即刻反應者,不宜再選用頭孢菌素類。
噻嗎靈 注射用拉氧頭孢鈉 0.5g 海南省海靈制葯廠 對本品及頭孢菌素類有過敏反應史者禁用;對青黴素過敏者慎用。
凱福隆 注射用頭孢噻肟鈉 1g 德國赫司特 嚴格禁用於對頭孢菌素曾有速發性過敏史的患者。
羅氏芬 注射用頭孢曲松鈉 1g 上海羅氏制葯有限公司 對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過敏者禁用。與其它類頭孢類抗生素一樣,盡管已獲得病人的全部病史,但亦不排除過敏性休克之可能性,過敏性休克需要緊急處理。
泛生舒復 注射用頭孢曲松鈉 1g 台灣泛生制葯廠 對青黴素過敏的病患,對本品亦會產生過敏。本品不能使用於對泛生舒復過敏的病人。
復達欣 注射用頭孢他啶 1g Glaxo 對頭孢菌素過敏者禁用
用前需仔細詢問對頭孢他啶、頭孢菌素類、青黴素類過敏史。對青黴素或β-內醯胺類抗生素曾有過敏反應的患者應給予特別關注。只在備有特別謹慎措施時才可在對青黴素有I型或即發過敏反應的病人應用頭孢他啶
凱復定 注射用頭孢他啶 1g 美國禮來 對凱復定及頭孢菌素有過敏的病人禁用。使用本品前,應詳細詢問病人是否對頭孢菌素類、青黴素類或其它葯物的過敏史,如病人對青黴素過敏,應小心使用凱復定。
注射用頭孢他啶 1g 齊魯制葯廠 對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有過敏的病人禁用。對青黴素過敏者權衡利弊,有青黴素過敏性休克或即刻反應者,不宜再選用頭孢菌素類。
注射用頭孢哌酮鈉 1g 太洋葯業 對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有過敏的病人,禁忌使用頭孢哌酮鈉。使用本品前,應詳細詢問病人是否對頭孢菌素類、青黴素類或其它葯物的過敏史,如病人對青黴素過敏,應小心使用頭孢哌酮鈉。曾有某種過敏病例史,尤其對葯物過敏的病人,抗生素的使用應特別小心。
美士靈 注射用頭孢米諾鈉 1g 日本明治制果株式會社 對本品或成分或頭孢烯類抗生素過敏者禁用;對本品或成分或頭孢烯類抗生素有過敏症既往史者,建議禁用,必要時慎用。
鈴蘭欣 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 0.5g 哈葯集團制葯總廠 對本品或頭孢菌素類過敏患者禁用;對青黴素類抗生素過敏患者慎用。
舒普深 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 1g
(1:1) 輝瑞制葯有限公司 已知對青黴素類、舒巴坦、頭孢哌酮及其它頭孢菌素過敏者禁用
新瑞普新 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 1. 5克
(2:1) 珠海經濟特區麗康醫葯有限公司 對青黴素或頭孢菌素類過敏者禁用
優普同 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 4g 沈陽中國醫科大學制葯有限公司 對本品或頭孢菌素類過敏患者禁用;對青黴素類抗生素過敏患者慎用。
馬斯平 鹽酸頭孢吡肟 1 g 施貴寶 禁用於對本品、L-精氨酸、頭孢菌素類、青黴素或其他β-內醯胺類抗菌素過敏的病人
泰能 注射用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 0.5 g 默沙東 禁用於對本品過敏患者。對β-內醯胺類抗生素過敏者慎用。
倍能 注射用美羅培南 0.5g 深圳市海濱制葯有限公司 對本品成分及其它碳青黴烯類抗生素過敏者禁用。對青黴素或其它β-內醯胺類抗生素過敏的病患,對本品亦會產生過敏,慎用。
美平 注射用美羅培南 0.5g 住友制葯株式會社 對本品成分及其它碳青黴烯類抗生素過敏者禁用。對β-內醯胺類抗生素過敏的病人慎用,可能引起過敏性休克,用前詢問過敏史。
菌刻單 氨曲南 0.5 g 施貴寶 對氨曲南或L-精氨酸有過敏史者禁用。過敏體質及對β-內醯胺類抗生素過敏者慎用。
胸腺肽注射液 40mg 白求恩醫科大學制葯廠生化分廠 對於過敏體質者,注射前或治療中止後再用葯須做皮內敏感試驗
注射用胸腺肽 10 mg 北京四環科寶制葯有限公司 對於過敏體質者,注射前或治療中止後再用葯須做皮內敏感試驗
河山胸腺肽 注射用胸腺肽 西安迪賽生物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過敏體質者慎用
熒光素鈉注射液 0.3g 廣州明興制葯有限公司 少數病人對本品可發生過敏反應。推薦做過敏試驗。
三、總結
1 可用青黴素皮試劑做皮試的葯物包括:注射用青黴素鈉、注射用哌拉西林鈉、注射用美洛西林鈉、注射用氨苄西林鈉舒巴坦鈉、注射用阿莫西林鈉克拉維酸鉀、注射用替卡西林鈉克拉維酸鉀
2 對青黴素過敏而禁用的頭孢菌素包括:舒普深、新瑞普新、馬斯平;
3 對青黴素過敏,應慎用其它頭孢菌素及碳青黴烯類抗生素;
4葯典中明確規定了使用青黴素類葯物之前要進行皮試,過敏者禁用;對青黴素過敏病人應根據病情權衡利弊使用頭孢菌素類葯物。有青黴素過敏性休克或即刻反應者,不宜再選用頭菌素。
5 葯典規定對其他β-內醯胺類曾發生過敏性休克等即刻反應者禁用噻肟單醯胺菌素(氨曲南);
6葯典規定對青黴素與頭孢發生嚴重全身過敏反應或過敏性休克者禁用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泰能)。
7 葯典、葯品說明書是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備案的具有法律意義的文書,是臨床或患者用葯的基本依據。葯典和葯品說明書中明確要求進行皮試的,必須進行,不能簡化。

❺ 應做「皮試」的葯物知多少

在臨床用葯過程中,有一些葯物易殲纖致過敏性休克,嚴重時可引起死亡。為了避免這一嚴重反應,在用葯前必須做皮膚過敏性試驗(簡稱皮試),陽性者禁用,陰性者方可用葯。今輯介一些在臨床上用葯前應做皮試的葯物,以便引起患者的重視。
1.青黴素類葯。青黴素C鉀(鈉)、青黴素V鉀(鈉)、苯唑青黴素、氨苄青黴素、羥氨苄青黴素、磺苄青黴素、氧哌嗪青黴素、呋苄青黴素、苄星青黴素(長效西林)、羥噻吩青黴素、茚滿酯羧苄青黴素、巴坎西林(美絡平)、優立新(舒巴克坦鈉一氨苄青黴素鈉)、安滅菌(羥氨苄青黴素一克拉維酸鹽)、特美丁(克拉維酸鉀一羥噻吩青碰汪黴素鈉)、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4:1)顆粒,等等含青黴素成分的各種制劑,均屬此列。
2.頭孢菌素類葯物。亦稱先鋒菌素,頭孢唑啉、頭孢拉定(先鋒6)、頭孢呋新、頭孢哌酮、頭孢氨噻肟、頭孢噻甲羧肟、頭孢三肟氏吵仿、頭孢西丁、頭孢甲肟、頭孢他定、頭孢去甲噻肟、頭孢米諾、頭孢替安、頭孢羥氨苄、頭孢呋新酯、頭孢美唑、頭孢孟多、頭孢哌酮一舒巴克坦(舒普深)、拉他頭孢(噻嗎靈)、頭孢克肟(世福素)、頭孢羥苄四唑、頭孢甲氧腈唑。
3.其他B內醯胺類葯物。噻肟單醯胺菌素(氨曲南)、亞胺硫黴素(泰寧)、伊米配能西司他丁(泰能)。
4.氨基糖甙類葯物。鏈黴素、慶大黴素。尚有,對第八對腦神經(聽神經)有損害的葯物,會導致不可逆的耳聾。
5.局部麻醉葯。普魯卡因(奴佛卡因)。
6.維生素類葯物。維生素B1(尤其針劑)。
7.子抗腫瘤葯。門冬醯胺酶。
8.調解免疫功能的葯物。胸腺素。
9.抗凝血葯。腹蛇抗栓酶、去纖酶。
10.診斷用葯。泛影葡胺、泛影酸鈉、磺酞酸鈉、甲泛影醯胺、碘卡葡胺、磺吡啦啥、膽影葡胺、膽影酸鈉、碘化鈉、碘肽葡胺(康瑞)、碘苯酯。
11.生化葯與生物製品。精製破傷風抗毒素、精製白喉抗毒素、多價精製氣性壞疽抗毒素、精製肉毒抗毒素、精製抗狂犬病血清、精製抗炭疽血清、糜蛋白酶、玻璃酸酶、細胞色素C(典)。
12.性激素類葯物。絨促性素、絕經促性素。
13.其它。還有一些葯物易產生過敏性休克,在臨床使用時,雖然不要求做皮試,但也要密切觀察,如發生過敏性休克,應及時進行搶救。

❻ 低分子右旋糖酐需要做皮試嗎怎樣做

低分子右旋糖酐需要做皮試!皮試方法: 方法1、 取右旋糖酐原液野扒0.1ml皮下注射,15分周後看結果,查看結果同青黴素。 方法2、也就是新方法,去右缺圓旋糖酐原液0.2ml加入0.9%生理鹽水1ml,15分鍾後伏脊塌觀察結果,結果同青黴 素。

❼ 都有哪些葯物在注射前需要做試敏

需要皮試的葯物通常是極易引起機體過敏反應的葯物,人體產生過敏反應是版因為過敏原引權起了機體的特異性免疫應答,主要產生的抗體類型為LGE。主要為青黴素制劑類,頭孢類,慶大黴素,鹽酸普魯卡因(用於浸潤麻醉或傳導麻醉)鏈黴素,卡那黴素,博來黴素,兩性黴素B,四環素,吡哌酸,白喉毒素破傷風抗毒素,細胞色素C,肝素,嗎啡,阿托品,維生素B胰島素,縮宮素,胸腺素,右旋糖酐,奎寧,對氨基水楊酸,輔酶A,糜蛋白酶,三磷酸腺苷(ATP)碘造影劑等等。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實際臨床上對這些葯物的注射皮試要求上並不嚴格,因為絕大多數人只要平常沒有過敏史就說明不具有過敏體質所以對葯物產生過敏反應的概率較低。比如在抗生素注射上只要從前對青黴素類葯物不過敏就基本上不會對常用抗生素過敏,比如頭孢菌素類,只要對青黴素不過敏基本上不會對頭孢菌素類過敏。因為青黴素的抗原決定簇為β-內酯胺環,而頭孢菌素與其略有差異。

❽ 使用頭孢類抗菌葯應該做皮試嗎

糾紛中,醫院認為:中國葯典2000年版《臨床用葯須知》中明確規定:使用青黴素類葯物之前要進行皮試,過敏者禁用;而並無頭孢類葯物進行皮試的規定。並同時指出:對青黴素過敏病人應根據病情權衡利弊使用頭孢類葯物。有青黴素過敏性休克或即刻反應者,不宜再選用頭孢類葯物。即青黴素過敏患者原則上仍然可以使用頭孢類葯物,對此時所用頭孢也無皮試的要求。且葯品說明書中,僅頭孢美唑注意事項中有用葯前進行皮膚過敏試驗為宜的要求,其餘各葯均只註明對青黴素過敏者慎用。使用頭孢類在臨床上做皮膚過敏試驗,以預測其過敏的價值,尚未被確認。因此使用頭孢類葯物導致的過敏反應不存在醫療過失。患者則認為:葯物過敏反應的事實存在,且在葯物治療過程中發生,醫院應該承擔責任。 由於糾紛不斷,目前一些醫院為了安全起見,都相繼採取了在使用頭孢類注射劑前做皮試的作法。在當前的醫療社會環境下,採取這些十分謹慎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具體皮試方法卻不盡相同,一種是要求使用頭孢類注射液前用該葯稀釋液作皮試,認為這樣最保險;另一種是統一採用頭孢噻酚鈉或頭孢唑啉鈉配製皮試液,主要是為了減輕做皮試的工作量和降低做皮試成本;還有仍以青黴素皮試為判斷依據,對青黴素皮試陽性者原則上不用頭孢類葯物,認為β-內醯胺類有交叉過敏的特性,且可避免對青黴素過敏者慎用的問題。那麼採取這些方法是否就可避免使用頭孢類過敏的問題呢?實際上使用頭孢類做皮試的價值還須在實踐中進一步證明,因為導致葯物過敏反應不僅僅是葯物本身的問題,即使皮膚過敏試驗陰性也不能確保萬無一失。造成過敏反應主要包括患者個體差異、葯品理化特性及葯品質量三個方面:1、頭孢類葯物過敏不但與β-內醯胺環有關,還與頭孢菌素上的側鏈有關。一般來講頭孢類的側鏈較青黴素的側鏈復雜,由於空間位阻,將β-內醯胺包裹在裡面不易暴露出來,所以對青黴素過敏,對頭孢類不一定過敏。又因側鏈的不同,各種頭孢菌素類葯物之間也並非完全交叉過敏。2、過敏反應的發生與患者自身的過敏性體質密切相關。這是一種特異性反應,每個機體對同一葯物的反應是不一樣的,與機體的致敏狀態、病理狀態以及合並用葯等諸多因素有關。3、與生產過程中混入的雜質蛋白及其聚合物的多少有關。因此,不同品種、不同規格、不同生產廠家的頭孢菌素類葯物致敏性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聚合物雜質很少,葯品質量很純凈,就可以不做皮試,如有些外國公司生產的青黴素就可以免做皮試。 目前的情況是國內沒有統一規定,為什麼這么多人困惑而且臨床經常感到為難的事情沒有統一的解釋呢,我想實際上葯典已經明確了這點:青黴素必須作青黴素皮試,合成及半合成青黴素必須作青黴素皮試,頭孢類葯物並沒有規定必須作皮試,只是說有過敏史時慎用,如何慎用呢,我認為如果既往青黴素變態反應不符合IgE介導機制,則不需考慮既往皮試結果,也不必作皮試,直接葯物治療,如果既往青黴素變態反應符合IgE介導機制,做青黴素皮試。目前頭孢類葯物皮試過多主要還是目前的醫療環境造成的,實際上對患者造成負擔。

❾ 哪些葯物需要做皮試

問題一:什麼葯品要做皮試? 青黴素類葯物
鏈黴素
各種血液製品
破傷風等幾種疫苗
等等
為什麼要做皮試?
皮試是皮膚(或皮內)敏感試驗的簡稱。某些葯物在臨床使用過程中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如青黴素、鏈黴素、細胞色素C等,常見的過敏反應包括皮疹、蕁麻疹、皮炎、發熱、血管神經性水腫、哮喘、過敏性休克等,其中以過敏性休克最為嚴重,甚至可導致死亡。為了防止過敏反應的發生,特別是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規定一些容易發生過敏反應的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皮膚敏感試驗,皮試陰性的葯物可以給病人使用,皮試陽性的則禁止使用。
哪些葯物容易引余鏈起過敏反應?
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葯物有青黴類、頭孢菌素類、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四環素類、博萊黴素、二性黴素B、磺胺類、吡哌酸、苯巴比妥、甲丙氨酯、氯丙嗪、安乃近、復方阿司匹林、復方氨基比林、水楊酸鈉、保泰松、嗎啡、哌替啶、尼可剎米、普魯卡因、丁卡因、阿托品、氨茶鹼、咳必清、復方氫氧化鋁、安絡血、酚磺乙胺、右旋糖酐、對氨基水楊酸、奎寧、酒石酸銻鉀、可的松、促皮質素、黃體酮、縮宮素、胰島素、鏈激酶、糜蛋白酶、透明質酸酶、輔酶A、三磷酸腺苷、細胞色素C、水解蛋白、維生素B1、B2、B6、B12、C、K、肝素、抗毒血清、類毒素、疫苗、硫代硫酸鈉、硫酸鋇、碘造影劑、鴉膽子等。
哪些葯物需要做皮試?
並不是所有容易過敏的葯物都需要做皮試,需要做皮試的葯物分為兩種類型:一慧清類是按規定必須做皮試的葯物;一類是特定情況下才需要做皮試的葯物。
必須做皮試的葯物還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常規皮試葯物,包括青黴素類(注射和口服劑型)、鏈黴素、結核菌素、皮傷風抗毒素血清、鹽酸普魯卡因、細胞色素C、有機碘造影劑、門冬醯胺酶。無論葯品說明書中是否說明要做皮試,這些葯物在使用前必須做皮試。另一種是容易過敏的葯品,而葯品說明書中又要求做皮試的葯品(非常規皮試葯物豎碧孫),這類葯品目前在我院臨床使用的有:中諾嘉林(頭孢噻酚鈉;力芬也是頭孢噻酚鈉,但說明節嘩有要求做皮試)、清開靈(凍乾粉針)、益替欣(頭孢替唑鈉)、糜蛋白酶、維生素B1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過敏體質者需做皮試)。
關於頭孢菌素類葯物的皮試問題
頭孢菌素類葯物臨床應用廣泛,頭孢菌素類葯物臨床應用廣泛,頭孢菌素類的過敏反應較青黴素少得多,但靜注和口服頭孢菌素均可發生過敏反應,嚴重者還可發生過敏性休克和喉頭水腫,甚至窒息死亡。關於頭孢菌素類葯物應用前是否需要皮試,長期以來始終存在爭議,衛生行政管理部門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目前國內醫院對頭孢菌素皮試問題有3種做法:1.要求使用頭孢菌素注射液前用該葯稀釋液作皮試,或統一採用頭孢噻酚鈉或頭孢唑啉鈉配製皮試液,陽性性不再使用;2.使用頭孢菌素注射前,仍以青黴素皮試為判斷依據。凡青黴素皮試陽性者原則上不用頭孢菌素,若過去僅有過敏皮疹反應而病情又確屬需要應用頭孢菌素類,可進一步做頭孢菌素皮試;3.由於頭孢菌素類葯物過敏反應發生率明顯低於青黴素類葯物,所以臨床上多不作皮試,對一般青黴素過敏者也可慎用。
過敏反應的發生與抗生素內在的致敏原及患者自身的過敏性體質密切相關。β-內醯胺類抗生素的致敏原是存在於葯物中的某些特定化學結構(即抗原決定簇),其中青黴素的致敏原為β-內醯胺環,頭孢菌素的抗原決定簇除了β-內醯胺環外,還與其形成的以R1側鏈為主的高分子致敏性聚合物有關,兩者均可引起過敏反應。研究表明,青黴素類、半合成青黴類與頭孢菌素類之間的交叉過敏反應相對較弱。一般認為青黴素過敏者只有5%~10%對頭孢菌素類過敏,而對頭......>>

問題二:哪些葯要做皮試?為啥要做皮試 青黴素針必須要做皮試,為的是有的人的身體對青黴素有不良反應。同意就點採納

問題三:皮試的需要做皮試的葯物 需要做皮試的葯物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按規定必須做皮試的葯物;一類是特定情況下才需要做皮試的葯物。必須做皮試的葯物還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常規皮試葯物,包括青黴素類(注射和口服劑型)、鏈黴素、結核菌素、破傷風抗毒素血清、鹽酸普魯卡因、細胞色素C、有機碘造影劑、門冬醯胺酶。無論葯品說明書中是否說明要做皮試,這些葯物在使用前必須做皮試。另一種是容易過敏的葯品,而葯品說明書中又要求做皮試的葯品(非常規皮試葯物)如:中諾嘉林(頭孢噻酚鈉;力芬也是頭孢噻酚鈉,但說明書沒有要求做皮試)、清開靈(凍乾粉針)、益替欣(頭孢替唑鈉)、糜蛋白酶、維生素B1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過敏體質者需做皮試)。

問題四:那些葯注射前要做皮試? 5分 主要是青黴素。其他並不多見。鏈黴素也有過敏的,但其概率很小,所以一般很多醫院並不做皮試,不過我就看到過在功個市級醫院有個因為鏈黴素過敏死亡的病例,但醫院明確申稱他們無過錯責任,因為是慣例不做皮試的。但醫書上明確註明是要做皮試的。

問題五:做皮試的葯都有哪些 必須做皮試的葯物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常規皮試葯物,包括青黴素類(注射和口服劑型)、鏈黴素、結核菌素、破傷風抗毒素血清、鹽酸普魯卡因、細胞色素C、有機碘造影劑、門冬醯胺酶。無論葯品說明書中是否說明要做皮試,這些葯物在使用前必須做皮試。另一種是容易過敏的葯品,而葯品說明書中又要求做皮試的葯品(非常規皮試葯物)如:中諾嘉林(頭孢噻酚鈉;力芬也是頭孢噻酚鈉,但說明節沒有要求做皮試)、清開靈(凍乾粉針)、益替欣(頭孢替唑鈉)、糜蛋白酶、維生素B1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過敏體質者需做皮試)。

問題六:什麼葯品要做皮試? 青黴素類葯物
鏈黴素
各種血液製品
破傷風等幾種疫苗
等等
為什麼要做皮試?
皮試是皮膚(或皮內)敏感試驗的簡稱。某些葯物在臨床使用過程中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如青黴素、鏈黴素、細胞色素C等,常見的過敏反應包括皮疹、蕁麻疹、皮炎、發熱、血管神經性水腫、哮喘、過敏性休克等,其中以過敏性休克最為嚴重,甚至可導致死亡。為了防止過敏反應的發生,特別是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規定一些容易發生過敏反應的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皮膚敏感試驗,皮試陰性的葯物可以給病人使用,皮試陽性的則禁止使用。
哪些葯物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葯物有青黴類、頭孢菌素類、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四環素類、博萊黴素、二性黴素B、磺胺類、吡哌酸、苯巴比妥、甲丙氨酯、氯丙嗪、安乃近、復方阿司匹林、復方氨基比林、水楊酸鈉、保泰松、嗎啡、哌替啶、尼可剎米、普魯卡因、丁卡因、阿托品、氨茶鹼、咳必清、復方氫氧化鋁、安絡血、酚磺乙胺、右旋糖酐、對氨基水楊酸、奎寧、酒石酸銻鉀、可的松、促皮質素、黃體酮、縮宮素、胰島素、鏈激酶、糜蛋白酶、透明質酸酶、輔酶A、三磷酸腺苷、細胞色素C、水解蛋白、維生素B1、B2、B6、B12、C、K、肝素、抗毒血清、類毒素、疫苗、硫代硫酸鈉、硫酸鋇、碘造影劑、鴉膽子等。
哪些葯物需要做皮試?
並不是所有容易過敏的葯物都需要做皮試,需要做皮試的葯物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按規定必須做皮試的葯物;一類是特定情況下才需要做皮試的葯物。
必須做皮試的葯物還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常規皮試葯物,包括青黴素類(注射和口服劑型)、鏈黴素、結核菌素、皮傷風抗毒素血清、鹽酸普魯卡因、細胞色素C、有機碘造影劑、門冬醯胺酶。無論葯品說明書中是否說明要做皮試,這些葯物在使用前必須做皮試。另一種是容易過敏的葯品,而葯品說明書中又要求做皮試的葯品(非常規皮試葯物),這類葯品目前在我院臨床使用的有:中諾嘉林(頭孢噻酚鈉;力芬也是頭孢噻酚鈉,但說明節嘩有要求做皮試)、清開靈(凍乾粉針)、益替欣(頭孢替唑鈉)、糜蛋白酶、維生素B1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過敏體質者需做皮試)。
關於頭孢菌素類葯物的皮試問題
頭孢菌素類葯物臨床應用廣泛,頭孢菌素類葯物臨床應用廣泛,頭孢菌素類的過敏反應較青黴素少得多,但靜注和口服頭孢菌素均可發生過敏反應,嚴重者還可發生過敏性休克和喉頭水腫,甚至窒息死亡。關於頭孢菌素類葯物應用前是否需要皮試,長期以來始終存在爭議,衛生行政管理部門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目前國內醫院對頭孢菌素皮試問題有3種做法:1.要求使用頭孢菌素注射液前用該葯稀釋液作皮試,或統一採用頭孢噻酚鈉或頭孢唑啉鈉配製皮試液,陽性性不再使用;2.使用頭孢菌素注射前,仍以青黴素皮試為判斷依據。凡青黴素皮試陽性者原則上不用頭孢菌素,若過去僅有過敏皮疹反應而病情又確屬需要應用頭孢菌素類,可進一步做頭孢菌素皮試;3.由於頭孢菌素類葯物過敏反應發生率明顯低於青黴素類葯物,所以臨床上多不作皮試,對一般青黴素過敏者也可慎用。
過敏反應的發生與抗生素內在的致敏原及患者自身的過敏性體質密切相關。β-內醯胺類抗生素的致敏原是存在於葯物中的某些特定化學結構(即抗原決定簇),其中青黴素的致敏原為β-內醯胺環,頭孢菌素的抗原決定簇除了β-內醯胺環外,還與其形成的以R1側鏈為主的高分子致敏性聚合物有關,兩者均可引起過敏反應。研究表明,青黴素類、半合成青黴類與頭孢菌素類之間的交叉過敏反應相對較弱。一般認為青黴素過敏者只有5%~10%對頭孢菌素類過敏,而對頭......>>

問題七:哪些葯要做皮試?為啥要做皮試 青黴素針必須要做皮試,為的是有的人的身體對青黴素有不良反應。同意就點採納

問題八:哪些抗生素不需要做皮試 人們常用的單普抗菌素需要皮試,比如青黴素、鏈黴素,而目前廣泛使用的光譜抗菌素不需要皮試的,可以直接使用。

問題九:皮試的需要做皮試的葯物 需要做皮試的葯物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按規定必須做皮試的葯物;一類是特定情況下才需要做皮試的葯物。必須做皮試的葯物還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常規皮試葯物,包括青黴素類(注射和口服劑型)、鏈黴素、結核菌素、破傷風抗毒素血清、鹽酸普魯卡因、細胞色素C、有機碘造影劑、門冬醯胺酶。無論葯品說明書中是否說明要做皮試,這些葯物在使用前必須做皮試。另一種是容易過敏的葯品,而葯品說明書中又要求做皮試的葯品(非常規皮試葯物)如:中諾嘉林(頭孢噻酚鈉;力芬也是頭孢噻酚鈉,但說明書沒有要求做皮試)、清開靈(凍乾粉針)、益替欣(頭孢替唑鈉)、糜蛋白酶、維生素B1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過敏體質者需做皮試)。

❿ 葯物過敏反應急救流程急救方法

葯物過敏反應常由葯物的降解產物或雜質引起,通常與用葯劑量無關,僅見於少數特異體質病人。特異體質病人即使是使用常規劑量或者極小劑量時同樣會發生過敏反應。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葯物過敏反應急救流程,希望對你有幫助。

葯物過敏反應時的急救 措施

①一旦發生葯物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使用此葯,並盡快送醫院治療或搶救,離醫院遠的可先就地治療並搶救。然後送醫院進一步檢查與處置。

②如果出現血管神經性水腫、蕁麻疹,應給抗組織胺葯物,肌肉注射或靜脈給葯,如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維生素C、地塞米松、賽庚啶、撲爾敏、敏迪、息斯敏、皮炎平霜、1%氫化可的松軟膏、樟腦酊等。

③一旦出現過敏性休克,應分秒必急地搶救,立即使病人頭低位躺下,皮下注射或肌注0.1%腎上腺素0.5~1.0毫克(小兒酌減),也可用0.1~0.5毫克緩慢靜推(以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到10毫升)。若皮下注射或肌注腎上腺素療效不好,可改用4~8毫克靜滴(溶於5%葡萄糖500~1000毫升)。呼吸困難時可緩慢靜脈注射氨茶鹼0.25~0.5克,同時人工呼吸,按病懷需要可給氧、保溫,並注意維持呼吸與循環功能。

葯物過敏的相關急救知識

常見的葯物如青黴素、頭孢唑啉、鏈黴素、慶大霉首段素、卡那黴素、普魯卡因、精製破傷風抗毒素、磷黴素鈉、復方新諾明、細胞色素C、各種疫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黃連素等均可引起過敏反應,其中青黴系過敏反應發生率居各種葯物過敏反應的首位,約佔用葯人數的0.7%~10%,其過敏性休克發生率也最高,佔用葯人數的0.004%~0.015%,其中過敏性休克發病最急驟,危險最大,通常在注射後數秒鍾(甚至在剛注射的一瞬間)發生。也有在數分鍾到半小時或在連續用葯的過程中發生。注射青黴素停葯72小時以上者,必須重新進行皮試,陰性者方可再用此葯。另外,換用不同廠家生產或不同批號的青黴素,亦必須皮試,陰性者方可再用。另外,衛生部規定青黴素制劑(包括長效制劑、半合成制劑),不論採用何種給葯途徑(即使是口服給葯),用葯前都要做皮膚試驗,陰性者方可使用。近年,衛生部審核批准青黴V鉀片免做皮膚過敏試驗。總之,青黴素皮試呈陽性者禁用青黴素類各種制劑。

葯物過敏的臨床表現

葯物經口服、注射、灌腸其他或途徑進入機體,引起一種特殊的全身性反應,有的在皮膚表現有各種皮疹,叫做葯物性皮炎或葯疹;有的僅表現為內臟損害;也有的除皮疹外還合並有內臟損害。本文只討論部分典型的葯疹和少數特殊類型的葯物反應。

1.過敏性葯疹

根據其潛伏期、發生發展情況、皮疹表現及轉歸等,至少可分為10多個亞型,如固定性紅斑葯疹、猩紅熱樣或麻疹樣葯疹、蕁麻疹及血管水腫型葯疹、多形紅斑型葯疹、結節紅斑型葯疹、紫癜型葯疹、濕疹樣型葯疹、痤瘡樣葯疹、剝脫性皮炎或紅皮病型及大皰性表皮壞死松解型葯疹等多種類型。它們具有下列一些共同點:①有一定潛伏期,一般為4~20日,戚芹跡平均7~8日,如已被致敏,再次用同樣葯物,常在24小時,平均7~8小時內即可發病。最短者僅數分鍾,遲者亦不超過72小時;②多數起病突然,或可先有畏寒、不適、發熱等前驅症狀;③皮疹發生發展,除固定紅斑外,照例呈泛發性和對稱性分布;④常伴輕重不一的全身性反應,輕者可不明顯,重者可頭痛、寒戰、高熱等;⑤病程有一定自限性,輕者在一周左右,重者亦不超過一月;⑥除在大皰性表皮壞死松解型葯疹預後較差外,余均較好。以下分別介紹幾種有代表性的亞型。

(1)蕁麻疹及血管水腫型葯疹

此類葯疹比較常見。其皮疹特點是發生大小不等的風團,持續時間較長。自覺瘙癢,可伴刺痛、觸痛。可伴有風團周圍局部水腫。皮疹可作為惟一的症狀出現,亦可作為血清病樣綜合征、過高並敏性休克時的一個症狀。

(2)固定性紅斑(固定疹)葯疹

是葯疹中最常見的一種,據統計占葯疹的22%~44%。常見的致病葯物為磺胺類(以長效磺胺占首位)、四環素類、解熱鎮痛葯及鎮靜葯,水腫性斑片,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清楚,重者斑上有一至數個水皰或大皰。紅斑數一至數片不等,分布不對稱。可發生在任何部位,常好發於口唇及外生殖器等皮膚黏膜交界處,常因摩擦引起糜爛。如復發,通常仍在原處發作,與前一次留下的色素斑完全或部分重疊,且常較前一次擴大、增多。皮損局部可伴瘙癢,皮損廣泛者期間有不同程度的發熱。紅斑消退後常留下紫褐色色素斑,多年不退盡,具有診斷價值。少數不帶紫色的水腫性紅斑,則消退快,且可不留痕跡。個別病例可伴發多形紅斑樣葯疹、蕁麻疹樣葯疹或麻疹樣紅斑。

(3)猩紅熱樣或麻疹樣葯疹

皮疹發生突然,或可伴寒戰、發熱(38℃以上)、頭痛、全身不適等。皮疹開始為彌漫性紅色斑或半米粒大至豆大紅色斑丘疹,從面頸、軀干、上肢向下肢發展,24小時即可遍布全身,分布對稱,呈水腫性、鮮紅色,壓之可退色。以後皮疹增多擴大,相互融合,可累及整個皮膚,酷似猩紅熱。但患者一般情況良好,而無猩紅熱的其他表現。皮疹發展至高潮後,紅腫漸消,繼以大片脫屑,體溫正常之後鱗屑即逐漸變薄變細變少,似糠秕狀,皮膚恢復正常,全病程不超過一個月,一般無內臟損害。若皮疹象麻疹,則稱玫瑰糠疹形葯疹,有時上述兩種皮疹可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時表現。

(4)重症多形紅斑葯疹

此系嚴重的大皰性多形紅斑,除皮膚損害外,眼、口、外生殖器等出現嚴重的黏膜損害,有明顯糜爛、滲出、疼痛,常伴寒戰、高熱,亦可並發支氣管炎、肺炎、胸腔積液及腎臟損害。眼損害可導致失明。罹患該型葯疹者 兒童 多見。

(5)剝脫性皮炎或紅皮病型葯疹

其表現為全身皮膚鮮紅腫脹,伴以滲液、結痂,繼而大片葉狀鱗屑剝脫。滲液有臭味。粘膜亦可充血、水腫、糜爛等。此類皮疹可在開始時就全身發生,或在上述猩紅熱樣或麻疹樣皮疹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伴有明顯的全身症狀,如發熱、惡心、嘔吐、淋巴結腫大、蛋白尿、肝大、黃疸等。是葯疹中比較嚴重的類型之一,其嚴重性僅次於大皰性表皮壞死松解型葯疹,在未用皮質類固醇年代,其病死率很高。由於引起此型葯疹的用葯劑量較大或療程較長,故可能在變應性反應基礎上合並有一定的毒性反應。

本症的特點是潛伏期長,常在20日左右;病程長,一般至少在一個月。

整個病程發展可分為4個階段:①前驅期:表現為短暫性皮疹,如局限於胸、腹或股部的對稱性紅斑,自覺瘙癢,或伴發熱,此為警告症狀,若此時即停葯可能避免發病。②發疹期:可緩慢地逐漸從面部向下發展,或開始為急性發作,以後皮疹或快或慢地波及全身。在皮疹發作處於高潮時,全身皮膚鮮紅腫脹,面部水腫顯著,常有溢液結痂,伴畏寒與發熱。部分患者可出現肝、腎、心等內臟損害。周圍血象白細胞總數多增高,一般在15×109~20×109/L之間。③剝脫期:這是本症的特徵性表現。皮疹紅腫開始消退,繼而呈魚鱗狀至大片形脫屑,鱗屑晨可布滿床單,並且反復脫落,持續可達1至數月之久。頭發、指(趾)甲亦常同時脫落。④恢復期:魚鱗狀脫屑變或糠秕狀,繼而逐漸消失,皮膚恢復正常。自應用皮質類固醇後,病程可以顯著縮短,預後亦大大改觀。

(6)大皰性表皮壞死松解型葯疹

臨床上比較少見,是葯疹中最嚴重的一型。起病急,皮疹於2~3日內遍及全身。初為鮮紅或紫紅色斑。有時起病時呈多形紅斑樣,以後增多擴大,融合成棕紅色大片。嚴重者黏膜同時累及,可謂體無完膚。斑上上出現鬆弛性大皰,形成很多平行的3~10cm長的皺褶,可以從一處推動到另一處。表皮極細薄,稍擦即破,顯示明顯的棘層松解現象。全身常伴40℃左右的高熱。重者可同時或先後累及胃腸道、肝、腎、心、腦等臟器。病程有一定自限性,皮疹常於2~4周後開始消退。如發生嚴重並發症或某些重要臟器的嚴重受累,或因處理不當可於2周左右死亡。

2.幾種特殊類型的葯物反應

(1)短程銻劑皮炎型 這是50年代我國採用酒古酸銻鉀靜脈注射短程治療日本血吸蟲病時所見的一種輕型毒性皮炎。其特點為:①患病率高,一般在30%~40%,有的可高達60%~70%。②潛伏期短,均在開始治療後2~3日內發病。③均在銻劑用量達到0.3克後發疹。④夏季多見。⑤皮疹對稱分布於面、頸、手背和手指伸面,偶見於胸腹部,酷似痱子,密集而不融合,炎症反應輕微,自覺微癢或燒灼感,個別有發熱等全身症狀。⑥病程有自限性,即使不停葯,皮疹亦大多於3~5日內自行消失,伴以糠秕樣脫屑。⑦再治偶有復發。未見任何並發症和後遺症。組織化學檢查發現皮疹與正常皮膚含銻量無甚差異(均約2.5μg/dl)。組織病理似接觸性皮炎,無特異性。

(2)乳頭狀增生型 多由於長期服用左碘、溴劑等引起,潛伏期常為一月左右,對症治療後逐漸消退,全程約3周。

(3)紅斑狼瘡樣反應 自60年代初期發現肼屈嗪(肼苯噠嗪)可以引起紅斑狼瘡樣反應後,迄今已知道有50多種葯物諸如青黴素、普魯卡因胺、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保泰松、甲基硫氧嘧啶、利血平、滅滴靈及口服避孕葯物等可引起這類反應。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多關節痛、肌痛、多漿膜炎、肺部症狀、發熱、肝脾和淋巴結腫大、肢端發紺和皮疹等。但實驗室檢查抗雙鏈DNA抗體陰性、補體值正常;臨床症狀較輕;腎和中樞神經系統侵犯甚少發生;停葯後症狀消退,這些和特發性紅斑狼瘡表現不同。

(4)真菌病型反應 由於大量抗生素、皮質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常引起體內環境平衡擾亂和菌群失調,出現真菌病例反應,表現為白念珠菌、麴菌或皮膚癬菌感染,前兩者可有胃腸道、肺或其他內臟感染,可同時累及多個臟器。生前應用免疫抑制劑者屍解中發現嚴重的全身性真菌感染並非少見。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患皮膚癬菌病者,由於上述葯物的應用,癬病皮損范圍變得更加廣泛,且不易治療,即使治癒亦易復發,造成癬病防治上的困難。

(5)皮質類固醇型反應 若激素應用的劑量較大,時間較久,常可引起多種不良反應,甚至導致死亡。它引起的副作用主要有:①繼發性細菌或真菌感染:最多見。②胃腸道:類固醇潰瘍,甚至並發出血、穿孔。③中樞神經系統:欣快、易激動、頭暈、頭痛、失眠等。④心血管系統:心悸、血壓升高、血栓形成、心律不齊等。⑤內分泌系統:庫欣樣癥候群、骨質疏鬆、糖尿病、皮質功能減退及兒童生長發育抑制等。⑥皮膚:痤瘡、多毛、毛細血管擴張、瘀斑、皮膚萎縮等。⑦眼:視力模糊、眼壓增高、白內障及青光眼等。

點擊下頁查看>>>葯物過敏的治療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