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香油皮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香油皮炎

發布時間: 2023-04-14 21:44:54

Ⅰ 臉曬傷了可以用香油摸嗎

可以的,不過建議1.輕度日曬傷
主要採取局部外用葯物療法,以消炎、安撫、止痛為原則。一般外搽爐甘石洗劑或振盪洗劑即可。嚴重者可局部用冰牛奶濕敷,直至急性症狀消退。可選用下列外用方法:
(1)0.5%~1%吲哚美辛霜劑(或溶液),外用可抑制紫外線紅斑(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療效較好。
(2)自來水或醋酸鋁溶液冷濕敷。
(3)外用含糖皮質激素噴霧劑、洗劑、乳劑或凝膠劑,可減輕局部炎症和疼痛。
(4)外用潤滑劑可減輕和消除乾燥。
(5)外用抗曬劑,大多數市售防治曬傷的成葯含有局部麻醉劑(苯唑卡因、狄布卡因或利多卡因)、防腐劑、潤滑劑和香料,其中有效成分是20%苯唑卡因。加有麻醉劑的噴霧劑、乳劑和洗劑等有清涼
作用,軟膏有潤滑作用,因而能減輕症狀。使用時應考慮到致敏的可能性,尤其是對苯唑卡因。
2.嚴重日曬傷
(1)若患者受到日光燈或日光的過量照射應立即就診,控制尚未出現的嚴重皮炎相對較容易和有效。症狀出現前可口服阿司匹林。
(2)對已經發生的嚴重日曬傷,其局部處理應包括外用0.5%~1%吲哚美辛霜或溶液或持續性冷濕敷,外用糖皮質激素和潤滑劑,必要時用止痛葯和預防並發細菌感染。對各種皮損,可根據病損不同情況
參照皮炎濕疹治療。
(3)全身用葯:給予口服抗組胺葯和少量鎮靜劑,並給予補液及其他對症處理。可選用以下葯物:①抗組胺類,如氯苯那敏、賽庚啶、西替利嗪、皿治林(咪唑斯叮)等。②維生素類,如維生素B12、
維生素PP、維生素C及煙醯胺等均可阻抑或減弱光敏作用,應用劑量宜較大。

Ⅱ 為什麼香油可治尿布皮炎

我是第一次聽說用香油治皮炎
不過,我知道一個方法很有用,就是,紫草油
去葯店,買
1兩紫草,回家用,豆油,橄欖油都成,上鍋加熱到出現清煙,然後到在紫草上,等涼了以後就可以用了,用來治你說的這個皮炎,效果非常不錯。一般半天就能看到效果。

Ⅲ 臉上特別干用香油擦臉,起什麼作用

香油是芝麻經過加工後產生的天然植物油脂,其中富含天然的維生素E及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是一種強還原劑,可以對抗細胞中的氧自由基、還原黑色素,具有美白祛斑及抗衰老等功效;

特別是對於受損皮膚具有抗炎及促進修復的作用,可以使用香油做日常護膚用,但是注意植物油脂多具有感光性,應避免在白天使用。

(3)香油皮炎擴展閱讀:

吃香油的好處:

1、治療鼻炎。慢性鼻炎患者,用消毒棉球蘸取香油塗於鼻腔患處,可緩解症狀。

2、保護嗓子。常喝香油能增強聲帶彈性,使聲門張合靈活有力,對聲音嘶啞、慢性咽喉炎有良好的恢復作用。

3、去除老年斑。香油中的卵磷脂不僅滋潤皮膚,而且可以祛斑,尤其可以祛除老年斑。

4、保護牙齦和口腔。對於牙齦出現萎縮的中年人,特別是還有抽煙和嗜酒習慣的人來說,久用香油可保護牙齦和口腔。

5、預防脫發和早期白發。中老年人久用香油,還可以預防脫發和過早出現白發。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香油

人民網-中老年人吃香油的10大好處

Ⅳ 皮炎偏方有誰知道用什麼葯可以治好皮炎

皮炎的葯復物選擇要根據皮疹制的特點來進行選擇的,比如說以滲出為主,我們是不能擦一些葯膏的,要使用溶液進行濕敷治療,比如說硼酸溶液、生理鹽水溶液濕敷,待皮疹乾燥之後,再採用激素類 的葯膏治療,如地奈德軟膏、氫化可地松軟膏、復方氟米松軟膏外擦治療。
待皮疹得到控制和大部分好轉之後,可以改為他克莫司軟膏或者吡美莫斯軟膏鞏固治療,到最後也可以改為滋潤保濕類的葯物,如氧化鋅軟膏、布特軟膏來保濕修復皮膚屏障,鞏固治療,不同時期 ,選擇不同的葯物,有助於病情的恢復,而且減少副作用的發生。

Ⅳ 過敏性皮炎,冬天皮膚乾燥,能用香油按摩臉么

過敏性皮炎冬天皮膚乾燥,可以用一些特殊的油脂按摩,香油也是其它一種,但核桃油比較好。

Ⅵ 怎樣用葯浴治療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起病緩慢而頑固。一般分局限型和播散型兩種。皮損呈苔蘚樣變,不傾向濕潤化和陣發性劇癢是本病的特點,以夜間和情緒波動時為重,好發於頸、會陰、大腿內側、前臂等皮膚易摩擦的部位。中醫稱本病為「頑癬」、「牛皮癬」、「銀屑病」,認為是由於風濕熱邪,蘊結肌膚,日久生風化燥,耗傷營血,皮失所養而致。
方一【組成】馬皮100克。
【用法】將馬皮燒灰存性,再調香油,搽洗患處。
【功用】清熱燥濕。
【適應證】牛皮癬。
【說明】馬皮為馬的外皮,以其燒灰,配以香油,外洗治牛皮癬,在民間流傳,療效較好,其作用機制有待研究。
方二【組成】芋頭、生大蒜各數枚。
【用法】將兩物共搗爛,取汁,洗塗患處。
【功用】祛風,解毒,散結。
【適應證】牛皮癬。
【說明】芋頭性味甘辛平,功能祛風散結,能破宿血,去死肌。大蒜有解毒祛風的作用,善治癬瘡。其浸出液經葯理實驗證明,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故兩者相配,對牛皮癬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方三【組成】大蒜適量。
【用法】搗爛取汁,搽洗患處。
【功用】祛風祛濕。
【適應證】牛皮癬。
【說明】大蒜治療牛皮癬,民間多用之,療效較好。
方四【組成】野芹菜適量。
【用法】取其莖、葉揉成團,在皮損處反復揉擦,使葯汁完全濕染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5分鍾。視皮損情況可反復使用。
【功用】清熱,祛風,利濕。
【適應證】銀屑病。
【說明】野芹菜又名旱芹,性味甘苦涼,功能清熱利濕祛風。銀屑病多為血燥風熱之症,故用野芹菜擦洗,頗為適宜。
方五【組成】新鮮豬骨(帶髓)適量。
【用法】將新鮮豬骨曬干,砸開骨髓腔,裝入干餾器內,加熱,收集餾液冷卻後即得。搽洗患處,每日1次。
【功用】解毒療癬。
【適應證】牛皮癬。
【說明】豬骨治瘡癬,流傳民間。本方採用骨餾油系現代新工藝,能保持原有的功效,又方便衛生。
方六【組成】木槿皮、桑白皮、板藍根、黃柏、金銀花、苦參、大楓子、忍冬藤、蛇床子各25克,丁香、防風各15克,狼毒、蟬蛻各10克,生地黃20克,百部30克。
【用法】先將諸葯加水煎3次,最後把3次煎好的葯液倒在一起,用小火慢慢濃縮至500~700毫升,待溫後用此葯液擦洗患部(皮損區),每日擦洗2次。
【功用】涼血疏風,殺蟲止癢。
【適應證】牛皮癬。
【說明】方中木槿皮、桑白皮祛風利濕,是為主葯;板藍根、黃柏、金銀花清熱解毒;苦參、大楓子、忍冬藤、蛇床子燥濕;防風、蟬蛻、丁香祛風;狼毒、百部解毒殺蟲;生地黃滋陰養血潤燥。諸葯合用,共奏涼血疏風、殺蟲止癢之功。
方七【組成】木賊、麻黃、紫荊皮、白鮮皮、蛇床子各15克,蒼術20克。
【用法】每日2劑,1劑水煎內服;另1劑加水倍量,煎沸再熬15~20分鍾,過濾取汁備用。治療時,1劑日分3次服;另1劑葯液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患處。每次熏洗15分鍾以上。
【功用】疏風散寒,祛濕止癢。
【適應證】牛皮癬(銀屑病)。
【說明】木賊功能去風濕、散火邪。諸葯合用,燥濕止癢作用更佳。
方八【組成】地膚子、生大黃、大楓子、白鮮皮、鶴虱各15克,苦參30克,黃柏、生杏仁、明礬、朴硝、蟬衣、蜂房各9克,丹皮12克。
【用法】上葯煎湯去渣,趁熱熏洗患處,每日1或2次。
【功用】疏風散寒,殺蟲止癢。
【適應證】各期銀屑病皮損者。
【說明】鶴虱,外敷療瘡癰,有殺蟲解毒之功。至於地膚子、白鮮皮等均有祛風勝濕的作用,苦參、黃柏燥濕解毒,杏仁,蜂房亦能殺蟲,蟬衣、丹參祛風止癢。
方九【組成】明礬、花椒各150克,朴硝500克,野菊花250克。
【用法】上葯加水,煮沸過濾,趁熱洗浴,每日1次。
【功用】疏風散寒,祛濕止癢。
【適應證】各期銀屑病皮損者。
【說明】明礬有燥濕收斂作用,配伍花椒燥濕,朴硝、野菊花清熱解毒,故對各期銀屑病有一定療效。
方十【組成】石菖蒲、黃連、黃柏、大黃、枯礬、艾葉、射干、薄荷、知母、百部各30克,狼毒20克。
【用法】上葯加水2 000毫升,煎沸5分鍾,去渣取液。待葯液冷卻至40℃左右時,熏洗,濕敷,並稍用力揉患處。每次洗浴30分鍾,每日2次,每劑葯可用2日,同時配合液氮冷凍,以棉團直接凍融患處。持續3秒,連續2次即為治療1次,每周治療2次。
【功用】祛散痰濕,疏化瘀熱。
【適應證】尋常型銀屑病。
【說明】石菖蒲功能去濕逐風,葯理學實驗表明,本品對中樞神經有鎮靜作用,是為方中主葯。再配伍黃連、黃柏、大黃清熱解毒,枯礬、艾葉燥濕,射干、薄荷散邪,狼毒殺蟲,故對該病有效。
方十一【組成】苦參、蛇床子、地膚子、白鮮皮、黃芩、白礬各30克,川椒、艾葉各15克,冰片10克(分次沖化)。
【用法】上葯共研粗末,加清水適量浸泡30分鍾後,煎沸入冰片沖化,然後將葯液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再坐浴,每次15~30分鍾,每日坐浴1或2次。
【功用】清熱燥濕,祛風止癢。
【適應證】神經性皮炎。
【說明】方中苦參、蛇床子、地膚子、白鮮皮均有祛風燥濕之功,黃芩、白礬清熱燥濕,川椒、艾葉亦能祛風止癢。
方十二【組成】側柏葉、紫蘇葉各120克,蒺藜秧240克。
【用法】上葯共碾粗末,裝紗布袋內,用水2 500~3 000毫升煮沸30分鍾。用軟化毛巾蘸湯溻洗,或溻洗後加熱水浸浴。
【功用】清熱,潤膚,止癢。
【適應證】牛皮癬。
【說明】側柏葉功能祛風濕、散腫毒、涼血,外敷療火丹,散痄腮腫痛熱毒。紫蘇葉能散血脈之邪。蒺藜秧亦有祛風清熱的功效。
方十三【組成】百部、苦參各120克,蛇床子60克,雄黃15克,狼毒75克。
【用法】上葯研粗末,一並裝入紗布袋內,用水2 500~3 000毫升煮沸30分鍾,將葯液倒入盆內,用軟毛巾溻洗患處,或溻洗後再加熱水浸浴。
【功用】祛風止癢,祛濕殺蟲。
【適應證】神經性皮炎。
【說明】百部,善於殺蟲。葯理學實驗表明,百部對多種致病菌、蟲虱等均有殺滅作用。雄黃、狼毒亦有解毒殺蟲的功效,苦參、蛇床子則能祛風勝濕止癢。
方十四【組成】透骨草、苦參各30克,紅花、雄黃、明礬各15克。
【用法】上葯加水3 000毫升,煎取2 500毫升,待溫後,用毛巾反復洗患處。每日3或4次,每次15分鍾。
【功用】軟堅,止癢。
【適應證】神經性皮炎。
【說明】透骨草功能祛風除濕,苦參清熱燥濕,紅花活血化瘀,雄黃解毒殺蟲,明礬有收斂軟化皮膚角質的作用。
方十五【組成】檳榔9克,全蟲、斑蝥、蟬蛻、五味子、冰片各3克,白酒150毫升。
【用法】將上葯放入廣口玻璃瓶內,加入白酒浸泡1周,過濾去渣,取汁密封備用。使用時先將患處用溫開水洗凈,拭乾,然後用脫脂棉簽蘸葯酒,塗洗患處。每日早晚各塗洗1次。
【功用】解毒殺蟲,祛風止癢。
【適應證】銀屑病。
【說明】檳榔能敷瘡,生肌止痛。葯理學研究表明,檳榔所含生物鹼有抗真菌、病毒作用。方中全蟲、斑蝥、蟬蛻等蟲類葯物均有解毒的功效。
方十六【組成】公丁香、川椒、生半夏、生南星、生馬錢子、生白附子各3克,雄黃、黃柏各2克,五倍子、斑蝥各5克。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加白酒250毫升,裝入瓶內浸泡1周,密封備用。使用時以棉簽蘸葯酒反復塗洗患處,直至患部皮膚有發熱和痛癢感時為止。每日1次。
【功用】解毒殺蟲,祛風止癢。
【適應證】神經性皮炎。
【說明】方中公丁香、川椒芳香祛濕,生半夏、生南星、生白附子、生馬錢子均有燥濕逐風之功,雄黃、斑蝥、黃柏則能解毒,五味子收斂。諸葯合用,解毒殺蟲,祛風止癢,故能有效地治療神經性皮炎。
方十七【組成】細辛、馬錢子(生用不去毛)、生草烏、硫黃各3克,雄黃、生白礬各6克,冰片2克。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浸入100毫升乙醇中浸泡1周,時時搖動,去渣取汁備用,使用時用棉簽蘸葯液塗洗患處,每日擦洗1或2次,以愈為度。
【功用】解毒殺蟲,祛濕止癢。
【適應證】牛皮癬。
【說明】馬錢子功能散血熱、消腫毒。現代葯理學研究表明,其所含的番木鱉鹼(士的寧)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對某些細菌及真菌均有抑製作用,故可用於治療神經性皮炎。
方十八【組成】細辛、半夏、川椒各35克。
【用法】上葯用95%乙醇500毫升浸泡1周備用。每日塗洗患處2或3次。用葯時避免飲酒與吃刺激性食物,塗葯後,夜間瘙癢減輕,甚至無瘙癢現象,塗洗1周,局部肥厚部分變薄,有輕度脫皮現象;經3~4周或較長一段時間即可痊癒。
【功用】止癢,收斂,鎮靜。
【適應證】神經性皮炎。
【說明】細辛,有除皮膚風濕、止癢作用,葯理學研究也表明,細辛有良好的局部麻醉作用,能止痛解熱,抑制病菌生長。
方十九【組成】刺猥皮、枳實、車前草各10克,紫草、蒲公英各15克。
【用法】上葯用水500~1 000克煮沸過濾得液,熏洗患處。
【功用】理氣,祛風,止癢。
【適應證】神經性皮炎。
【說明】刺猥皮,收澀止血,化瘀止痛,一直以來用於治療痔瘡、牛皮癬等,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方二十【組成】蒼耳子、蛇床子、威靈仙、苦參、吳茱萸各15克。
【用法】上葯加水適量,濃煎取汁,外洗患處。
【功用】祛風除濕,解毒止癢。
【適應證】神經性皮炎。
【說明】方中蒼耳子功能散風祛濕、止痛殺蟲,其所含的生物鹼有毒性,能使組織器官壞死,並能抑制多種致病菌的生長,故對神經性皮炎有效。
方二十一【組成】秦皮120克。
【用法】上葯加水煎取汁洗患處。每天洗1次,每次煎水可洗3次。
【功用】清熱燥濕,平喘止咳。
【適應證】銀屑病。
【說明】秦皮主風寒濕痹,除熱。葯理學研究表明,本品有消炎、鎮痛作用。
方二十二【組成】土茯苓50克。
【用法】水煎洗患處。
【功用】解毒除濕。
【適應證】銀屑病。
【說明】土茯苓,利濕去熱,能入絡,治療濕熱之蘊毒。臨床常用本品治療楊梅瘡等惡性皮膚病。
方二十三【組成】楮桃葉、側柏葉各250克。
【用法】上葯用水煎,取汁熏洗患處。
【功用】涼血,祛風,利水。
【適應證】銀屑病。
【說明】楮桃葉性味甘涼,可治瘡癰,瘙癢等症,側柏葉亦有涼血祛風的功效。
方二十四【組成】徐長卿、地膚子、千里光各30克,黃芩、蛇床子、蒼耳子、狼毒、白鮮皮各10克,槐花、木槿皮各15克。
【用法】上葯用水煎取汁洗患處。
【功用】清熱解毒,祛風除濕。
【適應證】銀屑病。
【說明】方中千里光功能殺蟲止癢,洗疥癩癬瘡,去皮膚風熱。徐長卿、地膚子、蛇床子等均有清熱燥濕、解毒的作用。
方二十五【組成】秦艽60克。
【用法】水煎取汁熏洗患處。
【功用】祛風除濕。
【適應證】銀屑病。
【說明】秦艽,能祛風除濕。葯理學研究表明,本品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鎮靜止痛作用,並能明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具有抗感染、抑菌的作用。
方二十六【組成】苦楝皮45克。
【用法】水煎取汁洗患處。
【功用】清熱,解毒,燥濕。
【適應證】銀屑病。
【說明】苦楝皮功能清熱、燥濕、殺蟲,臨床常用於治療頑固性濕癬等皮膚病。
方二十七【組成】土大黃、雄黃各30克。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用食醋拌勻,使用時取葯適量,塗洗患部,每日搽1~3次。
【功用】祛風燥濕,殺蟲止癢。
【適應證】銀屑病進行期或靜止期。
【說明】土大黃功能清熱解毒,治癬,殺一切蟲腫毒。配伍祛風殺蟲的雄黃,對各期銀屑病均可治療。
方二十八【組成】苦參、菊花各60克,蛇床子、金銀花各30克,白芷、黃柏、地膚子各15克,菖蒲10克。
【用法】將上葯水煎,濾得葯液,趁熱用紗布蘸葯汁搽洗患部,每次洗5~10分鍾,每日2次。
【功用】潤燥,殺蟲,止癢。
【適應證】牛皮癬。
【說明】方中苦參、蛇床子祛風燥濕,配伍白芷、地膚子散風邪,金銀花、菊花清熱,黃柏、菖蒲利濕。諸葯合用,既清熱潤燥解毒,又能祛風殺蟲止癢,故對牛皮癬有一定療效。

Ⅶ 治療皮炎有哪些偏方

絲瓜葉方治皮炎 [用料]鮮絲瓜葉適量。

[制用法]將絲瓜葉洗凈,揉碎後摩擦患處,直至發紅為止。每7日1次,通常3~4次即可見效。

[功效]清熱,解毒,止血。可治療神經性皮炎。

腐皮香油方治皮炎 [用料]豆腐皮、香油各適量。

[制用法]將豆腐皮燒存性,研為細末,以香油調勻,塗敷患處。每天2次。

[功效]清熱,潤燥,止癢。可治療過敏性皮炎之濕癢難忍。

脂溢性皮炎驗方 [用料]硼砂、蘇打各適量。

[制用法]將上兩味放置盆內,用熱水溶化開。洗患處。每天晚1次,日久即愈。

[功效]可治療脂溢性皮炎。

甘油醋治療脂溢性皮炎 [用料]甘油1份,醋5份。

[制用法]將兩味混勻,塗搽患處。

[功效]消炎止癢。可治療脂溢性皮炎。

煙葉治療神經性皮炎 [用料]烤煙葉適量。

[制用法]先將患處皮膚洗軟,颳去皮屑,用水浸濕的煙葉外貼或熬水洗患處。

[功效] 治療神經性皮炎。

米糠餾油治皮炎 [用料]米糠餾油。

[制用法] 用糠餾油塗局部後以電吹風吹之(也可以火烘),每天1次,每次10分鍾。

[功效]殺蟲,止癢。可治療神經性皮炎、鵝掌風。

苦參制劑療皮炎 [用料]陳醋500毫升,苦參200克。

[制用法] 先將苦參用水洗凈,放入陳醋中浸泡5天。用前先將患處洗凈,用棉簽蘸葯液塗搽患處,每天早晚各1次。

[功效]止癢去屑。可治療神經性皮炎。

豬膽汁治脂溢性皮炎 [用料]豬苦膽1個。

[制用法]將苦膽汁倒入盆中,加入溫水攪勻,洗頭或患處,清除油脂狀鱗屑後再用清水沖洗1次。每天洗1次。

[功效] 瀉內熱、通血脈。可治療脂溢性脫發及小兒脂溢性皮炎。

羊蹄根治頭部脂溢性皮炎 [用料]鮮羊蹄根(也可加引入鮮葉)適量,食鹽少許。

[制用法]將鮮葯洗凈,搗爛,加鹽少許拌勻,擠出自然汁、塗患處,日數次。

[功效]頭部脂溢性皮炎(頭部瘙癢,脫白屑)。

烏桕治脂溢性皮炎 [用料] 鮮烏桕嫩芽60克,明礬9克。

[制用法]煎水洗患處。或取干烏桕嫩葉30克,明礬9克,共研末,布包浸米醋,外擦患處。

[功效]脂溢性皮炎。

雞蛋米醋治神經性皮炎 [用料]雞蛋4個(草雞蛋),米醋1斤。

[制用法]將米醋放入黑瓶內,用酒精擦凈雞蛋外殼,放入醋內,置陰暗處,一星期後,將蛋取出,打碎,將蛋黃蛋白調勻,另裝瓶蓋緊,置陰暗處。

[功效]神經性及風濕性皮炎。

Ⅷ 手上脫皮抹香油好嗎

這可 能是皮膚乾燥的 原因, 也可能是皮炎的原因,可以擦些紅黴素或者四環素軟膏治療。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Ⅸ 請問如何治療口周皮炎

最簡單!~也是最有用的方法!~我主任告訴我的!~用香油抹就是可以!~純天然!~沒有任何副作用!~餓的時候還可以舔舔!~呵呵!~至於別的方法你根本不用考慮了,因為你老婆現在懷孕了,用任何的葯物對身體都是不好的!~如果誰可以說香油對孕婦有影響的話,那你就聽他的!~祝你老婆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