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風濕性皮炎如何治療方法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風濕性皮炎如何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 2023-04-01 21:12:23

Ⅰ 風濕病怎麼治療

風濕病怎麼治療?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如果您是醫療相關人員,建議您查閱相關專業書籍;如果您是普通病號,建議您去正規醫院請教專業醫生為為佳。
風濕病是一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其中多數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多較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且大多具有遺傳傾向。診斷及治療均有一定難度;血液中多可檢查出不同的自身抗體,可能與不同HLA亞型有關;對非甾類抗炎葯(NSAID),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有較好的短期或長期的緩解性反應。

西醫學名:風濕病;所屬科室:內科 - 免疫內科;發病部位:全身;主要症狀關節疼痛;主要病因:免疫反應,遺傳因素,感染,內分泌因素。
【疾病介紹】
廣義上認為凡是引起骨關節,肌肉疼痛的疾病皆可歸屬為風濕病。延續下來,至今在風濕病分類上,廣義的已有100多種疾病,包括了感染性、免疫性、代謝性、內分泌性、遺傳性、退行性、腫瘤性、地方性、中毒性等多種原因引起的疾病。狹義上應該僅限於內科與免疫相關范疇的幾十種疾病。其中有些病還是跨學科的,如痛風,骨性關節病,感染性關節炎等。
【疾病分類】
1. 以關節炎為主的:如類風濕性關節炎( RA),斯惕爾病又分為幼年型和成人型,強直性脊柱炎(AS),銀屑病關節炎。
2. 與感染相關的:如風濕熱,萊姆病,賴特綜合征,反應性關節炎。
3. 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原發性乾燥綜合征(pSS), 系統性硬化症(SSc),多發性肌炎(PM),皮肌炎(DM),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CTD),血管炎。
【疾病治療】

風濕性疾病是一類侵犯多種組織多系統和內臟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程度不同的免疫性炎症反應,可致成各種組織和器官損傷,嚴重影響其正常功能。甚至造成致命性損害。此外,大多數風濕性疾病都有關節症狀;每個病人,同一種疾病,不同病程都有其特殊性。應該仔細評價,以制訂出其個人的治療計劃。治療目標應包括緩解症狀,改善病情,恢復功能,提高生活質量,盡可能延續患者的生命。由於大部分風濕性疾病目前還不能根治,因此要爭取病人的合作,長期堅持治療。治療的方法包括葯物,理療,休息及鍛練,矯形及手術。要教育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配合治療。

Ⅱ 風濕性皮肌炎

風濕性的皮膚炎,是免疫上面的問題導致皮膚和皮下肌肉細胞的代謝發生異常,蛋白質的代謝紊亂,生理異常的一種症狀,這種情況,要用外用的細胞修復的中葯,導正皮膚和肌肉的細胞代謝,排除異常的化學物質,修復蛋白質的正常代謝,這樣,皮肌炎才能治好,並控制住肌肉萎縮,恢復正常的肌肉活性

Ⅲ 風濕病怎麼辦

風濕一般就是全身遊走性關節疼痛,以膝關節疼痛為多數。最好用中醫中葯治療。治療用純中葯追風舒筋療法就可以,沒有任何副作用,療效好,療程短。不要用西葯,副作用太大,不要用冷水,注意防寒保暖,不要勞累,注意休息。保持好心情。

Ⅳ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最佳方法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徵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那麼,有什麼治療 方法 嗎?接下來,我就和大家分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最佳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西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最佳方法
(一)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至今尚無特效療法,仍停留於對炎症及後遺症的治療,採取綜合治療,多數患者均能得到一定的療效。現行治療的目的在於:①控制關節及 其它 組織的炎症,緩解症狀;②保持關節功能和防止畸形;③修復受損關節以減輕疼痛和恢復功能。

(一)一般療法

發熱關節腫痛、全身症狀來者者應卧床休息,至症狀基本消失為止。待病情改善兩周後應逐漸增加活動,以免過久的卧床導致關節廢用,甚至促進關節強直。飲食中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要充足,貧血顯著者可予小量輸血,如有慢性病灶如扁桃體炎等在病人健康情況允許下,盡早摘除。

(二)葯物治療

1、非甾體類抗炎葯(NSAIDS)

用於初發或輕症病例,其作用機理主要抑制環氧化酶使前腺素生成受抑制而起作用,以達到消炎為止痛的效果。但不能阻止類風濕性關節炎病變的自然過程。本類葯物因體內代謝途徑不同,彼此間可發生相互作用不主張聯合應用,並應注意個體化。

能抗風濕,抗炎,解熱,止痛。劑量每日2~4g,如療效不理想,可酌量增加劑量,有時每日需4~6克才能有效。一般在飯後服用或與制酸劑同用,亦可用腸溶片以減輕胃腸道刺激。

系一種吲哚醋酸衍生物,具有抗炎、解熱和鎮痛作用。患者如不能耐受阿斯匹林可換用本葯,常用劑量25mg每天2~3次,每日100mg以上時易產生副作用。副作用有惡心、嘔吐、腹瀉、胃潰瘍、頭痛、眩暈、精神抑鬱等。

是一類可以代替阿斯匹林的葯物,包括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oproxen)和芬布芬(fenbufne)作用與阿斯匹林相類似,療效相仿,消化道副作用小。常用劑量:布洛芬每天1.2~2.4g,分3~4次服,萘普生每次250mg,每日2次。副作用有惡心、嘔吐、腹瀉、消化性潰瘍、胃腸道出血、頭痛及中樞神經系統紊亂如易激惹等。

為鄰氨基苯酸衍生物,其作用與阿斯匹林相仿。抗類酸每次250mg,每日3~4次。氯滅酸每次200~400mg,每日3次。副作用有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瀉及食慾不振等。偶有皮疹,腎功能損害,頭痛等。

2.金制劑

目前公認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有肯定療效。常用硫代蘋果酸金鈉(gold,sodium thiomalate myochrysin)。用法第一周10mg肌注,第二周25mg。若無不良反應,以後每周50mg。總量達300~700mg時多數病人即開始見效,總量達600~1000mg時病情可獲穩定改善。維持量每月50mg。因停葯後有復發可能,國外有用維持量多年,直線終身者。金制劑用葯愈早,效果愈著。液笑金制劑的作用慢,3~6個月始見效,不宜與免疫抑制劑或細胞毒葯物並用。若治療過程中總量已達1000mg,而病情無改善時,應停葯。口服金制劑效果與金注射劑相似。副作用有大便次數增多,皮疹,口腔炎,緊損害等,停葯後可恢復。

口服金制劑金諾芬(Auranofin)是一種磷化氫金的羥基化合物。劑量為6mg每日一次,2~3月後開始見效。對早期病程短的患者療效較好。副作用比注射劑輕,常見為腹瀉,但為一過性,緩解顯效率62.8%。

3.青黴胺

是一種含巰基的氨基酸葯物,治療慢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一定效果。它能選擇性抑制某些免疫細胞使IgG及IgM減少。副作用有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蛋白尿,過敏性皮疹,食慾不振,視神經炎,肌無力,轉氨酶增高等。用法第一談埋巧個月每天口服250mg,第二個月每次250mg,每日2次。無明顯效果第三個月每次250mg,每日三次。每次總劑量達750mg為最大含鍵劑量。多數在3個月內臨床症狀改善,症狀改善後用小劑量維持,療程約一年。

4.氯喹

有一定抗風濕作用,但顯效甚慢,常6周至6個月才能達到最大療效。可作為水楊酸制劑或遞減皮質類固醇劑量時的輔助葯物。每次口服250~500mg,每日2次。療程中常有較多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和食慾減退等。長期應用須注意視網膜的退行性變和視神經萎縮等。

5.左旋咪唑

可減輕疼痛、縮短關節僵硬的時間。劑量為第一擊50mg,每日1次,第二周50mg,每日2次,第三周50mg,每日3次。副作用有眩暈、惡心、過敏性皮疹、視力減退、嗜睡、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肝功能損害、蛋白尿等。

6.免疫抑制劑

適用在其它葯物無效的嚴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停葯情況下或激素減量的患者常用的有硫唑嘌呤,每次50mg,每日2~3次。環磷醯胺每次50mg,每日2次。特症狀或實驗室檢查有所改善後,逐漸減量。維持量為原治療量的1/2~2/3。連續用3~6個月。副作用有骨髓抑制、白細胞及血小板下降,肝臟毒性損害及消化道反應、脫發、閉經、出血性拼膀光炎等。

氨甲蝶呤(MTX) 有免疫抑制與抗炎症作用,可降血沉,改善骨侵蝕,每周5~15mg肌注或口服,3個月為一療程。副作用有厭食、惡心、嘔吐、口腔炎、脫發、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葯物性間質性肺炎與皮疹。可能成為繼金和青黴胺之後被選用的另一緩解性葯物。

7.腎上腺皮質激素

腎上腺皮質激素對關節腫痛,控制炎症,消炎止痛作用迅速,但效果不持久,對病因和發病機理毫無影響。一旦停葯短期內即復發。對RF、血沉和貧血也無改善。長期應用可導致嚴重副作用,因此不作為常規治療,僅限於嚴重血管炎引起關節外損害而影響理要器官功能者,如眼部並發症有引起失明危險者,中樞神經系統病變者,心臟傳導阻滯,關節有持續性活動性滑膜炎等可短期應用,或經NSAIDS、青黴胺等治療效果不好,症狀重,影響日常生活,可在原有葯物的基礎上加用小劑量皮質類固醇。發奏效不著可酌情增加。症狀控制後應逐步減量至最小維持量。

醋酸氫代潑尼松混懸液可作局部關節腔內注射,適用於某些單個大關節頑固性病變,每次關節腔內注射25~50mg,嚴防關節腔內感染和骨質破壞。去炎舒松特丁乙酸酯,是一種適合關節內給葯的長效皮質類固醇,一次量為10mg,膝關節為30mg。

8.雷公藤

經國內多年臨床應用和實驗研究有良好療效。有非甾類抗炎作用,又有免疫抑制或細胞毒作用,可以改善症狀,使血沉和RF效價降低,雷公藤多甙60mg/d,1~4周可出現臨床效果。副作用有女性月經不調及停經,男性精子數量減少,皮疹,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腹痛腹瀉等。停葯後可消除。

昆明山海棠,作用與雷公藤相似,每次2~3片,每天3次。療程3~6月以上。副作用頭昏、口乾、咽痛、食慾減退、腹痛、閉經。

9.其它治療

胸腺素、血漿去除療法等尚待探索。

(三)理療

目的在於用熱療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環,使肌肉鬆弛,達到消炎、去腫和鎮痛作用,同時採用鍛煉以保持和增進關節功能。理療方法有下列數種:熱水袋、熱浴、蠟浴、紅外線等。理療後同時配已按摩,以改進局部循環,鬆弛肌肉痙攣。

鍛煉的目的是保存關節的活動功能,加強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在急性期症狀緩解消退後,只要患者可以耐受,便要早期有規律地作主動或被動的關節鍛煉活動。

(四)外科治療

以往一直認為外科手術只適用於晚期畸形病例。目前對僅有1~2個關節受損較重、經水楊酸鹽類治療無效者可試用早期滑膜切除術。後期病變靜止,關節有明顯畸形病例可行截骨矯正術,關節強直或破壞可作關節成形術、人工關節置換術。負重關節可作關節融合術等。

具體介紹如下:

(1)滑膜切除術:

主要用於掌指關節、腕關節及膝關節等,可對病變的滑膜進行切除。滑膜切除後應在支具幫助下逐漸恢復關節功能。

(2)關節沖洗+鏡下滑膜切除術:

在大關節,尤其是膝關節,可以在關節鏡下行滑膜切除,同時進行反復沖洗,以求更換關節液的成分而達到緩解關節炎症狀和改善關節功能的目的。

(3)關節成型術:

對負重關節,尤其是足部的跖趾關節,當出現爪狀趾畸形影響負重時,可行跖骨頭切除術,以期形成新的關節而達到改善負重功能及緩解疼痛的目的。

(4)人工關節置換術:

對嚴重的類風濕患者,當其髖或膝關節嚴重受損,以致無法修復時,可酌情採用人工關節置換術。此類情況在高齡患者中多見。

(五)預後

一般說來早期即予積極的綜合性治療,恢復大多較好。起病急的優於起病緩者,男性較女性為好,僅累及少數關節而全身症狀輕微者,或累及關節不屬對稱分布者,往往病程短暫,約有10%~20%患者因治療不及時而成殘廢。本病不直接引起死亡,但嚴重晚期病例可死於繼發感染。
中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最佳方法
1)中成葯:

麝香祛風濕膏、消痛貼、骨刺消痛膠囊等。

2)推拿療法即按摩療法,

是採用按摩法刺激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體表的一定部位,運動患者的肢體進行治病的一種療法。

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施行推拿療法,應由輕漸重,由點到面,由慢而快,由短至長。即推拿從主要部位開始,有計劃有步驟地漸漸擴展;用力必須由輕漸重,逐漸升級,以使患者能忍受為度,切忌暴力,以免造成骨折或軟組織損傷;推拿速度應由慢漸快,以患者無不適為度。手法的運用及熟練程度直接影響治療效果。手法要求柔和、均勻、有力、持久,從而達到“深透”作用。柔和即手法輕而不浮,重而不滯,用力不要生硬粗暴;均勻即手法動作有節奏,速度不要時快時慢,壓力不要忽輕忽重;有力即手法具有一定的力量,這種力量要根據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體質、病情、部位等不同情況而有所輕重;持久即手法能持續運用一定時間,而患者不感覺疲勞。

類風濕性關節炎推拿的操作步驟如下:

①患者取仰卧位,第一步用滾法,施於上肢,即從肩部至腕部到掌指,重點在內側。第二步先用拇指推摩法,後用拿法,施於上述部位,重點在各關節周圍。第三步用指按法,按肩內俞、曲池、少海、手三里、合谷等穴。指間關節用捻法,配合各關節屈伸、左右旋、牽引等輔助活動。

②患者取仰卧位,第一步用滾法,施於下肢大腿前部及內外側經膝部至小腿。第二步先用推摩法,後用雙手拿法,施於上述部位,重點在各關節周圍。第三步用拇指按法,按鶴頂、膝眼、陽陵泉、足三里、解溪等穴。第四步先用滾法,施於足背及趾部;隨之用捻法,捻趾關節,配合踝關節屈伸、內外翻以及屈膝、屈髖、搖髖等輔助活動。

③患者取俯卧位,第一步先用滾法,後用推摩法,施於臀部、大腿至小腿後側。第二步先肘按環跳,指按委中、承山,同時拿昆侖、太溪等穴;隨之用摩法,加以調和;最後進行“提腿”和膝關節向臀部屈伸等輔助活動。

④患者取坐位,第一步醫者右腳踏在患者坐的凳子邊緣上,將患者上肢提起置於醫者膝上,用滾法施於前臂及肩部,重點在外側。第二步用搖法,環轉搖動肩關節、腕關節各5-6次。第三步搓患肢,從上臂至前臂往返5-6次。隨之拿肩井穴,並拍肩結束。

注意: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妊娠期間,有皮膚潰爛,惡性包塊和脘腹疼痛拒按的局部,以及接受按摩的局部患有急性靜脈炎、淋巴管炎及各種皮膚病(如皮炎濕疹、痤瘡、局部化膿、潰瘍等)時,均禁用推拿按摩法。治療時必須在患者保持身心安靜、肌肉與關節鬆弛的狀態下進行。過飢、過飽時不宜使用本法。推拿可與物理療法、練功 體操 等結合使用,效果更佳。一般先行理療,再推拿 最後做運動。

3)針灸

近年來用針灸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已取得了不少成績,對這方面的報道也逐漸增多。有單獨用針灸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者,也有針葯並施或用蜂針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者。

①溫針壯督法治療:

主穴取大椎、神道、至陽、命門、腰陽關。配以肩髃、合谷、曲池、足三里、陽陵泉、解溪。

②溫針加消尪湯治療:

方法為針刺華佗夾(第1頸椎至第5腰椎,椎旁左右共48穴),臨床常用34穴,在督脈旁5分處。肢體穴位取八邪、陽池、足三里、血海。每天上午先針刺四肢穴位,採用平補平瀉手法,得氣後將艾炷(條)套在針柄上點燃,於艾炷(條)全部熄滅後出針;然後再在華佗夾脊施針刺治療,手法同上,不行溫針。在針灸的同時,內服湯葯(丹參30克,當歸尾、川牛膝各20克,三棱、莪術各10克,桂枝8克,地龍、全蠍各15克,白花蛇10克,生甘草6克)。

③蜂針治療:

取穴以病痛局部壓痛點作為主穴,配穴按經脈的循行所過而取穴。上肢多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外關、陽溪等;下肢多取環跳、血海、犢鼻、陰陵泉、足三里、解溪、太沖等;督脈多取背部的穴位。特定穴主要是背俞穴,經外奇穴常用夾脊、膝眼、鶴頂等穴。先皮試,後用蜂針治療。

看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最佳方法"的人還看:

1. 類風濕關節炎最佳治療方法

2.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最好的方法

3. 類風濕病最佳治療方法

4. 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方法

Ⅳ 風濕病有哪些症狀 風濕病怎麼治最好的方法

風濕病是我們現在日常生活很常見的一種疾病,而風濕病多發生在年齡比較大的人身上,而很多人還不知道風濕病的症狀,因此我們便來了解一下風濕病有哪些症狀?風濕病怎麼治最好的方法?
風濕病有哪些症狀
風濕病的早期症狀不明顯,風濕病大多有關節的病變和症狀,風濕病是一大類疾病,包含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肌炎、皮肌炎等。風濕病的症狀有很多,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就是關機痛,風濕病主要是由於感受風寒濕熱引起炎症,導致局部代謝受阻,造成積液 肌肉粘連 關節變形。關節的滑膜炎可高達70~80%,有50%的滑膜炎僅有疼痛,中子在有紅腫,熱痛及功能受損等全面炎症性表現,此外,一旦遇到天氣變化,還會引起疼痛。受累的關節以手足等小關節、膝關節最為常見。

風濕病怎麼治最好的方法
風濕病最好的治療方法是長期堅持應用葯物治療,規律到風濕免疫科隨診,隨時檢測病情的變化,這樣才能達到使風濕病的治療達標,避免出現重要臟器功能受損。風濕病它是一組非常復雜的疾病,它不僅僅影響到人體的關節、骨骼、肌肉,它還會影響到人體的內臟,比如神經系統、消化系統、肺臟、心臟以及血液系統等等,多數患者會出現這些系統的損傷。風濕病它是一種不能根治的慢性疾病,如果患者能夠做到正規規范的內科葯物治療,絕大多數患者是可以長期帶病生存,和糖尿病、高血壓、慢性疾病一樣。但是如果患者由於寄希望於可以根治,而去應用一些偏方或者祖傳秘方治療,這不僅不不會治療患者的疾病,而且還可能會延誤了病情,並且這些葯物中,大多都添加了激素,還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葯物副作用。

風濕病怎麼樣能除根
風濕病目前是不能夠完全根皮胡治的,也不能夠徹底的把它治療,但是,風濕病不是疑難雜症也不是絕症,通過有效的葯物治療,是能夠使病情得到控制,治療風濕病的葯物有很多,比較常用的有以下幾類:第一是非甾體類抗炎葯,非甾體類抗炎葯主要是能夠緩解症狀,抗炎止痛,使患者的關節腫痛得到很快的恢復。第二是抗風濕,慢走葯,比如羥氯喹、來氟米特等等,這類葯物起效比較慢,但是它能夠控制病情的進展。第三是唐皮質激素,激素有強大的抗炎鎮痛以及抑制免疫反應的作用,在風濕病中的應用也比較廣泛,一些關節炎以及結締組織病都可以用到激素,但是,激素治療有副作用,比如可以出現高血壓、高血脂、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等等,具體採用哪種方案要根據患者的病情來決定。

風濕病的原因是什麼引起的
風濕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4大塊:第一,某些風濕病的發病與環境有很大的關系長期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有可能會導致風濕性疾病的發病。第二,有些風濕病的發猛空病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患者,如果父親母親有囊瘡的病史,那麼子代得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概率就會比正常人大很多。第三,風濕病的發病與一些特異性的感染有關系,比如白塞病的發病就與結核菌感染有很大的關系,同時某些真菌病毒之類的感染也有可能會誘發風濕性疾病的發作。第四,風濕病的發病,一定程度上與雌激素有一定的關系,所枝握瞎以我們在臨床上可以看到風濕病的得病人群,往往常見於女性患者。

Ⅵ 中醫怎麼治療風濕病

中醫可通過艾灸、中葯湯劑、針刺等方法治療風濕病。

艾灸點燃艾條放在特殊腧穴上,藉助艾條溫熱之性對於特殊腧穴給予刺激,能夠起到疏通經絡、溫經散寒、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比如艾灸神闕穴、關元穴、命門穴、足三里穴、百會穴等。

針刺治療辨證取穴,比如行痹者,選春笑團擇合適的針刺升歷手法針刺膈俞穴、血海穴等;屬於熱痹者,選擇合適扒橘的針刺手法,針刺大椎穴、曲池穴等;同時可配合局部取穴的方法,以達到協同的治療作用。

中葯湯劑辨證用葯,比如感受風邪所致者,選擇疏風通絡止痛的葯物,常用的葯物防風湯加減治療;感受濕邪所致的痛痹,選擇散寒通絡、祛風除濕的葯物,常用的有烏頭湯加減治療;感受寒邪所致的痛痹,選擇除濕通絡、祛風散寒的葯物,常用的有薏仁湯加減治療;感受風濕熱邪所致者,選擇清熱通絡、祛風除濕的葯物,如白虎桂枝湯加減治療等;屬於血虛受邪所致的血痹證,選擇養血補血、祛風通絡的葯物,如黃芪桂枝五味湯加減治療等。

建議:選擇中西醫結合的方法。

Ⅶ 身上癢的很,出風濕了,怎麼辦

消除風濕的方法有:

1、生薑加蔥敷。取鮮生薑、鮮蔥白,按1∶3比例配用,混合搗爛如泥,乘熱敷於患處,每48小時更換1次。

2、泥炭療法。將泥土塊在火中燒成黑黃色,研成粉末與水調和,塗抹全身或患處,亦可將粉末倒入浴盆浴洗。這種療法對風濕有顯著療效,在歐洲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其中德國就有近百個「沁炭醫院」用泥炭療法治療風濕病。

3、日光浴療法。夏天中午陽光最強時,可將病變部位暴露於日光下,其餘部分可用傘遮擋陽光。一般身體上部一次照射20分鍾左右,下部一般照射30分鍾左右,這些都是治療風濕病的偏方。

(7)風濕性皮炎如何治療方法擴展閱讀:

風濕免疫病有100多種,有些風濕免疫病很容易被誤診,要特別注意可能是乾燥綜合征 眼睛乾燥、欲哭無淚或口腔乾燥說不出話,中年婦女牙齒片狀脫落、嚴重齲齒甚至全口假牙,先別急著看眼科,乾燥綜合征是風濕免疫症的一種。

還可能有關節痛、腎臟和肺的病變。另外若出現肌肉酸痛可能是皮肌炎或風濕性多肌痛 典型症狀是靠近身體重心的肌肉感覺酸痛無力,這樣的患者躺在床上無力翻身或者蹲下就起不來,梳頭時都抬不起胳膊,風濕性多肌痛發生在老年人身上比較多。

Ⅷ 什麼是風濕性皮肌炎它的確診依據是什麼怎麼治療能否治癒臨床表現都有那些

多發性肌炎、皮肌炎患者的皮膚症狀
皮膚病變往往是皮肌炎患者首先注意到的症狀。統計121例DM中以皮膚為首症者佔88.4%,出現在肌炎後的只有2例(1.6%)。近年來文獻中報導約有8%病例。只有皮疹,經長期隨訪亦未見肌肉病變稱為「皮膚型皮肌炎」。即偶有患者出現典型的皮膚病變已長達2年而無肌炎出現,則稱之為"無肌病性皮炎"(amyopthic DM)。
本病的皮膚損害多種多樣,有的為首發症狀。有的具有一定特異性,對診斷有幫助。有的出現提示伴發內臟惡性腫瘤,有的與預後有關。皮損病變與肌肉累及程度常不平行,有時皮損可以較為廣泛而僅有輕度肌炎,相反亦有存在嚴重肌肉病變而僅有輕度皮損,有時皮損反映了肌肉病變的程度。
患者患有無肌病性皮肌炎,患者可定期到條件好的正規省級醫院,做免疫學、尿常規等檢查化驗;患者應及早積極治療,此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健康和身心受到疾病的折磨,深表同情;應抓緊治療,可採用專家組的純中葯涼血解毒A3號(免疫方劑A3號)治療此病比較好。
患者在治療皮肌炎的同時,加用清熱解毒的處方中葯,可很快根治並發症;因為患有皮肌炎等病症(結締組織病)的患者免疫力低下、體質弱,容易並發肺晌虧伏炎、腮腺炎、感冒、發燒等。
患者請勿過分憂慮,患者應及早治療,越早治療越好,不要耽誤了治療、治癒的機會。
西醫激素類等葯物治療皮肌炎,副作用較大但療效有限、不是很理想,病情反復,只能指標不能治本,患者痛苦,長期會產生諸多並發症;用純中葯治療此病比較好,標本兼治,採用中醫葯治療,治療效果穩定、理想且無任何副作用,治癒後不易復發。
專家組的純中葯中葯涼血解毒方劑,突破了西醫採用激素等葯物治療的傳統療法,開創了標本兼治皮肌炎的新路子。
患者可住院治療皮肌炎,也可郵購葯物治療,採用專家組的純中葯方劑;患者採用專家組中葯涼血解毒方劑治療,可邊工作、邊治療,不耽誤工作和學習。
中醫根據患者的徵候辨證施治,制定出治療方案,使病人逐漸康復 。
目前中醫專家組採用純中葯涼血解毒A3號(免疫方劑A3號),治療皮肌炎此病取得突破性進展,患者採用專家組的治療方案,絕大部分病人都可以徹底康復。
一般服用專家組的純宴攜中葯方劑治療30天後,症狀、病情明顯好轉,副作用逐漸消失,服用激素等西葯的患者可逐漸減少激素用量為零。
專家組研究的純中葯涼血解毒A3號(免疫方劑A3號),治療皮肌炎此病療效很好且無任何副作用,治癒後不易復發。
該葯主要成分:金銀花、丹參、山萸肉、西洋參、冬蟲夏草、紅景天、扛板歸等30多味中草葯組成。 此葯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活血,益氣養陰,增強人體免疫功能,誘發人體產生鮮活富有強力的干擾素,使機體自趨徹底康復,突破了西醫採用激素治療皮肌炎等病症的傳統療法,開創了標本兼治的新路子。服用此葯後,隨著病情的逐漸好轉,可以遞減激素用量至零。
病人可來京診治,如不能來京治療,請將化驗、檢查、病歷資料復印件傳真或郵寄來,我們專家組根據患者的病情會診後(皮肌炎),制定出治療方案,可以郵購葯物治療。患者治療期間來電話咨詢專家組指導治療,取得更好療效。

涼血解毒A3號(免疫方劑A3號),每30天的葯為30袋(請遵醫囑),葯費962元郵寄費60-80元(退補);3個月為一療程,一般1-3個療程可以逐漸治癒,如果病情嚴重,病空此程太長,病人對葯物吸收太差者需延長治療時間。
一般用葯治療30天左右可有明顯的效果,有效率98.6%,臨床治癒率78.3%。
根據患者的病情可加下列葯物:1.龜甲膠或鹿角膠(中葯店可買到或郵購),一日兩次,一次半小塊,用溫開水溶化後,飯後服用。2.大紅棗每次四個,一日三次,蒸熟吃為宜。3.如現在用著激素治療,暫時不停,等用中葯30天病情好轉後,再逐漸減少激素用量,一般每15天減少1/4片,特殊情況來電話咨詢,以防治激素減量太快,引發病情反復,如現在減到每天服用2片激素,暫時不減,等臨床治癒後再逐漸減完。
對已服用激素等西葯的患者,切勿自己停減激素,請在專家指導下逐漸減量。
用葯禁忌:1.酒、海鮮、羊肉、狗肉、辣椒、茶葉,辛辣刺激性食物;含防腐劑和添加劑的所有食品,如方便麵、罐頭、飲料等,。患者應避陽光、避寒冷,不用青黴素
和磺胺類葯物。2.牛奶、綠豆、未煮熟的雞蛋等不能和中葯同時服用,間隔30分鍾後可以服用。

專家門診住院地址:
1、中國中醫研究院科技合作中心臨床研究基地東城醫院中醫紅斑狼瘡結締組織病專家組
(北京市東城地安門大街鼓樓方磚廠胡同辛安里98號南樓20診室)地安門商場對面
咨詢電話:010-64027530 64062138(兼傳真)
聯系人:李 雲
郵 編:100009

2、北京中匯醫院2樓中醫紅斑狼瘡結締組織病專家組
咨詢電話:010—80725845 69733109 61742003(兼傳真)
北京市昌平區(安立路立水橋北)天通苑東三區二號樓
郵寄地址: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郵局3號信箱 李雲(收) 郵編:102206

供患者參考:激素類葯物的副作用:1、身體發胖;2、可以引起骨質疏鬆,引發股骨頭壞死;3、身體的抵抗力下降等等。
激素和免疫抑制劑都對性功能有一定的影響。長時間、大劑量使用強的松等皮質激素會加重性功能的障礙程度。幾乎所有免疫制劑都能使睾丸萎縮、卵巢損害,導致生精功能降低或消失、性慾消失、陽痿。

多發性肌炎與皮肌炎的生活、康復和調護注意事項
參考1:

1、 保持平和的心態 多發性肌炎、皮肌炎並非是不治之症,切莫悲觀消沉。其實它與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一樣,目前仍屬於需要長期給予治療干預才能使病情穩定直至痊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即使曾經經過某些中西葯治療,病情仍在發展,也不必恐懼,更不能喪失信心而放棄治療,在求醫過程中應該認識到目前它的確還是一個世界性疑難病,系統正規的治療是可以控制穩定病情的,可以痊癒脫離用葯。
若能保持比較平和的心態,更有利於調動自身的抗病潛能(這一點,早已被科學證實),非常有助於疾病的康復與治療,因此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具備頑強的毅力、保持平和豁達心態很重要。

2、 預防各種感染 尤其是較重的急性感染和各種慢性感染不能及時控制,極易誘發本病復發或加重,因此積極預防和控制各種感染對本病的治療及預防復發顯得格外重要,如:避免汗出當風、適時增減衣服、起居有時、適度鍛煉增強體質等預防感冒發生。一旦發現感染必須積極有效控制,但要注意不可矯枉過正,抗生素的濫用同樣對體質的增強,免疫力的恢復非常地不利。

3 適度鍛煉,避免勞累 俗語雲:「適度的鍛煉勝過吃補葯」。運動鍛煉切勿操之過急,應據各自的體力、耐力適可而止,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即小量、適度、持久、隨意的運動對健康非常有利,相反大劑量、強迫、短時、劇烈運動對身體不僅無益反而有害,是對身體器官的一種損害,我們看一看養生家和運動員的身體健康狀況就一目瞭然。

4、減停激素要慢 本病屬自身免疫性疾病,激素對於多數患者是一種有效的療法,尤其是在急性活動期對於控制病情進展非常有效,但長期大量應用或濫用易產生一些副作用:如骨質疏鬆、血糖升高、皮質類固醇征、消化道潰瘍、電解質紊亂等,不規律應用(隨意加減、停葯,不規律撤減等)又極易使病情反復加重,甚至難以再治,且本病又有易復發的特點,且反復一次加重一次,增加一次治療康復的難度。
因此,患該病的患難與共者朋友們應謹記:盡可能在經驗豐富又有高度責任感的專科醫師指導下,中西結合、按部就班、遵循疾病發生發展規律,進行激素撤減,採用中醫葯治療治療效果理想穩定。

5、日常生活調理也不可忽視 尤其是皮肌炎,如盡量避免日光直接照射(主要時紫外線),外出時帶帽子、手套、長袖衣服或打傘等;盡可能不進食海產品(魚、蝦、蟹)等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蔥、姜、蒜等);少食油膩性食物;勿飽食;禁吸煙飲酒;不用化妝品、染發劑;避免接觸農葯及某些裝飾材料;
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因素對皮肌炎患者有不利影響應引起注意。如應盡量避免日光照射,外出時帶帽子、手套或穿長袖衣服等。不吃或少吃芹菜、黃花菜、香菇等增強光敏感或促進免疫功能的食物,以及海魚、蝦、蟹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忌煙、酒。不用唇膏、化妝品、染發劑等。避免接觸農葯、某些化學裝修材料。
育齡女性在病情不十分穩定時應盡量避免妊娠和人流,生育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另外,保證足夠睡眠,勞逸結合,保持心情舒暢,適度運動,不可過於勞累和精神緊張,不做劇烈活動,院外應定期隨診復查等等,非常有助於病情康復和預防復發。根據病情和診治需要定期隨診復查,以便及時了解掌握病情變化,並按醫囑調整葯物。病情穩定或停葯後,也應在每年春秋各復查一次,防患未然。

參考2:
一、首先要有信心和毅力
皮肌炎患者應明確自己得的並非"不治之症",切莫悲觀消沉,即使經過某些中西葯治療病情仍在發展,也不必恐懼,更不能喪失信心而放棄治療。但是,也應清楚地認識到皮肌炎的確是個難治病,必須有堅定的信心和頑強的毅力,保持豁達開朗的精神狀態,才能充分調動自身的抗病潛能,最終戰勝皮肌炎獲得康復。
二、必須堅持長期正確合理的治療
皮肌炎作為一種難治病,"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只有在臨床經驗豐富和具有高充責任感的專科醫生指導下,堅持長期、系統、正規、合理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才能達到最好療效乃至康復,切不可亂投醫、濫用葯或自行減量、隨意停葯,以免走"欲速則不達"的彎路,病情一旦復發加重,往往治療更為困難,甚至付出生命代價。
三、預防各種感染
各種細菌、病毒、黴菌感染既是皮肌炎常見而重要的誘發因素,又是常見的並發症,因此預防感染十分重要。病人應注意營養,避免寒冷等不良影響,根據自己的體力適度進行鍛煉,增強機體抗感染能力。另外,要堅持中西醫結合治療,合理應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避免嚴重感染的發生,一旦出現感染必須及時有效治療,以免出現不良後果。

參考3:
(一)生活調理
1.急性期應卧床休息,可做關節和肌肉的被動活動,每日2次,以防止組織萎縮,但不鼓勵作主動活動。2.恢復期可適量輕度活動,但動作不宜過快,幅度不宜過大,根據肌力恢復程度,逐漸增加活動量,功能鍛煉應避免過度疲勞,以免血清酶升高。3.要保持精神愉快,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心。
(二)飲食調理
1.合理安排飲食,保證充分的維生素和蛋白攝入。
2.忌食肥甘厚味、生冷、辛辣之品,以免傷脾化濕。
3.臨床葯膳療法通常以補益為主,健脾補腎,可作為飲食的葯物有山葯、薏苡仁、土茯苓、冬蟲夏草、當歸、枸杞子、阿膠、靈芝、紫河車等。

參考4:
1、皮肌炎對性功能和性慾的影響
早期皮肌炎對性生活並無多大影響,但當肌肉呈現明顯萎縮時,由於肌肉軟弱無力,容易疲勞,很難進行有效的性生活。同時當皮肌炎病人的容貌發生改變,尤其是當眼瞼出現浮腫性紫紅色斑塊時,會嚴重影響病人情緒,加重性功能障礙。皮肌炎合並心肺病變或惡性腫瘤時,由於全身衰弱,更難維持正常的性活動,此時病人常會出現性慾淡漠、陽痿、月經紊亂、陰道及外陰乾枯等現象。當皮肌炎患者存在關節炎症狀時,也會給性交活動帶來不便或痛苦感覺。
治療葯物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都對性功能有一定的影響。長時間、大劑量使用強的松等皮質激素會加重性功能的障礙程度。幾乎所有免疫制劑都能使睾丸萎縮、卵巢損害,導致生精功能降低或消失、性慾消失、陽痿。

2、性生活對皮肌炎的影響
性生活對皮肌炎並無不良影響,如有性的要求,表明疾病程度尚輕,生活質量尚可,此時不必強行抑制情慾,通過合適的體位,恰好的體力消耗,有時反可給萎縮的肌肉以良性的刺激。

3、性生活指導
當顏面出現紅斑皮疹時,不必過分緊張、焦慮,因為不良的情緒有礙於性功能。四肢近端肌肉萎縮無力時,應該加強主動鍛煉和被動的按摩,防止肌肉廢用性萎縮。此時性生活可能會感到力不從心,無法維持。但性生活本身也可取得鍛煉的效果,因而不要輕易放棄。可採取以下一些措施來保證性交過程的順利完成:如有病的一方取下位;互相摟抱、撫摸的時間長一些;性交乏力時暫停休息一段時間;性交前由健康配偶進行肢體的按摩等。

Ⅸ 風濕怎麼治療

有患者問風濕病怎麼治,在這里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風濕病不是單一的疾病,風濕病是一組疾病的總稱。風濕病包括以炎性關節炎為主的一組疾病,比如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炎等等。風濕病也包括一組可以引起多系統、多臟器功能受損的疾病,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征、多肌炎、皮肌炎、血管炎、硬皮病等等。

不同的風濕病給予的治療方案是不一樣的,以關節炎為主的疾病首先要給予消炎、消腫、止痛葯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葯,必要的時候用糖皮質虛好裂激素。對於炎性關節炎,為了控制病情的發展,多數要用到免疫抑制劑,比如甲氨蝶呤差閉、來氟米特、羥氯喹、艾拉莫德等等。對於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征等彌漫性結締組織病,襪差我們要根據病情的輕重,根據重要器官受累的程度和哪些器官受累,選擇合適的糖皮質激素的劑量,選擇合適的免疫抑制劑的種類,比如環磷醯胺、霉酚酸酯、來氟米特、環孢素A、他克莫司等等。
風濕病的治療,主要有葯物治療和手術治療。治療風濕病的葯物比較多,大概分為非甾體類抗炎葯、糖皮質激素類葯物、免疫抑制劑、生物制劑等。具體選擇哪一些治療葯物,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根據患者的具體疾病來進行選擇。

非甾體類抗炎葯可以解熱、鎮痛、抗炎,但是這類葯物只對於風濕病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不能控制疾病的進展。如果患者是以關節、肌肉的腫痛為主要症狀,可以選擇非甾體類抗炎葯。

免疫抑制劑對於風濕病的治療,能夠起到比較強的抑製作用,可以起到控制病情進展的作用,達到治療的目的。這類葯物有甲氨蝶呤、羥氯喹、環磷醯胺等。

除了葯物治療之外,還可以選擇手術、理療、康復鍛煉等方法來輔助治療風濕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