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肛瘺患者如何護理
對於肛瘺是常見的肛門疾病.肛管直腸瘺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腸,故常稱為肛瘺,是與會陰區皮膚相通的肉芽腫性管道。內口多位於齒線附近,外口位於肛周、皮膚處,整個瘺管壁由增厚的纖維組織組成,內附一層肉芽組織,經久不愈。發病率僅次於痔,多見於男性青壯年,可能與男性的性茄高激素靶器官之一的皮脂腺分泌旺盛有關。肛瘺患者如何護理?
肛瘺病人非常痛苦,肛門處經常流膿,刺激周圍皮膚,引起濕疹、搔癢、傷口經久不癒合。有時外口封閉暫時自愈,但因膿液仍在里邊積聚引起腫脹疼痛,待腫塊破潰,膿液流出,痛即減輕。結核性的肛彎睜瘺可有低燒、消瘦、食慾不振和盜汗等症狀。
肛瘺患者如何護理:
1、肛瘺應積極治療,一般常用掛線及切除的方法。掛線多在門診做,術前要做好配合,不要精神緊張。術前日晚間洗澡更衣,尤其是肛門及周圍皮膚要用肥皂多洗幾遍,晨起將大便排凈,再清洗肛門及周圍皮膚。
2、術後要保持大使通暢,手術後第二天開始坐浴,每日早晚及使後各做1次,浴後擦乾局埋納歲部,塗以2%黃連素軟膏。5~7天到醫院緊一次線,直到橡皮筋脫落、肛瘺勒開為止。脫線後局部可塗生肌散或消炎葯膏,一般三周左右傷口可癒合。
2. 肛門瘙癢用皮炎平可以嗎
你好。
肛門瘙癢
多見於衛生不潔或
肛周疾病
引起的、可伴有
肛周濕疹專
或潰瘍。首先保持外陰屬清潔衛生、勤換內衣、禁止食用
辛辣食品
及刺激性食品、可以外用
皮炎平軟膏
。如果效果不好、可以喝
硝酸咪康唑乳膏
交替使用。堅持治療1周痊癒。
3. 我190斤,男,我的肛門老是黏黏的濕濕的有時還癢癢,怎麼回事,兩年了,吃什麼葯根治
問題分析:
您好,一般情況肛門濕疹,痔瘡,肛瘺都已引起分泌物增多引起肛門潮濕或是伴有瘙癢的症狀.可以先嘗試使用皮炎平軟膏外擦,不能長時間使用,平時護理是很重要的,少吃辣椒、白酒等刺激性食物,
意見建議:
保持肛門部清潔衛生、避免搔抓、摩擦,忌用肥皂水浸洗和有刺激性的葯物薰洗、坐浴或外敷,以免加重病情,要防止腹瀉或便秘及其他誘發原因,祝你健康!
4. 肛門潮濕常見疾病有哪些
1、肛瘺 肛周可捫及一個或幾個硬結,並有條索狀物由硬結處通向肛門內,經常有分泌物流出污染內褲。如果身體抵抗力降低,可以發炎腫脹,形成肛周膿腫。治療: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無效。
2、尖銳濕疣 此病是性病的一種,可以散在亦可連成片,呈菜花狀培銀賀,有少量分泌物,味兒臭。治療:激光灼除。較輕的患者可到葯房購買治療「尖銳配派濕疣」的葯膏外塗。
3、肛門濕疹 是一種皮膚病,常常伴有瘙癢。但有時肛門濕疹是肛門潮濕的繼發病。治療:外塗「皮炎平」軟膏;消炎止癢洗劑坐浴;局部封閉治療。
4、內痔 如果內痔核較大加上肛門鬆弛,大便時全部脫出,平時經常半脫出在肛門外,粘膜分泌的液體流出,也造成肛搏笑門周圍潮濕。
5. 肛瘺怎麼治療
肛瘺的治療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非手術療法主要通過葯物控制感染,減輕症狀,但不能徹底治癒;或一時相對治癒,很容易復發。手術的目的是為了清除感染的肛門腺,將瘺管內感染的異物清除,這是肛瘺的治療的關鍵。
非手術療法包括內洽法和外治法。
(一)內治法
1.清熱利濕:凡出現瘺管外口仔毀流粘稠膿,色白或黃,外口閉合,局部腫脹疼痛,小便不利,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症狀,為濕熱蘊結。治宜清熱利濕。選方常用活血透膿散加減。
2.清熱解毒:凡出現肛瘺外口閉合,惡寒發熱,局部紅腫、灼熱疼痛,舌紅、滑租苔黃,脈數等症狀,為熱毒蘊聚。治宜清熱解毒。選方常用仙方活命飲加減。
3.養陰托毒:凡出現瘺管外口凹陷,周圍顏色晦暗,膿水清稀,舌紅少津,少苔或無苔,脈細數無力等症狀,屬陰虛型肛瘺。治宜養陰托毒。選方常用青蒿鱉甲湯加減。
4.補益氣血:凡出現肛瘺經久不愈,肉芽不鮮,膿水不多,形體消瘦,面色無華,氣短懶言,舌淡、苔白,脈細弱無力等症狀,屬氣血虧虛型。治宜補益氣血。選方常用十大補湯加減。
(二)外治法
1.外洗法:局部紅腫疼痛時,可用苦參湯加減,煎水趁熱熏洗,
2.外敷法:肛瘺急性期可用金黃膏等外敷。
(三)手術療法
手術原則:
1.正確尋找瘺管內口,是手術成敗的關鍵
將左手食指伸入肛管內,指尖按在齒線上可疑內口處作引導,右手持探針,由外口輕輕插入,尋求內口。切忌用力過猛,以免造成假道。必要時,可經外口注射色素溶液,從粘膜染色處可以念讓備測定內口的位置。臨床常用l%龍膽紫雙氧水溶液,或1%亞甲藍雙氧水溶液。如為蹄鐵形或高位肛瘺,管道彎曲成角,很難一次探得內口,應逐步將管道切開,逐步探查。經細致探查,仍不能找到內口時,可將有可疑的肛竇作為內口,在切開瘺管時加以切開,並將肛竇周圍的組織適當修剪或切除,使引流通暢。
6. 肛瘺的如何治療
肛瘺是發生於肛門附近及直腸下部的瘺管。肛瘺一般由內口、外口和瘺管三部分組成。內口多數在肛管齒線附近的肛竇內;外口在肛門周圍皮膚上,有時不止一個;瘺管壁是由纖維結締組織構成。肛瘺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30—40歲的人發病率較高。病程自數月於數十年不等。肛瘺的主要症狀是局部流膿,濕癢及疼痛。初期流膿較多,色黃而稠,糞臭味重。久之,膿液逐漸減少,時有時無,稀淡如水,如果過於疲勞,則膿液增多,可有糞便流出。有時瘺管外口可暫時封閉,但不久病人又會出現發燒、局部腫痛,封閉的外口可再度穿破,待膿液流出後症狀才逐漸消失。肛瘺暢通時一般無疼痛感,僅有局部墜脹感,但也有因內口較大,糞便流入管道而引起疼痛,尤其是排便或有炎症時疼痛加劇。因膿液不斷刺激肛門周圍皮膚可引起肛周瘙癢症,也可伴發肛周濕疹。急性炎症期或慢性復雜性肛瘺,可伴有全身症狀,如發熱、貧血、消瘦和食慾不振等。肛瘓的治療以手術為主,葯物為輔。
本病相當於中醫學「肛漏」、「漏瘡」等范疇。其病多由於濕熱下注,肛周氣血運行不暢,濕熱與氣血相互搏結,形成膿腫;膿腫破潰後瘡口不收,或暫時癒合,日久又化膿破潰,反復發作,遂成肛瘺。也有因虛勞內傷引起的,這種肛瘺多膿液清稀,久不癒合。臨床常見的證型有:
①實證:局部可們及硬索狀物,外口呈凸形,膿水較稠厚,或伴口乾,發熱,便秘,小便赤,苔黃,脈弦數。
②虛證:局部無硬索狀物,外口凹陷,呈潛行性,膿水稀薄,伴有虛熱,盜汗,舌淡紅,脈細數。
一、可選用的西葯
如果肛瘺外口有炎症,可用高錳酸鉀溶液坐浴,每晚和便後各1次,等炎症消失後手術治療。
二、可選用的中成葯
1.實證:
(1)連翹敗毒丸:每次1丸,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2)二妙丸:每次6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3)活血消炎丸:每次3g,一日2次,用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
(4)珠黃八寶散:外用,視患處大小取本品適量薄薄撒於瘡面上,然後蓋以油紗條,每。日換葯1次。
2.虛證:
(1)八珍丸(補汁、沖劑):大密丸每次1丸,或水密丸每次6g,一日2次;或濃縮丸每次8丸,一日2—3次,溫開水送服。煎青劑每次口服15—20g,一日2次。沖劑每次1袋,一日2次,開水沖服。
(2)知柏地黃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或濃縮丸每次8丸,均為一日2—3次,空腹溫開水送服。
(3)搜風順氣丸:每次1丸,一日1—2次,溫開水送服
肛瘺治療除外科傳統的手術和掛線外,近年來國內學者採用中西醫方法和運用高科技的方法治療,獲可喜成果。現簡介如下:
(1)葯捻脫管法 是祖國醫學的傳統治療之一,成都中醫葯大學曹吉勛等結合現代醫學技術而設計「內口閉鎖葯捻脫管法」治療肛瘺,是中西醫結合的新方法。將紅升丹用桑皮紙做成大小長短不一的葯捻。麻醉下先用刮匙從外口適當搔刮瘺管,以內口為中洞顫燃心作1×1.5厘米橢圓形切口,向下清除感染肛竇、肛腺及其導管,用腸線縫合肌層(內括約肌),再將切口上緣粘膜適當游離下拉,覆蓋創面,並用細絲線縫合肛管皮膚,以加強閉納虛合內口,再視瘺管大小、深淺、長短、選擇適當的紅升丹葯捻插入管道,外塗金黃膏。術後全身應用抗生素5—7天,局部便後坐浴,每日換紅升丹葯捻一次,當瘺管膿腐脫凈流血水時(一般需要4—6天),停用葯捻,讓傷口自然癒合。本方法簡單、療程短、治癒率高,對肛門功能保護好等優點。
(2)CO[2]激光治療 適用於低值單純性肛瘺,麻醉下用球頭探針從瘺道外口插入,沿瘺管走行緩緩探至內口引出肛門外,將激光輸出功率調至25—30W,從外門沿探針向內門方向逐步完全切開,再降低功率約15W左右,將切開的「V」形創面的感染瘺管壁、腐肉等汽化掉,特別是內口周圍的肉芽組織切勿遺漏。並向直腸方向延長汽化約0.2厘米,汽化過程中注意將過厚的洞閉炭化層用千分之一新潔爾滅棉球擦去,以將病灶汽化干凈為度。對高位瘺可激光結合掛線治療。
本方法具有不出血、視野好、能直接滅菌、手術時間短、創傷小、癒合快等優點。
(3)冷凍治療 適用於低位單純性肛瘺的治療,是利用-196攝氏度液氮使瘺道發生凝固性壞死。繼而脫落,形成新的創而而自愈。麻醉下先用刮匙從外口適當搔刮瘺管,再用探針探入,確定瘺管的方向和走行,拔出探頭,選擇相似形狀的冷凍探頭(彎曲程度不同的紫銅管,直徑2毫米左右)作接觸法冷凍,持續冷凍3分鍾,使整個管道成白色冰棒,待自然復溫後拔出探頭,外塗消炎止痛軟膏,術後坐浴、換葯。
本方法操作簡便、痛苦小、不出血、無肛門失禁等並發症。
(4)電療儀治療 是根據祖國醫學掛線療法的原理,運用現代肛瘺電療儀的高溫物理技術治療,利用電弧放電產生高溫,對局部組織進行燒灼,以切開肛瘺達到治療目的。適用於低位肛瘺的治療。麻醉下用探針搞清瘺管內外口及走行,用電療儀沿探針依次切開肛瘺管壁,暴露創面,外敷燙傷膏。
本方法操作簡便、療程短,只需電療一次即可治癒。
(5)醫用ZT膠粘堵法 適用低位單純性肛瘺的治療。麻醉下,先用探針由外口向內口探入,確定瘺管的方位,用小刮匙搔刮並清除管內壞死組織及分泌物。然後將裝有ZT膠的塑料管插入瘺管內口,術者左手食指插入肛門觸及塑料管頭部後,右手固定塑料管並將ZT膠快速注入瘺管內口部位,一條瘺管注入1—2毫升。
7. 肛瘺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肛瘺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預防:建立正常的膳食習慣因肛瘺的發生與濕熱有關,對於油膩飲食,可以內生濕熱,所以不宜多吃。應多吃清淡含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如綠豆、蘿卜、冬瓜等新鮮蔬菜、水果。對經久不愈的肛瘺多為虛證,飲食上多吃含蛋白質類食品,如瘦肉、牛肉、蘑菇等。
及時治療肛竇炎、肛乳頭炎以免發生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及肛瘺。肛門灼熱不適、肛門下墜者要及時查清原因,及時治療。防治便秘和腹瀉對預防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有重要意義,因為大便干結容易擦傷肛竇,再加上細菌侵入而感染。腹瀉者多半有直腸炎和肛竇炎的存在,可使炎症進一步發展。積極治療積極治療可能會引起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的全身性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等。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日排便後坐浴保持肛門清潔,對預防感染有積極作用。積極防治便秘與腹瀉便秘時積存在直腸內的糞塊易堵塞肛隱窩致急性肛隱窩炎,最終將形成拆襪仿肛周膿腫。此外,大便乾燥硬結,在排便時易擦傷肛隱窩引起肛周感染。腹瀉日久,也可刺激肛隱窩發炎,稀便也易進入肛隱窩,誘發肛周感染。因此防治便秘和腹瀉對預防肛周膿腫和肛瘺形成有重要意義。
如感肛門不適或灼熱感,應立即行肛門坐浴並及時就醫診治。
肛瘺西醫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肛瘺不能自愈,必須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原則是將瘺管全部切開,必要時將瘺管周圍瘢痕組織同時切除,使傷口自基底向上逐漸癒合。根據瘺管深淺、曲直,可選用掛線療法、肛瘺切開或切除術。少數可行肛瘺切除後一期縫合或游離植皮。
(一)掛線療法
這是一種瘺管緩慢切開法。系利用橡皮筋或葯線的機械作用(葯線尚有葯物腐蝕作用),使結扎處組織發生血運障礙,逐漸壓迫坯煞費苦心;同時結扎線可作為瘺管引流物,使瘺道內滲液排出,防止急性感染發生。在表面組織切割的過程中,基底創面同時開始逐漸癒合。此種逐漸切割瘺道的方法最大優點是肛管括約肌雖被切斷,但不致因括約肌收縮過多而改變位置,一般不會造成肛門失禁。
本法適用於距離肛門3~5cm以內,好逗有內外口低位或高位單純性直瘺,或作為復雜性肛瘺切開或切除的輔助方法:
1、方法
⑴側卧位,先在探針尾端縛一橡皮筋,再將探針頭自瘺管外口輕輕向內探入,在肛管齒線附近處找到內口;然後將食指伸入肛管,摸查探針頭,將探針頭彎曲,從肛門口拉出。注意在插入探針時不能用暴力,以防造成假道。
⑵將探針頭從瘺管內口完全拉出,使橡皮筋經過瘺管外口進入瘺管。
⑶提起橡皮筋,切開瘺管內外口之間的皮膚層,拉緊像皮筋,緊貼皮下組織用止血鉗將其夾住;在止血鉗下方用粗絲線收緊橡皮筋並做雙重結扎,然後松開止血鉗。切口敷以凡士林紗布,術後每天用熱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並更換敷料,一般在術後10d左旅纖右,肛瘺組織被橡皮筋切開,2~3周後創口即能癒合。
2、本法優點是
⑴手術簡單,操作快,出血少。
⑵在橡皮筋未能脫落時,皮膚切口一般不會發生「架橋」。
⑶換葯方便。
3、保持掛線成功的要點:
⑴要准確地找到內口,一般在探針穿出內口時,如不出血,證明內口位置多正確。
⑵傷口必須從基底部開始,使肛管內傷口先行癒合,防止表麵皮膚過早粘連封口。一般橡皮筋在7~10d可以脫落。若10d後還不脫落,說明結扎橡皮筋的絲線較松,需要再緊一次。
(二)肛瘺切開術
手術原則是將瘺管全部切開,並將切口兩側邊緣的瘢痕組織充分切除,使引流通暢,切口逐漸癒合。本法僅適用於低位直型或彎型肛瘺。操作方法如下。
1、正確探查內口尋找內口的操作與掛線療法相同,探得內口後,將探針拉出肛門外,如瘺管彎曲或有分支,探針不能探入內口,則由外口注入1%美藍色素溶液少許,以確定內口部位,再由外口以有槽探針探查,將管道逐步切開,探查,直至探到內口為止。如仔細探查仍不能找到內口,可將疑有病變的肛竇作為內口處理。
2、切開瘺管並充分切除邊緣組織切開瘺管的全部表淺組織,由外口到內口及相應的肛管括約肌纖維。瘺管切開後應檢查有無支管,如發現也應切開。瘺管全部切開後即將腐爛肉芽組織搔刮干凈,一般不需要將整個瘺管切除,以免創面過大。最後修剪傷口邊緣,使傷口呈底小口大的「V」字形,便於傷口深部先行癒合。
3、肛管括約肌切斷,術中應仔細摸清探針位置與肛管直腸環的關系,如探針在肛管直腸環下方進入,雖全部切開瘺管及大部外括約肌及相應內括約肌,由於保存了恥骨直腸肌,不致引起肛門失禁,如探針在肛管直腸環上方進入直腸(如括約肌上肛瘺,括約肌外肛瘺),則不可做瘺管切開術,應做掛線療法或掛線分期手術。第一期將環下方的瘺管切開或切除,環上方瘺管掛上粗絲淺,並扎緊。第二期手術俟大部分外部傷口癒合後,肛管直腸環已有粘連固定,再沿掛線處切開肛管直腸環。瘺管切開後,其後壁肉芽組織可用刮匙颳去,一般不必切除,以減少出血和避免損傷後壁的括約肌。切除瘺管組織應送病理檢查。
4、傷口處理,術後傷口的處理往往關繫到手術的成敗,關鍵在於保持傷口由基底部逐漸向表面癒合。每日更換敷料一次,最好在排便後進行,傷口內填充敷料逐漸減少,直到肛管內創口癒合為止。每隔數日做直腸指檢可以擴張肛管,更可防止橋形粘連,避免假癒合。
(三)肛瘺切除術,與切開術不同之處在於將瘺管全部切除直至健康組織。本法又適用於管道較纖維化的低位肛瘺。方法:先從瘺管外口注入1%美藍,繼用探針從外口輕輕插入,經內口穿出。用組織鉗夾住外口的皮膚,切開瘺管外口周圍的皮膚和皮下組織,再沿探針方向用電刀或剪刀剪除皮膚、皮下組織、染有美藍的管壁、內口和瘺管周圍的所有瘢痕組織,使創口完全敞開。仔細止血後,創口內填以碘仿紗條或凡士林紗布。
(四)肛瘺切除一期縫合,本法始於Tuttle(1903),但未能推廣,原因可能是,理論上不太充足;手術結果不滿意;許多肛腸外科專家反對。至1949年,Starr又再次提出此法,並提出一些有效措施,效果較滿意,才得以推廣。本法僅適用於單純性或復雜性低位直型肛瘺,如觸到瘺管呈硬索狀,則效果更好。手術要點:
①術前腸道要准備,手術前後應用抗生素,手術後大便要控制5~6d。
②瘺管要全部切除,留下新鮮創面,保證無任何肉芽組織及疤痕組織遺留。
③皮膚及皮下脂肪不能切除過多,便於傷口縫合。因此,高位彎型肛瘺不宜縫合,因其分支較多,常需切除過多的組織才能切凈其分支。
④各層傷口要完全縫合對齊,不留死腔。
⑤術中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污染,如切破瘺管等。綜合國內文獻報道的肛瘺切除縫合術1064例,一期癒合率為73.4%~97.6%,傷口癒合時間為20~22d,一期癒合較低的多為復雜性高位肛瘺。
(五)肛瘺切除後植皮,肛瘺切除後,若創面過大、表淺而又無特殊並發症者,可考慮游離植皮。手術前後要求同肛瘺切除一期縫合術。手術要點:
①創面應平坦,止血要完全。
②游離植皮區皮膚縫合要完全,並要加壓固定包紮,防止創面下存留氣體或血液,這是手術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
③若創面滲血較多,則需延遲植皮,即先在創面敷以凡士林紗布,2~3d後再做游離植皮。Hughes(1953)報道40例,有30例植皮完全成功,其餘大部成活。Goligher(1975)報告22例,均為低位肛瘺,效果較差,僅13例完全成活。
(六)蹄鐵型肛瘺的治療
應採用瘺管切開加掛線療法。如後蹄鐵型肛瘺,先用有槽探針從兩側外口插入,逐步切開瘺管,直到兩側管道在接近後中線相遇時,再用有槽探針仔細地探查內口。內口多在肛管後中線附近的齒線處,如瘺管在肛管直腸環下方通過,可一次全部切開瘺管和外括約肌皮下部和淺部。如內口過高,瘺管通過肛管直腸環的上方,須採用掛線療法。即切開外括約肌皮下部、淺部及其下方的瘺管,然後用橡皮筋由剩餘的管道口插入,經內口引出,縛在肛管直腸環上,這可避免因一次切斷肛管直腸環而造成肛門失禁。然後剪除切口邊緣的皮膚和皮下組織,使創面敞開,並刮除瘺管壁的肉芽組織。創面填以碘仿或凡士林紗條。
(七)滑動性粘膜瓣前移閉合內口
完整切除瘺管和內口後,應用粘膜瓣移位修補直腸處缺損,該瓣實際上包括部分厚度的直腸壁以增加其強度。本法優點:
①保留了大部分括約肌,適用直腸陰道瘺及高位經括約肌肛瘺;
②瘢痕形成少;
③避免了解剖畸形;
④不需要做保護性腸造分流。Aquilar等(1985)曾用此法治療189例高位經括約肌肛瘺,效果良好,復發率僅2%,但污染內褲及狹窄為8%,輕度排氣失禁為7%,液便失禁為6%。Wedell等(1987)報告30例,29例有良好效果。Jones等(1987)應用此法治療因克隆病所致肛瘺成功率僅為57%,而無克隆病者成功率較高。但也有作者採用直接縫合內口的方法。
8. 肛門周邊痕癢,時不時有分秘液,感覺不幹大爽,是什麼病症
肛門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皮膚病。病變局限於肛周皮膚,起病為紅疹、紅斑、糜爛、滲出繼而結痂、脫屑。病程久的可出現皮膚增厚,顏色灰白或暗紅,粗糙,以致皸裂、滲出、癢癢反復發作。任何年齡均可發病。濕疹的病因和發病機理是比有些復雜的。往往由多種因素發病。常見因素有以下幾種:
1、由復雜的內外因子一種遲發性變態反應,如各種蛋白食物、花粉、皮毛、細菌、日光、寒冷、染料等均可誘發本病;
2、局部病變,如內外痔、肛瘺、直腸脫垂、大便失禁等;
3、疾病因素,如糖尿病病人的濕疹樣皮炎,消化功能紊亂造成的吸收功能失常和營養物質缺乏,腸道寄生蟲病等;
4、刺激性因素,如碘酒、酒精、強酸、強鹼等。當機體處於過度疲勞、精神緊張、壓抑或失眠的情況下,可引起濕疹或使某些濕疹症狀加重。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尤其是植物神經失調時常可誘發濕疹。當然,濕疹的發生與體質有密切關系,與遺傳基因也有一定關系。 [編輯本段]肛門潮濕的中醫理論據北京東大肛腸醫院專家解釋,肛門濕疹病變多局限於肛門周圍皮膚,亦偶有蔓延至臀部、會陰及陰蒂,肛門濕疹的主要症狀是肛門周圍皮膚常增厚,顏色灰白或暗紅、粗糙,以致發生皸裂、滲出、癢癢、反復發作,任何年齡均可發病。許多人對於這種疾病還比有些陌生。在此做以詳細講解肛門疾病的症狀。
肛門濕疹相當於中醫之肛門頑濕,祖國醫學文獻中亦稱為「浸淫症」「綉球風」「風濕瘍」。祖國醫學對肛門濕疹非常早就有記載。急性者多因風濕熱客於肌膚而成。慢性者,則多為血虛風燥或脾虛所致。
1、濕熱下注
證候:發病急驟,肛門皮膚潮紅,伴有丘疹、水泡、黃水淋漓,局部灼熱癢癢,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或弦數。
辨析:①辨證:本證多見於肛門濕疹的急性期,以發病急,局部灼熱、水泡,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為辨證要點。②病機:脾失健運,濕熱蘊阻,下注肛門,外受風邪侵襲,充於腠理,浸淫肌膚而見諸證。
2、血虛風燥
證候:肛周皮膚肥厚,伴角化皸裂,皮損表面有抓痕和血痂。病程纏綿,反復發作。心煩易怒,午後低熱,夜寐不佳。舌淡苔白,脈弦細或沉細。
辨析:①辨證:本證多見於肛門濕疹的亞急性型。以患部皮膚角化皸裂、抓痕,心煩寐差,脈細為辨證要點。②病機:素體陰血虧損,血虛則生風生燥,膚失所養則皮膚乾燥、粗糙。血虛心神失養則見心煩、寐差、脈細。
3、脾虛濕盛
證候:肛周皮膚粗糙肥厚,伴有少量滲液,味腥而粘,皮膚表面因抓搔而產生抓痕和出血點,伴有鱗屑。口渴不思飲,大便不幹或便溏、腹瀉。舌淡,舌體胖,舌邊伴有齒痕,苔白膩脈沉緩或滑。
辨析:①辨證:本證多見於慢性肛門濕疹,以皮膚肥厚、滲液、鱗屑,便溏、腹瀉,舌體胖有齒痕為辨證要點。②病機:脾胃本虛,濕濁內生,濕久化熱。濕性粘滯,重濁而趨下,襲於肛門腠理,水濕蘊內而見諸皮損。濕邪困脾,脾運不健,清濁不分,則見腹瀉、便溏。
4、熱毒壅盛
證候:肛周皮膚紅腫,疼不可按。皮損擴大,流膿流水。身熱惡寒,頭疼乏力,舌紅,苔白根部黃厚,脈弦數。
辨析:①辨證:本證多為肛門濕疹急性化膿感染所致。以患部皮損流膿流水,身熱頭疼,脈弦數為辨證要點。②病機:濕熱之邪本盛,復染外毒,毒熱之邪,壅盛於內,肉腐生膿而見膿水,熱毒上壅則見頭疼,身熱。 [編輯本段]肛門潮濕原因1.老年人或體弱者,肛門括約肌鬆弛或收縮力減退,使肛門閉合不嚴,腸粘膜分泌腸粘液容易漏出肛門外,尤其在勞累情況下,肛門潮濕更顯著。應加強肛門括約肌的收縮功能的鍛煉,如熱水坐浴下提肛運動,括約肌舒縮運動、肛門部手法按摩、針刺長強、腰俞、會陰穴及適當服用補中益氣湯等。
2.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破潰或切開引流術後形成肛瘺,由於反復破潰、流膿、炎性滲出有些多,也是肛門潮濕的常見原因。
3.肛周皮膚患有濕疹、皰疹、接觸性皮炎、尖銳濕疣以及皮膚感染後膿腫破潰等,均可造成肛門局部分泌物增多。
4.肛門部皮脂腺、汗腺分泌旺盛,尤其是體型肥胖者,頃缺肛門深陷於兩側臀部之間,使肛周皮膚的汗液不可以非常好蒸發,造成肛門部總是潮濕,應重視肛門區清潔衛雀輪辯生, 並保持乾燥。
5.完全性直腸脫垂:常發生肛門括約肌無力,直腸全層或粘膜脫出肛門外,直腸粘膜表現液體將污染肛周皮膚、導致肛門口分泌物增多。桐模以手術治療為宜。
6.脫垂性內痔,嚴重者不僅在解便時痔團脫出,甚至咳嗽、勞累、行走時亦會脫出肛門外,由於肛門括約肌收縮、脫出痔團嵌頓、水腫、滲出液增多,應及時用手將 痔團托回,待局部炎症消退後,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
7.肛門部手術後遺症,如肛瘺、肛裂手術切斷或損傷有些多的外括約肌或內括約肌、造成肛門閉合能力下降,直腸內液體易溢出肛門外。重在預防,手術盡量不損傷或 切斷括約肌。一旦發生,先行保守治療,鍛煉括約肌收縮功能,必要時行括約肌修補術或成形術。
8.肛管直腸癌破潰、感染流膿血,肛門口一直以來處於潮濕狀態。爭取行根治性切除癌腫。 [編輯本段]肛門潮濕常見疾病1、肛瘺 肛周可捫及一個或幾個硬結,並有條索狀物由硬結處通向肛門內,總是有分泌物流出污染內褲。如果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可以不可以發炎腫脹,形成肛周膿腫。治療: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無效。
2、尖銳濕疣 此病是性病的一種,可以不可以散在亦可連成片,呈菜花狀,有少量分泌物,味兒臭。治療:激光灼除。有些輕的病人可到葯房購買治療「尖銳濕疣」的葯膏外塗。
3、肛門濕疹 是一種皮膚病,常常伴有癢癢。但有時肛門濕疹是肛門潮濕的繼發病。治療:外塗「皮炎平」軟膏;消炎止癢洗劑坐浴;局部封閉治療。
4、內痔 如果內痔核有些大加上肛門鬆弛,大便時全部脫出,平日總是半脫出在肛門外,粘膜分泌的液體流出,也造成肛門周圍潮濕。治療:手術;注射葯物療法。 [編輯本段]肛門潮濕治療原則肛門濕疹的療法原則應根據致病的病因,以及局部皮膚的症狀、皮損情形,進行有效的整體治療及對症處理。
1、有所改進生活環境,避免濕地居住;
2、調整好飲食;
3、調養好身體,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4、及時治療能引起肛門濕疹的全身疾病;
5、根治肛門直腸部的病變,譬如肛裂、肛瘺、混合痔、便秘、腹瀉、肛門癢癢症等。
9. 我的肛門經常瘙癢,如果用皮炎平搽了後,2-3周後又會復發,請問哪種方法或者葯物比較靈驗,謝謝!!!
肛門瘙癢症 肛門周圍皮膚頑固瘙癢,經久不愈,稱為肛門瘙癢症,為一種較常見的局限性瘙癢病。多為陣發,一股僅限於肛門周圍,但有時可蔓延至會陰、陰道或陰囊。 一、病 因 (一)過敏反應: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菜、香料、煙、酒或特異蛋白質食物等。此外,使用某些葯物,如嗎啡、奎寧、砒劑、磺胺類抗生素、麻醉葯等,均可引起肛門瘙癢。 (二)疾病因素:慢性消化不良、糖尿病、血液病、風濕病、更年期綜合征、黃疸、尿毒症、內分泌障礙、蕁麻疹、梅毒、陰道真菌感染、滴蟲病等,均可引起肛門瘙癢。 (三)精神因素:如神經衰弱、癔病、精神過度緊張、興奮、激動等,均可引起本病發生。 (四)遺傳因素:對知覺異常敏感的人,有家族遺傳者,60%左右可有肛門瘙癢。 (五)刺激性因素:肛門部潮濕和分泌物刺激,是常見的致病因素。如肛瘺、內外痔、肛裂、肛竇炎、肛乳頭炎,肛門鬆弛使分泌物增加,粘液外溢;婦女陰道分泌物過多,肛周皮膚汗腺和皮脂腺分泌物刺激;糞渣、糞內吲哚、糞臭素、化學葯物的刺激,均可引起肛門瘙癢。此外,體胖臀裂深、老年皮膚萎縮退化,或因乾燥、氣候寒冷、溫度變化,或肥皂及便紙太硬等刺激,也易引起肛門瘙癢。 (六)寄生蟲:蟯蟲、陰虱、蛔蟲、疥瘡,都可引起肛門瘙癢。 (七)皮膚病:如濕疹、癬、濕疣、毛囊炎、皮炎、神經性皮炎等,也可引起肛門瘙癢。 二、症狀和診斷 肛門周圍以頑固性發癢為主要症狀,時輕時重;間歇或持續性發癢,用手搔抓後,灼痛更加劇烈,有時刺痛,有時如蟲咬、蟲爬,有時有燒灼、蟻走等感覺,夜間更甚,影響睡眠。局部有抓痕,常有出血、糜爛、裂口、滲液、結痂等繼發損害,患處皮膚變厚,皺襞肥大,久病後皮膚發生苔癬樣變化,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除體征變化外,還應作全身檢查,以確定是否與糖尿病、寄生蟲病等有關。 三、治 療 (一)內治法:首先應盡可能除去病因,及時治療有關疾病,並避免和減少局部刺激,再進行中醫辨證施治。 1.養血潤燥,祛風止癢:適用於血虛生風的病人。選方常用:生地黃20克,玄參15克,麥門冬15克,赤芍9克,牡丹皮9克,白蘚皮9克,蟬蛻5克,合歡皮15克,何首烏15克,知母9 克,水煎服,每天一劑;或用四物消風飲。 2.清熱利濕:適用於濕熱阻滯的病人。選方常用萆解滲濕湯。如為肝經濕熱下注者,用龍膽瀉肝湯。伴有感染者,加金銀花、連翹、紫花地丁、黃柏、蒼術、薏苡仁等。 3.祛風滲濕:適用於風勝挾濕病人。選方常用萆解滲濕湯,加荊芥、防風、薄荷、蟬蛻。 4.殺蟲止癢:適用於蟲淫騷擾的病人,選方常用桃皮湯加減。 5.抗組織胺類葯物治療:可選用撲爾敏、苯海拉明等葯物鎮靜止癢,也可用10%葡萄糖酸鈣或5%溴化鈣靜脈注射,每天或隔天一次。 6.激素治療:對更年期及老年重症病人,可用性激素治療。女性用己烯雌酚0.5-1毫克,口服,每晚1次;男性用丙酸睾丸酮25毫克,肌注,每周1-2次。 7.黴菌感染者,可口服制黴菌素,每次50-100萬單位,每天3次。 (二)外治法: 1.外用止癢劑:可選用5%樟腦粉、2%石炭酸軟膏、30%百部酊、爐甘石洗劑、醋酸氟氫可的松軟膏等。對皮損呈濕疹樣改變者,可選用2%樟腦霜及5%硫磺煤焦油軟膏。 2.熏洗:苦參30克,蒼耳子15克,蛇床子30克,威靈仙30克,冰片1克(後下),水煎,先熏後洗。 3.肛門部作紫外線或紅外線照射。 4.針刺療法:取長強、腰俞、承山、三陰交、陰陵泉等穴,強刺激,每天一次。 5.外用殺蟲劑:如為疥瘡,可用10-20%硫磺軟膏,如為陰道滴蟲,可用滅滴靈,每天放入500毫克的陰道片,每療程10-20天。 (三)手術治療; 1.注射療法:常用的葯物有長效止痛液(多含亞加蘭)、普維注射液等。具體操作方法是: 1)肛周封閉法:術前先備皮,常規消毒、鋪巾,用細針將含亞加蘭的長效止痛液作扇形或點狀注射入肛周皮內或皮下,總量不超過20毫升。 2)長強穴注射法:病人取側卧位,肛周及長強穴周圍作常規消毒、鋪巾後,用5號細長針刺入長強穴,到有酸麻脹感後,注射普維注射液5-10毫升;也可在長強穴內作扇形注射,封閉肛門後及其皮下。注意進針切勿太深,以免穿入肛管或直腸。 2.肛周神經末梢切斷術:術前備皮,灌腸等常規准備後,作腰俞麻醉,病人取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然後在肛門兩側各作一弧形切口,向肛門皮下潛行解剖;最後將傷口縫合,控制大便2-s天,便後坐浴,換葯,局部消毒清潔,7天後拆線。 3.切除皮瓣移植術:術前准備同前,在肛門一側,沿肛門緣切開皮膚,將瘙癢皮膚切除。在傷口外側正常皮膚處,切一與傷口形狀相似的皮片,皮片底在後方,移植皮片與傷口縫合,最後縫合皮片傷口,外用紗布壓迫,2-3周後,用同法處理對側。 四、預 防 (一)除去病因,特別要注意病人有無內臟及局部疾病。如有其它疾病,應予及早治療。 (二)忌食刺激性和過敏食物和葯物,如酒、濃茶、辣椒、咸魚等。葯物過敏者,應立即停葯。 (三)避免局部刺激,避免搔抓,對衣物過敏應更換,不用鹼性太強的葯物洗滌患部。 (四)保持局部清潔,大便後用溫水浴洗肛門,還可外用氧化鋅粉。 http://health.enorth.com.cn/system/2001/07/12/000091519.shtml 肛周病,說起來算不上大病,然而,據統計資料表明,其發病率可高達60%以上,其中肛門瘙癢症、肛門濕疹、肛門癬、肛門疣等居前列,瘙癢和疼痛是其主要症狀。近年來,由於人們飲食中高脂肪、低纖維食物的增多,喜食辛辣食物和火鍋類食品的人增多,胖人增多等,肛周疾病屻病率進一步上升,久坐久立、吸煙嗜酒、過度疲勞、精神緊張等也可誘發本病。 1、 股癬(肛周癬) 致病性真菌侵犯腹股溝內側、會陰、肛周者可統稱為股癬,中醫稱為「陰癬」。臨床上可見點狀、片狀紅斑,瘙癢,可並發毛囊炎、癤等。如不及時治療病情發展迅速,且有癌變傾向。 2、 肛周濕疹 是一種非感染性皮膚病,以紅斑、丘疹、水痘、滲出、糜爛、劇癢、反復發作為其特點,可泛發臀部、會陰、陰囊,久而久之,可使肛周皮膚彈性喪失、皸裂,引發惡變等。中醫認為系濕熱毒邪、風濕相搏而致。 3、 肛門瘙癢症 是一種神經機能障礙性皮膚病,瘙癢頑固,經久不愈,常由於搔抓引起灼痛及出血、糜爛、裂口、滲出,久之皮膚變厚,皺襞肥大或發生苔蘚化,可蔓延陰囊、會陰、女性外陰。中醫認為系血瘀、毒結、蟲淫三因所致。 4、 肛門濕疣 是一種由乳頭瘤病毒(HPV)引起的疣狀贅生物,又叫性病疣,多由接觸病毒器物或性接解感染所致。中國認為,乃肝虛邪風搏於筋氣所致,可見病變部位單個或多個乳頭狀或菜花狀突起,大多有蒂。可表現為瘙癢、糜爛、滲血、惡臭等,癌變率約為5%~15%。 5、 肛周炎 是由於大腸桿菌或多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而引起的肛門周圍的炎症,病變部位充血腫脹、瘙癢疼痛,且易發生化膿性感染,繼而出現肛瘺。由於部位特殊,且一些抗菌葯品受劑型所限,治療效果不甚滿意。 6、 肛門灼熱 其症狀是患者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後引起的肛周部燒灼感。長期如此,可引起痔瘡、肛裂等肛門病變。 此外,老年人由於生理機能下降,血液循環較慢,肛周部皮膚鬆弛,皺褶較多,易於病菌藏匿,常引起局部奇癢不適及其他肛周病症;兒童的皮膚嬌嫩,易受病菌侵襲,出現濕疹、瘙癢等;女性外陰疾病大多出現瘙癢症狀,據臨床資料證實,45%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外陰疾病,性生活不潔為重要原因。 以上肛周疾病對人體及心理有較大影響,尤其是一些人認為難以啟齒而不去就醫,使病情逐漸加重。其實,這些因致病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發病初期是很容易治癒的,積極就醫是明智的選擇。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要講究衛生,注意營養,以提高抗病能力,爭取早日康復 http://www.zzdksw.com/aike/cp.asp?id=127 治肛門瘙癢驗方 2001年7月11日 方葯:蛇床子、白蘚皮各32克,苦參30克,大楓子15克,加水濃煎成600毫升,坐盆熏洗。 適用於單純性肛門瘙癢。 方葯:百部50克,苦楝根皮30克,冰片3克(後下),加水濃煎成120毫升,坐盆熏洗。 適用於蟯蟲引起的肛門瘙癢。 如果加用祛蟯蟲的內服方,效果更佳。方為:檳榔、百部各30克,大黃(後下),甘草各10克,煎水晨間空腹服,連服2天。/(編緝 娃娃) http://www.yi.com/tcm/html/200107/15000000414940.html
10. 肛門瘙癢用什麼膏葯最好
肛門瘙癢一般有兩種原因,要麼是腸道寄生蟲,例如線蟲,可以觀察下大便有沒回有,答或者取大便去化驗科確診。還有可能是肛門濕疹,建議先去醫院確證一下,不要隨意的亂用葯。注意透氣,不要久坐,每天用高錳酸鉀坐浴消毒,注意不要買到便宜的魚缸消毒或獸用的。你可以准備個肛部水療器,可以放在馬桶上,蹲在地上人堅持不了規定的時間。每次便後要用手持式衛洗麗清洗,確保干凈。坐的時候用無痛透氣墊,架空傷口。可以准備個肛腸康復包,一般大醫院,但是比某寶貴,但是小心某寶上看似便宜的假貨。例如假的無痛透氣墊只有前後透氣,醫院用的都是4透氣道的,這樣才能確保傷口透氣。還有醫院用的材質同汽車座椅,這樣才能架空傷口,而假的內芯是黑色的,一坐就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