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脂溢性皮炎是什麼
脂溢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好發於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如:頭、臉、前胸、腋窩等處。
出現脂溢性皮膚炎的初期症狀的人是占人口1-3%比重、占青年人3-5%比重的人群。
男性多於女性,30歲到60歲的人群也可發病。
雖然患脂溢性皮膚炎的原因尚未明確,但皮脂腺發達的部位產生過多的脂肪性分泌物,即皮脂的過多分泌被認為是誘發性脂溢皮炎的一個重要原因;脂溢性皮炎患者的頭發中含有大量滋生繁殖馬拉色素,這種真菌是誘發該病的又一個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壓力、乾燥的環境、神經緩解的葯物等均可誘發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膚炎嚴重時還伴隨著瘙癢症狀的發生。
臉部的脂溢性皮膚炎主要是在眼眉、眼眉間、額頭、鼻子周圍出現,大部分在頭發上同時出現;並且腋窩、胯股也會發生。
(1)脂溢性皮炎好發人群擴展閱讀:
皮炎的檢查:
主要用於鑒別診斷和篩查可能病因,各種不同類型的皮炎檢查的結果不盡相同,血常規檢查部分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T淋巴細胞(尤其是Ts)減少,還可有血清嗜酸性陽離子蛋白增高,血清IgE含量增高。對某些變應原(如真菌、花粉、毛屑)的速發型過敏反應常呈陽性等。
斑貼試驗有助於診斷接觸性皮炎,真菌檢查可鑒別淺部真菌病,疥蟲檢查可協助排除疥瘡,血清免疫球蛋白檢查可幫助鑒別具有濕疹皮炎皮損的先天性疾病,皮損細菌培養可幫助診斷繼發細菌感染等,必要時應行皮膚組織病理學檢查。
2. 皮膚科醫生教你全面認識頑固難治的脂溢性皮炎
先看一下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脂溢性皮炎的發病可能與皮脂溢出、微生物、神經遞質異常、物理氣候因素、營養缺乏以及葯物等的作用有關。近年來,卵圓形糠秕孢子菌與脂溢性皮炎的關系得到了重視,認為其在脂溢性皮炎的發病中起重要的作用。此外,精神因素、飲食習慣、B族維生素缺乏和嗜酒等,對本病的發生發展也可能有一定影響。
泛發而頑固的脂溢性皮炎在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中較未感染者中更常見,也更嚴重,尤其在CD4+細胞計數低於400/mm的人群中5,6,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有可能減輕該病。非裔黑人很少患這種皮膚病,如果發生該病,應考慮HIV感染的問題。有人報告,脂溢性皮炎與幾種疾病有關,包括精神安定劑引發的帕金森綜合征、家族性澱粉樣變伴多神經病和21-三體,但這些相關性還未被充分證實。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還未完全被認識。有功能的皮脂腺有可能是一種先決條件,因為脂溢性皮炎最常發生在皮脂產生的活躍期(如新生兒期)以及產生皮脂的皮膚區。沒有明確的遺傳易感性。
1、飲食太過肥甘油膩,高糖、高脂、飲酒、辛辣油膩的食物,內分泌功能失調、消化功能失常。
2、痤瘡。青春期尋常痤瘡或成人痘(毒性痤瘡)沒及時根治、或治療不當,都會造成脂溢性皮炎。
3、護理不當、濫用護膚品、過度清潔等破壞皮膚屏障導致水油失衡。 健康皮膚表面的PH值約為5.2-5.5,不利於細菌生長。因為化學物質的侵襲(化妝品、護膚品、燙染劑)、皮脂分泌增加和化學成分的改變,因而抑制細菌效果降低,使存在於皮膚表面的正常菌群如葡萄球菌,馬拉色糠疹菌及鏈球菌等,大量繁殖,侵犯皮膚而致病。
4、治療及用葯不當因素: 現在好多的治療和用葯不當是造成脂溢性皮炎的又一病因,在不知道自己病情的情況下,沒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或者使用一些不對症的葯物,往往會使得其反,脂溢性皮炎的治療是多方面的,由於每個人的症狀不一樣,所以治療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不過針對這方面的皮膚病應該是大同小異!常用葯物如皮炎平等激素類葯物不可濫用。長期使用會造成依賴!經常使用一些對皮膚刺激較大的化妝品等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5、代謝障礙、遺傳因素、維生素B族缺乏以及物理、化學刺激,很是經常搔抓或用鹼性洗滌用品等均可加重脂溢性皮炎的發作 。
6、精神緊張,過度勞累,細菌感染。 在皮脂溢出過多的基礎上,脂溢性皮炎可繼發真菌(卵圓形糠秕孢子菌)和細菌(痤瘡丙酸菌)感染,並發痤瘡症狀;還可繼發對真菌、細菌的過敏反應,自身的免疫反應還可繼發濕疹樣病變與播散性脂溢性皮炎的發生。有人報告精神緊張可誘發脂溢性皮炎,但是現在還沒有對照資料。
7、於內分泌紊亂有關,為雄激素分泌亢進所致 。除此以外,如女性經期綜合症等。
8、與日光的關系, 脂溢性皮炎患者經常報告在暴露於日光後症狀有所改善。然而有人報告,在長期職業性高水平暴露於太陽紫外線照射的登山導游中,脂溢性皮炎的患病率增加。接受補骨脂素加紫外線A治療的銀屑病患者,也有可能出現面部脂溢樣皮炎,採取在照射期間戴面罩的方法可預防這種皮炎。
總之該病病因不明可能與免疫、遺傳、激素、神經和環境等多因素有關。
臨床表現:
常見於皮脂腺分泌比較旺盛的青年人及成年患者,好發於皮脂腺分布較豐富的部位,損害傾向於褐色或淡黃紅色斑片,邊界清楚,上有油膩性鱗屑或結痂。由於部位和損害的輕重不同,臨床表現亦有區別:
1.典型皮損為邊緣清楚的暗黃紅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被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由於病變發生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略有差別;
2.皮疹好發於頭皮、眉部、眼瞼、鼻及兩旁、耳後、頸、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間區、腋窩、腹股溝、臍窩等皮脂腺分布較豐富部位;
3.自覺症狀為不同程度的瘙癢,多數可能無自覺症狀;
4.嬰兒脂溢性皮炎常發生在生後第1個月,皮損多在頭皮、額部、眉間及雙頰部,為溢出性紅色斑片,上有黃痂。
5、成人一般脂溢性皮炎表現:油性也有是乾性或者混合性,瘙癢。脫屑等皮膚表面症狀表現,紅斑較明顯。
依部位不同表現不同:
1、頭皮:開始為大片灰白色糠秕狀或油膩性鱗屑性斑片,以後逐漸擴展融合成界清楚的大斑片,嚴重者全頭皮均覆有油膩性臭味與厚痂並可伴有脂溢性脫發。
2、面、耳、耳後及頸:常由頭皮蔓延而來,為黃紅色或油膩性鱗屑性斑疹。
3、胡須:有二種類型,一是毛囊口輕度紅腫、發炎伴小的淡褐色結痂,即「須瘡」,頑固難治。另一種為播散性紅色、油膩性鱗屑,膿皰形成較深,累及整個毛囊。
4、軀干:初為小的紅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膩性鱗屑,後漸成中央為細糠狀鱗屑,邊緣有暗紅色丘疹及大油膩性鱗屑的環狀斑片,多發於前胸及肩胛骨間。
5、皺褶部:多見肥胖中年人,皮損以播散性磨擦性紅斑形式存在,紅斑邊界清楚,上有油膩性鱗屑
按皮損表現不同可分乾性和濕性兩類:
乾性多為紅斑脫屑性損害,濕性多為丘疹、水皰,搔抓後可產生糜爛、滲出,並結成黃色痂皮。常瘙癢難忍,病情緩慢,反復發作。好發於皮脂溢出區,往往局限於頭皮,嚴重者可向面部、鼻唇溝、眉、眼瞼、胸背中部、臍窩及腹股溝或腋部發展。皮損初為毛囊性小丘疹,逐漸融合成大小不等的黃紅色斑片,上覆油膩性鱗屑結痂,重者可呈輕度滲出性濕疹樣皮炎,局限於某一部位或泛發,甚至發展為紅皮病。由於部位和損害輕重的不同,臨床表現亦有差別。
治療:
內服葯:
1.維生素B族類制劑,如維生素B6 B2 B1。
2.有人主張服四環素
3.全身性抗真菌治療:全身性抗真菌葯治療對脂溢性皮炎有效性的資料有限。在為慢性病如脂溢性皮炎患者作治療計劃時,我們必須慎重考慮全身性抗真菌葯的安全性。
4.復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治療
採用局部葯物治療:
1.局部抗真菌葯
局部抗真菌葯是脂溢性皮炎治療的主要葯物。接受過良好研究的葯物包括酮康唑、聯苯苄唑和環吡酮胺(也稱為環吡酮),它們有不同的劑型,例如霜劑、凝膠劑、泡沫劑和香波。酮康唑至少有10項隨機臨床試驗,其中一些只限於頭皮治療,另一些則闡述身體多部位的治療
2. 局部用皮質類固醇
幾項隨機臨床試驗直接比較了短期外用皮質類固醇——根據強度遞增的大致順序,包括氫化可的松、二丙酸倍他米松、氯倍他索17-丁酸鹽和二丙酸氯倍他索——和外用抗真菌葯的效果。有一種共識意見是外用皮質類固醇主要在短期控制紅斑和瘙癢時有用。目前還沒有數據可以解答下列問題:聯合使用外用皮質類固醇和外用抗真菌葯,是否比單葯治療的益處更大。皮膚萎縮和多毛症是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的一個顧慮。
3.二硫化硒製品
研究顯示使用硫化物香波者的瘙癢和燒灼感比使用酮康唑者常見。缺乏在頭皮以外部位使用二硫化硒的試驗資料。
4.局部用鋰鹽
局部用琥珀酸鋰和葡萄糖酸鋰,是治療頭皮以外部位脂溢性皮炎的有效備選葯物。它們的作用機制還不十分清楚。
5. 局部用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
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通過下調1型和2型T輔助細胞來預防T細胞活化。1項納入96例有中到重度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的隨機臨床試驗顯示,在按方案治療分析中,從基線到治療4周時的靶區總分平均變化,在每日使用兩次1%吡美莫司組顯著大於安慰劑組,但意向分析沒有得出此結果28。兩項小規模的隨機試驗未顯示吡美莫司和外用皮質類固醇有顯著差異,但這些試驗的統計學把握度有限。
6.其他局部治療
支持局部使用吡硫鋅的資料有限。
7.光療
紫外線B光療有時被當作廣泛或難治性脂溢性皮炎的一種治療選擇,但其尚未在隨機試驗中獲得研究。患者有可能出現燒灼感和瘙癢,長期治療對皮膚的致癌作用是一個應考慮的問題。
8.不確定領域
為了提高證據的質量以指導脂溢性皮炎的治療,需要經過驗證的診斷和嚴重度判斷標准,以及經過驗證的臨床相關性轉歸指標。大多數關於治療的臨床試驗是短期的,使用的是介質對照(在使用外用葯的試驗中)或安慰劑對照。還需要進行比較不同治療策略的長期臨床研究,包括非葯物治療,例如光療和單純去除皮屑的干預措施,例如使用角質層軟化劑類葯物治療。指導治療該病嬰兒的資料很少。同樣,有關治療HIV相關性脂溢性皮炎患者38以及對常規局部治療無應答患者的資料很有限。
飲食與護理:
1、脂溢性皮炎禁飲酒:因脂溢性皮炎的發生與消化功能失常,食糖、脂肪過多,及食刺激性食物有關,所以脂溢性皮炎患者一定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注意局部合理清潔避免過度鹼性清潔而導致皮膚屏障受損。
3.生活規律,保持心情舒暢
3. 脂溢性皮炎傳染嗎
你好:這個是不傳染的,脂溢性皮炎是一種發生於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皮膚病可用1%氯黴素雷瑣辛酊,硫新霜,膚輕松等外搽.內服維生B6,B2外治:可酌情選用酮康唑洗劑,氫化可的松霜劑及二硫化硒等葯物。生活規律化,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多進糖類,脂肪和刺激性飲食.多吃蔬菜.。
4. 溢脂性皮炎是什麼
脂溢性皮炎發病部位主要是皮脂溢出比較多的位置,如頭皮、面部、胸背部。一般年輕人出油比較多,發病率會比較高,所以主要見於皮脂分泌比較旺盛的部位以及人群。脂溢性皮炎的治療是控油,對炎症進行緩解。控油用的比較多的是酮康唑或二硫化硒洗劑,特別是頭皮比較多見,可以1個星期用1-2次,對皮脂分泌進行抑制。
另外,酮康唑還有抑菌作用,因為脂溢性皮炎皮脂分泌比較旺盛,會伴發人體寄生菌繁殖。此外,也會用葯膏,如面部可選擇抗炎葯物、弱效激素或非激素類葯物,如甾體類消炎葯,改善炎症狀況。患者的生活習慣也非常關鍵,如熬夜、飲食比較辛辣,發病率會比較高。
5. 脂溢性皮炎
女朋友說和家人出去玩了 晚上不回消息一直 打這種態度 是什麼意思 這種態度以前也有過 最近我倆還算是分手狀態
6. 鬢角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也被稱為脂溢性濕疹,是發生在皮脂腺豐富部位的一種慢性皮膚病。提起脂溢性皮炎,很多人可能都很陌生,所以對它了解也很少。那麼,患有脂性皮炎應該吃什麼葯?它一般有什麼症狀?容易與哪些病混淆?
一、脂溢性皮炎的治療葯物有哪些?
1、外用葯
(1)糖皮質激素。皮損破損還帶有炎症的患者一般可以塗抹糖皮質激素來緩解症狀,這種葯物療效比較好,但是不適合長期使用。
(2)抗菌葯。2%紅黴素軟膏或凝膠、5%甲硝唑霜都是適合質疑性皮炎患者塗抹的抗菌葯。
(3)硫化硒洗劑。硫化硒洗劑本身具有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除此之外,它還可以減少人體皮膚中皮脂的分泌。
2、內用葯
(1)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可以用於治療皮膚破損面積較大,而且出現嚴重炎症的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一般療程7到10天即可,不可長期過度使用。
(2)雷公藤多苷。這種葯物也是適合有明顯炎症、皮膚面積較大的患者,而且這種葯物一般配合糖皮質激素使用效果會更好。
(3)抗生素。皮脂炎患者如果出現細菌感染的情況,就需要服用紅黴素之類的抗生素配合治療。
二、患上脂溢性皮炎會出現哪些症狀?
脂溢性皮炎患者的皮膚破損多出現在頭皮、面頰、耳朵後側、上胸等多個部位。患病初期一般呈現為炎症性丘疹,病情嚴重後就會演變為一些略帶黃色的暗紅色斑片,上面還帶有一些皮屑。脂溢性皮炎一般從頭皮開始發作,嚴重時會蔓延到全身,甚至發展為紅皮病。
三、容易與脂溢性皮炎混淆的疾病有哪些?
1、頭面部銀屑病。這種病症狀一般表現為皮膚破損呈現為片狀,皮膚上有很厚的鱗屑。如果颳去鱗屑會出現一層紅色的薄膜,甚至會有出血現象。
2、體癬。體癬患者皮膚破損周圍會出現隆起,與周圍正常皮膚的界限也比較清楚,會有明顯的癢的感覺。一般來說,患有體癬的患者以前都會有手足甲廯的病史。
總的來說,脂溢性皮炎的治療葯物可以分為外用和內用兩種類型。其中,適用於外用的葯物有糖皮質激素、抗菌葯、硫化硒洗劑等,內用的則有糖皮質激素、抗生素、B族維生素。但具體而言,患者可以用什麼葯物需要根據具體病情決定。
7. 如何鑒別痤瘡與脂溢性皮炎
痤瘡(acne)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表現為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囊腫及瘢痕等皮損;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表現為邊界清晰的紅斑,表面覆蓋油膩的鱗屑。 痤瘡與脂溢性皮炎具有以下相同點: 都好發於頭面及胸背等皮脂溢出部位;都與痤瘡丙酸桿菌感染及感染性變態反應有關;都是慢性病程,可反復發作。 痤瘡與脂溢性皮炎具有以下不同點: 痤瘡很少累及頭部,脂溢性皮炎多由頭部開始發病,逐漸發展到身體其他多脂、多毛、多汗的部位,顏面部發病較痤瘡重,耳後皺襞、耳廓、外耳道常發生糜爛、黃厚痂或皸裂形成;痤瘡的好發人群為青春期男女,脂溢性皮炎好發於偏肥胖的中年人;痤瘡的皮損特點為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囊腫及瘢痕等皮損相繼或同時出現,炎症明顯時可有疼痛,脂溢性皮炎皮損特點為毛囊周圍初發紅色小皮疹,隨著病情發展,丘疹相互融合成大小不等的黃紅色斑片,境界清楚,其上覆有油膩性鱗屑或痂皮,有臭味,有不同程度的瘙癢。
8. "脂溢性皮炎"和"銀屑病"是一回是嗎
不是~
銀屑病就是牛皮癬。
脂溢性脫發也叫脂溢性濕疹。中醫稱「白屑風」、「面油風」,俗稱脫發。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是營養障礙,消化不良、過食甘肥,辛辣,過量飲酒,維生素B缺乏,代謝不全等因素,使毛根萎縮,脆而易斷,急性高熱,產後血虛,病毒感染,損害毛母細胞。還有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男性雄激素、女性雌激素分泌過多,肝硬化,紅斑狼瘡,精神創傷,過度疲勞,過量服用抗凝血,抗神經類葯物等因素,使血熱淤滯,肌膚失養,風邪侵入毛孔而形成。
臨床表現分:(1)乾性型:症狀是整個頭皮不斷產生乾燥的小鱗屑,誠糠秕狀,易於脫落。脫屑後皮膚輕度潮紅,伴有脫發。(2)濕熱型:成片狀油膩性黃色鱗屑痂,炎症明顯,有滲液。頭皮瘙癢,胸悶、口苦、食慾不振,大便秘結,小便短赤,多發於頭皮、額、眉弓、腋窩、胸、背等皮脂較多處,病程較長,反復發作。頭發逐漸細軟、稀疏、脫落。
傳統醫學治以清熱涼血,補益氣血,多有良效。
1:中成葯療法
葯名:白金丸。
服法:每服4.5克,日2次。
療效:連續服用1個月,可獲良效。
2:內服處方:首烏、黑芝麻、野菊花、地膚子、白蘚皮、生地、白蒺藜、羌活各15克,丹皮、赤芍各12克。
服法:水煎,日1劑,服2次。服葯期忌食煙酒、油膩食品。
外洗處方:頭部癢甚者用松針30克。
用法:水煎取液,外洗頭部,日1次。
療效:用葯1個月,有效率91.6%
9. 脂溢性皮炎得的人多嗎
現在越來越多了,這個很多都是和自身的體質,環境因素,飲食因素,季節變換等有內關系 ,中醫說容是內分泌的原因,面部主要症狀就是發紅 癢 有的人油脂分泌旺盛,還有痘痘,易反復,正確的方法就是注意好飲食,避免辛辣性的食物去刺激皮膚,不要熬夜,生活規律 ,可口服維生素B2,B6,及凝甫集康寶霜外用,正確的路就會慢慢的消除掉
10. 什麼是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需要如何護理
脂溢性皮膚炎好發與 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如:頭、臉、前胸、腋窩等處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出現脂溢性皮膚炎的初期症狀的人是占人口 1-3% 比重、占青年人 3-5% 比重的人群。脂溢性皮炎注意控油和毛孔的清潔,但是不能清潔過度,要注意肌膚的基礎去角質,幫助毛孔回復健康,建議使用一些溫和且有清潔作用的護膚品,也咨詢下醫生是否建議使用,在清潔的同時還可以修復毛孔,毛孔健康了,自然會回復健康,慢慢也就不存在色斑問題了。臉上發生脂溢性皮炎建議:
1.不要吃過於辛辣的食物,2.不要過於頻繁使用化妝品,3.不要熬夜4 補充維生素B6、維生素B2或復合維生素B,煙醯胺5去除壓力、避免熬夜,並維持充足的睡眠與作息6.瘙癢劇烈時用止癢鎮靜劑如抗組織胺類,炎症明顯或繼發感染抹抗生素如紅黴素7 必要時建議去醫院配合葯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