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皮炎裡面疼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炎裡面疼

發布時間: 2023-03-27 17:05:24

㈠ 頭上有脂溢性皮炎爛的疼的

一般採用生活、飲食、精神調理及葯物治療。成人脂溢性皮炎則常為慢性復發性過程,通常需要長期反復醫治。
一般治療
生活規律,睡眠充足,調節飲食,多吃蔬菜,限制多脂及多糖飲食,忌飲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過度精神緊張。
葯物治療
1.外用葯
(1)糖皮質激素 不宜久用,尤其是在面部。低效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制劑作用較弱,適用於嬰幼兒。
(2)抗菌葯 外塗2%紅黴素軟膏或凝膠、5%甲硝唑霜或1%氯黴素和0.1%地塞米松霜劑。
(3)硫化硒洗劑 具殺真菌和抑制細菌生長作用,還可減少皮脂分泌及皮脂中脂肪酸含量。
(4)巰氧吡啶鋅洗劑 不用於瞼緣,以免刺激眼睛。
(5)抗真菌制劑 抗真菌制劑特別是咪唑類葯物有較好療效。
(6)硫磺和(或)水楊酸洗劑及其他 硫磺和(或)水楊酸具有抑菌、除屑作用,對本病有一定療效。煤焦油制劑有抗炎、抗菌和抗核分裂作用,通常僅用於頭皮。
2.內用葯
(1)糖皮質激素 如潑尼松,治療於皮損面積大而炎症重的病例,療程通常限於7~10天,不宜過長。
(2)雷公藤多苷 適用於炎症明顯、范圍較大的患者。若聯合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則效果更佳。
(3)抗生素 炎症較重的脂溢性皮炎病灶內往往合並有細菌感染,有時甚至出現膿皰和頸淋巴結增大。
(4)B族維生素 包括維生素B2、維生素B6和復合維生素B,長期內服。
相關葯品
阿奇黴素片
預後情況
成年人通常需要長期反復醫治。

㈡ 神經性皮炎又癢又痛怎樣辦

目前國內最好的去除神經性皮炎的產品是三寒堂丹草霜,可以改善膚質,防止復發

㈢ 皮炎怎麼治

治療目的是緩解或消除臨床症狀,消除誘發和(或)加重因素,減少和預防復發,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醫生會建議患者局部外用葯物治療,如果塗抹葯物無效或臨床症狀較嚴重者,醫生可能會開一些口服葯物。
急性期治療
急性皮炎有急性明顯滲出、流水皮損時,可用3%硼酸溶液、1:20醋酸鋁溶液或1:(5000~10000)高錳酸鉀溶液冷濕敷。病變范圍大或明顯腫脹、流水者可能需要同時使用系統葯物治療。
一般治療
僅有皮膚乾燥時可以使用保濕劑。
葯物治療
由於個體差異大,用葯不存在絕對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處方葯外,應在醫生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葯物。
外用葯物治療
爐甘石洗劑
紅腫無糜爛和滲液時可外用。
糖皮質激素制劑
包括不同類型的制劑及不同強度的外用糖皮質激素,醫生會綜合考慮患者年齡、皮損部位、皮損面積等因素,為患者選擇最適合的方案。
抗生素
如莫匹羅星軟膏
、夫西地酸乳膏
等可治療細菌感染。
鈣調神經酶抑制劑
包括他克莫司軟膏
和吡美莫司乳膏,可改善瘙癢和皮膚炎症反應。

㈣ 面部脂溢性皮炎復發伴有疼痛怎麼辦

容易復發。要清淡飲食,不能吃油膩甜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熬夜,這些可以減少油脂分泌、減少脂溢性皮炎程度和復發頻率。可以用二硫化硒洗劑外塗,2、3日一次,洗出泡沫後保留7-10分鍾再用清水洗凈。再塗他克莫司軟膏。對於有疼痛性丘疹甚至膿頭的,外用百多邦,口服維生素B6、美滿黴素和維胺酯膠囊。

㈤ 皮炎時塗葯膏有刺痛感是正常的嗎

病情分析:
皮炎塗葯膏時有刺痛感考慮是葯物對皮膚的刺激性。
指導意見:
考慮是葯物對皮膚的刺激有關,建議更換葯物或是正規醫院皮膚科明確診斷,確診以後可以有針對性的用葯。

㈥ 接觸性皮炎,紅腫刺痛怎麼辦

病情分析:
根據你的描述你的情況也是一個過敏性疾病,治療需要抗過敏治療。

指導意見:
建議可以口服撲爾敏或者氯雷他定片等抗過敏的葯物進行治療,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和海鮮,忌煙酒。

㈦ 皮膚里像針扎有刺痛感

皮膚里像針扎有刺痛感

皮膚里像針扎有刺痛感,皮膚疼痛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象,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都容易引發皮膚疼痛問題。患者需要及時發現引發皮膚疼痛的原因,一起來看看皮膚里像針扎有刺痛感吧。

皮膚里像針扎有刺痛感1

1、蚊蟲叮咬

在生活中蚊蟲叮咬的情況比較常見,這也是引起皮膚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這種情況出現皮膚疼痛,是因為蚊蟲在叮咬局部過後,有一定的毒素留存在皮膚之中,這樣才引起了皮膚的應激反應。在早期會發現皮膚有紅腫搔癢的症狀,到了後期就會有一定的疼痛感,但是這種症狀並不強烈,多半可以自愈。

2、燙傷

如果是接觸到了過高的溫度,這就容易引起皮膚燙傷,是導致皮膚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生活中不論是洗澡還是在做菜的時候,都會經常接觸到熱水或者熱氣,這些溫度過高的物質就會直接對皮膚造成損傷,燙傷引起皮膚疼痛症狀也是很常見的。

3、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以疼痛為主要症狀的皮膚疾病,這是感染了帶狀皰疹病毒,影響到了局部皮膚組織造成的症狀。而且帶狀皰疹病毒還會直接對人體的神經進行損傷,所以大部分時候也就是神經性疼痛為主,在進行輕微觸摸的`時候也會引發痛感。

4、過敏症狀

過敏反應在生活中是常見的一種情況,如果接觸了過敏原或者是吃了一些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就會引起這些反應。過敏反應除了會引發局部皮疹問題,還會影響到患者的呼吸功能。患者在生活中,會時常感覺到局部皮膚刺痛,瘙癢的症狀。

5、皮膚乾燥

皮膚乾燥同樣會引發皮膚疼痛症狀,這是因為皮膚在過於乾燥的時候容易受到刺激,在生活中可以發現冬季或者秋季比較乾燥的氣候中,皮膚就會有明顯的刺痛感。如果比較嚴重的,則會在冬季出現皮膚皸裂問題,此時引發的疼痛症狀會更加嚴重,還會有皮膚出血的情況。

皮膚出現疼痛,除了可能是各種疾病引起的問題以外,還有可能是生活中多重刺激因素導致的。所以患者發現皮膚疼痛的時候,就要針對各種情況來進行鑒別,如果病理因素引起的就要進行相應的治療,如果是生活中的刺激因素,導致可以從生活中進行改善。

皮膚里像針扎有刺痛感2

有刺痛感是什麼?

如果你也出現過刺痛感,別方姐妹,你不是一個人。

據相關統計,80%以上的人都在使用護膚品時發生過刺痛的情況。坊間有很多流傳,有人說是因為皮膚太干,也有人說是成分過敏。

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

刺痛感是指在塗抹護膚品時,面部皮膚產生的針扎般的痛感或炙熱的灼燒感,這是人體受到外界刺激後,感覺神經系統的一種生理反應。

在我們的表皮和真皮中都有感覺神經系統,所以當別人觸摸你的時候你能正常感覺到,受傷的時候會感覺到疼痛。

我們的皮膚最外層是表皮層,表皮層下面是真皮層,然後是皮下組織。神經末梢只存在於真皮層。

一般的護膚品很難作用到真皮層,也接觸不到神經末梢,產生疼痛刺激。即使有成分到達真皮層,也是層層滲透緩慢進入,不會引起皮膚不適。

那麼為什麼有時候還是會有刺痛感呢?

一般來說,用了護膚品,臉上反而出現刺痛的感覺,主要有三種原因,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案。一種是所用的護膚品不適合自己的皮膚;另一種是面部皮膚正處於過敏期;又或者是最近這段時間面部皮膚過於乾燥。

護膚品不適合自己的皮膚:這種主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護膚品中某種成分不適合自己,另一種是護膚品某種成分的濃度不適合自己。不適合自己皮膚的護膚品用久了,會對皮膚有較大的刺激作用,甚至可能引起皮膚水腫、瘙癢、斑疹等「化妝品皮炎」。

面部皮膚處於敏感期:面部皮膚處於敏感期的時候,不適合用一般的護膚品。這種情況下,面部皮膚的屏障功能受損,正處於敏感脆弱的階段,使用護膚品進行補水保濕很可能加重相關的皮膚問題,刺激真皮層的神經末梢產生刺痛感。

面部皮膚過於乾燥:本來皮膚水分充足的時候,面部角質層細胞會像堅實的牆壁牢牢地把外界異物阻擋在外。但當皮膚乾燥,角質層等細胞缺水到一定程度時,這些細胞間會乾裂、斷裂,出現細小的傷口。

這些傷口非常小,加上表皮中沒有神經末梢,人體基本上感受不到。

罷特!當你在肌膚屏障已經受損的情況下再用護膚品,產品會通過傷口直接進入皮膚內部,化妝品中的一些成分會刺激真皮層的神經末梢,產生刺痛感。

如何預防和消除這種刺痛感?

1、充分補水保濕

當你的肌膚缺水而產生了刺痛感,補水就是當下要進行的第一工作。日常護膚中也要注意先用保濕化妝水和精華乳液加強補水效果,再用面霜鎖住肌膚水分,而不要偷懶只抹一層面霜就收工哦。

2、准備好應急護膚品

從小顏的角度來看,敏感肌的人需要常備一套應急產品,可以挑選比較舒緩鎮靜,成分溫和的水乳和面霜。在皮膚發生突然狀況的時候,能夠第一時間讓皮膚快速地鎮定下來,避免因為刺激發展為過敏狀態。

3、找准刺激性成分

在使用一款新的護膚品時,最好先在手腕或耳根試用,確認成分對皮膚沒有刺激性再使用。

當然也有可能是皮膚還未接受新成分的刺激,這時候可以多嘗試幾次,等到皮膚適應了再全臉使用,使用時搭配修復舒緩的護膚品,減少刺痛感。

㈧ 神經性皮炎為什麼會痛

建議:神經性皮炎是一種以瘙癢和苔蘚樣病變為特徵的慢性皮膚病,治療方法雖多,但復發率高。中醫認為,該病多為濕熱邪毒侵襲所為,當以清熱利濕,活血散結為治,外治法直接作用於局部,能較好地發揮治療作用。中成葯外治法先將皮損處用生理鹽水棉球清洗後塗敷硫磺軟膏,然後將消毒紗布外敷包紮,每日換葯

㈨ 皮炎症狀有哪些怎麼治療

皮炎和濕疹常作為同義詞用來指一種皮膚炎症,代表皮膚對於化學制劑、蛋白、細菌與真菌等種種物質的變應性反應。濕疹一詞沒有特殊的含義,而皮炎則有限定的意義。若用皮炎代替濕疹作為診斷術語,則指的是真皮、表皮聯合反應,它可以是急性、亞急性和慢性。這三者可以聯合存在。對於治療皮膚炎症,目前最好最有效果的是nettopicao,nettopicao中所含的特效因子徹底斬斷病源,使致病菌無法繁殖,枯竭而死,讓患處的癢、痛、熱的不適感徹底消失不見,長出全新的紅嫩肌膚。
皮炎分類:
1.接觸性皮炎:中醫學根據接觸物的不同,而分別命名,如「馬桶癬」、「漆瘡」、「膏葯風」、「粉花瘡」等。其發生原因可分為原發性刺激和變態反應兩種。臨床表現為紅斑、水皰、大皰甚至壞死等。病程有自限性。
2.遺傳過敏性皮炎:本病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與遺傳、免疫和對生理葯理介質反應異常有關,環境因素在本病發生中也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約70%患者家族中有遺傳過敏性皮炎、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
3.神經性皮炎:又稱慢性苔蘚,中醫認為皮質抑制和興奮功能紊亂所致。情緒局部刺激和辛辣酒類可加重和誘發本病。常年不愈,愈後易復發。臨床表現以劇烈瘙癢或皮膚苔蘚樣病變為特徵。
4.日光性皮炎:是由日光誘發的一種遲發性光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有人認為主要由中波紫外線引起,也有人認為主要由長波紫外線引起。臨床表現為多形性皮疹可有紅斑、丘疹、水皰、糜爛、鱗屑、苔蘚樣變,常以某種皮疹為主。
5.脂溢性皮炎:中醫稱之為「白屑風」。系發生於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種炎症性皮膚病,好發於皮脂腺分布較多的地方,如頭皮、面部、胸部及皺褶部。發生於頭皮部位,開始為輕度潮紅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狀鱗屑,伴輕度瘙癢,皮疹擴展,可見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片。嚴重者伴有滲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個頭部。頭發可脫落、稀疏。面部損害多見於鼻翼、鼻唇溝和眉弓,有淡紅色斑,覆以油膩性黃色鱗屑,常滿面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