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女性患尿失禁的病因有哪些
尿失禁一般是癱瘓老人或者小孩子才會有的問題,但其實尿失禁也是女性羞於啟齒的一種常見病。現在就跟著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女性患尿失禁的病因吧。
女性患尿失禁的病因
一、飲食因素
專家指出,如尿頻同時每次尿量多,而無其他表現時,首先要注意是否喝水太多,尤其是喜歡糖水的小兒容易尿失禁。
二、尿道因素
如果患者尿頻但每次尿量不多,尿時無痛苦表情,也無其他症狀,首先要考慮局部因素,如尿道口發炎,包皮過長,或蟯蟲刺激陰部等。
三、神經性疾病因素
幼兒膀胱逼尿肌發育不良,神經不健全,可發生白天點滴性多尿,可達20~30次,但是夜間排尿正常,有反復發作趨勢,尿化驗檢查正常,此病是非由炎症引起。
四、泌尿系統疾病因素
如果人體的泌尿器官出了問題,就會發生,如尿頻、尿急、尿痛、尿失禁的症狀,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等會引起尿失禁,尿檢查顯微鏡下可查到膿細胞或大量余慧白細胞,嚴重時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狀。
尿失禁的臨床表現
尿失禁按照症狀可分為充溢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壓力性尿失禁4類。
充溢性尿失禁是由於下尿路有較嚴重的機械性(如前列腺增生)或功能性梗阻引起尿瀦留,當膀胱內壓上升到一定程度並超過尿道阻力時,尿液不斷地自尿道中滴出。該類患者的膀胱呈膨脹狀態。
真性尿失禁是由完全的上運動神經元病變引起,排尿依靠脊髓反射,患者不自主地間歇排尿(間歇性尿失禁),排尿沒有感覺。
急迫性尿失禁可由部分性上運動神經元病變或急性膀胱炎等強烈的局部刺激引起,患者有十分嚴重的尿頻、尿急症狀。由於強烈的逼尿肌無抑制性收縮而發生尿失禁。
壓力性尿失禁是當腹壓增加時(如咳嗽、打噴嚏、上樓梯或跑步時)即有尿液自尿道流出。引起該類尿失禁的病因很復雜,需要作詳細檢查。
女性尿失禁的簡介
尿失禁,系指患者尿液不由自主的從尿道流出,可發於任何季節,但以秋冬季節表現嚴重。尿失禁是任何年齡及性別人士都可能患的疾病,但以老人和女性為多。
一些女性朋友,在咳嗽、運動、大笑時不由自主的出現尿液漏出,或老想小便、小便次數明顯增多、有時突然想小便來不及找廁所就有小便溺出等等情況時,就要警惕你可能屬於女性尿失禁。
女性尿失禁患病人數多,約占成年人的20%以上。一項調查顯示北京社區發病率為 46.5%(94人/202人),以中老年女性更為常見,銷辯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女性尿失禁的問題更加突出,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美國泌尿科醫學會的統計顯示,有一半以上的女性都有過尿失禁的困擾,其中又有近一半的女性尿失禁患者影響生活質量。如患者常常說:我擔心咳嗽或大噴嚏會引起尿失禁,每到一處我最關心的是廁所在哪裡,我感到沮喪、壓抑、我不敢離家時間太長,我擔心別人取笑我、我擔心隨年齡增長加重、我控制飲水、影響性生活等。一項研究表明,67%患者影響性生活,近1/3患者在性生活時發生漏尿。如果尿失禁已影響到你的生活應該積極治療,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預防尿失禁的方法
要有樂觀、豁達的心情,以積極平和的心態,笑對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失敗、豎斗答壓力和煩惱,學會自己調節心境和情緒。
防止尿道感染。養成大小便後由前往後擦手紙的習慣,避免尿道口感染。性生活前,夫妻先用溫開水洗凈外陰,性交後女方立即排空尿液,清洗外陰。若性交後發生尿痛、尿頻,可服抗尿路感染葯物3~5天,在炎症初期快速治癒。
保持有規律的性生活。研究證明,更年期絕經後的婦女繼續保持有規律的性生活,能明顯延緩卵巢合成雌激素功能的生理性退變,降低壓力性尿失禁發生率,同時可防止其它老年性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加強體育鍛煉,積極治療各種慢性疾病。肺氣腫、哮喘、支氣管炎、肥胖、腹腔內巨大腫瘤等,都可引起腹壓增高而導致尿失禁,應積極治療這些慢性疾病,改善全身營養狀況。同時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和盆底肌群鍛煉。最簡便的方法是每天晨醒下床前和晚上就寢平卧後,各做45~100次緊縮肛門和上提肛門活動,可以明顯改善尿失禁症狀。
B. 漏尿是什麼原因 什麼是漏尿
1什麼是漏尿
漏尿是在不自主或無法控制的情況下出現不自主的尿液流出,常發生於產後和中老年人,有的是在壓力增加的情況下(如大笑、咳嗽、打噴嚏)時出現的漏尿,稱之為壓力性尿失禁,有的是在有強烈尿意下而出現的不自主的漏尿,稱之為急迫性尿失禁。
60歲以上老年婦女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率為12%-34%。
漏尿是不是小事,一測便知!
如果平時有漏尿的現象,如果自覺尿液排出有控制不住的情況,請先自測一下自己是否漏尿影響到了你的生活。
如果自測發現漏尿影響到了生活,那就說碧蠢明漏尿絕對不是一件小事,它正悄然改變著凳並你的生活,如果不加以控制,對你的生活將會有更嚴重的影響。
2
漏尿的危害
1.易發生子宮脫垂、膀胱尿道的膨出。
2.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
3.引起夫妻感情不合等家庭問題。
4.反復尿路感染。
3尿失禁的原因
女性尿失禁的發生,往往是和分娩是有關,由於胎兒在下降的過程中,過度壓迫盆底的肌肉,造成神經、肌肉的損傷,因此會發生在產後出現尿失禁的情況。產後尿失禁往往會合並子宮的脫垂(子宮在陰道內掉出來,甚至脫到陰道外面)。
產後漏尿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不要想當然的以為會隨著時間而自愈,隨著年齡的增長,盆底肌肉的鬆弛,漏尿、尿失禁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甚至會一直延續到中老年時期,而且病情會惡化。女性絕經了以後,尿失禁的症狀往往會加重,調查顯示絕經期的女性30%有尿失禁的情況存在。
不僅如此,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產後尿失禁會大大提高產後抑鬱的幾率,數據表明,產後尿失禁女性患者罹患產後抑鬱的概率是普通女性的2倍。女性分娩後出現尿失禁症狀很常見,雖然羞於啟齒,但及時藉助專業產後修復機構至關重要。盡早發現,盡早恢復!
4改善悔粗陪產後尿失禁的自我護理小常識
產後2到3天,大多數新媽媽此時都不會有尿意,甚至完全不想去廁所,但這並不表明膀胱內沒有積存尿液。這時新媽媽最好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增加如廁排尿的次數,否則如果不及時排尿,就會導致過量的尿液對膀胱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產後一個月內,由於新媽媽骨盆底的肌肉和韌帶還沒有完全恢復,如果運動不當反而會增加腹壓。產後活動要循序漸進,隨著時間推移可以在專業指導下做一些恢復運動。需要注意的是,產後新媽媽衣著要寬松,以免增加盆底的負擔。
產後滿一個月後,自然分娩的新媽媽會陰處的疼痛差不多已經消失了,可以正式介入做一些產後盆底肌修復的項目了。產後42天後,做了復查的媽媽如果出現子宮脫垂、膀胱脫垂、陰道前壁膨出、陰道鬆弛的建議做盆底修復,盆底修復能幫助你緩解這些尷尬!
C. 引起女性尿失禁的原因是什麼
您好女士,您的情況屬於女性壓力性尿失禁,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是在膀胱內壓增高時,如咳嗽、打噴嚏、大哭大笑、上樓梯或提舉重物時,尿液不自主地從尿道口流出;嚴重鎮沖者行路、直立時即可發生。上述症狀最常在分娩後或外傷後發生。發生症狀的御腔殲時間因人而異,有的在分娩後立即出現,有的在數周或數月後才發生。妊娠期及老年患者,也多在無意中發現。發生尿失禁後不伴有尿頻、尿急症狀,失禁的尿量也不多,站立活動時尿失禁加重,平卧後症狀減輕。
目前在臨床上治療壓力性尿失圓基禁有葯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不建議選擇做手術,一、手術風險大、對人體器官易造成損傷。二、尿失禁手術不徹底,反復率高,患者痛苦大。葯物治療穩定不易復發,採用中葯來溫腎健脾,補中益氣,增強尿道口擴約肌和膀胱口擴約肌的收縮力,同時配合提肛訓練,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 患有尿失禁的女性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治療、及早治療,尿失禁會隨年齡增長會加重,問題會更加突出,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並在一定程度上危害身心健康。【運城遺尿專家組閆勝利】答
D. 小便失禁為什麼
小便失禁是指無法用意志去控制排尿(小便),尿液不由自主地從尿道流出。 它是長者常遇到的問題,而以女性較容易受到此問題困擾。
成因
由於盤骨底肌肉鬆弛,控制能力減弱,當腹壓突然增加時,如咳嗽、噴嚏、大笑、體位突然改變或提舉重物,尿液便會不由自主地流出,這個情況多發生於中年以上肥胖女士,尤以曾分娩女性居多。
膀胱肌肉過度緊張,例如當膀胱肌肉過敏或泌尿道感染等,都可能引起突然強烈的尿意,甚至小便失禁的情況。
控制排尿的神經系統受到疾病影響,如中風、老年痴呆症、泌尿神經疾病等。
其他原因,例如環境因素、心理因素、大便嵌塞影響小便正常排出、服用某些葯物等。
不妥善處理小便失禁可引致的後果
1. 影響健康
尿疹、皮膚破損或皮膚炎。
若長期床而又缺乏妥善護理,容易引致褥瘡。
2. 影響心理及日常生活
情緒困擾,例如缺乏安全感及焦慮、擔心會被取笑、覺得羞愧等。
減少或失去生活樂趣(例如:為避免失禁問題而減少運動及參與興趣活動等)。
對失禁問題避而不談,諸多避忌,影響與配偶、親人及朋友的關系,造成隔膜。
自我形象下降:覺得自己無用、無助,不能控制生活。
害怕發生尷尬情況而減少性行為。
小便失禁的處理及治療
1. 正面態度
採取積極態度,面對問題,不要逃避,及早求診以找尋成因。
學習如何處理負面情緒。
提醒自己失禁是一個健康毛病,並不是什麼錯或羞恥的事。
2.盤骨底肌肉訓練
透過運動令盤骨底肌肉加強收縮和控制力,防止小便流出(即忍尿動作),可改善失禁情況。如想知道盤骨底肌肉訓練的方法,可向醫護人員查詢。
3. 葯物治療
主要有治療泌尿道感染及失禁的葯物,必須經由醫生因應情況而處方,切勿胡亂自行購買使用。
預防及改善小便失禁
1. 攝取足夠水份
每天飲用6 - 8 杯水(大約2公升)或其他飲料,維持一定的排尿量,以加強泌尿道的天然抵禦功能,有助預防尿道感染。此外,減少喝酒、咖啡、濃茶及汽水等利尿飲品,亦有助改善小便失禁的情況。
2.預防便秘
宜多吃水果、蔬菜及高纖維食物,及每天飲用適量水份,配合適量運動,可紓緩便秘,改善因便秘引起的失禁情況。
3.保持適當體重
過胖會增加腹部壓力,因此保持適當體重,有助預防壓力性失禁。
4.養成良好排尿習慣
有小便失禁的患者可每隔2 - 3 小時排尿,來訓練控制膀胱的能力,及提高患者對排尿的知覺。每次小便時應盡量排空膀胱的尿液。
5.盤骨底肌肉訓練
平時多作盤骨底肌肉運動,可加強肌肉的收縮力和控制力,以減輕小便失禁的情況。
6.改善家居環境
睡床和廁所的高度要適中。如行動不便,可放置便椅在睡房中。
7.衣服的選擇
宜穿著簡單方便的衣服,如橡筋頭的褲子,以方便如廁。
參考資料:http://www.info.gov.hk/elderly/chinese/health_information.htm
E. 病人出現哪些情況責任護士必須進行壓力性損傷和失禁性皮炎風險評估要給與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新入住院患者都會進行Braden評估,分數≤12分,屬於高危壓瘡風險,睡氣墊床,保持床單專位清屬潔平整,指導患者家屬進行有效翻身,2-3小時翻身一次。每次翻身查看頭枕部、肩胛骨處、骶尾部和雙足跟,墊枕頭騰空骶尾部及足跟,必要時用減壓貼減壓。注意補充蛋白質,蛋白水平保持在30g/l以上。每周需要復評。
患者出現尿失禁或者大便次數≥3次,大便性狀改變時需要評估失禁性皮炎風險。預防措施首先要找出腹瀉的原因,治療腹瀉是關鍵。然後及時清潔,液體敷料噴灑保護,可以使用肛管引流或者肛袋引流收集大便。尿失禁需要及時清潔,男性病人可以使用假性導尿器收集尿液。不到萬不得已不建議導尿,導尿會導致尿路感染。望採納,謝謝。
F. 漏尿是什麼症狀
1壓力性尿失禁
患者逐漸發現在咳嗽、噴嚏或者是大笑的時候有尿液溢出尿道,平時沒有尿頻、尿急症狀,平躺著的時候症狀可以減輕,站立時症狀加重。壓力性尿失禁患者除了肉體上的痛苦之外,更嚴重的是感到在精神上受折磨,由於尿臭難聞,使患者不能接近他人,也不願世族梁意參加社會活動,性格比較孤僻,十分自卑。患者常常會發生會陰部濕疹或皮炎。壓力性尿失禁可以分為四度:
1度:能從事正常社交活動,在特別緊張或者勞累時偶爾發生尿失禁,隔幾天時間會有一次。
2度:一般活動時無尿失禁,當腹壓突然增加時就會發生尿失禁,每天會發生多次。
3度:在起立活動時常發生頻繁尿失禁,外出時常需要帶尿墊。
4度:在起立之後就發生尿失禁,嚴重影響個人生活,甚至還會喪失勞動能力。
2
緊迫性尿失禁
緊迫性尿失禁的患者多伴有尿頻、尿急等症狀,患者在排尿時有明顯的緊迫感,難搜運以忍受,也不能自己控制,一旦尿液流出,就會感到很輕松。排出的尿量也較多,有時甚至將膀胱內的尿液完全排空。
3
充盈性尿失禁
患者通常在發生尿失禁之前有排尿困難、尿線無力、尿次增多及尿急等症狀,接著出現尿量增多,進而發生膀胱功能失代償,之後發穗吵生尿瀦留。剛開始時,尿失禁多發生在入睡之後,後來病情逐漸加重,導致在清醒時也會發生尿失禁。
4
逼尿肌運動失調
患者在體位變動、咳嗽、大笑或打噴嚏時有一股尿液不自覺地由尿道流出,患者往往沒有尿意和尿急,只有尿液濕了內褲之後才感覺到已經排尿。一般沒有尿急、尿頻和排尿痛。
G. 失禁相關性皮炎的介紹
失禁相關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IAD)是指皮膚長期或反復暴露於尿液和糞便中所造成的炎症,伴/不伴版有水皰或皮權膚破損。這是失禁患者常見的一種並發症,同時也會造成其他一些疾病的發生,如疼痛、感染和壓瘡。1如尿布疹(diaper rash),潮濕浸漬損傷(moisture maceration injury),會陰部皮炎(perineal dermatitis),刺激性皮炎(irritant dermatitis),接觸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或痱子(heat rash)。
H. 失禁性皮炎屬護理不良事件嗎
與護理有關,但也與病人病情相關,目前沒有聽說相關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