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神經性皮炎用什麼葯可以根治
口服葯物可選用抗組胺類葯和鎮靜劑,如安定或舒樂安定及多慮平,每晚睡前半小時口服。局限性神經性皮炎可選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局部封閉;治療此類疾病的外用葯物可選用皮質激素的葯水或軟膏,如地塞米松煤焦油擦劑、地塞米松丙二醇或膚輕松等。但是這些葯膏含有激素成分,不建議長期使用,目前治療神經性皮炎可以外用中葯成分的乳膏如立康霜,無副作用,刺激性
㈡ 神經性皮炎用什麼葯見效快
復方醋酸地塞米松凝膠(註:凝膠滲透性極快 效果好)反復多次塗就行內 適應症為用於神經性容皮炎、接觸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以及慢性濕疹
所含醋酸地塞米松為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抗過敏作用;薄荷腦、樟腦具有促進局部循環和輕度的消炎、止痛及止癢作用。
或蘆薈 搗碎 敷於患處
㈢ 神經性皮炎的中醫葯治療法有哪些
①當歸、川芎、赤芍、牛膝各10克,生地、丹參、生苡仁各30克,白蘚皮15克。水煎回服,每日答1劑,每日服2次。
②葯浴:可選用楮桃葉、苦參、龍葵各適量,煎湯泡洗。
③外擦:可選皮炎寧酊、舒膚特、普癬水、皮癬水、斑蝥醋、羊蹄酒,外擦患處,每日2~3次;或鮮石榴皮,蘸明礬末,外擦患處。
④中成葯:可選用當歸片、清解片、地龍片、烏梢止癢丸等。
㈣ 神經性皮炎用什麼葯能治癒
神經性皮炎的治療,首先應該解除可能發生的病因,不吃刺激性食物,不能搔抓,忌用熱水及肥皂洗擦。
神經性皮炎如用傳統的控制方法治療,如激素類、抗組胺類、消炎類葯物,神經性皮炎的症狀一時見輕,但過一段病情又會加重,這樣反復形成惡性循環。搔抓磨擦是誘發神經性皮炎致苔蘚樣變的重要條件,造成愈抓愈癢,愈癢愈抓,愈抓愈厚的惡性循環。
建議使用純天然的草本植物萃取的魯濟克炎王,具有疏風祛濕、清熱解毒的作用並且健康安全無毒副作用。另外多吃水果蔬菜!
㈤ 神經性皮炎可以選擇哪些葯方治療
神經性皮炎又名慢性單純性苔癬,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好發於頸項、上眼瞼處,基本皮損為針頭至米粒大小的多角形扁平丘疹,淡紅、淡褐色或正常膚色,質地較為堅實而有光澤,表面可覆有糠秕狀非薄鱗屑,久之皮損漸融合擴大,形成苔癬樣變,自覺陣發性瘙癢,常於局部刺激、精神煩躁時加劇。
本病相當於中醫學「牛皮癬」、「攝領瘡」等范疇。
【方一】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木鱉子60克,陳醋500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木鱉子攻毒療瘡,消腫散結;陳醋殺菌。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木鱉子具有抗炎作用;陳醋抑菌。
【用法】土鱉子去殼,烤乾後研成細末,放入陳醋內浸泡7天,每日搖動2次。先用綠茶水清洗患處,然後用葯液直接塗搽,每日2~3次。
【按語】對皮膚無刺激性,但有一定毒性,防入口。
【方二】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木槿皮、蛇床子、百部根各30克,五倍子24克,密陀僧18克,輕粉6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木槿皮、蛇床子、密陀僧、輕粉殺蟲止癢,燥濕;百部根據有殺蟲滅虱作用。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木槿皮、蛇床子、百部、密陀僧、輕粉對皮膚癬菌有抑製作用;五倍子收斂止血,收濕斂瘡。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用時以皂角水洗患處,再以醋調葯粉成糊狀,敷於患處,每日1次。
【方三】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首烏12克,牡丹皮4.5克,生地黃12克,熟地黃9克,當歸9克,紅花、地膚子各4.5克,白蒺藜3克,僵蠶、元參、甘草各3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牡丹皮、生地黃、元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且牡丹皮、當歸、紅花活血養血祛瘀,何首烏、熟地黃補益精血,地膚子清熱利濕止癢、白蒺藜疏肝平肝祛風,僵蠶祛風化痰散瘀,甘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生地黃能抗炎、抗過敏;元參對多種細菌有抑製作用;牡丹皮能抗炎、抑制血小板凝集,並對多種致病菌及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當歸有抗血栓作用,顯著促進血紅蛋白芨紅細胞的生成;紅花的醇提物和水提物有抗炎、免疫抑製作用;何首烏、熟地黃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地膚子抑制多種皮膚真菌,抑制遲發型超敏反應;白蒺藜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抗衰老,抗過敏;僵蠶具有抗炎抑菌的作用;甘草能抗潰瘍、抗炎、抗過敏、抗菌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細辛、良姜、官桂各1.5克,95%酒精100克,甘油適量。
【功用】溫經散寒,通脈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細辛溫經散寒,祛風通竅;良姜溫中散寒,官桂補火助陽,溫經通脈。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細辛能抗炎、抑菌、擴張血管;良姜具有鎮痛、抗炎、抗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官桂抑制真菌、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用法】前3味葯研成細末,入酒精中浸泡1周,過濾後加入適量甘油即成。用此葯塗患處,1日2次。
【方五】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生薏苡仁、珍珠母各30克,乾地黃、白鮮皮各15克,當歸、川芎、赤芍、防風、荊芥、五味子各10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薏苡仁清熱排膿;珍珠母安神;乾地黃、赤芍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白鮮皮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當歸、川芎補血調經,活血止痛;防風、荊芥祛風解表;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地黃、赤芍、防風、荊芥具有抗炎抗過敏作用;白鮮皮可抑制多種癬菌;川芎改善微循環,抗組胺作用;五味子提高免疫力。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六】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山楂適量。
【功用】殺菌、散瘀、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山楂行氣散瘀。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山楂具有增強免疫、抑菌作用。
【用法】將山楂搗爛取汁,塗搽於患處,每日3次。
【方七】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山楂50克,野菊花、蒲公英、黃芩、黃連、銀花各15克,地丁、大黃各10克。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山楂行氣散瘀;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熱解毒;黃芩、黃連、金銀花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大黃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山楂具有增強免疫、抑菌作用;野菊花、金銀花、黃芩、黃連抗炎抑菌。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八】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生地黃20克,牡丹皮15克,梔子15克,柴胡15克,當歸10克,香附15克,僵蠶10克,蟬蛻20克,刺蒺藜20克,白鮮皮30克,甘草15克。
【功用】清肝瀉火,疏肝理氣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牡丹皮、梔子清熱涼血,活血祛瘀;柴胡、香附、刺蒺藜疏肝解郁;當歸活血調經;蟬蛻疏散風熱;白鮮皮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生地黃、牡丹皮、柴胡、甘草具有抗炎抗過敏作用;香附抑菌;刺蒺藜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九】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陳茶葉、艾葉各6克,老薑50克,紫皮大蒜2頭,食鹽少許。
【功用】消炎殺菌。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艾葉、陳茶葉、老薑、紫皮大蒜有消炎殺菌作用。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老薑具有抑菌抗炎作用;紫皮大蒜抗炎增強免疫作用。
【用法】將前4味煎湯,然後放入食鹽。1劑分2日用,外洗患處。
【方十】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陳醋500克,苦參200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苦參清熱燥濕,殺蟲;陳醋殺菌。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苦參抗炎抗過敏;陳醋具有抑菌作用。
【用法】將苦參入醋中浸5天,先將患處用溫開水洗凈,抓搔,然後搽葯。早晚各1次。
【方十一】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木槿皮、米醋各適量。
【功用】清熱利濕,殺蟲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木槿皮清熱利濕,解毒止癢;米醋殺菌。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木槿皮、米醋可殺菌。
【用法】將木槿皮火煅存性,研為細末,加入米醋調勻成糊狀,塗敷患處。
【方十二】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陳醋500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陳醋收斂、固澀,殺菌之用。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陳醋可抑菌。
【用法】將醋入鍋中熬至50克。患處用溫開水洗凈,搽之。早晚各1次。
㈥ 什麼葯治療皮炎最有效
全身治療
①抗組胺類葯主要起鎮靜止癢作用。常用撲爾敏4mg,每日3次。小兒皮版損消退後權,最好能繼續用數日。
②抗生素對皮損廣泛且有糜爛、滲液的病例,即使沒有明顯細菌感染的表現,也應適當給予抗生素治療。如紅黴素250mg,每日4次。
③類固醇激素原則上不用於一般病例,但異位性哮喘例外。對嚴重病例,為盡快控制症狀,可短期(2~3周)使用。
④免疫抑制劑包括硫唑嘌呤、環孢素A(CYA)和干擾素等。對AD療效如何,目前尚無足夠資料證實。
局部治療
①類固醇激素用於炎症較重但無明顯糜爛、滲液的皮損。在療程中適當更換品種,起初用強效的,以盡快控制症狀,數日後逐漸換成中、低效的。對不同部位的皮損,在品種選擇方面也應注意。皮損面積廣泛,尤其嬰幼兒,宜選用作用較弱或低濃度的制劑
②抗生素用於感染的皮損。常與類固醇激素並用。
③焦油類煤焦油、糠餾油等對AD有效,常用糊劑,單獨外塗或與激素制劑並用。
㈦ 神經性皮炎用什麼葯能根治
用派瑞松效果不錯!
㈧ 治療神經性皮炎的葯方有哪些
1內服抗組胺葯(見蕁麻疹)和鎮靜葯,如安定5mg或舒樂安定1mg、多慮平25mg,每晚睡前口服。
2.封閉內治療:泛發性神經性容皮炎可用0.25%鹽酸普魯卡因靜脈封閉。局限型可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局部封閉,可選用去炎松或強的松龍,並加入鹽酸普魯卡因,作局部皮下封閉。以強的松龍為例,每次用量不超過25mg,每周1~2次。
3.外用葯物:可選用地塞米松煤焦油搽劑、地塞米松丙二醇、膚輕松醑、氫萬等;各種皮質激素霜劑等;軟膏:5%~10%糠餾油軟膏、黑豆餾油軟膏等;貼膏:膚疾寧、皮炎靈等。
4.中醫驗方:
當歸、川芎、赤芍、牛膝各10克,生地、丹參、生苡仁各30克,白蘚皮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葯浴:可選用楮桃葉、苦參、龍葵各適量,煎湯泡洗。
外擦:可選皮炎寧酊、舒膚特、普癬水、皮癬水、斑蝥醋、羊蹄酒,外擦患處,每日2~3次;或鮮石榴皮,蘸明礬末,外擦患處。
中成葯:可選用當歸片、清解片、地龍片、烏梢止癢丸等。
【注意事項】
(1)生活起居應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
(2)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盡量減少搔抓、摩擦、熱水洗燙。
(4)勿濫用葯,不喝濃茶。
㈨ 皮炎用什麼葯好
皮炎如果病情不是特別重,建議可以用皮清夫乳膏,不含激素,可以放心的使用。
㈩ 神經性皮炎用什麼葯最好
對於神經性皮抄炎來襲說,瘙癢是最讓人忍受不了的,所以搔抓是造成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所以一定要避免,可以選擇一些有止癢消炎作用的凝甫集護理軟膏,能夠通過作用於患處直接快速的止癢消炎,不含有刺激性添加物,皮損傷口處也可以使用,溫和有效。此外所穿衣物的衣領不要太硬,盡量避免強烈陽光的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