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脂溢性皮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脂溢性皮炎好發於肥胖的新生兒,常發生於皮脂腺及汗腺豐富的部位,特別是頭皮、耳後,偶見於軀幹部。很多人關心脂溢性皮炎有什麼治療 方法 的問題。下面由我來為大家介紹脂溢性皮炎的相關知識!
脂溢性皮炎的治療
1、預防細菌侵入
正常人的皮膚是偏酸性的,pH值一般在5.2~5.5;這種酸鹼度的水平,不利於細菌的生長。但是,當皮脂分泌過多且化學成分有所改變時,皮膚的酸鹼平衡就破壞了,對細菌的抑製作用也隨之減低,皮膚表面的菌群大量繁殖致使皮膚發炎患病。因此,皮膚要保持清潔,不要用鹼性過大的香皂洗臉,以維持正常的酸鹼度。
2、飲食與生活習慣
皮脂分泌旺盛的人一定要注意飲食的調節與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首先,要避免一切物理、化學、食物的刺激,控制啤酒、咖啡、辛辣、油膩食物的攝入,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其次,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生活習慣,保證睡眠休息,有規律地運動和鍛煉身體。
3、中醫調理
外用療法是用中葯配置洗頭粉,有硼砂粉10g、小蘇打30g、包好後加溫水3000ml洗頭,最好3.5天洗一次。第三,飲食療法以清熱為主,一是取苦瓜100g,洗凈後切段,用水焯一下,再取尖椒15g切成絲,將兩樣加在一起涼拌;二是取芹菜50g切成段,胡蘿卜60g切成絲,加在一起用開水焯過涼拌。這兩種冷盤對清熱涼血有一定效果。
4、內用療法:補充維生素B6、B2或復合維生素B。瘙癢者用抗組胺葯物,炎症明顯或繼發感染者可用抗生素(如四環素或紅黴素口服),頑固性病例選用UVB、酮康唑(每口200mg,連用14天)或伊曲康唑(每日100mg,連用2l天)、潑尼松(每日30mg)、異維甲酸。
5、局部治療:以去脂、殺菌、消炎、止癢為治則。①頭部皮損:如無糜爛滲出時,可用洗頭粉或茶子餅或硫化硒洗發劑或2%酮康唑洗劑(采樂霜劑)或0.1%新潔爾滅10ml洗頭。2%水氯酊外用,每日2次。②5%硫磺霜與皮質激素霜混合應用。③含有抗真菌、細菌與激素類葯。
脂溢性皮炎的臨床表現
本病好發於多脂、多毛、多脂,往往開始時局限於頭皮,後逐漸向下發展至眉、鼻旁溝、耳後、上胸背、腋窩、臍部、外陰、肛門等處,由於皮脂腺開口於毛囊,皮疹初起為毛囊口周紅色小丘疹,漸發展融合成黃紅色斑片,上覆有油膩性鱗屑或痂皮。由於病變發生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略有差別。
1.頭部損害:輕型者,為輕度潮紅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狀鱗屑,伴輕度瘙癢,皮疹擴展,可見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片,嚴重者伴有滲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個頭部。頭發可脫落、稀疏,以頂部明顯,眼眉亦可發生類似損害。
2.面部損害:多見於鼻翼、鼻唇溝和眉弓,有淡紅色斑,覆以油膩性黃色鱗屑,常有滿面油光。
3.皺襞部損害:皮疹多見於腋窩、乳房下等,為境界清楚的紅斑,屑少,濕潤,常伴糜爛、滲出,耳後皺褶有結痂、皸裂。
4.軀幹部損害:常見於上胸部、肩胛部,為圓形或橢圓形或不整形黃紅色或淡紅色斑,有的形成環狀、多環狀損害。嚴重者,皮疹泛發全身,呈彌漫性潮紅,脫屑顯著,為脂溢性紅皮病。
5.嬰兒脂溢性皮炎:常於出生後1~3個月發病,前頭頂或整個頭皮可覆滿厚薄不等油膩性灰黃色或黃褐色痂屑,可累及眉區、鼻唇溝、耳後等處,微癢。一般在3~4周內痊癒,若持續不愈,常並發感染或異位性皮炎。
6.本病慢性經過,反復發作,搔抓或處理不當,易引起濕疹樣變,伴發毛囊炎、瞼緣炎及外耳道炎,面部常與痤瘡、酒渣鼻、蠕形蟎皮炎並發。
脂溢性皮炎患者的飲食
1、值得注意的是要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維生素A的食物要適量多吃,豬肝、胡蘿卜、蛋黃等,以糾正毛囊皮脂角化異常,防止毛囊堵塞。有人研究,缺鋅也可產生脂溢性皮炎,應在膳食中補充含鋅高的食物,如動物肝、瘦肉、禽類、堅果類等,以糾正人體內鋅含量相對不足。避免高碘飲食很重要,因高碘飲食可使毛囊角化或堵塞,要控制海帶、紫菜等海產品的攝入。
2、宜食入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因維生素A、B2、B6對脂溢性皮炎具有調節和抑製作用,維生素E有促進皮膚血液循環,改善皮脂腺功能的作用;富含上述維生素的食物有胡蘿卜、土豆、南瓜、捲心菜、芝麻油、菜子油、動物肝等。
3、還要多吃含維生素C、B1較豐富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等。適量的增加穀物雜糧、新鮮蔬菜、水果等食物,對脂溢性皮炎大有益處,占總熱能的18.8%,碳水化物356克,佔66.3%,維生素A515微克視黃醇當量,維生素E41.7毫克,維生素B11.32毫克,維生素B21.09毫克,維生素C159毫克,尼克酸12.1毫克,鈣1037毫克,鐵28.1毫克,鋅13.4毫克,硒24.9毫克,銅2.7毫克,鎂469毫克,磷1412毫克,鈉3486毫克,鉀2959毫克,膽固醇38毫克,膳食纖維19.6克。
脂溢性皮炎偏方
1、脂溢性皮炎偏方
薏苡仁紅纓粥
薏苡仁、蘿卜纓、馬齒莧各30克。將上三味洗凈,蘿卜纓和馬齒莧切碎,加水適量,煮粥,每日1劑,1個月為1個療程。具有清熱利濕功效。適用於脂溢性皮炎等症。
大棗豬油湯
大棗100克,生豬油60克。將大棗生豬油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煮熟食用。每周3次,12次為1個療程。具有祛風清熱,養血潤燥功效。適用於乾性脂溢性皮炎等症。
2、脂溢性皮炎的症狀
典型皮損為邊緣清楚的暗黃紅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被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由於病變發生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略有差別;皮疹好發於頭皮、眉部、眼瞼、鼻及兩旁、耳後、頸、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間區、腋窩、腹股溝、臍窩等皮脂腺分布較豐富部位;自覺症狀為不同程度的瘙癢;嬰兒脂溢性皮炎常發生在生後第1個月,皮損多在頭皮、額部、眉間及雙頰部,為溢出性紅色斑片,上有黃痂。成人一般脂溢性皮炎表現:油性也有是乾性或者混合性,瘙癢。脫屑等皮膚表面症狀表現,紅斑較明顯。
3、脂溢性皮炎的治療
脂溢性皮炎禁飲酒:因脂溢性皮炎的發生與消化功能失常,食糖、脂肪過多,及食刺激性食物有關,所以脂溢性皮炎患者一定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脂溢性皮炎內服葯:維生素B族類制劑,如維生素B6B2B1。有人主張服酮康唑或四環素
脂溢性皮炎中醫治療:潮紅、滲液、結痂時可以清熱、解毒、利尿為治則,用龍膽瀉肝湯加減。僅有癢而無滲出時,以養血、潤燥、祛風、清熱為治則。用祛風換肌散加減。
⑵ 對於脂溢性皮炎中西醫治療方法有哪些
脂溢性皮炎系發生於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種炎症性皮膚病,好發於青壯年,與體質有關。中醫稱之為白屑風。 臨床表現 1.基本損害為黃紅色斑片,伴油膩性鱗屑和結痂,有不同程度的癢感。 2.常分布於皮脂腺較多的部位,如頭皮、面、背、腋窩、會陰等處,可泛發全身。 3.隨部位不同,表現也不同。如在眉、鼻翼、外耳等處,重者常覆以黃色厚痂;皺襞多摩擦部位,常伴有糜爛、滲出;軀幹部為不規則色素輕度減退,或淺黃紅色圓形或橢圓形斑片,邊界清楚,覆以糠秕樣鱗屑。 治療 1.西醫葯治療 (1)內服葯治療:維生素B2、n6或復合維生素B;瘙癢甚者可給予抗組胺葯;病情嚴重者可短期使用皮質激素,如強的松30mg,每日分次口服。還可應用四環素或紅黴素0.25g,每口4次。 (2)外用葯治療:硫黃制劑和皮質激素霜劑或軟膏。頭皮損害可用煤焦油制劑,如澤它洗劑;還可用2%酮康唑洗劑(采樂)。 2.中醫葯治療 (1)風熱血燥:皮損以於性為主,基底微紅,上覆粉末狀鱗屑,舌紅、苔薄,脈弦細。 治法:散風清熱,養血潤燥。 (2)腸胃濕熱:皮損以濕性為主,多為紅斑、糜爛、滲出、油膩性厚痂,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 治法:清熱化濕通腑。 預防與調養多食新蘚蔬菜、水果,少食油膩食品及甜食,忌飲酒和辛辣刺激性食品。
⑶ 脂溢性皮炎別急著用葯,老中醫教你自調
被脂溢性皮炎找上門的患者都會面臨這樣的困擾:
1. 頭皮癢 ,總覺得抓一抓才能好受些;
2. 頭發油 ,嚴重的時候一綹一綹的,像擦了什麼東西似的;
3. 大量頭皮屑 ,即使剛洗完頭,一撥開頭發就能看到滿頭雪花;
4.有些毛囊處有 紅色小疹子 ,不小心碰到後就針扎似地疼起來,嚴重的還會有些痂皮;
要想戰勝它,就要「知己知彼」!
脂溢性皮炎的由來
也叫脂溢性濕疹,一般是由於我們的皮脂腺分泌了過度的油脂,這種過度的油脂就會給糠呲馬拉色菌造好了一張「溫床」,讓真菌大量繁殖,就形成了脂溢性皮炎。
可能造成脂溢性皮炎的原因
1.飲食習慣:常吃刺激性食物,比如 喜食辛辣 、 含糖量高的油膩食物 ,或者長期 抽煙喝酒 ;
2.生活習慣:連續 熬夜 、 壓力大 、 精神緊張 等容易造成內分泌紊亂,也會導致脂溢性皮炎的形成;
3.過度清潔:日常 護膚不當 、 護膚過度 導致表皮細胞間脂質減少,皮膚水分流失,從而導致屏障受損;
4.濫用葯物:這是引起脂溢性皮炎的重要因素,因為 濫用葯物 會造成皮膚屏障受損,從而加重病情。
從發病原因來看,脂溢性皮炎是有自愈傾向的,患病後先不要想著立馬去買葯治療,可以自查下形成的原因,從根源上調整下,盡量防止病情加重,一般調整好自己的生活習慣,是有可能自行修復的。
自調的時候注意做到這幾點
1.管住手, 別亂抓 ,越抓面積越大;
2. 洗頭不要太勤 ,一周1-2次,使用含酮康唑成分的洗劑,它有很好殺菌作用,或者找醫生開一些中葯洗劑;
3.避免在網上查科普 亂用葯 ,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如果發作頻繁,可能會是身體陰陽失衡,要注重 內調 ,可以找中醫開些內調的方子。
若無法自調,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找醫生辨證,以免貽誤病情!!!
⑷ 脂溢性皮炎應該吃什麼中葯
治療脂溢性皮炎的防治方面,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生活中要注意調節飲食,多吃蔬菜,限制多脂、多糖飲食,忌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及局部搔抓,生活有規律,保持足夠睡眠。第二,葯物內服治療。可用維生素B6、B2或復合維生素B,煙醯胺等。瘙癢劇烈可用止癢鎮靜劑如抗組胺葯,炎症明顯或繼發感染可用抗生素如四環素或紅黴素。第三,外用療法以去脂、殺菌、消炎、止癢為治療原則,常用的葯物有參膚霜、脂平消、脂溢康、硫磺、雷鎖辛、煤焦油、水楊酸、硫化硒、咪唑類等,可按不同部位不同發病情況選用不同劑型。以上是對治療脂溢性皮炎應該吃哪些中葯?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⑸ 脂溢性皮炎吃中葯能根治嗎
頭皮脂溢性皮復炎,這是皮脂腺溢出制過剩引起頭皮真菌異常生殖所形成的頭皮屑增多的炎症性皮膚病。目前一般以為此病可能是在皮脂溢出過多的基礎上,繼發的由真菌(卵圓糠批袍子菌)和細菌(痙瘡棒狀桿菌)等的寄生,游離脂肪酸刺激毛囊頭皮所致的皮炎。
治療方法:
1、口服脂溢性脫發片:主要由首烏、半夏、益母草、仙鶴草、葛根、敗醬草等製成,每次6片,逐日3次。還可口服維生素B2、B6、A等。
2、用60%酒精封閉浸泡一周,過濾取汁外搽。也可取雄黃、百部、苦參、川椒、月石各15克,煎後取汁再混入適量水洗頭。
3、外用頭癬頭屑一洗凈洗頭
⑹ 脂溢性皮炎中醫該如何治療
脂溢性皮炎中醫治療法為,對痂皮多的脂溢性皮炎,適於宜用清熱利濕為主,可用五味消毒飲加,茵陳、梔子、大黃各三克,水煎服。
對鱗屑為主,應該用清熱涼血,養血潤燥為佳,取首烏、生地、旱蓮草各十五克,丹皮、當歸、赤芍及女貞子各十克加水煎服。局部用葯,以溶解脂肪,角質剝脫,消炎止痛止癢為主,常用葯物有硫磺、煤焦油,水楊酸,咪唑類等按不同部位,不同皮色,選用不同型的葯劑。
⑺ 中醫怎麼針灸治療脂溢性皮炎
中醫針灸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原理
針灸治療脂溢性皮炎的的原理是以刺激體表穴位的辦法,通過全身經絡傳導,調整氣血和臟腑功能,從而達到防治脂溢性皮炎的目的。其核心是循經取穴,關鍵是取穴准確,手法適當。
針灸治療脂溢性皮炎的方法及步驟:
脂溢性皮炎的發生與腎陰不足,相火妄動,或肺胃血熱上沖,熱毒不得疏通,而致局部新陳代謝與血液微循環發生障礙所致。所以在選擇針灸治療時,以毫針治療最為常用,具體為:
1.充分暴露患部,常規消毒患部皮膚和針具。
2.。取穴
主穴:風池,百會,四神聰、完骨。
配穴:血海,足三里,大腸俞。
3.手法:捻轉瀉法,風池、完骨穴針感放射至前額;百會、四神聰針感向鄰近處擴散。留針10-20min,每日或隔日1次,10次1個療程。
提醒:在使用針灸治療脂溢性皮炎時一定要在專業中醫醫師操作下進行,不可盲目相信別人及自行治療,以防出現意外。
根據患者體質、疾病特點及時令進行辨證分型施治,確定詳細、合理的治療方案;針對性強,見效更迅速;有效減少和杜絕復發。
⑻ 脂溢性皮炎吃什麼中葯好
脂溢性皮炎常用的中葯有以下幾個方面:如馬齒莧,黃柏,地榆炭,丹皮,地骨皮,丹參,枇杷版葉,青權蒿以及制首烏,黃精,黃芪,百花蛇舌草等葯物,此類葯物是根據中醫的辨證綜合選擇使用以達到去濕,清熱,疏風,養血,滋陰,疏肝等作用。
此類葯物可以口服,也可以選擇適合的葯物煎水外洗外敷。常用的外洗外敷葯物是馬齒莧,黃柏,地榆炭為主。需要指出的是脂溢性皮炎是相對比較嚴重的皮膚疾病,除規范的使用中葯外,還可以選擇局部的外用葯物,常用的是醫學護膚品如維生素E霜,透明質酸生物膜等。
⑼ 中醫如何治療脂溢性皮炎
病情分析:
脂溢性來皮炎是機體源內皮脂腺分泌功能亢進,皮脂過多的排出而堆積在皮膚上,使堆積處皮膚發生的慢性炎症性病變。中醫認為是「面生游風」、"面游風毒",治療主要在於保持皮膚清潔,限制脂肪飲食,中葯以清熱、解毒、利尿為治則,葯用龍膽瀉肝湯或祛風換肌散加減。日常生活要注意限制脂肪性食物和甜食,戒煙酒,宜清淡,忌辛辣刺激。
⑽ 中醫如何治療脂溢性皮炎
病情分析: 脂溢性皮炎是機體內皮脂腺分泌功能亢進,皮脂過多的排出版而堆積在皮膚上,使權堆積處皮膚發生的慢性炎症性病變。中醫認為是「面生游風」、"面游風毒",治療主要在於保持皮膚清潔,限制脂肪飲食,中葯以清熱、解毒、利尿為治則,葯用龍膽瀉肝湯或祛風換肌散加減。日常生活要注意限制脂肪性食物和甜食,戒煙酒,宜清淡,忌辛辣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