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接觸性皮炎破損治療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接觸性皮炎破損治療

發布時間: 2023-02-27 18:42:29

⑴ 接觸性皮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治療
1.一般療法
(1)首先應追查病因,避免再接觸,清除刺激因子並告知患者以免今後再接觸患病。
(2)避免搔抓、摩擦、熱水或肥皂水洗滌及其他附加刺激。摒除辛辣刺激食品,清理胃腸,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精神過度緊張。
(3)葯物療法:以脫敏止癢為主,輕者可口服或注射抗組胺葯,如皮損面積大,炎症顯著者可選用10%葡萄糖酸鈣、10%硫代硫酸鈉靜脈注射;對重症泛發患者可短期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口服潑尼松20~30mg/d或肌注倍他米松/二丙酸倍他米松(得寶松),或靜滴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有感染者可酌情選用抗生素。
(4)外用療法:基本原則同急性濕疹。根據皮損情況,選擇適應的劑型和葯物,以消炎、收斂、緩和對症為原則,禁用刺激性或易致敏的葯物。急性期紅腫炎症著明、滲出糜爛者可用復方硫酸銅液(達里波斯液)或3%硼酸溶液進行濕敷,輕者可選用皮質類固醇激素乳劑或收斂、消炎的油膏外用。如已形成慢性炎症,可酌用低濃度角質形成劑,如3%黑豆餾油或糠餾油糊劑、皮質類固醇激素等配為油膏或乳劑外用。
2.中醫療法治則:宜清熱、涼血、解毒。內服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方中去柴胡、當歸、加白茅根、蒲公英、大青葉;大便干者加大黃;濕盛者加澤瀉、豬苓、茵陳;發熱加生石膏。症狀輕者可服龍膽瀉肝丸。
㈠內治法:
1.中醫治療:宜清熱、涼血、利濕、解毒,方葯可選用:①龍膽瀉肝湯加減,方中去柴胡、當歸、加白茅根、蒲公英、大青葉;頭痛發熱者加生石膏、桑葉、野菊花;濕盛者加澤瀉、豬苓、菌陳;食慾不振者加陳皮、蒼術、大麥芽;大使干結者加生川軍。②加味白虎湯。③化斑解毒湯。症狀減輕後,可酌情選服龍膽瀉肝丸、清解片、清熱消炎片、三黃片等。
2.西醫治療
⑴抗組織胺葯:可選用苯海拉明25~50mg、撲爾敏4~8mg,每日3~4次口服。或息斯敏10mg,每日1次口服,可並用維生素C100~200mg每日3~4次口服。
⑵鈣劑:可口服鈣片,肌注維丁膠性鈣、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
⑶腎上腺皮質激素:皮損廣泛而嚴重時,可配合使用強的松10~20mg,每日3~4次,口服。或地塞米松10~2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靜滴,每日1次。
⑷利尿劑,對伴發全身皮疹,水腫嚴重者,可配合服用又氫克尿塞25mg,每日2~3次,連服2~3天,有利於消腫。
㈡外治法:
1.皮疹有糜爛滲液者,可選用5%硼酸溶液、1%硫酸鎂、0.1%明礬溶液、醋酸鋁溶液作冷濕敷,合並感染者可用1∶5000~10000的高錳酸鉀冷濕敷。
2.皮診無糜爛滲液者可用上述方法治療,或外擦爐甘石洗劑。
3.皮疹呈慢性濕疹樣皮炎者,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軟膏,如醋酸氫化可的松軟膏、醋酸氟氫可的松軟膏、醋酸地塞米松軟膏、去炎松軟膏或膚輕松軟膏等。
4.潮紅:丘疹為主者,可用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外擦,或和青黛散冷開水調敷,每日4~5次。腫脹糜爛滲液較多者,可用蒲公英60g,桑葉、生甘草各15g,水煎待冷後濕敷。並可用10%黃柏溶液,生理鹽水,3%硼酸水濕敷。糜爛結痂者可用青黛膏,或清涼膏外擦每日3~4次。瘙癢者可用粟樹葉洗劑、黑子脫每洗劑。
(二)預後
去除原因和恰當處理後,通常數天或十餘天後即可痊癒。但由於搔抓或處理不當、感染或刺激物未能及時除去,致使病程遷延變為慢性皮炎。

⑵ 接觸性皮炎怎麼辦

接觸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是由於接觸某些外源性物質後在皮膚黏膜接觸部位發生的急性或慢性炎專症反應。屬
可分為原發性刺激反應和接觸性致敏反應。有些物質在低濃度時可以為致敏物,在高濃度時則為刺激物或毒性物質。
起病較急。皮損多局限於接觸部位,少數可蔓延或累及周邊部位;典型皮損為境界清楚的紅斑,皮損形態與接觸物有關,其上有丘疹和丘皰疹,嚴重時紅腫明顯並出現水皰和大皰,後者皰壁緊張、內容清亮,破潰後呈糜爛面,偶可發生組織壞死。
治療原則:尋找病因、迅速脫離接觸物並積極對症處理;變態反應性接觸性皮炎治癒後應盡量避免再次接觸致敏原,以免復發。
視病情輕重可內服抗組胺葯或糖皮質激素。外用葯:急性期:紅腫明顯外用爐甘石洗劑,滲出多時用3%硼酸溶液濕敷;亞急性期:有少量滲出時外用糖皮質激素糊劑或氧化鋅油,無滲液時用糖皮質激素霜劑;有感染時加用抗生素(如莫匹羅星、新黴素)

⑶ 接觸性皮炎該怎麼辦

建議清淡飲食,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忌煙酒。不要熬夜

⑷ 臉上接觸性皮炎如何治療

1,接觸性皮炎是皮膚或粘膜接觸某些外界物質後在接觸部位發生的淺表炎症臨床特點為皮損境界清楚形態單一及急性病程急性皮炎發生後若能很快去除接觸物再加以適當治療多可較快痊癒若接觸物不指導意見能去除則可能發展為慢性皮炎口服抗組織胺葯及維生素C有助於緩和症狀重者可給短程皮質類固醇口服,外塗派瑞松軟膏。

⑸ 接觸性皮炎的處理是什麼

對於急性期接觸性皮炎皮損的處理包括:對於水皰、滲出型皮損,可用生理鹽水、次醋酸鋁液(Burrow氏液)或3%硼酸液冷濕敷,由於要防止激素葯水的過分滲透作用,所以此期不適於用含有激素的外用葯。如果是化學燒傷引起的壞死性皮損,應先仔細清創,主要防止感染。可用0.1%雷夫奴爾液濕敷或過氧化氫清創。

對於有輕度滲出的皮損,可給予20%氧化鋅油或其他油劑以保護皮膚。

對於急性期滲出較少的皮損及亞急性期的皮損,外用皮質類固醇類葯物是首選,其他的制劑,如含局麻葯或抗組胺類外用葯物,有致敏的危險,故不宜應用。

對於癢感明顯的皮損,可通過外敷冷水或置放冰塊以暫時緩解。

此外,對於嚴重的急性期皮損,如有泛發性或有大片水皰、滲出及紅腫,需內用皮質類固醇激素,系統用激素的原則是迅速足量上葯。用時短,迅速減量。起始激素劑量最高可達60~100mg潑尼松。口服抗組胺類葯物對過敏性接觸皮炎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對於經久不愈的病例,可試用小量激素如:口服硫唑嘌呤或環孢素A抑制免疫反應,但對刺激性皮炎效果不大。此外,有人用UVA及UVB療法來治療接觸性皮炎,主要是通過UVA及UVB可減少表皮朗格漢斯細胞作用來抑制免疫反應。

有些患者即使原發病因去除,接觸性皮炎仍不能痊癒,必須要考慮到下列因素:皮膚屏障功能已破壞,交叉過敏因素;繼發過敏、繼發感染造成。

⑹ 面部接觸性皮炎怎麼辦

面部出現來接觸性皮炎該怎麼辦源?其實對於面部接觸性皮炎可以直接按四步走。
第一步,杜絕感染源。像接觸性皮炎一般都是由接觸到某些敏感物質導致的,那麼首先就是要杜絕感染源。只有杜絕感染源,才能避免面部接觸性皮炎反復性發作。比如說有些女性是使用化妝品後出現的面部接觸性皮炎,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宜再次使用化妝品了。
第二步,護理。接下來就該對面部接觸性皮炎進行護理了。其實護理的方法非常簡單,首先就是要多清洗患處,保持患處乾燥清潔。其次就是多吃一些水果,因為水果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維生素,可以調節內分泌,加速炎症分解。
第三步,葯物。通過個人護理後,面部接觸性皮炎還是沒有好轉的話,可以考慮使用葯物治療。治面部接觸性皮炎的葯物有很多,不管是外用葯還是內服葯物都有,具體葯物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第四步,激光。這是對於重度的面部接觸性皮炎,且經個人調理與葯物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所採取的一種治療措施。激光能夠快速殺菌消炎,而且清除體表症狀的效果也非常明顯。但有一定的輻射,所以不宜多次做激光。

⑺ 接觸性皮炎應該怎麼具體治療

你好 很高興為你解答
1、協助病人找出發病原因,避免再次接觸。
2、局部皮炎處用溫水,或硼酸水、雙氧水。清洗,如有油脂應用植物油清洗,每日3-4次,第一次清洗可用少許鹼性肥皂或中性肥皂,肥皂水清洗後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干凈。
3、避免再刺激。嚴禁用熱水燙洗、摩擦、抓鬧或進食刺激性食物。特別應說服病兒,一定要避免力抓。較小病兒在睡覺時可適當約束手或戴上手套.
中醫治療比較好,生活規律,睡眠充足,飲食合理,限制多脂、多糖食物,忌飲酒等及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可用純中葯克 炎 王,塗抹。

⑻ 接觸性皮炎怎麼治療

內治療法:對嚴重的泛發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或多形紅斑樣發疹等患者需要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內服治療,對一般輕度的接觸性皮炎,可口服抗組胺劑葯物止癢。
外治療法:對急性濕疹樣損害,如水皰、滲出等要進行濕敷。可用生理鹽水、Burow液(次醋酸鋁)、硼酸或1:10000高錳酸鉀液濕敷。輕度無水皰滲出的損害可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霜外塗。如化學燒傷的壞死性皮損要仔細清洗,然後塗抗菌葯膏,嚴重者需要切除植皮,以減少疤痕。
保護措施:首先應去除病因。即使炎症很輕的皮炎,皮膚屏障功能也已經受到破壞,故局部外用營養保護性的葯物和抗感染葯物是必要的。輕度的皮炎使用保護霜便可痊癒,如因春季乾燥多風造成的面部輕度脫屑性淡紅斑,用硅霜就能有效。
如還有疑問請登錄中國職業病網進行咨詢。

⑼ 接觸性皮炎怎樣治療

由於接觸性皮炎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大致闡明,目前可進行病因治療。臨床中主要遵循早期和長期治療、積極理性治療、綜合治療和全面達標、治療措施個體化等原則,對接觸性皮炎患者進行疾病教育和葯物治療。

一、一般治療
1、尋找致病原因,去除原因後再予以適當處理,可迅速痊癒。
2、其次是以後盡量避免已知的過敏原,不宜直接接觸高濃度的任何葯品或化學物質,慎用易致敏的外用葯物。
3、接觸致敏物質後立即用大量清水將接觸物洗去,避免搔抓以及使用肥皂水洗和熱水洗燙,不使用可能產生刺激的葯物。
二、葯物治療
1、全身治療:
(1)抗組胺類葯物:
(1)第一代抗組胺葯物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酮替芬、羥嗪等。可選用其中一種口服,有較好的止癢效果。
(2)第二代抗組胺葯物常用的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特非那定、阿司咪唑等。
(2)維生素C:常與抗組胺類葯聯合應用,可增強毛細血管壁的緻密度,降低其通透性,亦有拮抗組胺和緩激肽的作用,故能增強抗組胺葯的治療效果。
(3)皮質類固醇激素:急性嚴重或泛發性變態反應性接觸性皮炎患者,應短期應用皮質類固醇口服。代表葯物有潑尼松。
(4)抗生素:繼發感染者,應同時應用有效抗生素內服。
2、局部治療:
(1)急性期:可選擇爐甘石洗劑外塗。具有散熱、止癢、收斂、乾燥和消炎作用。也可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霜劑,如潑尼松冷霜、曲安西龍冷霜等。或開放性濕敷溶液。常用的濕敷溶液有3%硼酸液、生理鹽水、慶大黴素生理鹽水、地塞米松生理鹽水。
(2)亞急性期:可採用氧化鋅糊劑包敷或外塗;皮質類固醇激素乳劑也可選用。
(3)慢性期:一般選用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或霜劑外用,常用的有0.1%潑尼松冷霜、1%氫化可的松軟膏、復方地塞米松乳膏、丙酸氯倍他索軟膏等。

⑽ 接觸性皮炎怎麼辦4個治療方法

1、尋找過敏原因
2、避免刺激
3、全身治療
4、局部治療
1.尋找過敏原因:詳細採取病史,仔細詢問與發病有關的環境、所接觸的物質的種類、數量、理化性質、接觸時間長短、接觸方式、過去有無類似發疹情況等。從病史中來分析與哪種物質可能有關,為皮膚斑貼試驗提供依據。一旦找到過敏原因,力求避免再次接觸。對於存留在皮膚上的刺激物質或毒性物質應盡快沖洗清除,沖洗時可用清水、生理鹽水或淡肥皂水。接觸物若為強酸,可用弱鹼性液體沖洗(如蘇打水);如為強鹼性物質,可用弱酸性液體沖洗(如硼酸液)。
2.避免刺激:出現臨床症狀,應盡量減少局部刺激。避免搔抓,不宜用熱水燙洗,避免強烈日光或熱風刺激。
3.全身治療:內服抗組胺類葯物,如賽庚啶、苯海拉明、氯苯那敏、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等;大劑量維生素C口服或靜注;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靜脈推注。面積廣泛,糜爛和滲液嚴重者,可給予糖皮質激素。如口服潑尼松、曲安西龍或地塞米松;得寶松肌內注射。重症者也可先用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靜脈滴注,等症狀減輕後,口服維持。接觸性皮炎如果合並局部感染,如淋巴管炎、淋巴結炎、軟組織炎時,可使用抗生素,輕者給予羅紅黴素、青黴素Ⅴ鉀、頭孢氨苄或磺胺類葯物口服;重者靜脈給與青黴素、頭孢類菌素或奎諾酮類抗生素。
4.局部治療局部治療十分重要,應根據臨床表現分別對待。(1)急性階段以紅斑、丘疹為主者,用洗劑、霜劑或油膏。如爐甘石洗劑、振盪洗劑、曲安奈德霜、氯氟舒松霜、膚輕松霜等,也可使用含有松餾油、糠餾油、氧化鋅的油膏外塗。紅腫明顯,伴水皰、糜爛和滲液者可做開放性冷濕敷,濕敷溶液有3%硼酸溶液、1∶2醋酸鋁溶液、1:8000高錳酸鉀溶液。如有膿性分泌物者,用0.02%呋喃西林溶液或0.5%依沙吖啶溶液濕敷。濕敷不宜過長,通常濕敷2~3天,待滲液停止,腫脹消退後,可停止濕敷,改用霜劑或油膏外塗。(2)亞急性或慢性階段以霜劑及油膏外用為主,可用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也可用松餾油膏、黑豆鎦油膏、氧化鋅油膏等,如有膿性分泌物,可在油膏中加入抗生素,如新黴素、紅黴素、桿菌肽,或其他殺菌劑如莫匹羅星軟膏、黃連素、汞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