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民間止癢有哪些草葯 皮膚瘙癢怎麼辦
皮膚瘙癢是生活中常見的病症,但是無論是蚊蟲叮咬、還是皮膚過敏,在皮膚瘙癢的時候都不能用手去抓,以免留下傷疤,其實想要止癢還有著許多方法,路邊田野的不少草葯都有著很好的止癢效果,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民間止癢有哪些草葯吧!
可以止癢的草葯:
1、金銀花:金銀花的功效和作用是清熱解毒,殺菌止癢等,水煎外用可止癢祛痱子、治療濕疹。而此葯同時也具有發散作用,在臨床當中用於治療風熱型感冒的銀翹解毒片,就是以金銀花為主葯製作成的。此外,次要還可用於治療肺炎、細菌性痢疾。
2、苦參:苦參是一種性微涼的葯物,可以起到很高的降火、祛濕、利尿的作用。在臨床當中主要用於治療急慢性皮膚濕疹、痔瘡、皮癬、皮膚瘙癢等多種多樣的皮膚疾病,有很多中成葯裡面都包含有苦參,屎因為它具有強大的功能,止癢殺菌屎它的強大功能之一。
3、花椒:是一種常用的烹調類芳香佐料,而花椒的止癢作用也非常高。因為花椒有溫中散寒,止痛、燥濕、消腫、消毒、殺菌、止癢等多種效果。研究發現花椒對多種細菌,尤其是皮膚表面的細菌可起到很高的抑制功效。因此可用來治療皮膚瘙癢症、濕疹、腳氣、神經性皮炎及外陰瘙癢等疾病。
4、蛇床子:蛇床子在民間又稱野胡蘿卜,是蛇床生長出的果實,性溫熱,此葯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就是殺蟲、祛濕、殺菌。而蛇床子是治療皮膚疾病必選的中葯,可以治療各種病因導致的外陰瘙癢、滴蟲性陰道炎,也能搭配其他葯物治療宮寒疾病。
5、艾草: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用艾草祛濕止癢,功效非常多。全草入葯,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艾草可以搗絨之後製作成艾條及艾柱,通過外灸可以散寒止痛及溫煦氣血。也可以煎湯外洗,治療濕瘡疥癬及祛濕止癢。
6、垂盆草:垂盆草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乾燥全草,是一味民間流傳極廣的常用草葯。甘、淡,涼。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癰腫瘡瘍。全草入葯,蛇蟲咬傷,止癢效果極好。洗凈曬干後即可放在洗澡水裡,用來洗澡,可有效治療皮膚瘙癢。
7、馬齒莧:馬齒莧,一年生草本,為田間常見,皮膚瘙癢,或蚊蟲叮咬後,碾碎枝葉,直接塗於患處止癢,還可洗凈放在開水裡煮15分鍾,待涼後再擦洗皮膚瘙癢處。馬齒莧能夠減輕皮膚紅腫、止癢、控制感染。
8、薄荷:薄荷為唇形科植物,多生於山野濕地河旁。味辛、性涼,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功效。平常多用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也可煎水外洗,用於治神經痛、皮膚瘙癢、皮疹和濕疹等。
㈡ 治皮膚騷癢的中葯方
皮膚瘙癢症,多發生在氣候乾燥的秋冬季節。中醫認為,本病多為氣滯血淤所為,內當以涼血化淤、祛風容止癢論治。根據臨床經驗,介紹幾則外治效方,供選用。
葯醋療法:取苦參100克,加入食用白醋適量,浸泡3~5天即成。每日洗浴時,加入苦參醋液30~50毫升於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簽蘸葯液外搽瘙癢處,每日2~3次,連用5~7天。
葯酊療法:取夜交藤、雞血藤、烏梢蛇各20克,加入上等白酒適量,浸泡1周即成。每日洗浴時,加入葯液30~50毫升於浴水中洗浴,連用5~7天。
葯浴療法:取荊芥、防風、苦參、絲瓜絡、蛇床子、當歸各3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洗浴,每次10~20分鍾,每日2~3次,每日1劑,連續5~7天。
填臍療法:取紅花、紫草、山梔、大黃各等量,研為細末,加冰片適量,混合均勻,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葯末少許,加凡士林調成糊狀,外敷於肚臍孔處,敷料包紮,膠布固定,每日換葯1次,連用1~2周
㈢ 什麼中草葯能治皮膚癢
治療皮膚瘙癢驗方:蛇床子30克、地膚子30克、苦參30克、薏仁30克、黃柏15克、甘草15克。3劑。水煎3次,第一次葯液、第三次葯液洗瘙癢處,第二次葯液口服。
㈣ 用中葯熏蒸腰部,一天兩次,10天以後熏蒸部位皮膚紅腫發癢。三天後過敏部位中間症狀減輕,邊緣皮膚發硬
你這屬於反炎,然後壞死現象。建議去權威點的皮膚病醫院看看。
中醫包治百病一說,純屬忽悠。
吃葯需謹慎,遠離亂吃葯啊。當然亂投醫更不對。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㈤ 皮膚瘙癢症的中葯療法是什麼
(1)血虛風燥型
治法:養血潤膚,疏風止癢。
方葯:用止癢合劑加減。年老體弱者可重用回黨參、黃芪答;頑固不愈、瘙癢較重者加全蠍;舌質紅,心煩失眠者加蓮子心、梔子、連翹。
(2)風濕蘊阻型
治法:祛風利濕,養血潤膚。
方葯:全蟲方、四物湯合方加減。
單方成葯:血虛風燥型可內服潤膚丸。風濕蘊阻型之病程短、風熱盛者可用防風通聖丸,病程長,病情頑固者可用秦艽丸、除濕丸交替服用。
局部治療:外用止癢葯膏、普榆膏或癬證熏葯卷等。
㈥ 最近了解到中葯熏蒸,他的作用是什麼啊,有知道的親嗎
中葯外治療法的分支。中葯熏蒸療法又稱為中葯蒸煮療法、中葯汽浴療等。、葯透療法,熱霧療法等。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被稱為「烘雅」。中葯熏蒸是以熱葯蒸汽為治療因子的化學、物理綜合療法。這種方法最早用於臨床的自先秦就有記載,後世不乏其術。到清代,中葯熏蒸趨於成熟。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中葯熏蒸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均亦有相應發展,逐漸泛用於休閑保健、康復療養和臨床治療疾病的諸多方面。 用中葯煎煮外治疾病的文字記載有: · 《禮記》:頭有瘡則沐,身有瘍則浴。 · 《黃帝內經》亦曰: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邪可隨汗解。 · 《五十二病方》隨馬王堆漢墓出土,明確提出用中葯煎煮的熱葯蒸汽熏蒸治療疾病,其中有熏蒸洗浴八方,如用駱阮熏治痔瘡;用韭和酒煮沸熏治傷科病症等。 · 東漢醫聖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亦記述了用苦參揚熏洗治療狐惑病蝕於婦人下部的葯方與手法。 · 晉朝葛洪的《肘後備急方》記述了用煮黃柏、黃岑熏洗治療創傷與瘍癰症; · 唐宋時期,熏蒸獲得較快發展。在熏蒸陰部,熏蒸足部的基礎上,又提出熏眼,熏發等方法。醫葯大家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則記述了用大劑黃芪防風湯熏蒸治療柳太後中風不語使其蘇醒的方葯與手法;中葯熏蒸療法用於皇宮深院救治皇太後的中風重症,足可窺中葯熏蒸療法在當時的作用和影響之一斑。 ·元明清時期熏蒸療法得到進一步發展並日趨成熟完善。 清代的《急救廣生論》和《理論駢文》是中葯外治分支科學體系的成熟與完善;尤其是《理論駢文》宏論之精闢、之辨證、之顛撲不破更是將中葯外治從實踐到理論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其中融會貫通了外治宗師吳師機「余學外治十餘年、逮親驗數萬人,其治癒不勝計」的艱辛實踐。 ·宮廷熏蒸由來已久。在唐代宮廷皇妃就用溫泉、鮮花浴身。元代《御葯院方》記載了皇帝、皇後的熏蒸葯方及治療關節痛、痔瘡、陽痿、陰囊腫痛等多種熏蒸葯方。尤其在清代,熏蒸在清宮方葯中佔有很大的比例。在《慈禧光緒醫方選儀》中就曾收載慈禧光緒常用熏蒸65首。其中熏身方20首,熏頭方16首,熏面方3首,熏眼方15首,熏蒸四肢方7首,坐熏蒸方4首。可見熏蒸療法在宮廷中的運用是受到了高度重視。 中葯熏蒸廣泛應用於: 1、 風濕類疾病: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 2、 骨傷類疾病:腰椎間盤脫出症、肩周炎、退行性骨關節病、各種急慢性軟組織損傷。 3、 皮膚類疾病:魚鱗病,銀屑病、硬皮病、皮膚瘙癢症、脂溢性皮炎等。 4、 內科:感冒、咳嗽、高脂血症和高蛋白血症、糖尿病、失眠、神經官能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慢性腸炎。 5、 婦科:痛經、閉經等。 熏蒸療法的十大功效: 疏通經絡 可放鬆筋骨,打通人體經絡,促進氣血循環,對各種風痛有效。 凈血排毒 可改善人體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排除體內廢物及肝腎毒素,對各種水腫有特效。 清毒殺菌 可深入皮下組織,殺菌消毒,清除污垢,幫助去死皮,使肌膚美白。 清除疲勞 可使全身放鬆,緩解壓力,心情愉快,恢復活力。 活化細胞 可使全身細胞活躍,有效改善體質,增強免疫能力。 強化機能 可刺激人體微循環系統,改善人體各種機能。 減肥瘦身 可幫助排汗,消除多餘熱量,燃燒多餘脂肪,使身體苗條,凹凸有形。 美容除斑 可調節內分泌,預防婦科病,消除色斑。 改善睡眠 浴20分鍾,相當於40分鍾的劇烈運動,浴後可進入深度睡眠,醒後倍感輕松、精神。 預防凍瘡 可改善四肢微循環,緩解手腳冰涼症狀,預防治療凍傷。
㈦ 皮膚癢用什麼中葯好
一般情況下,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葯有地膚子、苦參、黃柏等,建議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葯物,具體內容如下:
1.地膚子:地膚子有清熱利濕、止癢的功效,一般可以用於治療皮膚瘙癢的病症,能夠有效緩解相關情況。
2.苦參:苦參是豆科槐屬植物苦參的乾燥根,有清熱、殺蟲的功效,對於皮膚瘙癢有較好的治療效果,還可以用於治療濕熱帶下、濕疹等病症。
3.黃柏:黃柏是芸香科黃檗屬植物黃皮樹的乾燥樹皮,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療瘡瘍腫毒、濕疹、局部瘙癢等病症,可有效緩解皮膚瘙癢的症狀。
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草葯有當歸、生地、丹皮、蟬蛻、防風、荊芥、黃連、黃柏、苦參、蒼術、蒺藜、僵蠶、烏蛇、石膏、浮萍、桑葉、知母、金銀花、甘草等。皮膚瘙癢這個病它既可以由其他病引起,還可以是本身就是皮膚瘙癢症。
它用中葯需要大夫根據患者的症狀、舌苔、脈象及詢問相關的情況,綜合辯證論治用葯的,並非是一感覺皮膚瘙癢,就用這些葯物來治療的,同時需要注意減少搔、抓、蹭等刺激。而且還要忌口如不喝酒、不吃辛辣、不吃海鮮、不吃易引起瘙癢類的食物。
㈧ 熏蒸對皮膚有什麼 好處呢
中葯熏蒸是中醫療法的一種,中葯熏蒸療法可以解除身體疲勞,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達到延長壽命的目的。
1、中葯熏蒸具有神經、經絡的調節作用。它的熱葯效應,能使不協調的臟器功能得到有益調節,使人情緒放鬆,肌肉鬆馳,睡眠改善,身心舒暢,從生理到心理趨於協調平衡,同時選用名貴中葯做熏蒸,還能達到養血、補氣、安神的目的。
2、使人體在排汗的同時排放雜質,發汗為中醫治病基本手法之一,而局部熏蒸能重點作用於痛外,快速緩解肌肉酸痛乏力,並且能防止身體水分大量的流失。
3、做中葯薰蒸時,熱能因子與霧化的中葯離子通過皮膚表層吸收、角質層滲透和真皮層轉運,進入血液循環使皮膚溫度升高、毛細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環,減輕心臟負擔,促進新陳代謝;且能夠凈化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彈性,防止疾病發生,改善面部膚色,緩解血液循環障礙引起的乏力、頭暈疾病等。
4、具有止痛作用。如:選用紅花、當歸、丹參等中草葯做熏蒸,可作用於感受神經,增加局部血液循環和營養供應,加快清除疼痛部位代謝廢物,從而減輕肩頸疼痛,腰痛,關節痛,痛經等各種寒濕性疼痛,腫脹,關節拘攣等。
5、熏蒸葯物的有效成分,可對直接接觸的肌膚部位產生葯效,起到抑菌、消炎、殺蟲止癢、消腫等作用,增強皮膚抵抗能力,有效防治皮膚毛囊炎、毛孔堵塞等。
中葯熏蒸療法的適應症:
1、 皮膚類疾病:銀屑病、硬皮病、皮膚瘙癢症、脂溢性皮炎等。
2、內科:感冒、咳嗽、高脂血症和高蛋白血症、糖尿病、失眠、神經官能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慢性腸炎。
3、婦科:痛經、閉經等。 熏蒸療法的十大功效: 疏通經絡 可放鬆筋骨,打通人體經絡,促進氣血循環,對各種風痛有效。
4、 風濕類疾病: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
5、 骨傷類疾病:腰椎間盤脫出症、肩周炎、退行性骨關節病、各種急慢性軟組織損傷。
中葯熏蒸的功效:
凈血排毒 可改善人體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排除體內廢物及肝腎毒素,對各種水腫有特效。
清毒殺菌 可深入皮下組織,殺菌消毒,清除污垢,幫助去死皮,使肌膚美白。
清除疲勞 可使全身放鬆,緩解壓力,心情愉快,恢復活力。
活化細胞 可使全身細胞活躍,有效改善體質,增強免疫能力。
強化機能 可刺激人體微循環系統,改善人體各種機能。
減肥瘦身 可幫助排汗,消除多餘熱量,燃燒多餘脂肪,使身體苗條,凹凸有形。
美容除斑 可調節內分泌,預防婦科病,消除色斑。
改善睡眠 浴20分鍾,相當於40分鍾的劇烈運動,浴後可進入深度睡眠,醒後倍感輕松、精神。
預防凍瘡 可改善四肢微循環,緩解手腳冰涼症狀,預防治療凍傷。
中葯熏蒸的方法:
1.傳統熏蒸法:
把葯放在器具里(不銹鋼的,瓷的,瓷砂的)。然後加些水煮沸,找好合適的姿勢,把要蒸熏的部位放在器具以上用蒸汽熏蒸,注意避免燙傷,熏蒸時間大約20分鍾到半小時,最後關火。
2.時尚熏蒸法:
採用中葯熏蒸機(葯浴機),全自動人性化設計。
把中葯包放在中葯煮蒸器中煎煮,使用者只要坐在機器裡面享受蒸汽浴20分鍾。
熏蒸床自動控溫,自動進水,補水,排水,還配有方便治療的清潔淋浴花灑和立體音響(收音機、外接CD),
熏蒸治療與音樂治療相結合,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中葯熏蒸的注意事項:
1.小兒及智能低下,年老體弱者熏蒸時間不易過長需家屬陪同。
2.施行熏蒸療法,應時時注意防止燙傷,各種用具易牢固穩妥,熱源應當合理,葯不應接觸皮膚。
3.治療期間,停用各種洗面奶。
4.熏蒸浴具要注意消毒。
5.治療期間對辛辣,油膩,甘甜等食物攝入應適當控制。
6.做完熏蒸後要喝300-500ml的白開水。
㈨ 中葯治皮膚瘙癢有什麼方法效果好不好
問一下中醫。
㈩ 我急需中葯治療皮膚瘙癢驗方
周身皮膚瘙癢者可用百部酊、苦參酒外搽;或者用苦參、白鮮皮、百部、蛇床子、地膚子、花椒等煎水作全身熏浴;或者礦泉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