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以後首選使用青黴素治療,療程一般在2周左右,對於青黴素過敏的,可以使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治療。
㈡ 丹毒,是什麼皮膚病怎麼治療
你好,丹毒是皮膚抄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發於下肢和面部。其臨床表現為起病急,局部出現界限清楚之片狀紅疹,顏色鮮紅,並稍隆起,壓之褪色。皮膚表面緊張熾熱,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燒灼樣痛。伴高熱畏寒及頭痛等。
治療原則:積極抗菌,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療
一、全身治療:抗生素治療,首選青黴素,480~800萬單位/日 靜點,過敏者可用紅黴素
二、積極治療局部病灶如足癬、鼻炎等,下肢應抬高患肢。
三、支持療法,對症處理。
四、局部治療:呋喃西林液濕敷,外用抗菌素類軟膏:如百多邦軟膏等
五、物理療法:紫外照射、音頻電療、超短波、紅外線等
僅供參考!
祝健康
㈢ 常見的皮膚病有哪些
暑假臨近,親朋好友免不了聚一聚,樂呵樂呵,可能比尋常日子多喝幾杯酒,多吃幾塊
肉,這也是人之常情,但千萬要注意一個度,尤其是肝病患者及有皮膚疾患的朋友,辛辣刺
激之品及魚兵蝦將等可能會引起皮膚問題加重或發作,在這里給大家提個醒。
下面簡單介紹一些常見皮膚病,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有不當之處,請朋友們賜教。
皮炎濕疹: 皮炎濕疹是皮膚病中的一大類病,屬於常見的變態反應性皮膚病。病因與遺傳過
敏性體質有關。濕疹是其中常見病之一,下面簡述濕疹的特點: 1.劇烈瘙癢,嚴重時影響睡眠,導致白天精神恍惚、神疲乏力。2.反復發作,纏綿難愈,濕疹容易反反復復,急性期治
療不當,易於轉為亞急性及慢性濕疹。慢性濕疹若處理不當,又會導致急性發作。3.滲出
性:見於急性期濕疹及亞急性期,或慢性濕疹急性發作。 4.皮疹多形性 :皮疹包括丘疹、丘
皰疹、水皰、 糜爛、滲出等原發損害,可因搔抓引起抓痕、血瘕等繼發損害。5.對稱性、泛
發性:濕疹可以局限於身體某個部位,如耳部、陰囊手部等,也可泛發全身。濕疹的診斷
較易,而治療困難,一般要採用綜合療法,內服外用中西葯共用。如治療不當,容易加重病
情。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祖國醫學稱銀屑病為「白疕」,是常見的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的皮膚
病。其特徵是皮膚上出現大小不等的丘疹,紅斑,表面覆蓋著銀白色鱗屑,全身均可累及。
部分患者有季節性加重現象,表現為冬春季節容易復發或加重,而夏秋季緩解。銀屑病的病
因尚不明確,目前認為,銀屑病是由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銀屑
病可分為尋常型、關節病型、膿皰型及紅皮病型,其中尋常型佔99%以上,其他類型多由尋
常型銀屑病外用刺激性葯物、系統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過程中突然停葯以及感染、
精神壓力等誘發。銀屑病的治療根據不同的類型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首先告知患者解除精
神負擔,盡量避免各種誘發因素。目前對銀屑病的各種治療只能達到近期療效,不能防止復
發,尋常型銀屑病對身體危害不大,切不可盲目追求徹底治療而採用可導致嚴重不良反應的
葯物(如系統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以免使病情加重或向其他類型轉化。
痤瘡:俗稱青春痘、粉刺、暗瘡,中醫古代稱面瘡,酒刺。是一種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性皮膚病,好發於皮脂溢出部位,可表現為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囊腫及瘢痕等皮損。
青年男女多見,多發於頭面部,頸部,前胸後背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痤瘡病因復雜,主要與
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多、毛囊皮脂腺導管異常角化、痤瘡丙酸桿菌增殖及遺傳等因素有關。
部分患者的發病還與遺傳、免疫、使用化妝品、飲食刺激和內分泌紊亂等因素有關,表現
為痤瘡的家族性聚集、暴發性痤瘡或與月經周期相關的痤瘡發作等。治療原則為去脂、溶解
角質、殺菌、消炎及調節激素水平。
手足癬:(特別是足癬)是最常見的淺部真菌病,在全世界廣泛流行,夏秋季發病率高,常
表現為夏重冬輕或夏發冬愈。皮損多由一側傳播至對側。根據臨床特點,手足癬可分為三種
類型:水皰鱗屑型、角化過度型和浸漬糜爛型。足癬(尤其浸漬糜爛型)易繼發細菌感
染,出現膿皰、潰瘍,並繼發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結炎、蜂窩織炎或丹毒,炎症反應明顯時
還可引發癬菌疹。所以應注意及時、徹底地治療淺部真菌病,消滅傳染源;本病以外用葯物
治療為主,治療成功的關鍵在於堅持用葯,療程一般需要1~2個月;角化過度型手足癬或外
用葯療效不佳者可考慮內用葯物治療。
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以沿單側周圍神經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皰為特徵,常伴
有明顯的神經痛。皮損沿某一周圍神經呈帶狀排列,多發生在身體的一側,一般不超過正中
線,神經痛為本病特徵之一。可在發病前或伴
隨皮損出現,老年患者常較為劇烈。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帶狀皰疹常伴有神經
痛,但多在皮損完全消退後或1個月內消失,少
數患者神經痛可持續超過1個月以上,稱為帶狀
皰疹後遺神經痛,是最常見的並發症。治療原
則為盡早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治並發症。
疣:臨床上常見有 尋常疣、扁平疣、跖疣和
尖銳濕疣等,疣狀表皮發育不良也被認為與
HPV感染密切相關。本病傳染源為患者和健康
帶病毒者,主要經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病毒
通過皮膚黏膜微小破損進入機體並復制、增
殖,引起上皮良性贅生物。人群普遍易感,免
疫功能低下及外傷者易患此病。本病多採用外
用葯物治療和物理治療,內用葯物治療多用於
皮損數目較多或久治不愈者。
蕁麻疹:即老百姓俗稱的「風疹塊」,是由於皮
膚、黏膜小血管反應性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產
生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時隱時退,退後不
留痕跡。本病較常見,約15%~25%的人一生
中至少發生過一次。多數患者不能找到確切原
因,尤其是慢性蕁麻疹。蕁麻疹尤其是慢性蕁
麻疹的病因非常復雜,在除外全身性疾病的同
時要逐一進行排查,如周圍環境的變化、季節
氣候的變化、是否伴有精神緊張、消化道功能
障礙、是否存在葯物因素、是否存在慢性感染
灶或其它全身性疾病,在治療過程中,病因的
去除至關重要。
瘙癢症是一種僅有皮膚瘙癢而無原發性皮損的
皮膚病。本病病因較為復雜。多種內外因素可
引起全身性瘙癢症,其中內因包括個體皮膚性
狀、神經精神因素、系統性疾病(如肝腎疾
病、血液病、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惡性腫
瘤、寄生蟲等感染性疾病以及某些慢性病灶
等)、妊娠、葯物或食物過敏等;外因包括環
境因素(如季節、溫度、濕度、光線、工作和
居住環境等)、生活習慣(如肥皂、清潔護膚
化妝品、穿著衣物等)。某些原發皮膚病尚可
引起局限性瘙癢症,如感染(真菌、滴蟲、陰
虱等)、衣物刺激、葯物刺激等引起的女陰瘙
癢症和陰囊瘙癢症,痔瘺、肛裂、蟯蟲感染等
引起的肛周瘙癢症等。瘙癢症的治療,首先要
明確有無系統性疾病並及時治療,避免局部刺
激,包括搔抓、洗燙及不當治療,忌食刺激性
食物;外用及內服葯物治療。
㈣ 外耳道皮炎濕疹的治療原則是什麼
治療外耳道皮炎濕疹先要找出病因。外耳道皮炎濕疹多發生在有過敏體質的專小兒,尤屬其是和食乳品有關的小兒,要改換乳品。若是因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膿液浸漬刺激外耳道皮膚所造成,先要積極治療中耳炎,隨時去除外耳道膿液,以減少刺激。
㈤ 小兒常見皮膚病有哪些
小兒常見皮膚病有哪些
小兒常見皮膚病有哪些,小孩因為柔軟而薄弱,抵抗力差,所以很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影響和困擾,下面來看一下小兒常見皮膚病有哪些,這樣做父母的.可以提前做好預防。
小兒常見皮膚病有哪些1
兒童濕疹是兒童皮膚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皮膚病,皮損部位主要是面頰、眉部、耳後、頭皮及臀部,而較大兒童主要在手足指(趾)端,肘窩、眶窩等部位,經常因癢抓破、發紅、流水,日久局部皮膚變厚且硬,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炎症皮膚病,病因比較復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十分明確,濕疹患兒本身多具有過敏性體質,是產生濕疹的主要因素,其它如日光、濕熱、化妝品、肥皂、皮毛可誘發濕疹,進食魚、蛋等也可使濕疹加重。 濕疹按發病過程皮疹表現分急性、亞急性、慢性3種。
濕疹的防治:
(1)全身治療,急性、亞急性期及皮損較廣泛時,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葡萄糖酸鈣、維生素C、抗組織胺類葯物,如撲爾敏、克敏能等,若伴有感染發熱加用抗生素。
(2)局部治療,急性期的紅腫、糜爛、滲液明顯時,用硼酸水濕敷,外用氧化鋅油、百多幫等,亞急性期治療原則為消炎、止癢,選用爐甘石洗劑,濕疹霜等,慢性期以止癢,促進真皮炎症浸潤吸收,可選用黑豆油軟膏、濕疹霜、艾絡松軟膏等。
(3)家庭護理,首先找出可疑致病因素,予以去除,如疑飲牛奶過敏,可較久煮沸牛奶,使其蛋白變性或更換奶粉,減少致敏物,少食或不食魚、蝦、牛、羊肉、雞蛋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喂養過量食物,保持消化正常。患處不用香皂,肥皂洗。防止小兒搔癢時手抓患處,以避免發生繼發性感染,內衣要干凈、寬松、柔軟,用純棉製品,不用一次性紙尿褲,勤洗勤換尿布,按時洗澡。保持衛生。
從以上的介紹我們會發現,濕疹是小兒常見的皮膚病之一,所以說每個家長都需要全面的了解在生活當中,用小孩子的肌膚護理和保養,如果發現一些皮膚,該採取最科學有效的治療和解決方法,減少不利的影響。
小兒常見皮膚病有哪些2
1、新生兒期皮膚病:新生兒皮脂溢出,褶爛,新生兒肛門周圍皮炎,新生兒膿皰瘡,新生兒剝脫性皮炎,新生兒皮下脂肪壞死等。
2、感染性皮膚病:膿皰瘡、毛囊炎、癤、丹毒、嬰兒壞疽性皮炎、各種皮膚結核病、單純皰疹、帶狀皰疹、各種疣、頭癬、體癬、足癬、疥瘡、虱病等。
3、皮炎、濕疹類皮膚病:嬰兒濕疹,接觸性皮炎,葯物性皮炎等。
4、遺傳性皮膚病:魚鱗病,掌跖角化病,大皰性表皮鬆解症,白化病等。
5、物理性皮膚病:雞眼、凍瘡、痱子,日光性皮炎等。
6、蕁麻疹及癢疹: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丘疹樣蕁麻疹,小兒癢疹。
7、紅斑、丘疹、鱗屑性皮膚病:多形紅斑,大皰性惡性紅斑,銀屑病,玫瑰糠疹,扁平苔癬等。
8、大皰性皮膚病:皰疹樣皮炎,尋常性天皰瘡。
9、神經官能性皮膚病:神經性皮炎,瘙癢病,撥毛癖,咬甲病等。
10、皮膚粘膜疾病:剝脫性唇炎,光化性唇炎,口角炎,白塞氏綜合征。
11、皮膚附屬器疾病:尋常痤瘡,多汗症,多毛症、斑禿,白發等。
12、維生素缺乏症:維生素A缺乏症,維生素B2缺乏症,菸酸缺乏症,維生素C缺乏症。
13、結締組織病:紅斑狼瘡,皮肌炎,硬皮病,混合結締組織病,環狀肉芽腫等。
此外,還有各種代謝障礙性皮膚病、皮膚毛細血管擴張症、色素障礙性皮膚病、皮膚良性腫瘤、惡性腫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