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皮炎感冒通片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炎感冒通片

發布時間: 2023-02-23 19:41:11

A. 解析常規感冒葯——感冒清片的作用及副作用

在治療感冒的眾多葯品中,有一種感冒葯大家耳熟能詳,因其價格低廉,效果突出且含有中葯成分,深受感冒患者喜愛,它就是感冒清片,感冒清片為一中西葯復合制劑,其主要成分為 板藍根、大青葉、金盞銀盤、崗梅、山芝麻、穿心蓮葉、對乙醯氨基酚、鹽酸嗎啉胍、馬來酸氯苯那敏 。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等作用,用葯治療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流涕、咽喉腫痛等,下面就其成分進行一一分析:

感冒清主要成分之 對乙醯氨基酚 :該成分為一解熱鎮痛葯,又叫泰諾林、必理通、百服寧等,為一種解熱鎮痛葯物,主要用於感冒發熱、關節痛、神經痛及偏頭疼、癌性疼痛等,短期使用一般不引起胃腸出血,用於解熱不宜超過三天,用於止痛不宜超過五天,劑量較大可引起肝臟損害,嚴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故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慎用,另外,服用本品期間不能飲酒及使用含酒精的飲料!

感冒清主要成分之 鹽酸嗎啉胍 :為一廣譜抗病毒葯物,又叫病毒靈,主要用於防治流行性感冒、流行ing腮腺炎、病毒性支氣管炎、水痘皰疹及流行性結膜炎等,常見的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食慾減退等,也可有過敏性皮疹皮炎表現,個別可引起出汗及低血糖等反應。抗組胺葯可增強本成分的效果。

感冒清主要成分之 馬來酸氯苯那敏 :為一抗組胺葯物,該成分具有抗過敏作用,又叫撲爾敏,主要用於鼻炎、皮膚黏膜過敏及緩解流淚、打噴嚏、流涕等感冒症狀,本成分與鹽酸嗎啉胍聯合使用,可增加鹽酸嗎啉胍抗病毒效果,但有青光眼、甲亢、前列腺肥大、高血壓、幽門梗阻及消化性潰瘍的患者應慎用,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長期服用,因本品為 中樞神經抑制的抗組胺葯物 ,駕駛員、高空作業者、機械操作者及參賽前的運動員不宜服用,孕產婦不宜服用本品,因酒精可增加其中樞抑製作用,故服用期間不宜飲酒!

感冒清中葯成分主要為板藍根、大青葉、金盞銀盤、崗梅、山芝麻、穿心蓮葉等,主要作用為祛風解表、清熱解毒等功效,與其他三種西葯成分相結合,可有效治療因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鼻塞、打噴嚏及全身酸痛等症狀, 健康 溫馨提示:風熱感冒症狀多為發熱重,頭脹痛,有汗,咽喉腫痛,通常在感冒之前就有咽喉疼痛,鼻塞,流黃濃涕,口渴喜飲,心煩,通常春季多發!

感冒清片為一中西葯復合制劑,在其治療風熱感冒的同時,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視,常見的副作用有惡心、嘔吐、口乾、納差等消化系統反應,有頭痛、嗜睡、失眠等神經系統反應,應特別注意活動性消化性潰瘍、新生兒及早產兒、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及重度心力衰竭應禁用!在服用本品後應避免駕駛機動車、操作機械、飲酒及高空作業!

特別溫馨提示: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圍手術期的患者,由阿司匹林引起的哮喘、蕁麻疹及其他過敏反應病史的患者應禁用!

#家庭 健康 合理用葯#

#養老知識大賽#

# 健康 明星計劃#

B. 感冒葯的家庭常用

一.西葯類
1.氨麻美敏片(II):用於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四肢酸痛、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咳嗽、咽痛等症狀。口服,12歲以上兒童及成人,一次1片,每6小時服1次,24小時內不超過4次。
2.阿斯匹林:主要用於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濕,用於高熱、感冒、頭痛、肌肉痛等。不良反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應慎用或不用,可引起胎兒異常,孕婦、腎功能不全者應慎用。
3.撲熱息痛:有解熱鎮痛作用,用於發熱、頭痛、關節痛及神經痛等。不良反應:久服可致腎損害,過量可致肝損害,3歲以下的兒童最好不用。成人日服量不能大於2克,每次服0.25—0.5克,日服3次。
4.病毒靈:主要能抑制病毒增殖,對流感、副流感有較強的抑毒作用,用於治療感冒、流感、病毒性氣管炎、腮腺炎、水痘、麻疹及病毒性角膜炎、結膜炎。不良反應:會引起出汗、食慾不振等。成人日服3次,每次0.18-0.2克。
5.布洛芬:用於解熱、鎮痛、抗風濕、痛經、牙痛、腰背痛及風濕性關節炎。不良反應:有輕微胃腸道不適,宜飯後服用。成人日服3次,每次0.2克。
6.消炎痛:有較強的抗風濕、消炎鎮痛作用,用於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發熱等。不良反應:可有胃腸道反應及胃穿孔,潰瘍病、精神病、癲癇、孕婦禁用。成人口服3次,每次25毫克,兒童每日每公斤體重0.5毫克一次。
7.板藍根沖劑:主要用於清熱解毒、涼血,治療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及預防和治療小兒麻疹。成人每次口服10克,日服4次;兒童每次5克,日服4次。
8.感冒通片:具有一定抗病毒和退熱作用,主要用於治療感冒引起的頭痛,咽喉痛、發熱,並減輕由於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變態反應。成人每次服2片,日服3次。
二.中葯類
1.白雲山小柴胡顆粒:解表散熱,疏肝和胃。用於外感病,邪犯少陽證,症見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食慾不振、心煩喜嘔、口苦咽干。開水沖服,一次1-2袋,一日3次。
2.六神丸: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抗病毒。用於治療咽喉疼痛、感冒發熱、瘡、腫毒,成人每次服8一10粒,兒童1歲一次1粒,4-8歲一次5粒,9-15歲一次6粒,孕婦忌用。
3.銀翹解毒片: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重型發熱、輕度怕冷、頭暈頭痛、鼻塞咽痛、全身無力、口渴思飲。成人每次服4-6片,日服2次,小兒1-2歲每次1片,3-9歲每次2片,9-15歲每次4片。
4.通宣理肺片(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輕度發熱、怕冷、頭痛、無汗、全身酸痛、流鼻涕、咳嗽、咳痰。成人每次丸劑服2丸,日服2次,片劑服6片,日服3次。
5.紫雪散: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發燒,對一驚一乍、煩躁不安、昏昏沉沉、大便乾燥者,可根據年齡每次服0.3克。
6.感冒退熱沖劑(大青葉、板藍根、連翹、草河車)適用於感冒有風熱表現者,發熱或不發熱,伴頭痛、咽痛口乾、化驗白細胞計數與分類均不高。可每日沖服3-4次,每次l袋。發熱高,可每次2袋。咽痛者,可含漱後吞下。
7.感冒片(豆豉、桑葉、菊花、銀花、連翹、牛蒡子、甘草、桔梗、鉤藤、竹葉、荊芥、薄荷)適用於風熱感冒,略有怕冷發熱或不發熱,鼻塞咽痛,頭痛。可每日服3次;每次吞服6片。
8.銀翹解毒片(豆豉、銀花、連翹、荊芥、薄荷腦、甘草、桔梗、板藍根、竹葉)葯物組成與感冒片近似,適應證同感冒片,可每日服2-3次,每次4片。
9.感冒寧(荊芥、防風、紫蘇、大青葉、四季青)適用於感冒有風寒表證者,有明顯怕冷,或有發熱,伴頭痛、鼻塞流清水涕。可每日服3-4次,每次1袋。
10.午時茶(茅術、陳皮、柴胡、連翹、白芷、枳實、山楂、羌活、前胡、防風、藿香、甘草、神曲、川芎、茶葉、厚朴、桔梗、麥芽、蘇葉)此系傳統用治風寒感冒或有內傷積食挾感冒者,可每服1包,煎服或沸水泡服,葯汁宜多,服後最好蓋被使微微出汗。
11.川芎茶調散(薄荷、川芎、羌活、甘草、白芷、細辛、防風、荊芥)適用於寒感冒之頭痛較重者,本葯也可用於無感冒而頭痛者。可每周服2次,每次服6克。(7)銀黃片(銀花提取物、黃芩素)適用於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也可用於丹毒、腸炎。可每日服3-4次,每次服2片。
12.抗炎靈(一見喜)適用於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於菌痢、尿路感染。每日服4次,每次服4-6片。
13.清熱消炎片(蒲公英)適用於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於瘡癤、乳腺炎。每日服4-6次,每次服8片。
14.四季青片(四季青葉)適用於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於腸炎、外傷感染或瘡癤。每日服3-4次,每次服6片。
上述葯均可用於上呼吸道感染,遇有易患咽炎、扁桃體炎者而對其中有耐葯,則可更換便用,或聯合二種葯同服、以加強作用,為免礙胃,最好食後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