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飲食,避免容易過敏的食物,如魚蝦、蘑菇、草莓等,同時結合中葯調理,加速局部微循環,排出體內毒素,嚴防復發。
Ⅱ 嬰兒濕疹的類型有哪些
1、瘙癢性:來其特點是持續性瘙自癢,依靠分散注意力也無法解決,安靜下來時,瘙癢會加劇,形成陣發性加劇、持續性瘙癢的狀態。
2、滲出性:濕疹,顧名思義,會有滲出液,否則,不流水不易診斷為濕疹。另外,當濕疹處於慢性期時,皮疹部位可能表現得比較乾燥,但在急性發作的過程中,仍會有滲出液。
3、遷延性:濕疹容易反復發作,與蕁麻疹不同,從一部位遷延到另一部位,而且症狀不易消除。如果濕疹在急性期治療不當,會轉為慢性濕疹,此時若處理不當,又會導致其急性發作。
4、多形性:濕疹表現出的皮疹是多形態的,可分為原發疹與繼發疹。原發疹中有丘疹、水泡等,繼發疹中有糜爛、滲出等,病人通常同時發生原發疹與繼發疹。
Ⅲ 嬰兒濕疹
2周就有濕疹啦。。這么小的寶寶建議還是別一上來就偏方啦!不嚴重的話就給孩子少穿點,慢慢自然就好了。嚴重的話要用葯膏,最好是比較溫和的氧化鋅成分的葯膏,不要用大人用的皮炎平之類的東東。每個寶寶都不一樣的,有些人說用金銀花水洗好,但放到自己寶寶身上就未必合適,還是要從自家寶寶的情況出發。
Ⅳ 嬰兒濕疹的類型有哪些 嬰兒濕疹有哪幾種
嬰兒濕疹臨床分為3種類型,脂溢性,乾性和濕性;脂溢性的嬰兒濕疹特徵是皮內損在前額容,面頰,眉框的周圍有小片的紅斑,上有黃色的鱗屑,頸部以及腋腹股溝經常有輕度的糜爛現象。濕性的特點是皮損有紅斑,丘疹,水泡,糜爛,流水,容易繼發感染,而且存在發熱,吃奶少,吵鬧,淋巴結腫大,等現象。乾性的患者一般都是在一歲以上的患兒當中發生,特別是體質較為瘦弱的寶寶,皮損為潮紅,乾燥,脫屑,或者有丘疹和片狀的浸潤,經常的反復發作,不容易治癒。
Ⅳ 小寶寶有了濕疹、皮炎可以用么
寶寶多大?!太小的話不建議使用,寶寶皮膚嬌嫩,刺激性較強的葯膏不建議使用,最好先去醫院檢查一下,在醫生指導下用葯,或適合嬰幼兒使用的濕疹乳霜
Ⅵ 什麼是嬰兒濕疹
病情分析:嬰兒濕疹主要好發於面部、頭皮、頸周、臀部及四肢屈側,尤其多見於雙頰和額版部。皮疹表現權為紅斑、丘疹、丘皰疹或水皰,可互相融合成大片,表面有糜爛,滲液和黃色結痂,境界不清。有的皮疹為乾燥性淡紅斑及丘疹,表面少許糠秕樣鱗屑,皮膚乾燥較明顯。伴有瘙癢劇烈,患兒常常搔抓,哭鬧煩躁。本病好發於1-2歲以下嬰幼兒,主要發病跟母親食蛋白質食物。小兒消化功能障礙以及食物變應原敏感可能有關。
Ⅶ 嬰兒濕疹是怎麼引起的 如何防治嬰兒濕疹
1、遺傳因素。
嬰兒濕疹是特應性皮炎嬰兒期的表現,特發性皮炎又叫異位皮炎、異位性濕疹、遺傳過敏性皮炎、遺傳過敏性濕疹等,這與遺傳過敏性體質有關。
爸媽如果有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患兒存在免疫學異常。濕疹患兒的血漿中IgE含量高出正常嬰兒幾倍至幾十倍,這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有些寶寶在濕疹發生時或發生以後,可能會有支氣管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其他變態反應性疾病發生,這和遺傳性過敏體質有密切關系。
2、蛋白質過敏。
高蛋白飲食可能會成為引發嬰兒濕疹的外在致病因子。在濕疹患兒媽媽裡面,有92.7%的媽媽曾經在妊娠期十分注重營養,以雞、鴨、魚肉蝦等高蛋白飲食為主,有的喜歡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另外,也有些哺乳期的媽媽為了加強營養,以雞蛋、牛肉、羊肉等為主。哺乳期媽媽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海鮮產品也可能會使患兒濕疹加重。
所以,媽媽在孕期或哺乳期,如果發現寶寶有過敏現象,可考慮是否對蛋白質過敏而誘發濕疹。
3、環境因素。
(1)室內溫度、濕度對嬰兒濕疹的發病有一定的影響。很多媽媽為了避免寶寶受涼,很少開窗通風換氣,造成室內比較潮濕或過熱;有的居住在過於潮濕或乾燥的地方,也會造成濕疹加重。患兒在炎熱的夏季、其他季節室內溫度過高、用熱水洗澡、穿衣服過多、不注意衛生都可能會使病情加重。
(2)有些媽媽把寶寶的尿布等衣物在家中晾乾或烤乾,造成嬰兒濕疹發生或加重。
(3)有的患兒對日常生活用品過敏,如肥皂、洗衣粉、合成纖維的衣服、橡皮泥、塑料玩具等。
(4)氣候變化(日光、紫外線、炎熱、乾燥、寒冷等),生態環境破壞,大氣污染(空氣中含過量的有害氣體或粉塵)也能誘發或加重嬰兒濕疹。
(5)患兒吸入塵蟎、花粉等,接觸各種動植物毛屑、羽毛等,食用魚、蝦、蛋等食物。
(6)應用某些葯物也可誘發或加重本病。
4、心理因素。
由於害怕濕疹復發或病情加重,爸媽經常擔憂寶寶對某種物質可能過敏,容易出現潔僻、飲食過分單一、限制其活動范圍等,使患兒易出現營養不良或免疫功能失衡,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降低,使嬰兒濕疹變得更加頑固難治。
5、差別城鄉。
據報道,農村的發病率低於城區,這說明農村生活及衛生條件差,媽媽的飲食狀態對寶寶的影響不大,溫度、濕度都低於城區,避免了對誘發濕疹的影響。爸媽對這種環境的適應,因遺傳等因素關系,寶寶也適應這種環境。
6、用葯及護理不當。
嬰兒濕疹在中醫裡面稱「奶癬」,有的爸媽就用治療「癬」的葯物來治療嬰兒濕疹,結果使病情加重。
有些爸媽用激素類乳膏,見效快,就大面積、長期應用,寶寶皮膚薄嫩,往往造成葯物的依賴或加重病情。寶寶皮損糜爛、滲出明顯,有的患兒爸媽用刺激性的中葯擦洗皮損;患兒皮損已乾燥,爸媽過度清潔皮損或用熱水燙洗、或用鹽水洗等造成症狀加重。有的患兒瘙癢劇烈、影響睡眠,有的繼發感染,爸媽仍堅持不給患兒內用葯,造成症狀加重。
Ⅷ 嬰兒濕疹應該怎麼處理
寶寶濕疹抄,中醫俗稱「奶癬」,多發於出生2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主要分布在兩頰部、前額、下頦部及耳後。表現為紅斑基礎上的密集針尖丘疹、皰疹、丘皰疹,看上去就像一張細砂紙。由於濕疹與過敏體質有關,容易反復發作,影響寶寶的休息,睡眠和生長發育。建議:患有濕疹的寶寶建議從以下改善。
1、盡量採用母乳喂養,一般來講,人奶容易引起濕疹,極個別者也可由母乳引起;
2、添加輔食時,應由少到多一種一種地加,使孩子慢慢適應
3、如某些食物過敏,可開始吃少量,再慢慢加量,使小兒逐漸適應。吃雞蛋時,試著單吃蛋黃,不吃蛋白,必要時可選用植物蛋白質食物;
4、已患了濕疹的孩子,應避免或減少食魚、蝦蟹等海味品和刺激性較強的食物;
5、給患兒多吃清淡、易消化、含有豐富維生素和礦特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