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換季皮膚皮膚瘙癢怎麼辦
換季皮膚瘙癢食療良方
春季乾燥治療皮膚瘙癢的偏方哪個好?皮膚瘙癢在生活中極為常見,是一種神經性皮膚病,所以要及時進行治療,下面就為大家介紹皮膚瘙癢的五種治療小秘方。
1、外洗方何首烏30克,艾葉38克,地膚子10克,浮萍10克,白芷10克,石楠葉10克,黃芩10克,松節10克,獨活10克,羌活10克,防風10克,荊芥10克,甘草10克,芒硝10克,薄荷5克。將上葯放入搪瓷盆內,加入半盆水,煮沸約30分鍾即可。待葯液溫度適宜時,以毛巾蘸葯液擦癢處,每服葯可用3~4次。
2、敷臍方紅花、桃仁、杏仁、生梔子、荊芥、地膚子各10克。將上葯共研細末備用。每用葯末10克,以蜂蜜調膏敷臍部、膠布固定。每天更換一次,5天為一療程。一般用2~3療程即可獲愈。
3、拔罐方選吸力大的火罐,在神闕穴每次拔罐5分鍾左右,每天拔1~2次。神闕穴為後天之氣舍,在該處拔罐,可行氣活血,血行則風自滅,瘙癢止。
4、湯葯方生地黃、當歸、赤芍、金銀花、大青葉、白鮮皮、地膚子各12克,白術、野菊花、防風、甘草各10克、黃芪、白蒺藜、丹參各20克,水煎分兩次服,每日一劑,連服3~6劑即可獲愈。
5、食療方豬血200克,豬板油100克,帶衣花生仁100克,飴糖少許。上品加水煮熟,早晚兩次分服。每兩天一劑,3劑為一療程。
春季皮膚瘙癢如何飲食調理最靠譜?下面為大家介紹皮膚瘙癢的五大食療方法。
1、排骨湯——解毒潤燥專家表示,豬肉富含維生素A,具有滋陰潤燥、豐肌澤膚的作用,適合乾燥多風的天氣食用。祖國傳統醫學也認為,豬肉能滋養臟腑,滑潤肌膚,補中益氣,豬肉如果調煮得宜,它亦可成為「長壽之葯」。吃豬肉潤燥的最佳烹調方式是熬排骨湯,加入可以解油除膩的蘿卜或者海帶,能減少膽固醇的攝入。
2、魚腥草紅棗茶——清熱養血養生專家介紹,魚腥草清熱解毒,紅棗養血,慢慢地就能提高紅細胞的品質,從而改善過敏體質,調養皮膚。魚腥草(干品)75克、紅棗15粒,水3000毫升。但是紅棗因為大小有不同,並且還要結合個人體質來調整用量,比如體質有點熱的人,紅棗就少加一些。魚腥草和紅棗洗凈後用砂鍋煮開,轉小火繼續煮20分鍾,每天當茶喝即可。
3、胡蘿卜——美膚補水胡蘿卜富含β胡蘿卜素,它可以在小腸內轉化成維生素A。維生素A對皮膚的表皮層有保護作用,能使人的皮膚柔潤、光澤、有彈性,因此又被稱為「美容維生素」。飲食中如果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皮膚乾燥、角質代謝失常,易鬆弛老化。
4、蜂蜜——抗敏潤肺專家表示,在乾燥多風的春季,人體內的水分喪失較多,每天早晚各飲用一杯蜂蜜,可補充水分,潤腸通便,又可增加營養,預防感冒,清除體內毒素。春天是過敏高發的季節,美國免疫學專家研究發現,患有過敏症的人,如果平時能夠堅持每天喝一勺蜂蜜,連續服用兩年,可以讓你遠離氣喘、瘙癢、咳嗽及乾眼等季節性過敏症狀。
5、茯苓奶——健脾寧心專家指出,茯苓奶可以健脾寧心、延緩衰老,對付春季皮膚出現的色斑、小痘痘等有不錯的效果,幫助緩解春季出現煩躁的情緒。具體做法:准備茯苓粉10克,牛奶200毫升,白糖適量。將茯苓粉用涼開水化開,再將煮沸的牛奶沖入,每日1次,早晨空腹食用。
溫馨提示:預防皮膚瘙癢症,要穿著柔軟的內衣且要勤換,洗澡時不要用鹼性太大的肥皂和太熱的水,少吃辛辣食物並多吃蔬菜和水果,以減輕對皮膚的刺激。
Ⅱ 皮膚乾燥瘙癢怎麼辦
進入秋冬季節,很多人感覺身上的皮膚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癢,而且越抓越癢,有時甚至把皮膚抓破了還是不解決問題,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生活小竅門,才能有效果的防止。專家指出,由於環境濕度下降,人體皮膚中的水分蒸發增多,皮膚變得乾燥,這是引起瘙癢的主要原因。因此,預防瘙癢最根本的一點生活小常識就是要保持皮膚的濕潤。
皮膚瘙癢是一種引起撓抓慾望的不適感覺,為多種皮膚病的共有自覺症狀。秋冬季節由於氣候乾燥,為瘙癢性皮膚病的高發季節。人體皮膚有多種感受器,能夠感知外界的刺激,但還沒有發現專門感受癢的感受器。目前醫學界認為,癢的產生主要是由於痛覺感受器受到輕微刺激產生的特殊反應,可以由多種機械性、化學性或者炎症性的輕微刺激而產生。
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會對癢有一定影響,比如焦慮、煩惱或對癢過度注意的時候癢感加強,而精神安定或注意力轉移的時候癢感減輕。多種疾病均可引起皮膚的瘙癢,如神經衰弱、甲狀腺機能異常、糖尿病、肝膽疾病、阻塞性黃疸、尿毒症、結核病、濕疹、蕁麻疹等。因此,得了皮膚瘙癢症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對因治療。
正常皮膚表面存在一層脂質保護膜,能夠起到滋潤皮膚和防止水分喪失的作用,老年人由於皮脂腺萎縮、皮脂分泌減少從而導致表皮層水分喪失過度,容易誘發和加重瘙癢的產生。還有些人錯誤地認為,皮膚瘙癢是由於皮膚衛生措施不夠引起的,因此經常用過燙的水配以殺菌香皂或鹽水洗澡。其實過燙的水加上肥皂等強鹼性化學製品,容易破壞皮膚的表皮及正常防護層,將會加重瘙癢。
皮膚瘙癢保健方法:
1.使用西葯可暫時止癢。
2.如果搔癢難耐,外用專業的膚寧樂噴於症狀部位,清涼止癢,安全,不刺激皮膚。
3.平時洗完澡後可用乳液保持皮膚濕潤,洗澡時水溫不要太過高,否則容易把保護皮表的皮脂層洗掉,導致皮膚更癢。
4.另外如果沒有流汗,可減少肥皂使用頻率,以免刺激皮膚。5.選用熱量較高、補益氣血、溫陽通絡的葯物,來促進皮膚和末梢血液循環,有助皮膚細胞再生與修復。
6.適量使用綿羊油或凡士林,防止皮膚角質層脫水,防止乾燥。
7.服用富含黏液質的食品,如:蜂蜜、海參、百合、銀耳、水梨、麥門冬等,增加上皮細胞的濕潤度,消除體內乾燥。
8.容易上火的食物不要吃(油炸、燒烤、辣椒、巧克力)。
Ⅲ 秋冬季節皮膚瘙癢怎麼辦
秋冬季老年人和經常洗浴的人皮膚較乾燥,容易發生瘙癢 。搔抓使表皮受損回,導致瘙癢加答重,塗葯、吃葯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要防止秋冬皮膚瘙癢 ,可從平日的吃、穿、洗入手。從飲食上看,隨著天氣變涼,可適當增加一些溫補的食物,如清湯的牛羊狗肉、蓮子、枸杞等,最好不要做成辛辣的食物,否則會適得其反。要養成定時定量喝水的習慣,如感到口渴才喝,人體就會處於缺水狀態,必然從皮膚中奪取水分。從穿著上看,雖然大家都說春捂秋凍,但對老人而言,一旦受涼,就不單是皮膚皸裂的問題,還會導致其他疾病,因此要注意保暖。 此外,就是要注意不要天天洗澡,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水溫不宜過熱,不要用刺激性的香皂,洗後可塗擦甘油、白凡士林、蛤蜊油等護膚品。 對於長期頑固的瘙癢症狀,可以做一些相應的檢查,排除身體內部潛在的器官、系統病變。
Ⅳ 皮膚總是癢癢怎麼辦
春天(特別是北方)空氣乾燥,容易造成皮膚乾燥 , 還有就是一些人對春天的花粉過敏 出現季節性過敏引起皮膚瘙癢症。不太清楚你的具體情況。是偶然發現還是季節性導致的癢癢症狀。可以喝一些清熱解毒類,像蒲公英茶類的水。要是反復發作,盡量避免抓破,引起皮膚感染。建議你最好看皮膚科醫生,查找原因對症治療。
Ⅳ 季節性皮膚瘙癢怎麼辦
皮膚瘙癢怎麼辦
2004-8-7 16:53:06 閱讀90次 【字體:大 中 小】【關閉】
皮膚瘙癢症屬於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由於致病因素比較復雜,目前醫學界尚未完全弄清。通過臨床觀察發現,約半數的患者其瘙癢的發生與自身的系統疾病或局部疾病有關。
季節性氣溫變化、化纖皮毛衣著、鹼性過強的浴皂以及各種化學物品的接觸等外來刺激,亦可導致全身性瘙癢症的發生。
治療皮膚瘙癢,最重要的是查明病因,予以根治。但臨床上多數病例往往找不到明確的病因,只好對症治療。具體防治措施有以下幾點:
1、避免或去除對瘙癢不利的各種因素,穩定情緒,飲食清淡,禁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曝曬和過冷、過熱的不良刺激,嚴忌搔抓和用熱水洗燙。
2、多參加體育鍛煉,加速皮膚血液循環,保障皮膚的正常營養。適量服用維生素A、維生素B、葉酸及鈣等葯物。
3、慎重選擇抗組織類葯物。若單純為止癢,又要防止嗜睡,則應選用克敏能、斯特林、息斯敏等。若瘙癢影響患者的睡眠,則可服用塞更啶、酮替芬、安他樂等葯物。為防止此類葯產生耐葯性,最好能交替使用。
4、對於頑固病例可試用0.1%普魯卡因靜脈封閉,口服甲氰咪呱等組織胺H2受體拮抗劑,或短期內服用皮質類固醇激素。
5、局部性瘙癢可用激素局部封閉或維生素B、苯海拉明行穴位注射。老年性瘙癢應考慮性激素治療,男性用丙酚睾丸酮或甲基睾丸酮,女性用乙醯雌酚或黃體酮。
6、中醫治療本症以養血祛風安神止癢為原則,局部瘙癢用龍膽瀉肝湯或三妙湯。外灸,特別是耳針多有佳效。
7、外用葯物可選用含止癢劑的爐甘石洗劑及激素霜膏等。
8、紫外線照射、皮下輸氧、澱粉浴、糖浴、同位素、淺部X線放射治療都可酌情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