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放射性皮炎
各種類型的電離輻射包括微粒子波和電磁波引起的損傷稱放射性損傷,其中最主要是放射性皮炎。早在X射線被發現的1896年,Macruse即報告了X射線對皮膚損傷的臨床表現。1900年,Walknoff報道一例鐳引起的放射性皮膚損傷病例。在我國,隨著放射線較普遍地用於臨床診斷和治療、核工業技術的推廣等,放射性皮炎的發病正在逐漸增多,值得臨床工作者注意。
放射性皮炎是各種類型的電離輻射(包括微粒子波和電磁波)引起的皮膚及皮膚附屬器的各種早期及晚期的炎症性病變。
(1)病因。各種類型的電離輻射均可使皮膚產生不同程度的反應,其中特別是α、β、γ射線和X射線以及電子、核子和質子的放射易引起皮膚病變。
本病多發生於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防護不嚴格,或未按操作規程作業,致使短時間內接受大劑量放射線或接受放療累積量過大等情況。電離輻射對生物組織損傷的基本病變是相似的,即細胞核的DNA吸收了輻射能,導致可逆或不可逆的對DNA合成和細胞分化方面的影響,引起細胞基因突變,進而出現一系列皮膚炎症性反應和損傷。
(2)臨床表現。根據發病時間的長短,分為急性、慢性放射性皮炎兩種。
①急性放射性皮炎。往往由於皮膚受到一次或多次大劑量電離輻射後引起,但敏感者即使劑量不很大也可發病。潛伏期因劑量和個人耐受性不同而長短不定,一般約8~20天。按病變程度可分為三度。
第一度:僅見紅斑,於毛囊口更明顯,初鮮紅後轉為暗紅,或有輕度水腫。自覺灼熱與瘙癢,3~6周後出現脫屑或色素沉著。
毛發脫落見於暴露後3周,可或不可再生。
第二度:紅斑水腫和水皰。水皰破後成糜爛面,自覺灼熱或疼痛。
病期長短不一,愈後留色素脫失、色素沉著、毛細血管擴張和皮膚萎縮等。脫發均為永久性的。
第三度:累及真皮深部或皮下組織。紅斑水腫後迅速出現組織壞死,形成頑固性潰瘍,可深達骨組織,基底有污穢的黃白色壞死組織。自覺劇痛,很難痊癒。愈後留萎縮性疤痕、色素沉著、色素脫失和毛細血管擴張。反復不愈者可繼發癌變。
②慢性放射性皮炎。多為長期反復小劑量(亞紅斑量)照射蓄積引起,或由急性放射性皮炎轉變而來。潛伏期數月至數十年。緩慢隱匿地進展,特徵性表現為皮膚乾燥、萎縮、變薄、發硬、無毛,繼而出現毛細血管擴張及不同程度色素減退或色素沉著。無明顯炎症過程。自覺瘙癢或燒灼感,以後可伴潰瘍形成、疣狀角化過度及皮下纖維化,甲色晦暗,甲板增厚、縱脊、脆裂,毛發稀疏脫落。
皮損處可繼發癌變。據統計,其發生率約10%~29%不等。最常見的是基底細胞癌,其次為鱗癌。
(3)治療。本病以預防為主,治療主要為對症處理。
❷ 放射性皮炎是怎麼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能夠引起物質發生電離作用的輻射稱為電離輻射,包括X線、γ射線、境界線、電子、質子、中子等。電離輻射能引起生物組織細胞的DNA發生可逆或不可逆的損傷,嚴重干擾新陳代謝,甚至引起細胞死亡,或引起DNA結構差錯,產生突變。此外,還可使組織內分子電離而引起繼發性損傷,如電離成羥基、氧自由基和過氧化物。以上種種可造成皮膚的急慢性炎症、潰瘍、萎縮、色素紊亂或癌腫形成等。放射性皮炎的發病和嚴重程度取決於下列因素:
1.不同類別的輻射存在著生物效應的差異。
2.輻射總劑量和分次輻射的劑量。輻射後皮膚癌的發生至少需要20cGy的劑量,分次照射法使皮膚有足夠的時間恢復,但腫瘤組織仍在繼續破壞。
3.組織的放射敏感性隨細胞分化程度降低而增加。
4.生物因素的影響,如血液供應增加通過氧化作用而增加了敏感性,放線菌素D和甲硝唑等葯物是放射致敏劑,而氯喹和甲氧沙林(8-甲氧補骨脂素)在實驗研究中證實有保護作用。
(二)發病機制
電離輻射能引起生物組織細胞的DNA發生可逆或不可逆的損傷,嚴重干擾新陳代謝,甚至引起細胞死亡,或引起DNA結構差錯,產生突變。此外,還可使組織內分子電離而引起繼發性損傷,如電離成羥基、氧自由基和過氧化物。以上種種可造成皮膚的急慢性炎症、潰瘍、萎縮、色素紊亂或癌腫形成等。放射性皮炎的發病和嚴重程度取決於:輻射總劑量和分次輻射的劑量。不同類別的輻射存在著生物效應的差異。組織的放射敏感性隨細胞分化程度降低而增加。生物因素的影響等。
❸ 如何治療慢性放射性皮炎
對職業性放射工作人員,I度慢性放射性皮膚損傷患者,應妥善保護局部皮膚,內避免外傷及過量照射,容並作長期觀察;Ⅱ度損傷者,應視皮膚損傷面積的大小和輕重程度,減少射線接觸或脫離放射性工作,井給予積極治療;Ⅲ度損傷者,應脫離放射性工作,並及時給予局部和全身治療。對久治不愈的潰瘍或嚴重的皮膚組織增生或萎縮性病變,應盡早手術治療。
I度患者一般無須處理,有紅斑者可局部濕敷,搽消炎抗過敏的葯膏,如艾洛松等;出現滲液靡爛的可給予硼酸水、碘伏等濕敷外塗;水皰發生潰瘍者可用氯一氖激光治療。急性紅斑時可用洗劑或冷濕敷,有糜爛時可外搽1%龍膽紫或用2%-3%硼酸溶液、2%-3%甘草水或地榆煎液等濕敷,對潰瘍可用抗生素軟膏,或用魚肝油和白蠟配成軟膏,或33%蜂蜜魚肝油軟膏。分泌物多時可用復方硫酸銅溶液稀釋10倍熱濕敷,以改善血液循環,刺激肉芽新生。有全身症狀時按具體情況採用抗生素、皮質類固酵、輸血或其他內科療法。若有癌變傾向時,應作病理檢查,必要時及早切除並植皮。
❹ 放射性皮炎的治療是什麼
(1)局部治療
①一度射線皮炎可外用撲粉、爐甘石洗劑等。
②二、三度皮損可回用1%甲紫外搽,答1%~3%硼酸溶液、醋酸鋁溶液及維生素B12溶液濕敷,也可用2%~3%甘草水或地榆煎液。
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
③有潰瘍形成者可用抗生素軟膏,33%蜂蜜軟膏,10%魚肝油軟膏,1%樟腦軟膏外搽。分泌物多可先用濕敷。
④慢性放射性皮炎。以萎縮、乾燥為主,主要用維生素B12霜、10%魚肝油軟膏、潰瘍軟膏、維生素E霜等外搽。
⑤對癌前期角化過度皮損,應用5-氟尿嘧啶軟膏。
(2)物理治療
常用氦氖激光照射,用於慢性潰瘍。每次10~30分鍾,15次為一療程。
(3)高壓氧艙治療
具有抗菌、調節機體免疫系統、促進潰瘍癒合的作用。
(4)手術治療
對於面積較大的潰瘍,可行皮瓣或分層皮片移植。對於長期不愈的深潰瘍,或角化性疣狀增生物等癌變傾向者需做病理檢查,及早切除,以防癌變。
(5)全身治療
有劇烈疼痛可服用鎮靜止痛葯。炎症嚴重者可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如潑尼鬆口服。如伴細菌感染,可用有效抗生素。如白細胞下降,出血者可予輸血,白蛋白或對症處理。
❺ 放射性皮炎什麼方法治療好
❻ 放射性皮炎的臨床表現
1.急性放射性皮炎
由於一次或多次大劑量放射線照射引起,但敏感者即使劑量不很大也可以發病。潛伏期因放射線的劑量和各人的耐受性不同而長短不定,8~20天。可分成三度:
(1)Ⅰ度 初為鮮紅,以後呈暗紅色斑,或有輕度水腫。自覺灼熱與瘙癢。3~6周後出現脫屑及色素沉著。
(2)Ⅱ度 顯著急性炎症水腫性紅斑,表面緊張有光澤,有水皰形成,皰破後成糜爛面。自覺灼熱或疼痛。經1~3月痊癒,留有色素沉著、色素脫失、毛細血管擴張和皮膚萎縮等。
(3)Ⅲ度 紅斑水腫後迅速組織壞死,以後形成頑固性潰瘍。潰瘍深度不定,一般可穿通皮膚及肌肉,甚至骨組織。潰瘍底面有污穢的黃白色壞死組織塊。自覺劇痛。很難癒合,愈後形成萎縮性瘢痕、色素沉著、色素脫失和毛細血管擴張。損害嚴重者大血管閉塞,肢體發生乾性壞疽。在潰瘍和瘢痕上可繼發癌變。
Ⅱ、Ⅲ度可伴全身症狀,如頭痛、頭暈、精神萎靡、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出血及白細胞計數減少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2.慢性放射性皮炎
多為長期、反復小劑量放射線照射引起,或由急性放射性皮炎轉變而來。潛伏期自數月至數十年。炎症表現不顯著。由於放射線破壞皮脂腺、汗腺、毛囊以及甲床生發層細胞而致皮膚乾燥、粗糙、皸裂,毛發脫落,甲色暗晦,出現縱嵴、色素沉著及增厚,甚至脫落。甲皺微循環改變,可見管襻異常及毛細血管血液粘滯。
❼ 放射性皮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西醫治療
無特效療法,治療以對症處理為主。
1.局部治療
(1)一度皮損:可外用撲粉,爐甘石洗劑,鋅霜。亦可用復方維生素B12溶液(生理鹽水500ml加維生素B12500μg×50支)濕敷。
(2)二、三度皮損:可用0.1%甲紫(龍膽紫)外塗,2%~3%的甘草水或地榆煎液,醋酸鉛溶液及維生素B12溶液濕敷。
(3)有潰瘍形成者:抗生素軟膏,33%蜂蜜魚肝油軟膏、魚肝油白蠟軟膏(魚肝油88g,白蠟12g)。分泌物多者可用復方硫酸銅稀釋10倍濕敷。中葯可用蛋黃油。形成潰瘍者可先撒生皮粉後敷甘乳膏。
(4)對慢性放射性皮炎及恢復期皮損乾燥易出現皸裂者可復方維生素B12霜(維生素B121mg、特製油100g、雪花膏基質適量)每晚1次連用3~7天。
(5)對癌變前皮損可用氟尿嘧啶(5-FU)軟膏。
2.全身療法有劇痛者可內服鎮靜止痛葯。炎症劇烈者可內服皮質類固醇激素,若伴有細菌感染者可內服抗生素。如有白細胞下降明顯、出血者可予輸血、輸人血白蛋白或其他內科療法。
3.其他療法對慢性潰瘍可用氦氖激光照射,每次15~30min,15次為一療程,對於面積較大潰瘍可行手術植皮。對有癌變傾向者需作病理檢查,必要時應作手術切除。
(二)中醫治療
1.急性放射性皮炎:對第一、二度者可參照急性皮炎、濕疹的中葯治療(略)。
2.慢性放射性皮炎:中葯可用蛋黃油(蛋黃炸油,黃柏、銀花、雄黃、黃芩、地骨皮各等份),調抹患處2~3次/日,共治療30例,全部治癒,輕者1日,重者3日即可治癒。
3.外敷法:處方:黃柏60g,黃芩60g,罌粟殼30g,五味子30g,地榆30g,虎杖60g,冰片少量,植物油500g。
製法:上述諸葯人植物油中浸泡1~2大,然後文火煎熬,待葯枯黃,濾渣貯藏備用。用時外敷患處,2次/日。
❽ 放療的副作用有那些
放射治療的副作用有哪些?
1、疲勞:放療期間,人體耗費大量能量來進行自我康復。疾病帶來的壓力,每天往返治療以及放射對正常細胞的影響都會導致疲勞。大多數人在放療進行幾個星期後都會感到疲倦,而且隨著放療的持續進行會更感疲勞。
2、皮膚:治療部位的皮膚敏感,看上去發紅、起皺。幾周後,病人的皮膚由於放療變得乾燥。病人應把這些症狀告訴醫生,醫生會提出建議來消除你們的不適。放療結束幾周後,多數皮膚反應會消除。在某些情況下,接受放療的皮膚會比以前稍黑。
3、脫發:放療會在治療部位引起脫發(禿頭症)。例如,你的髖部接受治療,你的頭發就不會脫落。但是,你的頭部接受放療,就會導致你頭皮上的頭發部分或全部脫落。許多病人都知道,治療結束後他們的頭發就會重新長出來,但他們還是很難適應脫發。頭發長出來的數量取決於病人接受的放射劑量和採用的放療形式。例如,如果放療是為了減輕症狀,你的頭發就會慢慢長出來;但如果放療的目的是為了治癒癌症,你的頭發就不會長出來,而這也說明你達到了治療的效果。
4、血液:放療幾乎不會降低白血球數或血小板數。這些血細胞幫助人體抵抗感染和預防出血。如果病人的血液檢查顯示放療降低了白血球數或血小板數,治療會暫緩一周,以便增加病人的血細胞數量。
5、飲食:副作用還包括飲食和消化問題。在治療過程中,你可能完全沒有食慾。即使你感到不餓,多攝入蛋白質和熱量也很重要。醫生發現,胃口很好的病人可以更好地對付癌症及其副作用。
6、情緒:許多病人會感到沮喪、害怕、生氣、失敗、孤獨或無助。你也可能由於放療感到很累,從而破壞你的情緒。
海藻硒可以緩解癌症病人的放療副作用
❾ 放射性皮炎症狀有哪些
Ⅱ度:紅斑反應,皮膚局部瘙癢、疼痛、燒灼感,輕度水腫。Ⅲ度:水皰反應,皮膚奇內癢,燒灼感,伴疼痛,水容皰破潰後可形成糜爛面,有滲液。Ⅳ度:壞死潰瘍反應,全身症狀輕度不一,可有頭痛、頭暈、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腹痛、出血等,白細胞減少,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慢性放射性皮炎多系長期反復接受小劑量放射線引起,亦可由急性放射性皮炎轉變而來,潛伏期數月、數年不等,局部皮膚乾燥萎縮,角質增生,腺體功能減退,形成不易癒合的潰瘍,毛發脫失,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減退或沉著,指甲色暗、變脆、縱嵴、脫落為主。日久可形成頑固性潰瘍,有惡變的可能。 根據是否有放射線接觸史,損害發生的部位是否與在放射線接觸部位及皮損其特點,可做出正確的診斷是否為放射性皮炎,可根據放射性皮炎症狀來及時診斷與治療,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
❿ 治療放射性皮炎的好醫生康復新液是怎麼用的
好醫生康復新液除了治療口腔潰瘍,還應用於多個科室的治療,而且也是可以回治療放射性皮炎的答,因為好醫生康復新液具有消除炎症水腫、促進創面癒合、調節機體免疫功能三大功效。治療放射性皮炎的具體使用方法:可將好醫生康復新液直接塗抹,一日3次;或用浸透好醫生康復新液的紗布濕敷,每天換葯1-2次。同時口服10ml/次,一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