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胸口皮炎皮炎會疼不
脂溢性皮炎通常發生皮損的部位位於人體皮脂腺分布繁密的部位,比如頭皮、面部或胸部
B. 胸口起了一大片紅疙瘩
口起了很多小紅疙瘩,有可能是痤瘡或者毛囊炎形成的紅色小疙瘩。
因為胸口的部位有大量的皮脂腺和毛囊,一旦出現皮脂腺分泌異常,就會導致局部的炎症發生。
出現了胸口起好多小紅疙瘩,需要積極使用葯物治療,可以局部塗抹一些消炎的葯膏外塗,可以使用阿達帕林凝膠,或者夫西地酸乳膏外塗消炎。如果有明顯的炎症反應,紅腫,疼痛等還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療。
出現了胸口起小紅疙瘩,注意清淡飲食,不要吃辛辣煎炒油炸食物,不要熬夜,注意多喝水,保持大便通暢。意見建議:症治療,因為很多皮膚病的症狀都一樣,都可以出現像您這樣的情況,他可能是不適應那裡的環境引起的皮膚過敏、也可能是濕疹等,為了確診一下到底是什麼皮膚病
胸口出現紅色疙瘩。有幾種可能性。1、如果是紅腫或疼痛,可能是由胸部毛囊細菌感染、毛囊炎或小癤子引起,可用抗生素治療。2、如果有大量相同形狀的紅色丘疹,中心有一些小膿皰,瘙癢,則可能是馬拉色菌性毛囊炎,一種真菌感染性毛囊炎,只有用抗真菌葯物治療才能改善。3、如果紅疙瘩光滑、堅硬,從皮膚表面突出,可能是胸部增生的疤痕,或者是瘢痕疙瘩。4、另外,如果胸部有一些瘙癢的小丘疹、小丘疹,可能是過敏性皮炎或濕疹,需要抗過敏治療。
C. 胸口 脂溢性皮炎
你好 我也得的脂溢性皮炎 在醫院醫生開了好多葯 吃的 擦的 喝的 都不管用 後來朋友介紹的 脂溢康 我用了 兩天就見效了 現在就剩下一小塊了
D. 胸口得了脂溢性皮炎怎麼治療
你好,復脂溢性皮炎制,好發於皮脂腺分布較多的地方,如頭皮、面部、胸部及皺褶部。易反復發作,常伴為毛囊炎、瞼緣炎,面部常與痤瘡、酒渣鼻蟎蟲皮炎並發。服用維生素B12及B6等。
患有脂溢性皮炎應該注意生活規律化,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多進糖類、脂肪和刺激性飲食。多吃蔬菜。一般可吃些維生素EBC等。
飲食上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少食刺激性強、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如海鮮,同時常用冷水洗面,增加皮膚的抵抗力。
一般可以選擇克丨 炎王軟膏來幫助病情緩解,一般2周恢復。
E. 幫我看看胸口是不是脂溢性皮炎吧
我爸脂溢性皮炎,會褪皮,肉紅,不癢。最好上醫院看看吧。
F. 胸口皮膚炎症怎麼辦
考慮是皮炎導致的,首先應該控制飲食,一些刺激性比較強的食物,也就是發物,比如辛辣食品,海鮮食品等容易誘發脂溢性皮炎的發生,多食蔬菜,
G. 這個是什麼身上就這一塊胸口還有這四分子一大的一塊
病情分析:
你好,看了你上傳圖片,感覺你患的可能是胸部皮炎。
指導意見:
所以建議你口服息斯敏葯片,然後再用皮炎平葯膏塗抹患處就會好的。
H. 胸口貌似皮炎,醫生給拿過什麼葯膏,沒治好。胸口會有時會發癢,就撓,越撓越癢,後來落下這些印跡,可有
病情分析:
根據你提供的情況,一般的考慮是蕁麻疹引起的症狀,
指導意見:
及時的自我調理,可以改善症狀的。首先需要注意個人的調理,不可以吃生冷的食物,口服氯雷他定分散片、鹽酸西替利嗪分散片、防風通聖丸水丸之類的葯物調理,祝你健康。
I. 我的胸口長癬
體癬(tinea corporis)是發生在平滑皮膚上的淺層真菌感染。病原菌以小孢子菌、毛癬菌為主。也有表皮癬菌。
治療要點:1.常用1%~2%的聯苯苄唑、咪康唑、克霉唑、療霉舒或酮康唑霜,每日局部外用1~2次,持續至損害消退後1周。亦可用角質剝脫劑如5%水楊酸酒精、 復方苯甲酸軟膏(韋氏軟膏或酊劑)等,與抗真菌劑交替外用,1~2次/日。2.對於頑固泛發的病例, 可選用系統抗真菌葯治療。如伊曲康唑每日100mg,連續15日,或100mg,每日2次,連用7天。也可用特比萘芬250mg/日,1~2周。還可選用氟康唑50mg/日,連服2~3周或150mg每周1次,連續2~3周。
治療
體癬治療應以局部治療為主。皮疹廣泛嚴重者,可考慮全身治療。
全身治療
用於廣泛而又嚴重的體癬患者。灰黃霉0.2g,一天3次,療程為3-4周;或酮康唑200mg,一天1-2次;或伊康唑(Itraconazole)100mg一天,連用15天。
局部治療
1.復方水楊酸酊(水楊酸3-6g、苯甲酸6-12g,乙醇加至100ml),局部外用。
復方土槿皮酊(10%土槿皮酊40ml、水楊酸6g、苯甲醇12g、乙醇加至100ml),局部塗擦。
3.20%羊蹄根醋浸液,局部外用。
5.復方雷鎖辛擦劑(飽和鹼性復紅酒精液10ml、15%碳酸水溶液100ml、硼酸1g,丙酮5ml、雷鎖辛10g),局部外用,常用於皮膚柔嫩部位。
6.1%益康唑霜,見效快,治癒率高,價格適中,系目前較理想抗真菌外用葯物之一。
7.1%復方酮康唑霜,局部外用。
8、1%吡硫霉凈酊或霜局部外用,治癒率達87.4%-97.7%。
9.1%Terbinafine霜外用。
10、1%比佛拉唑(Bifonazole)霜局部塗擦。有人報道治療32例體、股癬,連續治療2周,真菌直接鏡檢全部陰性。
體癬有什麼特點?
體癬是由真菌引起的,凡致病性真菌寄生在人體的光滑皮膚上所引起的淺表損害統稱為體癬。有經驗的醫生常常不用做真菌檢查,即可診斷癬病,這是因為癬病的發生和皮損表現具備以下幾方面共同點:
(1)發病特點 體癬常常由自身接種傳染而引起,也就是說先發生手癬、腳癬、股癬、甲癬或頭癬,然後由這些癬病再傳染到皮膚上來,單獨的體癬較少見。當然,如果與癬病患者密切接觸或共用毛巾、衣褲等也可以被傳染。另外,癬病的發生與機體抵抗力強弱有關。當患有糖尿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以及長期大量應用激素、免疫抑制劑等都會使機體免疫力下降,這時即使真菌數量很少也能引起體癬。
(2)皮損特點 體癬初起表現為局部皮膚發生紅斑、丘疹或水皰等損害。水皰乾涸後出現脫屑,並逐漸向四周擴大,同時皮損中央部分有自愈傾向而使皮損呈環狀或多環狀,邊緣隆起,界線清楚,形如銅錢,故俗稱錢癬或圓癬。日久皮膚上有脫屑和色素沉著,皮損周邊部位炎症明顯,常有活動性紅斑、丘疹及水皰。
(3)季節特點 溫暖潮濕的環境有利於真菌的生長和繁殖,所以體癬在夏季會明顯加重,皮損邊緣活躍,起丘疹、水皰及脫屑,並伴有明顯的瘙癢,到了冬天,皮損自然減輕甚至消失,如果不治療,到天氣轉熱時又會發作。
哪些病易誤診為體癬?
體癬在臨床上呈圓形或多環形斑疹,伴有癢感,典型的體癬診斷並不困難。但是還有許多皮膚病也可出現類似表現,特別是在自身特點不突出時易誤診為體癬,故應注意區別。
(1)濕疹 可發生於體表任何部位,急性期可見多數密集的粟粒大小丘疹、丘皰疹或小水皰,瘙癢明顯。慢性期局部皮膚肥厚、苔癬化,亦可見到色素沉著及脫屑,外圍也可有新生丘疹及水皰。但濕疹常對稱分布,皮疹以紅斑、丘疹、水皰、滲出、結痂多形態並存為特點,且急性期病變以中心為重,境界不清。局部真菌檢查為陰性。
(2)神經性皮炎 常為一片損害,也可累及多個部位,境界清楚,瘙癢明顯。但神經性皮炎的皮損以扁平丘疹為主,多形成苔癬化。神經性皮炎好發於頸後、肘、膝等摩擦部位,與季節變化無明顯關系。真菌檢查陰性。
(3)銀屑病 部分皮損也可呈環狀或多環狀,尤其是中央好轉時與體癬形態很象。但銀屑病一般皮損數目較多,以頭皮及四肢伸側為主,多為夏季減輕或消失,冬季復發或加重,這與體癬正相反。而且,銀屑病皮損表面有多層銀白色鱗屑,颳去鱗屑可見一半透明薄膜,並可見點狀滲血,這是銀屑病的特徵性改變,體癬是不會出現的。銀屑病的鱗屑當然也查不到真菌。
(4)疊瓦癬 初起為棕色的丘疹或斑疹,逐漸擴大,形成多個同心圓形鱗屑性損害。其鱗屑位於環上,豎立,游離緣倒向中心,多環相重,有如疊瓦狀,故名。治療常較困難,長年不愈,不受季詰撓跋臁?br>(5)脂溢性皮炎 有時發生在軀幹部,數目也較少,但皮疹呈斑片狀,損害邊緣無活躍現象,也無中央痊癒四周擴張的情況。皮屑做真菌檢查也是陰性。
總之,根據病史和各種皮膚病的特徵性皮損表現,不難與體癬鑒別。若實在難以區分,還有真菌實驗室檢查作為最後的評判標准。
治療體癬應注意哪些問題?
(1)消滅傳染因素 因體癬大都由自身其他癬病而引起,故治療體癬的同時要治療其他部位的癬病,如頭癬、手癬、足癬等。還應避免與其他患有癬病的人或動物接觸,否則即使治療好了體癬也會因再次感染真菌而復發。
(2)堅持正確用葯 許多葯物都可以治療體癬,但有些患者換遍了各種葯物還是治不好,這主要是由於方法不當。外用葯治癬病簡單易行,但必須堅持每日塗葯2~3次,塗葯范圍要稍大於皮損面積,而且即使皮疹消退、瘙癢不明顯了還要堅持一段時間。千萬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好象斬草沒有除根一樣,病情雖可暫時緩解,但遇到適宜的條件就會春風吹又生了。
(3)忌用皮質類固醇軟膏 也就是說不能外塗激素類葯物。皮質類固醇軟膏如膚輕松軟膏、地塞米松軟膏、倍他米松軟膏以及一些含有激素的中葯軟膏可用於許多過敏性皮膚病,如濕疹、接觸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等,效果都很好。但體癬是真菌引起的,激素不能殺滅真菌,相反能促進其生長和繁殖,使癬病發展得更快、更嚴重。所以外用葯也不能隨意濫用。
(4)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 如果體癬是由於某種全身性疾病引起機體抵抗力低下而發生的,則應該積極治療,增強抵抗力。如果是由於長期服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而致體癬,則應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少用或不用這些葯物。
(5)病情嚴重時配合內服葯 若體癬皮疹分布廣泛,除應用外塗葯物外可配合內服抗真菌葯,常用的如灰黃黴素、酮康唑等。但這些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肝腎損害等,應在醫生指導下服葯,治療期間定期查肝功能等。
體癬
除掌跖、腹股溝、外陰及肛周外,人體其他部位的光滑皮膚的皮膚癬菌感染稱體癬。體癬在全世界廣泛分布,尤其在溫暖和炎熱潮濕的地區發病率尤高。我國體癬廣為流行,特別是在南方和東南沿海地區。體癬常在夏秋季發作,冬天靜止或消退。除適宜的溫度和潮濕的環境外,感染還與機體免疫力和其他一些因素有關,如肥胖多汗、患糖尿病和其他消耗性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劑或皮質激素等都可促使體癬的發生,體癬感染途徑為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自身接種也是一重要途徑。接觸患癬病的動物也常引起炎症明顯的損害。
流行特徵
發病機制
治療
以局部外用葯物為主。常用的有復方苯甲酸搽劑,復方雷鎖辛搽劑,咪康唑霜等。皮損消退後應繼續外用2周。皮損廣泛者可口服灰黃黴素,酮康唑等;或氟康唑150mg/周或50mg/日,頓服,連續2-4周;伊曲康唑200mg/日,頓服,連用7日;療霉舒250mg/日,頓服,連服2周。
預防
局部保持清潔乾燥。由於頭癬、手足癬、甲癬、股癬等都可引起自身其他部位的體癬,故應同時治療。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再感染。
臨床表現
在接觸部位的皮膚上不久出現紅斑、丘疹,迅速向周圍蔓延,擴展、形成一圓形損害,邊緣為密集小丘疹、小水皰、脫屑形成的隆起紅色邊緣,中央炎症減退或消散,呈正常皮膚顏色或色素沉著,伴有輕度脫屑,俗稱錢癬或環癬。有時中心可以再出現新的損害,向周圍擴展,形成同心圓形損害。損害的數目可多可少,也可互相融合,形成大片損害。毳毛可被侵犯,尤以面部為明顯,極易復發。自覺劇烈瘙癢,長期搔抓刺激,局部皮膚可呈苔蘚樣變。須癬毛癬菌、狗小孢子菌引起的損害炎症較強,病程較短,易於治療,紅色毛癬菌引起的損害是多環形,炎症不著明,脫屑多,慢性難治,偶可引起皮下肉芽腫,鐵銹色小孢子菌也可引起皮下肉芽腫,絮狀表皮癬菌可引起疣狀損害,較少見。具免疫缺陷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及抗腫瘤葯物等的患者皮損害較大,邊緣不清,分布廣泛,反復發作,癢痛劇烈,失去原來皮損特點,診斷困難,頑固難治。
診斷
根據皮損為環形或多環形,中央癒合,邊緣清楚活躍,有丘疹和水皰,夏發冬輕或消退,一般即可作出體癬的診斷。必要時行真菌學檢查以助診。
鑒別診斷
並發症
病因
我國體癬的病原菌主要是紅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和絮狀表皮癬菌。其中紅色毛癬菌約5-80%。其他有石膏樣小孢子菌,羊毛狀小孢子菌,疣狀毛癬菌、紫色毛癬菌、斷發毛癬菌、黃癬菌、鐵銹色小孢子菌等。
圓癬及錢癬
[概述]
體癬是指發生在平滑皮膚上的淺部真菌感染,而股癬則是發生在腹股溝、會陰部和肛門周圍這些特殊部位的體癬。病原菌以小孢子菌、毛癬菌為主,也有表皮鮮菌。
[症狀體症]
1.好發於青壯年,夏季多見;
2.好發於多汗潮濕部位,股癬常有反復發作傾向;
3.基本損害為丘疹或丘胞疹組成的環形或多環形,邊緣清楚、高起,中心消退,外周擴展;
4.瘙癢明顯。
[診斷依據]
1.好發於青壯年、夏季;
2.好發於潮濕部位;
3.典型皮損表現;
4.鱗屑直接鏡檢可見菌絲,真菌培養陽性。
[治療原則]
1.注意清潔衛生;
2.外用抗真菌制劑為主;
3.必要時內服系統抗真菌葯物。
[療效評價]
1.治癒:皮損消退,症狀消失,真菌直接鏡檢及培養,每周1次,連續2次陰性;
2.好轉:皮損部分消退,症狀減輕,真菌檢查陰性或陽性;
3.未愈:皮損症狀無改善,真菌檢查陽性。
[專家提示]
注意個人衛生,夏季常保持皮膚乾燥,嚴格遵守集體衛生制度,不與患者密切接觸,不與患者共用毛巾、浴盆等。對皮膚嬌嫩處,選擇較溫和制劑如咪唑類霜劑,以免引起接觸性皮炎。盡量避免濫用一些影響機體免疫力的葯物如皮質激素等,以免誘發感染。
參考資料:http://www.zgxl.net/sljk/pfk/tixian.htm
J. 胸口有紅斑
胸前生長紅斑需要觀察紅斑的形態。紅斑如果呈環形改變、紅斑上面可以見到明顯皮屑,有輕微瘙癢,考慮有可能是玫瑰糠疹。玫瑰糠疹繼發於感冒後,有自愈傾向,可不用治療,在2-4個月內可以自己消退。胸前生長的紅斑如果伴隨強烈瘙癢,有明顯凸起考慮是濕疹樣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