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肛門潮濕紅腫
門潮濕是抄肛腸疾病的一種常見襲症狀,是指肛門周圍皮膚有大量分泌物滲出,並且伴有瘙癢的症狀,肛門潮濕的病因和發病機理是比較復雜的,其發病往往由多種因素導致,主要原因為:
1.肛瘺: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破潰或切開引流術後形成肛瘺,由於反復破潰、流膿、炎性滲出較多,也是肛門潮濕的常見原因。
2.肛周皮膚疾病:肛周皮膚患有濕疹、皰疹、接觸性皮炎、尖濕疣以及皮膚感染後膿腫破潰等,均可造成肛門局部分泌物增多。
3.肛管直腸癌:肛管直腸癌破潰、感染流膿血,肛門口一直處於潮濕狀態。
4.脫垂性內痔:嚴重者不僅在解便時痔團脫出,甚至咳嗽、勞累、行走時亦會脫出肛門外,由於肛門括約肌收縮、脫出痔團嵌頓、水腫、滲出液增多,導致肛門潮濕。
5.完全性直腸脫垂:常發生肛門括約肌無力,直腸全層或粘膜脫出肛門外,直腸粘膜表現液體將污染肛周皮膚、導致肛門口分泌物增多。
6.肛門括約肌鬆弛:老年人或體弱者,肛門括約肌鬆弛或收縮力減退,使肛門閉合不嚴,腸粘膜分泌腸粘液容易漏出肛門外,特別在勞累情況下,肛門潮濕更顯著。
7.肛門部手術後遺症:如肛瘺、肛裂手術切斷或損傷較多的外括約肌或內括約肌、造成肛門閉合能力下降,直腸內液體易溢出肛門外。
B. 肛周發癢是怎麼回事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肛門在正常情況下可有少量分泌物,是由肛門皮膚大汗腺分泌的。肛門潮濕常見疾病::1.肛瘺,肛周可捫及一個或幾個硬結,並有條索狀物由硬結處通向肛門內,經常有分泌物流出污染內褲.如果身體抵抗力降低,可以發炎腫脹,形成肛周膿腫.治療: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無效.2.肛門濕疹,是一種皮膚病,常常伴有瘙癢.但有時肛門濕疹是肛門潮濕的繼發病.治療:外塗皮炎平軟膏;消炎止癢洗劑坐浴;局部封閉治療.3.內痔,如果內痔核較大加上肛門鬆弛,大便時全部脫出,平時經常半脫出在肛門外,粘膜分泌的液體流出,也造成肛門周圍潮濕.治療:手術;注射葯物療法.最好去醫院檢查後治療. 希望您去正規的醫院做詳細的檢查!確診!祝您早日康復! (更多疑問可『點擊下圖』咨詢)
C. 請問我做了肛周膿腫手術後,三黃膏和999皮炎平葯膏可以並在一起用嗎,或者那種葯膏好一些
肛周膿腫手術後的患者,現在使用兩個葯膏,可能沒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建議患者可以使用紅黴素軟膏或者莫匹羅星軟膏局部塗擦治療。
D. 肛門潮濕有臭味怎麼辦
平時要注意飲食,保持肛門清潔大便暢通.
E. 肛周膿腫會陰部急性壞死性筋膜炎和陰囊濕疹
考慮陰囊濕疹引起的,建議對症治療即可,祝你早日恢復建康.
F. 肛門潮濕紅腫是怎麼了
肛周紅腫潮濕,能摸到包塊嗎?大便情況怎麼樣?干稀正常嗎?如果國肛周有腫塊,考慮肛周膿腫,建議手術,沒有包塊考慮肛周濕疹,建議坐浴治療,大便調整正常即可
G. 肛周膿腫 肛門水腫有什麼區別阿
肛周膿腫是肛門周圍皮下膿腫最常見,多由肛腺感染經外括約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擴散而成。常位於肛門周圍皮下部,一般不大。主要症狀是肛周持續性劇痛,受壓或咳嗽時加重,行走不便,坐卧不安,全身感染症狀不顯。局部檢查:肛旁皮膚有明顯紅腫,局部皮膚溫度高於周圍正常皮膚,伴硬結和觸痛,可有波動感,必要時可行穿刺...證實。如不及時切開,常自行破潰,形成低位肛瘺。感染也可向上穿透肛周筋膜,擴散至坐骨直腸窩,早期有時誤診為血栓性外痔,但後者邊界清楚,周圍皮膚無炎性反應。肛門水腫是上火和皮膚感染引起的皮囊炎。局部有紅腫熱痛的症狀。
H. 我做肛周膿腫手術一個月了 可是還沒癒合
你的病比較復雜,我就一個創口,沒有掛線.
一個月了也是沒有好,還是有腫塊,准備明天去湖南省中醫附二醫院再看一下
看來這也是個長期的工程.之前就是開刀引流+PP坐盆.效果不好.而且是在湘雅附三做的手術,對附三的醫生強烈滿,一點也不負責任的.
下面文章希望能幫到你:
目的:探討一次性根治術並配合中葯坐浴治療肛周膿腫的療效。方法:採用一次性切開引流根治術並配合中葯坐浴治療肛周膿腫。結果:1次性治癒者86例,2次手術治癒者1例。創口癒合時間為13~37 d,平均24 d。其中25例隨訪1年,無1例復發,1例遺有輕度肛門漏氣,無肛門失禁。結論:應用一次性根治術配合中葯坐浴治療肛周膿腫優於傳統的治療方法,是一種可以借鑒的肛周膿腫的手術治療方式。
【關鍵詞】 肛周膿腫;一次性根治術;排毒洗劑;中葯坐浴
2006年12月年以來,我科根據不同類型的肛周膿腫實施不同的一次性切開引流根治術並配合中葯坐浴治療肛周膿腫87例,收效滿意,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87例,男66例,女21例;年齡15~70歲,平均29.45歲;其中半馬蹄肛周膿腫50例,全馬蹄肛周膿腫10例,低位肛周膿腫60例,高位肛周膿腫27例。
2 治療方法
2.1 手術方法
患者取左側卧位於手術台上,充分暴露腰骶部位,確定腰腧穴,常規消毒後,腰腧穴麻醉,注入利多卡因,觀察患者無不良反應後,囑患者取截石位,肛門及其周圍用碘伏做常規消毒,用新潔爾滅消毒肛管及直腸。鋪無菌手術巾,觀察麻醉效果,待括約肌鬆弛後,肛內指診,進一步明確膿腫的大小、位置、范圍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確定切口位置後,切開皮膚,分離皮下組織,打開膿腔,引流膿液,徹底破壞膿腔的間隔,消滅死腔。然後,用探針由切口內逐步探查,找出內口,徹底破壞內口以及周圍的炎性組織,切開或切除較厚的膿腔壁〔3〕。對有懷疑的肛竇,也做同樣的處理。如果膿腔侵及外括約肌、肛提肌等盆底肌間隙,應將肌間隙做鈍性分離,打開肌間隙,保證引流通暢。如果膿腔已穿過肛門直腸環,深入盆底,有可能形成高位復雜性肛瘺時,應將肌間隙做鈍性分離,打開肌間隙,同時將直腸黏膜與盆底肌肉做鈍性分離,從肛門直腸環以上打通膿腔,並用腸線將膿腔的最頂端與肌肉縫合1針,使膿液從直腸黏膜下和肌間隙充分引流。如果膿腔侵入直腸後或肛門直腸環以上均可使用橡皮管或者橡皮條引流。仔細觀察傷面情況,徹底止血,放置引流條,塔型墊加壓包紮,手術結束,送患者回病房平卧4 h〔1〕。
2.2 中葯坐浴
術後24 h內控制排便,每次大便後使用排毒洗劑坐浴,葯物組成:大黃15 g,地榆20 g,芒硝20 g,五倍子10 g,明礬10 g,地龍10 g,旱蓮草10 g,木通10 g,蒼術10 g,赤芍15 g,紅花15 g,生甘草6 g,花椒10 g〔2〕。將上葯用紗布包好後,煎煮得葯液約100 mL,加入開水至1000 mL,趁熱先熏10 min;葯液稍溫後,再將創面徹底浸泡在葯液中,清洗創面污垢;若傷口過多、過大及坐浴不方便者,可用20 mL空針抽取葯液沖洗創面直達深部;坐浴時間約15 min為宜。創面清洗後方用濕潤燒傷膏油紗局部換葯,日2次,保持創面清潔。
2.3 其他治療
術後使用廣譜抗生素4~6 d,可選兩種抗生素連用,首選硝唑類,因肛周感染多為厭氧菌感染。凡士林油紗並加用西瓜霜噴劑局部換葯,日2次,保持創面清潔〔7〕。術後1周左右起開始定期肛診以檢查創口癒合情況,做相應的處理。
3 治療結果
1次性治癒86例,但需2次手術者1例。創口癒合時間為13~37 d,平均24 d。其中25例隨訪1年,無1例復發,1例遺有輕度肛門漏氣,無肛門失禁。
4 討論
肛周膿腫是常見的肛腸疾病之一,感染是引起該病的主要原因,其中肛竇炎及肛門腺的感染約占肛周膿腫的主要因素,該病治療不當,或者誤治,容易復發,造成難治性的肛瘺。能否找到膿腫的原發病灶又是膿腫根治術成功與否的關鍵。內口的尋找我們的體會是綜合運用以下方法:(1)壓迫排膿法;(2)雙合診法;(3)肛鏡檢查;(4)探針探查。內口的探查在肛周膿腫的治療中起著關鍵的作用〔2〕。
通過我們的臨床治療觀察體會到:(1)肛周膿腫一旦發生,應盡快切開引流一次性根治。無論肛周膿腫位置的高低,手術方式的改變是關鍵。若膿腫在肛提肌以上,應將肌間隙做鈍性分離,打開肌間隙,同時將直腸黏膜與盆底肌肉做鈍性分離,從肛門直腸環以上打通膿腔,並用腸線將膿腔的最頂端與肌肉縫合1針,使膿液從直腸黏膜下和肌間隙充分引流〔5〕。(2)每天的換葯是保證手術成功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如果葯物引流條擺放的位置不合適,會造成假癒合。(3)切口的大小,因人因病而異,膿腔位置深,膿腔大,體格壯者,切口相對大,反之,切口相對小。切口的大小深淺總的來說還是為了引流通暢〔5〕。(4)術後創面中葯坐浴,排毒洗劑方中大黃苦寒,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其含蒽醌類,現代研究確認蒽醌類化合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抗菌力強,能抗炎止血〔3〕;地榆苦寒,有清熱涼血,收斂止血之力,且含多種鞣質成份,能消炎抗菌止血,促進傷口癒合〔4〕;芒硝有祛腐生肌之效,與大黃相須為用共為君葯。五倍子清熱,收濕斂瘡;明礬解毒止癢兼有收斂止血之效;地龍性寒,可通經活絡,清熱解毒;3葯共輔大黃芒硝為臣葯。花椒有祛腐生肌之效;紅花、赤芍活血通經、散瘀消腫止痛;木通能通利血脈;旱蓮草外用止血,共為佐葯。甘草可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葯。全方苦寒並用,共奏清熱燥濕、行氣通經、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之功。坐浴熏洗藉助葯力和熱力,通過皮膚黏膜作用於機體,促使腠理疏通,脈絡調和,氣血流暢;葯液的浸泡清洗又能使創口潔凈,祛除毒邪,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6〕。
綜上所述,一次性切開引流根治術並中葯坐浴是膿腫切開引流術的一種改良方式。在肛周膿腫的治療方法上較單純的膿腫切開或者先切開,待肛瘺形成以後的二次手術或者多次手術,以及傳統的掛線療法,具有操作簡單、創傷小、療效好、療程明顯縮短的特點,從客觀上真正縮短了病程,提高了療效,減少了患者的痛苦,節約了醫療費用,是一種值得借鑒和推廣的有效方法。
I. 肛周膿腫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肛周膿腫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困擾,肛周膿腫這種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威脅性比較大,但這種疾病若是能及時治療的話,也是非常容易治癒的,但絕大多數的肛腸疾病都非常容易復發,肛周膿腫這種疾病也是如此,因此要注意警惕,下面就肛周膿腫的原因總結如下:
第一:直腸內異物損傷後感染,放線菌病,直腸憩室炎感染,肛管直腸癌破潰或波及深部的感染,及身體虛弱,抵抗力低下,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營養不良,都是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的發病原因。
第二:如經常吃辣椒、喝酒等刺激性食物會導致肛管直腸局部充血,局部抵抗力降低而易發感染。另外,干硬的糞便擦傷肛管皮膚粘膜,腹瀉患者的稀糞落在肛竇內導致肛門腺管阻塞,以及肛門直腸外傷或被隨食物吞咽下的雞、鴨、魚骨刺傷肛管直腸等,均可導致肛門直腸周圍發生感染而形成肛周膿腫。
第三:肛門腺開口於肛管直腸交界處的肛竇內,肛竇呈漏斗狀向上開口,易受損傷及細菌的侵入而引發感染。肛竇一旦感染後,會引起肛門腺感染化膿,炎症向肛周的間隙內擴散。因為肛周間隙抵禦感染的能力差,感染易於在這些間隙中擴散。
第四:臨床上屬醫源性引起的肛門直腸周圍膿腫也不少見。例如:內痔插枯痔丁或注射療法,因操作不當或葯劑不潔感染形成粘膜下膿腫;直腸周圍注射化學葯物刺激,引起組織壞死,造成直腸周圍膿腫;乙狀結腸鏡檢查,造
成腹膜穿孔感染,引起直腸後間隙膿腫;局部麻醉感染,或油溶液注入後吸收不良,而形成膿腫。
第五:如糖尿病、年老體弱、過度疲勞以及結核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肛周膿腫。
第六:臨床上亦可見到肛門直腸手術引起感染,而形成的直腸周圍膿腫,以及尿道術後感染、會陰部術後感染、產後會陰破裂縫合後感染、尾骶骨骨髓炎術後感染等引起的膿腫。
上面的幾個發病因素都是現在生活中,最常見的病因,有些情況下往往都是人們的生活習慣,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改正,保證良好的生活習慣,才可以更好的預防疾病,這是預防任何一種疾病的基礎。
J. 我最近肛門流出粘液,到底是得了什麼病啊
您好:
很高興為您解答
肛門潮濕有分泌物,為肛周膿腫引發的肛瘺,痔瘡,結腸炎,直腸病變,括約肌鬆弛,肛門變形等原因所致。
不要吃含高蛋白和比較油膩的食物, 保持平常的心態, 保持樂觀心態, 或每天便後及早晚清洗肛門,保持清潔, 必要時用紙巾墊肛門。
肛門功能鍛煉:
1、病人自行收縮肛門5秒鍾,再舒張5秒鍾,如此持續進行5分鍾,每日1次。
2、 用意念有意識的提肛運動。向上提肛,每日1-2次,每次30下。
3、肛門收縮運動。在排便前、排便中和排便後這段時間里,用約5分鍾的時間,主動收縮和舒張肛門括約肌,可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增強肛門括約肌能力的作用。
4、擴肛保健操。用右手食指塗少量具有潤滑作用的痔瘡葯膏或抗生素軟膏,先在肛門處按摩1-2分鍾,然後緩緩深入肛門內,一般深度為兩個指節,向前左後四個方向擴張肛管,約3分鍾,拔出食指後可在肛門口再塗極少量痔瘡葯膏即可,一日一次,堅持半個月至一個月。
長期中西醫治療無效,可進行手術治療。採取復雜性肛瘺剝離縫合,對口引流移動皮瓣縫合,根治徹底,能保持肛門的正常功能和形態,癒合快,縮短了住院時間。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有什麼問題可以再次咨詢我,祝您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