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寄生蟲皮炎特點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寄生蟲皮炎特點

發布時間: 2021-12-27 23:27:27

A. 皮膚寄生蟲都有什麼症狀

1.豬帶絛蟲(米豬肉)成蟲寄生人小腸,幼蟲寄生在皮下、
肌肉、腦、眼版等組織器官
囊尾蚴位於權皮下或粘膜,
結節狀。數目可自一個至數千個。以軀干較多,四肢較少。可自行消退。
2.蟯蟲雌蟲在肛周產卵引起肛門周圍及會陰部皮膚瘙癢及繼發感染
3.旋毛蟲成蟲寄生於小腸;幼蟲寄生在橫紋肌細胞內。症狀:
侵入期:十二指腸炎、空腸炎。出現急性食物中毒樣症狀。
幼蟲移行期:全身性血管炎、肌肉炎。臨床表現以持續高熱、全身肌肉酸痛、觸痛和壓痛為特徵。
成囊期:全身症狀減輕,但肌肉疼痛可持續數月
4.日本血吸蟲尾蚴侵入皮膚引起皮炎
稱尾蚴性皮炎。患者局部出現瘙癢和丘疹。
5.鉤蟲
鉤蚴性皮炎
絲狀蚴經皮膚侵入,引起皮膚奇癢感,繼而出現點狀丘疹、紅腫及水皰等。多見於足趾、手指間皮膚較薄處及手、足背部。

B. 寄生蟲病流行的三個特點

1、地方性:某種疾病在某一地區經常發生,無需自外地輸入,這種情況稱地方性。寄生蟲病的流行常有明顯的地方性,這種特點與當地的氣候條件,中間宿主或媒介節肢動物的地理分布,人群的生活習慣和生產方式有關。

2、季節性:由於溫度、濕度、雨量、光照等氣候條件會對寄生蟲及其中間宿主和媒介節肢動物種群數量的消長產生影響,因此寄生蟲病的流行往往呈現出明顯的季節性。如溫暖、潮濕的條件有利於鉤蟲卵及鉤蚴在外界的發育,因此鉤蟲感染多見於春、夏季節。

3、自然疫源性:有些人體寄生蟲病可以在人和動物之間自然的傳播,這些寄生蟲病稱為人獸共患寄生蟲病。

(2)寄生蟲皮炎特點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家裡的生蔬菜板要分開。

2、要用流動水沖洗蔬菜和水果,將上面的蟲卵和幼蟲沖洗掉,常規的84消毒液是不能把蟲卵和寄生蟲殺死的。另外就是每一種食源性寄生蟲病都有特殊的感染方式,必須了解,比如河蟹、蝦,可能會感染肺吸蟲病。

4、在吃河蟹和蝦的時候一定要做熟、做透,而不要吃酒腌的、醋腌的、鹽腌的、芥末的,這些都叫生的。在吃牛肉的時候一定要吃全熟的,而不要吃燒烤、涮,這種稱為半熟。

C. 寄生蟲會引起皮膚炎症么

寄生蟲肯定會引起皮膚炎症的,最常見的就是蟎蟲了,會引起痘痘及皮炎等。但癬一般是由於真菌引起而不是寄生蟲引起的。
參考資料
蟎蟲http://ke..com/view/29640.htm
癬http://ke..com/view/43213.htm

D. 寄生蟲病流行特點

(1)地方性:某種疾病在某一地區經常發生,無需自外地輸入,這種情況稱地方性。寄生蟲病的流行常有明顯的地方性,這種特點與當地的氣候條件,中間宿主或媒介動物的地理分布,人群的生活習慣和生產方式有關。如鉤蟲病在我國淮河及黃河以南地區廣泛流行,但在氣候乾旱的西北地帶,則很少流行;血吸蟲病的流行區與釘螺的分布一致,具有明顯的地方性;有些食源性寄生蟲病,如華支睾吸蟲病、旋毛蟲病等的流行,與當地居民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在我國西北畜牧地區流行的包蟲病則與當地的生產環境和生產方式有關。

(2)季節性:由於溫度、濕度、雨量、光照等氣候條件會對寄生蟲及其中間宿主和媒介動物種群數量的消長產生影響,所以寄生蟲病的流行往往呈現出明顯的季節性。如溫暖、潮濕的條件有利於鉤蟲卵及鉤蚴在外界的發育,因此鉤蟲感染多見於春、夏季節;瘧疾和黑熱病的傳播需要媒介按紋和白蛉,因此瘧疾、黑熱病的傳播和感染季節與其媒介動物出現的季節一致。人群的生產和生活活動也會造成感染的季節性,如血吸蟲病常因農業生產或下水活動接觸疫水引起。因此,急性血吸蟲病往往發生在夏季。

(3)自然疫源性:有些人體寄生蟲病可以在人和動物之間自然的傳播,這些寄生蟲病稱為人獸共患寄生蟲病。在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或荒漠地區,這些人獸共患寄生蟲病可在脊椎動物之間相互傳播,人進入該地區後,這些寄生蟲病則可從脊椎動物傳播給人,這種地區稱為自然疫源地。這類不需要人的參與而存在於自然界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具有明顯的自然疫源性。寄生蟲病的這種自然疫源性不僅反映了寄生於人類的寄生蟲絕大多數是由動物寄生蟲進化而來的,同時也說明某些寄生蟲病在流行病學和防治方面的復雜性。在涉及野外活動,如地質勘探、探險和開發新的旅遊區時,了解當地寄生蟲病的自然疫源性是必要的。此外,自然保護區的建立,也可能形成新的自然疫源地。

E. 皮炎有什麼症狀

皮炎根據發病原因和臨床症狀可以分為: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皮炎)、神經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日光性皮炎、激素性皮炎幾大類。
1、脂溢性皮炎
皮膚油脂分泌旺盛為誘因,伴有馬拉色素真菌,產生皮膚炎症。一般多發生於面部、頭皮(伴發脫發)、眼瞼、前胸、腋窩等部位,表面附著油膩性鱗屑,皮損呈現暗黃色紅斑或丘疹,瘙癢難忍。
2、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也稱過敏性皮炎,是皮膚表皮接觸塵蟎、花粉、鹼性物質等易過敏物質,產生的皮膚炎症反應,瘙癢難耐,成片紅斑。疹型單一,發病前有接觸過敏物質。
典型症狀:紅斑、紅腫、丘疹、水皰或大皰。特點:疹型單一。
3、激素性皮炎
激素性皮炎由於激素的不當使用造成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表皮、真皮層變薄、色素減退或沉著等症狀的皮膚炎性反應,同時伴有瘙癢或燒灼感。
4、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主要由於紫外線照射,表皮毛細血管擴展引起皮膚炎症反應,表現為面部、額頭等暴露皮膚,皮膚劇烈瘙癢、自覺燒灼感或刺痛感,常影響睡眠。並伴發紅斑、水腫、水皰、色素沉著等。
5、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是由於內分泌、腸胃功能、精神因素等多種原因引起的,是皮炎種特殊的一種。神經性皮炎伴有陣性劇癢,夜間尤為嚴重,抓繞後有破損和血痂,長期反復發作。
初發為扁平丘疹樣,後期融合成片,肥厚、皮紋加深、皮峭隆起,苔蘚樣症狀等。
6、特應性皮炎:
特應性皮炎:是與遺傳相關的慢性皮膚病,表現為皮膚瘙癢並伴隨紅斑、水泡等,主要特徵是復發性及過敏性。

F. > 人體感染寄生蟲後常見表現有哪些

人體感染寄生蟲後常見表現有:①皮炎。表現為與泥土接觸過的手指、腳趾間較薄版皮膚的局部權奇癢、燒灼感、流血、丘疹。②由於蟲體釋放的某種物質所引起的過敏性疾病。如蕁麻疹、肺炎、哮喘等。③持續或間斷的腹痛。④消化道功能紊亂。如慢性腹瀉、便秘。⑤由於蟲體掠奪人體的營養物質而導致的營養不良。⑥蟲體寄生於消化道黏膜而導致黏膜損害,造成慢性失血,從而引起貧血,表現為黏膜蒼白、眩暈乏力等。有少數患者有異嗜症;表現為喜食生米、生豆、泥土、瓦片、煤炭等。⑦由於蟲體在消化道內移動、聚集,導致腸穿孔、腸梗阻、膽道蛔蟲等。

G. 寄生蟲抗原的特點

(1)復雜性、多源性:大多數寄生蟲是一個多細胞結構的個體,並且都有一個復雜的生活史,因此寄生蟲抗原比較復雜,種類繁多。其化學成分可以是蛋白質或多肽、糖蛋白、糖脂或多糖。就來源而言(來自蟲體、蟲體表膜、蟲體的排泄分泌物或蟲體蛻皮液、囊液等)可概括為體抗原(somatic antigen)和代謝抗原(metabolic antigen)。體抗原中包括來自表膜的表面抗原(surface antigen);代謝抗原有各腺體分泌物、消化道排泄物、幼蟲蛻皮液等。蟲體體表、蟲體排泄分泌物內或蟲體寄生的細胞表面表達的抗原均可與宿主免疫系統直接接觸,屬於免疫學上重要的抗原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具有屬、種、株、期的特異:寄生蟲生活史中不同發育階段既具有共同抗原,又具有各發育階段的特異性抗原,即期特異性抗原。共同抗原還可見於不同科、屬、種或株的寄生蟲之間,這種特點反映在免疫診斷方面,經常產生交叉反應。一般認為特異性抗原比較重要,它的分離、提純和鑒定有助於提高免疫診斷的特異以及在研究免疫病理、寄生蟲疫苗等方面是一項重要工作。近年來單克隆抗體及DNA重組技術的應用,推動了寄生蟲抗原的研究。

H. 常見的寄生蟲性皮膚病有哪些

會傳染的皮膚病包括細菌類皮膚病,如膿皰瘡,丹毒等;病毒性皮膚病,如水回痘等;真菌性皮膚病,答如手足癬等。(1)病毒性皮膚病:如尋常疣、扁平疣、尖銳濕疣(是一種性傳播病)、水痘、風疹、麻疹、傳染性軟疣、手足口病、口蹄疫等可通過直接接觸或呼吸道傳播。 (2)細菌性皮膚病:某些細菌性皮膚病也有傳染性,如膠瘡瘡、麻風、皮膚結核等均可通過接觸而傳染。 (3)真菌性皮膚病:由各種癬菌感染引起的淺部真菌病幾乎都可通過接觸傳播,如頭癬可通過理發用具相互傳染、手足癬可通過鞋襪傳播。此外,還有甲癬、體癬、汗斑(即花斑癬)和念珠菌感染(如鵝目瘡)等。 (4)性傳播病:各種性傳播病,如淋病、梅毒、艾滋病等都可通過性行為而傳播。 (5)其他:由疥蟎引起的疥瘡、虱子引起的各種虱病(頭虱、陰虱和體虱等)都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因此,上述皮膚病患者應注意隔離,以免傳染他人。 分先天性和後天性

I. 寄生蟲的特點是什麼

寄生蟲(parasite)指一種生物,將其一生的大多數時間居住在另外一種動物,稱為宿主或寄主(host)上,同時,對被寄生動物造成損害。其特徵為,寄生其方式稱為寄生,在宿主或寄主(host)體內或附著於體外以獲取維持其生存、發育或者繁殖所需的營養或者庇護的一切生物。許多小動物以寄生的方式生存,依附在比它們更大的動物身上廣義上來說,細菌和病毒也是寄生蟲。 ,吸它們的血,吃它們的肉。例如猴子,它們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互相清除對方身上的寄生蟲。 另外在社會學領域中,寄生蟲還指泛那些依靠別人,自己不肯努力的人以生物種類分類 ①原生生物:此類寄生生物也很廣泛,常見的比如瘧疾原蟲(Plasmodium sp.)、賈乾弟鞭毛蟲(Giardia lamblia)。 ②無脊椎動物:此類寄生蟲從數量和種類上都是最多的,甚至許多門的無脊椎動物是專性營寄生的。常見的如營內寄生的扁形動物豬肉絛蟲(Taenia solium),中華肝吸蟲(Clonorchis sinensis),和營外寄生節肢動物的陰虱(Phthirus pubis)、頭虱(Pediculus humanus capitis)、庫蚊(Culex)。 ③脊椎動物:此類寄生生物很罕見。盲鰻(Myxine)是脊椎動物中唯一的內寄生動物。在阿馬遜流域有種魚名為Candiru(Vandellia cirrhosa),它會鑽進水中作業的漁民的生殖器,可達13厘米長。 以寄生環境分類 體內寄生生物(endoparasite),一切寄生在寄主體內的寄生生物。例如寄生在人類消化道,肺,肝,血液管道。甚至是腦組織和眼球。體內寄生蟲又分為: ①消化道內寄生蟲,如蛔蟲、鉤蟲、絛蟲、溶組織內阿米巴和雅爾氏(舊譯藍氏賈第)鞭毛蟲等; ②腔道內寄生蟲,如陰道毛滴蟲; ③肝內寄生蟲,如肝吸蟲、棘球蚴(包蟲); ④肺內寄生蟲,如衛斯特曼氏並殖吸蟲(簡稱衛氏並殖吸蟲); ⑤腦組織寄生蟲,如豬囊尾蚴(豬囊蟲)、弓形蟲; ⑥血管內寄生蟲,如血吸蟲; ⑦淋巴管內寄生蟲,如絲蟲; ⑧肌肉組織寄生蟲,如旋毛蟲幼蟲; ⑨細胞內寄生蟲,如瘧原蟲(紅細胞內寄生)和利什曼氏原蟲(巨噬細胞內寄生); ⑩骨組織寄生蟲,如包蟲;皮膚寄生蟲,如疥蟎、毛囊蟎;眼內寄生蟲,如吸吮線蟲、豬囊蟲等等。 體外寄生生物(ectoparasite),一切寄生在寄主體外的寄生生物,例如在人類紡織物和皮膚之間寄生,甚至是在人的皮膚底下,鼻孔,陰莖等腔道。 呵呵~·有點多你耐心點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