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接觸性皮炎臨床診斷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接觸性皮炎臨床診斷

發布時間: 2021-12-23 17:55:22

① 接觸性皮炎是什麼

接觸性皮炎是皮膚或黏膜單次或多次接觸外源性物質後,在接觸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發生的炎症性反應。表現為紅斑、腫脹、丘疹、水皰甚至大皰。
就診科室
皮膚科
常見發病部位
皮膚
常見症狀
紅斑,腫脹,丘疹,水皰,大皰
快速
導航
臨床表現診斷治療
病因
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刺激和變態反應兩種。
①原發刺激性接觸性皮炎 接觸物對皮膚有很強的刺激性,任何人接觸後均可發生皮炎,稱為原發性刺激。原發性刺激分為兩種,一種刺激性很強,接觸後短時間內發病;另一種較弱,較長時間接觸後發病,如肥皂、有機溶劑等。
②變態反應性接觸性皮炎 接觸物基本上是無刺激的,少數人接觸該物質致敏後,再次接觸該物質,經12~48小時在接觸部位及其附近發生皮炎。
能引起接觸性皮炎的物質很多,主要有動物性、植物性和化學性三種。
臨床表現
皮炎表現一般無特異性,由於接觸物、接觸方式及個體反應不同,發生皮炎的形態、范圍及嚴重程度也不相同。輕症時局部呈紅斑,淡紅至鮮紅色,稍有水腫,或有針尖大丘疹密集,重症時紅斑腫脹明顯,在此基礎上有多數丘疹、水皰,炎症劇烈時可以發生大皰。水皰破裂則有糜爛、滲液和結痂。如為烈性的原發刺激,可使表皮壞死脫落,甚至深及真皮發生潰瘍。當皮炎發生於組織疏鬆部位,如眼瞼、口唇、包皮、陰囊等處則腫脹明顯,呈局限性水腫而無明確的邊緣,皮膚發亮,表面紋理消失。
皮炎的部位及范圍與接觸物接觸部位一致,境界非常鮮明,但如接觸物為氣體、粉塵,則皮炎呈彌漫性而無一定的鮮明界限,但多發生在身體暴露部位。
自覺症狀大多有癢和燒灼感或脹痛感,少數嚴重病例可有全身反應,如發熱、畏寒、頭痛、惡心等。
病程有自限性,一般去除病因後,處理得當,1~2周可痊癒。反復接觸或處理不當,可以轉為亞急性或慢性皮炎,呈紅褐色苔蘚樣變或濕疹樣改變。
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在臨床上急性期可表現為紅斑、水皰、滲出。亞急性、慢性可表現紅斑、粗糙、脫屑、皸裂。根據接觸刺激物的性質和接觸時間長短,臨床上可表現為急性刺激性皮炎、延遲性急性刺激性皮炎、刺激性反應、累積性刺激性皮炎、膿皰性刺激性皮炎、機械性刺激誘發皮炎等。

② 面部接觸性皮炎怎麼治

接觸性皮炎是復比較嚴重製的一種現象,面部皮膚也可能會導致接觸性皮炎的產生,可以選擇使用口服葯品的方法來進行治療,氯雷他定片、地米片等葯品對於面部皮膚接觸性皮炎的緩解都有很好的作用。
面部接觸性皮炎患者也可以服用維生素C、維生素B6,有助於皮膚恢復,飲食方面要忌口,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胡椒、蔥蒜、醋等,也不要吃海鮮易發類的食物,比如魚蝦蟹。
面部皮膚接觸性皮炎可以選擇塗氫化可的松乳膏、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等葯品對於皮膚接觸性皮炎的輔助治療都有很好的效果,平時多注意合理的飲食安排,多吃些含有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避免出現嚴重的並發症。
面部接觸性皮炎患者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太過焦躁,也不能精神過於緊張,更不能壓力過大,不然病情會更加嚴重,所以要勞逸結合,適當的放鬆,保持樂觀的心情,要注意多休息。

③ 我得接觸性皮炎

呵呵,一個小時之前剛剛考了這個,把課本上的內容打給你
病因治療:查找回病因,避答免再次接觸,避免搔抓、刺激
局部治療:急性期:爐甘石洗劑,滲出多時硼酸溶液、高錳酸鉀溶液冷濕敷;亞急性期:氧化鋅糊、糖皮質激素霜;慢性期:消炎、剝脫、止癢,糖皮質激素軟膏
全身治療:糖皮質激素(廣泛嚴重皮疹時使用)、抗組胺葯(馬來酸氯苯4~8mg、一日三次或西替利嗪10mg、一日一次)、非特異性脫敏治療(葡萄糖酸鈣、維生素C,靜脈注射)、抗生素

④ 接觸性皮炎的鑒別診斷要點有哪些

鑒別診斷要點1、實驗室檢查,皮膚斑貼試驗——對於不能確定致內敏物的患者,可以在皮容炎痊癒後用可疑物作皮膚斑貼試驗,陽性者可以確定過敏原。
鑒別診斷要點2、臨床表現——專家介紹,接觸性皮炎患者具有明確的接觸異物史。皮膚損害的特點是在接觸部位發病,境界清楚,如抓癢則可將接觸物散布到全身其他部位,發生同樣的皮炎。此外,接觸性皮炎患者皮疹形態包括紅斑、丘疹、水皰及水腫、糜爛或潰瘍壞死。症狀的輕重與接觸物的接觸時間、致敏性以及機體的反應性有關。病因去除,一般數天或1~2周內自愈。
鑒別診斷要點3、鑒別診斷——接觸性皮炎需與急性濕疹鑒別,面部接觸性皮炎有時需與急性丹毒相區別,後者有明顯紅、腫、痛、熱,伴畏寒、發熱、頭痛等全身症狀血液中白細胞數增多,特別是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足部接觸性皮炎有時需與足癬相鑒別,後者多由足縫蔓延而來,炎症較輕,形態較不規則,真菌檢查陽性。

⑤ 如何診斷皮膚病

孰不知這是個錯誤的概念。皮膚病不僅病種多,而且表現復雜,不少皮膚病實質上是內科疾病在皮膚上的反映。所以診治皮膚病不僅要運用皮膚科特有的知識,而且要有整體觀念和全面的醫學基礎。
對皮膚病患者的皮損,我們強調醫務人員都必須親自看一看,根據皮損的形態、光澤、色調、硬度、排列和分布等來判斷。如皮損的性質是原發疹還是繼發疹;全身只有一種皮損還是同時存在幾種皮損;皮損的分布是局限性的還是播散性的;是沿神經、血管分布還是按皮區分布的;皮損的數量有多少;皮損的顏色是正常皮色、紅色、淡紅色、暗紅色還是其他顏色;皮損的邊緣是清楚、模糊,是隆起還是凹陷的;皮損的形狀是圓形、橢圓形、多角形、弧形、線形還是不規則形。此外,還應注意皮損表面是光滑、粗糙還是扁平、隆起、乳頭狀、菜花狀;皮損表面有無鱗屑和痂皮,是油性的、粘性的、糠秕狀、魚鱗狀、雲母片狀還是疊瓦狀。水泡的內容物是清澈還是混濁;是血液、漿液、粘液、膿液、皮脂、角化物還是異物;皮損發生在暴露部位還是遮蓋部位;是伸側、屈側、間擦部位、皮脂多的部位還是皮膚粘膜交界的部位。不同皮膚病有不同皮損,有些相似的皮損可發生在不同的皮膚病中。這些形態上的特徵,非醫務人員是很難描述清楚的。
診斷皮膚病應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的結果作全面的分析。除要詳細了解疾病最初發生的特點、皮損的部位、發生的先後次序、有無全身症狀及以往的治療情況外,還要注意家庭中有無同樣疾病的患者,個人的生活習慣、嗜好、婚姻和生育情況等。很多皮膚病根據臨床症狀及體檢已能作出診斷,但也還有一些病例需作實驗室檢查才能作出診斷,這包括細胞學檢查(如檢查狼瘡細胞等)、皮膚組織病理學檢查、某些皮膚試驗(過敏試驗、免疫功能試驗)和毛細血管鏡檢查等。
所以得了皮膚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請有經驗的醫師作詳細檢查,才能得出正確的診斷。只有診斷正確,才能正確用葯,做到葯到病除。

⑥ 接觸性皮炎我該怎麼辦救救我吧!在線

你好,接觸性皮炎的病因與接觸物有密切關系,治療首要措施是找出過回敏原因,避免再次答接觸該種物質。治療已發症狀可以內服抗組胺類葯物,如賽庚啶、苯海拉明、地氯雷他定等;或大劑量維生素C口服或靜注。如果合並局部感染,如淋巴管炎、淋巴結炎、軟組織炎時,可使用抗生素,輕者給予羅紅黴素、青黴素Ⅴ鉀、頭孢氨苄或磺胺類葯物口服;重者靜脈給與青黴素、頭孢類菌素或奎諾酮類抗生素。祝好。

⑦ 什麼是接觸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 三伏貼引起皮膚接觸性皮炎

斑貼試驗——幫你尋找過敏原 小陳是個建築工人,從事泥水工也好幾年了,可近兩年來,雙手反復起疹子,很癢,也在幾個醫院看過,用了不少葯,好好壞壞,一直不能除根。於是他來到了蘇州市皮膚病治療中心的變態反應專科就診,醫生在仔細詢問了他的病史,檢查了他的皮疹後,建議他做個斑貼試驗,尋找過敏原。小陳遵照醫生的建議,做了斑貼試驗,結果顯示,他對重鉻酸鉀過敏,重鉻酸鉀是六價鉻,主要存在於水泥、皮革上光液、漂白劑等物質中,醫生診斷小陳是由反復接觸水泥導致的接觸性皮炎,建議他換個工種,避免再接觸水泥,然後再進行抗過敏治療。小陳聽取了醫生的建議,很快病得到了痊癒。蘇州市皮膚病治療中心的吳健副主任醫師介紹,接觸性皮炎又稱環境與職業性皮炎,是外界物質接觸人類皮膚引起的皮膚炎症性反應,接觸性皮炎幾乎可以類似所有常見的皮膚病,如濕疹、多形性紅斑、蕁麻疹等。全身症狀也可發生,可以發生過敏性休克樣反應,甚至危及生命。引起接觸性皮炎的物質稱為過敏原。許多物質已被證明為常見的過敏原,如染料、油類、樹脂、煤焦油衍生物等。斑貼試驗是檢測接觸性過敏原最經典、最可靠的方法,在皮膚科學中的應用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在國外近數十年的臨床實踐中,斑貼試驗的可靠性已經得到了充分證明。由於接觸性皮炎臨床表現多樣,國外大量研究表明,無論臨床醫生還是病人本身的推測往往是不可靠的,而斑貼試驗可以發現意想不到的病因。如在手部皮炎患者中,40%的病例斑貼試驗有陽性發現,其中2/3是與臨床直接相關。有些患者或醫生認為如果對某種東西過敏再不接觸它就可以了,懷疑對某種物質過敏,可以採用應用試驗來確定,而無需斑貼試驗。然而大多數情況下,患者對什麼東西過敏是未知的,無法做應用試驗;即使大體知道是什麼物品,比如化妝品,由於受復合物的影響,應用試驗也可以出現假陰性。在生產力高速發展、新產品日新月異、環境污染還未解決的現代,人們生產及生活環境中接觸性致病因子越來越多。如食物中的化肥、色素、催熟劑、保鮮劑;衣物中的防皺劑、柔軟劑;各種各樣的化妝品;各種各樣的建築材料等等。皮膚病,特別是過敏性皮膚病將不可避免地越來越多地困擾我們每一個現代人,斑貼試驗技術將幫助我們找到致病的過敏原,從而使根治疾病、擺脫過敏的煩惱成為可能。 查看原帖>>

⑧ 為何刺激性接觸性皮炎的表現也是多種多樣

(1)急性刺激性皮炎。由強的刺激物引起。無論每個人皮膚自身保護能力如何,都會有紅斑、水腫、水皰或大皰反應,痛感或燒灼感明顯,由於一般不會有第二次接觸,所以便會癒合較快。此類刺激物多有酸、鹼、氯、水泥、煤油、DMSO、辣椒素、乳酸、蒽林、維A酸等。

(2)刺激反應。紅斑、皮膚粗糙、皸裂是主要表現,如從事頭發美容工作人員,在剛接觸定型液或其他化學用品時,易有此反應。

由於此類反應不重,患者往往仍有長期接觸,皮膚會出現炎症反應。

如皮膚變厚現象,具體機制不清,但長久接觸,會導致累積性刺激反應。此類刺激物有肥皂、清洗劑、氨水、大蒜、洋蔥、氯化鈣、乙醇、過氧化氫、菠蘿等。

(3)遲發性刺激性皮炎。其臨床表現類似於急性刺激性皮炎,但發病時間往往在接觸刺激物12~24小時,甚至更晚。此類刺激物有氫氟酸。

(4)累積性刺激反應。

(5)膿皰及痤瘡型刺激性皮炎。此種類型多由接觸金屬、油劑及脂劑、焦油類、聚鹵化合物等造成。有的患者僅接觸刺激物5天後則可出現急性丘疹性反應,甚至會出現全身反應。刺激物多為洗滌劑、化學溶劑、刺激性食物及其他已知輕、中度刺激物。易患此症的人群有麵包師、屠夫、清潔工、廚師、建築工、牙醫、理發師等。此病常與過敏性接觸性皮炎混淆,鑒別診斷時一定做斑貼試驗以鑒別。

(6)主觀刺激性反應。是指接觸刺激物質(如乳酸等),患者有癢、刺感,而無皮損表現,但主觀症狀也因人而異。多由化妝品引起。

(7)創傷後刺激性皮炎。在燒傷、浸漬或急性刺激性皮炎後未癒合時,又發生刺激性皮炎,導致紅斑、丘疹、水皰、丘皰疹及脫屑,以後可發展為盤狀濕疹樣反應。此病如果再有繼發感染則更復雜,癒合更慢。

⑨ 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過敏性接觸性皮炎臨床一般起病較急,皮損限於接觸部位,表現為紅斑、丘疹和丘皰疹,可融合成境界清楚的浮腫性斑片,嚴重時局部腫脹明顯,可出現水皰和大皰。當機體敏感性較高時,皮損可以全身泛發,呈自敏性皮炎樣改變。自覺症狀一般有瘙癢和灼熱感,過敏狀態嚴重時可伴有發熱等全身症狀。一般避免接觸過敏原後皮損逐漸自愈。不同過敏原及不同的接觸方式可使皮損分布、形態有各自的特點。所以,仔細詢問病史對於尋找病因和診斷及治療都十分重要。

臨床常見的有染發皮炎、金屬鎳或鉻接觸性皮炎、拖鞋帶皮炎及化妝品皮炎等。皮損的形態也有診斷價值。如點線狀或條索狀的皮損可能由於液體濺流引起,臀部環狀的皮損可能由於馬桶坐墊過敏所致。熟悉一些常見過敏性接觸皮炎的發病部位對診斷接觸性皮炎至關重要。

人體各部位常見的接觸性皮炎如下。

(1)頭皮。在頭皮的炎症要考慮與頭發染料、頭發洗液及亮發護發用品有關。雖然頭皮相對其他部位不易發生接觸性皮炎,但像香波也可引起過敏,部位常見前額及發際邊緣處。

(2)面部。累及全面部的炎症要考慮到與化妝品、面部用葯有關。

有時也要考慮到光敏性或氣源播散性因素。

①前額。往往與用摩絲、發膠等美發的化學用品及接觸帽檐的內襯有關。

②眼瞼。女性眼瞼部位發生接觸性皮炎的概率遠高於男性。主要與眼、面部化妝品(如眼影、睫毛膏等)、面霜有關,有時也與頭發噴霧劑及手眼接觸有關。氣源性皮炎有時也發生於此部位。

③唇及口周。此部位的發病要考慮口紅、唇膏、牙膏、口腔沖洗劑所致,天然食物因素也不能除外。

(3)耳部。含鎳耳環、耳塞、耳機常導致耳部皮炎,個別人有用火柴棍掏耳的習慣,也可致敏,因火柴頭中含有過敏原。

(4)頸部。頸部皮炎常與香水、含鎳項鏈及衣物有關。

(5)腋部。腋部的接觸性皮炎常與接觸除臭劑、脫毛劑、香水、衣物有關。

(6)手部。可由多種致敏原或刺激物引發皮炎,工作中常接觸的物質、外用葯、手部護膚品、橡膠手套、金屬裝飾物、植物、創可貼都要考慮到。

(7)軀干。引起此部位皮炎的物質有:皮帶上的金屬鎳、彈力衣物及內衣中的橡膠、衣物本身的染料、福爾馬林等。

(8)肛周及會陰部。肛周皮炎往往與治療痔瘡及瘙癢的葯物有關。

女性會陰部皮炎要考慮與衛生巾、栓劑葯物、香水、外用避孕葯物等有關,而男性此部位皮炎要考慮到避孕套、外用葯致敏的可能性,此外,由於夫妻間的接觸也可導致相互過敏。

(9)足及腿部。大腿部的接觸性皮炎較少見,痤瘡毛囊炎性發疹可能由於褲子沾染了含原油及其衍生物的油類所致,此外,衣物中染料等成分可致敏,鞋中的橡膠、足部外用葯是引起足部接觸性皮炎的常見原因。

接觸性皮炎除濕疹樣反應外,還可出現其他類型,如多形紅斑樣發疹;色素性紫癜樣發疹;扁平苔蘚樣發疹,以顯色劑為常見,銀汞(合金補牙劑)可引起口腔及頰黏膜此類型的損害;結節樣發疹,金敏感個體可有此類型;肉芽腫樣發疹,對硅、鎂、鉑過敏可有此類型樣發病;剝脫性皮炎樣發疹,如三氯乙烯、溴甲烷可引起;硬皮病樣發疹,如苯、甲苯、芳香烴溶劑可致。

⑩ 關於接觸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是皮膚或黏膜接觸某些物品後,在接觸部位所發生的急性炎症。表現為紅斑、腫脹、丘疹、水皰、甚至大皰。中醫的「漆瘡」、「膏葯風」』屬於本病的范疇。其發病原因可分為原發性刺激和變態反應兩種。
[臨床表現]
1.早期階段如反應輕微,可僅有紅斑、丘疹;反應較重可引起大片紅斑及水腫、水皰;倘刺激更重(如酸鹼等)則引起大皰甚至壞死。因弱刺激物的長期反復刺激所致者,可表現為乾燥、浸潤、增厚、苔蘚化及皸裂等。
2.皮損以發生於手指、手背、腕、前臂、面頸等暴露部位的機會為多。
3.皮炎的范圍通常限於接觸部位,邊緣一般比較清楚,排列形態隨接觸物而異。發生在眼瞼、外生殖器等疏鬆組織處的皮損常伴明顯水腫;發生在頭皮者易繼發感染。
4.局部常伴不同程度的瘙癢、燒灼、甚至疼痛感。如皮損廣泛嚴重,可同時伴有發熱和全身不適等。
5.本病在去除病因後,處理得當,約1—2周可痊癒。若反復接觸過敏原或處理不當,可使病程遷延,皮損浸潤增厚呈濕疹樣變化。
[診斷]
1.本病根據接觸刺激性物的病史,受刺激部位的皮損特點,即可診斷。
2.過敏性患者,斑貼試驗呈陽性。
[治療]
1. 西醫葯治療
(1)外用葯治療
①輕度紅腫、丘疹、水皰而無滲液時用爐甘石洗劑。其中可加適量石炭酸、樟腦或薄荷腦以止癢。
②急性皮炎麗有明顯滲液時可用3%硼酸溶液或1:20醋酸鋁溶液作冷濕敷。
③急性皮炎紅腫、水皰、滲液不多時可外用鋅氧油,其中可加2%~5%糠餾油或魚石脂。
④皮炎至亞急性階段,則可用2%~5%糠餾油龜石脂或其它焦餾油類的乳劑或糊劑,還可應用各種皮質類固醇激素霜劑。
(2)內用葯治療:內服抗組胺葯物、維生素C;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重症泛發者可短期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如強的松每日30mg口服或地塞米松5mg,靜脈滴注。
2.中醫葯治療
(1)內治法
①濕熱挾毒:急性皮炎期呈紅腫、水皰、糜爛、滲液,伴口渴,尿黃,便於,甚喇發熱頭痛,舌質紅、苔薄黃,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
方葯;龍膽草15克、梔子lO克、生地10克。黃芩lO克、丹皮l0克、地丁」克、金銀花15克、紫草l5克,澤瀉10克、木通l0克、甘草6克。
②風熱直燥;反復發作,皮損呈慢性乾燥、肥厚,伴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細。
治法;清熱驅風,養陰潤燥。
方葯;荊芥l0克、防風l0克、蟬蛻6克、生石膏30克(先煎)、生地10克,丹皮10克、當歸10克、赤白芍各15克、丹參30克,雞直滕l5克、甘草6克。
(2)外治法
①以潮紅、丘疹為主者,用三黃洗劑外搽,或青黛散冷開水調敷,每日4~5次。
②糜爛、滲液者,可用蒲公英或野菊花30克煎湯待冷後濕敷。亦可用10%黃柏溶液濕敷。
③糜爛、結痴者,可用青黛膏外搽,每日3~4次。
[預防與調養]
1.不宜用熱水或肥皂水洗滌或摩擦,禁用刺激性強的止癢葯物。
2.明確病因,避免繼續接觸過敏物。
3.與職業有關者,應改進工序及操作過程,加強防護措施。
4.多飲開水,忌食辛辣、油膩、魚腥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