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中醫看神經性皮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中醫看神經性皮炎

發布時間: 2021-12-22 13:33:05

1. 中醫怎麼樣治療神經性皮炎

1、中葯治療方法

  主要材料:荊芥、防風、生地、當歸、蟬蛻、蒼術、茯神、石膏、苦參、知母、牛蒡子各10克,木通、甘草各5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心煩失眠、夜間癢甚者,加煅龍骨或牡蠣30克;奇癢難忍者,加僵蠶或烏梢蛇10克。

  2、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是治療神經性皮炎的常見方法,而且中醫認為,人的心性是神經性皮炎,很重要的發病原因。情緒的反饋,像是悲傷、失落、驚恐、焦慮、氣憤等,是會影響臟器功能的,因此,神經性皮炎的中醫療法詳解,針灸的時間,也就是醒針上,神經性皮炎患者,也會相應的縮短。人體的經絡,位於上焦的,都是一些跟神經性皮炎,相互影響的穴位。

  3、組成:白鮮皮、苦參、蛇床子、地膚子各30克。

  用法:水煎,趁熱熏洗患處。

  中醫治療神經性皮炎處方2、

  4、組成:樟腦、冰片各等份。

  用法:研為細粉,以75%酒精溶解,用棉球蘸葯反復塗擦患部,干後再塗1次。完全乾燥後用傷濕止痛膏貼於患處,隔3-4日換葯1次。

  現在每個人都該明白中醫是如何治療神經性皮炎的了,可見中醫治療神經性皮炎還是比較靠譜的一種方法,就是治療的時間稍微長了一點。如果神經性皮炎患者想用中醫治療的話,就必須堅持下去不可以半途而廢,還有患者要注意預防感染。

2. 神經性皮炎看中醫好還是看西醫好

西醫快 但是不根治 中醫慢但是治好了就不容易發,如果要時間和精力就中醫吧

3. 在上海,哪個中醫醫院能根治神經性皮炎

如果你的症狀和我的相似可以實施這個方子。我得過泛發性得神經性皮炎。先說我的基本症狀: 1.全身劇癢,撓出血後稍減輕 2.得病初期渾身有麻木感 3.大腿、小臂有幾處0.5cm皮損 4.一熱就癢,夜間發癢嚴重,暴露在空氣中的皮膚更癢。自診:風邪入體、血熱、血虛、氣血不暢。
方子只有一個。對我的症狀很有效。服了3副已經不癢了,現在服了5副疙瘩也下去了好多。

方子如下:
白癬皮15克 生地15克 赤芍12克 白芍12克 丹參15克 黃岑10克 炙甘草9克 當歸10克 蒼術10克 全蟲9克 厚朴9克 陳皮6克 蟬蛻10克 荊芥10克 防風10克
大便不通加枳實10大黃15

這個方子對一般沒有副作用。經期和孕婦最好去問問中醫。再有提示各位因每人體質、病情、病程皆不相同,任何一幅中葯方子都不能保證對每個病人效果相同。如果3副症狀減輕你就繼續服,不管用你就停。

這是我兩年前的方子至今沒復發。

4. 我想知道中醫們、知道怎麼樣用中葯根治神經性皮炎!

目前對神經性皮炎的原因尚不明了,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過度緊內張,興奮,憂郁,容疲勞,焦慮,急躁以及生活環境的改變,皆可能是神經性皮炎的誘因。局部刺激,搔抓,衣領的摩 擦,過敏體質,也可能引起神經性皮炎可以試試立-_-!康-_-!霜

5. 中醫怎麼治療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的皮疹以乾燥、粗糙、肥厚、脫屑、瘙癢為特徵,發病與風、燥、血回虛、血瘀關系答最為密切,放治療亦以搜風、潤燥、養血、活血化瘀治則最為常用,另外重鎮寧神養心之葯亦常用之,如珍珠母、代赭石、合歡皮、茯神、酸棗仁、龍骨、牡蠣等,對夾濕熱者應佐加化濕清熱之品,如土茯苓、生地、白鮮皮、苦參等。 神經性皮炎的外治方法很多,諸如前述的外洗療法、外塗療法、外擦療法、發皰療法、劃痕療法、葯烘療法、針刺療法、穴位注射療法、梅花針療法、艾灸療法等對神經性皮炎均有一定的療效,臨床上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一種或多種方法進行治療,而且在治療過程中應掌握適應症和用葯不宜過量,以免引起毒副反應。 現代醫學治療神經性皮炎主要是應用鎮靜劑、抗組織胺葯內服和外塗皮質激素類軟膏,亦有採用抗組織胺葯、普魯卡因或皮質激素作局部皮下封閉。

6. 中醫如何治療神經性皮炎

是比較有效安全的呢

7. 神經性皮炎中醫治療效果好嗎

是的啊

8. 中醫治療神經性皮炎到底是什麼原理呢急求

是有的啊

9. 《中醫怎麼治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的原因尚不明了,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過內度緊張、興奮、憂郁容、疲勞、焦慮、急躁以及生活環境的改變,皆可能是神經性皮炎的誘因。局部刺激、搔抓、衣領的摩擦、過敏體質、多吃刺激性食物等,也可能引起神經性皮炎。一般用中葯的炎立康挺好的,直接塗抹患處,不會帶來任何危害。

10. 如何確定神經性皮炎的中醫分類

你好,你也沒說你的症狀,你根據自己的症狀跟上面的卡,哪一內個跟你的類似你容就是哪一型,但是臨床上症狀往往不像教科書上那麼典型,要不就不會出現誤診了,主要還是舌苔脈象,如果你沒有中醫基礎知識,就很難辨別,建議到中醫院皮膚科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