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艾葉能溥神經性皮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艾葉能溥神經性皮炎

發布時間: 2021-12-22 00:03:57

㈠ 神經性皮炎有徹底治癒的好辦法嗎

治神經性復皮炎宜養血潤燥,去制風濕以改善整體,消炎解毒,潤膚止癢以調治局部,頑疾亦可治癒。
1:處方:天名精草100克,樟腦40克,75%酒精500毫升。
用法:葯放酒精內浸泡10天後,用棉球沾葯酒塗擦患處,日塗3次。
療效:用葯1周,有效率達100%
2:處方:硫磺、砒石各50克,牛蒡子35克,蟬蛻、三七各25克,麝香0.5克,凡士林1000克。
用法:葯研細末加凡士林調成糊狀。每取適量,塗敷患處,日1次。用葯期間進辛辣物。
療效:用葯5-10次,有效率達100%

㈡ 艾葉煮水治神經性皮炎嗎

治的。

艾葉,中葯名。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乾燥葉。夏季花未開時採摘,除去雜質,曬干。

㈢ 神經性皮炎可以選擇哪些葯方治療

神經性皮炎又名慢性單純性苔癬,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好發於頸項、上眼瞼處,基本皮損為針頭至米粒大小的多角形扁平丘疹,淡紅、淡褐色或正常膚色,質地較為堅實而有光澤,表面可覆有糠秕狀非薄鱗屑,久之皮損漸融合擴大,形成苔癬樣變,自覺陣發性瘙癢,常於局部刺激、精神煩躁時加劇。

本病相當於中醫學「牛皮癬」、「攝領瘡」等范疇。

【方一】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木鱉子60克,陳醋500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木鱉子攻毒療瘡,消腫散結;陳醋殺菌。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木鱉子具有抗炎作用;陳醋抑菌。

【用法】土鱉子去殼,烤乾後研成細末,放入陳醋內浸泡7天,每日搖動2次。先用綠茶水清洗患處,然後用葯液直接塗搽,每日2~3次。

【按語】對皮膚無刺激性,但有一定毒性,防入口。

【方二】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木槿皮、蛇床子、百部根各30克,五倍子24克,密陀僧18克,輕粉6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木槿皮、蛇床子、密陀僧、輕粉殺蟲止癢,燥濕;百部根據有殺蟲滅虱作用。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木槿皮、蛇床子、百部、密陀僧、輕粉對皮膚癬菌有抑製作用;五倍子收斂止血,收濕斂瘡。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用時以皂角水洗患處,再以醋調葯粉成糊狀,敷於患處,每日1次。

【方三】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首烏12克,牡丹皮4.5克,生地黃12克,熟地黃9克,當歸9克,紅花、地膚子各4.5克,白蒺藜3克,僵蠶、元參、甘草各3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牡丹皮、生地黃、元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且牡丹皮、當歸、紅花活血養血祛瘀,何首烏、熟地黃補益精血,地膚子清熱利濕止癢、白蒺藜疏肝平肝祛風,僵蠶祛風化痰散瘀,甘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生地黃能抗炎、抗過敏;元參對多種細菌有抑製作用;牡丹皮能抗炎、抑制血小板凝集,並對多種致病菌及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當歸有抗血栓作用,顯著促進血紅蛋白芨紅細胞的生成;紅花的醇提物和水提物有抗炎、免疫抑製作用;何首烏、熟地黃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地膚子抑制多種皮膚真菌,抑制遲發型超敏反應;白蒺藜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抗衰老,抗過敏;僵蠶具有抗炎抑菌的作用;甘草能抗潰瘍、抗炎、抗過敏、抗菌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細辛、良姜、官桂各1.5克,95%酒精100克,甘油適量。

【功用】溫經散寒,通脈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細辛溫經散寒,祛風通竅;良姜溫中散寒,官桂補火助陽,溫經通脈。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細辛能抗炎、抑菌、擴張血管;良姜具有鎮痛、抗炎、抗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官桂抑制真菌、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用法】前3味葯研成細末,入酒精中浸泡1周,過濾後加入適量甘油即成。用此葯塗患處,1日2次。

【方五】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生薏苡仁、珍珠母各30克,乾地黃、白鮮皮各15克,當歸、川芎、赤芍、防風、荊芥、五味子各10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薏苡仁清熱排膿;珍珠母安神;乾地黃、赤芍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白鮮皮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當歸、川芎補血調經,活血止痛;防風、荊芥祛風解表;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地黃、赤芍、防風、荊芥具有抗炎抗過敏作用;白鮮皮可抑制多種癬菌;川芎改善微循環,抗組胺作用;五味子提高免疫力。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六】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山楂適量。

【功用】殺菌、散瘀、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山楂行氣散瘀。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山楂具有增強免疫、抑菌作用。

【用法】將山楂搗爛取汁,塗搽於患處,每日3次。

【方七】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山楂50克,野菊花、蒲公英、黃芩、黃連、銀花各15克,地丁、大黃各10克。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山楂行氣散瘀;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熱解毒;黃芩、黃連、金銀花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大黃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山楂具有增強免疫、抑菌作用;野菊花、金銀花、黃芩、黃連抗炎抑菌。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八】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生地黃20克,牡丹皮15克,梔子15克,柴胡15克,當歸10克,香附15克,僵蠶10克,蟬蛻20克,刺蒺藜20克,白鮮皮30克,甘草15克。

【功用】清肝瀉火,疏肝理氣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牡丹皮、梔子清熱涼血,活血祛瘀;柴胡、香附、刺蒺藜疏肝解郁;當歸活血調經;蟬蛻疏散風熱;白鮮皮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生地黃、牡丹皮、柴胡、甘草具有抗炎抗過敏作用;香附抑菌;刺蒺藜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九】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陳茶葉、艾葉各6克,老薑50克,紫皮大蒜2頭,食鹽少許。

【功用】消炎殺菌。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艾葉、陳茶葉、老薑、紫皮大蒜有消炎殺菌作用。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老薑具有抑菌抗炎作用;紫皮大蒜抗炎增強免疫作用。

【用法】將前4味煎湯,然後放入食鹽。1劑分2日用,外洗患處。

【方十】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陳醋500克,苦參200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苦參清熱燥濕,殺蟲;陳醋殺菌。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苦參抗炎抗過敏;陳醋具有抑菌作用。

【用法】將苦參入醋中浸5天,先將患處用溫開水洗凈,抓搔,然後搽葯。早晚各1次。

【方十一】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木槿皮、米醋各適量。

【功用】清熱利濕,殺蟲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木槿皮清熱利濕,解毒止癢;米醋殺菌。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木槿皮、米醋可殺菌。

【用法】將木槿皮火煅存性,研為細末,加入米醋調勻成糊狀,塗敷患處。

【方十二】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陳醋500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陳醋收斂、固澀,殺菌之用。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陳醋可抑菌。

【用法】將醋入鍋中熬至50克。患處用溫開水洗凈,搽之。早晚各1次。

㈣ 艾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艾葉是一種常見的中葯葯材,內服其功效主要有驅寒止痛、溫經、治理月經不調等功效,外用可以止癢驅蟲、皮膚濕疹、瘙癢等症狀。我們常用方法是將曬乾的艾草用開水煮開後泡腳,這樣不僅驅寒還能疏通脈絡。但是在泡腳的時候我們能要主要泡腳時間不能太長,最多三十鍾即可。在身體在微微出汗,就說明艾草已經起到了作用了。

說了這么多艾葉的功效和作用,那使用時有什麼禁忌和注意點呢?艾葉是我們所了解艾草植物的葉子,艾草中含有一種天然揮發油,人體不宜吸入太多,不然會影響身體健康,抑制神經,會出現頭暈頭痛,脾氣暴躁等症狀。為了避免艾草發揮它的副作用,我們最好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把握好時間,在泡腳或者艾灸時長不要超過三十分鍾。

2、體熱陰虛者最好不要使用艾草或者艾葉,用後只會適得其反,造成身體虧損。

3、使用次數不要過於頻繁,最好一周一到兩次即可。

㈤ 艾草根的功效與作用

1、艾草根能散寒除濕,溫經止血,適用於虛寒性出血及腹痛,尤其對於女性體質虛寒導致的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孕婦胎動不安、腰痛都有明顯療效。

2、將揉爛的艾草根貼在傷口上,可以促進傷口的癒合。

3、想要更好地發揮艾草根的癒合功效,最好使用春天的艾草根。如果身上有傷口,選用剛挖出來的艾草根,揉爛後直接貼在傷口上。這種方法不僅簡單,而且治療輕傷的效果很好。

(5)艾葉能溥神經性皮炎擴展閱讀:

艾草根中還有很多種化學組織還有很多微量元素,這些物質都能調節人體的各種需求。經常咳嗽,痰多的人可以經常用艾葉泡水喝,這樣能夠幫助止咳潤嗓。

受傷之後,也可以把艾草壓成汁水,把艾草敷在傷口處,能夠很快止血化瘀,幫助消腫止痛。感冒了,用艾草根跟開水一起泡腳能夠幫助驅寒,感冒也會有所緩解。

艾草根還可以泡艾草水。對於女性們來說,適量的喝一些艾草水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其中對於月經不調的女性適當的喝一些艾草水還可以起到改善的作用。

艾草水還可以達到消炎殺菌的作用,有痛經情況的女性們喝點艾草水起到緩解的作用,最後艾草水還可以增強人們的免疫能力。

當然,艾草浴不僅有利於防治感冒咳嗽,對濕疹、毛囊炎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又因艾草可以促進氣血流通,改善皮膚新陳代謝,所以經常進行艾草浴還有很好的美容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健康網——祛濕止痛找艾草

㈥ 愛葉和花椒可以治神經性皮炎嗎比例是多少

艾葉及花椒應該都可以止癢的作用,對於濕疹皮炎應該都可以治療的。可以按2:1比例。

㈦ 我從微信上看到治療神經性皮炎拿花椒,艾葉各一把用酸泔水煮可治。但酸泔水是什麼東西

皮炎中醫稱之為皮膚騷癢,男女老幼均可發病,發病大多與致敏的衣物、食品、花粉等刺激專因素有關。皮炎的屬症狀有:
(1)常呈對稱分布,泛發,皮膚損害呈多形性,紅斑、丘疹、水皰集簇成片,易滲出,邊界不清,常伴有糜爛、結痂、化膿等繼發改變;
(2)局部或全身瘙癢劇烈;
(3)病程長短不一,變異很大,易反復發作,治療上選擇西葯不佳,可以考慮中葯蛇膽苦柏爽膚洗液治療。
中醫認為急皮炎乃因內盛.溫濕不化或兼感毒熱或風熱之邪,繼發感染或外感風邪,風熱濕毒博結熏蒸肌膚而發。根據中醫辯證,屬濕熱內蘊,治療予以清熱涼血除濕解毒,常用蛇膽苦柏爽膚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