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牽正散皮膚過敏能好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牽正散皮膚過敏能好嗎

發布時間: 2021-12-20 16:17:23

『壹』 喝牽正散下巴長痘痘

這個就還是不適合你使用的,長痘痘期間不要用手摸痘痘,用手擠痘痘,否則會讓痘痘接觸到細菌,可能會留下灰色痕跡在皮膚上。最好也不要用手摸臉,減少接觸細菌的機會。同時建議不要喝酒、咖啡、辛辣刺激與油炸的食品。杭州去痘痘找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和使用效果

『貳』 大腿內側皮膚乾裂,有紅斑,擦了東西好痛。這是為什麼有辦法治療嗎

全蠍辛、平,有毒,入肝經;有祛風、定驚、鎮痙之功用;主治口眼歪斜、風濕麻痹、痙攣抽搐、破傷風、惡瘡腫毒(外用)等症。據《蜀本草》記載,全蠍入葯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
十足全蠍
全蠍的葯理作用主要依賴於蠍毒。蠍毒主要存在於蠍的尾刺中。蠍毒對神經系統、腦血管系統疾病以及對惡性腫瘤、頑固病毒等有特殊療效,可用於治療痙攣抽搐、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破傷風、淋巴結核、瘡瘍腫毒等疾病。另外,蠍毒還是治療腎炎、血管硬化、乙肝、癌症等疑難病的要葯。目前以蠍子配伍的湯劑達100多種,全蠍配製的中葯達60多種。如「再造丸」、「大活絡丸」、「七珍丹」、「牽正散」、「跌打丸」、「救心丸」、「止疼散」、「中風回春丸」等均以全蠍為主要成分。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蠍子體內含有蠍毒抗癌多肽及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17種,微量元素14種,具有協調人體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細胞活力的功能,對神經系統、心腦血管系統、乙肝、胃炎、腎炎、皮膚病及肝癌等多種疑難雜症均顯示出獨特的預防和治療作用。蠍毒中的毒蛋白、不僅含量高、分子粒小、熱穩定性好,而且還具有獨特的生理活性,對性病、癌症等疑難雜症均有很好的療效。

『叄』 面癱可以治好嗎

面癱可以治好,但有些病人可能會有後遺症,具體情況要具體對待,對於這方面的事情,你咨詢一下治療患者面癱的主管醫生更好!希望能幫到你!祝新年愉快 對面癱、面癱後遺症、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的傳統治療,都採用針灸、貼葯、拔罐、割治、火針、電針、理療、鼻塞葯、介入治療、面部注射葯物等及一些民間的土辦法如擦鱔魚血等。這些傳統的辦法,為中華民族的發展、興旺解除疾病,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是祖國醫葯定庫中的瑰定。 但是,就治療面癱、面癱後遺症、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等面部肌肉的疾病上卻有著它嚴重的,甚至不可克服的後遺症,是造成大量病人一生極大痛苦的根源。 面部肌肉都呈扁平、扁薄的皮肌和條狀的扁平肌,這些肌肉起自於顱骨的不同部位,分布在眼裂、口裂、鼻孔的周圍,呈扁平環形肌和扁平輻射形肌肉與周圍的肌肉組織聯結在一起。在這些肌肉收縮和舒張時,有開大和縮小眼、口、鼻孔的作用。同時牽動著面部皮膚活動,表現出喜、怒、哀、樂等各種表情,面部的肌肉大約有26塊之多。它們互相重疊在一起各有各的功能,如果在面部上針灸、拔罐、貼葯、電針、火針、面部注射營養神經的葯物,介入治療。這些治療方法,會造成這些肌肉的損傷、出血、纖維化及炎性反應。所以面癱最好以針灸治療,並以手法為主,治療過程中不加用葯物或電針。 針灸治療 法則:祛風通絡。 處方:合谷、太沖、牽正、頰車透地倉,地倉透頰車,風池,下關,迎香,承漿或頰承漿。每次選三或四穴。 加減法:眼瞼不能下合、露睛流淚者,加攢竹、魚腰、絲竹空,陽白透魚腰。耳後痛者,加翳風。味覺減退者,加廉泉。手法:平補平瀉,抽針法。 操作:合谷,太沖,風池針用瀉法,下關,牽正,迎香,平刺,採用平補平瀉法,陽白向下平刺透魚腰,地倉向頰車平刺,頰車向地倉斜刺,並採用抽針法,使面肌向後抽動,留針20分鍾。余穴均用平補平瀉法。 食療 中醫認為面癱多因脈絡空虛,風寒之邪侵襲,或風熱、風痰、瘀血阻滯經脈,氣血失和,引起筋肌弛緩不收。若早期重視中葯加針灸療效佳良。西醫則主張早期應用糖皮質激素以及改善血循環、營養神經、抗病毒等類葯物。但如果過用激素,將產生許多反作用和副作用,讓人肥腫難分、水鈉瀦留、免疫力下降,恢復緩慢。在進行醫生定出的治療方案下,可以配合科學的飲食方法,可以有效的輔助治療面癱。可選擇如下食療方法: 1、防風粥:防風10—15克,蔥白口莖,粳米30—60克,前兩味水煎取汁,去渣,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葯汁,煮成稀粥,溫服。該方可祛風解表散寒,適用於風寒襲絡引起的面癱,肌體肌肉酸楚等。 2、薄荷糖:簿荷粉30克,白糖500克,將白糖放入鍋內,加水少許,文火煉稠,後加入薄荷粉,調勺,再繼續煉於不粘手時,即成該方具有疏風清熱,辛涼解表的功效,對於突然口眼歪斜,眼瞼閉合不全,咽干微渴等症有效。 3、川芎白芷水燉魚頭:川芎3—9克,白芷3—9克,鱅魚頭500克,蔥、胡椒、姜、鹽適量。武火燒沸,再以文火燉半小時,分早、晚食魚喝湯。該方祛風散寒、活血通絡,適用於外感風邪引起的面癱。 4、薑糖蘇葉飲:紫蘇葉3—6克,生薑3克,紅糖15克,以沸水浸泡5—10分鍾。該方具有流風散寒,常浸解表的功效。適用於外感風邪引起的諸症。 5、大棗粥:大棗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煮至熟爛成粥,該方補氣養血,適用於氣虛弱之口眼歪斜,氣短乏力者。 6、參枸蓮蓉湯:白人參,枸杞子,葡萄乾各2克,蓮子肉,山葯各2克,肉蓮蓉,火麻仁各12克,橘紅3克,大棗,胡桃肉各2枚,煎湯取葯汁服,口服2—3次。該方有補中益氣,兼滋養肝腎之陰的功效。 7、生地蠍子湯:以生地黃20克、枸杞子10克、全蠍3至5隻、天麻10克、豬肉100克及陳皮、生薑適量煲湯。其中全蠍為治風要葯和著名的昆蟲食品,與各葯食料相配,能滋養陰血、祛風通絡,適合中期和恢復期病人尤其是素來肝腎陰虛,伴頭暈耳鳴肢麻,外風、內風兼見者飲用。而孕婦慎用。 8、參芪烏雞湯:備黨參15克、北芪15克、田七10克、竹絲雞四分之一隻除去皮脂,生薑2片,煲湯飲食。該湯可以補虛扶正、祛痰糾偏,適宜恢復期氣血較弱的患者使用。 另外,當症狀穩步改善後,病人尚可咀嚼口香糖(香口膠),雙側均可,而以患側為主。通過主動鍛煉相關筋肉,促進功能恢復。

『肆』 誰知道硬皮病如何治療啊

西葯和中葯均有一些軟化皮膚的葯物,如青黴胺、積雪甙、秋水仙鹼、依地酸鈣鈉、抗栓酶等。這些葯物各有不同的作用特點,發揮著使皮膚軟化的功能。

(1)青黴胺:硬皮病的專科醫生非常喜歡用青黴胺這個葯物,當病人的皮膚出現增厚、硬化時,醫生首先想到的是選用青黴胺。經過近20年的臨床使用,它能軟化皮膚、改善病人的肺功能和延長病人的生存期已得到了公認。
青黴胺為棕色糖衣片,每片含青黴胺0.125克,是由青黴素水解製成的。青黴胺為白色結晶狀粉末,味微苦,在水中易溶解。可被胃腸道充分吸收,並迅速從尿中排出。由於它結構中特殊的巰基能抑制膠原合成的單胺氧化酶,從而抑制了新膠原的產生,阻止了皮膚的硬化。
是不是所有的硬皮病病人都可以隨意使用它呢?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前,剛開始使用青黴胺治療硬皮病時,醫生往往用較大的葯量。由於一開始用量過大,故它的不良反應出現較快,也比較嚴重,使得病人常常不能堅持治療。過短的用葯時間,葯效又不能很好地體現,因此,曾一度被認為該葯對硬皮病療效不佳。
其實,青黴胺治療硬皮病雖有顯著的療效,但其副作用也是明顯的。如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皮膚過敏反應,甚至是嚴重的葯疹。它對腎臟有一定的毒性,可以引起蛋白尿等,還會引起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減少等等。那麼,應該如何觀察使用呢?建議做好以下幾點:① 首先是觀察有無皮膚過敏出現,即服葯後皮膚上是否有皮疹出現;②定期檢查血常規,看看是否出現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③定期檢查尿液,觀察是否有腎臟毒性,如蛋白尿、血尿等;④有的病人會出現胃腸道反應,如胃部不適、惡心、嘔吐、腹瀉等;⑤極少數病人還會出現視力和味覺的改變。
如何預防和減少上述不良反應呢?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和監測下使用。最好的預防方法是採用小劑量緩慢遞增給葯法。如從每日0.125克開始,每隔2~4周增加0.125克/日,直至0.75克/日為止,持續給葯1~3年。常可取得良好的療效,且嚴重的不良反應明顯減少。期間如出現輕微的不良反應,一般對症處理後並不影響本葯的使用。
(2)積雪甙:是從中葯「落得打」中提取的一種有效成分。研究證明,它能抑製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從而使膠原纖維數量明顯減少。大量的病人使用後,腫脹硬化的皮膚明顯的變軟。它的常規用量是每天3次,每次4片。臨床上沒有發現嚴重的不良反應,長期使用相對是安全的。
中葯雷公藤製劑能使皮膚彈性恢復,色素沉著減輕,吞咽困難好轉等。中葯雷公藤多甙、丹參、燈盞花等亦能明顯改善病變關節的的腫脹,提高關節的運動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堅持長期隨訪和治療,是戰勝硬皮病的關鍵所在
一、去除感染病灶;

二、血管擴張葯物:丹參注射液,有出血傾向或腎功能不全者忌用。

三、結締組織形成抑制劑:

(一)青黴胺,本葯對腎有刺激,能抑制骨髓,出現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

(二)秋水仙鹼,連服3個月至數年;

(三)積雪甙。

四、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有高血壓、氮質血症等應避免應用;

五、免疫抑制劑:

①苯丁酸氮芥;

②硫唑嘌呤;

③環磷醯胺。

六、中醫中葯;

七、其他,封閉療法,物理療法等。

以上只是硬皮病的治療原則,葯物的劑量及用法,須遵臨床醫師醫囑。平時應注意保持健康樂觀的生活態度,注意休息,冬季注意肢體保暖,飲食上忌刺激性食物。

『伍』 我老媽最近耳後根神經經常疼

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是支配頜面部的感覺與運動功能的主要腦神經之一。三叉神經痛是指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出現的陣發性電擊樣劇烈疼痛,歷時數秒或數分鍾,間歇期無症狀。病程呈周期性發作,疼痛可自發,也可因刺激扳機點引起。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病員無論病程長短,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征。口服卡馬西賓士療有效。三叉神經痛應注意與下列疾病相鑒別:牙痛和其他牙源性疾患、鼻旁竇炎、偏頭痛、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舌咽神經痛、非典型面部神經痛。

參考資料:
三叉神經痛分原發性和繼發性二種。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反復發作的、短暫的劇烈疼痛,無三叉神經損害的體征,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本病多見於女性,常在40歲以上發病。絕大多數為單側性,個別病例為雙側性。疼痛發作突然,常從面頰、上頜或舌前部開始,很快擴散。疼痛劇烈難以忍受,有針刺樣、刀割樣、觸電樣或撕裂樣。發作嚴重時可伴有面部肌肉抽搐、流淚和流涎等症狀,因此稱為痛性抽搐。每次發作持續時間很短,短至數秒鍾,長至1~2分鍾,可連續多次發作。發作間歇期可完全無疼痛。一般白天或疲勞後發作次數增多,症狀較重,休息或夜間發作次數減少,症狀亦輕。病人的唇部、鼻分、頰部、口角、犬齒及舌等處特別敏感,稍一觸碰即可引起一次發作,稱為「觸發點」。發病初期,發作次數較少,間歇期較長,以後發作次數增多,間歇期也縮短,這樣反復發作可持續數月,然後緩解一時期,接著再發作,很少能自愈。一般在冷天易發作。
診斷時需與牙痛(為持續性鈍痛,可發現病牙)、副鼻竇炎(為持續性脹痛,副鼻竇處多有壓痛)、青光眼(前額痛為持續性脹痛,有懷疑時可測眼壓)鑒別。當三叉神經痛伴有三叉神經受損害的體征或其他顱神經損害體征以及肢體功能障礙時,稱為繼發性三叉神經痛,說明顱內嚴重病變,需及時去醫院作必要的檢查。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首先應採用葯物治療,可選用痛痙寧、苯妥英鈉、氯丙嗪、安定、七葉蓮以及各種止痛劑。對長期葯物治療效果不好或服葯後有反應的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發作嚴重,服葯治療無效,又不願接受手術,或健康情況不能承受手術者,可考慮作三叉神經封閉治療。

原發性、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分別是什麼?
目前對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仍不清楚,有以下幾種說法:
(1)血管壓迫學說:
1920年Cushing提出,原因不明的顱神經麻痹,可由腦干附近的動脈壓迫所致。壓迫血管可能是腦底動脈和小腦上動脈。
(2)機械壓迫學說:
1937年Lee提出三叉神經痛是由於三叉神經根受到岩骨嵴的壓迫所致。有人發現三叉神經痛患者齒狀突的位置平均較正常人為低。而顱底陷入是導致三叉神經痛的主要原因。
(3)缺血學說:
因三叉神經痛多見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因易合並有動脈粥樣硬化及腦缺血,故有人提出,三叉神經節的神經細胞因反復缺血而致三叉神經痛。
(4)中樞病源學說:
有人把三叉神經痛解釋為丘腦癥候群,類似癲癇發作。病灶並不在三叉神經根、半月神經節或周圍支上,而是由於丘腦�皮層機能障礙和脊髓三叉神經核團異常引起,三叉神經脊髓束核羅氏膠質內中間神經元變性,中樞性門功能的抑制解除而致疼痛發作。
(5)其他學說:
有人認為三叉神經痛是病灶性或病毒感染所致,提出感染學說;還有人認為由於患者胃酸減低、蛋白質消化不良,產生組織胺或類組織胺物質,使三叉神經過敏性水腫而致三叉神經痛的變態反應學說。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是沿三叉神經走行的腫瘤、炎症、血管病變及顱骨病變所致。
(1)腦干病變:
延腦和橋腦的病變,如腦干空洞症、血管病、炎症、多發性硬化、腫瘤等。疼痛表現不典型伴有腦干結構損害的表現。
(2)三叉神經干病變:
多為橋小腦角腫瘤、蛛網膜炎等。伴有三叉神經分布區的感覺和運動障礙。
(3)三叉神經半月神經節病變:
顱底腫瘤、顳葉下部腦膜瘤、轉移瘤或顱底蛛網膜炎等可侵犯半月神經節。三叉神經分布區的帶狀皰疹是其主要特徵。
(4)三叉神經根病變:
眶內腫瘤、眶上裂綜合征、海綿竇部病變都可侵犯三叉神經根而致三叉神經痛。
因上述原發性或繼發性種種原因造成三叉神經局部脫髓鞘,由此引起周圍性異位性復發性電活動及三叉神經核的節段性抑制的喪失,致使原發性傳入纖維活性增加,這樣在存有正常三叉神經核內控制傳入活動的抑制機制受損害時使三叉神經核中間神經元陣發性釋放,因而,當累及三叉神經的易損傷性三叉丘腦轉換神經元時發生神經元活性的陣發性爆發而出現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其葯物治療、封閉法治療、手術治療如何實施?
三叉神經痛的發病年齡較廣,文獻報告最小的發病年齡為10歲,最大的為89歲,但多數發病年齡為中、老年人,有人統計平均為51歲。當20~40歲出現三叉神經痛應多考慮為多發性硬化致橋腦脫髓鞘損害。女性發病稍高於男性,一般認為男女之比為2∶3。
疼痛通常局限於一側三叉神經分布區內,最多為第2支(主要為頰部、上唇和上齒齦處)和第3 支(下唇和下齒齦)同時受累,其次為單獨第2支和第3支,再次為三支同時受累。疼痛通常為發作性的閃電式,短暫而極端劇烈的疼痛,呈電擊、刀割、燒灼或針刺樣疼痛,疼痛大多淺表,由一定的痛灶開始,並向受累神經的分布區域放射,也可由一支串到另一支或波及整個3支范圍,甚至偶見放射至枕部或肩部,但從不跨越中線而及對側。有時疼痛發作時可伴有流淚、流涕,由於疼痛劇烈,患者常以手用力揉搓疼痛部位,以致患側顏面發生皮膚擦傷、增厚甚至眉毛脫落等。有的患者疼痛發作時,不斷地作吮口唇、咀嚼等動作,以期減輕疼痛。短暫而迅速的反復發作是三叉神經痛的重要特徵,疼痛驟然發生而無先兆,開始每次幾秒又第2次疼痛。有些在每次疼痛間歇期仍有鈍痛,並未完全緩解,因而,病人常訴說疼痛持續幾小時甚或幾天。疼痛可見周期性發作,尤其在發病後最初幾年內,每次發作期可持續數周至數月,然後不明原因地突然疼痛自行緩解,間歇數周、數月乃至數年後再度復發。一般多於冬夏季緩解,春秋季復發。
三叉神經痛葯物治療有:(1)卡馬西平:又稱醯胺咪嗪、卡巴咪嗪、痛痙寧,是目前認為治療三叉神經痛最好的葯物。治療開始口服0.1~0.2克,每日1~2次。逐漸加量,直到疼痛消失,維持2周左右,再逐漸減量。一般每日用量0.4~0.6克,最大劑量不超過1.2克/日。
(2)苯妥英鈉:成人開始治療每次0.1克,每日3次口服,逐漸增量,最大不超過0.8克/日,待疼痛消失一周後再逐漸減量。肌肉或靜脈注射一次0.125~0.25克,每日總量不超過0.5克,臨時用等滲鹽水溶解後應用。副作用有頭暈、嗜睡、共濟失調。
(3)氨苯氨丁酸:可作為以上兩種葯物的替代葯物。劑量為每次10毫克,每日3次,逐日加量至每日60~80毫克。副作用有嗜睡、惡心或嘔吐。
(4)氯硝安定:口服開始劑量為1毫克/日,分3次口服,即可產生治療效應,而後每三日調整葯量0.5~1毫克,直至有滿意的治療作用,維持劑量為3~12毫克/日。此葯個體差異大,最大可達20毫克/天。停葯時應逐漸減量。
(5)嘜酚生:口服每次1克,每日3次,如能耐受,漸增每次3克,每日3~5次,至疼痛消失。或將4克嘜酚生溶於5%葡萄糖500毫升中,於12小時滴完,用葯2~3天疼痛緩解後改為口服。
(6)維生素B12:用法每次100微克,每日1次,肌肉注射,連用10天,改為每周2~3 次,持續3周。一般常與卡馬西平或苯妥英鈉合用。
(7)山莨菪鹼:即「6542」,口服每次5~10毫克,每日3次。肌注每次10毫克,每日2~3 次,疼痛減輕後改為10毫克,每日1次。
(8)七葉蓮:每次3片,每日4次。肌注每次4毫升,每日1~2次。可與其他葯物合用。
(9)毛冬青:每次2~4片,每日3次。症狀嚴重者可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2次。
封閉療法是將無水酒精或其他化學葯物直接注入到三叉神經的周圍支、神經干或半月神經節內,使注射部位神經組織發生凝固性壞死,阻滯神經的傳導功能,致使該神經分布區域內感覺喪失,從而消除疾病。
封閉療法最常用的葯物是無水酒精,其次是甘油、維生素B12、強地松龍等。
穿刺部位選擇相應的三叉神經痛的發作區域的固定穿刺點,如第一支的眶上孔、第二支的眶下孔、第三支的頦孔。
經葯物、酒精封閉等綜合治療無效,病情嚴重而身體條件又允許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目前手術治療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
(1)三叉神經周圍支切斷術;
(2)三叉神經感覺根切斷術,為目前的首選術式;
(3)延髓三叉神經脊髓束切斷術,僅適用於個別伴有嚴重的第一支痛或在雙側三叉神經痛時選一側行此手術;
(4)半月神經節及後根減壓術,適用於患第一支痛的年輕人或雙側三叉神經痛者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三叉神經痛分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和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繼發性三叉神經痛應針對病因治療(如腫瘤切除等)。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不是很明確,其治療方法有很多。葯物治療、針刺療法、封閉療法、理療、組織療法、半月神經節射頻控溫熱凝術、手術療法均可應用於三叉神經痛的治療中。但應首選對機體損害較小的方法。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首選葯物治療。卡馬西平(又稱痛痙寧或醯胺咪嗪)100mg,口服,每日2次,若不能止痛,則每日增加100mg,直至疼痛被控制為止,其每天最大用量不可超過1.2g。也可用苯妥英鈉100mg,口服,每日3次,其每天最大用量為600mg。此外,可肌注維生素B12�0.5~1mg,2周為一療程。也可口服中成葯七葉蓮3片,每日4次。654-2(山莨菪鹼)5~10mg,每日3次等。
針刺時應選擇鄰近神經乾的穴位,要使患者有強烈的針感。眼神經痛常選下關、太陽、絲竹空、頭維等配合谷穴;上頜神經痛可選下關、迎香、頰車、聽會、四白配合谷穴;下頜神經痛選合谷、下關、大迎、地倉、頰車等穴位。
封閉療法對三叉神經痛也有一定效果。可用1%~2%普魯卡因與維生素B12行疼痛神經支阻滯麻醉,或穴位封閉,每日1次,10天為一療程。理療時,可將維生素B1或維生素B12和普魯卡因用離子導入疼痛部位或穴位,使疼痛減輕。組織療法是把1cm的縫合腸線埋入罹患分支的神經孔附近或膈俞穴處,也可將冷藏的組織漿2~3ml注射於腹部皮下組織或肌內,每周1次。注射療法常用無水酒精注射於罹患部位的神經干或半月神經節,使局部神經纖維變性,以阻斷神經傳導。半月神經節射頻控溫熱凝術止痛效果好,復發率較低,可重復使用,採用能精確控溫的熱源�射頻發生器及其配套的溫控電極和19號絕緣針,將針刺入卵圓孔達半月神經節,利用射頻電流在組織內產生熱,根據不同神經纖維耐受的溫度不同,有選擇的破壞傳導痛覺的纖維,而對熱抵抗力較大的觸覺纖維不受影響,但操作必須精確,嚴格消毒。
當其他所有治療均無效時,可採用手術治療。如X線片示有病理骨腔,可予以清除;懷疑埋伏智齒為病灶牙時,應予以拔除。必要時行三叉神經周圍支撕脫術,常撕脫下牙槽神經和眶下神經;還可行顱內手術,以切除部分三叉神經根及行微血管減壓術。

中醫是怎樣治療三叉神經痛的?
三叉神經痛以單側面部的陣發性、電擊性、短促而劇烈的疼痛為特徵,臨床可分為原發性與症狀性兩類,其中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多在40歲以上人中發生,女性較為多見。中醫認為病因雖然多端,但以風、熱、痰、虛四者為害最多,具體辨證論治如下:
風寒外襲型,起病較急,疼痛較甚,或面頰有拘急收緊之感,得溫熨痛減,吹風受寒輒發或加重,或兼頭痛,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或薄白或白膩,脈浮緊或弦緊。治擬疏風散寒,方用川芎茶調散加減,其中川芎12克,荊芥12克,防風9克,羌活12克,白芷12克,薄荷6克,甘草6克,細辛3克。
胃火上攻型,面頰及齒齦疼痛如灼,遇熱痛增,面紅目赤,口渴喜飲,心煩,大便秘結,溲赤,舌質紅苔黃,舌邊紅,脈滑數。治擬清瀉胃火,方用清胃散加減,其中當歸15克,黃連12 克,生地20克,丹皮12克,升麻9克,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白芷9克。
肝膽郁熱型,患側陣發性灼痛,痛連頭角,時作抽掣,常因情志刺激而誘發,心煩易怒,面紅目赤,口苦,舌尖紅,苔黃,脈弦數。治則為清肝利膽,方用當歸龍薈丸加減,其中當歸12克,龍膽草15克,梔子9克,黃連9克,黃芩9克,大黃6克,蘆薈9克,青黛1克,柴胡12克,白芍30克,鉤藤12克,地龍9克。
陰虛風動型,面部脹痛,面肌或作抽搐,或麻木不仁,郁怒加重,頭暈目眩,心煩易怒,面部烘熱,失眠多夢,腰膝酸軟,耳中蟬鳴,咽干目赤,舌質紅少苔,脈弦細而數。治應滋補肝腎、平肝熄風,方用天麻鉤藤飲加減,其中天麻9克,鉤藤12克,石決明18克,梔子9克,山萸肉15克,白芍30克,牛膝15克,杜仲9克,益母草15克,桑寄生20克,夜交藤20克,茯神1 2克。
氣血虧虛型,頭面痛頻發,痛勢隱隱,有空痛感,起則痛甚,卧則減輕,遇勞易發,面色蒼白,肢體倦怠,氣短懶言,飲食減少,舌質淡苔白,脈細弱。治應益氣養血,方用補中益氣湯合四物湯化裁,其中黃芪15克,黨參12克,升麻3克,柴胡6克,當歸15克,陳皮9克,白術12 克,川芎9克,熟地15克,白芍20克,炙甘草6克。
瘀血阻絡型,面痛屢發,痛有定處,或痛如針刺,日久不愈,日輕夜重,面色晦滯,舌質紫暗,脈弦澀或細澀。治擬逐瘀通絡,方用通竅活血湯加減,其中赤芍15克,川芎15克,桃仁15克,紅花9克,麝香(沖服)0.1克,全蟲9克,蜈蚣2條,生薑6克,老蔥3根,大棗7枚,黃酒適量。
風痰阻絡型,面頰悶痛,或麻木不仁,眩暈惡心,或時吐痰涎,胸脘滿悶,肢重體倦,舌苔白膩,脈弦滑。治應祛風化痰,方用牽正散合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其中白附子5克,僵蠶12 克,全蟲5克,半夏12克,白術15克,天麻9克,茯苓12克,橘紅15克,甘草6克,生薑6克,大棗4枚,白芷9克,蔓荊子6克。
針灸:第一支痛選陽白、攢竹、太陽;第二支痛選四白、迎香;第三支痛選大迎、夾承漿、下關。配穴為合谷、內庭;如因風熱引起的,可配風池、外關;若因肝陽頭痛,可配太沖、太溪、風池;陰虛火旺的,可配復溜、太溪。由於本病經年不愈,故常間日或3日針灸1次,30次為1療程。
推拿:病人仰卧,以一指禪、點、按、揉、抹、直推等手法施於阿是穴、陽白、魚腰、太陽、上關、下關、顴�、頰車等穴各2分鍾,而後讓病人坐起拿風池、天柱、合谷各2分鍾。如屬風熱者,在手陽明、手少陽肘以下循行線上施以擦法;屬肝陽上亢者,在足厥陰經膝下循行線上施以擦法;如屬虛火上炎者,在足少陰膝以下部位施以擦法,均以透熱為度。

梳頭可治療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患者,每天起床後和睡覺前,可用木梳從前額經過頭枯梳至後頸部,開始時生分鍾梳25次左右,5分鍾後逐漸加快速度。用力均勻,以不劃傷頭皮為度,每次梳10分鍾,一周後疼痛可逐漸減輕,1個月後便基本痊癒。

http://www.zgxl.net/sljk/ybjb/shenjing/scsjt.htm

『陸』 蠍子對皮膚的作用

全蠍甘、辛、平、有毒,入肝經;有祛風、定驚、鎮痙之功用;主治口眼歪斜,風濕麻痹,痙攣抽搐,破傷風,惡瘡腫毒(外用)等症。 有息風止痙、通經活絡、消腫止痛、攻毒散結等功效,能治療風濕痹痛、半身不遂、中風、瘰癧、無名腫痛、癌症、頑固性皮膚病等疾病、腳氣;另外,還是治療腎炎、血管硬化、乙肝、癌症等疑難病的要葯。用白酒浸泡全蠍而成的蠍酒,具有息風止痙、解毒散結、通絡祛痛和保健抗癌的功效。
蠍子的毒剌是一種自衛武器,但蠍子不會主動蜇人,只有在受到侵犯時才會用毒剌進行自衛。蠍子被除掉毒剌後,永遠不會重新長出,也無法排出毒液,對人和動物失去了攻擊能力,因此,我們要注意保護蠍子的毒剌。蠍子失去毒剌後,其飲食能力和食量沒有改變,只是捕食對象有所改變,僅能捕食如黃粉蟲等爬行緩慢的小昆蟲,它在自然界的生存能力和有毒剌的蠍子大致相同,壽命在一至二年之間,但其繁殖能力有所減低。另外,從保健角度來說,蠍子毒液(蠍毒)是蠍子尾部毒腺中提出的毒素,是天地萬物凝固在其身上的精華物質,不僅對人體完全無害,更是一種功能強大的保健品,能顯著增強人的免疫能力。
另外如果不小心被蠍子蜇到治療方法:
1、用醋加鹽向患處輕輕塗抹,這樣會減輕一點痛苦;
2、取一隻活蠍子將起弄死,將身體內液體塗抹在患處;
3、吃止疼片,別想它。

『柒』 臉上長的這個是什麼痘痘粉刺

力口 她 葳信 fxy3456,一切就都只到了

『捌』 最近受風臉上起疙瘩怎麼辦

沒辦法,你這個應該是過敏。有些人對冷空氣過敏,我見過有南方人到了北方,很冷的時候身上都是疙瘩,可以吃一粒抗過敏的葯看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