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缺乏維生素d會皮膚癢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缺乏維生素d會皮膚癢嗎

發布時間: 2021-12-17 01:50:48

1. 缺乏維生素會皮膚癢

會,維生素A缺乏皮膚乾燥會瘙癢;維生素B2缺乏陰囊炎也會瘙癢。

2. 缺少哪種維生素會引起皮膚瘙癢

缺維生素A:指甲出現深刻明顯的白線,頭發枯乾,皮膚粗糙,記憶力減退,心情煩躁及失眠; 缺維生素B1:對外界刺激比較敏感,小腿有間歇性的酸痛; 缺維生素B2:嘴角破裂潰爛,出現各種皮膚性疾病,手腳有灼熱感覺。對光有過度敏感的反應; 缺維生素B3:舌頭紅腫,口臭,口腔潰瘍,...情緒低落; 缺維生素B6:舌苔厚重,嘴唇浮腫,頭皮特多,口腔黏膜乾燥; 缺少維生素B12:行動易失平衡,身體時有間歇性不定位置痛楚,手指及腳趾酸痛; 缺少維生素C:傷口不易癒合,虛弱,牙齒出血,舌苔厚重。 缺少維生素E:會引起皮膚瘙癢,不適等症狀。 如果發現有上述現象,最好請教醫生,不要擅自服用維生素。

3. 皮膚經常癢是缺維生素嗎

皮膚瘙癢一般與維生素缺乏沒有關系。皮膚瘙癢的原因有很多:1.皮膚源性的最多,有很多皮膚病版會出現瘙癢症權狀,如蕁麻疹、癢疹等;皮膚乾燥可以直接導致皮膚瘙癢。一般與肥大細胞和其釋放的組份有關。2.系統性疾病也可以出現瘙癢症狀,如膽汁瘀積、貧血、尿毒症、妊娠都可以出現瘙癢,一些腫瘤也會出現瘙癢。3.還有一些瘙癢與神經精神因素有關,與中風後出現的瘙癢,有些老是認為自己體內有寄生蟲,然後全身瘙癢(寄生蟲恐懼症)。4.很多葯物可以直接或間接導致皮膚瘙癢,如嗎啡、維生素B1、高血壓葯、造影劑和一些抗生素服用後有可能出現皮膚瘙癢。建議到皮膚就診,看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皮膚瘙癢。
求採納

4. 缺少那種維生素會引起皮膚瘙癢

應該是缺維生素B族。
當然又有可能並不是缺少維生素。。。

5. 缺少維生素B會引起皮膚騷癢嗎

維生素B是B族維生素的總稱,有12種以上,其中公認為人體所必須的維生素有9種,全部為水溶性維生素.孕婦或寶寶缺乏維生素B,容易出現皮膚疾病,如手腳脫皮脫皮、濕疹、爛嘴角等.

6. 維生素缺乏會導致哪些皮膚病

1、維生素A缺乏

缺乏維生素A會使上皮細胞的功能減退,導致皮膚彈性下降,乾燥粗糙,失去光澤。如:皮膚黏膜症,症狀狀表現為:全身皮膚乾燥、脫屑,四肢伸側及肩部明顯,因角化物充滿毛囊而呈雞皮疙瘩樣,毛發乾脆易脫落,指甲多紋而少光澤。

2、維生素B3缺乏

缺乏維生素B3會引起癩皮病:典型症狀常見在肢體暴露部位,如手背、腕、前臂、面部、頸部、足背、踝部出現對稱性皮炎

3、維生素B6缺乏

缺乏維生素B6會引起皮膚乾裂,腳氣症。皮膚出現發癢,紅腫的症狀。維生素B6與氨基酸代謝關系甚密,能促進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質的合成,為細胞生長所必需,對脂肪代謝亦有影響,與皮脂分泌緊密相關。

4、維生素E缺乏

缺乏維生素E也會引起皮膚乾燥的問題,維生素E擁有保持肌膚彈性、抗細胞膜氧化和防止皮膚細胞早衰的作用,同時還能補充肌膚的鎖水能力。

5、維生素D缺乏

缺乏維生素D會引起皮膚粗糙、長粉刺。臉部、手臂、大腿以及臀部皮膚長出紅色或白色粉刺,這是人體提醒你可能缺乏必需脂肪酸以及維生素D。

6、維生素B7缺乏

缺乏維生素B7,會引起臉上長鱗屑紅斑性皮疹。頭發掉得也異常多,說明人體可能缺乏維生素B7,這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容易流失,需要人體每日從飲食中攝取,如果你有吃生雞蛋習慣,更會雪上加霜,因為生雞蛋的蛋白質會抑制人體吸收維生素B7。

(6)缺乏維生素d會皮膚癢嗎擴展閱讀

缺乏維生素除了出現皮膚病,還會出現以下幾種症狀:

1、口腔潰瘍:張口腔潰瘍主要缺乏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C,應及時補充。盡量保持清淡飲食,多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可以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2、掉發脫發嚴重:掉發、脫發嚴重也是體內維生素缺乏的表現。可能是由於體內缺乏維生素B7造成的。在缺乏後,容易引起神經功能失調,會使人頭皮屑增多,出現掉發、少年白發等症狀。

3、記憶力減退:缺乏維生素B1、B6、B12和葉酸等會影響記憶力。補充抗氧化維生素也可以幫助大腦對抗衰老,維生素C、維生素E和β-胡蘿卜素可以消除大腦產生的自由基,避免大腦功能受損,尤其是維生素E格外重要,具有保護腦神經細胞、預防老年痴呆症的功能,是大腦的保護劑。

7. 身體很癢缺少什麼維生素

維生素與維生素B2缺乏症:
維生素B2,又稱核黃素,是我國居民膳食中最容易缺乏的維生素。
易患人群;各年齡組人群均易因缺乏而致各種疾病。
臨床表現:
口角炎:口角濕白、口角裂開、出血、糜爛、結痂
舌炎:舌腫脹、裂紋、疼痛、萎縮、舌苔厚、部分脫落形成地圖狀
唇炎:嘴唇發干、裂、腫脹、出血、潰瘍
眼炎:視力模糊、怕光、流淚、視力減退、眼易疲勞、角膜充血
皮膚症狀:引起脂溢性皮炎,多發生在鼻翼兩側、臉頰、前額及兩眉之間。男性陰囊發癢、紅腫、脫屑、滲出、結痂並伴有疼痛感。女性陰部瘙癢、發炎、白帶增多
繼發性貧血:可出現缺鐵性貧血的一系列表現
預防:合理安排膳食,平時注意多食一些含核黃素豐富的食物
維生素B2的食物來源:
動物性食物,特別是動物內臟如肝、腎、心,以及鱔魚、蛋、奶等含有豐富的核黃素;植物性食物中以豆類及綠葉蔬菜含量較多,谷類、一般蔬菜和水果含核黃素較少
部分常見食物的維生素B2含量
食物名稱 VB2含量(mg/100g) 食物名稱 VB2含量(mg/100g)
豬肝 2.08 牛奶 0.14
豬肉(肥瘦) 0.16 小麥粉 0.08
羊腎 1.78 油菜 0.11
雞肝 1.10 大米 0.05
雞蛋 0.32 黃瓜 0.03
維生素C與壞血病:
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人體攝入維生素C不足,可引起壞血病
易患人群:各年齡組人群均可因攝入不足而患病。兒童壞血病常見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
壞血病的臨床表現:
食慾不振,疲乏無力,精神煩躁;牙齦疼痛紅腫、出血,嚴重者牙床潰爛、牙齒松動,甚至脫落;皮膚乾燥,皮膚於點、於斑,甚至皮下大片青腫;下肢骨膜下出血、腿腫、疼痛;患兒兩腿外展、小腿內彎呈"蛙腿狀";眼結膜出血,眼窩骨膜下出血可致眼球突出;骨膜下出血,易骨折,骨萎縮;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等貧血表現;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
維生素C缺乏症的預防:
合理安排膳食,經常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但食用蔬菜時要注意正確的加工及烹調方法--多爆炒,少熬煮,不加鹼,以盡量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
維生素C的食物來源:
主要來源於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如辣椒、菠菜、西紅柿、橘、橙、酸棗等;動物性食物僅肝臟和腎臟含有少量的維生素C
部分常見食物的維生素C含量(mg/100g):
食物名稱 VC含量 食物名稱 VC含量
大白菜 28~47 橙 33
柿子椒 72 蘋果 1~6
菠菜 32 橘 11~33
油菜 36 香蕉 8
紅果 53 牛奶 1
維生素D缺乏症--小兒佝僂病與成人骨軟化病:
易患人群:小兒佝僂病常見於3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1歲以內的幼兒;成人骨軟化病多見於孕婦、乳母及老年人。
維生素D缺乏症的臨床表現:
小兒佝僂病的表現:患兒常有多汗、易驚、囟門大、出牙遲及枕禿等症狀。患兒患病3個月以上,出現乒乓頭,即兩側後枕部下按有乒乓球感;前胸部兩側肋骨與軟骨交界處外凸成"肋骨串珠";肋下緣外翻;胸部前凸成"雞胸";脊柱後凸成駝背;兩下肢膝部外彎成"O"形腿或內彎成"X"形腿;腕、踝部圓凸成"手鐲"或"腳鐲"等;腹肌軟弱無力,腹脹。患兒生長發育緩慢,免疫力低,易患肺炎、腹瀉等病,病死率較高,容易骨折。
成人骨軟化病的表現:腰背部和腿部不定位時好時壞的疼痛,通常活動時加劇;四肢抽筋,骨質疏鬆、變形,易發生骨折。
維生素D缺乏症的預防:
適當戶外活動(每日至少2小時);有意識地補充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或選擇適當的維生素D強化食品;或在醫生指導下,適量補以維生素D制劑
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
進行戶外活動,只要人體接受足夠的日光,體內就可以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除強化食品外,通常天然食物中維生素D含量較低,動物性食品是非強化食品中天然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如含脂肪高的海魚和魚卵、動物肝臟、蛋黃、奶油和乳酪中相對較多,而瘦肉、奶、堅果中含微量的維生素D,而蔬菜、穀物及其製品和水果含有少量維生素D或幾乎沒有維生素D的活性。
常見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國際單位/100g)
食物名稱 維生素D含量 食物名稱 維生素D含量
大馬哈魚和紅鱒魚罐頭 500 奶油(脂肪含量31.3%) 50
金槍魚罐頭(油浸) 232 雞蛋(煎、煮、荷包) 49
燉雞肝 67 烤羊肝 23
維生素E與維生素E缺乏:
維生素E,廣泛存在於食物中,幾乎可貯存在體內所有的器官組織中,且在體內貯留的時間較長,一般不會造成缺乏。
易患人群:維生素E缺乏已很少見。脂肪吸收不良(患口炎性腹瀉、胰腺病變)者、新生嬰兒(尤其是早產兒)、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者,可能會引起維生素E的缺乏。
臨床表現:
維生素E缺乏主要表現為神經系統功能低下,出現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的症狀。維生素E缺乏還可能導致一些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新生嬰兒(尤其是早產兒)缺乏維生素E,可引起新生兒溶血性貧血。
維生素E缺乏症的預防:
注意平時含維生素E豐富的食品的攝入,做到合理營養、平衡膳食
維生素E的主要食物來源:
維生素E主要存在於各種油料種子及植物油中,某些谷類、堅果和綠葉蔬菜中也含一定量的維生素E,肉、奶、蛋及魚肝油中含量較少。
幾種常見食物的維生素E含量(mg/100g)
食物名稱 總維生素E 食物名稱 總維生素E
豆油 93.08 芝麻油 68.53
花生油 42.06 小米 3.63
葵花籽油 54.60 玉米面(黃) 3.80
棉籽油 86.45 菠菜 1.74
色拉油 24.01 豬肉(瘦) 0.34
維生素A:預防癌症,保持正常的視覺、預防夜盲症,維持粘膜正常功能,增強抵抗力,維持骨骼和牙齒發育正常,令皮膚光潔滑嫩。 維生素B1:強化神經系統功能,保持心腦正常活動,可增強兒童的學習能力,預防不良性腳氣病。 維生素B2:維持口腔及消化道粘膜的健康。可校正、維持眼睛視力,防止白內障防止皮膚粗糙。 維生素B3:保持皮膚健康、降血壓、維持血液循環、有助於神經系統正常運轉。 維生素B5:參與製造抗體增加免疫力。幫助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轉變成能量。 維生素B6:保持身體及神經系統處於健康狀態維持體內的鈉鉀平衡。調節體液;抗皮炎,防脫發,參與製造紅細胞;維持胰島素的正常功能。 維生素B12:參與製造骨髓紅細胞,防止惡性貧血;防止大腦神經受損害。 葉酸:參與製造紅細胞及白細胞,預防貧血,預防發育不良、頭發發灰早白等。 維生素C:對抗游離基,有助防癌。降低膽固醇;提高身體免疫力;有利於傷口癒合;促進鈣、鐵吸收;防止壞血病。 維生素D:促進鈣、磷吸收。有助小孩牙齒及骨骼發育,補充成人骨骼所需鈣質,防治骨質疏鬆症,佝僂病、骨軟化症;預防近視。 維生素E:對抗游離基、美容、延緩衰老進程;有助於防癌及心血管疾病;有助於降低血壓;預防嬰兒貧血;降低月經出現的不正常現象. 維生素K:凝血作用,有助於骨骼細胞的修復與生長。

8. 身上癢是缺少維生素嗎

維生素B2與維生素B2缺乏症:
維生素B2,又稱核黃素,是我國居民膳食中最容易缺乏的維生素。
易患人群;各年齡組人群均易因缺乏而致各種疾病。
臨床表現:
口角炎:口角濕白、口角裂開、出血、糜爛、結痂
舌炎:舌腫脹、裂紋、疼痛、萎縮、舌苔厚、部分脫落形成地圖狀
唇炎:嘴唇發干、裂、腫脹、出血、潰瘍
眼炎:視力模糊、怕光、流淚、視力減退、眼易疲勞、角膜充血
皮膚症狀:引起脂溢性皮炎,多發生在鼻翼兩側、臉頰、前額及兩眉之間。男性陰囊發癢、紅腫、脫屑、滲出、結痂並伴有疼痛感。女性陰部瘙癢、發炎、白帶增多
繼發性貧血:可出現缺鐵性貧血的一系列表現
預防:合理安排膳食,平時注意多食一些含核黃素豐富的食物
維生素B2的食物來源:
動物性食物,特別是動物內臟如肝、腎、心,以及鱔魚、蛋、奶等含有豐富的核黃素;植物性食物中以豆類及綠葉蔬菜含量較多,谷類、一般蔬菜和水果含核黃素較少
部分常見食物的維生素B2含量
食物名稱 VB2含量(mg/100g) 食物名稱 VB2含量(mg/100g)
豬肝 2.08 牛奶 0.14
豬肉(肥瘦) 0.16 小麥粉 0.08
羊腎 1.78 油菜 0.11
雞肝 1.10 大米 0.05
雞蛋 0.32 黃瓜 0.03
維生素C與壞血病:
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人體攝入維生素C不足,可引起壞血病
易患人群:各年齡組人群均可因攝入不足而患病。兒童壞血病常見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
壞血病的臨床表現:
食慾不振,疲乏無力,精神煩躁;牙齦疼痛紅腫、出血,嚴重者牙床潰爛、牙齒松動,甚至脫落;皮膚乾燥,皮膚於點、於斑,甚至皮下大片青腫;下肢骨膜下出血、腿腫、疼痛;患兒兩腿外展、小腿內彎呈"蛙腿狀";眼結膜出血,眼窩骨膜下出血可致眼球突出;骨膜下出血,易骨折,骨萎縮;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等貧血表現;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
維生素C缺乏症的預防:
合理安排膳食,經常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但食用蔬菜時要注意正確的加工及烹調方法--多爆炒,少熬煮,不加鹼,以盡量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
維生素C的食物來源:
主要來源於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如辣椒、菠菜、西紅柿、橘、橙、酸棗等;動物性食物僅肝臟和腎臟含有少量的維生素C
部分常見食物的維生素C含量(mg/100g):
食物名稱 VC含量 食物名稱 VC含量
大白菜 28~47 橙 33
柿子椒 72 蘋果 1~6
菠菜 32 橘 11~33
油菜 36 香蕉 8
紅果 53 牛奶 1
維生素D缺乏症--小兒佝僂病與成人骨軟化病:
易患人群:小兒佝僂病常見於3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1歲以內的幼兒;成人骨軟化病多見於孕婦、乳母及老年人。
維生素D缺乏症的臨床表現:
小兒佝僂病的表現:患兒常有多汗、易驚、囟門大、出牙遲及枕禿等症狀。患兒患病3個月以上,出現乒乓頭,即兩側後枕部下按有乒乓球感;前胸部兩側肋骨與軟骨交界處外凸成"肋骨串珠";肋下緣外翻;胸部前凸成"雞胸";脊柱後凸成駝背;兩下肢膝部外彎成"O"形腿或內彎成"X"形腿;腕、踝部圓凸成"手鐲"或"腳鐲"等;腹肌軟弱無力,腹脹。患兒生長發育緩慢,免疫力低,易患肺炎、腹瀉等病,病死率較高,容易骨折。
成人骨軟化病的表現:腰背部和腿部不定位時好時壞的疼痛,通常活動時加劇;四肢抽筋,骨質疏鬆、變形,易發生骨折。
維生素D缺乏症的預防:
適當戶外活動(每日至少2小時);有意識地補充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或選擇適當的維生素D強化食品;或在醫生指導下,適量補以維生素D制劑
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
進行戶外活動,只要人體接受足夠的日光,體內就可以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除強化食品外,通常天然食物中維生素D含量較低,動物性食品是非強化食品中天然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如含脂肪高的海魚和魚卵、動物肝臟、蛋黃、奶油和乳酪中相對較多,而瘦肉、奶、堅果中含微量的維生素D,而蔬菜、穀物及其製品和水果含有少量維生素D或幾乎沒有維生素D的活性。
常見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國際單位/100g)
食物名稱 維生素D含量 食物名稱 維生素D含量
大馬哈魚和紅鱒魚罐頭 500 奶油(脂肪含量31.3%) 50
金槍魚罐頭(油浸) 232 雞蛋(煎、煮、荷包) 49
燉雞肝 67 烤羊肝 23
維生素E與維生素E缺乏:
維生素E,廣泛存在於食物中,幾乎可貯存在體內所有的器官組織中,且在體內貯留的時間較長,一般不會造成缺乏。
易患人群:維生素E缺乏已很少見。脂肪吸收不良(患口炎性腹瀉、胰腺病變)者、新生嬰兒(尤其是早產兒)、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者,可能會引起維生素E的缺乏。
臨床表現:
維生素E缺乏主要表現為神經系統功能低下,出現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的症狀。維生素E缺乏還可能導致一些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新生嬰兒(尤其是早產兒)缺乏維生素E,可引起新生兒溶血性貧血。
維生素E缺乏症的預防:
注意平時含維生素E豐富的食品的攝入,做到合理營養、平衡膳食
維生素E的主要食物來源:
維生素E主要存在於各種油料種子及植物油中,某些谷類、堅果和綠葉蔬菜中也含一定量的維生素E,肉、奶、蛋及魚肝油中含量較少。
幾種常見食物的維生素E含量(mg/100g)
食物名稱 總維生素E 食物名稱 總維生素E
豆油 93.08 芝麻油 68.53
花生油 42.06 小米 3.63
葵花籽油 54.60 玉米面(黃) 3.80
棉籽油 86.45 菠菜 1.74
色拉油 24.01 豬肉(瘦) 0.34
維生素A:預防癌症,保持正常的視覺、預防夜盲症,維持粘膜正常功能,增強抵抗力,維持骨骼和牙齒發育正常,令皮膚光潔滑嫩。 維生素B1:強化神經系統功能,保持心腦正常活動,可增強兒童的學習能力,預防不良性腳氣病。 維生素B2:維持口腔及消化道粘膜的健康。可校正、維持眼睛視力,防止白內障防止皮膚粗糙。 維生素B3:保持皮膚健康、降血壓、維持血液循環、有助於神經系統正常運轉。 維生素B5:參與製造抗體增加免疫力。幫助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轉變成能量。 維生素B6:保持身體及神經系統處於健康狀態維持體內的鈉鉀平衡。調節體液;抗皮炎,防脫發,參與製造紅細胞;維持胰島素的正常功能。 維生素B12:參與製造骨髓紅細胞,防止惡性貧血;防止大腦神經受損害。 葉酸:參與製造紅細胞及白細胞,預防貧血,預防發育不良、頭發發灰早白等。 維生素C:對抗游離基,有助防癌。降低膽固醇;提高身體免疫力;有利於傷口癒合;促進鈣、鐵吸收;防止壞血病。 維生素D:促進鈣、磷吸收。有助小孩牙齒及骨骼發育,補充成人骨骼所需鈣質,防治骨質疏鬆症,佝僂病、骨軟化症;預防近視。 維生素E:對抗游離基、美容、延緩衰老進程;有助於防癌及心血管疾病;有助於降低血壓;預防嬰兒貧血;降低月經出現的不正常現象. 維生素K:凝血作用,有助於骨骼細胞的修復與生長。

9. 如果身體缺乏維生素D時,身體會有哪些症狀

補充維生素D這件事很重要。如果身體缺乏維生素D時,身體會有哪些症狀呢?

獲取維生素D不妨多曬太陽。

如果想要補充維生素D,就要多曬太陽,並且讓您的手臂、面部和腿部裸露出來。因為,人體需要的維生素D只有10%是從每日飲食中獲取的,而90%是由人體自身合成的,人體的皮膚含有一種膽固醇,可以通過陽光的照射,就會形成維生素D。不過,我們在通過曬太陽的時候,要避免太陽光最強烈的時段,可以上午10點之前或下午4點以後,因為此時太陽光中以紫外線A光束為主,對維生素D的合成起著很好的作用。

註:圖片來自網路

10. 缺少維生素B會引起皮膚騷癢嗎

醫學專家介紹說,其實維生素b是這個系列的統稱,它又分為很多不同的成分,比如說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直至最新發現的維生素b12,任何一種缺乏了都會給人體帶來一定的影響,而具體的症狀表現為:
維生素B1
缺乏:維生素B1攝入不足時,輕者表現為肌肉乏力、精神淡漠和食慾減退,重者得腳氣病。主要累及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水腫及漿液滲出,臨床以神經型為主稱為干型腳氣病,以水腫和心臟症狀為主稱為濕型腳氣病。以急性心臟病變為主者稱為腳氣性心臟病,重病者可引起心臟功能失調、心律衰竭和精神失常。
維生素B2
缺乏:可導致物質代謝紊亂,表現為唇炎、口角炎、舌炎、陰囊皮炎、脂溢性皮炎等症狀。核黃素的缺乏會影響維生素B6和煙酸的代謝。由於核黃素缺乏影響鐵的吸收,易出現繼發性缺鐵性貧血。
維生素B3
缺乏:出現過敏、疲勞、胃腸道不適。由於泛酸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並且腸內細菌也能合成,一般不宜缺乏。
維生素B5
缺乏:會引起癩皮病。
維生素B6
缺乏:引起嘔吐、抽筋等症狀。單純維生素B6缺乏比較少見,一般伴有多種B族維生素攝入不足的表現,臨床有口炎、口唇乾裂、舌炎、易激動、抑鬱等症狀。
維生素B7
缺乏:生雞蛋清中有一種抗生物素的蛋白質和生物素結合,不能被消化道吸收。造成體內生物素缺乏,會出現食慾不振、舌炎、皮屑性皮炎、脫毛等症狀。磺胺類葯物也可以抑制腸道細菌合成生物素,也會引起生物素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