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鼻唇溝脂溢性皮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鼻唇溝脂溢性皮炎

發布時間: 2021-12-16 15:56:18

A. 鼻唇溝脂溢性皮炎怎麼治療好

這個不需要稀釋的,可以直接塗抹就行,沒有什麼問題的,不需要用紗布,用棉簽蘸著葯液塗抹就可以。平時需要注意衛生,經常的用溫水清洗一下,也可以在溫水內適當加點鹽,用溫鹽水清洗。

B. 請問鼻唇溝得了脂溢性皮炎怎麼治呢

目前治療脂溢性皮炎最根本和有效的辦法是抑制皮脂異常分泌,減輕皮損處的炎症回反應,徹底排毒防止答組胺和組胺受體的釋放,起止癢作用。用《惠民局·炎珍凈》治療。平時注意禁酒及禁食刺激性食物,避免局部過熱過冷的刺激,生活應有規律。

C. 脂溢性皮炎怎麼治癒

脂溢性皮炎治療方針,一般採用生活、飲食、精神調理及葯物治療。成人內性脂溢性皮炎則常為慢容性復發性過程,通常需要長期反復醫治,一般治療如下:

生活規律,睡眠充足,調節飲食,多吃蔬菜,限制多脂及多糖飲食;忌飲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過度精神緊張。葯物治療包括外用葯和內用葯,外用葯主要有:

一,糖皮質激素不宜久用,尤其是在面部。

二,抗菌葯,外塗2%紅黴素軟膏或凝膠。

三,硫化硒劑具有殺菌和抑制細菌生長作用,還可以減少皮脂分泌及皮脂中脂肪酸的含量。

四,抗真菌制劑,抗真菌制劑特別是咪唑類葯物具有有較好的療效。

內用葯包括:

一,雷公藤多苷,適用於炎症明顯范圍較大的患者。

二,抗生素,炎症較重的脂溢性皮炎,病灶往往合並有細菌感染,長期甚至會出現膿包和淋巴結增大。

三,b族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2、維生素b6、復合維生素b,長期內服

D. 脂溢性皮炎的早期症狀一般有哪些

脂溢性皮炎的早期症狀:
1、脂溢性皮炎是多發生於皮脂腺分布較豐富部位的一種慢內性皮膚炎症,如頭皮、容面部、胸部及皺褶部。脂溢性皮炎慢性經過,易反復發作,常伴有毛囊炎、瞼緣炎,面部常與痤瘡、酒渣鼻、蟎蟲皮炎並發。
2、脂溢性皮炎易發生於頭皮部位,開始為輕度潮紅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狀鱗屑,伴輕度瘙癢,皮疹擴展,可見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片;嚴重脂溢性皮炎者伴有滲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個頭部。
3、脂溢性皮炎典型皮損為邊緣清楚的暗黃紅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被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由於病變發生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略有差別。成人一般脂溢性皮炎表現:脫屑等皮膚表面症狀表現,紅斑較明顯。油性也有是乾性或者混合性,瘙癢。
4、脂溢性皮炎患者頭發可脫落、稀疏。脂溢性皮炎患者的面部損害多見於鼻翼、鼻唇溝和眉弓,有淡紅色斑,覆以油膩性黃色鱗屑,常滿面油光。脂溢性皮炎累及患者的胸部、肩胛部,初為小的紅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膩性鱗屑,以後漸成為中央具有細鱗屑,邊緣有暗紅色丘疹及較大的油膩性的環狀斑片。

E. 脂溢性皮炎該怎麼辦

脂溢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皮膚病,與皮脂分泌過多有關系的,平時要注意飲食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油膩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不能喝酒應當盡量避免。

F. 脂溢性皮炎,鼻翼紅。

  1. 脂溢性皮炎一般症狀皮損主要出現在頭皮、眉弓、鼻唇溝、面頰、耳後、上版胸、肩胛間區、臍周、外權陰和腹股溝等部位初期表現為毛囊周圍炎症性丘疹之後隨病情發展可表現為界限比較清楚、略帶黃色的暗紅色斑片其上覆蓋油膩的鱗屑或痂皮自覺輕度瘙癢

  2. 可外塗純中葯克炎王

G. 脂溢性皮炎真的治不好了嗎

可以治好的,我去看的中醫,醫生給開的敷的中葯,抹的葯膏,還配合著吃中葯,現在不到半個月,臉上就好了,希望你早日治療

H. 脂溢性皮炎真的可以治好嗎

  1. ,皮膚皮脂腺分泌皮脂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但如果皮脂腺分泌功能亢進,內皮脂排出過多,皮膚上堆積,容在堆積處就會出現慢性皮膚炎症。

  2. 該病患者多為18~40歲處於皮脂分泌旺盛期的青壯年,也可能是新生兒。

  3. 忌飲食太過肥甘油膩,食糖、脂肪過多、飲酒、過食辛辣油膩的食物,內分泌功能失調、消化功能失常。精神緊張,過度勞累,細菌感染。在皮脂溢出過多的基礎上,脂溢性皮炎可繼發真菌(卵圓形糠秕孢子菌)和細菌(痤瘡丙酸菌)感染,並發痤瘡症狀;還可繼發對真菌、細菌的過敏反應,自身的免疫反應還可繼發濕疹樣病變與播散性脂溢性皮炎的發生。

  4. 將克炎王乳膏塗抹在患處,自動滲入皮膚,瘙癢快速消減,能有效緩解皮炎帶來的瘙癢和疼痛。

I. 面部脂溢性皮炎症的簡介

面部脂溢性皮炎症的定義是:機體內皮脂腺分泌功能亢進,皮脂過多堆積在皮膚上,使堆積處皮膚發生的慢性炎症性病變,一般在皮脂腺分泌比較旺盛的青年人及成年人身上出現。中醫形象地稱面部脂溢性皮炎為「面游風」,突出表現為毛囊周圍有小紅丘疹,漸發展融合成淡紅或黃紅色斑疹及斑片,被覆油膩鱗屑或乾燥細碎白屑,自覺有不適或不同程度的瘙癢,還常與痤瘡伴發。脂溢性皮炎的發病年齡沒有任何規律,可發生於任何年齡,20歲到50歲的較為多見,且女性多於男性,其中30歲左右的白領女性佔到一半左右。分析原因,跟女性喜歡吃多糖、高脂食品,喜歡用化妝品,長期使用同一種化妝品,洗臉時喜歡在毛巾上打上香皂在面部反復擦拭,導致面部皮膚受損等因素有關。對於面部脂溢性皮炎,不要急於求成,不要自行選葯,更不可自行長時間塗抹含激素的軟膏,以免導致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形成惡性循環。脂溢性皮炎的治療也不單是要控制皮膚的發炎症狀,還要防止細菌感染,如果出現細菌的感染,病情就會進一步惡化。在日常生活中應注重深層清潔皮膚,遠離煙酒,幫助加快皮膚健康的復原。
脂溢性皮炎 常見於皮脂腺分泌比較旺盛的青年人及成年患者,好發於皮脂腺分布較豐富的部位,損害傾向於褐色或淡黃紅色斑片,邊界清楚,上有油膩性鱗屑或結痂。因為脂溢性皮炎是發生於皮脂腺分布較豐富的部位,所以頭皮、面部、胸部和皺褶部這些皮脂腺分泌較多的部位,都是脂溢性皮炎出現的「重災區」。根據患病部位的不同,分為頭部脂溢性皮炎和面部脂溢性皮炎。如果臉上莫名其妙出現一小塊一小塊的干皮,圓圓的,摸上去有些粗糙,撓一撓還會起白色皮屑,而且一天洗三四次臉都覺得很油膩,面部紅光,皮膚敏感、油膩、毛孔粗大,尤其是T區還有面頰兩側,就是典型的面部脂溢性皮炎。面部脂溢性皮炎出現在鼻翼、鼻唇溝和眉弓較多,淡紅色斑,覆蓋油膩性的黃色鱗屑,患者常常表現出滿面油光的問題,很損害個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