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過敏的常見過敏性疾病
1.蕁麻疹為過敏的皮膚表現,以發作性皮膚瘙癢及出現充血性風團為特徵。多由於變應原(多為某食物及添加劑、吸入物、葯物、微生物及寄生蟲、昆蟲毒素等)與患者皮膚、黏膜接觸進入體內所引起。臨床上分為兩大類:其一是非特異性免疫球蛋白IgE介導的Ⅰ型變態反應性蕁麻疹,其二是非變態反應性蕁麻疹,包括物理性、寒冷性、熱性、日光性及膽鹼能性蕁麻疹。此外物理因素、精神因素以及全身性疾病也可引發蕁麻疹。過敏的其他皮膚表現還可有血管性水腫、皮炎、濕疹、多形性紅斑、剝脫性皮炎等。臨床表現:皮膚突然出現大小不等的粉紅色風團,多為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開始時孤立或散在,後逐漸擴大並可融合成片。蕁麻疹多來得快去得快,此起彼伏,且新的風團會陸續發生,甚至在舊的風團上疊加發生。部分患者可累及胃腸道,造成該部位黏膜水腫,臨床可出現腹痛及腹瀉。如累及喉頭黏膜,可出現呼吸困難。重症患者可伴有心慌、煩躁、惡心嘔吐、呼吸困難、喉頭水腫,甚至出現血壓降低等過敏性休克表現。2.過敏性鼻炎多為吸入性變應原與患者鼻黏膜相互作用的結果,患者多為過敏體質,且具有遺傳性。臨床大致可分為季節性鼻炎和常年性鼻炎兩種,前者多為吸入花粉造成,後者多為吸入屋內塵土、蟎、黴菌及動物的毛、皮屑及禽類的羽毛等導致的。臨床表現:突發鼻癢、連續打噴嚏(多超過5個)和大量清水樣漿液性鼻分泌物,每次發作症狀多持續1小時以上,常反復發作。3.過敏性休克是最嚴重的過敏反應,導致該病的最常見的變應原是青黴素,其他葯物如內醯胺類抗生素、鏈黴素、普魯卡因、板藍根注射液、右旋糖酐、含碘造影劑等,此外還有某些昆蟲蟄傷等。普通人群的過敏性休克的發病率約為0.08%。發病後患者發生廣泛的毛細血管通透性急劇增高,微動脈擴張、造成周圍血流量下降,心輸出量減少及循環血量驟減,同時導致多器官多系統組織水腫及平滑肌痙攣等。嚴重者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致命,有20%的過敏死亡者是在過敏發生半小時內死亡的。臨床表現:患者先出現皮膚黏膜潮紅,周身皮癢,以手掌發癢較明顯,口唇、舌部及四肢末端有麻木感,繼而出現各種皮疹,多為大風團狀,大片真皮及皮下血管性水腫。血壓急劇下降,收縮壓多降到80mmHg以下,脈壓在20mmHg以內。嚴重者可發生循環衰竭,表現為意識模糊、冷汗、麵包蒼白、肢冷、脈細等。如未能及時控制病情,少數病例可於短時間內發生心搏驟停直至死亡。4.花粉症該病也稱為枯草熱,是患者對植物花粉過敏所引起的,主要累及眼及上呼吸道。絕大部分該病由風做傳播媒體的花粉作為變應原而引起。我國的主要致病花粉有篙屬花粉,還有向日葵、大麻、梧桐、蓖麻、莧屬植物、葫屬植物、楊樹、榆樹的花粉等。亦有少數患者是由真菌、塵蟎或其他具有明顯季節性的吸入物或食物所引起。臨床表現: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地區性,主要表現為眼部發癢、流淚、眼瞼紅腫;鼻腔發癢,噴嚏連續發作,常一次多達十幾個,噴嚏後水樣分泌物增多,在發病時終日不止;咽部發癢、咽干、乾咳等。部分患者聽診可聞哮鳴音。5.過敏性哮喘該病是支氣管哮喘的主要類型,是因致敏原或其他過敏因素引起的廣泛性氣道超敏狀態,造成以氣道可逆性、痙攣性狹窄為特徵的呼吸道阻塞綜合征,病變主要累及支氣管。導致該病發作的主要原因有吸入性變應原(室內塵土、屋塵蟎和粉塵蟎,還有真菌孢子、各種植物花粉、動物皮屑、羽毛、蠶絲、陳舊的織物、昆蟲的肢體、殘屑、糞便、蛻皮、蟲卵等)、食物(如某些蛋類等)、葯物(阿司匹林等)。並非所有的支氣管哮喘都與變態反應有關。其他類型的支氣管哮喘還有:感染導致的感染性哮喘,體力運動誘發的運動性哮喘,精神因素引起的精神性哮喘;由於職業接觸某些非特異性刺激物引起的職業性哮喘;以及非致敏因素(如冷空氣、月經、妊娠、分娩等)導致的哮喘等。臨床表現:多突然發作或加重,呈陣發性呼氣性呼吸困難和哮鳴音,一般發作時間為數小時。發作前多有噴嚏、流涕、咳嗽等黏膜過敏的先兆,繼而有胸部緊迫感,嚴重時發紺、出汗、端坐體位,直至意識喪失。用平喘葯物後可緩解或自行緩解。待症狀緩解時可咳出黏稠泡沫痰。體格檢查所見的主要體征是呼氣時有廣泛的哮鳴音。
⑵ 造影劑引起皮膚過敏茶什麼葯膏
建議你到專業的皮膚科看看,不要隨便的抹葯。有時候,會有反作用的。讓醫生檢查下,才能對症下葯。不過,可以多吃水果,但是不能吃燥熱的水果,多喝水。少吃油膩及甜食。吃清淡一些。。。
⑶ 頭孢噻肟鈉注射過程中過敏反應怎麼處理
一、如果是輕微的皮膚過敏反應的話給予一般抗過敏治療即可。二、過敏性休克: 必須當機立斷,不失時機地積極處理。①立即停止進入並移支可疑的過敏原、或致病葯物。結扎注射或蟲咬部位以上的肢體以減緩吸收,也可注射或受螫的局部以0.005%腎上腺素2~5ml封閉注射。②立即給0.1%腎上腺素,先皮下注射0.3~0.5ml,緊接著作靜脈穿刺注入0.1~0.2ml,繼以5%葡萄糖液滴注,維持靜脈給葯暢通。腎上腺素能通過β受體效應使支氣管痙攣快速舒張,通過α受體效應使外周小血管收縮。它還能對抗部分Ⅰ型變態反應的介質釋放,因此是救治本症的首選葯物,在病程中可重復應用數次。一般經過1~2次腎上腺素注射,多數病人休克症狀在半小時內均可逐漸恢復。反之,若休克持續不見好轉,乃屬嚴重病例,應及早靜脈注射地塞米松10~20mg,琥珀酸氫化考的松200~400mg。也可酌情選用一批葯效較持久,副作用較小抗休克葯物如去甲腎上腺素、阿拉明(間羥胺)等。同時給予血管活性葯物,並及時補充血容量,首劑補液500ml可快速滴入,成人首日補液量一般可達400ml。③抗過敏及其對症處理,常用的是撲爾敏10mg或異丙嗪25~50mg,肌肉注射,平卧、吸氧,保持呼吸道暢通。
由於處於過敏休克疾患時,病人的過敏閾值甚低,可能使一些原來不過敏的葯物轉為過敏原。故治療本症用葯切忌過多過濫。
【預防】
最根本的辦法的明確引起本症的過敏原,並進行有效的缺防避。但在臨床上往往難以作出特異性過敏原診斷,況且不少患者屬於並非由免疫機制發生的過敏樣反應。為此應注意:①用葯前詳詢過敏史,陽性病人應在病史首頁作醒目而詳細的記錄。②盡量減少不必射用葯,盡量採用口服制劑。③對過敏體質病人在注射用葯後觀察15~20分鍾,在必須接受有誘發本症可能的葯品(如磺造影劑)前,宜先使用抗組胺葯物或強的松20~30mg。④先作皮內試驗皮膚挑刺試驗盡量不用出現陽性的葯物,如必須使用,則可試行「減敏試驗」或「脫敏試驗」。其原則是在抗組胺等葯物的保護下,對患者從極小劑量逐漸增加被減敏葯物的用量,直到患者產生耐受性為止。在減敏過程中,必須有醫務人員的密切觀察,並准備好水劑腎上腺素、氧氣、氣管插管和可以靜脈注射的皮質類固醇等一切應急搶救措施。
參考資料:網路
⑷ 增強ct 後 打噴嚏 是不是碘過敏了
病情分析:
考慮是皮膚過敏,,建議外塗醋酸膚輕松冰片軟膏或阿昔洛韋軟膏效果最好。
意見建議:
可吃些消風止癢顆粒或氯雷他 定來治療,不可 吃辛辣刺激和易過敏食物,祝你健康
⑸ 做心臟造影對身體有危害嗎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做心臟造影對身體危害並不大,做檢查後需要控制飲食,保持好的睡眠質量,忌煙酒。
三、做完心臟造影檢查之後需要多喝水,這樣有利於造影劑的排出,能夠減少對腎臟的損傷。飲食上還要注意吃一些低脂的食物,比如蔬菜和水果,戒煙戒酒,控制脂肪類的攝入。做完造影之後還要增加休息時間,不要熬夜,更不能劇烈運動,防止感冒的發生,根據天氣的變化增減衣物,保持室內通風,勤換衣物,勤洗手。冠脈造影也不能經常做,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和指導下再做冠脈造影,造影劑使用過多會引起中毒。如果身體出現一些異常情況比如過敏反應等,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治療,平時要養成定期檢查的好習慣。
⑹ CT造影劑含碘嗎對碘過敏有什麼症狀
都是含碘造影劑,過敏表現為,皮膚瘙癢,起蕁麻疹、喘憋,嚴重的時候會休克
⑺ 碘帕醇注射液的不良反應
概述應用有機碘化合物可引起不良反應,以及過敏性或葯物性休克。大約0.02%的患者應用碘帕醇後出現不良反應。通常為輕至中度且為一過性的,曾有罕見的嚴重和致命性反應有時導致死亡的報告。絕大多數不良反應在用葯後幾分鍾內出現,但也有遲發的通常是皮膚過敏反應,常出現在葯物注射後2-3天;極少數病例發生在葯物注射後7天內。過敏反應(過敏樣反應/超敏感性)可以表現為:輕度局限性或彌散性血管神經性水腫,舌水腫,喉痙攣,喉水腫,吞咽困難,咽炎以及咽喉發緊,咽喉痛,咳嗽,結膜炎,鼻炎,噴嚏,熱感,出汗增加,衰弱(無力),頭暈,蒼白,呼吸困難,喘息(喘鳴),支氣管痙攣和中度低血壓。皮膚反應可能有多種形式的皮疹,播散性(彌散性)紅斑,播散性(彌散性)水皰,蕁麻疹和瘙癢。這些反應的發生與給葯劑量和給葯途徑無關,有可能是休克初期的首發症狀。必須立即停止給葯,如果必要,建立靜脈通路給予對症治療。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可累及心血管系統,例如血管擴張伴有顯著的低血壓、心動過速、呼吸困難、焦慮、發紺和意識喪失(昏厥),這些需要急救治療。注射部位腫痛可能發生。極罕見發生造影劑外溢而致局部炎症,皮膚壞死和腔隙症侯群。與其他碘造影劑相同,非常罕見的皮膚粘膜綜合症包括Stevens-Johnson綜合症、毒性表皮壞死松解(Lyell綜合症)及多形性紅癍,在注射碘帕醇後曾有報告。血管內注射最常報告的不良反應為惡心、嘔吐、蕁麻疹、瘙癢和呼吸困難。血管內注射後自發報告的不良反應為: 鞘內注射脊髓造影後的不良反應多出現在鞘內注射後數小時,這是因為造影劑從注射部位緩慢吸收並分布至全身臟器。通常發生在注射後24小時內。頭痛、驚厥、惡心、嘔吐和肢端痛為最常見的不良反應。過敏反應可能發生(過敏樣反應/高敏)。請參見「概述」。鞘內注射後過敏樣反應伴隨循環紊亂,如嚴重低血壓導致昏厥或心跳驟停和危及生命的休克不及血管內注射後常見。呼吸方面(呼吸困難或表現為支氣管痙攣的呼吸窘迫)和皮膚粘膜(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及其它皮膚反應如皮疹)的不良反應也不及血管內注射後常見。來自上市後不良反應報告包括: 體腔應用大多數不良反應發生在造影劑注射後數小時,這是由於造影劑從注射區域緩慢吸收並分布至全身臟器。血澱粉酶升高常見於ERCP檢查後。罕見有胰腺炎。關節造影和瘺管造影病例發生的不良反應通常表現為對已有炎性組織的刺激。全身性過敏反應罕見,通常為輕度,並表現為皮膚反應。但是,發生嚴重過敏樣反應的可能性不能排除。過敏樣反應的全文請參考「概述」一章。
⑻ CT增強碘顯影劑有什麼副作用嗎
你好:
什麼是增強CT
一般人都知道傳統的CT檢查,醫學上叫做計算機體層攝影,醫生稱其為非增強CT掃描。與傳統的x射線照相一樣,CT也是利用x射線成像的原理。所不同的是,CT可以區分密度非常相近的組織或病變,因此CT得到的影像非常清晰,沒有重疊結構,組織密度顯示精良,這些特點是傳統x射線照相所不具備的。目前CT檢查已經廣泛應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和生殖系統、骨關節系統等各個臨床醫學領域。
臨床上,有些疾病只應用非增強掃描就能夠得到明確診斷。但還有一些病變,在非增強掃描時不能被發現,這些疾病要想定性診斷,必須做增強掃描。做增強掃描需要使用造影劑。全身各部位的血管檢查也必須使用造影劑。
造影劑可致不良反應
上個世紀前葉,科學家發現碘溶液可以在x射線照射下使膠片顯影,也就是說,碘溶液具有吸收x射線的特性。因此,醫學家們便利用碘的特性製成了專用於醫學放射檢查的造影劑。
初期的造影劑,是離子型造影劑,其中的碘是以離子方式存在於溶液中。自由移動的碘離子,非常容易與血管壁接觸,當人體血管壁或其他組織的細胞對碘過敏時,使用造影劑者就會發生過敏反應。為了減少碘過敏反應的發生,醫學工作者經過不斷的探索,發現如果將游離的碘離子用一些特殊的化學結構包裹起來,就像人們把很黏的物體用紙包裹起來以免粘手一樣,離子碘就變成了非離子碘,這樣它就很難再與血管壁或組織細胞接觸,這種造影劑稱為非離子造影劑。
增強掃描的時候,需要在患者的靜脈內注入大量的造影劑。一般來說造影劑對人體是安全的。但是由於人體的個體差異性,在特定的情況下,有些人會對造影劑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包括過敏反應及神經毒性、血管毒性、腎毒性等,其中過敏反應是最常見的。過敏反應根據輕重程度,可分為輕、中、重度。
輕度過敏反應
發生率為3%~4%,主要表現為皮膚發紅、蕁麻疹、惡心、頭暈、喉嚨發熱發癢、打噴嚏。
中度過敏反應
發生率為1%~1.5%,主要表現為全身大量蕁麻疹、輕微喉頭水腫、血壓一過性下降等。
重度過敏反應
很少見,發生率僅為0.01%~0.05%,主要表現為血壓明顯下降,休克,嚴重的氣管、支氣管水腫痙攣,嚴重的喉頭水腫,甚至可能引起死亡。非離子型造影劑的不良反應率明顯低於離子型造影劑的不良反應率。現代新型非離子型造影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更低。
一般來說,離子型造影劑在使用之前全部需要做過敏試驗。非離子型造影劑相對來說比較安全。按照我國最新頒布的葯典規定,這些造影劑在注射之前無需做過敏試驗。但也有部分非離子型造影劑在使用說明書上,還是說明需要做過敏試驗。對於那些有碘過敏史的人,雖非絕對禁忌症,但注射時需非常謹慎。所以,為保險起見,醫生通常會按絕對禁忌症處理。有高危因素的老年人、幼兒,患支氣管哮喘、心臟或肝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者,或病人血清肌酐超過3mg/dl時也需慎用。一般病人做完造影後宜觀察1小時,因偶有過敏反應延遲發生者。(據《健康報》)
使用造影劑應慎重
由於造影劑可能發生上述不良反應,在接受CT增強掃描前患者需要仔細閱讀知情同意書,全面了解其內容,如果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應當及時向醫生請教。最後才能在知情同意書上簽上自己的名字,以表明全面了解了有關內容,並且同意接受此項檢查。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造影劑會出現不良反應,那麼只選擇非增強CT掃描檢查豈不更加安全?這個問題要由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及患者當時的身體狀況,在必要性和危險性兩方面進行權衡,綜合考慮給患者實施哪一種檢查。
應該看到,現代醫學目前還沒有能力完全避免造影劑對人體的傷害。我國有關醫療法規均要求,醫療機構的CT室要有健全的針對造影劑副作用的救治體系。正規醫療部門的CT檢查室,應具備完善的急救設施,相關醫護人員也應具備良好的技術培訓和豐富的搶救經驗,以確保患者在出現過敏反應時,能在最短時間內得到積極正確的救治,以最大限度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
台灣發生首例因含碘顯影劑致死獲救濟個案。http://61.154.14.107/taiwanyy/detail.asp?id=251
⑼ 做造影有危害嗎
造影檢查目前已經是一種很常見的檢查手段,使用概率很高,使用范圍也很廣。造影檢查一般多見於增強CT檢查、增強核磁共振檢查,還有輸卵管的造影檢查。
前兩種主要是通過人體血管向人體內注入相應的造影劑,通過相應的人體循環系統,以此來了解相應的臟器以及病理組織的分布情況。
這種造影劑一般情況下對人體是沒有任何傷害的,極少數患者會出現相應的過敏反應如皮膚瘙癢、紅腫熱痛等情況,但是這種症狀不會很長時間,大概半天左右是可以恢復正常的。還有一種常見於輸卵管造影檢查,是將相應的造影劑打入子宮腔內,了解輸卵管以及卵巢的分布情況。但是這種造影劑對生殖系統沒有任何刺激性,也沒有任何傷害。
⑽ 心臟造影十餘天後能出現皮膚瘙癢嗎
不排除,如果對造影劑過敏的話。。。復診,必要時,吃點抗過敏的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