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皮虛皮膚癢吃什麼好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虛皮膚癢吃什麼好

發布時間: 2020-12-09 16:04:50

① 皮膚很癢,吃什麼好

吃什麼食復物可以克服皮膚瘙癢制
平時更要注意多喝水以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增加皮膚的水分供給。注意營養均衡,飲食要清淡,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新鮮蔬果及牛奶豆漿之類的水分、維生素豐富的食物,也可常吃芝麻油、黃豆、花生等食物。少飲濃茶和咖啡,少吃牛羊肉、蔥蒜等辛辣食物和海鮮。

② 吃什麼可以緩解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症是一種無原發皮損的慢性皮膚病。可由某些疾病、葯物、寒冷、毛織品過敏等刺激而發生。屬於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其主要表現為癢,呈陣發性,每次可持續數小時,尤以夜間為甚,瘙癢甚則難以忍受,常被抓破出血,感覺疼痛才癢止。

皮膚瘙癢的食療方法如下:

清燉穿山甲

【原料】穿山甲肉(要帶少許舌頭肉)100克,食鹽適量。

【製法】將穿山甲肉洗凈、切塊,加水適量燉熟,食鹽調味,一次服食。隔3~5日再食一次,服用次數視病情酌定。

【功效】主治血虛肝旺之皮膚瘙癢。

歸芪蒸雞

【原料】當歸20克,炙黃芪100克,子母雞1隻,味精、料酒、胡椒面、生薑、蔥、清湯、食鹽各適量。

【製法】將母雞宰殺,去毛及內臟,洗凈,用開水汆透,撈在涼水內沖洗干凈,瀝凈水分,當歸洗凈,視其塊頭大小,順刀切幾刀,姜切幾片,蔥切長段待用;將當歸、黃芪由雞的襠部裝入腹中,然後放火盆內(腹部向上),擺上蔥、生薑,加入清湯、食鹽、料酒、胡椒面,加蓋蓋好,用濕棉紙將蓋封嚴,上籠蒸約2小時取出,揭去棉紙,揀出姜、蔥,加味精,調好味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主治血虛肝旺之皮膚瘙癢。

泥鰍紅棗湯

【原料】泥鰍30克,紅棗15克,食鹽少許。

【製法】把泥鰍洗凈與紅棗煎湯,加鹽調味服食。每日一劑,連服10~15劑。

【功效】主治皮膚瘙癢。

芹菜紅棗湯

【原料】芹菜200~500克,紅棗60~120克。

【製法】芹菜洗凈切段,紅棗洗凈,二味加水適量煮湯,分次飲用。

【功效】主治血虛肝旺之皮膚瘙癢。

③ 吃什麼食物治皮膚癢

食物只能緩解一時,可以飲食清淡化一些,像西紅柿、海帶、冬瓜、紅豆等專都可以吃,但是最終屬止癢還是要去專業的皮膚科醫院就診,皮膚瘙癢頻繁可能就是患上某種皮膚疾病的症狀,所以食物只是調理,根本還要去找皮膚科醫生專治瘙癢,這樣才能早日擺脫瘙癢,恢復正常的皮膚狀態。

④ 皮虛吃什麼好

應該是「脾」虛吧
中醫講「久病及腎」,脾虛如果長久得不到好的治療,最終是會影響腎,造成腎虛的。

建議脾虛必須及早治療,「脾為後天之本」,脾胃健運是人體健康的重要前提。

長期脾虛可以通過服用中成葯或通過食療進行長期的治療。

中成葯:四君子丸、香砂六君子丸、補中益氣湯。

補脾的食譜:
馬鈴薯(洋芋、土豆、山葯蛋)味甘、性平。作用:補氣、健脾。宜於脾虛體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發芽的馬鈴薯芽與皮有毒,忌食。
紅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宜於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泄瀉。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
香菇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氣,托痘疹。宜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倦怠乏力。屬於發物,麻疹和皮膚病、過敏性疾病忌食。
山葯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作用:補氣健脾,養陰益肺,補腎固精。宜於脾氣虛弱,食少便溏,慢性泄瀉。濕盛和氣滯脹滿者忌食。
栗子味甘、性溫,歸脾、胃、腎經。作用: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宜於脾虛食少,反胃,瀉泄。氣滯腹脹者忌食。
紅棗(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作用:補益脾胃,養血安神。宜於脾胃虛弱,食少便稀,疲乏無力。氣滯、濕熱和便秘者忌食。
雞肉味甘、性溫,歸脾、胃經。作用:補中益氣,補精添髓。宜於脾胃虛弱,疲乏,納食不香,慢性泄瀉。實證、熱證、瘡瘍和痘疹後忌食。
兔肉味甘、性涼。作用:補中益氣,涼血解毒。宜於脾虛食少,血熱便血,胃熱嘔吐反胃,腸燥便秘。虛寒、泄瀉者忌食。
豬肚(豬胃)味甘、性溫。作用:補益脾胃。宜於虛弱、泄瀉,近代用於胃下垂和消化性潰瘍。
牛肚(牛百葉)味甘、性溫。作用:益脾胃,補五臟。宜於病後氣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
羊肚(羊胃)味甘、性溫。作用:補虛弱、益脾胃。宜於形體瘦弱、脾胃虛寒。
牛肉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宜於脾胃虛弱,食少便稀,中氣下陷,慢性泄瀉。
桂魚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脾胃,益氣血。宜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虛寒證、寒濕證忌食。
泥鰍味甘、性平,歸脾、肺經。作用:補中益氣,利水祛濕。宜於中氣不足、泄瀉、脫肛。
粳米(大米、硬米)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中益氣,健脾和胃。宜於中氣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嘔吐、泄瀉。
秈米味甘、性溫,歸肺、脾、心經。作用:補脾胃,養五臟。宜於脾虛濕盛腹瀉。熱證、濕熱證、陰虛證忌食。
糯米(江米)味甘、性溫,歸脾、胃、肺經。作用,補中益氣,補肺斂汗。宜於脾虛腹瀉,近代用於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粘滯難化,食積證、氣滯證、濕證、脾虛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扁豆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作用,健脾化濕,清暑和中。宜於脾虛濕盛,食少便稀,暑濕吐瀉。氣滯腹脹者忌食。
豇豆味甘、性平,歸脾、腎經。作用:健脾,補腎。宜於脾胃虛弱,腹瀉,嘔吐。氣滯證和便秘者忌食。
蜂蜜味甘、性平,歸脾、肺、大腸經。作用:補脾緩急,潤肺止咳,潤腸通便。宜於脾胃虛弱胃痛,津虧腸燥便秘,近代用於消化性潰瘍。濕證、濕熱證、胃脹腹脹、嘔吐、便稀者忌食;不宜與蔥、萵苣同食。

⑤ 皮膚瘙癢可以吃什麼食物

專家認為多吃含錳的食物有利於皮膚瘙癢症的防治,含錳較多的食物有粗糧、豆類、核桃、花生、葵花子、芝麻、茶葉等;綠葉蔬菜含錳也較多,但含草酸也較多,影響人體對錳的吸收;魚、蛋等含錳量不高,但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食物宜雜不宜偏,以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增加錳的攝入,飲食只能起到緩解皮膚瘙癢的效果,而不能治癒皮膚瘙癢,建議皮膚瘙癢患者要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斷,以免導致皮膚病的發生。

⑥ 皮虛皮膚癢吃什麼好

皮膚瘙癢症是指無原發性皮損而自覺瘙癢之皮膚病,中醫稱「癢風」、「風瘙癢」。專 皮膚瘙癢症的發屬病原因是隨年齡的增長,皮下組織含水量減少,彈性減退,皮下脂腺分泌不足,使皮膚乾燥、萎縮、外受風、濕、熱、蟲侵孫或精神緊張、情緒激動、衣被過暖、機械刺激,服食辛辣、魚蝦、酒類、咖啡、濃茶等發物,攝入含錳食物不足等多種因素,導致全身瘙癢。多發於老年人和秋冬季,瘙癢有全身性的,也有局部的。 民間應用散風清熱,養血潤膚,除濕殺蟲法治料本病,療效顯著。 1:處方:生地15克,全蠍、僵蠶、苦參各6克,荊芥、防風、牛蒡子、蟬蛻各5克,薄荷、甘草各3克 服法:水煎,日1劑,服2次 療效:服葯3劑,治癒率達100% 2:葯酒療法 處方:了刁竹、麝香草(又名蘭花草)、甘草各50克,50%酒精500毫升。甘油15毫升,冰片0.5克,香精2滴。 用法:葯放酒精內浸泡15天後,加甘油、冷開水各15毫升,在加冰片、香精混勻。外擦患處,日3次。 療效:擦葯3-5天,治冬季皮膚瘙癢症,有效率達96%

⑦ 皮膚癢吃什麼維生素

皮膚瘙癢症,多發生在氣候乾燥的秋冬季節.中醫認為,本病多為氣滯血淤所為,當以涼血回化淤,祛風止癢論治.當人體缺乏答維生素B2時,人體腔道內的黏膜層就會出現問題,引起黏膜病變,造成黏膜細胞代謝失調,出現皮膚瘙癢症狀.治療方法首先是食療,多食些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即可,如奶類及其製品,動物肝腎,蛋黃,鱔魚,胡蘿卜,香菇,紫菜,芹菜,橘子,柑,橙等.

我個人還是建議去醫院檢查下, 尋找下皮膚癢的過敏源 ,這樣才能更好的對症治療。

⑧ 皮膚瘙癢吃什麼好

第一,注意「忌嘴來」,飲食自上應以清淡為主,少吃辛辣、濃酒、濃茶,對於魚蝦、酒和辣椒等食物盡量不要食用,以免加重病情。
第二,注意保持皮膚衛生,但洗澡不要過勤,洗澡水不要過熱,忌用刺激性強的鹼性肥皂或浴液,應使用中性或含有硫磺等止癢成分的浴皂。
第三,貼身內衣和床上接觸皮膚的床單、被單、被裡以純棉本色為佳。
用淘米水加食鹽擦洗可有效緩解皮膚瘙癢的症狀。特別是第一次的淘米水中含有鉀且呈弱酸性,食鹽有清火、涼血、解毒的功效,用淘米水和食鹽煮開後外擦皮膚,可以調整和保持皮膚表面正常的酸鹼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防治皮膚瘙癢。
淘米水(泡米約5分鍾)1000毫升,放入食鹽100克,煮沸5~10分鍾即可,趁熱用消毒毛巾蘸洗瘙癢處。早晚各1次,每次1~3分鍾,一般3天可見效。

⑨ 皮膚瘙癢吃什麼食物好

皮膚癢了,可以每天吃個梨,不需要太多講究,生吃即可,當然如果你胃回不好的話,可以蒸答熟了吃。最好在兩餐之間吃,也就是距離正餐一到兩個小時,這樣就不會影響到正餐的營養吸收。吃過幾天,皮膚瘙癢的症狀就會好一些了。如果癢得厲害,可以把梨削一下,用梨皮的內側擦擦皮膚,過幾分鍾,瘙癢的感覺會好轉一些。此外,
便秘的人因為不能及時排毒,皮膚瘙癢的症狀會加重,而梨對通便也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