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神經性皮炎會帶來哪些危害呢
神經性皮炎的表現為皮膚逐漸出現粟粒至綠豆大小的扁平丘疹,一般呈圓形或多角形,堅硬有光澤,淡紅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因劇癢經常搔抓,丘疹逐漸增多,融合成片,肥厚、苔蘚樣變,表現為皮紋加深、皮嵴隆起,皮損變為暗褐色,乾燥、有細碎脫屑。多發於頸部、四肢伸側、腰骶部、腘窩、外陰。可以外用煥清吾源霜塗抹,不要吃辛辣食物,刺激性食物,多注意飲食,多注意衛生。
神經性皮炎的早期症狀
1、神經性皮炎初期症狀常造成皮膚表面粗糙,紋理加深,患病處呈現對稱分布。有些患者在皮疹發生之前多有頭暈、性情急躁、思慮過多、精神緊張或憂郁、過度勞累、睡眠不佳等表現。
2、有的患者僅有瘙癢感,而無原發皮損,由於搔抓及摩擦,皮膚逐漸出現粟粒至綠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圓形或多角形,堅硬而有光澤,呈淡紅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
3、神經性皮炎以陣發性皮膚瘙癢和皮膚苔蘚化為特徵,屬於慢性皮膚病。由於長時間的憂郁、壓抑導致大腦皮層功能紊亂,促發神經、內分泌失調,是神經性皮炎的主要發病原因。
4、患者自身感覺首先局部瘙癢,後出現集簇的粟粒至米粒大正常皮色或淡褐色、淡紅色多角形扁平丘疹,稍具光澤,復蓋少量秕糠狀鱗屑,進而丘疹互相融合成片。
5、神經性皮炎開始一般是限局性皮膚瘙癢或刺癢,隨搔抓皮膚逐漸增厚,皮丘高出皮面,皮溝加深,形成苔蘚化改變,容易發生在頸部、肘部、骶部,嚴重可發生在全身任何部位。
神經性皮炎的注意事項
1、神經性皮炎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生活無規律、睡眠不好、月經異常、消化不良、便秘等都可能加重症狀,故應注意。
2、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搞好個人衛生,要經常用溫水和肥皂作局部清洗,以清潔面部皮膚,阻斷感染因素,以免刺激油脂的分泌。同時不用油脂性護膚品或化妝品等。
3、少吃海鮮、羊肉等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飲酒和食用刺激性食物;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搞好個人衛生,要經常用溫水和肥皂作局部清洗,以清潔面部皮膚,阻斷感染因素,以免刺激油脂的分泌。同時不用油脂性護膚品或化妝品等。
4、神經性皮炎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生活無規律、睡眠不好、月經異常、消化不良、便秘等都可能加重症狀;每日進行面部按摩,保持氣血流暢;保持大便通暢,有便秘時應及時治療;忌用手搔抓或熱水燙洗,不宜穿過硬的內衣,以免刺激皮膚。
❷ 神經性皮炎有什麼注意事項
第一,避免熱水鹽水燙洗,貼身穿的衣物要穿全棉衣物,飲食上要注意忌酒,海鮮,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有慢性的胃腸炎,還要忌肥肉甜食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摳抓刺激。
第二,規范的使用葯物以及物理治療來去除局部的症狀以及患處皮膚的皮損,常用的葯物有鹵米松軟膏,地奈德軟膏,糠酸莫米松乳膏,配合火針,點陣激光,葯物封包治療可以更快的緩解症狀,消除皮損。
神經性皮炎是以陣發性皮膚瘙癢和皮膚苔蘚化為主症的慢性皮膚炎症。發病和神經、精神因素及某些外在刺激因素有關。發病進程慢,易於反復發作。Mouchamediarov(1960)試用蜂膠軟膏治療頸、軀乾和上肢局限型神經性皮炎效果良好,特別是反復發作而用其他療法無效者,使用蜂膠軟膏,療效更佳。然而發生在性器官和腳部者療效較差。用20%蜂膠軟膏塗抹,5~10分鍾癢感減輕,數小時完全消失。
Danilov(1973)報道他在9年中應用蜂膠治療多種皮膚病的療效,外用20%蜂膠軟膏配合內服20%蜂膠酊(每次15-20滴,混於溫開水中服用),效果更佳。有效率達90.1%,大約月許治癒。其中神經性皮炎(主要是局限型)312例,治癒152例,好轉146例,無效14例,通常在治療第5-8天,患者癢感減輕,皮膚變得有彈性,睡眠和食慾好轉。大約1個月治癒。
伊和姿等(1990)用蜂膠軟膏治療神經性皮炎18例,用蜂膠塗抹治療15例,分別痊癒3例、6例;顯效4例、5例;有效7例、3例;無效4例、1例;總有效率分別為77.7%、93.3%。
房柱推薦給神經性皮炎患者服用蜂膠片,並在局部用20%蜂膠軟膏做超聲波導人,這樣既有全身康復效應,超聲波亦有治療功效,又能增加體表結構通透性將蜂膠成分導入病損皮膚。每天或隔天治療1次,15~20次為一個療程。治療後即用含70%乙醇的棉球擦凈軟膏,以免污染衣物。
國內有報道服用蜂膠片(0.3g/片),3片/次,3次/日,2個月為1療程。服葯2~4周見效,顯效需2個月,有效率70%,其近期復發者少,極個別有口鼻發干、頭暈、胃不適、嗜睡等輕微副作用,不影響治療,連用半年亦無不良反應。蜂膠軟膏凃抹時,也可以綳帶包紮,每日或隔日換葯。
❸ 關於激光
紅外線是太陽光線中眾多不可見光線中的一種,由德國科學家霍胥爾於1800 年發現,又稱為紅外熱輻射,他將太陽光用三棱鏡分解開,在各種不同顏色的色帶位置上放置了溫度計,試圖測量各種顏色的光的加熱效應。結果發現,位於紅光外側的那支溫度計升溫最快。因此得到結論:太陽光譜中,紅光的外側必定存在看不見的光線,這就是紅外線。也可以當作傳輸之媒界。 太陽光譜上紅外線的波長大於可見光線,波長為0.75~1000μm。紅外線可分為三部分,即近紅外線,波長為0.75~1.50μm之間;中紅外線,波長為1.50~6.0μm之間;遠紅外線,波長為6.0~l000μm 之間。
真正的紅外線夜視儀是光電倍增管成像,與望遠鏡原理全完不同,白天不能使用,價格昂貴且需電源才能工作。
【紅外線的物理性質】
在光譜中波長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稱為紅外線,紅外線是不可見光線。所有高於絕對零度(-273℃)的物質都可以產生紅外線。現代物理學稱之為熱射線。醫用紅外線可分為兩類:近紅外線與遠紅外線。
近紅外線或稱短波紅外線,波長0.76~1.5微米,穿入人體組織較深,約5~10毫米;遠紅外線或稱長波紅外線,波長1.5~400微米,多被表層皮膚吸收,穿透組織深度小於2毫米。
【紅外線的生理作用和治療作用】
人體對紅外線的反射和吸收
紅外線照射體表後,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皮膚吸收。皮膚對紅外線的反射程度與色素沉著的狀況有關,用波長0.9微米的紅外線照射時,無色素沉著的皮膚反射其能量約60%;而有色素沉著的皮膚反射其能量約40%。長波紅外線(波長1.5微米以上)照射時,絕大部分被反射和為淺層皮膚組織吸收,穿透皮膚的深度僅達0.05~2 毫米,因而只能作用到皮膚的表層組織;短波紅外線(波長1.5微米以內)以及紅色光的近紅外線部分透入組織最深,穿透深度可達10毫米,能直接作用到皮膚的血管、淋巴管、神經末梢及其他皮下組織。
紅外線紅斑
足夠強度的紅外線照射皮膚時,可出現紅外線紅斑,停止照射不久紅斑即消失。大劑量紅外線多次照射皮膚時,可產生褐色大理石樣的色素沉著,這與熱作用加強了血管壁基底細胞層中黑色素細胞的色素形成有關。
紅外線的治療作用
紅外線治療作用的基礎是溫熱效應。在紅外線照射下,組織溫度升高,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快,物質代謝增強,組織細胞活力及再生能力提高。紅外線治療慢性炎症時,改善血液循環,增加細胞的吞噬功能,消除腫脹,促進炎症消散。紅外線可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有鎮痛、解除橫紋肌和平滑肌痙攣以及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等作用。在治療慢性感染性傷口和慢性潰瘍時,改善組織營養,消除肉芽水腫,促進肉芽生長,加快傷口癒合。紅外線照射有減少燒傷創面滲出的作用。紅外線還經常用於治療扭挫傷,促進組織腫張和血腫消散以及減輕術後粘連,促進瘢痕軟化,減輕瘢痕攣縮等。
紅外線對眼的作用
由於眼球含有較多的液體,對紅外線吸收較強,因而一定強度的紅外線直接照射眼睛時可引起白內障。白內障的產生與短波紅外線的作用有關;波長大於1.5微米的紅外線不引起白內障。
光浴對機體的作用
光浴的作用因素是紅外線、可見光線和熱空氣。光浴時,可使較大面積,甚至全身出汗,從而減輕腎臟的負擔,並可改善腎臟的血液循環,有利於腎功能的恢復。光浴作用可使血紅蛋白、紅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粒細胞增加,輕度核左移;加強免疫力。局部浴可改善神經和肌肉的血液供應和營養,因而可促進其功能恢復正常。全身光浴可明顯地影響體內的代謝過程,增加全身熱調節的負擔;對植物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也有一定影響。
【設備與治療方法】
紅外線光源
1. 紅外線輻射器
將電阻絲纏在瓷棒上,通電後電阻絲產熱,使罩在電阻絲外的碳棒溫度升高(一般不超過500℃),發射長波紅外線為主。
紅外線輻射器有立地式和手提式兩種。立地式紅外線輻射器的功率可達600~1000瓦或更大。
近年我國一些地區製成遠紅外輻射器供醫用,例如有用高硅氧為元件,製成遠紅外輻射器。
2. 白熾燈
在醫療中廣泛應用各種不同功率的白熾燈泡做為紅外線光源。燈泡內的鎢絲通電後溫度可達2000~2500℃。
白熾燈用於光療時有以下幾種形式:
立地式白熾燈:用功率為250~1000W的白熾燈泡,在反射罩間裝一金屬網,以為防護。立地式白熾燈,通常稱為太陽燈。
手提式白熾燈:用較小功率(多為200W以下)的白熾燈泡,安在一個小的反射罩內,反射罩固定在小的支架上。
3. 光浴裝置
可分局部或全身照射用二種。根據光浴箱的大小不同,在箱內安裝40~60W的燈泡6~30個不等。光浴箱呈半圓形,箱內固定燈泡的部位可加小的金屬反射罩。全身光浴箱應附溫度計,以便觀察箱內溫度,隨時調節。
紅外線治療的操作方法
1. 患者取適當體位,裸露照射部位。
2. 檢查照射部位對溫熱感是否正常。
3.將燈移至照射部位的上方或側方,距離一般如下:
功率500W以上,燈距應在50~60cm以上;功率250~300W,燈距在30~40cm;功率200W以下,燈距在20cm左右。
4.應用局部或全身光浴時,光浴箱的兩端需用布單遮蓋。通電後3~5分鍾,應詢問患者的溫熱感是否適宜;光浴箱內的溫度應保持在40~50℃。
5. 每次照射15~30分鍾,每日1~2次,15~20次為一療程。
6.治療結束時,將照射部位的汗液擦乾,患者應在室內休息10~15分鍾後方可外出。
[附]注意事項
(1)治療時患者不得移動體位,以防止燙傷。
(2)照射過程中如有感覺過熱、心慌、頭暈等反應時,需立即告知工作人員。
(3)照射部位接近眼或光線可射及眼時,應用紗布遮蓋雙眼。
(4)患部有溫熱感覺障礙或照射新鮮的瘢痕部位、植皮部位時,應用小劑量,並密切觀察局部反應,以免發生灼傷。
(5)血循障礙部位,較明顯的毛細血管或血管擴張部位一般不用紅外線照射。
照射方式的選擇和照射劑量
1. 不同照射方式的選擇
紅外線照射主要用於局部治療,在個別情況下,如小兒全身紫外線照射時也可配合應用紅外線做全身照射。局部照射如需熱作用較深,則優先選用白熾燈(即太陽燈)。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可用局部光浴;治療多發性末梢神經炎可用全身光浴。
2. 照射劑量 決定紅外線治療劑量的大小,主要根據病變的特點、部位、患者年齡及機體的功能狀態等。紅外線照射時患者有舒適的溫熱感,皮膚可出現淡紅色均勻的紅斑,如出現大理石狀的紅斑則為過熱表現。皮溫以不超過45℃為准,否則可致燙傷。
主要適應症和禁忌症
(一)適應症
風濕性關節炎,慢性支氣管炎,胸膜炎,慢性胃炎,慢性腸炎,神經根炎,神經炎,多發性末梢神經炎,痙攣性麻痹、弛緩性麻痹,周圍神經外傷,軟組織外傷,慢性傷口,凍傷,燒傷創面,褥瘡,慢性淋巴結炎,慢性靜脈炎,注射後硬結,術後粘連,瘢痕攣縮,產後缺乳,乳頭裂,外陰炎,慢性盆腔炎,濕疹,神經性皮炎,皮膚潰瘍等。
(二)禁忌證
有出血傾向,高熱,活動性肺結核,重度動脈硬化,閉塞性脈管炎等。
[附]處方舉例
(1)紅外線照射雙膝關節
燈距40cm,30分鍾,每日一次,7次。
適應症:慢性風濕性關節炎
(2)紅外線照射右側胸廓(下半部)
燈距50cm,20分鍾,每日一次,8次。
適應症:右側乾性胸膜炎
(3) 太陽燈照射腰骶部
燈距40cm,20~30分鍾,每日一次,6次。
適應症:腰骶神經根炎
(4)全身光浴
箱內溫度40~45℃,20~30分鍾,每日一次,8次。
適應症:多發性末梢神經炎
(5)左小腿局部光浴
20~30分鍾,每日一次,8次。
適應症:左側腓總神經外傷
紅外線污染
紅外線近年來在軍事、人造衛星以及工業、衛生、科研等方面的應用日益廣泛,因此紅外線污染問題也隨之產生。紅外線是一種熱輻射,對人體可造成高溫傷害。較強的紅外線可造成皮膚傷害,其情況與燙傷相似,最初是灼痛,然後是造成燒傷。紅外線對眼的傷害有幾種不同情況,波長為7500~13000埃的紅外線對眼角膜的透過率較高,可造成眼底視網膜的傷害。尤其是11000埃附近的紅外線,可使眼的前部介質(角膜晶體等)不受損害而直接造成眼底視網膜燒傷。波長 19000埃以上的紅外線,幾乎全部被角膜吸收,會造成角膜燒傷(混濁、白斑)。波長大於 14000埃的紅外線的能量絕大部分被角膜和眼內液所吸收,透不到虹膜。只是13000埃以下的紅外線才能透到虹膜,造成虹膜傷害。人眼如果長期暴露於紅外線可能引起白內障。
紅外線可以人為製造,自然界中也廣泛存在,一般的生物都會輻射出紅外線,體現出來的宏觀效應就是熱度.
我們知道,熱產生的原因,是組成物質的粒子做不規則運動.這個運動同時也輻射出電磁波,這些電磁波大部分都是紅外線.
1.太陽光到了晚上的確是幾乎沒有了,但是地球上的物質都會輻射紅外線,有的強烈有的平靜.紅外線照相是通過接收各種物質發出的紅外線,再把他們展現出來,但是其本身不是通過發出紅外線來照相的.
2.紅外線透視和夜視是分別利用了紅外線的不同性質.前面的夜視是因為人的肉眼不能看見紅外線,而特殊設計的照相機和夜視儀卻專門接受紅外線.所以會出現我們覺得一片漆黑,相機卻能拍到東西.因為實際上到處都是紅外線,對於紅外照相機和夜視儀來講是一片光明.
透視則是利用紅外線的波長比可見光要長,可以穿過一些可見光不能通過的面料(比如混棉和尼龍),所以通過一定的選擇濾波,可以得到這些面料後面的圖像.
❹ 神經性皮炎用什麼葯見效快
復方醋酸地塞米松凝膠(註:凝膠滲透性極快 效果好)反復多次塗就行內 適應症為用於神經性容皮炎、接觸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以及慢性濕疹
所含醋酸地塞米松為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抗過敏作用;薄荷腦、樟腦具有促進局部循環和輕度的消炎、止痛及止癢作用。
或蘆薈 搗碎 敷於患處
❺ 我是是神經性皮炎患者
神經性皮炎
是比較難治的,要根據情況治療,可以用中葯+UVB黑光照射治療,但是有一定的時間,建議
好點
中醫院治療,好用激素也不是辦法
北京市昌平區
中醫院-皮膚科-
周宇
住院醫師
❻ 神經性皮炎留下的疤痕能否治癒如何去除疤痕
留下疤痕,其實就是所謂的黑印吧
這個是你當時治療時,治療不當造成的,而且你的復發病情,也加重了色素沉積。
所以沒有辦法,只能再復發時積極配合中醫治療,色素沉積可能減小。
❼ 神經性苔癬激光激掉了還長嗎
會的,神經抄性皮炎又名慢性襲單純性苔蘚,是以陣發性瘙癢和皮膚苔蘚化為特徵的慢性皮膚炎症。中醫認為多由多因風濕、熱毒之邪蘊於肌膚,阻滯經絡、肝鬱不舒、血虛肝旺、臟腑失調,陰血虧虛,體內濕重,肌膚失其濡養所致。「苔蘚」,多生於陰濕之地,所以神經性皮炎之所以稱為「苔蘚」,多是體內陰陽失調、濕氣太重引起的。此外消化系統及內分泌紊亂也是誘發皮炎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