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十大治皮膚瘙癢的葯膏
皮膚發癢,用什麼葯膏?首先,你需要知道是什麼引起的。有許多疾病與瘙癢內有關。治療瘙癢容的葯膏可以塗抹中葯膏甘伯宗乳霜,除了塗葯膏治療外,平時也要注意皮膚衛生,經常用溫水沖洗患處,經常洗換貼身衣服,不要吃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❷ 治療皮膚瘙癢用什麼葯最好
首先應去除病因,如因風寒或暑熱而致者,應調適寒溫,避免暑熱及寒冷刺激;如對食物誘發者,當忌油膩酒酪、魚蝦海味等。瘙癢處應避免過度搔抓、摩擦、熱水洗燙等方式止癢,不用鹼性強的肥皂洗浴。內衣應柔軟松寬,以棉織品為好。陰癢患者,應保持局部清潔衛生,切忌搔抓不潔。也可外塗潤安舒潔霜。
醫學認為,夏秋之交熱而多雨,濕氣較重。濕邪過盛可致病。濕邪傷人有內外之分,外濕多由氣候潮濕,坐卧濕地而致病;內濕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
中醫認為:脾臟能運化水濕。脾喜燥而惡濕,若脾陽振奮,脾臟健運,運滑水濕功能正常,濕邪則不易致病。反之,濕氣太重致人生病後,病人往往出現頭昏頭重、四肢酸懶、身重而痛、關節屈伸不利、胸中郁悶、脘腹脹滿、惡心欲吐、食慾不振、皮膚起疹、大便溏瀉、舌苔厚膩等症狀,甚至出現腸胃炎現象。
專家提醒,為預防、減輕濕邪傷人,必須重視護脾。只有脾胃陽氣振奮,才能有效抵抗濕邪的侵襲。因此,在夏秋之交,應特別注意居室和工作場所的通風;涉水及淋雨後應及時將身體擦乾並更衣;陰天水涼時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裡長時間浸泡,以防外濕入侵肌表傷人。為防內濕,切勿過量食生冷瓜果,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膩及暴食。此外,用蓮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濕之品適量煮粥食用,可護脾胃,祛濕氣。
❸ 得了皮炎、身上非常癢,用什麼葯比較好
皮炎的葯物選擇要根據皮疹的特點來進行選擇的,比如說以滲出為主,版我們是不能擦一些葯膏的,要使用權溶液進行濕敷治療,比如說硼酸溶液、生理鹽水溶液濕敷,待皮疹乾燥之後,再採用激素類的葯膏治療,如地奈德軟膏、氫化可地松軟膏、復方氟米松軟膏外擦治療。
待皮疹得到控制和大部分好轉之後,可以改為他克莫司軟膏或者吡美莫斯軟膏鞏固治療,到最後也可以改為滋潤保濕類的葯物,如氧化鋅軟膏、布特軟膏來保濕修復皮膚屏障,鞏固治療,不同時期,選擇不同的葯物,有助於病情的恢復,而且減少副作用的發生。
❹ 皮炎瘙癢如何緩解
瘙癢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無奈何恐慌的。 神經性皮炎與精神緊張、勞累、情緒急躁、心理壓力過大等有很大的關系,它們常是本病的誘發因素,也會使病情加重。 神經性皮炎是一個慢性過程,比較難治,但臨床治癒後不復發的患者還是有的,重要的是患者的配合。 神經性皮炎瘙癢患者要注意三個方面: 首先,是要樹立信心,克服焦躁的情緒,穿全棉的內衣,如果在頸部,也要避免衣領的摩擦,千萬不要用熱水肥皂燙洗,以免加重皮損,禁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煙、酒; 其次不要隨便用葯,尤其是一些含有激素類的葯物,避免產生激素依賴性皮炎,會給治療帶來困難,也會使治療的時間更長; 最後,要到正規醫院的皮膚科請教醫生,確診後再對症用葯。
❺ 治皮膚瘙癢的辦法
出現皮膚癢一般多見於過敏、蕁麻疹、疥瘡等疾病引起,具體要通過檢查版才能確診,可以權到醫院皮膚科就診做一下身體檢查,看具體是那種疾病引起,根據病因進行治療。如果是過敏導致,可以用氯雷他定分散片等抗過敏葯物治療,外用爐甘石洗劑治療。
❻ 如何治療皮膚瘙癢
患上來皮膚瘙癢症之後,會讓源人坐立不安,全身的瘙癢是一種痛苦,所以皮膚瘙癢症患者必須要及時治療,搔癢百難耐會對人的心理造成一種負擔,只有及時把這種病治好度了之後,患者才能重新健康的生活下去,那麼皮膚瘙癢症怎麼治療吧!
皮膚瘙癢症的治療方法問
1、外用葯物的治療也是有一定作用的選擇正確的外用葯物,皮膚瘙癢的現象才會慢慢消失,冷卻劑和局部麻醉葯包括薄荷腦、樟腦、石炭酸,局麻葯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的混答合物恩納,對於治療皮膚瘙癢都是有一定功效的,堅持使用幾天之後,皮膚瘙癢的現象就會有所緩解。
2、進行系統性的治療也比較有必要,抗組胺葯、鈣劑、維生素C、硫內代硫酸鈉及鎮靜催眠等葯物,可根據病情選擇使用,患者自己不要隨便用葯,應該容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才能早點把皮膚搔癢的情況治好。
❼ 皮膚瘙癢有什麼好治療方法
皮膚瘙癢不能隨便抓撓皮膚,可以早日到皮膚科醫院來檢查治療。
❽ 治療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症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主要表現為陣發性瘙癢,尤以夜間為重,難以忍受,強烈地搔抓,直至皮破流血有疼痛感覺時為止。由於劇烈搔抓,往往引起條狀表皮剝脫和血痂,亦可有濕疹樣變、苔蘚樣變及色素沉著等繼發皮損。筆者多年來運用中葯加減四物湯結合阿司匹林治療老年皮膚瘙癢症40例,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現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40例病人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51~76歲;病程最短者1年,最長者6年。全部病例瘙癢呈陣發性,以夜間為重,軀干、四肢見程度不等的抓痕、血痂,少數伴有濕疹樣變及色素沉著。
2 治療方法
2.1 中葯治療 加減四物湯:制首烏12g,熟地12g,當歸10g,白芍12g,雞血藤10g,赤芍10g,五味子10g,菟絲子15g,生龍牡各15g,水煎20min,龍牡先煎20min,1日1劑,早晚2次分服,療程10天。
2.2 西葯治療 口服阿司匹林0.3g,1日3次,療程7天。
3 療效分析
3.1 療效標准 痊癒:皮損消退,局部皮膚恢復如常,瘙癢症狀消失,隨訪1年未復發。有效:瘙癢基本消失,皮損消失,1年內酗酒,過食辛辣有復發;無效:治療前後無明顯變化。
3.2 治療結果 本組病例中,痊癒27例,佔67.5%,有效11例佔27.5%,無效2例,總有效率95%。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73歲,退休幹部,全身瘙癢2年,以冬季為重,曾內服、外用西葯,療效甚微,2000年11月初診,症見四肢伸側面、腰、背、腹部表皮抓痕,間有血痂,以四肢、背、腰部明顯。雙小腿外側有少許濕疹樣變。採用加減四物湯服用10劑,阿司匹林治療7天,所有症狀消失,皮損處恢復如常。囑其忌食牛肉、辛辣等發物,忌用熱水燙洗和肥皂洗滌,隨訪4年,未再復發。
5 討論
皮膚瘙癢症發病因素比較復雜,包括內因或外因或兼而有之。老年性瘙癢症病因多由於皮脂腺機能減退、皮膚乾燥和退行性萎縮因素而引起。中醫認為血虛肝旺以致生風生燥、肌膚失養而成。治療上《外科大成·諸癢》中:「……若風熱內淫,血虛作癢者,又當涼血潤燥」。
制首烏、當歸、白芍、熟地養血滋陰,赤芍、雞血藤涼血補血,五味子、菟絲子、生龍牡滋養安神。阿司匹林中等劑量,老葯新用,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功能,起到活血祛瘀的作用,其止癢機制尚待進一步探討。
取中葯涼血潤燥,養血安神止癢,西葯活血祛瘀治療本病,中西葯結合,共同起到止癢之功能。總有效率達95%,不失是一種治療老年皮膚瘙癢症的良好方法。
❾ 怎樣治療皮膚瘙癢
患有皮膚瘙癢症的病人,如果能找出病因,即為最有效的治來療。一般的治療回要選用答一些葯物減輕症狀,消除痛苦,如應用止癢乙醇(酒精)、爐甘石洗劑、1%~2%薄荷腦軟膏、膚輕松軟膏等,都有一定的止癢效果。皮膚乾燥明顯者,應該使室內保持一定的濕度,或應用些護膚的油性軟膏,也有較好的療效。條件許可時,可以應用礦泉水做水療,如瘙癢部位較為局源限,用0.25%~0.5%普魯卡因1~2毫升,維生素B1100毫克,作鄰近瘙癢部位的穴位注射;劇烈而又頑固的瘙癢症,可以口服安定、利眠寧等鎮靜劑,或靜脈注射溴化鈉或葡萄糖酸鈣,也有口服煙酸取得顯效者;有人試用中草葯治療,如用蒼耳子根、葉,切碎煎濃湯,熏洗患處;苦參、川楝子、甘草各100克,煎湯洗患處,這些方法簡單,可供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