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孕婦皮膚瘙癢,一抓起風團,然後變成紅隔瘩
指導意見: 考慮是皮膚過敏,可以適當的用一些外用葯,注意孕期的個人衛生.外用爐甘石洗劑治療
② 皮膚瘙癢,一抓就會出現抓痕
你這個是
人工蕁麻疹
,在蕁麻疹類型中是比較頑固的一種,西葯和中葯都沒有太好的辦法,不過如果你堅持服葯可以控制症狀,我在臨床上採用不同類的
抗組胺葯
同時口服,
酮替芬
是必須的,效果不錯,你可以試試。
菏澤市中醫院
-皮膚科-
張秋華
住院醫師
③ 身上一撓就起疙瘩,各種部位,癢一抓就起大片的抓痕,越撓越癢,忍一會自己就退下去了(圖)
你這個是蕁麻疹的皮膚劃痕征的很典型的病例。對於持續起的蕁麻內疹,除了不再接觸過容敏原、避免辛辣、酒類、減少洗澡的刺激以外,葯物系統的治療一段吧。對於你這種情況,我平時的用葯習慣是:
10%葡萄糖酸鈣10ml /
維生素C 1.0g / *3 靜脈滴注 1次/天
5%葡萄糖100ml /
如果你沒有輸液的條件,推薦:
氯雷他定片 10mg/次 3次/天
馬來酸氯苯那敏片(撲爾敏)8mg/次 2次/天
羥苯磺酸鈣 2片/天
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與氯雷他定同時服用1次/天
外用爐甘石洗劑 大面積擦塗,7天後逐步減量,直到停葯。
復診。
④ 背部、腿部感覺很癢,一撓就有很明顯的抓痕,並且起細密的疙瘩,尋醫問葯。
皮膚的症狀已經被你的撓痕所掩蓋,所以看不出具體是什麼感染,不過根據您的經歷可能是蟎蟲或者某種東西過敏,可以先塗抹皮炎平軟膏,看有沒有效果,從而判斷是不是過敏,如果沒有效果,可以採用具有抗菌效果的諸如百多邦之類的軟膏塗抹。
還是建議去醫院檢查,但是盡量避免抓撓,否則不易確診。
⑤ 全身皮膚瘙癢一抓就出現明顯凸起紅腫抓痕
1、這是皮膚劃痕症又叫人工蕁麻疹,用手指甲或鈍器在皮膚上進行機械性刺激,專於劃痕處產生瘙癢屬的隆起性風團,也可因緊束腰帶或襪帶等因素而在緊壓處產生風團,伴瘙癢,不久消退。病因難找可能與葯物、細菌、真菌感染、蟲咬等因素有關。可分為單純性劃痕症和症狀性劃痕症兩種。症狀性劃痕症又分為刻型和延遲型劃痕症,均由變態反應引起。臨床上最常見是刻型劃痕症,多見於青年。2、此病原因很難找,如果能找到病因,治療後很就能治好。治療上主要給予抗過敏治療為主,如果超過1個月就形成慢性的,治療有點困難,但是治療1-2個月大部分能治好。處理:左西替利嗪膠囊,1粒,每天早上1粒,咪唑斯汀片,每天1次晚上服;服用2周後,兩種葯交替服用(就是今天服一種,明天服另一種)。
⑥ 身上發癢 一撓就是一道道抓痕 而且特別癢 撓到哪兒哪兒癢 撓完一會就下去了 都兩年了 一直好不了 求治療
免疫力低下,而且是比較敏感性皮膚,建議別總洗澡,可以適當吃些提高免疫力的葯物,
⑦ 皮膚瘙癢抓了以後會出現抓痕這是為什麼
搜索一下蕁麻疹。。
⑧ 皮膚經常癢,特別是晚上,後背和腿比較嚴重,一撓皮膚就會起一條一條的抓痕,經常在睡覺的時候把皮膚抓破
人工性蕁麻疹(factitious unicatia):又稱皮膚劃痕症(dermatographism):①患者皮膚對外界機械性刺激非常敏感內,皮膚上通常無風團,若用指甲或鈍器劃皮容膚時,即發生與劃痕相一致的條狀隆起(圖1,2),不久消退,伴有瘙癢;②可發於任何年齡,無明顯發病原因。體內感染病灶、糖尿病、甲狀腺功能障礙、絕經期等與發病有關,也可由葯物引起如青黴素,也有認為與皮膚肥大細胞存在某種異常功能有關;③病程不定,可持續數月或長期存在;④有極少數皮膚劃痕症消退0.5h~6h後,風團反應又在原位出現,並可持續至48h,此稱延遲性皮膚劃痕症(delayed dermatographism)。
單純治療性皮膚劃痕症一般無需治療。對於症狀性皮膚劃痕病,首先應盡可能找到並去除致病因素,如正用青黴素的病人應立即停用青黴素;伴有細菌感染者應抗感染治療;伴有足癬等真菌感染者可抗真菌治療等。其次可採用抗組胺類葯物,如撲爾敏、安太樂等,有一定療效。另外可輔助用些降低血管壁通透性的葯物,如維生素C、鈣劑等。值得注意的是,有皮膚劃痕症的患者患有其他感染性疾患時,不宜採用青黴素治療。
⑨ 孕婦身上癢是為什麼謝謝
有位孕婦懷孕7個月的時候,身上出現不明原因的瘙癢,開始不在意。可後來身上越來越癢,到了夜間,胸腹部癢得難受,她把身上都抓爛了。實在受不了才在家人的陪同下去醫院,不去看婦科而去了皮膚科,皮膚科的醫生認為是一般的皮膚瘙癢症但到臨產住進醫院時,婦產科醫生發現她全身抓痕累累,也無正常的胎動,仔細詢問並通過檢查,診斷她患了「ICP」即「妊娠期肝內膽汁瘀積綜合症」。醫生趕緊採取措施但為時已晚,孩子出生時就已死亡。 目前「ICP」發生的確切病因及機理尚不清楚,一般認為是由於孕婦肝臟對妊娠生理性增高的雌激素產生異常代謝,導致母體膽汁酸瘀積所致。 婦產科專家認為,孕婦在妊娠期出現皮膚瘙癢症,約有4.2%—5%是患了「ICP」即「妊娠期肝內膽汁瘀積綜合症」。皮膚瘙癢常是首發症狀,80%在30孕周開始出現,從輕度瘙癢直至嚴重的全身瘙癢,通常最先發生在手掌和腳掌,漸漸延至四肢和胸腹背部,少數人累及面部,夜間比白天嚴重些,約有20%的孕婦,瘙癢發生後2至3周,可出現尿黃和鞏膜黃疸。 這種病對腹中胎兒的危害性很大,但許多孕婦患了皮膚瘙癢症並未能引起重視,總以為是皮膚病而直接去找皮膚科醫生看,待臨產時才發覺已貽誤了防治時機。所以孕婦發現身上癢時,千萬不可掉以輕心,要立即上醫院 參考資料:http://www.fgav.com/shop/proctdetail/C5C0C9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