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荔浦芋頭種植方法.
整地開溝。地整好後,按80-100厘米行距開溝,溝寬50厘米,溝深35厘米,然後進行溝內施肥。
(1)代森錳鋅皮膚過敏擴展閱讀:
荔浦芋頭主要病蟲害防治:
1.芋疫病。屬真菌性病害,主要為害葉柄葉片和球莖,在6-8月為發病高峰期。高溫、多濕或時雨時晴,容易發生,過度密植和偏施氮肥,生長旺盛,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以防為主,發病前於5月中旬開始用葯,可選用保護性殺菌劑如代森錳鋅,分別加入疫霜靈、甲霜靈、安克等交替使用,7-10天噴-次。施葯時應掌握好天氣,選擇雨前噴葯,同時噴灑葯液要均勻,葉背、葉面、葉柄都要噴到。
2.軟腐病。屬細菌性病害,為害地下球莖及葉柄基部,整個生長期都可發病。防治方法:加強肥水管理,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帶走,同時在病穴周圍撒石灰。
葯劑防治:可用農用鏈黴素、百菌清灌根,施用時可在施肥前、培土後、割仔芋後各施-次。同時在常年發病重的地域每次用葯都應加農用鏈黴素,嚴防地下害蟲及控制水分。
3.芋污班病。僅為害葉片,防治方法:可用百菌清、甲基硫菌靈於發病初期開始防治,隔7-10天再噴施-次。
參考資料:荔浦芋頭網路B. 吃葯過敏身上起了很多包不吃葯自己能消退嗎
生理鹽水敷臉可以有效的清潔皮膚,可以有效的去除臉部的油脂,預防痘痘。 生理鹽水敷臉的方法: 1、首先,要把手洗干凈,因為手是很容易粘上細菌的,臟的手對洗臉沒有一點好處,所以在洗臉前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凈。 2、其次,可以先用洗面奶先把臉洗干凈,視每人自身情況而定。 3、之後,將鹽水像抹洗面奶一樣遍抹面部(眼部除外),輕輕劃圈按摩,手上的力度一定要輕,然後再用清水洗凈。隨後用俞敏套裝保濕舒緩。 4、注意:油性皮膚和每天化妝的人在夏季可以每天都用食鹽洗面一次(最好是在晚上清洗),乾性和中性皮膚者則隔兩三天洗一次。
|
|
|
四季桔病蟲害防治要注意有效防治介殼蟲、紅蜘蛛、蚜蟲和白粉病等病蟲害。
炭疽病
加強栽培管理,防止偏施氮肥;春、夏梢抽發期和果實成熟前,可選用代森錳鋅、松枝酸銅、代森鋅、百菌清等噴布樹冠,15天左右噴一次,連續3-4次。
腳腐病
及時排水,改善園內透光通風條件,加強對天牛和其他樹干害蟲的防治;選用枳、枳橙、香橙等抗病砧木,對已感病植株,可用抗病砧木接換砧。葯劑防止:刮除病斑後塗葯,常用葯劑有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
蟎類
(柑桔紅蜘蛛、四斑黃蜘蛛銹壁虱)。開花前後(3-5月)和秋季(9-11月)是防治紅蜘蛛的重點時期:花前蟲口密度達1-2頭/葉,花後和秋季達5-6頭/葉即需進行防治。春梢抽發期、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為銹虱防治主要時期:當年生春梢葉背初現鐵銹色;葉或果上蟲口密度達每葉2-3頭時即時防治。常用葯劑有噻蟎酮、達蟎靈、炔蟎特、溴蟎酯、雙甲眯等,注意保護長須蟎、鈍蟎、食蟎瓢蟲、日本方頭甲和草蛉等天敵。
蚧類
(矢尖蚧、紅蠟蚧、吹棉蚧等)。葯物防治重點時期:矢尖蚧為第一代若蟲期,紅蠟蚧為幼蟲期大量上梢為害時期(一般為5月上、中旬至6月中旬),吹棉蚧為幼蟲盛發階段。常用葯劑陰噻嗪酮、殺撲磷、苦參鹼+煙鹼、樂斯本、機油乳劑等。注意改善園內通風透光條件;保護和利用日本方頭甲、紅點唇瓢蟲、草蛉、黃金蚜小蜂、澳洲瓢蟲、大紅瓢蟲等天敵。
蚜蟲
新梢被害率達25%,應即時噴葯防治。常用葯劑有叮蟲脒、樂果、丁硫克威等。應注意保護七星瓢蟲、大草蛉、食蚜蠅、蚜小蜂等,剪除越冬蟲卵,減少害蟲基數。
潛葉蛾
防治的重點時期為夏、秋梢抽發期(7月上中旬)。及時抹除零星抽發的夏秋梢,結合肥水管理,促使植株抽發的新梢健壯整齊。葯劑防治:新梢抽發至1-50px時噴葯,7-10天噴一次,連續2-3次。常用葯劑有阿維菌素、殺螟丹、氯氟氰菊酯等。
天牛類
5-8月,晴天中午人工捕殺星天牛和綠桔天牛成蟲,傍晚捕殺褐天牛成蟲;及時削除蟲卵、初孵幼蟲和剪除被害枝梢;用棉花或棉紗浸濕樂果等殺蟲劑原葯後堵塞蟲孔,再將蟲孔用泥土封閉,以毒殺幼蟲。
花蕾蛆
現蕾時選用甲敵粉、二嗪農顆粒等加細土混勻後撒施於樹盤土面,每7天一次,連續2-3次;當花蕾直徑為2-3mm時(現白時)選用硫磷、敵百蟲等噴樹冠;盡早摘除受害花蕾,集中深埋或煮沸;冬季深翻園土,可消滅部分越冬害蟲蛹。
C. 請各位高人幫俺看看這是什麼植物
黃獨(Dioscorea bulbifera L.)
葯品名:黃葯子 薯蕷科 薯蕷屬
為植物黃內獨 塊莖容。
http://www.plantphoto.cn/tu.aspx?id=14963D. 綠蘿有毒嗎
綠蘿是有毒的,但毒性不強。
綠蘿不會散發有毒氣體,但是它的汁液是有少量專毒素的,因此只要注意不去屬食用就好了。尤其是家裡有年齡較小的寶寶的,格外要小心,最好把綠蘿放在孩子摘不到葉子的地方。另外如果是水培的綠蘿,其水培的水也不能喝哦,如果不慎誤食,要馬上去醫院急診就診,不可耽誤。
(4)代森錳鋅皮膚過敏擴展閱讀:
綠蘿的作用
1.有效的「空氣凈化器」——現在家裡搞裝修、廚房油煙多都少不了要放幾盆綠蘿去凈化下空氣,給家裡去去毒,這是因為綠蘿能有效吸收空氣中甲醛、苯和三氯乙烯等有害氣體,一般每10平米放1盆即可。
2.清新的裝飾——綠蘿可以水培也可以土養,只要養護得當,綠蘿還會長出長長的藤蔓,給家裡增添一道道「綠色的瀑布」,甚是好看。
3.治療跌打損傷——在家裡磕著碰著了,如果有淤青,只要摘幾片綠蘿葉子,搗爛敷在傷口處就能起到活血散瘀的作用,不過記得要將葉子洗干凈。
參考資料:人民網——小貓偷吃綠蘿中毒上吐下瀉
網路——綠蘿
E. 青島青醫附屬醫院看皮膚過敏怎麼樣效果好嗎
綠蘿炭疽病
該病菌多危害葉片中段,也可危害花朵。初時,病部出現濕性紅褐色或黑褐色小膿皰狀斑點,斑點周邊有褪綠色暈,擴大後,呈 長橢圓形或長條形斑塊,邊緣為黑褐色,內部為黃褐色,並有由暗色斑點匯聚成的帶環狀斑紋。由於它的斑色黑褐,因而也被稱為 ,黑斑病或黑褐病。株生長期內可重復侵染。
防治方法
1、能防治炭疽病的農葯很多,如代森錳鋅、多菌靈、托布津、炭特靈等,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德國產的「施保功」1 500倍液為治療炭疽病的特效葯。
黃葉
(1)冬季買回來的綠蘿一般受過凍,所以放在室內會很快出現黃葉現象,等這些受凍發黃葉片落完後,春節還會重新發新葉。
(4)一般新買的綠蘿到新環境都有1個月左右的適應期,底部黃葉屬正常,不過切記:黃葉或死葉不要直接剝掉,要從葉柄中部剪斷,這樣避免直接剝離造成過多水分流失和增加傷口,從而導致上部的葉片還會發黃。
(3)綠蘿雖不怕陰暗,但很暗的環境也會造成黃葉,可以定期移動位置調到光線好的地方;同時也不能暴曬,強光下過分暴曬,不僅會造成黃葉落葉,還會導致整株死亡。
(4)盆土過干或過濕,兩種情況都會造成代謝失常,根系受損而導致黃葉落葉。
(5)缺肥,營養不良也會出現黃葉,此時應及時補充肥料。
(6)可以適當的用啤酒施肥,方法:按1:1的比例啤酒兌水,噴灑莖葉即可。
(7)追肥過多也容易造成燒根現象,導致葉片發黃枯萎,可以用水稀釋肥料讓養分隨水流走。
病蟲災害
綠蘿植物很容易受到害蟲和病原體的問題。典型的害蟲影響綠蘿包括粉介殼蟲,紅蜘蛛,介殼蟲。粉介殼蟲通常是最常見的,並且可以使用酒精殺蟲,棉簽,除去,或用手取出。
典型病原體(真菌和細菌)影響綠蘿范圍的品種,通常會導致根腐病,葉斑病和枯萎。小心,不要過度澆水防止導致根腐病的發生。當選擇購買綠蘿植物,從盆中取出植物檢查其根。看看其是否有完整而健康的根。綠蘿又名黃金葛,原產熱帶雨林地區,為天南星科常綠藤本植物。越冬溫度不應低於 15℃,盆土要保持濕潤,應經常向葉面噴水,提高空氣濕度,以利於氣生根的生長。旺盛生長法。F. 殺菌葯有哪些
氫氧化鈉(又稱苛性鈉、燒鹼,對細菌、病毒和芽孢有強大的殺滅作用,臨床上常用1%~2%的溶液,本品有強烈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因而消毒完畢,沖洗干凈後再放入犬)、高錳酸鉀(為強氧化劑,臨床上用3%~4%的溶液治療皮炎或與福爾馬林合用做甲醛蒸熏消毒預防傳染病)、福爾馬林、新潔爾滅(膠狀液體,對一般細菌具有強大的殺滅作用,特點是毒性低、無腐蝕、性質穩定、能長期保存、消毒對象廣泛、效力強、速度快,但對病毒的作用效果差,臨床上應用0.1%的溶液進行器械、皮膚消毒,應用0.5%~2%水溶液噴霧殺滅病原菌)、生石灰(用時將生石灰1份加水1份製成熟石灰,然後用水配製成10%~20%的混懸液的石灰乳用於消毒。石灰乳具有較強的消毒作用,但不能殺滅細菌芽胞,同時應現用現配不可放置過久。生石灰1千克加水350毫升化開而成的粉末,也可進行消毒。要注意直接把生石灰粉撒在乾燥的地面上,不能發生消毒作用,反而會使犬蹄部乾燥開裂)、草木灰、漂白粉(是一種廣泛應用的消毒劑,遇水產生極不穩定的次氯酸,次氯酸易離解產生氧原子和氯離子,通過氧化和氯化作用,而呈現強大而迅速的殺菌作用。5%溶液可殺滅一般性病原菌,10%~20%溶液可殺滅芽胞)、來蘇兒、次氯酸鈉(為廣譜消毒劑,因易於分解,不易保存,未能廣泛應用。對細菌、病毒、真菌均有較強的殺滅作用)、滅毒凈(具有一般消毒劑的特點,其獨特之處是可作為動物食品添加劑,有增強食慾、止痢等功效。對泔水、動物食品、飼料、飲水消毒安全可靠,效力高,無任何毒副作用和刺激性,對環境不構成任何污染。本品為白色結晶小顆粒,極易溶解於水,溶解後呈微濁狀稍有泡沬)、日新雙氧氯毒殺消毒液(二元復配型的超強殺菌殺病毒力、超廣譜的消毒劑,特點為強氧化劑,具有氯制劑、有機酸、普通氧化劑的所有優點;三重殺菌殺病毒方式,用量小,殺菌殺病毒能力強,起效快,持續時間長,安全可靠,且無抗葯性,無殘留;對各種病原微生物均高度敏感、呈強殺滅作用並具有持久凈化、除臭功效)、龍膽紫、酒精(常用的皮膚消毒劑,濃度為75%,能殺死一般細菌,對芽孢、病毒無效)、碘酒、雙氧水、殺特靈、百毒殺(無色、無味、無毒、無刺激、無腐蝕,能殺滅細菌、病毒、黴菌,不受外界環境影響,低濃度瞬間殺菌,臨床上常用於飲水、環境、器械、口服、噴霧、沖洗等消毒)、威島牌消毒劑(對病毒有效,可帶犬消毒)、菌毒殺(廣譜速效復方型消毒劑,無毒、無臭、無刺激,可帶犬消毒)、愛迪伏(對病毒有顯著滅活作用,可帶犬消毒)、消毒王等等。
G. 山葯是葯材不
山葯烹飪味道非常鮮美~我們貴州人都很喜歡吃~他也可以用來如葯~
最簡內單的吃法就是燉雞的時候容,雞燉熟了以後~把山葯切成塊狀~放進鍋里一起煮~不要太小~太小了會燒融掉.大概4~5厘米長的塊狀吧~如果還需要其他的烹飪方法~消息我就行
樓上的很搞笑...是不是沒吃過?H. 殺毒礬與明礬的關系
殺毒礬,又名:惡霜靈錳鋅,英文名:oxadixyl.mancozeb,化學構成:2-甲氧基-N-(2-氧代-1,3-惡唑烷-3-′基)乙醯胺-N-(2′,6′-二甲基苯),劑型:64%,毒性:LD50,大白鼠急性經口3380(雄)、1860(雌),小白鼠急性經口1860(雄)、2150(雌),雄大白鼠急性經皮大於2000。對兔眼睛和皮膚物刺激作用,對豚鼠皮膚無過敏性。
折疊編輯本段作用特點
(口惡)霜靈和代森錳鋅復合劑,(口惡)霜靈內吸性,進入植物體內後向頂傳導能力很強,有良好的保護和治療、鏟除活性,葯效可持續13-15天。但其抗菌活性僅限於卵菌綱。代森錳鋅是廣譜殺菌劑,與(口惡)霜靈混配後有增效和擴大殺菌譜的作用,具有治療和保護為雙重作用的廣譜性殺菌劑
農用殺菌劑。對霜霉目病源菌具有很高的防效,有保護和治療作用,持效期長。田間試驗表明,以250mg/L使用,持效期9~10天,對病害的治療作用達3天以上;以500mg/L防治葡萄霜霉病,持效期16天以上,8mg/L為2天,30~120mg/L為7~11天。與代森錳鋅渾身,其防效高於與滅菌丹、銅制劑混用,長期使用一產生抗葯性,影響葯效,國內升級替代葯劑38%惡霜嘧銅菌酯
明礬,又名白礬,是明礬石的提煉品,化學名稱叫硫酸鉀鋁。明礬不只用作化工原料,還可用於凈水。明礬性寒味酸澀,具有較強的收斂作用,中醫認為明礬具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止血止瀉,清熱消痰的功效。此外,明礬還是傳統的食品改良劑和膨鬆劑,常用作油條、粉絲、米粉等食品生產的添加劑。但是由於明礬的化學成份為硫酸鋁鉀,含有鋁離子,所以過量攝入會影響人體對鐵、鈣等成份的吸收,導致骨質疏鬆、貧血,甚至影響神經細胞的發育。因此,一些營養專家提出,要盡量少吃含有明礬的食品。
對明礬的用量國家沒有硬性的規定,因為是根據各種產品生產的需要而各有不同,但明礬中含有大量的鋁,因為法規只對鋁的殘留量作出了規定.根據國家食品添加劑的衛生標准,明礬的最大使用量為「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但鋁的殘留量應≤100mg/kg.
明礬含有鋁,所以它有很大的毒害性。鋁本身很容易在人體中蓄積,比如說在大腦、腎、肝、脾等器官都可能產生蓄積,如果在大腦中產生沉積就容易引起老年痴呆、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等症狀!I. 皮膚壓紅的程度分級
花生長於滋養補益,有助於延年益壽,所以民間又稱「長生果」,並且和黃豆一樣被譽為「植物肉」、「素中之葷」。花生的營養價值比糧食類高,可與雞蛋、牛奶、肉類等一些動物性食物媲美。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適宜製造各種營養 食品。 現在又有一種彩色花生,又稱多彩花生,多色花生,五彩花生。 花生的種子(俗稱-花生仁) 性味歸經及葯用: 性味歸經:甘、平,入脾、肺。 功能作用:健脾和胃、利腎去水、理氣通乳、治諸血症。 花生中的維生素K有止血作用。花生紅衣的止血作用比花生更高出50倍,對多種出血性疾病都有良好的止血功效。 花生含有維生素E和一定量的鋅,能增強記憶,抗老化,延緩腦功能衰退,滋潤皮膚。 花生含有的維生素C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有助於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 《本草綱目》載:「花生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補氣、清咽止癢」。 《葯性考》載:「食用花生養胃醒脾,滑腸潤燥」。 適用人群: 老少均可食用。 病後體虛、手術病人恢復期以及婦女孕期產後進食花生均有補養效果。 適用量 每天80-100克即可。 特別提示 將花生連紅衣一起與紅棗配合使用,既可補虛,又能止血,最宜於身體虛弱的出血病人。 花生炒熟或油炸後,性質熱燥,不宜多食。 在花生的諸多吃法中以燉吃為最佳。這樣既避免了招牌營養素的破壞,又具有了不溫不火、口感潮潤、入口好爛、易於消化的特點,老少皆宜。 健康紅綠燈 花生含油脂多,消化時需要多耗膽汁,故膽病患者不宜食用。 花生能增進血凝,促進血栓形成,故患血黏度高或有血栓的人不宜食用。 花生霉變後含有大量致癌物質——黃麴黴素,所以霉變的花生千萬不要吃。 主要營養素 維生素 (毫克)A (微克)B1B2B6B12 (微克)C D (微克) E 60.850.10.46-14-2.93 生物素(微克) K (微克)P (微克) 胡蘿卜素葉酸 (微克)泛酸煙酸礦物質元素 (毫克) 鈣 -100-0.01761714.18 鐵磷鉀鈉銅鎂鋅 (微克) (微克) [編輯本段]國內分布: 花生為豆科作物,優質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種之一,又名「落花生」或「長生果」。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於南美洲熱帶、亞熱帶地區。約於十六世紀傳入我國,十九世紀末有所發展。現在全國各地均有種植,主要分布於遼寧、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福建、廣東、廣西、四川等省(區)。 花生的果實為莢果,通常分為大中小三種,形狀有蠶繭形,串珠形和曲棍形。蠶繭形的莢果多具有種子2粒,串珠形和曲棍形的莢果,一般都具有種子3粒以上。果殼的顏色多為黃白色,也有黃褐色、褐色或黃色的,這與花生的品種及土質有關。花生果殼內的種子通稱為花生米或花生仁,由種皮、子葉和胚三部分組成。種皮的顏色為淡褐色或淺紅色。種皮內為兩片子葉,呈乳白色或象牙色。 花生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內含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據測定花生果內脂肪含量為44%-45%,蛋白質含量為24-36%,含糖量為20%左右。並含有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含量也很豐富,特別是含有人體必須的氨基酸,有促進腦細胞發育,增強記憶的功能。 花生種子富含油脂,從花生仁中提取油脂呈淡黃色,透明、芳香宜人,是優質的食用油。花生油很難溶於乙醇,人們可以通過將花生油注入70%乙醇溶液加熱至39-40.8度,看其混濁程度,來鑒定花生油是否為純品。 花生油 花生油是將花生仁經過制浸而成的油。花生油屬於不幹燥性油,色澤淡黃,透明度好,清香可口,是優良烹調用油。 花生是一種營養食品 形態特徵 花生花卉 花生為圓錐根系,入土可達2米,但主要分布在地面下30厘米左右的耕作層中。 根上著生直徑1~3毫米的豇豆族根瘤菌。主莖直立,綠色,有的品種帶有不同深淺的花青素,中上部呈稜角狀,中空。主莖高度因品種和栽培條件而異,高的可達1米以上。主莖上生第1次分枝,其與主莖的角度因品種類型而異,約30°~90°。通常直立型花生主莖高於分枝,匍匐型或半蔓型則分枝比主莖長。1次分枝上著生2次分枝和花序。葉互生, 為4小葉偶數羽狀復葉,某些品種也可見多小葉的畸形葉,有葉柄和托葉,小葉片橢圓、長橢圓、倒卵和寬倒卵形,也有細長披針形小葉,葉面較光滑,葉背略顯灰色,主脈明顯,有茸毛,葉柄和小葉基部都有葉枕,可以感受光線的刺激而使葉枕薄壁細胞的膨壓發生變化,導致小葉晝開夜閉,閉合時葉柄下垂。 總狀花序,每個花序一般可著生4~7朵花,多的可達10朵以上而形成長花枝,蝶形花,橙黃色,旗瓣上帶有深淺程度不同的紫紅色條紋。雄蕊10個,2個退化,8個具有花葯。柱頭羽毛狀,子房基部有子房柄,受精後一群能分生的細胞迅速分裂,約經3~6天伸長形成綠色帶紫的棍狀物,稱果針,一般長10~15厘米。有時可見花萼管基部套在果針梢端上,頂著受精後已凋萎的花器。這時子房位於果針的梢端,外有若干層細胞的帽狀物保護。花生開花後會開始生長紅紫色頭尖尖像氣根一樣的子房柄,其伸入土中尖端會形成乳白色小小的豆莢(花生豆莢),果針花生的種子伸長後向地生長,將子房送入土中,達到一定深度後,子房開始向水平方向生長發育而形成莢果。這時需要黑暗條件。莢果本身也有一定的吸收功能,其發育所需要的鈣質,都由莢果直接從土壤中吸收。果針入土的難易與花在植株上著生的位置有關。開花部位過高,或因莖枝過於纖弱,遇風雨時易變動位置,因而影響果針向地的角度,入土較難。匍匐型花生的果針由於距離土面近,角度適宜,入土結莢率最高。直立或叢生型花生如莖枝節間短,近主莖基部多分枝且能連續開花的,才有較高的入土結莢率。 類型和品種 中國花生品種可分為4個主要類型:①普通型。側枝上交替著生花序,分枝多,葉片倒卵圓形。深綠色。株叢直立、叢生以至匍匐。果形較大。種子長圓柱形。生育期較長。②龍生型。植株匍匐,交替開花,多毛花生茸,有花青素,莢果有龍骨(背脊)和勾嘴,曲棍狀。果殼網紋深,果針脆弱易斷。③珍珠豆型。側枝近主莖,可連續著生若乾花序節,僅少數 2次分枝。葉片橢圓形,淺綠色或綠色。植株直立或叢生。果型較小。種子桃形。休眠性弱。④多粒型。側枝每節均可著生花序,很少有 2次分枝,主莖有花序。植株高大,莖枝上有明顯的花青素。莢果棍棒狀,以3~4粒種子莢果佔多數。種子圓柱型。中國在生產上曾大面積栽培的品種類型不一,大多數是珍珠豆型和普通型叢生花生。通過兩個類型間的雜交育成的品種,在生產上顯示出一定優越性。現在世界上高產、穩產、推廣面積最大的品種是美國「佛羅蔓生」,也屬類型間雜交種,佔美國當前花生生產面積的90%以上。「馬庫魯紅」對葉斑病也有一定抗性,曾是世界上普遍利用的一個品種。中國的「協抗青」對花生細菌性枯萎病的抗性較優。 [編輯本段]生理特性 花生對微酸性土壤有一定適應能力,是開發紅壤土的先鋒作物;但偏高的土壤酸度需施用石灰等鈣質肥料中和短日照作物,但對光周期並不太敏感。需較高熱量,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2℃以上時才能播種;主要生育期中要求20~28℃的氣溫,秋季氣溫降至11℃左右時,莢果即停止發育。中國花生產區生育期平均積溫均在3500℃左右。生育期100~150天,個別晚熟品種可達180天。一般早熟品種種子休眠期短, 遲熟品種休眠期長,龍生型品種休眠性最強。花生種子的休眠性除受種皮影響外,並與胚內某些激素類物質有關。用乙烯利、激動素等化學物質、曬種和適溫催芽可解除休眠。 土壤中的花生根瘤菌受根系分泌物的吸引,通過表皮細胞進入皮層細胞內分裂繁殖,使細胞受刺激而形成根瘤。這個時期是寄生關系,而後根瘤菌固氮活動加強,才成為共生。花生生育末期,由於根系折斷,根瘤破裂,根瘤菌又回歸土中營腐生生活。適宜根瘤菌繁殖的溫度為18~30℃,水分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pH5.5~7.2。土壤中硝酸態氮過多時,對根瘤菌固氮有抑製作用,故生長初期應適當控制氮素的施用。增施磷、鉀、鈣肥能促進根瘤菌繁殖及提高固氮能力。 [ 綠色食品花生生產技術 1.產地選擇。(1)產地環境。應符合綠色食品NY/T391-2000的要求。(2)土壤。選擇色澤淺,質地疏鬆,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2.品種選用。選用經審定推廣的、生育期適宜、比較早熟、株型緊湊、結莢集中、抗旱性較強、較抗葉斑病、理化指標符合綠色食品花生要求的品種。主要有:唐油四號、白沙1016、錦花5號、大白沙、魯花十二等。 3.種子播前處理。(1)發芽試驗。要求發芽率達95%以上。(2)曬種與剝殼。播前要帶殼曬種,選晴天9~15時,在乾燥的地方,把花生平鋪在席子上,厚10cm左右,每隔1~2小時翻動1次,曬2~3天。剝殼時間以播種前10~15天為好。(3)分級粒選。選種仁大而整齊、籽粒飽滿、色澤好,沒有機械損傷的一級、二級大粒作種,淘汰三級小粒。(4)根瘤菌拌種。種子拌花生根瘤菌粉,每667平方米用種量加根瘤菌粉25g,菌粉加清水100~150ml調成菌液,均勻地拌在種子上。 4.整地與施肥。(1)整地。秋季前茬收割後,滅茬,秋翻、耙、壓後做成新壟。准備地膜覆蓋栽培的地塊,做成底寬75~80cm、畦高5cm,畦面寬65~70cm的畦,畦與畦中間做成20~25cm寬,15cm高的小壟,以備播種時取土用。(2)施肥。優先選用經綠色食品管理部門認定的綠色食品專用肥。隨秋整地作壟,施腐熟圈糞、炕洞土、漚制綠肥等。施1.5萬~3.0萬kg/公頃,壟作開溝、疏施,畦作撒施。壟作栽培也可在播種當年下種前疏施農肥。播種時,施磷酸二銨150~225kg/公頃、硫酸鉀75~120kg/公頃作種肥。酸性土壤隨基肥施石灰。如pH值(酸鹼度)6.0~6.5,施石灰450kg/公頃,pH值為5.5~6.0,施石灰675kg/公頃。 5.播種。(1)播種期。春季5cm土層地溫穩定在12℃時,珍珠豆型花生即可播種。約在4月底至5月上旬,地膜覆蓋栽培可稍提前7~10天。(2)播種密度與方式。壟作:壟距50cm,穴距13~17cm,即12萬~15萬穴/公頃,每穴播兩粒。地膜覆蓋畦作:一畦兩行,小行距40cm,穴距13~17cm,每穴兩粒,即12萬~15萬穴/公頃。(3)播種方法。壟作:開溝深5cm左右,因墒情而定。先施種肥,再以每穴兩粒等距離下種,均勻覆土;鎮壓。覆膜栽培:分先播種後覆膜和先覆膜後播種兩種方法。先播種後覆膜可採用機械或人工進行。機械播種可一次性完成整地、施肥、噴施除草劑、播種、覆膜、壓土等工序。人工方法在畦面平行開兩條相距40cm的溝,深4~5cm,畦面兩側均留13~15cm。溝內先施種肥,再以每穴兩粒等距下種,務使肥種隔離,均勻覆土,使畦面中間稍鼓呈微弧形,要求地表整齊,土壤細碎。然後,噴除草劑乙萆胺,每667平方米用量40~60ml,對水50~75kg噴灑。如墒情不好,要加大對水量,均勻噴灑,使土壤保持濕潤。最後,用機械覆膜或人工覆膜,要求膜與畦面貼實無折皺,兩邊攢土將地膜壓實。最後在播種帶的膜面上覆土成10~12cm寬、6~8cm高的小壠。 6.田間管理。(1)壟做栽培的田間管理。清棵蹲苗:苗基本出齊時進行。先拔除苗周雜草,然後把土扒開,使子葉露出地面。注意不要傷根。清棵後經半個月左右再填土埋窩。中耕除草:在苗期、團棵期、花期進行3次中耕除草。掌握「淺、深、淺」的原則,注意防止苗期中耕雍土壓苗;花期中耕防止損傷果針。培土:開花後半個月進行培土,不要過厚,以3cm為宜。(2)覆膜栽培的田間管理。覆膜到出苗期間,發現薄膜破口或覆蓋不嚴時,及時用上重新壓埋、堵嚴。當幼苗破膜拱土,開始露出真葉時,扒去膜上的土,使子葉露於地表。發現缺穴,立即用催出芽的種子補種。開花前在畦溝內進行1次中耕除草。在開花下針到莢果充實期間,根據花生長勢,可在葉面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500倍溶液2~3次。在此期間,如遇乾旱,要及時灌水。 7.病蟲害防治。見下文。 8.收獲。中下部葉片轉黃脫落,多數莢果果殼硬化,種子顆粒飽滿、光潤、呈現品種特有的色澤,可開始收獲。 選晴天用人工或機械拔收、刨收、犁收均可,起收後就地鋪曬,曬到莢果搖動有響聲時,運回場院堆垛,莢果朝外,繼續風干。約經30天,充分乾燥後摘果,去除秕果,再充分晾曬,方可入庫儲藏。 [編輯本段]病蟲害及防治 1.病毒病 我國花生病毒病主要有輕斑駁、黃花葉、普通花葉、芽枯等不同類型的病害。 花生輕斑駁病毒病,由花生條紋病毒引起,感病植株首先在頂端嫩葉上出現褪綠斑,隨後發展成淺綠與綠色相間的輕斑駁、斑駁,沿葉脈有斷續綠色條紋以及橡樹葉花葉等各種症狀。早期感病植株,稍矮化,後期矮化不明顯。輕斑駁病在田間流行具有發病早,擴散快,形成高峰早,流行頻率高的特點。 花生黃花葉病毒病,由黃瓜花葉病毒引起,病株開始在頂端嫩葉上出現褪綠黃斑,葉片捲曲。隨後發展成黃綠相間的黃花葉,網狀明脈和綠色條紋等各種症狀。病株中等矮化。黃花葉病的滸具有發生早,形成高峰早的特點。 花生普通花葉病毒病,由花知矮化病毒引起,病株開始在頂端嫩葉出現脈淡或褪綠斑,隨後發展成淺綠色相間的普通花葉症狀。沿側脈出現國徽狀小綠色條紋和斑點。葉片變窄,葉緣波狀扭曲。病株中度矮化,所結莢果多為小果,普通花葉病在花生生長前期發展緩慢,到生育中後期進入高峰,年份流行頻率較低。 花生芽枯病,由番茄斑萎病毒引起,病株開始在頂端葉片上出現很多伴有壞死的褪綠黃斑或環斑。有的葉片壞死,沿葉柄和頂端表皮下維管束褐色壞列,並可導致頂端枯死。頂端生長受到抑制,節間縮短,植株明顯矮化。 花生病毒病是花生的主要病害之一,嚴重影響著花生的產量和品質,在我國北方生產區,尤為嚴重。 花生病毒病,除芽枯病主要由薊馬傳播外,其他病害如輕斑駁病、黃花葉病、普通花葉病則通過種子和蚜蟲傳播,種傳病薯 這些病害流行的主要初侵染源。種傳率的高低主要受發病時期的影響,發病早,種傳率高。種子帶毒率與種子大小成負相關,大粒種子帶毒率低,小粒種子帶毒率高。在存在毒源和感病品種的情況下,蚜蟲發生早晚和數量是病毒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傳播病毒的蚜蟲主要是田間活動的有翅蚜。一般花生苒期蚜蟲發生早,數量大,易引起病害嚴重流行,反之則發病輕。花生苗期降雨少、氣候溫和、乾燥,易導致蚜蟲大發生,造成病害流行,反之則輕。 防治方法:一是採用無毒或低毒種子,杜絕或減少初侵染源。無毒種子可採取隔離繁殖的方法獲得。二是選用豫花1號、海花1號、豫花7號等感病輕和種傳率低的品種,並且選擇大粒子仁作種子。三是推廣地膜覆蓋技術,地膜具有一定的驅蚜效果,可以減輕病毒病的為害。四是及時清除田間和周圍雜草,減少蚜蟲來源。五是搞好病害檢疫,禁止從病區調種。六是葯劑治蚜,播種時採用3%的呋喃丹顆粒劑蓋種,每畝用葯量為2.5千克-3千克,也可用25%的辛拌磷(812)蓋種,每畝用葯量0.5千克,花生出苗後,要及時檢查,發理蚜蟲及時用40%樂果乳油800倍液噴灑,以杜絕蚜蟲傳毒。 2.褐斑病和黑斑病 (1)輪作倒茬:花生葉斑病的寄主比較單一,只侵染花生,與其它作物輪作,使病菌得不到適宜的寄主,可減少為害,有效的控制病害的發生。輪作周期2年以上。 (2)減少病源:花生收獲後,要及時清除田間病葉,使用有病株漚制的糞肥時,要使其充分腐熟後再用,以減少病源。 (3)選用耐病品種:雖然目前生產上還沒有高抗葉斑病的品種,但品種間的耐病性差異較大,一般葉片厚,葉色深的品種較抗病,在河南重病區宜選用豫花1號、海花1號、豫花4 號和豫花7號等耐病性較強的品種。 (4)加強管理,增強植株抗病性:合理密植,科學施肥,採取有效措施,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能力。 (5)葯劑防治:在發病初期,當田間病葉率達到10%~15%時,應開始第一次噴葯,葯劑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4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燴劑600倍~800倍液;或抗枯寧700倍液;或波美0.3度~0.5度的石硫合劑等。以後每隔10天~15天噴葯1次,連噴2次~3次,每次每畝噴葯液50千克~75千克。由於花生葉面光滑,噴葯時可適當加入粘著劑,防治效果更佳。抗枯寧對褐斑病效果較佳,代森錳鋅對網斑病也有較好防治效果,多菌靈在葉斑病與銹病混發區,不宜使用。 3.青枯病 花生青枯病雙叫「青症「、「死苗「、「花生瘟「等,是細菌性病。 害花生的維管束,在短期內能使大量植株迅速枯死。花生青枯病從苗期至收獲的整個生育期間均可發生,一般多在開花前後開始發病,盛花期為發病盛期。病菌主要侵染根部,使根端變色軟腐,維管束組織變為深褐色,並自下而上擴展到植株的頂部。將病部橫切後,用手擠壓,可見渾濁乳白色細菌液流出。感病植株 期表現為主莖頂梢第一、第二片葉首先表現失水萎蔫,勢擴展後,全株葉片自上而下失水萎蔫,葉色暗淡,但仍呈綠色。植株從感病到枯死需7到-15天,植株上的莢果、果柄旦褐色濕腐狀。 該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3年-5年,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菌是主要的侵染來源,田間擴散主要藉助於流水和工具。高溫高濕是病害大發生的主導因素。 防治方法:防治青枯病最經濟是有效的方法是選用抗病品種,但各品種的抗病性因地點不同表現不太一致,因此在大面積引種前應先作好試驗。輪作倒茬也可有效地控制青枯病的發生,由於花生青枯病的寄主范圍較廣,輪作時要考慮好茬口的安排,與紅薯、玉米、穀子或採用水旱輪作的方式較為適宜,輪作周期達3年-5年。葯物可採用25%的敵枯雙配製成毒土蓋種,或用1000倍液灌根;或用鏈黴素200毫克/千克-400毫克/千克(200ppm-400ppm)浸種或灌根。 4.銹病 花生銹病是我國南方花生產區普遍發生,為害較重的病害。近年來,北方花生產區也有擴展蔓延的趨勢。花生銹病主要為害葉片,到後期病情嚴重時也為害葉柄、莖枝、果柄和果殼。一般自花期開始為害,先從植株底部葉片發生,後逐漸向上擴展到頂葉,使葉色變黃。發病初期,首先葉片背面出現針尖大小的白斑,同時相應的葉片正面出現黃色小點,以後葉背面病斑變成淡黃色並逐漸擴大,呈黃褐色隆起,表皮破裂後,用手摸可粘滿鐵銹色末。嚴重時,整個葉片變黃枯乾,全株枯死,遠望和火燒狀。不僅嚴重降低產量,而且也影響品質。 花生銹病以風和雨水傳染,一般夏季雨量多,相對濕度大,日照少,銹病往往比較嚴重。 防治方法:除選用抗病品種外,要加強田間管理,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做好防旱排澇工作,培育壯苗,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在田間病株率達到10%-20%時,可選用50%的膠體硫150倍液;或敵銹鈉600倍-8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或1:2:200(硫酸銅:生石灰:水)的波爾多液;或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3 000倍-5 000倍,每隔10天左右噴1次,連噴3次-4次。敵銹鈉不宜連續使用,應與其他葯劑交替使用,每次每畝噴葯液60千克-75千克。 [編輯本段]用途 種子含油45~55%,少數品種可達60%左右,蛋白質含量為25~30%。花生油是80%不飽和脂肪酸和20%飽和脂肪酸的甘油脂混合物,脂肪酸、油酸佔33.3~61.3%,亞油酸佔18.5~47.5%,品質優良,氣味清香。除供食用外,在印染、造紙工業上可作乳化劑,在紡織工業上用作潤滑劑,機械製造工業上用作淬火劑。對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有一定療效,並有鎮咳祛痰作用。榨油後的副產品花生餅可加工成脫脂蛋白粉,經膨化處理可製成花生蛋白肉。另外,花生種子可炒制、油炸或做花生糖、花生酥等糖果糕點以及花生醬。莖葉為優質飼料。莢殼可作粘膠的原料,經干餾、水解可得到醋酸、醋石和活性炭等10多種產品。種皮可入葯,對多種出血性疾病有止血作用 北方很多地區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種植花生或對花生進行初步加工。 自從舉辦快樂男聲選秀節目後,陳楚生的粉絲們自稱為"花生" 花生(長生果)是「植物肉」 花生被人們譽為「植物肉」,含油量高達50%,是大豆的2倍多,比油菜籽高20%以上。花生的蛋白質除大豆外,沒有一種糧食比得上它,含量在30%以上相當於小麥的2倍,玉米的2.5倍,大米的3倍。花生中的蛋白質極易被人體吸收,吸收率在90%左右。因此,花生被稱為植物肉是當之無愧的。 花生的營養價值之高,就連被稱為高級營養品的一些動物性食品,如雞蛋、牛奶、肉類等,在花生面前也甘拜下風。花生的產熱量高於肉類,比牛奶高20%,比雞蛋高40%。其他如蛋白質,核蛋素,鈣,磷,鐵等也都比牛奶、肉、蛋為高。花生中還含有A、B、E、K等各種維生素,以及卵磷脂、蛋白氨基酸、膽鹼和油酸、落花生酸、脂肪酸、棕櫚酸等。可見,花生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而又較全面,生食、炒食、煮食均可,尤其是炒花生,香脆味美,餘味深長。 花生也是一味中葯,中醫認為花生適用營養不良、脾胃失調、咳嗽痰喘、乳汁缺少等症。花生的葉子、花生衣、殼、花生油等,都可以作為葯用。 民間常用單方: 治血小板減少:花生米(連衣)炒食,每日3次,每次60克,7天為一個療程。 治高血壓:花生米浸醋中,7日後食用,每天早晚各吃10粒。 治肺結核:花生米生食,每日4-5次,每次10-20粒。如果見呵血者,帶衣食之。 治久咳:花生去嘴尖,文火煎湯服用。 治乳汁少:花生米90克,前豬腳1隻,共燉服。 治胃酸過多:食花生米,每日3次,每次20-30粒。2-3星期為一個療程,可使胃酸分泌明顯減少。 要注意的是:花生營養雖好,但霉花生不可食,有致癌作用。 [編輯本段]花生和花生油 花生為豆科作物,優質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種之一,又名「落花生」或「長生果」。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於南美洲熱帶、亞熱帶地區。約於十六世紀傳入我國,十九世紀末有所發展。現在全國各地均有種植,主要分布於遼寧、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福建、廣東、廣西、四川等省(區)。其中以山東省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多。 花生的果實為莢果,通常分為大中小三種,形狀有蠶繭形,串珠形和曲棍形。蠶繭形的莢果多具有種子2粒,串珠形和曲棍形的莢果,一般都具有種子3粒以上。果殼的顏色多為黃白色,也有黃褐色、褐色或黃色的,這與花生的品種及土質有關。花生果殼內的種子通稱為花生米或花生仁,由種皮、子葉和胚三部分組成。種皮的顏色為淡褐色或淺紅色。種皮內為兩片子葉,呈乳白色或象牙色。 花生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內含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據測定花生果內脂肪含量為44%-45%,蛋白質含量為24-36%,含糖量為20%左右。並含有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含量也很豐富,特別是含有人體必須的氨基酸,有促進腦細胞發育,增強記憶的功能。 花生種子富含油脂,從花生仁中提取油脂呈淡黃色,透明、芳香宜人,是優質的食用油。花生油很難溶於乙醇,人們可以通過將花生油注入70%乙醇溶液加熱至39-40.8度,看其混濁程度,來鑒定花生油是否為純品。 花生油 花生油是將花生仁經過制浸而成的油。花生油屬於不幹燥性油,色澤淡黃,透明度好,清香可口,是優良烹調用油。 ★ 警 告 : 花生過敏症 花生會引起極其罕見的過敏症。花生過敏的症狀包括:血壓降低、面部和喉嚨腫脹,這些都會阻礙呼吸,從而導致休克。據英國研究人員統計,在英國,每200個人當中有大約一人對花生敏感。雖然部分人只是對花生有輕度過敏反應,但是,花生也會令一些人出現過敏性休克。在英國,每年大約有10個人因為對花生的過敏反應死亡。在2005年,英國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已經發現了花生是如何在部分人群體內引起過敏反應的。這種對堅果的過敏症近50年來在國外日益增多,希望也引起國內人的注意。 [編輯本段]常見的使用方法 1:鮮花生可以放到水中,加蔥姜鹽等煮熟食用。 2:花生米可以用油炒熟後撒上細鹽,作為下酒小菜。 3:花生米可以腌制鹹菜 4:可以砸碎做花生醬食用 5:榨油 6:可以作為各種食品的添加物,如點心、粥等。 7:不能和黃瓜一起吃 [編輯本段]其它相關知識 花生(Arachis hypogaca L)豆科 別名:落花生、長生果、果仁 原產於巴西、秘魯、故又稱番豆。明代傳入我國福建。 性味歸經:甘、平,入脾、肺。 功能作用:健脾和胃、利腎去水、理氣通乳、治諸血症。 四、功效主治。 醒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清咽止 咳。主治營養不良,食少體弱,燥咳少痰,咯血,齒衄鼻 衄,皮膚紫斑,腳氣,產婦乳少等病症。花生 花生+紅米=補血養顏 少女士都有體虛血弱的問題,特別是經期過後容易出現乏力、頭暈眼花、心悸胸悶、手腳冰冷等血虛和貧血症狀。此時不妨以紅米、花生、烏豆和黑芝麻等煲成飯補一補。花生紅米飯具有補血理血的功效,能補充月經期間的損耗,同時又有通瘀的作用,紓緩經痛之餘,更可減少血流量,即使在平日,也能減少身體各部分出血的機會。若加入紅棗和杞子,補血功效更佳;不想皮膚因血虛而導致枯乾,又可加入黑芝麻以潤澤肌膚。由於花生紅米飯性質偏溫,所以體質燥熱人士不宜日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