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口水會引起皮膚過敏么
應該是濕疹
⑵ 口水對人身體皮膚有用嗎
口水是可以殺菌的!低分子量的有機物和各種蛋白質是殺菌用的!
口水,醫學上叫做唾液,為無色、透明、有咆沫、稍混濁的液體。唾液分泌量和尿量相似,平均每日約為一千五百毫升。
口水,醫學上叫唾液.是含有粘蛋白的液體,來自口腔粘膜下方或鄰近組織的腺體.人每天分泌全唾液1~1.5升.其中,頜下腺佔60%~65%,腮腺佔22%~30%,舌下腺佔2%~4%,小唾液腺的分泌量低於10%.
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佔99%以上,固體成分不足0.7%,其中有機物為0.5%,無機物為0.2%.無機物實際上是一些電解質,主要是鈉,鉀,氯,磷酸鈣和重碳酸鹽.有機物主要是各種蛋白質,此外,還有一些低分子量的有機物.
正常情況下應該是無色無味的.如含有脫落的細胞,細菌,病毒,食物碎片,或者病變的組織,胃腸道的分泌物,則可能有異味.也因人而異.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不知不覺地流出口水,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初戴假牙時不習慣,異物感明顯,刺激唾液分泌增多;唾液滯留其間刺激粘膜引起惡心;粘膜疼痛、紅腫及潰瘍,都可引起口水增多。
2.齲齒、急慢性炎症、牙周疾病等口腔疾病。
3.口腔粘膜病,如復發性口瘡患者、皰疹性口炎、慢性復發性阿弗他口炎。口腔內缺失的牙齒太多,說話時,口水增多,嘴唇兜不住。
4.老年性痴呆、腦萎縮,以及其它腦部疾病。
5.對食管和胃等消化道粘膜的刺激,都可以反射性導致唾液分泌。
6.嗅覺、視覺和聽覺可以感受到食物的色、香、味,吃酸甜苦辣等食物,形成條件刺激,通過相應的中樞和大腦皮質誘發唾液分泌中樞的興奮,引起唾液大量分泌。
7.光線可以刺激唾液分泌,而黑暗和恐懼可以減少唾液的分泌。
8.任何刺激物均可引起唾液分泌增加。
⑶ 過敏用唾液有用嗎
沒有的,建議你去 kangmeil 了解一些過敏知識
⑷ 皮膚對唾液過敏怎麼辦
指導意見:
口服抗過敏葯如撲爾敏,維生素C,葡萄糖酸鈣,外用維生素B6軟膏或氧化鋅軟膏;';
⑸ 唾液會過敏嗎
不會的。
希望採納
⑹ 我的皮膚對男朋友的唾液過敏
我真想弄點你男友唾液研究一下,我們五毒教多年沒有出新葯了
⑺ 唾液的作用
①濕潤口腔和食物,便於說話和吞咽。
②溶解食物並不斷移走味蕾上的食物微粒,從而能不斷嘗到食物的味道。
③清潔和保護口腔。
④抗菌作用。
唾液
⑤消化作用。
唾液的優點:其中含有的碳酸鹽、磷酸鹽和蛋白質,對牙齒能帶來化學的保護作用;其中含有的澱粉酶能夠幫助消化;成分能對抗細菌;能清潔口腔;通過檢測唾液可驗出癌、艾滋病。
唾液的不好處:通過帶有病菌的人體,唾液也可傳播疾病。
唾液的養生保健功用,自古就受到重視與肯定,古人初創文字時,即以水從舌邊為「活」字,意為舌旁之水(唾液)能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力。歷代醫學家、養生家為強調它的重要性,取名「金津」、「玉液」、「瓊漿」、「甘露」、「玉醴」、「華池神水」等美稱。
《本草綱目》記載:「人有病,則心腎不交,腎水不上,故津液干而真氣耗也。」李時珍指出:「津液乃人之精氣所化。」古代醫學家認為「津」系「精」所化,精盈則腎水上升,化為津液,津液再予咽下,能潤心,使心火免於過盛,水火相濟,陰平陽秘謂之「自飲長生酒」。因此,古人常以吞咽津液達到祛病強身、益壽延年之效。
正常人每天分泌唾液約1000~1500毫升,是口腔內三對較大的唾液腺腮腺、齶下腺和舌下腺所分泌液體的混合物。正常唾液無色、無味、近於中性(pH值6.6~7.1),主要成分是水,佔98.5%~99%,其餘是含鈉、鉀、鈣、氯、硫等離子的鹽類,以及澱粉酶、溶菌酶、黏蛋白酶[2]等。
唾液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濕潤和清潔口腔,消滅產生齒垢的細菌,溶解有害於牙齒的物質,軟化食物以便於吞咽,還能分解澱粉,有消化作用。如果唾液中的澱粉酶減弱,就會影響食物的消化,並由於無法保護胃黏膜免受胃酸損害,易導致胃腸炎症或潰瘍。
一般體質強健的人,唾液分泌比較充盈旺盛。年老體弱者唾液分泌不足,常出現口乾舌燥、皮膚乾燥、體力日衰、耳鳴重聽、面部失去光澤、大便秘結等情形,運用吞口水養生法,可重拾青春,抗衰延老。
返老還童,強筋壯骨古有名言:「氣是續命芝,津是延年葯。」唾液中所含的最具魅力的物質,當首推由日本醫家緒方知三郎發現的腮腺激素。這種激素是由腮腺分泌的,許多學者認為它是「返老還童」的激素。腮腺激素能增加肌肉、血管、結締組織、骨骼、軟骨和牙齒的活力,尤其能強化血管的彈性,提高結締組織的
唾液(11張)
生命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膚間質、結締組織的功能就會加強,皮膚的彈性就能得到保持。然而,人到中年後,腮腺開始萎縮,分泌的激素就逐漸減少。常作咽津動作,可推遲腮腺的萎縮。
修復傷口,促進癒合
唾液具有消炎止痛、止血、殺菌解毒的作用,日常生活中擦破點皮膚,人們總愛塗一點兒唾液來療傷止痛;舌尖和嘴唇被咬傷之後,傷口的癒合速度往往比其他部位快得多;動物受傷後,亦常用舌頭去舔舐傷口。說來更叫人難以置信的是德國巴伐利亞有一家奇特的皮膚病醫院,用乳牛的舌頭舔病人皮膚,治療神經性皮炎和頭皮癬等,而且還很有效;前蘇聯的科學家採用「唾液療法」對久治不愈的一些頑固性皮膚病也意外獲得成功。這一連串的神秘功效,最終被美國科恩博士所揭示,他發現唾液中有兩種珍貴的蛋白質:表皮生長因子(EGF)和神經生長因子(KGF)。前者是由53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能促進細胞的增殖分化,從新生活力的細胞代替衰老和死亡的細胞,具有加速皮膚和黏膜創傷的癒合、防止潰瘍等特效;後者則具有促進神經生長的功能,可以使斷裂的神經末梢生長延伸,把離斷的神經「焊接」起來,使受傷的皮膚早日恢復感覺和運動功能。科恩為此榮獲1986年度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皮膚光潤,容顏悅澤
唾液在養顏、護膚、美容方面亦大有用武之地。如明代養生家冷謙的《修齡要旨》中記載:「顏色憔悴,所由心思過度,勞碌不謹。每晨靜坐,閉目凝神,存養神氣,沖膽自內達外,以兩手搓熱,拂面七次,仍以漱津塗面,搓拂數次。依按此法,行之半月則皮膚光潤,容顏悅澤,大過尋常矣。」
唾液
醫學研究發現,唾液是以血漿為原料生成的。其中一些成分既是皮膚細胞的最好營養物質,又不會引起皮膚過敏;唾液中含有多種生物酶,如溶菌酶、澱粉酶等,呈弱鹼性,可以消除面部皮膚分泌的油質,殺滅面部的一些細菌,避免面部長癤生斑。因此,用唾液塗抹面部,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