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風寒外襲型皮膚瘙癢症用了一個月桂枝湯沒好!有什麼辦法治療!舌淡紅苔白膩脈細弦!
建議你到廣州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我只知道李賽美醫師不錯。
我之前有風疹,因為頭疼去找她,結果吃了3貼葯連風疹也清了!
以你的情況看來應該也夾濕。
2. 身上老是癢,醫生說是蕁蔴疹,請問蕁蔴疹的症狀是怎樣的
中醫認為,蕁麻疹是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又因外感風邪、脾胃濕熱、氣血虛弱等諸多因素而致人體腠理疏鬆,營衛失調,從而風團發疹、瘙癢等各種皮損出現,也有因情志不遂、肝鬱不舒、氣機壅滯不暢、郁而化火、灼傷陰血、致陰血不足復感風邪而發。由於慢性蕁麻疹在臨床表現中呈現各種變化,病因不一,因而中醫辨證施治在治療該病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做到有的放矢,對解除病人疾苦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病人表現,大致可以下幾種類型。
1 風寒型
證見風團皮損淡紅或淡白,遇風吹或寒冷刺激,皮損驟然而起,當身體轉溫,則皮損漸消失,舌淡苔薄白,脈遲緩,多見於冬季發病者。
1.1 治則 散寒和營,祛風止癢。
1.2 方葯 桂麻各半湯或荊防敗毒散:麻黃6g,桂枝10g,白芍15g,防風10g,荊芥10g,僵蠶10g,白鮮皮10g,生薑3片,大棗20g,甘草6g。
2 風熱型
證見風團皮損色紅、瘙癢明顯,遇熱加重、煩燥不安、舌紅苔黃,脈弦數。
2.1 治則 清熱涼血,祛風止癢。
2.2 方葯 涼血五根湯或消風散:紫草根20g,板蘭根30g,白茅根30g,花粉15g,荊芥10g,防風10g,生地30g,石膏30g,知母10g,苦參10g,甘草6g。
3 腸胃濕熱型
證見風團皮損或紅或紫,脘腹痞滿脹痛、口臭、大便秘結或泄瀉,舌燥苔薄黃,脈滑數。
3.1 治則 清熱利濕,通腑瀉熱。
3.2 方葯 黃連解毒湯合麻仁丸:黃芩10g,黃連6g,黃柏10g,山梔10g,白芍15g,麻子仁20g,厚朴10g,陳皮10g,甘草6g。
4 沖任不調型
證見皮損周期發作,皮損呈粟米狀或呈風團狀,多於經前發作,經後消退。
4.1 治則 補肝益腎,調攝沖任。
4.2 方葯 六味地黃湯合玉屏風散:熟地30g,山茱萸10g, 淮山15g,澤瀉15g,丹皮10g,黃芪30g,白術10g,防風10g,甘草6g。
5 氣血兩虛型
證見皮損反復發作,經年不愈、勞累加重、神疲乏力,舌淡,脈沉細。
5.1 治則 調補氣血,扶正固表。
5.2 方葯 多皮飲合玉屏風散:桑白皮30g,陳皮10g,乾薑皮6g,大腹皮30g,茯苓皮30g,紫荊皮20g,扁豆皮15g,白鮮皮15g,粉丹皮15g,地骨皮10g,黃芪3g,白術15g,防風10g。以上為臨床證型基本分類,但隨臨床症狀表現不一應隨時加減配伍。
6 體會
慢性蕁麻疹是臨床皮膚門診工作中經常遇見的一種常見、多發皮膚疾患,西葯抗過敏治療能起一時緩解之效,而慢性蕁麻疹是時起時消,持續不斷的一組癥候表現群,而臨床中又不能准確找出其過敏原,所在其診治過程中,許多門診醫生就束手無策,而中醫葯中,其整體觀念、辨證施治在治療本病中尤能顯示出其獨特的治療效果,在門診工作中常遇見一些經久不愈、反復發作、心理十分痛苦的病人,用西葯、抗過敏、激素治療,時起時伏,因而對治療前景顯得十分悲觀,而用中醫辨證施治為其治療顯示十分明顯的治療效果,也為病人解除數年至久壓在心中的包袱,在二十多年的門診工作中,樣的病例數不勝數。掌握好中醫的辨證施治理論,對臨床工作中經久不愈的患者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之療效,也深為廣大病人所接受。
3. 運動過後,渾身刺癢,得此病已經三年了。醫生說是 膽鹼能性蕁麻疹,一緊張 一受熱就發病,醫生 開的葯
病情抄分析:
你好,你的情況其實汗出不暢的問題,可能因為當時汗出後使用冷水刺激或者進入空調房間受涼後導致局部的毛孔閉塞,現在吃葯主要是阻斷膽鹼能神經遞質的傳播,所以沒有長效
指導意見:
你好,你的情況給你分析如上,建議你中葯調理,中醫認為,只要調節好皮膚的開合功能,即可解決問題,可以用桂枝二麻黃一湯,效果挺好的
4. 桂枝麻黃各半湯這方子能治療膽鹼性能蕁麻疹嗎我患的蕁麻疹是冬季遇熱就全身刺癢,但奇怪的是沒有紅包或
問題分析:
西葯是治療急性蕁麻疹的,對於你這種陽虛型的蕁麻疹效果不好回,不能徹底的解答決問題,中葯治療這個病重在對症,證型的辯證需要配合舌苔脈象等。
意見建議:
我建議你找一個好一點的中醫大夫給你看一下,自己平時注意多鍛煉身體,多出汗,對這個病也好的。
5. 皮膚到處搔癢,一抓就起駝,抓破還結黑痂
因氣溫降低,人體為了保證散熱的減少,皮膚的毛細血管床部分關閉,皮膚的血流量減少,汗液、皮脂的分泌也隨之減少,皮膚的濕度下降,表現為皮膚乾燥,而乾燥更易導致皮膚的瘙癢。
2
另外,很大一部分年輕人,尤其是白領階層和幼兒人群,每日洗澡成了他們的必修課,甚至每天要洗2~3次。其後果是本來分泌就很少的皮脂被洗掉,皮膚越顯乾燥,也越容易出現瘙癢。
END
遠離皮膚瘙癢
1
寒風吹來,厚厚的冬裝下,瘙癢的皮膚像有隻小蟲在爬,讓人忍不住去抓。於是,很多衣著光鮮的俊男靚女隔著衣服撓癢的樣子,顯得頗為滑稽,又令人尷尬。如今洗浴條件好了,冬季皮膚瘙癢的人越來越多。皮膚瘙癢以前是老年人的常見問題,現在已經成了都市白領共同的「敵人」
2
步驟1.水溫應在30—40攝氏度,比體溫略高,不感覺燙。水太燙會破壞皮脂膜,造成皮膚微小的損傷,加重瘙癢
3
步驟2.如果是天天洗澡,每次5—10分鍾就可以,不要超過30分鍾。推薦盆浴或木桶浴,這是因為泡在水裡能促進皮膚吸收水分,並且能加快血液循環,改善皮膚代謝。洗澡時,不要搓,以免造成皮膚損傷,加重瘙癢。另外,老人盆浴,水位不要超過心臟水平。可以將兩把澱粉或燕麥煮開,放進浴缸里,浴後不要沖洗。澱粉浴和燕麥浴可以安撫皮膚,降低皮膚敏感度,保護皮脂膜,減輕皮膚瘙癢。
4
步驟3.盡量選中性或弱酸性的沐浴露,不要用鹼性的香皂、肥皂。判斷酸鹼性,看商品說明就可以。冬季洗澡,如果不是特別臟,可以不用沐浴露。
5
步驟4.浴後一定要在皮膚沒干透的情況下搽乳液,除了腋下、腹股溝,全身都要抹。小腿、腰、臀和前臂皮脂腺最少,最容易發生瘙癢,要多抹或反復抹。由於浴後乳液保濕作用只有一兩天,因此即使不洗澡也要記得塗抹。
END
冬天皮膚瘙癢怎麼辦?內調:解決皮膚瘙癢從養肺入手
1.風熱型 由感冒發熱引起,病毒破壞組織,導致皮膚瘙癢。可以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治療。
2. 濕熱型 如喜歡吃冰涼食物,導致濕熱下行,引發腿部瘙癢。可根據自己的體質適當用一些清熱祛濕的葯物,如藿香、板藍根、金銀花等,可達到緩解皮膚瘙癢的目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少吃涼性食物。
3
3. 閉塞型 皮膚閉塞不通,致使津液無路外泄、積聚濕氣而導致瘙癢。可以用桂枝湯系列治療,如葛根湯、青龍湯、桂枝加黃芪湯以調和營衛氣血。
6. 身體發熱時,皮膚癢且痛,中醫何解
慾火焚身
7. 蕁麻疹這個病
應該繼續吃的。 蕁麻疹(Urticaria)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系多種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種皮膚粘膜血管反應性疾病。表現為時隱時現的、邊緣清楚的、紅色或白色的瘙癢性風團,中醫稱「癮疹」,俗稱「風疹塊」。全球范圍內發生的疾病,可見於任何年齡,發病率高低取決於病因。人群發病率為1-30%,中國研究患病率為23%。 發病機制:過敏、自身免疫、葯物、飲食、吸入物、感染、物理刺激、昆蟲叮咬等原因引起肥大細胞依賴性和非肥大細胞依賴性導致的炎症介質(組胺、5-羥色胺、激肽及慢反應性物質等)的釋放,造成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細胞浸潤。臨床表現:一、皮疹為發作性的皮膚黏膜潮紅或風團,風團形狀不一、大小不等,顏色蒼白或鮮紅,時起時消,單個風團常持續不超過24~36小時,消退後不留痕跡。二、自覺瘙癢劇烈,少數伴發熱、關節腫痛、頭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胸悶、氣憋、呼吸困難、心悸等全身症狀。三、主要類型的臨床特點(一)急性蕁麻疹 發病急驟,經治療或脫離誘因多於數日內痊癒。詳細詢問病史後,多數患者能找到病因,如食物、葯物等。病程小於6周。(二)慢性蕁麻疹 病程大於等於6周,風團反復發作。80%~90%以上的病人找不到病因,治療較困難。(三)皮膚劃痕症 又稱人工蕁麻疹,往往先有皮膚瘙癢或灼熱,搔抓或輕劃後局部皮膚出現線狀風團,即皮膚劃痕征陽性。(四)寒冷性蕁麻疹主要分為兩型:1.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 可於任何年齡突然發病。皮膚在暴露於冷風、冷水等後,數分鍾內局部出現瘙癢性水腫和風團,可持續30~60分鍾,保暖後緩解。貼冰試驗陽性。2.遺傳性寒冷性蕁麻疹 屬顯性遺傳,女性多見。嬰兒期發病,持續終生。於受冷後數小時出現泛發性風團,有燒灼感,不癢,可持續48小時。同時伴畏寒、發熱、頭痛、關節痛和白細胞增多等。貼冰試驗陰性。(五)蛋白腖性蕁麻疹 多在暴飲暴食(特別是海味、牛羊肉、豬肉),並有飲酒、情緒激動後,皮膚出現潮紅、風團,伴頭痛、乏力。病程短,僅持續1~2日。(六)膽鹼能性蕁麻疹 多青年期發病。在遇熱(熱飲,熱水浴)、情緒激動和運動後出現。皮疹的特點為1~3mm大小的小風團,周圍有紅暈,多在軀干及四肢近端,伴瘙癢。有些患者伴有消化道炎症,如腹痛、腹瀉等。(七)血管性水腫也叫巨大蕁麻疹,主要分為兩型。1.獲得性血管性水腫 突然發生的大片暫時性水腫,邊緣不清,膚色或稍帶蒼白及淡紅色,不癢或輕度燒灼和不適感。數小時或24小時消失。好發於皮下組織較疏鬆的部位,如眼瞼、口唇、外生殖器和手足背部。發生在咽喉部者可出現喉頭水腫。2.遺傳性血管性水腫 常10歲前開始發病,有家族史。突然發生局限性水腫,非凹陷性,不癢,常單發,局限於面部或一個肢體,1~2天消退。有產生喉頭水腫導致窒息的危險。化驗血清C1酯酶抑制物、C4和C2補體值均減少,在發作時尤顯著。疾病治療:一、一般治療 盡量通過詳細詢問病史和進行全面系統檢查,找出病因並去除之(如食物、感染和葯物等因素)。對慢性蕁麻疹患者,則應盡力避免各種誘發加重因素。二、各主要類型蕁麻疹的系統治療(一)急性蕁麻疹1.以皮疹、瘙癢為主者:(1)抗組胺H1受體葯物口服。一般用1-2種,可選用氯苯那敏4~8mg或去氯羥嗪25mg,每日3次口服;或選用新一代抗組胺葯較少或無中樞鎮靜及口乾等副作用,如西替利嗪,10mg或左西替利嗪(商品名優澤),5mg,每日1次口服,氯雷他定,10mg或地氯雷他定(商品名恩理思)5mg,每日1次口服,咪唑斯汀(商品名皿治林),每日1次口服,可酌情選擇其中1-2種。並可同時配合維生素C0.2g,每日3次口服。(2)2~3歲以內小兒多用0.2%苯拉海明糖漿,劑量每日1mg/kg,分3次口服,或氯苯那敏2mg,每日2~3次口服,或鹽酸西替利嗪滴劑(商品名仙特明滴劑)2.5mg-5mg或氯雷他定糖漿(開瑞坦糖漿)2.5mg-5mg,每日1次口服。(3)皮疹廣泛且癢著者,可同時給予氯苯那敏10mg或苯拉海明20mg,即刻或每日1次肌內注射。10%葡萄糖酸鈣10ml,即刻或每日1次靜脈注射,或50%葡萄糖液20~40ml內加維生素C0.5g,即刻靜脈注射。2.嚴重蕁麻疹伴喉頭水腫、哮喘或有低血壓狀態時:(1)0.1%腎上腺素0.3~0.5ml,即刻皮下或肌內注射。注意有心血管病的老人慎用。(2)地塞米松5mg,即刻肌內注射或靜脈小壺給葯。(3)同時開放靜脈,給予5%葡萄糖液500ml加氫化可的松100~200mg及維生素C 2.0~3.0g,即刻靜脈滴注。(4)應予吸氧,密切觀察血壓等變化。(5)如經以上處理,喉頭水腫無好轉,必要時氣管切開、氣管插管和輔助呼吸。3.急性蕁麻疹伴有高熱、寒戰、關節酸痛、白細胞總數增高及分類核左移明顯者:(1)應注意查找感染病灶,警惕敗血症發生。(2)首先應予有效抗生素治療。(二)慢性蕁麻疹1.H1受體拮抗劑 一般首選較少或無中樞鎮靜及口乾等副作用的新一代H1受體拮抗劑,如西替利嗪,10mg或左西替利嗪(商品名優澤),5mg,每日1次口服,氯雷他定,10mg或地氯雷他定(商品名恩理思)5mg,每日1次口服,咪唑斯汀(商品名皿治林),每日1次口服,可酌情選擇其中1種。也可聯合傳統H1受體拮抗劑應用,如去氯羥嗪或羥嗪或賽庚啶或酮替芬等。2.H1、H2受體拮抗劑聯合應用 H2受體拮抗劑可選用甲氰咪呱200mg,每日2~3次口服或0.4g加入5%葡萄糖液中,每日1次靜脈滴注或靜脈小壺給葯;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口服或法莫替丁20mg,每日1次口服。3.三環類抗憂郁葯 如多塞平25mg,每日2~3次口服。對常規按抗組胺葯治療無效的患者可選用。4.其他葯物治療(1)桂益嗪25mg,每日3次口服(兒童2.5mg/kg·d)。(2)氨茶鹼0.1g,每日3次口服(同時選用1種H1受體拮抗劑合用)。(3)利血平(有抗5-羥色胺作用)0.125mg,安絡血2.5mg,賽庚啶2mg,均每日3次口服,2周為1療程。(4) 胎盤組織漿,2~4ml,隔日1次肌內注射,10次為1療程。組胺球蛋白,2ml,每周2次皮下注射。也可用甘草酸二銨(商品名甘利欣)150mg或復方甘草甜素注射液(商品名美能)40-6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每日1次靜脈滴注,1-2周為1療程。(三)皮膚劃痕症用羥嗪及衍生物效果好,如羥嗪、去氯羥嗪、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每日3次或1次口服。注意要足量給葯,維持治療時間要長。另外,止血環酸、組胺球蛋白肌內注射和全身紫外線照射對本病有一定療效。(四)寒冷性蕁麻疹1. 避免冷刺激,尤其是濕冷刺激。避免皮膚溫度較快速變化,注意保暖,治療原發病。2. 葯物治療:(1)首選賽庚啶,2mg,每日3次口服。(2)其他,如咪唑斯汀、多塞平、桂益嗪、酮替芬等也可選用。(3)近有人用氮他定,1mg,每日4次口服效果較好。(4)配合口服維生素E或肌注組胺球蛋白或胎盤球蛋白等。3.冷脫敏治療(五)蛋白腖性蕁麻疹1.飲食宜清淡。2.H1受體拮抗劑口服。3.嚴重者應給予容積性瀉葯,如50%硫酸鎂40ml,1次頓服導瀉。(六)血管性水腫1.H1受體拮抗劑口服。2.伴有喉頭水腫、低血壓及有明顯胃腸道症狀者,給予0.1%腎上腺素0.3~0.5ml,皮下或肌內注射。異丙腎上腺素或腎上腺素霧化吸入。3.6-氨基己酸,每日6.0~12.0g,分3~4次口服或止血芳酸0.25~0.5g,每日3次口服。4.遺傳性血管性水腫治療:(1)首選達那唑(Danazol,炔羥雄烯異惡唑)。開始計量600mg/d,以後逐漸減量為200~300mg/d。(2)對達那唑無效或不能耐受者,可用桂益嗪或6-氨基己酸或止血芳酸、抑酞酶等。(3)急性發作時即刻腎上腺素0.3~0.5ml肌內注射及輸新鮮血漿補充C4等。(七)膽鹼能性蕁麻疹1.目前首選甲喹吩嗪(商品名玻麗瑪朗),5mg,每日2次口服。2.也可選用羥嗪、多塞平、酮替芬、塞庚啶或達那唑。3.其他抗膽鹼葯,如山莨菪鹼等也可選用。三、局部治療 主要給予止癢劑,如爐甘石洗劑、薄荷酚液、復方樟腦醑等外搽。四、中醫葯治療 風寒證,方用桂皮麻黃湯加減;風熱證,方用消風散加減;胃腸濕熱證,方用平胃散合多皮飲加減;氣血虧損證,相當慢性蕁麻疹。方用八珍湯加減。[1-2]疾病注意:一、傳統抗組胺葯物常有嗜睡、頭暈、口乾等副作用。駕駛員、高空作業人員等慎用。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二、新一代組胺葯無或較少嗜睡等副作用,但存在個體差異,也應提醒患者注意。三、單用H2受體拮抗劑治療蕁麻疹是無效的,長期應注意其抗雄性激素作用,如男性乳房女性化等
8. 皮膚瘙癢怎樣排毒
解決秋冬皮膚瘙癢,可從祛濕排毒入手,但也要分清疾病類型。一般可分為以下三類。
濕熱型
如喜歡吃冰涼食物,導致濕熱下行,引發腿部瘙癢。可根據自己的體質適當用一些清熱祛濕的葯物,如藿香、板藍根、金銀花等,可達到緩解皮膚瘙癢的目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少吃涼性食物。
可內服薏苡仁豆羹。薏苡仁、綠豆、赤小豆各30克。將薏苡仁、綠豆、赤小豆分別揀雜,淘洗干凈,同放入沙鍋,加水適量浸泡片刻,大火煮沸後,改以小火煮至薏苡仁、綠豆、赤小豆熟爛、湯汁濃稠,以濕澱粉勾芡成羹。早晚2次分服。對濕熱下注型皮膚瘙癢症尤為適宜。
風熱型
由感冒發熱引起,病毒破壞組織,導致皮膚瘙癢。可以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治療。
對於愛感冒的老年人,我們推薦您一種養肺功,可以舒暢胸中之氣,通脊背經脈,預防感冒,同時,有健胃養肺的功效。方法:端坐,腰背自然放鬆,雙目緊閉,兩手握成空拳,反捶背中央及兩側,各捶3~5遍。捶背時,暫時抑止呼吸;同時,叩齒5~10次,並緩緩吞咽津液數次。注意:先捶脊背中央,再捶脊背兩側。捶背時,要從上向下,再從下到上,沿脊背捶打,如此算一遍。
閉塞型
皮膚閉塞不通,致使津液無路外泄、積聚濕氣而導致瘙癢。可以用桂枝湯系列治療,如葛根湯、青龍湯、桂枝加黃芪湯以調和營衛氣血。
對付皮膚瘙癢,除了多喝水以外,還宜多喝粥、豆漿,多吃蘿卜、蓮藕、荸薺、梨、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清燥等功能。要盡量少吃或不吃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