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經性皮炎能治好不 要用什麼葯
治療神經性皮炎,當然首先應該解除可能發生的病因。不吃刺激性食物,不能搔抓,忌用熱水及肥皂洗擦。局部塗擦神經性皮炎葯水,或含有皮質激素的軟膏,貼用膚疾靈或特美膚塗膜,皆有效果。嚴重的病人,局部可用深度X線照射,或用同位素90鍶貼敷,皆有效果。如局部有紅腫,則需用抗生素治療。沒有明顯皮膚損害的皮膚病,即是瘙癢症。不過嚴格地說,它應該屬於末梢神經功能障礙的疾病。病人會感到全身瘙癢,呈陳發性,如蟲爬、蟻走或有燒灼感。感情沖動、溫度變化、衣物摩擦等,均可誘發瘙癢,或使病情加重。初起時,皮膚上並無任何異常。但搔抓日久,皮膚發紅,進而表皮剝脫,產生血痂,皮膚增厚,色素加深。抓破的皮膚還會發炎化膿。當然,並非瘙癢的都是瘙癢症。如老年人皮膚萎縮退化、乾燥而易瘙癢,稱為老年性瘙癢症。 【中葯治療方法方劑】 方劑1 何首烏18克,當歸、荊芥各5克,胡麻、苦參、生地各15克,白芍12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用10劑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2 生韭菜、大蒜各30克 制用法:共搗成糊狀,微熱。用力搽患處,每日2-3次,連用1周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3 鮮絲瓜葉適量 制用法:洗凈搗爛。搽患處至皮膚發紅為度,隔天1次,7次為1療程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4 荊芥、防風、生地、當歸、蟬蛻、蒼術、茯神、石膏、苦參、知母、牛蒡子各10克,木通、甘草各5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心煩失眠、夜間癢甚者,加煅龍骨或牡蠣30克;奇癢難忍者,加僵蠶或烏梢蛇10克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5 生半夏、斑蝥、白狼毒各等份 制用法:共為細末,用適量的米醋調成糊狀。塗抹患處,每天可輕塗1次,塗抹後發皰即止,以防過度損傷。水皰應使用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6 斑蝥克,硫黃、雄黃、樟腦各10克,烏梅肉5克,地塞米松片1.5毫克,撲爾敏片40毫克,二甲基亞碸10毫升,凡士林適量 制用法:先將斑蝥、烏梅肉、雄黃、硫黃、地塞米松、撲爾敏分別研末過100 目篩,共置乳體中充分研磨混合備用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7 苦參50-70克,生地30克,蟬蛻、荊芥、桂枝、丹皮、當歸、川芎、甘草各10克,細辛5克,羌活、赤芍各15克,全蟲25克,蜈蚣6條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8 苦參、首烏、當歸、白芍各15克,生地20克,玉竹、小胡麻、秦艽各9克,炙甘草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血虛風燥證 方劑9 蒼耳子15-24克,防風9-12克,烏梢蛇、當歸、赤芍、白蒺藜各9-15克,丹皮9克,雞血藤15-30克,生地、地膚子、白鮮皮各18-30克,蟬衣6-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10 泡參、沙參、白芍、紅活麻各30克,白術、茯苓、生地、地骨皮各15克,陳皮、甘草各10克,當歸、丹皮、鉤藤(後下)各12克,黃芪1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泛發性神經性皮炎 【民間驗方】 方1 組成:白鮮皮、苦參、蛇床子、地膚子各30克。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水煎,趁熱熏洗患處。 方2 組成:樟腦、冰片各等份。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研為細粉,以75%酒精溶解,用棉球蘸葯反復塗擦患部,干後再塗1次。完全乾燥後用傷濕止痛膏貼於患處,隔3-4日換葯1次。 方3 組成:荊芥、防風、艾葉、蛇床子各6克,苦參12克,川椒15克。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水煎,溫洗患處,每日1-2次。 方4 組成:斑蝥3克,3%碘酒100毫升。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將斑蝥放入碘酒中浸泡7天,用時先以1:5000高錳酸鉀溶液洗凈患處,再用上葯塗搽,每天3-4次。 方5 組成:蓖麻子仁15克,冰片1.5克,紫皮蒜21克,蔥白7寸,白糖少許。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共搗如泥,塗於患處。 方6 組成:鮮核桃皮適量。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擦患處,每日2-3次。 方7 組成:雞蛋3個,米醋1斤。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用雞蛋置瓶內,加米醋浸沒,浸7-10天後取出,去蛋殼,將雞蛋與米醋攪勻,裝入有蓋容器中,每天用此液塗擦患處2-3次,堅持一段時間,有良效。 方8 組成:五倍子、枯礬、爐甘石各6克。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水煎至60毫升,塗擦患處,每日4次。 【治療】 可雷乳膏外用具有抗炎、抗過敏及止止癢作用、作用時間長。透皮促進劑能增加角質層水合作用,能消除局部炎症引起的發熱,發紅及腫脹。可溶解角蛋白,增加蛋白質。防止皮膚角化,增加皮膚的穿透性和柔軟性。 主治:銀屑病(牛皮癬)、扁平苔、神經性皮炎、接觸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濕疹、皮膚瘙癢、手足癬、病毒性皰疹、痤瘡、及各類頑癬。 使用人群: 1、銀屑病(牛皮癬)。 2、扁平苔。 3、神經性皮炎、接觸性皮炎。 4、脂溢性皮炎、濕疹。 5、手足癬、手足破裂。 使用方法: 外用,塗於患處,每日2-3次,經3-4日有顯著療效後改每日一次,直至痊癒。對頑固性皮膚病人治療時,則每日塗葯2次,連塗5日,停葯2日在連塗5日,停葯2日,如此反復應用,兩周為一 個療程。 病理檢查 表皮角化過度,棘層肥厚,表皮突延長,可伴有輕度海綿形成。真皮部毛細血管增生,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浸潤。或可見真皮纖維母細胞增生,呈纖維化。 患者注意事項 1 少吃海鮮、羊肉等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飲酒和食用刺激性食物。 2 神經性皮炎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生活無規律、睡眠不好、月經異常、消化不良、便秘等都可能加重症狀,故應注意。 3 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搞好個人衛生,要經常用溫水和肥皂作局部清洗,以清潔面部皮膚,阻斷感染因素,以免刺激油脂的分泌。同時不用油脂性護膚品或化妝品等。 4 月經不正常時,應服用調經的葯物。 5 保持大便通暢,有便秘時應及時治療。 6 忌用手搔抓或熱水燙洗,不宜穿過硬的內衣,以免刺激皮膚。 7 每日進行面部按摩,保持氣血流暢。 8 忌用激素類葯物外塗。
2. 發皰性甲蟲皮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你好,這種病多見於夏季,發好於面,頸,四肢等,甲蟲少於人體皮膚後,因拍打蟲體出現水腫性紅斑,繼之於數小時至1-2天後出現丘疹,水皰,膿皰,常呈線狀排列,長短不一,有瘙癢,灼痛的感覺。
3. 一歲半的寶寶吃川貝冰糖燉白果怎麼做
問題分析: 你好,寶寶不宜飲食白果,以免引起中毒、過敏現象。白果的外種皮有毒,能刺激皮膚引起接觸性皮炎、發皰。有人接觸還會出現過敏性皮炎。 意見建議: 建議咳嗽,喉部有痰,川貝燉梨:用去皮、去核的新鮮梨加川貝粉2錢,放在鍋中隔水蒸軟,趁熱食用
4. 有關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皮膚功能障礙性疾病,具有明顯的皮膚損害。多發生在頸後部或其兩側、肘窩、國窩、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常成片出現,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頂丘疹,皮膚增厚,皮脊突起,皮溝加深,形似苔蘚。常呈淡紅或淡褐色。劇烈搔癢是其主要的症狀。如全身皮膚有較明顯損害者,又稱之為彌漫性神經性皮炎。
【發病特徵】
目前對神經性皮炎的原因尚不明了,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過度緊張、興奮、憂郁、疲勞、焦慮、急躁以及生活環境的改變,皆可能是神經性皮炎的誘因。局部刺激、搔抓、衣領的摩 擦、過敏體質、多吃刺激性食物等,也可能引起神經性皮炎。
【治療】
治療神經性皮炎,當然首先應該解除可能發生的病因。不吃刺激性食物,不能搔抓,忌用熱水及肥皂洗擦。局部塗擦神經性皮炎葯水,或含有皮質激素的軟膏,貼用膚疾靈或特美膚塗膜,皆有效果。嚴重的病人,局部可用深度X線照射,或用同位素90鍶貼敷,皆有效果。如局部有紅腫,則需用抗生素治療。
沒有明顯皮膚損害的皮膚瘙癢,為皮膚瘙癢症。不過嚴格地說,它應該屬於末梢神經功能障礙的疾病。病人會感到全身瘙癢,呈陳發性,如蟲爬、蟻走或有燒灼感。感情沖動、溫度變化、衣物摩擦等,均可誘發瘙癢,或使病情加重。初起時,皮膚上並無任何異常。但搔抓日久,皮膚發紅,進而表 皮剝脫,產生血痂,皮膚增厚,色素加深。抓破的皮膚還會發炎化膿。如老年人因皮膚萎縮退化、乾燥而易瘙癢,稱為老年性皮膚瘙癢症。冬季皮膚乾燥發癢,春暖消失,為冬季瘙癢病。肛門周圍瘙癢常為蟯蟲所致。女性陰部瘙癢,則可能 有陰道滴蟲或黴菌感染。全身性的瘙癢,要注意檢查有無糖尿病、甲狀腺機能減退等疾病。
患皮膚瘙癢症者最忌搔抓,也忌熱水燙、肥皂洗,應避免情緒激動,不吃刺激性食物。
這些是中葯方法~『『
方劑1
何首烏18克,當歸、荊芥各5克,
胡麻、苦參、生地各15克,白芍
12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用10劑。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2
生韭菜、大蒜各30克
制用法:共搗成糊狀,微熱。用力搽患處,每日2-3次,連用1周。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3
鮮絲瓜葉適量
制用法:洗凈搗爛。搽患處至皮膚發紅為度,隔天1次,7次為1療程。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4
荊芥、防風、生地、當歸、蟬蛻、
蒼術、茯神、石膏、苦參、知母、
牛蒡子各10克,木通、甘草各5
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心煩失眠、夜間癢甚者,加煅龍骨或牡蠣30克;奇癢難忍者,加僵蠶或烏梢蛇10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5
生半夏、斑蝥、白狼毒各等份
制用法:共為細末,用適量的米醋調成糊狀。塗抹患處,每天可輕塗1次,塗抹後發皰即止,以防過度損傷。水皰應使用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6
斑蝥克,硫黃、雄黃、樟腦各10
克,烏梅肉5克,地塞米松片1.5
毫克,撲爾敏片40毫克,二甲基
亞碸10毫升,凡士林適量
制用法:先將斑蝥、烏梅肉、雄黃、硫黃、地塞米松、撲爾敏分別研末過100 目篩,共置乳體中充分研磨混合備用,然後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7
苦參50-70克,生地30克,蟬蛻、
荊芥、桂枝、丹皮、當歸、川芎、
甘草各10克,細辛5克,羌活、
赤芍各15克,全蟲25克,蜈蚣6
條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8
苦參、首烏、當歸、白芍各15克,
生地20克,玉竹、小胡麻、秦艽
各9克,炙甘草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血虛風燥證
方劑9
蒼耳子15-24克,防風9-12克,
烏梢蛇、當歸、赤芍、白蒺藜各
9-15克,丹皮9克,雞血藤15
-30克,生地、地膚子、白鮮皮
各18-30克,蟬衣6-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10
泡參、沙參、白芍、紅活麻各30
克,白術、茯苓、生地、地骨皮
各15克,陳皮、甘草各10克,當
歸、丹皮、鉤藤(後下)各12克,
黃芪1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泛發性神經性皮炎
民間驗方,:
方1
組成:白鮮皮、苦參、蛇床子、地膚子各30克。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水煎,趁熱熏洗患處。
方2
組成:樟腦、冰片各等份。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研為細粉,以75%酒精溶解,用棉球蘸葯反復塗擦患部,干後再塗1次。完全乾燥後用傷濕止痛膏貼於患處,隔3-4日換葯1次。
方3
組成:荊芥、防風、艾葉、蛇床子各6克,苦參12克,川椒15克。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水煎,溫洗患處,每日1-2次。
方4
組成:斑蝥3克,3%碘酒100毫升。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將斑蝥放入碘酒中浸泡7天,用時先以1:5000高錳酸鉀溶液洗凈患處,再用上葯塗搽,每天3-4次。
方5
組成:蓖麻子仁15克,冰片1.5克,紫皮蒜21克,蔥白7寸,白糖少許。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共搗如泥,塗於患處。
方6
組成:鮮核桃皮適量。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擦患處,每日2-3次。
方7
組成:雞蛋3個,米醋1斤。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用雞蛋置瓶內,加米醋浸沒,浸7-10天後取出,去蛋殼,將雞蛋與米醋攪勻,裝入有蓋容器中,每天用此液塗擦患處2-3次,堅持一段時間,有良效。
方8
組成:五倍子、枯礬、爐甘石各6克。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水煎至60毫升,塗擦患處,每日4次。
方9
組成:鮮絲瓜葉適量。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揉爛後在患部反復摩擦,至皮膚發紅為宜。每天1次,治癒為止。
5. 神經性皮炎有何好的治療方法
方劑1
何首烏18克,當歸、荊芥各5克,
胡麻、苦參、生地各15克,白芍
12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用10劑。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2
生韭菜、大蒜各30克
制用法:共搗成糊狀,微熱。用力搽患處,每日2-3次,連用1周。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3
鮮絲瓜葉適量
制用法:洗凈搗爛。搽患處至皮膚發紅為度,隔天1次,7次為1療程。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4
荊芥、防風、生地、當歸、蟬蛻、
蒼術、茯神、石膏、苦參、知母、
牛蒡子各10克,木通、甘草各5
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心煩失眠、夜間癢甚者,加煅龍骨或牡蠣30克;奇癢難忍者,加僵蠶或烏梢蛇10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5
生半夏、斑蝥、白狼毒各等份
制用法:共為細末,用適量的米醋調成糊狀。塗抹患處,每天可輕塗1次,塗抹後發皰即止,以防過度損傷。水皰應使用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6
斑蝥克,硫黃、雄黃、樟腦各10
克,烏梅肉5克,地塞米松片1.5
毫克,撲爾敏片40毫克,二甲基
亞碸10毫升,凡士林適量
制用法:先將斑蝥、烏梅肉、雄黃、硫黃、地塞米松、撲爾敏分別研末過100 目篩,共置乳體中充分研磨混合備用,然後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7
苦參50-70克,生地30克,蟬蛻、
荊芥、桂枝、丹皮、當歸、川芎、
甘草各10克,細辛5克,羌活、
赤芍各15克,全蟲25克,蜈蚣6
條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8
苦參、首烏、當歸、白芍各15克,
生地20克,玉竹、小胡麻、秦艽
各9克,炙甘草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血虛風燥證
方劑9
蒼耳子15-24克,防風9-12克,
烏梢蛇、當歸、赤芍、白蒺藜各
9-15克,丹皮9克,雞血藤15
-30克,生地、地膚子、白鮮皮
各18-30克,蟬衣6-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10
泡參、沙參、白芍、紅活麻各30
克,白術、茯苓、生地、地骨皮
各15克,陳皮、甘草各10克,當
歸、丹皮、鉤藤(後下)各12克,
黃芪1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泛發性神經性皮炎
方劑11
青核桃皮250克,75%酒精500
毫升
制用法:將青核桃皮浸泡於酒精內15-30 天。用葯液擦患處,每日3-4次。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12
杏仁15克
制用法:先用熱水把患處洗凈,將杏仁搗碎,現醋250克混合,然後加熱。趁熱用棉花洗搽患處,每日1次,連用2-3天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13
鴉膽子適量
制用法:去硬殼,取肉研爛,調酒擦。或用鴉膽子熬油,調黃柏末擦患處。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反復發作 方劑14
蝮蛇1條,香油500毫升
制用法:將活蝮蛇放到裝有香油的瓶內浸泡,封口埋在陰涼處60厘米深的地下,3個月後取出應用。外擦 患處,每日2次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經久難愈
方劑15
夜交藤30克,全蠍6克,當歸、
皂刺、防風各10克,刺蒺藜、白
鮮皮、苦參各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風濕蘊阻證 方劑16
斑蝥7個,白酒30克
制用法:將斑蝥用酒泡好。過二三日即可用此酒塗患處,數日後癬自落。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17
茄子適量
制用法:削成截面,在患處摩擦,1周可見效。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18
艾葉、防風各60克,雄黃0.6克,
花椒9克,苦參15克,百部1.5克
制用法:煎液洗患處。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19
生地、絲瓜絡各12克,丹皮、金
銀花、赤芍、地膚子、希薟草、
黃芩、苦參、當歸各9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20
艾蒿、韭菜各200克,花椒100
克
制用法:上葯加水煮沸。溫熱後洗患處,每日1-2次,3-5劑即可治癒。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21
生地30克,當歸、赤芍、黃芩、
苦參、蒼耳子、白鮮皮、地膚子
各9克,生甘草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泛發性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證
神經性皮炎應該注意的問題
1.避免感情沖動。忌用手搔抓或熱水燙洗,
2.不宜穿過硬的內衣,以免刺激皮膚。
3.不抽煙,忌食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食物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