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皮膚癢中醫辨證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膚癢中醫辨證

發布時間: 2021-02-05 11:45:20

① 請問,從中醫角度看皮膚干癢 屬於體質陰虛還是陽虛啊

你所述的症狀是屬於陰虛血燥的表現。陰虛血虛則精液缺乏故可以出現眼睛干澀,版皮膚發干。權血燥生風可見皮膚干癢甚則皮膚乾裂如牛皮癬類。正如【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所述:「。。。燥勝則干。。。」指燥氣偏勝出現乾燥的病理。燥氣太過,就會耗傷津液,出現口唇鼻咽乾燥,皮膚燥裂,乾咳,大便干結等傷津症狀。由此可見。燥氣會傷陰,而陰虛也會導致血燥。
調理的方法就是滋陰潤燥。可以內服杞菊地黃丸。也可以用麥冬6克,枸杞子6克開水浸泡半小時後代茶飲。會有幫助的。
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② 從中醫的角度解釋皮膚瘙癢

中醫認為急性瘙癢症多由於風、濕、熱所致,故以清熱去風為治療原則,採用荊防清熱湯治之。慢性病人,除部分病人由風、濕、熱引起外,多由血虛生風,或血淤氣滯所致,故以養血去風,或以養血去風兼活血化淤為治則,採用永安止癢方、癢疹方或血燥方治之。陰囊瘙癢症和女陰瘙癢症中醫認為多由肝膽濕熱引起,選用龍膽瀉肝湯效果較佳。
老年人患病,病程遷延,正氣不足,衛氣虛弱,腠理疏鬆,外邪易侵,營衛失和,肌膚失養,故瘙癢反復發作。 養血活血,祛風邪為主。
冬季皮膚乾燥發癢,春暖消失,為冬季瘙癢病。肛門周圍瘙癢常為蟯蟲所致。女性陰部瘙癢,則可能有陰道滴蟲或黴菌感染。全身性的瘙癢,要注意檢查有無糖尿病、甲狀腺機能減退等疾病。
全身性皮膚瘙癢中醫稱為「風瘙癢」、「癢風」,若抓破皮膚,血痕累累稱「血風瘡」,局限性皮膚瘙癢稱「陰癢」、「肛門作癢」。
中醫文獻中關於癢的論述很多。《內經》中即有「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痛為實,諸癢為虛」的記載。《諸病源候論》認為瘙癢多與風邪相關,「風瘙癢者,是體虛受風,風入腠理,與血氣相搏,而俱往來於皮膚之間。邪氣微,不能沖擊為痛,故但瘙癢也。」清《外科證治全書》指出,「癢風,遍身瘙癢,並無瘡疥,搔之不止。」並提出了病機及治療禁忌為「肝家血虛,燥熱生風,不可忘投風葯。」該書還有陰癢、肛門作癢等局限性瘙癢症的記載,認為「陰癢,三蟲在腸胃,因臟虛蝕陰,微則癢,甚則痛……」此症亦有肝脾虧損,濕熱下注而癢者。
總之,中醫認為全身性皮膚瘙癢多因肝旺血虛所致,肝旺則風從內生,血虛則肌膚失養,風勝血燥,風動作癢。

③ 從中醫角度來說這種皮膚瘙癢是什麼原因

從你所述看,從中醫角度來說是血虛風燥引起的,食療方法:中醫認為,專蓮藕有清熱涼血的作用,無屬論涼拌、榨汁、清炒都可以,此外雪梨、苦瓜、苦菜、絲瓜、鮮蘆筍、螃蟹、鴨肉也是涼血之物。

中葯滋補:一般多喝點菊花水就可以了,必要時可加點丹皮一起泡水,西瓜皮、綠豆湯,也可用涼血葯物,如生地10克、丹皮6克、白茅根6克、芍葯6克,煎水喝。

④ 老年人皮膚瘙癢,常見的病因病機,中醫辨證分型及治療方法

老人皮膚瘙癢是因血虛生風所致,臟腑皮毛均賴氣以熙之,血以養之,津以濡之內。老人陰血枯竭,風容邪乘虛客之,所以就會呈瘙癢之證。例方:當歸12克、熟地15克、制首烏15克、山葯10克、生地10克、天冬10克、麥冬10克、蟬衣6克、防風10克、炙甘草6克。
方義為:滋養陰血,去風散邪。

⑤ 皮膚瘙癢症如何治療 中醫辨證治療方法

除了皮癢,還有啥症狀,咳嗽嗎,小便怎麼樣,熱嗎

⑥ 中醫如何看皮膚瘙癢症

本病與祖國醫學文獻中記載的「癢風」相類似。如《外科證治全書》記述:「遍身瘙癢版,並無瘡疥,權搔之不止」。說明本病為單以瘙癢為主,無原發皮疹的疾病。又如《諸病源候論》風瘙癢候記載:「風瘙癢者,是體虛受風,風入腠理,與血氣相搏,而俱往來,在皮膚之間。邪氣微,不能沖擊為痛,故但瘙癢也。」

外陰瘙癢症:中醫稱謂陰癢。如《諸病源候論》陰癢候記載:「婦人陰癢是蟲食所為其蟲作勢,微則癢,重者痛」。

肛門瘙癢症:中醫稱謂穀道癢。如《諸病源候論》穀道癢候記載:

「穀道癢者,由胃弱腸虛,則蟯蟲下侵穀道,重者食於肛門,輕者但癢也,蟯蟲狀極細微,形如今之蝸蟲狀也」。又如《外科證治全書》肛門作癢記載:「肛門作癢或兼赤腫微痛者,蟲蝕也。

⑦ 中醫是如何辯證皮膚瘙癢症的

濕疹的原因主要由於皮膚受損,而導致皮膚炎症的一種皮膚疾病。從中醫的角度內治療就是健脾祛濕,反復發容作,奇癢難耐為主要特徵。
想止癢的話建議:
1、冰敷止癢
做法:將牛奶倒入一杯冰塊中靜置3分鍾,再將牛奶倒在紗布墊或是薄棉布上敷在瘙癢處2~3分鍾。
2、野菊花熏洗
野菊花全草250克,陳石灰粉適量。野菊花全草切碎置鍋中,加水2000毫升,小火煎至800毫升,過濾,變溫後熏洗患處15分鍾,立即用潔凈的陳石灰粉撲之,每日2次,清熱解毒、緩解瘙癢。
3、泡個溫水澡
溫水泡澡能減少感染的機會,並有助於軟化皮膚。但應避免過熱或過冷的水。用溫水泡澡不等於熱敷,泡澡時間不能過長。
去除濕疹的話建議你可外塗純中草葯的蘊磯霜來改善,每天兩次,長期如此就會好轉的。

⑧ 皮膚瘙癢怎麼辦 中醫治方

處方:當歸、知母、苦參、紫草、凌霄花、牛蒡子各8克,防風、生地、丹皮各10克,蟬蛻6克,白鮮皮15克,槐花12克,薄荷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清熱涼血,祛風止癢。用於治療皮膚瘙癢,中醫辨證屬血熱型。發病多急而進展快,肌膚灼熱,皮膚瘙癢較劇,遇熱加重,得涼癢減,可見抓痕、血痂。全身症狀可有身熱心煩,口渴咽干,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質紅或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或弦數等。此為風熱相博,客於肌膚所致。 專家點評:瘙癢是多種皮膚病的自覺症狀,臨床上將只有瘙癢及瘙癢所致的繼發性損害,而無原發性皮損的皮膚病,稱為瘙癢症,屬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一般分為全身性(泛發性)和局限性兩型,與多種疾病或皮膚衰老有關,發病隨年齡、季節化而不同,常見於中老年人,發於老年者,又稱為老年皮膚瘙癢症。 處方:牛蒡子、白芷、桂枝、海桐皮、徐長卿各8克,茵陳、防風、秦艽、稀薟草、地膚子各10克,淡竹葉6克,荊芥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疏風散寒,祛濕止癢。用於治療皮膚瘙癢,中醫辨證屬風寒型。病程較久,局部皮損色淡而於,或見少許鱗屑,或輕度增厚,紋理加深,癢甚無定處。全身症狀有惡風、肢涼怕冷、倦怠無力,舌質淡,苔少或薄白,脈沉無力或浮緊。此為正氣不足,復感風寒之邪,凝滯於肌膚所致; 處方:金銀花、蒲公英、茵陳、白鮮皮、苦參、紫花地丁各8克,徐長卿、土茯苓、地膚子、石菖蒲各10克,黃連、木香各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祛濕止癢。用於治療皮膚瘙癢,中醫辨證屬濕熱內蘊型。多見於繼發感染的患者,或見於肛周、外陰等處,皮損處表現為陣發性瘙癢,色紅灼熱或紅腫,或見膿皰、破潰、糜爛、滲液,或伴疼痛;日久皮膚肥厚。全身症狀有口苦身熱,胸悶不舒,食慾不佳,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或濡數。此為濕熱博結,蘊蒸肌膚而發。 處方:當歸、夜交藤、天門冬、熟地、麥門冬各10克,黃芪、生地各12克,升麻、白蒺藜、鬱金、枳殼、浮萍各8克,柴胡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益氣補血,祛風止癢。用於治療皮膚瘙癢,中醫辨證屬血虛風燥型。老年人多見,一般病程較久,可見局部皮膚粗糙肥厚,乾燥脫屑或皸裂,疼癢劇烈;伴心悸氣短,頭暈乏力,面色蒼白,四肢酸懶,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或濡。此因血虛肝旺,化燥生風所致。

⑨ 皮膚突然癢中醫辨證怎麼治療

可考慮是由於神經性皮炎引起的,像這種慢性皮膚病最好還是去看中醫比較好版,中醫認為皮膚權病的發生屬於全身功能障礙引起的,會從人體機能出發。治療期間,避免用手直接抓撓患處,導致患處擴大,規律的作息、均衡的飲食是要注意的一項。

⑩ 中醫辨證渾身癢是什麼原因

皮膚瘙癢是指自覺皮膚瘙癢的症狀,中醫稱之為風瘙癢。多因風邪外襲,或因血熱內擾,或血虛失養、生活飲食失節、吸煙嗜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傷及脾胃,脾失健運,致使濕熱內蘊,又外感濕熱邪,內外兩邪相博,充於腠理,浸淫肌膚所致。常見於各種皮膚疾病,以及食物過敏、葯物過敏、經前隱疹、妊娠風疹、陰癢等病。臨床對以皮膚瘙癢為主症的病種尚未確定時,可以皮膚瘙癢待查作為初步診斷,並進行辨證論治:
1.風寒外襲證:瘙癢多發於暴露部位,天氣寒冷或氣溫急驟變化時可誘發或加重,或夜間解衣卧床時亦甚,皮膚乾燥,惡寒、微發熱,舌質淡白,苔薄白,脈浮緊。用葯宜疏風散寒、調和營衛。
2.風熱郁滯肌膚證:瘙癢好發於夏秋季節,氣溫乾燥時可誘發或加重,或夜間卧床時加重,身熱,微惡風寒,口渴,出汗,大便干結,小便色黃,舌質紅,苔薄黃或干,脈浮數。用葯疏風清熱、調和營衛。
3.濕毒蘊結肌膚證:瘙癢好發於肛門周圍、陰囊及女陰部位,癢時難以控制,引起過度搔抓,抓後局部可有抓痕、紅腫,日久則肥厚、苔蘚化,汗出,摩擦及食物刺激等可誘發或加重,婦人可伴有帶下腥臭,口苦口臭,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用葯宜清熱除濕止癢。
4.血熱風盛證:周身瘙癢劇烈,肌膚灼熱,抓破出血,遇熱癢劇,得涼則安,身熱心煩,口燥咽干,多見於青壯年,春夏好發,舌質紅苔黃干,脈數。用葯宜清熱涼血、消風止癢。
5.血虛風燥證:多見於年老羸弱者,皮膚瘙癢,發無定處,夜間尤甚,難以入眠,周身皮膚乾燥脫屑,抓痕累累,經久不愈,冬重夏輕,伴倦怠無力,大便艱澀,面色無華,舌質淡,苔薄,脈細無力。用葯宜養血潤燥、祛風止癢。
6.肝鬱血虛證:皮膚瘙癢多因情緒激動時產生,精神抑鬱,面容憔悴,嘆息,心煩,口苦,婦女月經失調或閉經,唇甲色淡,舌質淡或暗,苔薄,脈細澀。用葯宜疏肝解郁、養血祛風。
可能有些人認為皮膚瘙癢是小毛病,但是它也會給我們造成極大的不適,皮膚癢了就會產生搔抓的慾望,一點兒不搔抓是不現實的,但是過度搔抓會加重症狀。許多人為圖一時痛快,用力搔抓皮膚瘙癢處,直抓到皮膚出血為止:結果是越抓越癢,越癢越抓,形成惡性循環。長期反復搔抓,可致使皮膚上出現抓痕、血痂、皸裂、色素沉著甚至出現苔蘚樣變或濕疹樣改變,導致皮膚變厚、粗糙,甚至抓破後引起繼發皮膚感染等。皮膚瘙癢不僅會造成我們生理上的傷害,而且還會損害我們的心理。皮膚瘙癢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工作、休息和心情,導致人煩燥、焦慮、失眠,長期不得安眠,會有頭暈、精神憂郁、食慾不振等神經衰弱的症狀。皮膚瘙癢可不是小問題,切誤忽視,當人體自身功能異常時,或許就會表現出以皮膚瘙癢為主症的問題,此時我就應該早診斷,早治療。因此在關愛肌膚的同時,更要關注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