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臉上皮膚過敏重會導致休克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臉上皮膚過敏重會導致休克嗎

發布時間: 2021-02-05 05:30:39

1. 過敏性休克問題


述:
過敏性休克(心血管內科)是人體對某些生物製品(如異體血清)或葯品(如青黴素、含碘造影劑)過敏而產生的一種急性全身性反應。是由於速發型抗原抗體反應中所釋放的組織胺、血清素和其他的血管活性物質所引起的血管舒縮功能紊亂,血管壁滲透性增加、血漿外滲,血容量驟減,組織灌注不足而引起休克,同時常伴喉頭水腫、氣管痙攣、肺水腫等。主要表現為皮膚瘙癢、蕁麻疹;呼吸困難、胸悶、咳嗽;腹痛、惡心、嘔吐;頭暈、面色蒼白,嚴重者迅速進入休克狀態。如不及時搶救,常可在5-10分鍾內死亡。
症狀表現:
1.皮膚瘙癢、蕁麻疹;
2.頭暈、面色蒼白、呼吸困難、胸悶、咳嗽;
3.腹痛、惡心、嘔吐;
4.出汗、脈搏增快,血壓下降。
診斷依據:
1.有過敏原接觸史;
2.頭暈、面色蒼白、呼吸困難、胸悶、咳嗽;
3.腹痛、惡心、嘔吐;
4.脈搏細速,血壓下降。

療:
治療原則
1.立即平卧,肌注腎上腺素;
2.迅速補充有效血容量以維持組織灌注;
3.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4.應用支氣管解痙劑;
5.早期應用抗組織胺類葯物;
6.嚴重喉頭水腫者須作氣管切開術;
7.盡早去除病因。
用葯原則
1.發生過敏性休克時立即使用腎上腺素、地塞米松和抗組織胺類葯物;
2.病情較重者迅速補充血容量如右旋糖酐、生理鹽水、人體白蛋白等。
3.喉頭水腫致呼吸困難者行氣管切開術。
預防常識:
本病是由於人體對某些生物製品或葯品過敏而產生的全身性反應,病情進展迅速,可在很短時間內導致死亡,因此應以預防為主。用葯前詳詢過敏史,陽性病人應在病史首頁作醒目而詳細的記錄;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用葯;對過敏體質病人在注射用葯後觀察15-20分鍾,在必須接受誘發本症可能的葯品(如碘造影劑)前,宜先使用抗組胺葯物或強的松20-30mg。先作皮內試驗,盡量不用出現陽性的葯物,如必須使用,則可試行「脫敏試驗」。其原則是在抗組胺等葯物的保護下,對患者從極小劑量逐漸增加被減敏葯物的用量,直至患者產生耐受性為止。在減敏過程中必須有醫務人員的密切觀察,並准備好腎上腺素、氧氣、氣管插管和靜脈注射用皮質激素等一切應急措施:一旦發生過敏反應,立即停止給葯,同時馬上就地搶救,肌注腎上腺素等抗過敏類葯物,並吸氧及迅速輸注生理鹽水、右旋糖酐或白蛋白等以補充有效血容量,有喉頭水腫者行氣管切開術。

2. 什麼會導致過敏性休克如題 謝謝了

過敏性皮疹大多預後良好,用抗過敏葯多能治癒。輕症僅口服抗組胺葯如撲爾敏、鹽酸西替利嗪(仙特敏)等即可。鹽酸苯海拉明(可他敏),成人每次25-50mg,兒童每次0.5-1mg/kg,每日2-3次。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成人每次4mg,兒童每次0.1-0.2mg/kg,每次2-3次。鹽酸異丙嗪,成人每次12.5-25mg;兒童每次0.5-1 mg/kg,每日1-3次。也可用仙特敏,成人每次10 mg,兒童2-6歲每次5 mg,6-12歲每次10 mg,每日1次或氯雷他定(開瑞特)成人每次10mg,兒童<30 kg,每次5 mg,>30kg,每次10mg,每日1次治療。局部奇癢可外用爐甘石洗劑塗擦。重症給予1:1000腎上腺素,劑量同過敏性休克,靜脈輸液急救,吸氧。也可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若靜滴注氫化可的松,成人每日100-200 mg,兒童每日按4-8 mg/kg溶於10%葡萄糖液500ml中,兒童<250ml,7-10天為1療程,以後改為口服醋酸潑尼松(強的松),成人每次5-10mg,每次3-4次,兒童每天1-2 mg/kg分2-3次,同時使用大劑量維生素C。必要時用10%葡萄糖酸鈣成人10-20ml,加於25%葡萄糖液20ml中緩慢靜脈注射,兒童5-10ml,同前稀釋,每日1次。出現以下情況應給予特殊處理:伴支氣管痙攣應吸入或口服支氣管擴張劑,喉水腫者立即噴入或霧化吸入1:1000腎上腺素(將總量稀釋至1-2ml),並可考慮皮質激素治療,抽搐者盡快用適當葯物鎮靜。病情稍有好轉立轉院以便進一步處理,或至少留觀12小時,以防晚期過敏反應的出現。

3. 過敏性休克的常見原因及預防方法。

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anaphylactic shock)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質進入已致敏的機體後,通過免疫機制在短時間內發生的一種強烈的多臟器累及症群。過敏性休克的表現與程度,依機體反應性、抗原進入量及途徑等而有很大差別。通常都突然發生且很劇烈,若不及時處理,常可危及生命。
過敏性休克的病因:
絕大多數過敏性休克是典型的Ⅰ型變態反應在全身多器官,尤其是循環系的表現。外界的抗原物性物質(某些葯物是不全抗原,但進入人體後有與蛋白質結合成全抗原)進入體內能刺激免疫系統產生相應的抗體,其中IgE的產量,因體質不同而有較大差異。這些特異性IgE有較強的親細胞性質,能與皮膚、支氣管、血管壁等的「靶細胞」結合。以後當同一抗原再次與已致敏的個體接觸時,就能激發引起廣泛的第Ⅰ型變態反應,其過程中釋放的各種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等是造成多器官水腫、滲出等臨床表現的直接原因。 在輸血、血漿或免疫球蛋白的過程中,偶然也可見到速發型的過敏性休克,它們的病因有三:①供血者的特異性IgE與受者正在接受治療的葯物(如青黴素G)起反應。②選擇性IgA缺乏者多次輸注含IgA血製品後,可產生抗IgA的IgG類抗體。當再次注射含IgA的製品時,有可能發生IgA-抗IgA抗體免疫復合物,發生Ⅲ型變態反應引起的過敏性休克。③用於靜脈滴注的丙種球蛋白(丙球)制劑中含有高分子量的丙球聚合物,可激活補體,產生C3a、C4a、C5a等過敏毒素;繼而活化肥大的細胞,產生過敏性休克。少數病人在應用葯物如鴉片酊、右旋糖酐、電離度高的X線造影劑或抗生素(如多粘菌素B)後,主要通過致肥大細胞脫顆粒作用,也會發生過敏性休克的臨床表現。晚近,人們將不存在過敏原與抗體反應的,即通過非免疫機制而發生的過敏性休克症狀與體征稱之為過敏樣反應(anaphylactoid reaction)。
過敏性休克的臨床表現:
過敏性休克有兩大特點:一是有休克表現即血壓急劇下降到10.6/6.6kPa(80/50mmHg)以下,病人出現意識障礙,輕則朦朧,重則昏迷。二是在休克出現之前或同時,常有一些與過敏相關的症狀。列述如下。
(一)皮膚粘膜表現 往往是過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現的徵兆,包括皮膚潮紅、瘙癢,繼以廣泛的蕁麻疹和(或)血管神經性水腫;還可出現噴嚏、水樣鼻涕、音啞、甚而影響呼吸。
(二)呼吸道阻塞症狀 是本症最多見的表現,也是最主要的死因。由於氣道水腫、分泌物增加,加上喉和(或)支氣管痙攣,患者出現喉頭堵塞感、胸悶、氣急、喘鳴、憋氣、紫紺、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三)循環衰竭表現 病人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蒼白、脈速而弱;然後發展為肢冷、發紺、血壓迅速下降,脈搏消失,乃至測不到血壓,最終導致心跳停止。少數原有冠狀動脈硬化的患者可並發心肌梗塞。
(四)意識方面的改變 往往先出現恐懼感,煩躁不安和頭暈;隨著腦缺氧和腦水腫加劇,可發生意識不清或完全喪失;還可以發五筆型抽搐、肢體強直等。
(五)其他症狀 比較常見的有刺激性咳嗽,連續打嚏、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最後可出現大小便失禁。
(六) 若是因為食過敏食物(魚,蝦子,螃蟹)或者被昆蟲叮咬引起的皮膚過敏有時後會伴隨短時間的失明狀態。
過敏性休克的護理措施:
患者一旦發生葯物過敏性休克,立即停葯,就地搶救,並迅速報告醫生,並按以下方法進行。
1、立即平卧,遵醫囑皮下注射腎上腺素1毫克,小兒酌減,注意保暖
2、給予氧氣吸入,呼吸抑制時應遵醫囑給予人工呼吸,必要時配合施行氣管切開
3、發生心臟驟停,立即進行心臟復甦等搶救措施
4、迅速建立靜脈通路,補充血容量
5、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生命體征,尿量,及其它臨床變化 6、准確地記錄搶救過程
過敏性休克的注意事項:
1.詳細詢問病人的用葯史、過敏史和家族過敏史。
2.凡首次用葯,停葯3天後再用者,以及更換葯物批號,均須按常規做過敏試驗。
3.皮膚試驗注入必須新鮮配製,皮試液濃度與注射劑量要准確;溶媒、注射器及針頭應固定使用。
4.青黴素過敏試驗或注射前均應做好急救的准備工作(備好鹽酸腎上腺素和注射器等)。
5.嚴密觀察病人,首次注射後須觀察30分鍾以防遲緩反應的發生。注意局部和全身反應,傾聽病人主訴。
6.試驗結果陽性者禁止使用青黴素,同時報告醫生,在醫囑單、病歷、床頭卡上醒目地註明青黴素過敏試驗陽性反應,並告知病人及其家屬。

4. 皮膚過敏會導致哪些嚴重危害

你好,在我看來復,患上皮製膚過敏的危害應該看皮膚過敏的程度,一般皮膚過敏的危害有幾個方面:1、影響容顏:有的舒緩皮膚過敏嚴重的話會影響到患者的皮膚,使得皮膚失去光澤,影響到容顏。2、影響生活質量:皮膚過敏有的時候伴隨著劇烈的瘙癢症狀,容易讓患者變得浮躁,正常生活不能進行。希望這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5. 皮膚過敏出現休克現象,會不會有生命危險

會,搶救不及時會休克導致心腦腎衷竭死亡

6. 過敏性休克有哪些表現

過敏性休克有兩大特點:一是有休克表現即血壓急劇下降到10.6/6.6kPa(80/50mmHg)以下,病人出現意專識障屬礙,輕則朦朧,重則昏迷。二是在休克出現之前或同時,常有一些與過敏相關的症狀。列述如下。 (一)皮膚粘膜表現 往往是過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現的徵兆,包括皮膚潮紅、瘙癢,繼以廣泛的蕁麻疹和(或)血管神經性水腫;還可出現噴嚏、水樣鼻涕、音啞、甚而影響呼吸。 (二)呼吸道阻塞症狀 是本症最多見的表現,也是最主要的死因。由於氣道水腫、分泌物增加,加上喉和(或)支氣管痙攣,患者出現喉頭堵塞感、胸悶、氣急、喘鳴、憋氣、紫紺、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三)循環衰竭表現 病人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蒼白、脈速而弱;然後發展為肢冷、發紺、血壓迅速下降,脈搏消失,乃至測不到血壓,最終導致心跳停止。少數原有冠狀動脈硬化的患者可並發心肌梗塞。 (四)意識方面的改變 往往先出現恐懼感,煩躁不安和頭暈;隨著腦缺氧和腦水腫加劇,可發生意識不清或完全喪失;還可以發五筆型抽搐、肢體強直等。 (五)其他症狀 比較常見的有刺激性咳嗽,連續打嚏、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最後可出現大小便失禁。

7. 為什麼過敏會有輕有重,有些嚴重甚至會致死

因為有的是蜜蜂蟄的。蜂類的尾部有一根「刺」,這根刺連接著內臟——「毒液腺」。蟄人時,會通過毒刺將「毒液」注入人體。毒液的成分主要是蟻酸、神經毒素、組織胺(蜜蜂科)或是磷脂酶,透明質酸酶(黃蜂科)等。

過敏反應很常見,常見的引起過敏的物質有:葯物、蚊蟲叮咬、食物、花粉甚至紫外線等。但是為什麼過敏會有輕有重,有些嚴重可致死呢?過敏主要和兩個因素有關:過敏原以及人對過敏原的敏感程度。

比如,食物過敏中,50%以上的嚴重過敏都是由小麥引起的,而水果(桃子等)、蔬菜類過敏通常較輕。此外,同一個人不同時間的過敏反應程度也會所有不同。當免疫功能下降時,機體會處於應激狀態,就容易出現過敏反應,且症狀一般會比平時嚴重。

8. 皮膚過敏能致死嗎

皮膚過敏的危害有哪些:
蕁麻疹——發生蕁麻疹時,皮膚上起風團、紅斑,內伴有劇烈瘙癢,容也可以有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還可有呼吸困難伴發心慌、胸悶的感覺。急性大范圍蕁麻疹伴大汗脫水,病人呼吸困難伴發心慌、胸悶,出現過敏性休克症狀,此時如不及時搶救,病人會因重要臟器供血不足、功能衰竭導致死亡。
濕疹——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常反復發作,局部皮膚潰爛、感染並向周圍蔓延,更嚴重的可有全身症狀——敗血症。濕疹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部位,任何季節,易反復發作。
過敏性皮炎——皮炎最常見的瘙癢症狀可讓患者寢食難安,一旦加重,引起瘙癢難耐,皮膚抓破、紅疹、滲液、糜爛,甚至導致皮膚壞死,對面容造成嚴重損害。
溫馨提示,以上所述就是醫生關於「皮膚過敏的危害有哪些?」的幾點介紹,希望廣大患者朋友一定要引起重視,不要抱有僥幸心理。醫生介紹,皮膚過敏分為蕁麻疹、過敏性皮炎和濕疹等,不及時治療還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

9. 過敏嚴重也能引起休克嗎

由於環境中致敏性物質不斷增多,過敏性體質人群比例不斷增加,過敏性疾病已成為現代代表性疾病。為根本解決過敏症對現代社會的影響,歐美國家巨資資助研究機構進行研究。國際抗衰老學會美國過敏研究中心研製出全球首個廣普脫敏因子:超級復合OPC脫敏因子 美國過敏研究中心與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研究人員聯合研製出全球首個廣普脫敏因子,具有廣普消炎葯誕生一樣的劃時代意義。從此醫院僅能查100種以內過敏原,無法查出3000多種主要過敏原的治療瓶頸被突破,過敏原復雜的患者終於有了一種廣普的脫敏治療方案。過敏專家多年臨床總結的皮膚過敏不同類型的不同臨床治療方案,可以廣普性的徹底脫敏治療。快遞訂購治療套裝,免費快遞 國際著名過敏研究專家海納 羅特斯教授曾對中國治療過敏性疾病大量使用激素類、抗生素類、抗組胺類葯物的現狀感到十分震驚,一再強調不要為了一味減輕病人的症狀而過量用葯、用不該用的葯物,不要剝奪了病人的未來,牢記「慎用葯物」的醫生誓言。 大量使用各種激素、抗組胺類、抗生素等葯物本身就能讓病人的調節機制負擔更重,嚴重地干擾了病人原本精確的內分泌體系,還造成病人腸道正常菌群的失調,進一步影響病人腸道的吸收功能,維生素、各種微量元素的正常吸收受到嚴重影響,異種物質容易吸收進體內,使病人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停葯病情就反復,注射脫敏有時還能引發病人的變態反應。這種對抗性療法的負面效果,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病人和臨床醫生認識到了。 對特異性過敏原的脫敏治療,徹底改變過敏性體質也是臨床上採用唯一的病因阻斷治療,兼有預防治療雙重意義。 最新權威實驗證實:過敏性體質人群體內自由基數量比非過敏性體質人群高許多!自由基對人體免疫系統侵害是過敏體質形成的基礎,還會直接氧化人體的肥大細胞和嗜鹼細胞,導致細胞膜破裂釋放出組織胺,產生過敏反應。特異性治療方法是使病人對此類過敏性反應物質的耐受力增高,在脫敏治療後再次接觸此類過敏原時,不再產生過敏現象。

滿意請採納

10. 皮膚過敏暈,休克

日常生活盡量避免外界刺激物和局部刺激,不抓,不用力揩擦,不用熱水肥專皂燙洗.不飲酒,不喝濃茶,咖啡屬.不吃酸,辣菜餚或其他刺激性食物.發作期,忌食黃魚,海蝦,海鮮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意見建議:建議到醫院查找過敏原,在治療上只能抗過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