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才能治好神經性皮炎和富貴病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與精神因素關系密切的疾病,去除不良精神刺激至關重要,所以,患者應解除精神緊張、焦慮情緒,生活應規律化,注意勞逸結合。飲食應清淡,忌食各種辛辣刺激性飲食。避免局部刺激,如搔抓、摩擦、燙洗等是控制瘙癢、防止復發的關鍵,由於每個人的病情不同,建議發現患病後要及時到正規的皮膚病醫院接受檢查治療,也可局部外用煥清吾源霜塗抹,患者注意早期的治療是關鍵,有助疾病健康。
神經性皮炎吃什麼好
1、患者如果患有神經性皮炎,可以通過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從而起到一個治療和緩解的作用,新鮮的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對於治療神經性皮炎有一定的功效,所以可以通過多食用。
2、多食用一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維生素a對於神經性皮炎患者有一定的良好治療作用,所以通過多食用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患者一般都可以起到一個緩解的效果,同時還可以起到一個治療的目的。
3、食用一些涼血解毒的食物,如綠豆,梗米,綠茶等食物,這些食物都可以起到一個緩解的效果,同時還可以起到一個治療的目的,避免神經性皮炎的嚴重化,從而導致問題的出現,影響正常的生活。
神經性皮炎的飲食禁忌
1、煙酒、濃茶、咖啡、可可等。因煙酒辛熱,善於走竄肌膚,生熱耗血,使血熱更甚;同時可刺激大腦皮層,產生高度興奮,從而使病情加重。
2、蔥、蒜、韭菜、生薑、辣椒、花椒、胡椒、桂皮、八角、小茴香、咖喱等。因為這些食品,辛燥溫熱,動風耗血,能使血熱加重,症狀加重;同時這些食品也有溫陽興奮作用,能使大腦皮層興奮,精神激動,從而加重病情。
3、蝦蟹、公雞、豬頭肉、黃鱔、燒雞和各種烤炸煙薰食品。因為這些食物易聚濕生氮,助熱動風,能使風濕熱邪加重,從而使皮損症狀加重。
4、人參、鹿茸、當歸、肉蓯蓉等。因這些食物溫熱補陽能助熱生風,使血燥更甚,使本病遷延難愈。
❷ 神經性皮炎缺乏什麼維生素
您好!神經性皮炎建議用大麥 訮 立 康 (訮是炎)等治療。神經性皮炎不能吃牛羊魚肉、海鮮、韭菜等容易發的上火的食物,海豹油也不要吃,不宜吃腥葷食物,祝您健康!
|
|
|
為什麼要拉伸:
能夠使你全身肌肉線條變得修長。
提升肌肉韌帶柔韌性。
降低下次運動受傷機率。
15種拉伸動作糾正
拉伸一定要做的准,才能發揮它的做用,不然會適得其反。下面總共糾正15種平時大家容易拉伸錯誤的動作。
肩背部拉伸
要點:腰背挺直,雙腿與肩同寬。做這個動作的時候,你要感覺到整個背闊肌和大腿後側明顯被牽拉。
側腰肌群拉伸
要點:記住,一定要側下腰才有效果,伸開手臂盡量往腳尖方向觸碰。這個時候,你的側邊腰部就會感受到無比酸軟。
臀部肌群拉伸1
要點:整個後背頭部都要貼著地面,用力將大腿朝肚子方向壓。
臀部肌群拉伸2
要點:還是要腰部挺直,身體重心下壓。
臀中肌拉伸
要點:將腳距離藉助物20厘米左右,腳趾向前,一隻腿綳直,腰背一定要挺直。
髂腰肌拉伸1
要點:膝蓋不要超過自己的腳尖,腰背挺直,弓箭步一定要大。
髂腰肌拉伸2
要點:這個動作還對大腿前側肌有拉伸的效果,注意,膝蓋一定一定要朝下,整個大腿盡量向下貼緊地面。
大腿後側拉伸1
要點:這個動作要和側腰區別開來,想要感覺到大腿後側肌群的強烈酸痛感,你不能彎腰弓背。
大腿後側拉伸2
要點:這個動作也是對大腿後側肌群的拉伸,但是一定要膝蓋伸直。
大腿後側拉伸3
要點:並不是你以為的將腳架得越高越好,或者用力觸碰腳尖。找個和膝蓋差不多高的物體,腳伸直,腰背挺直往前傾,大腿後側就很酸痛了。
大腿前側肌群的拉伸
要點:上身不要前傾,膝蓋不要超過你的腳尖。
大腿內側肌群拉伸
要點:腰背挺直!腰背挺直!然後用手用力把腿往下壓到…貼到地面最棒。
小腿後側拉伸1
要點:這個動作你要是做對了,對小腿後側的拉伸真的很有效。記住,腳尖一定要向正前方,膝蓋伸直。
小腿後側拉伸2
要點:腳尖朝向正前方,膝蓋伸直。
小腿後側肌群的拉伸3
要點:腳尖一定要朝向正前方。這個動作沒做對,不僅不會瘦小腿,還會造成扁平足。
拉伸是個「耐力活」,隨便幾下可不行,要「上肢拉伸」、「下肢拉伸」、「軀干拉伸」全面進行,韌帶不好的,不要著急,循序漸進,慢慢來。
❸ 神經性皮炎 和 慢性濕疹 的鑒別
慢性濕疹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皮膚病。建議患者飲食上不能吃以下食物:回
1、刺激性的食答品,比如如蔥姜、辣椒、酒、芥末、胡椒等,不要吃。也不要抽煙喝酒。
2、不能吃一些帶殼類的果實,比如:杏仁、板栗、核桃,還有水果桃、葡萄、荔枝、香蕉、菠蘿、桂圓、芒果、草莓等。
3、飲食上注意不吃海產類及細菌類食物,如魚、蝦、洋蔥、羊肉等。
平時瘙癢嚴重的話不要用手抓癢,自己可以買一盒蘊磯霜塗抹在濕疹處慢慢改善就好。
❹ 神經性皮炎的人適合待在那個城市
患者要注意經常修剪指甲,避免指甲搔抓劃破皮膚;患者不可以喝酒、喝丨茶以及專食用辛辣,刺屬丨激性的食物品,它們對於患者的病情是不利的;患者盡量要穿全棉的而且是寬松的內丨衣,還要注意勤換內丨衣。
患者可以食用一些可以起到涼血解毒作用的食物,比如綠豆、粳米、黃瓜、苦瓜、馬齒莧、綠茶等食物,它們對於患者的健康來說是有一定的幫助作用的。但是像蔥、蒜、韭菜、生薑、辣椒、花椒、胡椒、桂皮以及八角等食物,最好不要食用,原因是它們會加重病情。
❺ 什麼是神經性皮炎怎麼會引起的
1.
你好!神經性皮炎多發生在頸後部或其兩側、肘窩、腘窩、前臂、大腿、小腿及回腰骶部等。常成答片出現,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頂丘疹。
意見建議:常呈淡紅或淡褐色,劇烈瘙癢是其主要的症狀。從你的圖片來看,的確不太像神經性皮炎,建議在皮損位置用炎丿立康
❻ 關於神經性皮炎症狀有哪些別對我不管不顧。我都要愁死了
神經性皮炎(或過敏、或季節性發生):老豆腐三、四兩炒焦,用芝麻油回調勻塗患處,一日答3次,三、四天有特效。
79、 濕疹(皮膚起紅點、水泡、發癢):用綠豆3兩炒焦研成粉,用醋調勻塗患處,一日二次,連塗一星期可根治。忌花椒、胡椒。,也可能引起神經性皮炎可以試試立:)康:):霜
滿意請採納,謝謝
❼ 誰知道神經性皮炎應注意什麼有啥好方法去跟沒急急急
神經性皮炎(或過敏、或季節性發生):老豆腐三、四兩炒焦,用芝麻油調勻塗患內處,一日3次,三、四天有特效容。 79、 濕疹(皮膚起紅點、水泡、發癢):用綠豆3兩炒焦研成粉,用醋調勻塗患處,一日二次,連塗一星期可根治。忌花椒、胡椒。,也可能引起神經性皮炎可以試試立:)康:):霜 滿意請採納,謝謝
❽ 神經性皮炎能吃枇杷嗎
可以吃的
枇杷的功效與作用
枇杷果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是營養豐富的保健水果。枇杷的主要功效可以治療肺熱咳喘,吐逆,煩渴。主要作用可以潤肺下氣、 止渴。果:清肺生津止渴;核,祛痰止咳,和胃降逆;用於治療肺熱和咳嗽、久咳不愈、咽干口渴及胃氣不足等病症。
每年5到6月間,枇杷成熟,與櫻桃、梅子並稱為「三友」。《本草綱目》記載「枇杷能潤五臟,滋 心肺」,枇杷的全身都是寶,除果實外,枇杷花、枇杷核等都有各自功效。
專家指出,神經性皮炎屬於內病外顯的內科疾病,雖然表現在皮膚上,其實,病本在身體內部。患者是由於環境、病灶、飲食等諸多因素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臟腑代謝功能失調,皮膚脈絡微循環障礙,使機體應排泄的內毒素積聚於皮膚而發生的。它應該屬於末梢神經功能障礙的疾病。
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蔥、蒜、韭菜、生薑、辣椒、花椒、胡椒、桂皮、八角、小茴香、咖喱等。因為這些食品,辛燥溫熱,動風耗血,能使血熱加重,症狀加重;同時這些食品也有溫陽興奮作用,能使大腦皮層興奮,精神激動,從而加重病情。
忌食魚腥發物:如蝦蟹、公雞、豬頭肉、黃鱔、燒雞和各種烤炸煙薰食品。因為這些食物易聚濕生氮,助熱動風,能使風濕熱邪加重,從而使皮損症狀加重。
忌飲刺激性飲料:如煙酒、濃茶、咖啡、可可等。因煙酒辛熱,善於走竄肌膚,生熱耗血,使血熱更甚;同時可刺激大腦皮層,產生高度興奮,從而使病情加重。
忌食各種補氣補血之品:如人參、鹿茸、當歸、肉蓯蓉等。因這些食物溫熱補陽能助熱生風,使血燥更甚,使本病遷延難愈。
神經性皮炎的飲食重點就在這里了,患者們要記住這些,做好預防的准備,有益的多食用一些。對於那些有刺激性的食物還是不吃的好。但患者不能因為這樣就偏食,這會引起營養不良。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❾ 胡椒是濕的還是熱的
【性味】辛,熱。
①《唐本草》:"味辛,大溫,無毒。"
②《日用本草》:"味辛,熱。有毒。"
【歸經】入胃、大腸經。
①《本草經疏》:"入手、足陽明經。"
②《本草匯言》:"入足太陰、少陰、厥陰經。"
③《本草便讀》:"入肺、胃二經。"
【功用主治】溫中,下氣,消痰,解毒。治寒痰食積,脘腹冷痛,反胃,嘔吐清水,泄瀉,冷痢。並解食物毒。
①《唐本草》:"主下氣,溫中,去痰,除臟腑中風冷。"
②《海葯本草》:"去胃口氣虛冷,宿食不消,霍亂氣逆,心腹卒痛,冷氣上沖,和氣。"
③《日華子本草》:"調五臟,止霍亂,心腹冷痛,壯腎氣,主冷痢,殺一切魚、肉、鱉、草毒。"
④《本草蒙筌》:"療產後血氣刺疼,治跌撲血滯腫痛。"
⑤《綱目》:"暖腸胃,除寒濕反胃、虛脹冷積,陰毒,牙齒浮熱作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或置膏葯內貼之。
【宜忌】陰虛有火者忌服。
①《海葯本草》:"不宜多服,損肺。"
②《本草備要》:"多食發瘡痔、臟毒、齒痛目昏。"
③《隨息居飲食譜》:"多食動火燥液,耗氣傷陰,破血墮胎,發瘡損目,故孕婦及陰虛內熱,血證痔患,或有咽喉口齒目疾者皆忌之。綠豆能制其毒。"
【選方】①治五臟風冷,冷氣心腹痛,吐清水:胡椒酒服之,亦宜湯服。(《食療本草》)
②治心下大痛:胡椒四十九粒,乳香一錢。研勻,男用生薑、女用當歸,酒下。(《壽域神方》)
③治胃痛:大紅棗(去核)七個,每個內入白鬍椒七粒,線紮好,飯鍋上蒸七次,共搗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七丸,溫滾水下,如壯實者用十丸。服後痛止,而胃中作熱作飢,以粥飯壓之即安。此寒食痰次皆治。(《百草鏡》)
④治反胃嘔噦吐食,數日不定:胡椒三分(末),生薑一兩(微煨切)。上件葯,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去滓,分溫三服。(《聖惠方》)
⑤治翻胃及不怕飲食:半夏(湯洗十遍)、胡椒。上等分,為細末,薑汁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湯下。(《百一選方》)
⑥治翻胃:胡椒一味,醋浸之,曬干,醋浸不計遍數,愈多愈好,碾末醋糊為丸。淡醋湯下十丸,加至三、四十丸。(《證治要訣》)
⑦治夏月冷瀉及霍亂:胡椒碾末,飯丸梧子大。每米飲下四十丸。(《衛生易簡方》)
⑧治霍亂吐瀉:胡椒四十九粒,綠豆一百四十九粒。研勻,木瓜湯服一錢。(《仁齋直指方》)
⑨治瘧疾一日一次,或隔日一次:白鬍椒,研細末,用小瓶裝好,不令泄氣,再用蟬蛻研末,亦以瓶裝之(蟬退要用全的,連頭、足用)。用時每葯分量只要如黃豆大,合成一處,用普通膏葯一張,將葯放在中間,在期前兩小時至四小時以內,貼於背後天柱穴,愈後再將膏葯撕去。(《中醫雜志》(9):500,1956)
⑩治缺鈣抽搐:白鬍椒二十粒,雞蛋皮兩個。將上葯焙黃後共研成粉,分為十四包。每日一包,開水沖服。(內蒙古《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⑾治小腸淋,沙石難出,疼痛:胡椒、朴硝各一兩。上二味,搗羅為細散。溫湯調下二錢匕,並二服。(《聖濟總錄》二拗散)
⑿治陰囊濕疹:胡椒十粒。研成粉,加水2000毫升,煮沸。外洗患處,每天二次。(《草醫草葯簡便驗方匯編》)
⒀治風蟲牙痛:胡椒、蓽撥等分。為末,蠟丸,麻子大。每用一丸,塞蛀孔中。(《衛生易簡方》)
⒁治風蟲客寒,三般牙痛,呻吟不止:胡椒九粒,綠豆十一粒,布裹捶碎,以絲綿包作一粒,患處咬定,涎出吐去。(《韓氏醫通》)
⒂治凍傷:胡椒10%,白酒90%。把胡椒浸於白酒內,七天後過濾使用。塗於凍傷處,每日一次。(內蒙古《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⒃治蜈蚣咬傷:胡椒,研末調敷。(《多能鄙事》)
【臨床應用】①治療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
一內服:用白鬍椒1克研粉,加葡萄糖粉9克配成散劑。1歲以下每次0.3~0.5克,3歲以下0.5~1.5克,一般不超過2克,每日3次,連服1~3天為一療程。如有脫水現象須補液。治療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性腹瀉20例,痊癒18例,好轉2例。二外敷:以胡椒末填敷患兒臍眼,外貼暖臍膏,固定24小時,未愈可再貼1次。觀察40例,均有效。三穴位注射:取白鬍椒研碎蒸餾製成50%注射液,行穴位注射。取穴:天樞、足三里。小兒每穴0.2毫升,成人每穴0.5毫升,兩側交替應用。治療42例,經治1~5次(一般1~3次)均獲痊癒。
②治療腎炎
取白鬍椒7粒,新鮮雞蛋1個。先將雞蛋鑽一小孔,然後把白鬍椒裝入雞蛋內,用麵粉封孔,外以濕紙包裹,放入蒸籠內蒸熟。服時剝去蛋殼,將雞蛋胡椒一起吃下。成人每日2個,小兒每日1個。10天為一療程,休息3天後再服第二療程,一般用3個療程。試治6例,除1例10年的慢性腎炎患者外,其餘5例均治癒。
③治療慢性氣管炎和喘息
將白鬍椒粒放入75%酒精中泡30分鍾,取出切成2或4瓣,用於穴位埋藏。選穴:膏盲,定喘,腳骨前壓痛點(天突至膻中穴之間的壓痛點),膻中,肺俞。治療時胸前、背後各取1穴,切開1厘米長、0.5厘米深之切口,用止血鉗伸入作穴位按摩,患者有酸麻脹感和喉頭發熱感,再把胡椒瓣放入穴位,蓋好敷料,不必縫合,7天做1次,一般需做2~3次。胡椒不被吸收,故須注意局部感染。亦可將白鬍椒製成10%的注射液,行穴位注射;進針後待有酸麻脹感時快速注入0.7~1.0毫升(成人量)葯液。選穴:大椎,定喘,膏盲,肺俞;配穴:通氣,膻中,豐隆,孔最。可交替選用,每次2~3穴。7~10天為一療程,連續二個療程可望不咳不喘。
④治療神經衰弱
取白鬍椒1粒(剪成兩半)置於耳穴部位,膠布固定;而後用拇指捏壓敷葯部位至有發熱感,每日4~6次。捏壓時不宜搓捻以免移位,若胡椒破碎或捏壓無刺激時,需重新更換。一般宜持續2周,如有反復則宜繼續第二療程。取穴:神經衰弱-枕、腎、神門;神經衰弱綜合症-皮質下、額、心。初步觀察,對失眠、頭痛、頭昏、入睡困難、睡眠浮淺等療效顯著,對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療效較差。
⑤治療皮膚病
先取紫皮蒜搗爛,再加入細胡椒粉(2:1)共搗成糊狀備用。治療時先用三棱針在雙側耳背靜脈點刺放血;並在一側耳輪腳凹陷處劃破表皮(1~2厘米長的豎切口),雙耳交替劃割。按無菌操作進行。然後取椒蒜泥約米粒大放於膠布上,貼在切口處固定。每4天治療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之間休息10天。觀察各種皮膚病(神經性皮炎、牛皮癬、濕疹、痤瘡、神經瘙癢症、過敏性皮炎)共219例,治癒156例(71.2%),進步56例(25.1%)。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一般無不良反應,僅極個別病人治療後訴心慌,煩躁。
❿ 胡椒噢害死人ib
胡椒.,又名:昧履支、披壘、坡窪熱等,拉丁學名:Piper nigrum L屬胡椒目,胡椒科、胡椒屬木質攀援藤本;莖、枝無毛,節顯著膨大,常生小根。花雜性,通常雌雄同株;漿果球形,無柄,花期6~10月。[1] 生長在年降水量2500毫米的熱帶地區,生長期中間還需要一段乾熱的間隔時間,印度尼西亞、印度、馬來西亞、斯里蘭卡以及巴西等是胡椒的主要出口國。它的種子含有揮發油、胡椒鹼、粗脂肪、粗蛋白等。
葯用價值
主治
溫中,下氣,消痰,解毒。治寒痰食積,脘腹冷痛,反胃,嘔吐清水,泄瀉,冷痢。並解食物毒。[3]
①《唐本草》:主下氣,溫中,去痰,除臟腑中風冷。[3]
②《海葯本草》:去胃氣虛冷,宿食不消,霍亂氣逆,心腹卒痛,冷氣上沖,和氣。[3]
③《日華子本草》:調五臟,止霍亂,心腹冷痛,壯腎氣,主冷痢,殺一切魚、肉、鱉、草毒。[3]
④《本草蒙筌》:療產後血氣刺疼,治跌撲血滯腫痛。[3]
⑤《綱目》:暖腸胃,除寒濕反胃、虛脹冷積,陰毒,牙齒浮熱痛。[3]
常用附方
1、治五臟風冷,冷氣心腹痛,吐清水:胡椒酒服之,亦宜湯服。(《食療本草》)
胡椒粒
2、治心下大痛:胡椒四十九粒,乳香5克。研勻,男用生薑、女用當歸,酒下。(《壽域神方》)[2]
3、治胃痛:大紅棗(去核)七個,每個內入白鬍椒七粒,線紮好,飯鍋上蒸七次,共搗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七丸,溫滾水下,如壯實者用十丸。服後痛止,而胃中作熱作飢,以粥飯壓之即安。此寒食痰次皆治。(《百草鏡》)[2]
4、治反胃嘔噦吐食,數日不定:胡椒1.5克(末),生薑50克(微煨切)。上件葯,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去滓,分溫三服。(《聖惠方》)[2]
5、治翻胃及不怕飲食:半夏(湯洗十遍)、胡椒。上等分,為細末,薑汁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湯下。(《百一選方》)[2]
6、治翻胃:胡椒一味,醋浸之,曬干,醋浸不計遍數,愈多愈好,碾末醋糊為丸。淡醋湯下十丸,加至三、四十丸。(《證治要訣》)[2]
7、治夏月冷瀉及霍亂:胡椒碾末,飯丸梧子大。每米飲下四十丸。(《衛生易簡方》)[2]
8、治霍亂吐瀉:胡椒四十九粒,綠豆一百四十九粒。研勻,木瓜湯服5克。(《仁齋直指方》)[2]
9、治瘧疾一日一次,或隔日一次:白鬍椒,研細末,用小瓶裝好,不令泄氣,再用蟬蛻研末,亦以瓶裝之(蟬退要用全的,連頭、足用)。用時每葯分量只要如黃豆大,合成一處,用普通膏葯一張,將葯放在中間,在期前兩小時至四小時以內,貼於背後天柱穴,愈後再將膏葯撕去。(《中醫雜志》(9):500,1956)[2]
10、治缺鈣抽搐:白鬍椒二十粒,雞蛋皮兩個。將上葯焙黃後共研成粉,分為十四包。每日一
胡椒-生長[2]
包,開水沖服。(內蒙古《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2]
11、治小腸淋,沙石難出,疼痛:胡椒、朴硝各50克。上二味,搗羅為細散。溫湯調下10克,並二服。(《聖濟總錄》二拗散)[2]
12、治陰囊濕疹:胡椒十粒。研成粉,加水2000毫升,煮沸。外洗患處,每天二次。(《草醫草葯簡便驗方匯編》)[2]
13、治風蟲牙痛:胡椒、蓽撥等分。為末,蠟丸,麻子大。每用一丸,塞蛀孔中。(《衛生易簡方》)[2]
14、治風蟲客寒,三般牙痛,呻吟不止:胡椒九粒,綠豆十一粒,布裹捶碎,以絲綿包作一粒,患處咬定,涎出吐去。(《韓氏醫通》)[2]
15、治凍傷:胡椒10%,白酒90%。把胡椒浸於白酒內,七天後過濾使用。塗於凍傷處,每日一次。(內蒙古《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2]
16、治蜈蚣咬傷:胡椒,研末調敷。(《多能鄙事》)[2]
注意禁忌
陰虛有火者忌服。
①《海葯本草》:不宜多服,損肺。
②《本草備要》:多食發瘡痔、臟毒、齒痛目昏。
③《隨息居飲食譜》:多食動火燥液,耗氣傷陰,破血墮胎,發瘡損目,故孕婦及陰虛內熱,血證痔患,或有咽喉口齒目疾者皆忌之。綠豆能制其毒。[4]
臨床應用
①治療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
內服:用白鬍椒1克研粉,加葡萄糖粉9克配成散劑。1歲以下每次0.3~0.5克,3歲以下0.5~1.5克,一般不超過2克,每日3次,連服1~3天為一療程。如有脫水現象須補液。治療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性腹瀉20例,痊癒18例,好轉2例。
外敷:以胡椒末填敷患兒臍眼,外貼暖臍膏,固定24小時,未愈可再貼1次。觀察40例,均有效。
穴位注射:取白鬍椒研碎蒸餾製成50%注射液,行穴位注射。取穴:天樞、足三里。小兒每穴0.2毫升,成人每穴0.5毫升,兩側交替應用。治療42例,經治1~5次(一般1~3次)均獲痊癒。
胡椒-葯用[2]
②治療腎炎
取白鬍椒7粒,新鮮雞蛋1個。先將雞蛋鑽一小孔,然後把白鬍椒裝入雞蛋內,用麵粉封孔,外以濕紙包裹,放入蒸籠內蒸熟。服時剝去蛋殼,將雞蛋胡椒一起吃下。成人每日2個,小兒每日1個。10天為一療程,休息3天後再服第二療程,一般用3個療程。試治6例,除1例10年的慢性腎炎患者外,其餘5例均治癒。
③治療慢性氣管炎和喘息
將白鬍椒粒放入75%酒精中泡30分鍾,取出切成2或4瓣,用於穴位埋藏。
選穴:膏盲,定喘,腳骨前壓痛點(天突至膻中穴之間的壓痛點),膻中,肺俞。治療時胸前、背後各取1穴,切開1厘米長、0.5厘米深之切口,用止血鉗伸入作穴位按摩,患者有酸麻脹感和喉頭發熱感,再把胡椒瓣放入穴位,蓋好敷料,不必縫合,7天做1次,一般需做2~3次。胡椒不被吸收,故須注意局部感染。亦可將白鬍椒製成10%的注射液,行穴位注射;進針後待有酸麻脹感時快速注入0.7~1.0毫升(成人量)葯液。
選穴:大椎,定喘,膏盲,肺俞;配穴:通氣,膻中,豐隆,孔最。可交替選用,每次2~3穴。7~10天為一療程,連續二個療程可望不咳不喘。
④治療神經衰弱
取白鬍椒1粒(剪成兩半)置於耳穴部位,膠布固定;而後用拇指捏壓敷葯部位至有發熱感,每
胡椒[2]
日4~6次。捏壓時不宜搓捻以免移位,若胡椒破碎或捏壓無刺激時,需重新更換。一般宜持續2周,如有反復則宜繼續第二療程。取穴:神經衰弱-枕、腎、神門;神經衰弱綜合症-皮質下、額、心。初步觀察,對失眠、頭痛、頭昏、入睡困難、睡眠浮淺等療效顯著,對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療效較差。
⑤治療皮膚病
先取紫皮蒜搗爛,再加入細胡椒粉(2:1)共搗成糊狀備用。治療時先用三棱針在雙側耳背靜脈點刺放血;並在一側耳輪腳凹陷處劃破表皮(1~2厘米長的豎切口),雙耳交替劃割。按無菌操作進行。然後取椒蒜泥約米粒大放於膠布上,貼在切口處固定。每4天治療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之間休息10天。觀察各種皮膚病(神經性皮炎、牛皮癬、濕疹、痤瘡、神經瘙癢症、過敏性皮炎)共219例,治癒156例(71.2%),進步56例(25.1%)。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一般無不良反應,僅極個別病人治療後訴心慌,煩躁。[2]
食用價值
食用方法
胡椒生薑水
原料:胡椒3分(末),生薑1兩(微煨切)。
製法及用法:以水2大盞,煎取1盞,去渣,分溫3服。
功效:治反胃嘔噦吐食,數日不定。
胡椒的主要成分是胡椒鹼,也含有一定量的芳香油、粗蛋白、粗脂肪及可溶性氮,能祛腥、解油膩,助消化;
胡椒的氣味能增進食慾;
胡椒性溫熱,對胃寒所致的胃腹冷痛、腸鳴腹瀉有很好的緩解作用,並治療風寒感冒;
胡椒有防腐抑菌的作用,可解魚蝦肉毒;
黑胡椒的辣味比白鬍椒強烈,香中帶辣,祛腥提味,更多的用於烹制內臟、海鮮類菜餚;
白鬍椒的葯用價值較大,可散寒、健胃等,可以增進食慾、助消化,促發汗;還可以改善女性白帶異常及癲癇症。
適宜人群
胡椒[2]
宜食
胡椒適宜胃寒反胃、嘔吐清水、心腹冷痛、泄瀉冷痢、食慾不振、慢性胃炎、胃內停水者以及感受風寒或遭受雨淋之人服食。胡椒與魚、肉、鱉、蕈諸物同食,可防食物中毒。
忌食
凡陰虛有火、內熱素盛、乾燥綜合症、糖尿病以及咳嗽、吐血、咽喉口齒目疾和痔瘡患者忌食;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與高血壓患者也不宜吃胡椒。